A. 大家谁知道“伊朗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一九八五年夏,即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美国总统里根置《武器出口控制法》及其所许的在两伊战争中“保守中立”之诺言于不顾,贸然同意由以色列出面秘密出售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式防空导弹给伊朗政权。翌年二月,里根又密令由美国直接向伊朗出售武器。此即震惊世界的“伊朗门事件”。
又因美、以两国把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大部分盈利用于支持尼反政斧武装——康特拉,故又被称为“伊朗·康特拉事件”。
B. 伊朗最近发生了什么具体原因是什么
在伊拉克倒下之后,伊朗很快就成长为中东最强大的国家,这对美国来说并不是好事。因此现在伊朗成为了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对手,去年美国就以伊朗不愿意修改核协议为理由,单方面撕毁了条约。前段时间,美国更是声称自己已经截获了伊朗的军事计划,为了应对伊朗的举动,他们派遣了轰炸机机群跟航母编队前往波斯湾,对伊朗进行围堵。
如今伊朗周边已经被美国的军事力量围得跟水桶一样。美国官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不会对伊朗开战,也不希望跟伊朗发生战争。然而伊朗官员却在近日表示,美国根本就是一个骗子。伊朗一名官员在5月22日声称,美国口口声声称他们没有跟伊朗发生战争,但事实上他早就单方面发动了全方位的“战争”。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战争,甚至这场战争是美国单方面引起的,伊朗只能够被迫迎战。美国从去年开始就对伊朗进行制裁,今年的5月初更是开始了全面制裁。石油一直都是伊朗的经济命脉,整个国家几乎就依靠这个生活。可是现在美国却禁止任何国家进口伊朗石油,这比战争更加可恶。
伊朗官员称,美国正在对伊朗进行严厉制裁,施加如此大的压力,这难道还不能算是战争吗?美国虽然说他们不会跟伊朗开战,但是他们现在正在“以压促谈”。
大量的美国军舰部署在伊朗周边,其实他们就是想要借此逼迫伊朗跟他们进行谈判,签署新的核协议,而这个协议自然是对美国更有利的。
C. 又一起暗杀事件,伊朗怎么了
其实伊朗目前也一直动荡不安,经常出现一些不利于社会安稳的世界发生,对人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 美国历史上的“水门事件”“伊朗事件”是什么
水门事件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是关于总统竞选的政治丑闻。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水门事件: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有相关影视作品与此相关。
伊朗门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此外,他还带来了几件礼物,其中有一本里根亲笔签名的圣经,一块象征美伊打开良好关系的钥匙形蛋糕和准备赠给伊朗官员的象征美国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几把科特式手枪。拉夫桑贾尼声称,他下令将麦克法兰及其随从软禁在旅馆达5天,此后,他们被驱逐出境。
犹如平地里刮起了一阵狂风,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了。 目瞪口呆,兴高采烈,惊慌失措……这就是各种人听到这两条消息后的最初表情。当然,反应最灵敏,行动最快的要数那些“唯恐天下不热闹”的西方记者了,他们立即施出浑身解数,连篇累犊地追踪采访报道。多次的新闻大曝光,使这股狂风越吹越大,终成暴风骤雨之势。
阿拉伯国家对此的反应有的强烈,有的温和,有的沉默。最感恼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卖了”,但是,一贯强硬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又不准备“同美国断交”,认为这是以色列“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破坏美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阴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则表示震惊和失望,批评美国的作法“使华盛顿丧失了在这个地区的信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则默不作声,各怀心思。
美国的西欧盟国也在埋怨,一些官员认为:“我们有种受到愚弄的感觉。”他们批评美国违背了它曾经要求它国恪守的信条,表面上振振有词地宣称决不向恐怖主义分子妥协,并不遗余力地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里却另行其是,这损害了美国在其盟国中的信誉。
