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车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用意大利语读Auto
㈡ 红十字会的意义
和上帝有关
因为救护车需要四通八达,否则耽误时间!
这种标志源于西方,就是代表上帝来拯救世人。
18世纪中叶,意大利,法国联军对奥地利发动战争.在两次激战中,双方死伤人数多达数万,战场上尸体遍地,腥臭熏天,伤兵在血泊中挣扎呼救.伤兵的遭遇引起了瑞士旅行家享利.杜南的极大同情,他向世界各国呼吁,成立战地伤兵救护组织.这项建议首先得到瑞士日内瓦公益会组织的响应,并推荐享利.杜南等5人组成"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4年8月,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开会,制定了关于救护战地伤兵的日内瓦公约."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规定以瑞士国旗的白地红十字为会标,表示向首先发起和全力支持该组织的瑞士政府致意.
1880年,该组织正式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从此"红十会"便成为全世界卫生部门的通用标志.
红十字会的徽志为白底红十字,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标志都是它 。基督教徒们佩戴十字架,两者虽然颜色不同,形状却十分相似。那么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是否从宗教的十字架演化而来的呢?有肯定和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持肯定意见的人认为,按照拉丁文原意,十字架是“叉子”的意思。它用两根木料交叉而成,就像汉字的“十”字。古罗马帝国要处死奴隶或者没有公民权的外乡人,就把受刑者的双手平伸钉在横木两端,双脚并叠钉在直木下端,然后将十字架竖立起来,让受刑者痛苦地死去。因此,十字架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作为酷刑的标志,令人望而生畏。
据《圣经》记载,在提庇留皇帝时代(公元14—37年),由于门徒犹大的出卖,耶稣被罗马总督彼拉多以谋叛罪判处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他的基督教信徒们就拿十字架做了自己教派的信仰标志。这时的十字架,既是为了纪念耶稣,又是对当时统治者无言的声讨。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的国旗上,都有大小和颜色各异的十字形标志。
后来十字架的含义又进一步得到延伸,代表了人道主义和中立。这样,十字架由刑具逐渐演变为基督教的神器,后来成为伤兵救护的徽号,到今天它已成为全世界卫生部门的通用标志,泛指一切医疗救护事业和机构。
而正是因为红十字标志来源于基督教的十字架,所以一些伊斯兰教的国家就改用新月图案作为医务标志;红十字会在这些国家被称为红新月会(Red Crescent)。新月在伊斯兰教里象征幸运。在伊朗,红十字会的标志又被改为红狮和太阳图案。民主德国发行的带有三种红十字会标志的邮票。
另一种说法是红十字会的红十字与宗教的十字架只是形似,而精神实质毫无共同之处。
18世纪中叶,意、法联军对奥地利发动战争,死伤多达数万人,尸体遍地,伤兵挣扎在血泊中呼救。这种悲惨的景象感动了一位瑞士旅行家亨利·杜南。他心中充满着对伤兵的同情,写了《索尔费里诺回忆录》,以人道主义精神向世界各国呼吁,建议成立战地伤兵救护组织。这项建议首先得到日内瓦公益会组织的响应,并推荐亨利·杜南等五人组成“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4年8月,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开会,制定了关于救护战地伤兵的《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195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有各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会议上,通过了修订的《日内瓦公约》。《公约》的第三十八条规定:“为对瑞士表示敬意,白底红十字旗样,系将其联邦国旗翻转而成”。这清楚地表明,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与刑具和宗教的十字架无关,而是为了感谢瑞土人亨利·杜南和日内瓦公益会组织,模仿瑞士的国旗设计而成的。
争论归争论,但红十字会的“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的基本原则,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也就是出于这种说法,医院普遍采用了红十字标志,但是现在国家规定,医院要用绿色以示区分。
一、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红十字标志主要有下列含义和作用:
——表明这是与红十字运动有关的人和物(指示性)。
——表明这是一个受到国际人道主义法律保护的人和物(保护性)。
——表明这是一个不应受到攻击的人和物(保护性)。
带有这一标志的人和物,在法律上既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有义务。权利是受到一系列法律的保护,义务是遵守该标志对他们行为所作的种种限制,避免主动参与任何敌对行为。
