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意大利在中世纪贸易繁荣,富的流油,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当时的教皇非常富裕,而意大利又是教会的重心所在,致使各地的财富都涌向教会和意大利,从而令意大利的城邦获利。而当时除了意大利比较和平之外,其他地方都处在战乱之中,因为有教皇的存在,所以意大利还是比较安全的。
这些都是因为地中海贸易才发展起来的,为了巩固地中海贸易,对于商人来说,是什么都愿意干的。比如十字军东征,原本是想帮助东罗马帝国打败异教徒,不过最终却因为威尼斯商人自身的利益,因为和异教徒的贸易往来不错,从中获利较多,从而教唆十字军打下了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士堡。就因为东罗马帝国和自己抢生意,最终独霸了地中海贸易。
虽然如此,但是当奥斯曼帝国堵住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后,地中海贸易就逐渐衰落了,等到开辟出新航线后,意大利就不再是地中海贸易的重心了。
Ⅱ 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实质和历史意义
背景:
1、意大利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地理优势显着加之悠久的商业传统,意大利主要城市长期保持经济繁荣。
1、社会存在的纵向流动性的可能,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而社会地位的提升往往与教育有关,意大利城市居民将教育视为改变命运的途径。
2、意大利城市生活是丰富多彩、追求质量的,这促使城市手工业者愈来愈具有做工精细、讲究工艺的特点。
3、城市生活也是复杂多变,“强人”、富商、艺术家等成功人士为大部分人树立了飞黄腾达的榜样,造就了崇拜智慧、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心理,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开拓精神。
4、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人发展,这种明显的世俗倾向和个性意识使得他们在基督教世界里高标独立。民族情感的深厚,对古罗马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感受。
实质:
参考网络——文艺复兴(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极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影响:
文艺复兴的影响深远而广阔。在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
家和建筑师推崇古典式现实主义,追求庄严厚重的风格,在恢复古典美学标
准的过程中重塑欧洲的艺术品质。在20世纪初叶发生“现代艺术革命”之
前,纵观西方的文学、绘画、建筑与装饰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痕迹无所
不在。如果把视野扩展到伦理道德和民俗风尚等社会文化领域,文艺复兴的
影响更不可小视。文艺复兴提出了“人应该是怎样的”和“应当怎样做人”
的命题,规定了人的趣味修养、行为规范、品德格调以及教育标准,这些都
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以来西方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
Ⅲ 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和文艺复兴,为啥没走上强国之路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北岸的亚平宁半岛,自古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14世纪,意大利成为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之地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欧洲近代科学的起源地之一。可但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意大利却沦为了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的战场。即使在意大利统一以后,意大利也未能成为欧洲强国。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引导欧洲进入近代的国家始终未能走向强盛?这十分使得探讨。
从13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就开始走向统一的民族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英国、法国等纷纷建立了比较强大的中央集权。然而意大利却迟迟没有实现国家统一。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东、西、中三部分,其中中法兰克是意大利的前身。870年,中法兰克的大量土地被东、西法兰克瓜分,中法兰克王国全面退守意大利半岛北部地区。
墨索里尼
1922年,独裁者墨索里尼上台,意大利走向了法西斯的道路。在二战中,意大利和德国一起发动了二战。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二战的失败,使得意大利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今天的意大利在西欧的经济实力仅次于德国、英国、法国,然而意大利的政治地位却远逊于以上三国,成为欧洲二流国家。
Ⅳ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为何是在意大利,而不是古希腊
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而在15世纪,欧洲的生产技术、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当时良好的经济情况允许先进思想的产生。意大利作为希腊学者的逃亡地古希腊文化遗产丰富,有利于文明的再次复兴。
作为欧洲最早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的经济繁荣,各国商人往来巨多,文化的多样性很是丰富,文明多元化。长时间与外地商人接触的多,意大利商人能接受外来文化程度高,更有利于文化复兴思想的传播。
发源于我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到意大利,加速了文艺复兴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普及。文艺复兴在15世纪后在意大利的盛行,带动了欧洲的欧洲文化的传播,对欧洲产生了深远意义的影响。
Ⅳ 概述14-15世纪意大利的市民社会的主要特征
中世纪末期的意大利,仍保持了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意大利也是如此。从西罗马帝国灭亡,意大利地区分裂成多个小城邦国,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拿破仑入侵。
1 文化上正是文艺复兴在在佛罗伦斯,罗马等城邦产生积极影响的年代,可以查到关于文艺复兴的资料很多,不写了
经济上即使是在文艺复兴的圣地佛罗伦萨,底层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什么和中世纪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后世影响巨大的地中海贸易圈和手工业工厂基本上还没有出现。
2 婚姻上,贵族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夫一妻制度,但是领主们对领民有着占有权。教士们禁欲,不许结婚。
