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战争为什么惨烈

伊朗战争为什么惨烈

发布时间:2022-01-19 05:59:55

㈠ 伊朗和伊拉克为何开战

因为伊拉克想当21世纪的中东老大,伊朗认为自己不必伊拉克弱,见不得伊拉克飞扬跋扈,美国正好又利用伊朗制衡一下伊拉克

㈡ 伊朗这么强,为什么在两伊战争中表现这么烂

两伊战争总共打了8年的时间,最终,伊朗损失了40万军队,而伊拉克损失了20万军队,可以说,伊朗算是输了,那么,伊朗的国力要强于伊拉克,为何最终的损失是伊拉克的两倍呢?

结果,可想而知,在斋月攻势中,伊朗损失5万多人,而伊拉克仅仅损失6000多人,总之,伊朗的陆军在战斗中就是胡乱的冲锋,胡乱的瞎打,战术运用烂到极致,可以说,这是一场拿着先进武器的原始战争。

㈢ 导致伊朗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俄国——伊朗战争指俄国同伊朗争夺外高加索和里海沿岸统治权的战争。战争是由于伊朗封建主企图侵略19世纪初归属俄国的格鲁吉亚和外高加索其他地区而引起的。

外高加索诸小王国和汗国因内讧造成在政治上软弱无力,伊朗和土耳其在英法两国的唆使下,企图乘机兼并整个外高加索。外高加索人民在反对伊朗和土耳其封建军事扩张的斗争中,多次请求俄国给予援助,并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归属俄国。1801年,东格鲁吉亚自愿归属俄国,明格列里亚公国、伊美列丁王国和古里亚公国也先后得到俄国的保护。

俄国——伊朗战争军事行动的起因是,俄国拒绝接受伊朗于1804年5月23日提出的要求俄军撤离外高加索的最后通牒。

1804年6月,集结在埃里温地区的伊军主力在王储阿拔斯?米尔扎统率下,为夺取梯弗里斯展开了军事行动。俄军出动迎击。6月22日,图奇科夫部队在古姆拉附近击溃伊军一部,7月2~3日,高加索俄军总司令齐齐阿诺夫将军统率的俄军主力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围墙附近战胜了阿拔斯?米尔扎军队。1805年,卡拉巴赫、希尔凡和舍基等汗国,以及舒拉格利苏丹国自愿归属俄国。同年,俄军对巴库和腊什特进行了一次海上远征,但未能取得战果。1806年夏,俄军击退了入侵卡拉巴赫的2万伊军,占领了努哈、杰尔宾特、巴库和其他一些居民点。

英法两国支持伊朗。1807年5月签订了伊朗法国同盟条约,随后又签订了旨在反对俄国的英国伊朗条约。俄伊战争曾有过几次较长时间的停息,并由于在此期间俄国同土耳其战争、同瑞典战争和进行卫国战争,而使俄伊战争对俄国不利。伊朗政府得知拿破仑进攻俄国后,于1812年8月初中断与俄国政府的和平谈判。阿拔斯?米尔扎的军队侵入塔雷什汗国,8月21日侵占连科兰要塞。1812年10月,为了打击俄军,阿拔斯?米尔扎的8万军队集结在阿拉斯河的阿斯兰社兹徒涉场附近。但是,科特利亚列夫斯基上校指挥的一支俄军前出到伊军后方,出其不意地击溃了伊军,并继续扩大战果,于1813年1月13日强占了连科兰。10月24日,伊朗被迫签订古利斯坦和约。根据和约,伊朗承认塔吉斯坦、北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归属俄国。在战争中,外高加索非正规军事组织和外高加索居民积极援助了俄军。

俄国伊朗战争伊朗政府并未放弃其对外高加索的侵略企图。由于东方危机的产生,出现了对伊朗有利的国际形势,沙赫企图乘机采取报复行动。他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改编了部队,英国人向它提供武器和派遣教官。土耳其苏丹也支持沙赫,旨在分散俄国对巴尔干事件的注意力。英国企图将俄国逐出近东,因而支持伊朗与俄国交战,并把1814年11月25日签订的旨在反对俄国和阿富汗的奴役性的德黑兰条约强加给伊朗。按照英国的计划,外高加索和中高加索应由俄国转归伊朗,并置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之下。俄国政府力图避免战争,当准备割让出部分领土时,开始与伊朗进行谈判。但1826年夏,在以阿拔斯?米尔扎为首的沙赫宫廷中有狂热思想的黩武集团的影响下,伊军不经宣战即侵入卡拉巴赫汗国和塔雷什汗国,其中部分伊军推进到巴库和库巴,并指望当地居民举行起义反对俄国。但是,当地居民没有支持已投靠伊朗的封建主。俄军总司令叶尔莫洛夫将军遂能用不多的兵力抗击敌人。东亚美尼亚和北阿塞拜疆的居民给俄军以援助,他们组成了各为1.2万人的骑兵民团和步兵民团,东格鲁吉亚也派出了2000人的骑兵民团。1826年7月,伊军包围舒沙要塞,俄国卫戍部队顽强坚守了48天,从而使俄军马达托夫将军的部队于9月15日在沙姆霍尔战役中击溃了伊军。1827年10月13日,俄军在已任俄军总司令的帕斯科维奇将军的统率下,迅猛地夺取了埃里温要塞。1826~1827年间,俄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占领了许多城市和要塞,如纳希切万、阿巴萨巴德、梅连德、大不里士、乌尔米亚和阿尔杰比利。沙赫政府开始求和。谈判结果,双方于2月22日在土库曼查伊镇签订土库曼查伊和约,根据和约,埃里温汗国和纳希切万汗国归属俄国。