本标志在法律上的这种双重作用,决定了本标志的神圣性。
本标志设计的图案和色彩既简单又鲜明,意在给人一个非常清晰的视觉符号,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将上述信息迅速传达出去,并被迅速理解,不致发生歧义。因为它主要是在武装冲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W%[;o
本标志除起到它自身的作用外,并不传达任何其它信息,更不是传达任何含有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特征的信息。
二、标志的起源与发展
1863年2月在日内瓦成立的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考虑,鉴于战场救护工作的特异性,为使战争中受伤者一视同仁地得到救助,有必要采用一个形式简单、一目了然、易于识别、人人都能明白的标志,来标明在战时用于进行医疗和救助活动的人员、车辆和房屋建筑;并认为,对于这个标志及其使用的具体规定应当以一项国际公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使冲突各方尊重并保护佩带这一标志的人员。
因此,在1863年10月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该委员会几名成员就提出一项议案:以印有红十字的白色袖章作为医务人员保护性标志。不过历史资料上没有充分说明采用这个标志,是否为了向瑞士国表示敬意(因为救助伤员运动诞生于这个国家),或者是因为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白旗表示停火的启示(加上一个红十字是为了避免产生混乱),也许是上述两种思想的结合。
无论当时出于何种原因,参加第一次国际性人道主义大会的国家都同意采用红十字标志,把它作为所有参加战时医疗与救助活动的人员的保护性标志,这就是后来着名的改善陆地战场军队受伤人员状况的1864年8月的日内瓦公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乃至整个红十字运动很快就以此而闻名于世,产生了巨大的道义力量和法律效应,把各种人聚集到自己的旗帜之下。这里有一点必须指出:红十字图案的选择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而且当初确定选择这个图案的人并没有赋予它任何宗教意义。正如M·休伯着的《红十字的原则与问题》所说的那样:“无论亨利·杜南本人,还是他的合作者或日内瓦会议的与会国都没有想使红十字运动和红十字标志带上任何宗教烙印,也未曾想以任何方式使之与一种哲学思想相联系。”这就是红十字运动的特色。
红新月标志的由来:
1864年8月国际会议签订的日内瓦公约确定所有国家都使用白底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的原则,在1876—187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争爆发时受到了挑战。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当局通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说,它将采用红新月(代替红十字)来标明自己的救护车辆,但它仍然尊重保护敌方救护车辆的红十字标志,理由是,“……‘红十字’是对穆斯林士兵的亵渎。”并且含蓄地表示,“如果它所提出的修改不被接受,它无法强令自己的军队尊重日内瓦公约。”
这种单方面改变1864年日内瓦公约第九条条款,是对红十字运动统一性的破坏,可能会在公众中引起混乱,对日内瓦公约倡导的人道主义工作起反作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不能同意。
然而,战争正在进行,考虑到救护伤兵的紧迫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提出暂时接受红新月标志,到这场战争结束时,这个标志要随之终止使用。
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愿望相反,俄土战争结束了,红新月标志并未终止使用,而且继这一令人遗憾的先例之后,很快又出现了对红十字标志统一性的新的挑战: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起草关于把1864年日内瓦公约原则用于海上战争的公约时,波斯(即现在的伊朗)国代表提议采用另一种保护标志——“红狮日 (红狮和太阳)”。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红十字运动的统一性与红十字标志多样性的矛盾。
这个问题在1929年的外交会议上达成初步妥协的解决办法,即在日内瓦公约上写上一个新条款(第十九条),一方面重申红十字标志不具有任何宗教性;一方面正式承认红新月和红狮日标志具有法律效力,但限止在那些已经采用的国家使用。会议还明确规定,以后不再承认任何新标志。
但是,标志问题的矛盾依然存在。在1949年的外交会议上,又有人提出以下一些动议:
——采用一个新的统一标志;
——恢复原来统一的红十字标志;