3 王权基本上谈不到,极多的城邦基本上都受到教皇国的强烈影响,或者说,教皇国可以视为以教皇为最高领主的封建城邦或小国的松散组合,类似于其他西欧国家中封建国王与自由市之间的关系。由于没有世俗君主与之竞争,教会成为这些城邦的最高权威。
4 是由许多的小国,比之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还乱
5 战争在15早期是不多的,内战发生的时候总是伴着外国势力的影响。等到15世纪末期,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与法国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意大利战争”爆发,意大利主要城邦都被卷入,从1494年一直打到1559年。
6 官职上,各个国家(城邦)不一样,没法说啊
贴一个文章,讲的是意大利战争之前意大利诸城邦的形式,可以看看
意大利诸邦
意大利于1494年15世纪正经历着文艺复兴洗礼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繁荣发达,文化辉煌灿烂的富庶之地,然而它在政治上却是四分五裂,残破不堪。罗马教廷、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米兰是五个旗鼓相当的国家,尽管规模和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大致上维持着政治势力上的均势。除此以外,略逊一筹的小国,如埃斯特家族的费拉拉,贡萨加家族的曼托瓦和罗韦雷家族的乌尔比诺,以及波洛尼亚、佩鲁贾、锡耶纳等共和国,地位也都不尽相同,各有自己当地的特色,都对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文明作过贡献,实际上也都是意大利孱弱的根源,统一的障碍。更致命的是,意大利诸国的统治者们在发生内争时总是习惯寻求外国的支持,使得国外列强对意大利事务越来越感兴趣。与此同时,川流不息的新知探求者从欧洲各地汇集而来,其中不仅有穷苦的学者,而且有在本国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人物。此外还有前往各主要宫廷的外交人员和商务客人。所有这些人都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制造了一种印象:意大利是一个艺术的宝库,它富庶而分裂,军事力量薄弱——是不难击败又获利颇丰的战利品。
[编辑] 教宗国
自从天主教大分裂结束,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之时起,它就不遗余力的试图将在教皇宗主权之下的所有意大利土地置于教廷直接控制之下。文艺复兴的光辉也让这里为之眼花缭乱,从尼古拉五世开始,教廷进入了一个世俗的荣誉和艺术的光辉使宗教信仰黯然失色的发展过程。教宗们专心致志于尘世的尊荣,甚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扩大家族势力,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也未能改变。到“教会三恶魔”西克斯特四世、诺森八世和亚历山大六世的时代,这些文艺复兴舞台上的伟大人物均不能掩盖罗马日益衰落的现实,寡廉鲜耻的任人唯亲、巧取豪夺和横征暴敛,以及罗马涅一次次遭受的蹂躏,预示着基督教即将到来的分崩离析。
[编辑] 威尼斯共和国
15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在亚平宁半岛上不断取得土地,它的疆域由阿尔卑斯山直至波河,由阿达河直至伊松佐河,成了意大利政治的重要因素。它在国内的统治稳定而健康,各个阶级都能从繁荣的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中获利。由于财富殷实,总能按时关饷,供养雇佣兵扩充国防的方针也很成功。但威尼斯作为新兴国家,不免引起邻国的嫉妒,它的利益是以侵害其他国家为前提而获得的。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米兰、曼托瓦和弗拉拉都因它的兴起损失大量财富,对它贪得无厌的领土欲望感到不安。威尼斯的海外利益又不免使它与奥斯曼土耳其对峙,争夺东地中海的控制权;而随着绕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的开辟,出现了打破它香料贸易垄断的致命前景。尽管如此,15世纪末,威尼斯从外表上看,还是一个富丽堂皇,奢侈糜费,政治清明,公民团结的城市。
[编辑] 佛罗伦斯共和国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大权在15世纪后期,逐渐落入美第奇家族的一小撮人手里。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自愿接受“僭主”统治,大多数市民对此也无异议。事实证明,与大金融银行家合作,对工商业者很有利。第三代“僭主”洛伦佐·德·美第奇治下,佛罗伦萨进入黄金时代,成为文艺复兴的典范。城市粮食供应充足,慈善事业兴旺,娱乐享受人人参与,艺术家和学者得到慷慨赞助,美第奇府邸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宝库。洛伦佐晚年是意大利和平的保护人,他国争端都请求他调解仲裁。与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佛罗伦萨军事上的软弱。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资本就是巨大的声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但是他们的地位自始至终是不稳固的。
[编辑] 那不勒斯王国
那不勒斯在15世纪还是一个封建王国,保留着诺曼征服留下的烙印。法国安茹家族在西西里王国的统治已宣告结束。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和费兰特以卓越的才能建立起权威,他们改革财政,靠佛罗伦萨资本扩大贸易。对立的安茹派贵族遭到无情镇压,安茹的勒内的领土要求也被抵制。但阿拉贡王室治下的那不勒斯,始终是意大利政治中的不安因素。在宗主权问题上,那不勒斯国王与罗马教廷摩擦不断;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亚得里亚海上竞争激烈,威尼斯竭力想取得阿普里亚的几个港口。这些局部的冲突很容易引来外敌干涉,威尼斯和罗马一直在鼓励安茹家族重申对那不勒斯的要求,国内外的安茹派也不断请求法国出兵。即使在这样的隐忧之下,费兰特之子,好战的野心家卡拉布里亚公爵阿方索仍然不顾一切的扩充势力,其女婿吉安·加莱亚佐·斯福尔扎的米兰公国就是他的目标。
[编辑] 米兰公国
米兰公国在维斯孔蒂家族断绝后,转入雇佣兵领袖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手中。他的继承权来自与末代维斯孔蒂公爵私生女的婚姻,更多是出于民意而非法律。有维斯孔蒂血统的奥尔良家族的对米兰似乎拥有更充分的权力,这就为日后路易十二的入侵埋下伏笔。15世纪后半叶,米兰在历代斯福尔扎公爵统治下,繁荣昌盛起来,大兴水利灌溉,农业、丝绸业迅速发展。它还拥有优于意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组织,控制着法意之间几条主要通道,是抵御外国侵略的屏障,也是对威尼斯领土扩张的钳制。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摩尔人)当权(1480年)以后,米兰进入它最鼎盛的时期。但年轻的公爵夫妇对凡事都得听从这位叔父摄政非常不满,阿拉贡的伊莎贝拉一再向父亲,那不勒斯王储卡拉布里亚的阿方索抱怨。有此良机,阿方索更适时宣称菲利波·马里亚·维斯孔蒂曾指定阿拉贡王室为米兰公国的继承人。他的进攻似乎即在旦夕。