俄国在俄伊战争中的胜利使外高加索人民和塔吉斯坦人民免遭伊朗侵略者的蹂躏和屠杀,使英法两国的侵略企图化为泡影,也使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塔吉斯坦各族人民得到了民族发展的机会。

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俄伊战争中,俄军在数量上较之伊军并不占优势,但伊军战斗素质不强,军事组织不完善,以及技术装备落后,所以尽管有英法两国的援助,仍然战败。俄军的胜利也是由于得到了外高加索人民的大力支援。在战术方面,俄军采用疏开战斗队形和纵队与射手散开队形协同行动的战法具有很大意义。战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还由于俄军善于在山林地区使用炮兵和使用得到炮兵加强的独立步骑兵部队。俄军经常以防守山隘和山道的要塞为依托。在俄伊战争中,俄国非正规骑兵也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主要部署在步兵两翼和用来追击溃逃之敌。俄军在山区、山林地区和半沙漠地区展开战斗行动所积累的经验,在19世纪30~40年代的俄军条令中有所反映。

㈣ 两伊战争伊朗为什么死人多

  1. 伊朗刚刚经历过伊斯兰革命国内局势仍然不稳定,例如伊朗左翼组织“伊朗人民圣战者”1981年六月与革命卫队在首都爆发了冲突,并于28日发动了恐怖袭击造成包括司法总监贝赫什提,总统拉贾伊以及6名内阁部长和70名伊朗议会议员死亡。同时支持前国王的军官仍未死心,在中部哈马丹省的军事基地发动叛乱,并从两伊对峙前线(胡齐斯坦)抽调了数十辆装甲车返回伊朗内陆,造成防线出现漏洞给伊拉克方面可乘之机。

  2. 边境地区的叛乱,伊朗地区的库尔德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后发现自己并未获得自治权,也发动了叛乱,由于两伊的敌对关系,伊拉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伊朗库尔德人的武装活动,伊朗部分兵力被迫转入北方。

  3.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的政治活动削弱了伊朗的军力。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开始对伊朗军队进行“整肃”,大量军官被清洗,刚成立的军队内部组织结构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作战素质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动员的人海战术进行迅速抵抗阻止伊拉克方面的推进。

  4. 因为国内局势的影响,伊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国内事务,并未注意到伊拉克方面的动作,在伊拉克方面短暂而迅速的行动面前伊朗方面猝不及防。

  5. 出现了所谓“叛徒”。“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在国内斗争中失败,被迫以政治难民的身份进入伊拉克领土,在萨达姆看来这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好机会,二者一拍即合,由后者提供支持前者组成了所谓“伊朗解放军”与本国军队作战,并以前者掌权后将阿拉伯河主航道划归伊拉克为条件。这支“志愿军”在中路多次突入伊朗境内达数十公里。

  6. 最后一点是中后期的伊朗反攻。中后期伊朗开始重新启用一些巴列维前军官为前线提供支持,当伊朗试图夺回领土并突入伊拉克境内,但伊拉克方面却设置了大量静态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大多为苏式,虽然简陋但十分有效。其中地雷十分让人头疼,前国王能购买各种先进武器,但唯独没想到扫雷车,对伊朗方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伊朗大多为山地地形,大规模坦克战也只能在胡齐斯坦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不得不采取“人工爆破”(踩地雷)的办法而造成了大量额外伤害。

㈤ 叙利亚战争中,为何伊朗成了除叙利亚之外,最惨的国家

伊朗陷入危机的原因除了因为自身核问题导致的美国的制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伊朗是一个传统的反美国家,遭到了美国和北约国家的围追堵截。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伊朗对叙利亚援助了大量的兵力和资金。这几个因素,让伊朗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这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伊朗的社会局势开始变得动荡不堪,目前各种示威游行仍在继续,如果这样的情况再持续下去,很难说会不会有反对派产生,一旦有反对派产生,美国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到时候伊朗恐怕会成为下一个叙利亚。