由于红十字和红新月标志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救援符号,常常被一些与红十字运动毫无关系的组织和个人广泛运用。这些组织和个人包括医院、私人开业医生、救护车、医药商店、药品生产和销售厂商、以及与卫生保健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实际上,未经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正式批准使用这一标志的都应被视为滥用,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所有签字国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对误用或滥用这一标志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惩处。
经验已经充分表明,对本标志的误用,即使是某些孤立事件,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本标志权威的降低,致使有权受它保护的人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都要把宣传和维护本标志的正确使用,作为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和上帝有关
㈢ 4. 国内某家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旅行社,有一次准备在接待来华的意大利游客时送每人一件小礼品。于是,该旅
既然是专门接待国外游客,怎么还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接团之前没有做准备工作吗?意大利人忌讳用手帕作为礼品送人,认为手帕是擦泪水用的,是一种令人悲伤的东西。一看就是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㈣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医疗机构怎样
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有医疗卡,办理医疗卡的时候会让你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一般会让你选离你家近一点的医生(这些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生什么都会一点)去家庭医生看病是不用钱的开药的时候一般药是不需要钱的!如果你的病情严重家庭医生会帮你预约医院的专科医生~如果你的病特别紧急。。。他会帮你叫救护车(急诊)一路畅通~总体是医院为主,家庭医生为辅~不过如果你没办理医疗卡,也可以去急诊看病!不过是需要急诊费的~
㈤ 意大利的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啊,
答案出自留学专搜的欧洲留学吧,那里有很多关于意大利的风俗习惯,还有其他国家的。。。
订婚戒指
意大利人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他们的婚嫁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大同小异。今天的意大利男女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多,他们可能寻找自己心爱的伴侣。 青年人利用同学、同事、同乡等关系或通过亲友介绍,在旅游、滑雪、打球、观看赛马、赛车、赛船或跳舞、唱歌、观看文艺演出等活动中互相结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恋爱过程,有的还主动征求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意见,然后才定下终身大事。男女青年从认识到结婚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相识之后经过订婚阶段,过一二年才结婚,有的结识后很快决定结婚,没有经过订婚的那段过程。订婚的礼仪并不十分复杂,男女相爱后,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宣布订婚。男方要向女方赠送订婚戒指,并亲自戴在女方左手的无名指上。男女双方要把此消息通知亲友,宣布他们已成为未婚夫妻,并安排男女双方的父母、亲友一同进餐。亲友要向订婚双方送礼,表示祝贺。
关于妇女戴订婚、结婚戒指,有不少传说。一种传说是:戒指用金子做成,非常结实,表明婚姻牢不可破,而其浑圆无缝,又象征婚姻圆满,婚后幸福无边。另一种传说是:古时没有自由恋爱,有钱有势的人常常强迫妇女成亲,甚至出现抢亲。男子将抢来年女子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或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上戒指后,表示她已归他所有。这就是戒指的来历。
婚礼种种 婚约男女永结同心之后,就要为正式婚礼进行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如布置新房,购买家具及各种日用品,印发请柬,联系举行婚礼的地点,准备结婚礼服,等等。一旦准备就绪,举办婚礼的时刻就会到来了。男女双方事先进行商议,择日完婚。意大利人习惯把婚期定在春、秋两季,一般以3月、4月、7月、9月、10月为多。因为春季春暖花开,气候宜人,特别是3月和4月正值复活节前后,而复活节是万物生长、充满生机的节日,所以在此期间结婚的青年男女较多。金秋佳节也是青年们举行婚礼经常选择的时节。秋高气爽,景色迷人,未婚夫妇此时喜结良缘,幸福美满。
意大利人对婚礼比较重视。婚礼分为两种,一种是民政婚礼,另一种是教堂婚礼。举行这两种不甘落后婚礼都是合法的。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进行婚姻登记,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办理。近年来,到市政府登记结婚的越来越多。
