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意大利为什么要同德国结盟
希特勒笼络意大利,推动德意联盟的建立。他在表面上宣布对意阿战争保持中立,暗地里却给墨索里尼撑腰打气。
德国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任何制裁,相反,1935年冬希特勒指示增加对意大利急需的燃料供应。德国法西斯的这种举动,赢得了墨索里尼的信任。
侵略野心与经济军事实力非常不相称的意大利,唯有取得德国的支持,才能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实现其在地中海和非洲的扩张计划。
用墨索里尼本人的话说就是,“意大利的唯一出路就是同德国结盟”。因此,意大利开始修正其外交政策,向德国靠拢,从此改变了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态度。
❷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他们属于-----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他们属于(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同盟国: 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意大利等国家组成,与之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为协约国
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在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三国同盟遂告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同盟国最终失败。
❸ 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什么结成二战同盟
日本和意大利得海军,弥补了德国在海上力量的缺失,三国的联盟的核心所在就是在弥补短板。个人观点,请广大的朋友指出不妥之处哦!
❹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呢
意大利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它也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
德国找意大利做盟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德国就相当于是挟“西方文明”而令“西方国家”
尽管在现代社会,意大利已经比较落后了,但它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发祥地,因此谁占据了这里,就相当于是获得了一个西方文明发祥地的这样的一个文明圣地。
还有就是意大利也有恢复古罗马的雄心壮志,这和德国欲恢复雅利安人的千年帝国。有着非常类似的精神方面的一致性。
还有在经济利益上,意大利和德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有挑战现成的国际秩序的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而英国和法国是拥有很多殖民地的国家,它们需要长期维持既得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国家的一切联合,都是为了获得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经济利益。
那么,德国也别无选择。欧洲就是那么几个大国,它不联合意大利还能联合谁呢?
还有意大利也因为与法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后来又与俄国在争夺巴尔干半岛地区发生过强烈冲突,所以意大利就与德国越来越近,最终发展成为轴心国,这样的一种战略上的联盟。
尽管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表现,都不是很突出。
但它也不是“最爱投降的国家”,意大利本身对世界战局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意大利也是被逼无奈才投降的,打不过盟军,怎能不投降呢?
在德国看来意大利就是一个可以为己所用的国家。它并不要求他的盟友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否则就会影响到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毕竟是“一山不容二虎”。
❺ 为啥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要找意大利当盟友
地理位置上,英国法国成为一体,德国和意大利联盟也是为了防止被包围。意大利是地中海国家,处在巴尔干半岛。边上紧接着法国和德国。如果非要打仗,这对意大利来说是一个两头为难的事情。特别是当英国和法国结盟时,德国就处在一个包围圈当中,很不有利,因为前面是法国与英国,后面是苏因为国力弱小也不愿意参与大国之间的纠纷。所以德国没办法联合这些弱小国家,而在德国,右边是强大的苏联,下边都是苏联的盟国。德国想要联合这些国家,也基本上不可能,只有距离自己较近的意大利可以实现德国联盟的目的。
❻ 什么是意德政治联盟会议
1936年9月的一天,在罗马的墨索里尼寓所里,墨索里尼和他的女婿、意大利新任外交部长齐亚诺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意大利对外政策。
齐亚诺告诉他的岳父,他刚刚派遣了一名名叫安富康的外交官访问了德国。希特勒对这次访问很重视,他亲自接见了安富康,表示希望德意两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墨索里尼连连点头表示赞许,他告诉齐亚诺,他越来越感到意大利与英法的国际利益是难以协调的,意大利在国际事务中不可能指望它们的支持。相反,在意大利征服埃塞佣比亚的战争中,德国人对意大利很友好,现在两国在支持佛朗哥对共产党人的战争中又站在一起。因此,他认为意大利应该调整对外政策,实现与德国的全面和解,加强与德国的合作。
在这次谈话中,墨索里尼表示,一旦时机成熟,可以考虑建立意德政治联盟。
几天后,这个时机就来到了。9月23日,希特勒派他的心腹汉斯?弗朗克访问意大利。在罗马,弗朗克拜会了墨索里尼,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问候,并说:“元首非常重视与意大利的关系,他强调在目前局势下德国和意大利保持密切合作是极为重要的,他十分赞赏您领导的意大利在欧洲事务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并邀请您来德国访问,并保证为您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