㈥ 为什么叙利亚战争打的这么惨烈

当今世界,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性标准,还是从制度、文化、价值观等软性实力来看,美国都无疑是全球唯一的最为强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使之成为现阶段主流文明发展的引领和自由民主的象征,同时也被那些酷政横行国家中的许多民众认为是制度的学习楷模和自己未来的拯救者。
但是,美国的强大并未形成一种霸权。将美国称为“霸权”的国家往往要么是自己想称霸而被美国所遏制(如俄罗斯),要么是觉得美国的制度和文化影响力正在唤醒本国国民,对当权的统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如伊朗、朝鲜等)。与纳粹德国动辄要灭绝一个人类种族、前苏联随意可消灭一个民族文字的王霸之气相比,虽然美国目前确实具备凌驾于各国之上的实力,却缺乏主导世界的意识、魄力、野心和手段。 纵观美国的历史,其对外政策的确立和最终的效果一向以不靠谱而着称。美国明确告之世界其对外政策是以美国自身的利益为核心,其次兼顾人道主义与自由世界的价值观。
但实际上,从一战、二战到冷战,从东亚到中东,从珍珠港、朝鲜半岛到印度支那,其对外政策始终是一种自以为聪明的奸商伎俩,言而无信、傲慢愚蠢又短视草率、虎头蛇尾,很少主动成为他国自由民主、抵御外侮的鼎力支持者,更不会去担当所谓受苦受难民众的拯救者,反而多是站在暴政者的一边,绥靖旁观甚至助纣为虐;不仅维护不了人道主义和自由民主的大局,反而经常是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盟友害得国破身灭后再赔上数万甚至更多美国人的性命。 从叙利亚内战中美国的所作所为就可见一斑。
——美国在叙利亚内战中的所作所为:破坏与反动 2007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着原有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很多国家发展滑坡、民生困难,长期被“增长”掩盖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作为“阿拉伯之春”至今最为血腥的一幕,叙利亚危机根源于阿萨德家族和复兴社会党40多年集权统治的腐败、残暴和无能。现总统巴沙尔继任后一度想改革恶症,但因触动既得利益而废止,最终爆发内乱并升级为内战。当前巴沙尔政府当局已丧失半壁江山,正在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强力支持下拼死顽抗,以叙利亚自由军和伊斯兰阵线为主体的反对派武装由于外援不济,武器弹药匮乏以及基地组织的捣乱搅局而导致攻势疲软,双方尚处于战略僵持状态。
叙利亚内乱爆发后,美国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一、在名义上对叙利亚人民的抗争表示支持 叙利亚爆发内乱,特别是巴沙尔政府动用军队以飞机和坦克等重型武器血腥屠杀和平集结的民众之后,美国同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一样表示了谴责。而且一直以来,美国始终在台面上保持着与巴沙尔政府相针对的立场,以人道、自由、民主的道德高度标示着自己的“政治正确”。
但美国所有行动也仅限于“标示”而已。很显然,其对叙利亚以至于整个“阿拉伯之春”的真实态度是冷淡的,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仅是因为法国的积极推动才勉强参与。美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后,美国从政府到民众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印象更加恶化。
尽管叙利亚的战略地位远比利比亚重要得多,与阿以矛盾、伊(朗)核问题、反恐战争等利益要害息息相关,但美国却一如既往地表现了其特有的孤立、傲慢和短视,莫说对叙利亚抗争的民众进行实际的经济或军事支持,就那怕是援助一美元都会心疼不止。
与之相反,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看到了叙利亚的重要战略价值,更恐惧于“阿拉伯之春”对自身统治可能带的连锁反应甚至冲击,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对巴沙尔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仅提供雄厚的资金、武器、弹药、物资等援助,更直接派出或组织数万人规模的雇佣军团入叙作战。