美国国内的反应,犹如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 美国虽然是世界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但是越南战争的失败,经济实力的削弱,水门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使美国人感到国家实力的衰落,对国家的信心也随之动摇。前总统卡特的私人民意调查专家卡特尔写道:“美国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中,这场近乎无形的危机不同于南北战争或大萧条。它与其说是物质危机,毋宁说是心理危机,信任危机,它表现为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雄心勃勃的里根总统似乎给美国注入了活力,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所恢复,外交较为活跃,美国的对手苏联则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从世界各地收缩。这些“重振美国”的努力,重塑了公众对国家力量的自信,恢复了“美国第一”的优越感。美国人的心理“越来越平衡”了。里根的声望在执政6年来也达到了高峰。
然而,此时此刻,从黎巴嫩和伊朗传来的消息又使美国人的心理难以平衡了。新闻界和国会就象炸了窝似的,闹得满城风雨,批评和指责如同狂潮般席卷而来:政府同关押人质者谈判,违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贯政策,即决不同恐怖主义组织做交易,决不同伊朗,利比亚之类的“邪恶国家”谈判;向伊朗运送武器破坏了美国国会通过的禁止向伊朗运送武器的法律和在两伊战争中严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动背着国会进行,违反了行政当局应定期向国会通报秘密活动的法律。激动的批评者们最后集中于一个声音:“里根总统必须出来向美国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E. 伊朗国家誓言要和科学家遇害事件进行报复,发生了什么
根据环球网的新闻,我们看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的消息,伊朗方面宣布要对自己国家的科学家法赫里扎德,遇害身亡的事件,进行报复行为。另外,伊朗最高领袖也进行过态度表示,将坚决铲除杀害首席核科学家穆森法赫里扎德的背后兇手。伊朗方面表示,这件事绝不罢休。在得知伊朗方面的表态之后,以色列各驻外使馆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立即进入了高强度的防范模式。另外根据其他新闻的消息,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将不会对自己国家外面的使馆方面的安全问题发表任何的观念。
此次的事情发生之后,目前还没有任何的组织或个人宣布,负责此次的袭击事件,另外对于伊朗方面,全球卫星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也在播放有关以色列情报特务局谋杀了伊朗的科学家。在此次事情发生之后,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称伊朗将会对此事件发起一系列的报复行为,请各个方面高度注意,我们将会对这一事件追究到底。
F. 什么是美国伊朗门事件
“伊朗门”是美国里根政府的一项丑闻事件为查清事件真相,1987年5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从1987年5月5日至8月3日就“伊朗门”事件举行了公开听证会。委员会共进行了41天的听证,历时250个小时,查阅数十万份有关文件、官方证据1059件。有29人出席作证,其中包括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助手诺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前任麦克法兰和退役空军少将西科德,以及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格和司法部长米斯等。为了促使知情者提供有用的证词,委员会同意给予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思以有限的豁免权。
第一天作证的是西科德。这位飞将军原来拒绝作证,这回却是口若悬河,有问必答。从5月5日至7日,接连3天,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关背景都说了出来。
西科德承认他和诺思共同控制了在瑞士银行秘密账户上的大约3000万美元。美国以3000万美元的要价向伊朗出售价值2000万美元的武器,美净挣1800万美元的利润。他承认这笔钱中有350万美元转交给尼加拉瓜政府军,350万美元用于向伊朗运送武器,100万美元用于其他开销,800万美元在瑞士银行账户上,另有200万美元去向不明。他说:“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国会明令禁止向尼反政府军出售武器期间进行的。”他还说他有时同前中央情报局长凯西讨论他的活动,经常同诺思接触。他认为他是以里根政府的名义进行活动,并得到政府支持的。