在意大利,除了上述民政婚礼和宗教婚礼仪式,甚至主张不举行正式仪式,只要到市政府婚姻登记处注册登记,就算是结婚了。他们可以到国内旅游城市或国外风景区度蜜月。有的新郎乘从一辆扎满彩绸、飘带和花束的小汽车,前往迎娶新娘,将新娘接到家里,亲友们见面后,共赴婚宴。他们省去了那些繁琐的结婚仪式,婚宴后,婚事就算办过了。在意北方马乔列湖,我们曾见到空着漂亮婚服的一对情人乘一艘小汽艇欢度他们最美好的时光。艇上还有新郎、新娘的父母及证婚人,汽艇在湖上飞驶,透过上的花束、彩带随风飘动。他们的艇上婚礼为湖光山色增添了新的情趣。
未婚同居
现在,也有一些未经订婚、结婚就同居的意大利青年男女。他们眼里,婚礼是多余的。他们认为,愿合就合,愿分就分,没有家庭责任。但大多数意大利人对婚姻仍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有些人还重视结婚纪念,每逢结婚1周年、5周年或10周年还要举办家庭小型纪念活动,如到饭馆聚餐、到郊外旅游野餐或观看文艺演出、举行舞会等。对于25年银婚和50年金婚,则更加重视,夫妇有互赠礼品的习惯,25年送银质纪念品,50年送金质纪念品。而且,夫妻之间要说一些互相赞美的话,如“深深感谢你与我共度50个春秋”等等,使对方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
更多跟全信息在留学专搜的欧洲留学吧,那里有很多关于意大利的风俗习惯,很丰富的,是留学专搜的欧洲留学吧
㈥ 拯救了一个生命,兰博基尼Huracan警车急速运送救命器官
2017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的高速公路巡逻队获得了汽车制造商赠送的第二辆兰博基尼Huracan,意大利警方表示将利用这款超级跑车的高速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很好地发挥其急救车和器官运输车的作用。
在你扬眉吐气质疑他们为什么不使用直升机运送器官之前,看来捐赠器官的医院并没有直升机停机坪。Huracan还有一个冷藏的前车箱,就是为了这个特殊用途,所以他们对超级警车的器官运送任务是相当认真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会意大利语的帮我翻译一下
ISCRIZIONE PATENTE A3
A3 驾照注册/报名
ANNI 21
年龄21 (这个年龄应该是指超过21岁才能报名考A3 驾照的)
TUTTE LE CILINDRATE
所有大小汽缸的汽车
-FOTOCOPIA PATENTE B
B 驾照复印件
-3 FOTOTESSERE
3 张相片(那种证件上贴的小相片)
-CARTA IDENTITA'
身份证
-CODICE FISCALE
税卡/税号
-PERMESSO SOGGIORNO SE EXTRACOMUNITARIO
如果是欧盟共体以外的居民必需提供居留
-1 VERSAMENTO DA 15,00
1 份支付15欧元的证件
-2 VERSAMENTI DA 14,62
2 份支付14,62欧元的证件
-1 MARCA DA BOLLO DA 14,62 EURO
1 张14,62欧元的税票(邮票)
VISITA MEDICA 体检(指的是查看眼睛的检查)
IN SEDE(指的是当地/本地的意思,看这份文件是哪里发的就在哪里)
IL MERCOLEDI ALLE ORE 19.45 星期三19点45分
PER ISCRIZIONE PATENTE COSTO 50,00 EURO
为驾照报名(而需承担的体检)费用 50 欧元
QUOTA ISCRIZIONE 150,00 EURO
报名费150欧元
ESAME GUIDA 150,00 EURO
驾驶考试150欧元
2ORE DI GUIDA IN OMAGGIO
免费赠送2小时的驾驶实习
㈧ 救护车为什么是白色的
救护车是把病人送到医院的,医院的颜色是白的,所以救护车也是白色的。红色代表警戒白色代表生命纯洁我们平时看到的消防车大多是红色。1863年10月,阿皮亚医生建议采纳“白底红十字”的臂章作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五人委员会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救护车都是以白色为底、红十字或红新月作标志。
㈨ 为什么医院要用红十字代表其由来又是什么
红十字历史
19世纪中期,欧洲商业经济日益繁荣的各国,为了争夺市场,不断以兵戎相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各国的陆军医疗部门无力单独解决战地伤病兵员的救护和治疗问题。因此,一场血战之后,往往陈尸遍野,呻吟呼号,悲惨万状,不忍卒暗。有个名叫让.亨利.杜南(1828-19lO)的瑞士人,1859年6月25日在前往晋见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途中,抵达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此时拿破仑皇帝正率法军和撤丁军为一方与奥地利陆军为另一方,为争夺伦巴第地区相继在马根塔和索尔弗利诺两地血战。索尔弗利诺之战,双方资亡四万多人,大批伤兵被遗弃在战场上,烈日蒸晒,无人救护,状况十分凄惨。杜南目睹这一情景,出于对人的同情和怜悯,当即号召该地居民,同他一道组织起来,不分国籍的抢救和看护被遗弃的伤兵,前后达八天之久。