二、
苛刻甄别各类反抗军,随意划定恐怖组织 美国对于援助叙利亚民众没有任何兴趣,但却十分热衷于以其获得的各种信息,判断各类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是否与反美的基地组织有所联系,以此将反抗军贴上各种标签。2012年底,美国将叙反抗军中的叙利亚胜利阵线(Jabhat al-Nusra)列为恐怖组织,并于2013年6月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进一步坐实此项决定。其实,在政权极度暴虐贪婪和社会极度绝望无助的情况下,民众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倾向或同情于宗教化或民粹化的极端势力;而面对当权的残酷镇压,反对派也不得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或短时期内与极端势力相合作,此本是历史常态。更何况,在战争尤其是东方国家的内战中,敌我友各方互换情报甚至私下协议是司空见惯的事。
比如叙利亚自由军就曾与死对头黎巴嫩真主党私下协议在古塞尔突围,并从一些腐败的巴沙尔政府军部队手中购买武器;伊斯兰军和自由军都曾与基地组织有过合作,联合对巴沙尔军作战;而巴沙尔军也与基地组织达成各种战场默契,互不攻击,并在基地组织与反抗军开战后立即接防基地组织原先占据的地盘。所以,若按美国的标准,在叙利亚就没有任何武装和势力包括巴沙尔政府军不曾与基地组织有过牵连,都可以贴上恐怖组织的名签。 三、压迫援助国对叙反抗军限供或断供 当前叙利亚反抗军的总体规模约在20-30万左右,总兵力已超过巴沙尔政府军,且后备兵员充足。但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武器弹药匮乏,缺少城市攻坚的坦克、重型火炮及防空、反坦克等武器装备。而巴沙尔政府军正好相反,由于不得人心而造成征兵困难,总体规模正在萎缩,但得到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全力援助,武器弹药充足,坦克、装甲车辆、火炮、飞机等重型武器和配件也源源不断地从援助国输送到其手中。 那么类似叙利亚这样一个中等国家的民众反抗并推翻暴政,到底需要多少武器和物资?
在此不妨作一非常粗略地估算: A.考虑到当前巴沙尔军总兵力已萎缩至20万人左右,若武器、弹药和物资充足,反抗军以30万人的总兵力作战30个月基本可完成推翻任务。平均每位反抗军军人每月补助100美元(其实反抗之初反抗军仅有十几人),作战30个月,计9亿美元; B.装备30万支自动步枪(6亿美元)、步机弹30亿发(3亿美元),计9亿美元; C.机枪1万挺(0.3亿美元)、步机弹3亿发(0.3亿美元),计0.6亿美元; D.迫击炮1万门(0.4亿美元)、迫击炮弹100万枚(1亿美元),计1.4亿美元; E.反坦克导弹10000枚,计1亿美元; F.单兵火箭筒1万具(0.1亿美元)、火箭弹50万枚(0.5亿美元),计0.6亿美元; G.无座力炮1万门(0.1亿美元)、无座力炮弹50万枚(0.5亿美元),计0.6亿美元; H.中型坦克200辆(2亿美元)、坦克炮弹20万枚(0.4亿美元),计2.4亿美元; I.大口径火炮200门(1亿美元)、炮弹60万枚(1.2亿美元),计2.2亿美元; J.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具1000具(0.03亿美元)、单兵防空导弹5000枚(1亿美元),计1.03亿美元。 以上10项共计27.83亿美元。
即使将以上需求再翻上一倍,并加上40亿美元的通信、后勤等其他武器、装备和物资的需求,总量约100亿美元。而当前反抗军所拥有的武器物资远远达不到此,很多项目甚至不及十分之一。特别要强调的,就是这个最为理想化的需求,其总量也是非常低的,甚至远不及某些腐败国家仅一个贪腐家庭或官员所拥有的财富量(据称利比亚卡扎菲个人就拥有上千亿美元的财富)。 支持叙利亚反抗军的主要有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土耳其等国,均为比较富足的中等国家。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援助,以上其中1-2个国家的财力和武装库存就足以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推翻已民心尽失的巴沙尔政府。
但目前反抗军所得到的各种武器物资却少得可怜,远远低于俄罗斯、伊朗、朝鲜、委内瑞拉等国对巴沙尔政府的援助。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国虽然名义上给予了叙反抗军极少量(数千万美元)的医疗等非作战类物资的支持,但在实际中却一直在全力阻挠有关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等对叙反对派的援助。自叙利亚反抗军的主力——自由军刚一起事,美国就立即着手将各反抗军贴上恐怖组织或与恐怖组织有牵连的标签,并凭借其在中东地区强大的影响力,在种类、数量等各方面严格控制各国对叙反抗军的援助。导致叙反抗军尤其北方战区陷于长期短供甚至断供的境地,对阿勒颇、伊德利卜等重要城市长围不克,部分地区甚至被巴沙尔政府军反攻。更为荒谬地是,在当叙自由军与真正的恐怖势力——ISIS(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ham伊拉克与叙利亚伊斯兰国)基地组织发生冲突并出现失利时,美国及欧洲等国不是迅速加强对自由军的支持以收复失地,而是以防止物资落入恐怖势力之手为借口,立即停止对自由军仅有的少量非作战类物资援助以作为惩罚。
