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萨起源于什么时候
② 比萨位于意大利哪里的
古城比萨位于意大利西北部,是伽利略的故乡
离佛罗伦萨也不过60公里,从罗马出发去比萨大约需要3个小时。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
比萨斜塔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为8层圆柱形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约2米余,塔体总重量达1.42万吨。
在底层有圆柱15根,中间六层各31根,顶层12根,这些圆形石柱自下而上一起构成了八重213个拱形券门。整个建筑,造型古朴而灵巧,为罗马式建筑艺术之典范。钟置于斜塔顶层。塔内有螺旋式阶梯294级,游人由此登上塔顶或各层环廊,可尽览比萨城区风光。
建塔之初,塔体还是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体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建筑师对当地地质构造缺乏全面、缜密的调查和勘测,使其设计有误、奠基不慎造成的。塔停建96年后,又开始继续施工。为了防止塔身再度倾斜,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长度的横粱和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来设法转移塔的重心。但由于建成的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600多年来,因松散的地基难以承受塔身的重压,仍然继续而缓慢地向南倾斜。塔基南面已开始下沉。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塔已向南倾斜了大约30厘米,斜度达到8度,塔身超过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意大利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摇晃达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幸运的是,该塔仍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使比萨斜塔闻名遐迩。
为了使这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建筑物免遭坍塌之厄运,从19世纪开始,人们就对其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1930年,有关部门在塔基周围施行灌浆法加以保护。意大利政府还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出高价向各界征求合理的建设性意见。有趣的是,正当有关专家选择方案、计划动工时,经比萨大学用高精度电子仪器测定证明,1978年该塔仅倾斜0.027毫米,几乎停止了倾斜。而最近两年,更有改“斜”归正的趋势,已朝垂直方向转回3.15毫米。据专家称,这主要是由于1984年以来该地连续多场大雨,造成比萨周围地面的湿度增加,水分渗入地下,使塔基发生变化所致。
③ 披萨的发源地是哪里
披萨(Pizza,即意大利式馅饼)可以说已经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壁障,成为全球通行的食品。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吃这种馅饼的时候,口味又稍有不同。
这种美食究竟源于何时何地,现已无从考究,也许可追溯到
大约6000年前古埃及人发现酵母并懂得让生面发酵的时候。
有关专家学者则一致认为,如今全世界每天焙制的几百万个披萨,都是大约200年前由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师傅首创的。当时的那不勒斯,是欧洲的大城市,人口众多,而披萨是穷人的简速食品。那不勒斯对于披萨,就像慕尼黑对于啤酒一样,是正宗货色的原产地。
要制“正宗货色”的披萨,必须严格遵守当地披萨师傅代代相传的食谱。此谱如今已被编纂成公定操作的手册。
按书上的说法,每1.8公斤面粉搀合一升水,酵母的分量则取决于周围的温度与湿度,以及你想要生面团过多久才发起来——大约5个小时为适当。
据统计,意大利总共有2万多家披萨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就有1200家。大多数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个披萨,有些人据说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
数百年前的披萨本是圆形烤面饼,不加西红柿,通常供早餐食用。那时小贩将披萨放在高筒铜质器皿“食多福”(Stufe)内,顶在头顶上沿街叫卖。买的人往往很穷,只买得起切开的一片,或要求赊欠。有一种“八日披萨”便是容许顾客欠帐一个星期。
食客不论贫富,都是将披萨折起来,拿在手上吃。这至今是鉴定披萨手工优劣的依据之一。披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
在这个讲究正宗披萨的城市,不要指望会买到加辣香肠、鲱鱼、咖喱或豆腐的披萨。“你要在自己的披萨上加块菠萝,当然可以,但那就不是那不勒斯披萨了。”那不勒斯正宗披萨公会会长安东略·佩思很不以为然地说。这公会在全球各地有150名会员,都矢言只卖正宗货色。
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萨只有两种,即玛葛丽塔(Margherita)和麻林纳拉(Marinara)。前者风行意大利全国,据那不勒斯正宗披萨公会的说法,只能搭配以下材料:圣马折诺番茄、超纯净的橄榄油、水牛乳干酪、紫苏和盐。后者则以往昔早餐吃披萨的渔人命名,上面铺番茄、大蒜、橄榄油和薄荷屑。
1994年,世界高峰会在那不勒斯举行。一天,当地披萨师傅卡夏利在市中心他自己的小披萨店内看见一队黑色轿车驶过来,几乎就停在店门外。然后,就看到美国总统克林顿下了轿车,走到人行道上。
原来是克林顿想散散步。鬓发斑白的卡夏利随即绕过特勤人员(擅长制服刺客,却拦不住锲而不舍的面包师傅),上前向美国总统致意。
卡夏利脱口便说:“总统先生,来个披萨好吗?”