5月8日至11日,麦克法兰作证。人们知道他曾经三缄其口,最后服用过量安眠药以求解脱,可谓“里根铁杆”。但他这次却出乎人们意料。他证明说:“在国会作出禁止向尼反政府军提供援助的决定以后,里根仍然要求政府继续提供援助;诺思虽受我领导,但他与中央情报局已故局长凯西来往密切,关系非同寻常。”他还证明,支付200万美元作为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的赎金是里根亲自批准的。但里根对此一直坚持说他已“记不清了”。
7月15日,轮到波因德克斯特作证。他显得神情紧张、六神无主。他在回答问题时常常闪烁其词,并不时地猛吸烟斗。他说:“作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我可以随时面见总统,向他汇报国内外的事情。”关于向伊朗出售武器以交换人质一事,他说:“凯西1985年11月曾送来一份备忘录,经我提交总统签署。”一年以后,“伊朗门”事件曝光,为了保护总统,使之免受牵连,他亲手将这一文件销毁。关于向尼反政府军提供援助问题,他说这是诺思出的“好主意”,但经过他批准。他相信总统也会批准这个“好主意”。不过,他深知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所以没有报告总统,以便将来曝光可让总统矢口否认。他最后强调:“我批准将款项转移给尼反政府军,是在忠实地执行里根的中美洲政策。”
在29名证人中,最引人注目最出风头的算是诺思中校了。
7月7日至13日的某一天,荧屏上的画面分为两半:右边是里根总统,微笑着缓步走过白宫南草坪挥手向人们致意,然后跨上直升飞机的舷梯,向立正致敬的陆战队士兵行了个礼。画面左边是陆战队员诺思中校,坐在参议院的证人席上,倾身向前,凝神聆听提问。那狡黠的眼睛时而充满哀怨,时而又闪出凛然的光芒。
随后,里根飞走,诺思的形象支配了整个荧屏。
电视观众瞪大眼睛注视着眼前这位“爱国英雄”。
诺思说,他曾起草了5份备忘录送给波因德克斯特,要求总统批准把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政府军。后来他又四处活动,指挥行动。5份备忘录中有4份被他销毁,剩下的一份没有留下里根总统批的字迹。
诺思接着说,早在1984年,凯西就介绍飞将军西科德来负责向伊朗出售武器事宜,后来又是凯西要西科德管理武器交易的帐目,并将盈余款项转给了尼反政府军。凯西后来还曾交给诺思一本总账,上面记录有援助尼反政府军和其他秘密行动的资金流动情况。由于一次事故原因,凯西要诺思赶快清理文件,这本总账及一批文件被销毁了。在诺思被解职的当天,凯西又叫他销毁了一大批文件。
但是凯西生前却宣称他不知道诺思在干些什么。凯西在最后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从何处得到资助,中央情报局毫无知情。”这与诺思的证词大相径庭。
此外,诺思还承认他1986年11月中旬参与伪造了一份“伊朗门”行动的大事记,以“帮助”国会调查委员会的调查。麦克法兰、波因德克斯特、凯西、米斯等都知道他掩盖真相的原因。
诺思在听证会上口口声声说:“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司批准的。”这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了他的上司波因德克斯特身上。他是否把诺思的5份备忘录统统给扣押了,并以这种方式让诺思自由活动?
听证会上,诺思绘声绘色和掷地有声的证词,特别是他的“坦率”态度赢得了5000万美国电视观众的心。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了他的“真诚”,他成了“爱国者”,成了集美国人的全部价值观(责任、荣誉、国家)于一身的人物。
其他作证者不一而列。
调查委员会领导人在听证会结束时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伊朗门”事件是个“充满欺骗、口是心非和漠视法律的、使人寒心和使人沮丧的事件”。
美国人对听证会的评价则是一出前紧后松、有头无尾的电视“连续剧”。“伊朗门”事件的两位主角诺思和波因德克斯特已经把主要责任承担下来,使白宫如释重负。一些配角虽然也从不同角度补充和验证了若干细节,但都没有透露出任何带有爆炸性的内幕。“连续剧”是在没有达到高潮的气氛下收场的,在观众脑海中存在的若干悬念,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这也许将永远是一个谜。
G. 请问为什么"波斯"会变成"伊朗"了谢谢.有什么事件
自从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地区帕斯(Pars)。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 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沙·巴列维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但波斯一词在这之后还有人使用。