当前,欧盟对叙利亚的武器禁运实际已成为对叙反抗军的单方禁运,俄罗斯、伊朗等国根本不卖欧盟及美国的账。反抗军兵多枪少,巴沙尔军兵少枪多的事实成为目前战局陷于僵持的重要原因。 四、在叙南部另组新军,挑动反抗军分裂 大约从2013年2月份开始,美国会同约旦在叙利亚南部的德拉地区另组新军——德拉自由军,其主要目的是维持以色列与叙利亚边境尤其是戈兰高地区的稳定,确保对此战略要哗鸡糕课蕹酒革旬宫莫地的控制和对以色列的庇护,在客观上开辟了进攻巴沙尔政府的新战线,加强了反抗军的战略攻势。但是,美国这种另起炉灶的做法,明显是针对反抗军的主力——北方传统的自由军。德拉自由军独立于自由军体系之外,不听从自由军参谋部的指挥。其后,美国又曾想以德拉自由军为主体建立叙反对派的正规军,以此对所有反抗军进行洗牌,但凡美国看不顺眼的武装均不得加入此军。美国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北方反抗军的分裂。2013年11月22日,在叙利亚作战的“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伊斯兰军”、“统一旅”、“库尔德伊斯兰阵线”等7个伊斯兰武装派别宣布联合建立“叙利亚伊斯兰阵线”,从自由军中拉走数万主力,转向寻求沙特等国的支持。虽然目前来看,伊斯兰阵线与自由军仍为密切合作的联军,共同对巴沙尔军及ISIS基地组织作战,但分裂事件也极大地影响了反抗军的士气和指挥。同时,沙特等国对美国在叙利亚内战中的行为亦极为不满,2013年10月18日沙特在联合国历史上首次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并指责安理会就巴以问题、叙利亚内战和中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事务持双重标准,没有能够真正行使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美联社和法新社均解读,沙特的这一决定针对美国,以表达两年多来的失望。此后沙特一度表示,要单独支持叙反抗军作战。 五、纵容巴沙尔政府对平民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自内战爆发后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反抗军以少量兵力在此牵制了巴沙尔军全部12个主力师中的8个,约60%-70%的兵力,连距巴沙尔总统府仅6公里的达拉亚地区也被反抗军长期占据。巴沙尔政府军急于驱逐大马士革地区的反抗军,以分兵驰援战事吃紧的德拉、伊德利卜等方向,但苦战两年却使反抗军越打越多。2013年8月21日气急败坏的巴沙尔政府军对反抗军长期固守的大马士革东部地区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造成近2000名平民死亡。美国曾一度表示使用化武是对巴沙尔政府实施军事干预的红线。事件发生后,美国虽然表面上措辞严厉,但在行动上却犹豫不决,最终出尔反尔,与俄罗斯和巴沙尔政府进行了私下交易,从高调宣扬要实施惩罚性军事打击逐渐转为姑息纵容,答应了巴沙尔政府“以化武换和平”的提议。巴沙尔政府则未曾受到任何惩罚,其军队的士气经历了从低落到回升的过程,迅即在局部发起较大攻势,同时俄罗斯和伊朗等国也乘机加大了对巴沙尔政府的军事援助。应该说,此次化武事件彻底暴露了美国对叙利亚局势的真实面目:混乱、无计划、无目标状况下的急功近利和损人害已。实际上,在此次化武事件之前,巴沙尔政府已多次在大马士革等地区使用化学武器,反抗军曾将有关证据提交美、英等国,均充耳不闻、反应冷淡。 六、压迫反对派与巴沙尔政府媾和 由于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使用化武最终采取了纵容态度,美国受到了国际和国内多方面的指责和压力。而奥巴马政府一直以来在外交上的乏善可陈,更使其急于找到一些亮点来证明自身的能力。因此,美国以推动美欧大范围解禁的重大让步为代价,换取了伊朗在核武器发展计划上的暂时延缓,并将此作为奥巴马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政绩。尔后,又将对待叙利亚问题的着力点集中在压迫双方媾和之上。其实早在2013年上半年,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已认识到:其已不可能在军事上取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反抗军的壮大,巴沙尔很可能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由此,巴沙尔政府的各种宣传机器逐渐由以往高调宣扬要将所有反抗势力赶尽杀绝,转向渲染战争创伤、呼吁和平谈判,以为保全巴沙尔家族及核心统治成员的身家性命提供契机。与之配合,俄罗斯、伊朗也一直致力于促成反抗军与巴沙尔政府媾和。但是,对于已经付出了十多万人生命的叙利亚而言,这个国家已绝对容不下血债累累的巴沙尔政权。因此,内战各方包括美国及俄罗斯都知道和谈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但美国却动用了几乎所有手段,包括要挟停止对叙利亚自由军的支持、全面孤立自由军等,最终压迫叙反对派参加了于2014年1月22日举行的日内瓦和谈。2月15日,和谈最终破裂,而巴沙尔政府及其支持者黎巴嫩真主党、伊朗革命卫队、伊拉克雇佣圣战武装却在日内瓦和谈及联合国在地中海销毁叙化学武器行动的掩护下,大规模进行兵力调动和武器物资输入,恢复作战能力,于2月11日重启了对大马士革东北部的攻势。 总的看,虽然美国名义上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民众一方,但出于种种原因,却在实际上始终对反抗军进行破坏和阻挠。其对叙利亚民众抗争的影响已不是简单的消极旁观,而是有巨大的破坏性和反动性。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破坏和阻挠,可能叙民众已在其他国家的支持下推翻了巴沙尔政府,战争早已结束,重建已经开始。 ——美国一贯如此 有人将这些不靠谱甚至卑劣的表现归责于本届总统奥巴马的平庸和无能,其实,美国一贯如此: 中日战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日本侵略整个亚太的野心昭然若揭,但美国不仅对日本的扩张与膨胀视而不见,更自以为聪明地在中国与日本的对抗中两头取利,大量地给日本提供发动战争的战略物资和航空、冶金、电气等工业技术。