杜南回到日内瓦后,向公众讲述了他在索尔弗利诺战地的经历。人们鼓励他写书激励世人的良知。事隔三年之后,杜南于1862年11月在日内瓦发表他的名着《索尔弗利诺回忆》一书。杜南在书中追述了他在索尔弗利诺的所见所闻和救护伤兵的故事。在书的结尾中他建议;(1)在各国成立伤兵救护组织;(2)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研究制定一项保护伤兵和伤兵救护组织权益的国际公约。他积极向德、奥诸国的统治者进行游说,他的倡议获得了欧洲各国上层社会的热烈支持。于是,1863年2月9日,杜南和杜福尔将军、莫瓦尼埃律师、阿皮亚和莫诺瓦两医生等一道,在日内瓦公共福利会辖下组成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人们常说的五入委员会;它的首任主席由杜福尔将军担任,社南是该国际委员会的秘书,红十字会就这样诞生了。到1880年,五人委员会正式易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倡议和敦促下,1863年10月26日到29日在日内瓦召开了有16个国家的36名代表参加的一次名叫预备会议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十项决议和三项建议,特别主张:
(1)在每个国家成立救护委员会,以便在战时协助'陆军’医疗队进行工作;
(2)平时开展训练男护士的工作;
(3)救护车、陆军医院和医护人员中立化;
(4)采用统一的识别标志,即白底红十字旗帜和臂章。
五人委员会特别是杜南坚持不懈地工作,说服欧洲各国派代表到日内瓦研究制定一项保护伤兵和伤兵救护团体权益的国际公约。由瑞士联邦委员会和法国政府出面,于1864年8月8日到22日之间在日内瓦召开了有12位全权代表参加的外交会议。会议几乎未加修改就通过了五人委员会提出的公约草案,于8月22日正式签定《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即第一次日内瓦公约。公约仅有十条条文,概括地将1863年预备会议通过的决议用国际公约的形式从法律上肯定了下来,也为关于战争的国际人道主义法树立了一个规范性的模式。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其在武装冲突中的特殊作用,从此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
随后,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欧、亚、美三洲的主要国家相继成立了43个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也于1904年5月29日在上海诞生。到1987年4月已有145个国家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正式加入了这个国际红十字运动。
红十字标志的由来、类别和使用
现行的1949年8月12日四项日内瓦公约,正式承认三种战地救护识别标志,即红十字、红新月、红狮与太阳。1982年,红狮与太阳标准被取消。武装部队医疗部门,在战地服务过程中,使用这类标志标明所属的医疗器材、人员、车辆、船只、飞行器、房舍等,都受到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不得随意受攻击。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一、红十字标志的由来和类别
红十字作为救护团体(即红十字会)识别标志,始于1863年10月,采用“白底红十字的臂章体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随后的日内瓦公约更以具体化,明文指出红十字标志系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瑞士表示敬意,因为瑞士的日内瓦是红十字会的发祥地。由此可见,红十字标志与宗教迷信没有任何联系。
红十字标志通常是由五个大小相等的红色正方形拼合成。国际红十字的规章,对红十字标志本身的大小、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说明两条红色长方条成垂直相交,中心至各端的长短相等就行了。我们常见的红十字标志,因人地而异,规格不尽统一,原因就在于此。当然,最好还是前述五个正方形投合的方式制作,比较合乎大家都赞同的标准。
1876年,正在同沙俄交战的土耳其政府通知瑞士联邦委会说,“红十字标志冒犯了该国土兵的宗教信仰,”该国陆军已采用红新月标志代替红十字标志标明他们所使用的救护车。土耳其的体法,随后为一些阿拉伯和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国家历仿效,它们也相继采用了红新月标志。
为什么红十字标志冒犯了土耳其士兵的宗教信仰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简略地回顾一小段世界史。在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西欧信奉基督教,各国的王公、贵族、传教士企图从回教徒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和基督圣地,曾多次纠集教徒,前仆后继,进行十字军东征(最着名的有8次之多),当时他仍所使用的旗帜就是以耶酥基督受刑的十字架作为标志。十字军东征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自此以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即视十字架为禁物,忌讳使用。这种思想情绪,自然而然地就反映在红十字标志的使用上来了。可是,象黎巴嫩、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这样一些伊斯兰教影响较强的国家,却没有采用红新月标志,仍沿用多数国家所使用的红十字标志。