为建立一个抵抗无论来自意大利本土还是外部强国侵略的防御体系,意大利各国曾制定一套复杂的机构,但从未得到实现。15世纪后半叶半岛的和平主要依靠米兰、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之间的密切谅解,和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不懈努力。正当米兰和那不勒斯关系急剧恶化的时候,洛伦佐于1492年4月去世,这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Ⅵ 在14、15世纪,意大利文坛出现一派繁荣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许多城市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商业和银行业都发展迅速。例如威尼斯的商船队就定期在欧洲、亚洲、非洲一些大城市航行,佛罗伦萨的银行也在欧洲许多城市设有分行。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一天天强大。他们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取得胜利,便积极提倡文艺,网罗大批人才。这就使意大利文坛出现一派繁荣景象。
Ⅶ 意大利矿产资源非常贫乏,为何它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呢
一般来说,位于欧洲的国家大多都是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组织的成员,因为欧盟是一只重要的经济力量。也是国际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国家都因为这个组织更加强大。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国家就是欧盟的成员,经济强大却资源稀缺。
意大利之所以这么发达,和古代辉煌时所遗留的产物密切相关,而意大利也积极发展着自己的力量,因此资源上的贫瘠也不能让意大利停下发展的脚步。了解了意大利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点可以观光,你心动了吗?
Ⅷ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达原因
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其领土还有地中海的西西里
岛、撒丁岛及其附近的许多小岛。总面积30.1 万平方公里,1982 年底共有
人口 5,633 万,是欧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首都罗马,283 万人,全国最
大城市。
亚平宁半岛连同西西里岛一起伸向地中海中部,构成了由中欧到达非洲
的天然陆桥。这种靠近并伸入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时期对意大利的经
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古代,当国际贸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时,古罗马
时代的意大利曾经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中心。公元二至三世纪为罗马帝国
的全盛时期,其版图扩大到整个地中海沿岸,对外经济的联系也非常频繁,
这对于处在古罗马核心的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有利。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北
部和中部地区迅速发展,威尼斯和热那亚等成为世界着名的商业港市,是东
西方贸易的中心和通商口岸。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和国际贸易中心逐渐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在国际交通贸易方面的有利地位也日渐衰落。然
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苏伊士运河通航,开辟了大西洋经地中海到印度洋、
太平洋的海上捷径,地中海在国际贸易与航运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复和提
高,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也随之愈加重要了。意大利在大陆上占据阿尔卑斯山
南坡山地和波海平原,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等国接壤。北部阿
尔卑斯山的几个重要山口,从古代起就是中欧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地。近代
又修筑了铁路、公路,开通了几条隧道,更方便了意大利与欧洲腹地的联系,
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意大利资源贫乏,主要的工业原料和燃料均需进口,
而工业制成品又有三分之一以上供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更进一步
提高了意大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Ⅸ 意大利为什么南穷北富
说起意大利,艺术、时尚、历史、足球、阳光、美食似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集自然和人文风光于一身的国家,位于亚平宁半岛上。
亚平宁半岛宛如一只嵌入地中海的长靴,南北狭长。
历史上,不同文化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给意大利带来了巨大的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表现在意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区则比较自由奔放,不循规蹈矩。
经过了几个世纪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南意大利在当时异常富裕。
除此之外,亚平宁半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贸易的发达,使得意大利南部成为了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的中心。消失的庞贝古城就是意大利南部富庶繁华的见证者之一。
▲庞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维苏威火山吞没之前,这里曾是古罗马贵族的疗养胜地
但仔细观察意大利地图,半岛大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最大的波河平原却分布在北部。
波河丰水期长,水资源丰富,波河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积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条件比南部更优越,那么北方的发展应该比南方更好才对。但在罗马帝国时,北方蛮族(包括高卢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中央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为了防止北方蛮族的入侵,罗马人利用阿尔卑斯山这个天险,在北方修筑了众多的军事要塞,防止蛮族的入侵。以都灵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数是在军事要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为抵抗北方蛮族的前哨阵地,开发成本高,因此虽然北部自然条件更优越,但这时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却在南方,北方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二、北方逆袭,南方没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分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灭亡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时代,意大利开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状态,逐渐分裂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国家。