也可以说,日本用以突袭美军珍珠港的航母,就是用美国提供的钢铁建造的。而即使在对日宣战后,以罗斯福、史迪威为代表的美国官僚,始终抱着极度的不信任和蔑视,对中国抗战进行百般刁难,一会斥责中国军人都是饭桶而在印度、缅甸方向另起炉灶组建新军,一会要全盘接管中国战区的指挥权甚至另选他人取蒋介石而代之。中国的抗战,实际上始终是在对美国的不断乞讨与哀求中艰难进行。 越南战争。美国最初以强势介入,从“特种战争”打到“全面战争”,仅美军就动用53万多人,最终却是抛弃盟友扬长而去,越南沦为苏联等革命输出的又一牺牲品。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美国与南越联军(其总兵力是北越联军的4倍)都不会打不赢此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把仗打得三心二意,投入重兵却不愿意付出应有代价发起真正的攻势,最后旷日持久的伤亡反而更为惨重;有心支持和武装南越,实现战争的“越南化”,而一贯的傲慢和蔑视又使刁难和争吵远远大于对盟友的帮助;全面撤军毫不顾及盟友的需要,拍屁股说走就走,只考虑自己如何脱身,最终导致越南全面沦陷。 此外,还有朝鲜战争以及“烂尾工程”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等等。总结起来,美国的主要表现就是: 1.虽然美国是民主国家,但在大多数国家内部反专制反暴政的斗争中,其往往是站在专制政权的一边。 2.在打击国际邪恶国家与势力的斗争中,美国总是表现出与其实力和影响力极不相称的推诿与冷漠。 3.美国非常瞧不起非西方文明国家的盟友,即使对盟友进行支援或帮助也充满了鄙夷和提防。 4.当美国援助一个国家尤其是非西方文明国家之时,其常常是无视盟友本身的文化特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另搞一套,如另建新军、全盘替代盟友进行指挥甚至策动政变更换盟友的领导人。 5.当盟友或受援国(势力)受挫或表现不佳之时,美国往往不是加大援助力度去认真地解决问题,而是以更多的不信任大加责难,甚至会限供停援或拍屁股走人,结束盟友或支援关系。 6.美国常不惜以各种卑劣手段(停止援助,国际孤立)压迫盟友,却不惜任何代价讨好敌对一方,使根本不可能和解的双方勉强停火谈判,结果却是边谈边打,谈后大打。 7.美国偶尔会出现一些强势总统,比较积极地承担其国际责任,但很快就会出现一位“拆楼总统”,如尼克松、奥巴马,将上任辛苦积累并未完之事业拆得前功尽弃。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 不止是外人,连很多美国人都知道其在对外政策的愚蠢与短视,但似乎永远也无法跳出不断重复错误的怪圈,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 历史原因:美国只是一个暴发户 美国是地球上最为幸运的国家。一群探险者以绝对的文明优势征服和继承了资源丰富的广阔土地,在近无强敌的优越环境中发展壮大,使之从未经历过皇权、君权或神权的残酷统治,从未经历过有规模的外敌入侵、从未经历过灭绝性的自然灾害和疫病、从未经历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说到底,美国只是一个历史的暴发户,其扩张和强大的偶然性因素远远大于必然,并非发自于一个既定民族或国家数千年长期艰苦的竞争与经营,而更多是各色人等的意识与利益相投及契约相订。虽然由此使其能够抛却既定民族或国家的陋习和劣根,以最为平等、自由、开放和创新的姿态立于世界之巅,但正因为其缺乏历史的沉淀,所以很难真正体会和理解其他文明尤其是东方和伊斯兰等文明的特殊与复杂;正因为其缺乏对苦难与荣誉的经历和城府,所以在与专制强国的斗争中总是经验不足、棋差一着;正因为其处于两洋屏护、物产富饶的优越之地,所以才每每在需要其担当、出手和援助的关键历史时期孤立自保、冷眼旁观,最后又不得不去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收拾更为糟糕的残局。 文化原因:除了西方文明,其他都是劣等 当一种特定的文明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上全面主导世界的发展,此种文明之下具体的民族或国家,必然会对其他文明产生极大的优越感。当然美国不会如纳粹德国、军国日本那样用征服或屠杀来表达这种优越,甚至可以说,在平等对待其他文明的问题上,较之历史上所有的东、西方国家,美国是做得最好的。但是此并不能够真正排除美国尤其是普通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优越与傲慢,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其他文明的无知与偏见。珍珠港被日本偷袭后,竟有很多美国人并不相信,认为黄色人种不可能拥有如此军事技术与实力袭击强大的美国。而到今天,在相当的美国人心中,伊斯兰代表的就是恐怖主义,而东方人代表的就是专制与权性。虽然这些认识有一定道理,也反映着一些文明自身存在的弊端。但问题就恰恰在于此:落后之文明正因为落后,才往往偏于阴暗、偏激与敏感,成为仇恨与破坏者;先进之文明正因为先进,才需要以更大的胸怀甚至牺牲精神去容纳、帮助落后文明的涅盘革新和发展完善。在此博弈中,不可能过多地要求落后者去立即转变或让步,而是需要先进者去首先付出和作为,才能最终双赢和共存,否则就会两败俱伤甚至共同毁灭。由于复杂的历史、政治等因素和统治者的洗脑,很多伊斯兰及东方专制国家的民众极度仇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甚至会恩将仇报。而美国政府及民众在对外政策上本能的、无法掩饰的优越与傲慢,对非西方文明国家民众抗争的冷漠旁观和幸灾乐祸,甚至出于维持现状、保护既得利益的考虑去支持不得人心的当政集团,也更为加剧了文明之间的仇恨与冲突。 