红新月标志,有向左和向右弯曲两种形式,国际红十字一般采用向右弯曲的红新月。至于标志的大小规格,跟红十字标志一样,迄今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可以遵循。
伊朗从1923年起采用红狮与太阳作为该国红十字组织的标志。但伊朗革命后,于1980年7月4日正式通告国际红十字会,放弃使用红狮与太阳标志,改用红新月标志。因此,到1980年7月,1949年四项日内瓦公约所承认的三种红十字标志,实际上只存在红十字与红新月两种了。在报刊文章里,有时我们还见到“红十字组织使用三种不同标志”的说法,显然由于信息闭塞,已与事实不符了。
目前,在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标联合会协会的144个成员中,使用红十字标志的有119个,使用红新月标志的有24个,余下前苏联是同时使用两种标志的唯一红十字组织。
二、红十字标志的使用
按照1949年8月12日第一项日内瓦公约第44条的规定,红十字标志(红新月标志同样适用)具有保护和说明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指使用标志的人员、器材、车辆、机构等,是受到公约有关条款的保护;后者只是说明或表明使用标志的人员或某种东西,只是与红十字会有关系,或从属于红十字会,并不受公约的保护。红十字标志的使用,首先是军事当局的权限,特别是武装部队医疗部门的权限。据此,红十字标志的使用,一般应由有关军事当局授权,不得使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在战时,这种受权特别给予从事救护伤病员的军队医疗队,即它的人员在战地救护过程中可以佩戴红十字臂章;它的救护车、医院船、医疗飞机、医院等可以悬挂红十字旗帜;它的医疗器材可以贴上红十字标志;等等。交战双方应按公约给予保护,不得有违。但是,这些人员、器材、设施、机构等,一旦不再为战地伤病员服务,就不再受公约的保护;医院、救护车等如用于掩护或运送作战部队,那就构成违犯公约的行为了。
日内瓦公约参加国,根据公约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国内立法,明确规定了红十字标志的使用方法。一般讲来,红十字会无权使用保护性质的标志,但在和平时期它可以根据国内立法的规定,使用红十字标志,当然这种使用不含有任何保护意义。国际红十字规定,各国红十字会会员、青少年会员、红十字会训练的急救员、卫生员等,均可佩戴红十字证章、肩章、领章、胸章、帽徽、别针等,最好在这类证章等的红十字标志周围镶饰些花纹,或铸刻上佩戴人员类别字样。标忠尤应尽量小些,不宜过大。红十字会全部占用的房舍,也可涂有红十字标志,或悬挂红十字旗帜;一部分占用的,只在占用部分的办公室悬挂红十字标志;如属红十字会所有而未占用的房舍,只能悬挂不带标志的会牌。其他如救护车、急救站等,如系红十字会所有并由红十字会在使用,也可涂上有或悬挂红十字标志。红十字会的出版物,或募捐时出售的物品,也可印上红十字标志。向灾民免费散发的救济品,也可印上红十字标志。运往国外的救济物资,贴上红十字标志,还可以得到减免运输费的优惠待遇,特别是紧急救济物资还能优先抢运。非红十字组织使用标志,事先须得到有关当局和红十字会的同意,不得自行其是。
㈩ 意大利习俗
1、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意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2、意大利人忌讳菊花。意大利的婚丧嫁娶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仪式多与宗教仪式相关。意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经过订婚(交换订婚戒指)、结婚(分为民政和教堂婚礼)两道仪式,3月、4月是意大利青年选择结婚高峰期。
意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许离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决后,意大利人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3、意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内。
4、意大利人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还有一个“最酷奶奶”的评选(最近的优胜者因赤脚跳快速旋转的塔兰台拉舞而击败了其他竞争者,在比赛中胜出)。
(10)救护车意大利赠送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意大利忌讳“十三”和“星期五”,认为“十三”这一数字象征着“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现代人对“十三”和“星期五”的不祥预兆据说起源于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这一天罗马教廷的教皇和法国国王联合执行了一条对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处决令。
圣殿骑士们因为被说成是异教徒而被判处死刑,失去了他们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基督教大长老雅克德沐莱被捕,他死前受尽了折磨,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也有传说认为是起源于基督教徒的信仰,即“十三”是最后晚餐中聚会的人数,餐桌上第“十三”位弟子是叛徒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