克林顿略感惊讶,但马上含笑回答:“好。披萨。”
卡夏利转眼间做好两个,一个是传统的玛葛丽塔披萨,另一个比较小,用滚油煎透,是他店里的特制品。克林顿把两个都吃光了。其后两小时,卡夏利便成了世界上最出名的披萨师傅。
另一位披萨师傅帕格纳尼听说卡夏利“逮到”美国总统,随即拍电报去克林顿下榻的旅馆。电报上写道:“我们在首创披萨的披萨店恭候光临。”这话也不过稍稍夸张,他的店名叫布郎第,是那不勒斯的老牌披萨店,自店内一位师傅创下玛葛丽塔披萨这名称以来,便一直享誉不辍。
那是1889年6月11日,披萨师傅艾司颇锡托应邀为玛葛丽塔王后烘制披萨,当时意大利王国统一不久,在位的是昂柏尔托国王。有些学者认为, 这是王后为了争取民心,刻意尝试子民所喜的食物。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这位披萨师傅烘制了三种披萨,最后一种是配以番茄、干酪和紫苏,和意大利国旗的红白绿三色相当。据说王后特别欣赏最后一种,因此不久以后,这种披萨就叫做玛葛丽塔了。
④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披萨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序言:想要制作正宗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手法和调料的量是非常有讲究的。准备好食材,面粉300克,酵母粉20克,温水180毫升,黄油20克,盐两勺,口菇400克,西红柿两个,洋葱一个长,茄子一个,罗勒,黑胡椒碎适量。
而且这款披萨已经申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宗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面饼是又脆又薄的,边缘比较厚实,烤出来的样子就像是一个自行车轮子,意大利是以做披萨着称的,而那不勒斯是披萨的故乡,所以这款披萨就诞生了,经过多次改良,这款披萨有两个经典款叫做玛格丽塔和玛丽纳拉。
⑤ 您吃过意大利的深层披萨吗
如果我问你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意大利美食,十有八九你会不假思索便回答:“披萨”。
没错!披萨堪称意大利以外第一美食,但我要在继续披萨话题前告诉你一件事,披萨在意大利只能算国民第二美食,而第一名的宝座永远是属于意大利的面条(Pasta)。
披萨,意大利语Pizza,专卖披萨的餐厅叫Pizzeria。在意大利的Pizzeria,你找不到各区地方大菜,却能看到几种到十几种不同口味的披萨,而吃披萨搭配的经典饮料 - 啤酒,或者带气矿泉水,千万别点可乐等软饮,对吃极其严肃的意大利人会告诉你:"你知道嘛,你不应该喝这个,吃披萨最好喝啤酒"。
言归正传。我猜想绝大部分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张披萨,是在必胜客。在欧洲常驻或长期旅行的人,绝大多数人会同意我的观点: 天下苦“美”久已!美国的快餐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光是各种合成酱料“美”味,更多是重口味、更多脂肪、糖、油脂的摄入,特别是美国快餐进入中国后,不少年轻人变成了大胖子,试图替美国说话的朋友,看看美国人自己吧,多半也是如此。
正所谓,“婶可忍叔不可忍!”。学习借鉴意大利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抛弃一切美利坚的垃圾快餐,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似乎又扯远了...请容许我再次言归正传)。现在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来中国寻求发展机会,京沪都有意大利人经营的意大利披萨店,但必胜客“教给”我们的就餐观念,与这些意大利馆子大多“格格不入”,所以,我们就来聊聊一些你可能不了解的意大利披萨。
⑥ Pizza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关于PIZZA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一种说法是说比萨饼起源于中国。当年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最喜欢吃一种北方流行的葱油馅饼。回到意大利后他一直想能够再次品尝,但却不会烤制。一个星期天,他同朋友们在家中聚会,其中一位是来自那不勒斯的厨师,马可·波罗灵机一动,把那位厨师叫到身边,“如此这般”地描绘起中国北方的香葱馅饼来。那位厨师也兴致勃勃地按马可·波罗所描绘的方法制作起来。但忙了半天,仍无法将馅料放入面团中。此时已快下午两点,大家已饥肠辘辘。于是马可·波罗提议就将馅料放在面饼上吃。大家吃后,都叫“好”。这位厨师回到那不勒斯后又做了几次,并配上了那不勒斯的奶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们的欢迎,从此“比萨”就流传开了 Pizza起源由叫Piza的咸饼放上番茄、鳀鱼、酸豆与莫札瑞拉起司的原始吃法,演变到在1889年一位Pizza师傅庆祝新的义大利国王莅临拿坡里和荣耀玛格丽特皇后,用绿色罗勒、红色番茄及白色莫札瑞拉起司做了现今的番茄Pizza 事实上目前看来这种美食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究,也许可追溯到大约6000年前古埃及人发现酵母并懂得让生面发酵的时候。 目前有关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如今全世界每天烤制的几百万个比萨,都是大约200年前由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师傅首创的。 