1听了弗朗克的话,墨索里尼心花怒放,尔后又陷入沉思,希特勒强调加强德意合作,显然对目前的德意关系现状不满。意大利要加强与德国的合作,必须有所行动。
意大利与德国虽然都是法西斯国家,但关系一直并不融洽,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两国都对它们的邻国奥地利虎视眈眈,试图占为己有。
希特勒在掌权之前就公开告诉世人,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日耳曼人在内的大德意志国家,这首先包括以日耳曼人为主要居民的奥地利。纳粹政权一建立,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德国妄图吞并奥地利,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和约》,严重威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际秩序,遭到英法的强烈反对。在围绕奥地利问题的国际斗争中,意大利站在英法一边。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后,他梦想恢复意大利在罗马帝国时代的“伟大”和“光荣”,建立一个囊括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新帝国。在这项扩张计划中,吞并奥地利必不可少。奥地利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一旦夺取奥地利,意大利就可以长驱直入巴尔干和中欧。相反,奥地利一旦被别的大国占有,就会堵死意大利向巴尔干扩张的通道。因此,意大利支持英法,反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1934年7月25日,德国策划奥地利纳粹党徒发动政变,枪杀奥地利总理陶尔菲斯,企图乘机吞并奥地利。墨索里尼闻讯后,立即向意奥边界地区派出4个师的兵力,向德国显示实力,迫使德国暂时放弃夺取奥地利的计划。
此刻,墨索里尼感到,现在是他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了。如果选择与德国站在一起,他必须放弃奥地利,听任德国在奥地利的一切行动;如果他不肯放弃奥地利,将难以继续取得希特勒对意大利的支持,意大利在国际上将更为孤立。他在与心腹们商量后作出决定,放弃对奥地利的要求,以此作为与德国结盟的代价。
但是,墨索里尼并不愿屈尊前往德国,亲手将这份厚礼送给希特勒。这位狂妄自大的法西斯狂人的内心根本看不起希特勒,他曾对部下说:“希特勒是个小丑,也许还有点疯癫,毫无才智,缺乏生气。”因此,他决定派自己的女婿齐亚诺作为他的特使去访问柏林。
1936年10月21日,齐亚诺一行访问柏林,与德国外长牛顿特进行了几次会谈。齐亚诺告诉德国人,墨索里尼已作出决定,不再反对德国对奥地利的要求。这一表态使希特勒大喜过望,在他的指示下,德国外交部迅速与齐亚诺就划定各自在中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达成协议。
10月24日,希特勒在位于德奥边境的阿尔卑斯山麓的伯希特斯加登的别墅,会见墨索里尼的这位特使。会谈中,希特勒兴致勃勃,高谈阔论。他首先不忘吹捧那位不可一世的意大利法西斯领袖,称他为“世界一流政治家,谁也比不上他”。接着,他又恶狠狠地扬言,只要意大利与德国联手,英法根本不在话下。并且,他告诉齐亚诺,如何对付西方国家:
“我们必须施展的手法所依赖的策略是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许多国家因为害怕原日耳曼主义或意大利帝国主义而对意德友谊心存疑惧,因而想加入对方阵营中去。事实上,如果它们看到意德同盟是国内外反对布尔什维克威胁的屏障的话,它们就会和我们站在一起。”
在齐亚诺结束德国之行时,德国和意大利正式签订一个秘密协定,内容为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德两国共同支持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并加强对西班牙的军事援助;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划定两国势力范围。
墨索里尼对齐亚诺的德国之行非常满意,他来到米兰,发表一篇轰动一时的讲演,他大言不惭地宣称,这次齐亚诺对德国的访问,标志“新的时代已经开始”,“这条从罗马到柏林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他鼓吹,欧洲国家应当围绕这个“轴心”进行合作。
从此,人们就把德意法西斯集团称为柏林—罗马轴心。
就在齐亚诺访问德国的一个月后,日本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标志着日本也加入了德意法西斯集团。
❼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会选择意大利作为盟友呢
虽然意大利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胜利国家的重要成员之一,但它最终基本上没有受益。与当时许多参与该条约的弱国一样,它被大国忽视。对于自视为大国的意大利人来说,这种耻辱是无法忍受的。为此,意大利在战后非常激动,谴责英国和法国蔑视人民,赤裸裸地推行霸权主义。就在这时,墨索里尼抓住机会煽动意大利人民,扩大法西斯政党的规模。法西斯党在短短两年内成为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政党。因此,1922年,他被意大利国王任命为新总理。它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之后,它影响了德国。这也是二战时期德国要和意大利结盟的原因。
此外,由于意大利和法国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及后来在争夺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与俄罗斯发生了强烈冲突,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最终发展成为轴心国这样的战略联盟。虽然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表现并不突出。
❽ 二战时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的联盟叫什么名字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于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❾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要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联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