日耳曼人开始进入亚平宁半岛,逐渐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意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蛮族的隐患已经消除,意大利北部的优势逐渐凸显,北方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完成了对南方的逆袭。
除了北方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商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从此,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统治,直布罗陀海峡这一西方航线的生命线被阿拉伯人控制着。
直布罗陀海峡被异族封锁,处于地中海中心的亚平宁半岛逐渐成为了地中海航运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选择通过意大利北部,把货物中转到欧洲大陆。
地中海贸易区的发展,带动了威尼斯、热那亚、伦巴第等众多城市共和国的经济繁荣。
南方虽然纬度低,光照资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希腊殖民时期和罗马时期的人口数量较少,南部可以凭借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开垦来满足当时的需要。
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意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经无法供养更多的人口。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的北方转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残余势力长期占据意大利中南部,生产力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意大利南部的发展。
与此同时,意大利北方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意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文艺复兴,这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更是为后来的意大利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状态越来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天堑。各地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
当时的意大利境内,撒丁王国和两西西里王国是最具有影响的两个国家,撒丁王国在北方,两西西里王国在南方。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如财税改革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兴建铁路港口发展工商业,降低关税发展自由贸易,使撒丁王国成为了半岛上最发达的地区,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集中区,为统一意大利奠定了基础。
而盘踞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经济落后,保留着封建专制,且国王腐败无能。因此,承担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国的肩上。
加富尔还通过外交手段各个击破,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1859年,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击败了奥地利,收复了伦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国改名为意大利王国。
随后,意大利先后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将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了亚平宁半岛,1870年,罗马教皇国并入意大利,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
三、制约意大利前进的沉重一步
意大利虽然完成了国家统一,但南北贫富差距过大,无论在意大利王国时期还是现在的共和国时期,都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成立。为了缩小区域差距,政府在稳固西北传统工业区的基础上,开发新兴工业区。
此举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意大利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人均GDP高达32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并成为G7工业国。在意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当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意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时尚和奢侈品中心,拥有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众多豪车品牌,和阿玛尼、Gucci、芬迪等众多奢侈品。而南方却没有几个声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业政策没有惠及到南部地区,反而将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南部的经济落后削弱了意大利抵御风险的能力。
欧债危机席卷整个欧盟时,意大利北方凭借着厚实的工业基础,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引擎,但经济基础薄弱的南部地区却一直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贫困的南方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拖油瓶。当欧盟国家的经济普遍回暖的时候,意大利由于南部“拖后腿”一直增长乏力。
▲意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难民(2017年数据)
南方的落后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意大利南部离北非较近,近年来许多难民从地中海登陆来到南部地区,治安问题尤为突出。
意大利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很多人去意大利旅游一般只会选择去中北部,风景秀丽的南方却因贫困带来的治安问题,让游客望而却步。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造成了整个国家的认同危机。例如在意甲赛场上,以米兰双雄和尤文图斯为代表的北方球队,对以那不勒斯为代表的南方球队,地域谩骂更是不绝于耳。
这种差距反应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国家分离的风险。北方认为南方成为了意大利发展的累赘,觉得自己劳动多,上缴的大量税款却要补贴南方的“穷鬼”。
这种不平衡导致的分裂势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愈加强大。一些意大利北部的右翼政党要求自治,甚至是脱离意大利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