所以目前说起比萨饼的起源,会说起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 比萨饼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各类比萨饼名目繁多,各家店都认为自己做的比萨是最正宗的意大利比萨饼,价格呢更是从每个几元到几百元的都有。那到底什么样的比萨饼才是正宗的意大利比萨饼呢?看了以下的分类您也就自然明白了。 (1)、按大小分类 A、6英寸比萨饼(Small Pizza)、可供1-2人食用 B、9英寸比萨饼(Regular Pizza)、可供2-3人食用 C、12英寸比萨饼(Large Pizza)、可供4-5人食用 (2)、按饼底分类 A、铁盘比萨饼(Pan Pizza) B、手抛比萨饼(Hand-tossed Style Pizza) (3)、按饼底的成型工艺分类 A、机械加工成型饼底 B、全手工加工成型饼底 (4)、按烘烤器械分类 A、电烤 B、燃气烤 C、木材炉烤 (5)、按总体工艺分类 A、意式比萨饼 B、美式比萨饼 区分一种比萨饼是否正宗也就是看其饼底是如何成型的,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区分标准如下,如果是意式比萨饼那必然是手抛比萨饼,饼底是由手抛成型,不需要机械加工,成品饼底呈正圆形,饼底平整,“翻边”均匀,“翻边”高2-3cm,宽2cm。如果是美式比萨饼那必然是铁盘比萨饼,饼底是由机械加工成型,成品饼底呈正圆形,饼底平整,“翻边”均匀,“翻边”高3-4cm,宽2cm。除此以外的饼底成型方法均可视为不正宗的做法,会引起成品外观不佳,口感欠缺。 比萨饼的讲究 ★上等的比萨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新鲜饼皮、上等芝士、顶级比萨酱和新鲜的馅料。 ★饼底一定要现做,面粉一般选用指定品牌,春冬两季的甲级小麦研磨而成,这样做成的饼底才会外层香脆、内层松软。 ★纯正奶酪是比萨的灵魂,正宗的比萨一般都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钙质及低卡路里的进口芝士。 ★比萨酱须由鲜美番茄混合纯天然香料密制而成,具有风味浓郁的特点。 ★所有馅料必须新鲜,以保证品质。 ★成品比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这便成为现在鉴定比萨手工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 面粉发酵方面我们有独家的发酵技术,发酵完成的饼底软硬适中,弹性好,非常适合手抛饼底工艺的操作要求,比其他工艺成型的饼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更节约原料成本。经过这样的发酵工艺完成的比萨饼不油腻,外层松脆,内里酥软,香气四溢。 比萨酱配制方面,我们拥有专业级的比萨酱配制秘方,能很好地控制比萨饼的口味,充分体现意大利比萨饼的独特口味。 表面配料方面我们既采用传统的原料,又有经过研究而使用的新配料,使比萨饼口味更趋向于多元化,不断适合消费者变化的口味。
⑦ 披萨是哪国的
意大利的;
意大利式,美国式;
比萨(Pizza),又称为比萨饼、匹萨、批萨、披萨,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颇受欢迎。比萨饼的通常做法是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以及其他配料,并由烤炉烤制而成。
起源: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历史记载 [2] :圆麦饼+橄榄油+香料+石上烤
比萨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⑧ 披萨是起源意大利吗
现在的披萨主要分意大利窑炉披萨和美式披萨,
而美式披萨又分为美式薄饼披萨(冷发酵)和美式厚饼比萨(热发酵,铁盘比萨)
现在的披萨已经被地方化了,进化出了“金牌饼边披萨”“摩卡芝城披萨”“龙卷风披萨”“八角星披萨”还有现在最火的“重磅芝士流心披萨”等
⑨ 披萨源于哪个国家
披萨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罗马
根据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历史记载:圆麦饼+橄榄油+香料+石上烤。这就是最原始的披萨。
中国
当年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最喜欢吃一种北方流行的葱油馅饼。回到意大利后他一直想能够再次品尝,但却不会烤制。一个星期天,他与朋友在家中聚会,马可·波罗把其中一位来自那不勒斯的厨师叫到身边,描绘起中国北方的香葱馅饼来。那位厨师按马可·波罗所描绘的方法制作。但忙了半天,仍无法将馅料放入面团中。马可·波罗提议将馅料放在饼上吃。该厨师回到那不勒斯后按此法配上了当地的奶酪和作料,大受欢迎,从此“比萨”就传开了。
据统计,意大利总共有两万多家匹萨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就有1200家。大多数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个匹萨,有些人几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论贫富,都习惯是将匹萨折起来,拿在手上吃。这便成为鉴定匹萨手工优劣的依据之一。匹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