在中文里,“波斯”被用于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该民族从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语和波斯地毯。现代政治、经济等事物则用“伊朗”一词。
H. 最近的伊朗事件
楼上回答都不太客观,或多或少被国内媒体洗脑了,缺乏独立思考的结论。
在伊朗,总统排在第3个档次,第一个最高领袖1人,其次监察委员会12人,最后总统。真正有绝对权威的是最高领袖。这次的伊朗总统大选有点学西方的民主选举,比如电视辩论。这次参选的一共四人,但要搞清楚,他们都是一个派系里的,只不过,其他3人有别内贾德的。内贾德是属于保守派,保守知道么?从字面去分析。其他的都是倾向于改革,但是这个所谓改革只是在有限框架里的改革。最高领袖偏袒内贾德由然而知。最高领袖其人(他没内衣)是个相当保守的人,他总是呆在某处而不喜欢巡游,有知情人透露他本人认为现在的世界与30年前相同,如果他愿意走出去瞧瞧这个世界,也许这次的选举后的混乱可能不大会发生。再来说下伊朗的年龄比率,,70%是年轻人,且女性比重很大,我们知道,30年前的伊斯兰革命前,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开放,最西化的国家,这个网上的图片资料很多。但是由于当时的国王急于改革就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很冒进,导致国内贫富加剧及社会矛盾加大,于是给了伊斯兰教徒们有机可乘,加上当时美国总统的不干涉原则,当时的国王也听之任之这些回教徒的暴动,军队完全保持中立。最后不可避免的使他自己远走他乡。一下子,伊朗社会急剧倒退,成为中东最保守的国家。现如今,伊朗的政策30年基本没什么改动,但是伊朗国家的人口年龄比重和性别比重发生很大改变,再加上INTERNET的世界发展,伊朗年轻一代不可避免的希望改变目前的状况,特别是女性。大选前的预估,内贾德是不占优的,但是选举后却达到60%,这个数据很令人怀疑,故穆萨维提出质疑,并要他的支持者游行示威。但上周5,(他没内衣)再次强有力的偏袒内贾德,并要求停止游行。民怨沸腾了,导致了上周6的规模大型的示威(demonstration),于是一个伊朗27岁的哲学系女学生和其教授在集会地附近游荡时遭到枪击,女生胸部中弹,当时有人把其最后时刻拍摄下来并在FACE-BOOK,YOU-TU-BE 等网站转载,于是她"neda"成了这次民主运动的旗号,“neda”不是她的真名。之后周日迫于(他没内衣)的压力,穆萨维呼吁他的支持者停止游行,但此时的游行人群不再只是单纯的支持某个个人,他们更渴望民主和自由,于是这个事态一直持续恶化,21号(他没内衣)同意10%的票数重记,22号,监察委员会承认选举中存在多处“不合理”,23号(他没内衣)再次强调内贾德获胜,选举结果不变。于是示威继续。
这么10来天里,伊朗当局主要动用了民兵力量(BAJIS),没有动用军队和警察,周日结束时约19人死亡,受伤者不知,但数量很大。伊朗国内手机和网络全部中断,只能通过Twitter、Facebook等渠道,故又称Twitter革命。外国记者不允许上街采访,不断有人被捕(反对派领袖,记者,游行人群,被视为间谍的人)。同时不断指责某些国家为背后推手,并驱逐外交官和记者。
我只是客观描述这个事情的经过,希望对你有帮助!!
I. 介绍一下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伊朗门事件:由以色列牵线搭桥的武器人质和麦克法兰出访德黑兰的秘闻一经之于众,举世哗然,里根在美国国内受到广泛指责,他遇到自己的“水门事件”。1985年6月,美国环球航空公司飞机上的人质从大马士革回到美国,这件事使美国意识到,实际上是伊朗在背后牵线的结果。由此,美政府就想到要了解伊朗的宗教领袖,能否对黎巴嫩施加影响,促使在黎被扣押的美国人质恢复自由。通过中间人进行试探,伊朗暗示,期望得到前国王巴列维在美购买的一批战斗机的零部件,以便恢复使用这些早以搁置的飞机。因美国同伊朗中断关系六年,正当白宫苦于无从下手时,以色列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戴维在总理佩雷斯同意下,向美政府提议,利用一个在伊朗长期活动的军火商考柏,宁格蒂在该国的广泛联系,来为华盛顿服务。这个建议得到当时还在担任总统安全顾问的麦克法兰的同意之后,经里根总统批准,开始悄悄执行了。麦克法兰及其助手与伊朗代表进行了极为隐秘的会谈,会谈中由以色列担保,本着一飞机军用物资交换一名人质的原则,分别于1985年9月,1986年7月和11月释放了三名人质。
1986年5月,麦秘访伊朗,伊官员不仅同麦进行接触,而且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美国只答应第一条即提供巴列维国王购买并以付款的飞机和坦克配件及其他武器。伊朗要求为得到满足,于是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于11月4日突然公开了麦访问伊朗的秘闻。以武器换人质的秘密交易,涉及到美国对恐怖活动和两伊战争的态度。美过去采用绝不向恐怖分子屈服,也不用他们谈判的政策,因此,以武器换人质立即引起国内外巨大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