制度原因:民主的坏处 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血与泪的经验教训所创造的相对最优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将社会结构由原本的金字塔状态尽量拉向扁平,以相对平等的相互监督和合作极大地限制人类的贪婪、占有、侵犯等劣根,限制个人及利益集团的恶性膨胀,较好地避免因个人或集团的专断、作恶而造成的人间惨祸。但是,历史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远见卓识的真理有时恰恰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民众因顾及眼前往往急功近利和保守封闭。而民主制度下扁平化的社会结构使每一个个体在政治上拥有平等权利,体现民意的选票是最终的王牌,决策的依据不是事物本身的正确与否,而是所获支持人数的简单相加,也就是众多愚昧、短视者具有同样权重的决策参与权并能够以数量取得优势,最终决定政策的方向。美国建立了当前世界上最为优秀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民主使美国政府在对内问题上竭力奉公、不敢为恶,但在对外问题上却不得不顺从于大众人群所天生而有的短视与愚昧。由于前面分析的历史与文化等多种因素,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其他国家民众的苦难与抗争、对国际上邪恶国家和势力的遏制与打击,远不如某场NBA赛事重要。当然,如果有一天灾难蔓延到美国,比如“9·11”恐怖袭击,再若真有一天朝鲜、伊朗或其他势力将原子弹研发成功,并将它扔到了美国,美国人又会哭天抢地。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短视与愚蠢,对其他国家民众抗争的冷漠旁观,从根本上是代表着美国大众本身的愚昧和孤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美国再经历一次二战,日本同样能够再次把美国的珍珠港炸平。在当时美国人普遍的孤立旁观、坐收渔利的小聪明心态下,没有哪位美国总统敢违背民意,冒然地主动宣布参战,更不敢向日本发起先发制人的战略进攻,即使发生了这样的奇迹,这位总统也可能最终被美国国会以鲁莽行事甚至战争罪进行弹劾。 利益原因:长远与现实的矛盾 上个世纪,漫长的冷战以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崩溃而结束,作为最终的胜利者,美国并未有前苏联之类国家那种四处输出革命以实现全球一片血红的野心和称霸欲望,因此一直很满意和享受冷战以后的国际环境。在其看来,这样的环境能够给美国提供从来未有的优越和安全感,所以美国要做的就是维持现状,其他地区发生的林林总总与美国无关,影响不了美国人的幸福生活,更不值得其花费纳税人的钱财和付出子弟的生命去介入干预。所以,更多的美国人乐于自为聪明和幸灾乐祸地旁观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斗争的升级,旁观很多邪恶国家的民众抗争被残酷镇压,美国人认为这些国家和文明中的各派都不是好东西,其争斗得越惨烈就会越有利于美国。但是,国际形势的发展已经证明维持现状的不可能和不作为将带来的可怕后果。“9·11”事件给了美国一个很大教训,伊斯兰极端势力与世俗专制势力及苏联人的战争并非如预期地削弱美国的敌人,反而长期战乱但更多的民众走向宗教和民粹的极端,以更为暴虐的方式报复整个世界,美国作为最为富强的国家则首当其冲地承受这个苦果。随着核技术和核原料的扩散,越来越多的邪恶和混蛋国家或势力已经或将要掌握核武器。一旦拥有核武器,此类国家的统治者就会对内宣扬正是因为自己专断的英明伟大才赢得了核大国的地位,使历史上的外敌再不敢肆意欺凌,本国人民才能够真正地站了起来;而那怕此类国家已经积累了多少腐败、不公、矛盾和丑恶,甚至有的还邪恶到人吃人的地步,在核威慑之下,即使是美国也不敢对其轻易动武,除非内部民众揭竿而起,不可能有外力给予直接推翻。而当此类国家一个接一个地迈入核门坎,也许人类社会就不得不面临真正的世界末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萨达姆伊拉克、卡扎菲利比亚以及伊朗、朝鲜、委内瑞拉、古巴或基地组织等都同时拥有了可以毁灭地球上数十个大型城市甚至一个中等国家的核武能力,此时再发生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延坪岛事件、“9·11”事件等,世界将会如何?核战争中没有幸存和旁观者,包括美国。 当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研究机构和智库,不乏富有远见的报告和建议,也完全能够看到:只有全力以赴地推行所有国家的民主化,使有恒产者有恒心,才能最大地祛除一个国家或势力的侵略性和毁灭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类不会因自身毁灭能力的膨胀而同归于尽。但正如前面所言,美国是一个选票为王的民主国家,明显会损害眼前利益的意见根本无法通过选举和国会的筛选。美国帮助利比亚和伊拉克民众推翻了卡扎菲和萨达姆的统治,其实也帮助美国乃至世界消除了一个可能会发动核战争的策源之地,但大多数的美国人不会考虑到这样的长远利益,他们记住的是利比亚人恩将仇报杀了美国大使以及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的伤亡数字。 ——启示 在很多国家,一些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美梦:终有一天,有如天兵天将的美国大兵会乘着F-22战机驾五彩祥云而来,就象英俊的王子拯救美丽的公主,解其于倒悬,尔后接受自己灿烂的鲜花和热辣的香吻。但事实是:这个梦境永远也不会发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自由与幸福就在那里,要么,站起来去拿;要么,继续跪着。

㈦ 美国伊朗战争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的原因是美国认为伊朗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其实质就是美国想抢占资源。

㈧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为何会进行长达8年的战争

1980年,中东这个“火药桶”又一次被点燃,使得海湾地区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9月22日凌晨,伊拉克军队突然向伊朗发起了全面进攻,在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打得伊朗军队措手不及。一些军事分析家、政治家和新闻记者据此预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伊拉克军队只需几个星期就能赢得战争。但恰恰相反,这场战争成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战,一打就是8年之久。

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中间还夹杂着民族纠纷、宗教矛盾、领土争端、个人恩怨等,使得战争的原因更加纷繁复杂。伊朗人多数是波斯民族,伊拉克人是阿拉伯民族,在现代历史上,两个民族曾多次兵戎相见,相互都有被统治的经历,都视对方为宿敌,结怨很深。围绕半条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两国斗了70年。

1983年到1998年期间,战争同时在陆上和海上展开。陆上战斗大多是“袭城战”,在海上双方展开了“油轮战”。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中立国的油轮带来严重的威胁。美苏两国以此为借口,争相护航,并在海湾地区明争暗斗,使海湾局势进一步复杂。

两伊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决议,即598号决议。伊拉克在第二天就作出了反应,表示欢迎安理会的决议。

一年之后,伊朗迫于战争形势非常不利,在国际上形象孤立,国内经济衰败、政局不稳,人民厌战情绪加剧,军队损失惨重,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598号决议,霍梅尼说:“接受这一现实比喝毒药还要厉害,为了使真主满意,我要把它喝下去。”两伊终于在血战8年之后实现停火。

战争没有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一场战争,两个输家。

㈨ 伊朗和伊拉克矛盾由来已久,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为何会爆发

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今世界一共发生过两场持续数年之久的高烈度战争,这两场战争分别是发生在东南亚的越南战争和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两伊战争。而且十分有趣的是,这两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后以“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自称。

两伊战争

在这种情况和心态之下,最终愈演愈烈的两伊边境冲突演变成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1980年9月17日,随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废除两国边界划分的《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和全部主权,同时,命令对伊朗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挥师进入伊朗领土,两国之间的持续8年之久的战争全面爆发。

㈩ 两伊战争中,伊朗的正规军为何不堪一击

相信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伊朗的正规军,这支军队是当时巴列为花了几百亿美金重金打造的。从美国购进了很多先进的装备武器引进了新的作战理念,这样子军队在当时是所向披靡的,但是在两伊战争中为什么正规军如此不堪一击呢?主要原因还是有以下几点。

第三是因为霍梅林对于正规军的不信任。他将军队中最好的武器和装备都给了伊斯兰革命卫队,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当时的正规军,无论是武器和装备都没有,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补充,到最后自然会被伊拉克军队打得不堪一击。

阅读全文

与伊朗战争为什么惨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btc是什么 浏览:370
到31日英国疫苗已打了多少人 浏览:512
印度尼西亚depok在哪里 浏览:620
中国森林有哪些鹿 浏览:365
中国人事考试网个人档案留多久 浏览:98
印度维加斯健身怎么了 浏览:319
中国银行外币怎么汇入账户 浏览:36
意大利工匠有哪些 浏览:363
中国现在哪里最穷研学 浏览:902
伊朗地毯什么价 浏览:142
印度椰蓉面怎么做 浏览:967
意大利为什么用italian 浏览:938
中国医生在哪个网能看 浏览:68
伊朗现在是什么军舰 浏览:818
伊朗钱币一元多少人民币 浏览:587
意大利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浏览:946
印度哪个领土有争端 浏览:159
美国打伊朗会怎么打 浏览:530
印尼三角盏多少钱一盒 浏览:772
中国民航各航空公司有哪些机型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