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亨利·卢梭有哪部作品与潘神有关
亨利·卢梭 (Henri Rousseau, 1844-1910)
法国素人画家,职业为海关关税员,在公余周末及退休后才作画。他无师自通,没有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他对绘画非常入迷,四十岁时辞去工作,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他善于描绘神秘、奇特和充满想象力的人物和景象的画家,他的绘画富有魔力般、梦幻般的热带丛林景象。
卢梭的作品纯朴天真,独树一格。毕卡索就很喜欢卢梭的作品,毕卡索住家的餐厅就挂了一张卢梭的人像画,他喜欢朴素天真的作品,他曾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如何像小孩般画画。”
和许多伟大的画家一样,他一贫如洗,但心中浮想联翩,享受着艺术的无限乐趣。卢梭为人朴实自然,就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他坦率、真诚、温和、天真,一开始就用儿童般的心灵作画,他的画不是视觉意象,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而是他在头脑中重新构建的图景。画中形与色的奇特的秩序,包容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抽象时空,神秘宁静的光线等,都像儿童的梦想一样愉快、透明、虚幻。
卢梭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听故事,特别是旅行者的见闻。他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许多异国风情,画中的人物常常参考年历、照片等来描绘。画中的植物经植物学家鉴定,大部分是虚构的。
有一次,他上了一个少年的当,去骗银行的钱,法庭上律师把卢梭的画拿给法官看,法官看后认为他的确很天真,结果无罪释放。
卢梭画画很认真,有时还要用尺去量模特儿的尺寸,然后再按比例缩小在画面上。在他笔下,原始神秘的森林景致隐含着无限的生命,吐露着幻想的芬芳,单纯生动而富有诗意。
卢梭的《丛林组画》由《梦》、《耍蛇女》、《奇异的景色》、《饥饿的狮子》、《被美洲豹攻击的马》、《被美洲豹攻击的黑人》、《小瀑布》等一批描绘异国风情的热带丛林的画所组成。这些画涉及了人类的存在、自然的奥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展示了生命中最神奇、最隐秘、最难以捉摸的梦幻般的东西。在丛林中,树干、花朵、叶子、果实各具特色,人和动物自然地隐约其中,动物看上去有人的灵性,人看上去又像动物,植物也富有生命力。这些画都充满了生机,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奇异的花和果实,可爱的、富有灵性的动物,神秘的人物,构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丛林奇景图,引起人们对热带丛林的遐想和向往。最神奇的是他没有去过真正的丛林,无法亲自欣赏和体验那里的景色和气息。然而他笔下的丛林却是那么富有生机和魔力,栩栩如生。在他超凡的想象力之下,丛林被描绘成如世外桃源的仙境一般,亦真亦幻。画面的色调明快,以深色的绿色调为主,只是树叶就用了20多种深浅不一的绿色。
<年谱>
1844年 生于拉瓦尔 父亲为铁皮工人
1863年 参军入伍
1868年 退役 父亲去世 与克莱芒斯.布瓦塔尔结婚
1871年 进入关税处工作
开始绘制自画像
1884年 赴罗浮宫临摹大师作品
1886年 首次在独立沙龙参加展览 从此成为这里的定期参赛者
1888年 克莱芒斯去世 她为他生了七个儿子 五个年幼时就夭折
1889年 巴黎世界博览会 创作一部戏剧剧本
1890年 创作 皮埃尔洛蒂的自画像 画家的自画像 森林漫步
1893年 石版画战争 离开关税局
1897年 创作 入睡的吉普赛女郎
1899年 再婚 仅靠教授音乐课和为当地商人画肖像维持生计
1906年 认识 阿波里内尔 毕卡索 德洛内
1909年 创作 老虎与水牛之战和约瑟夫布律梅的肖像
1910年 在巴黎去世
㈡ 电影《潘神的迷宫》里面的奇幻是小女孩的幻想吗
刚看的《潘神的迷宫》,强烈建议各位文青观摩。什么机位镜头我自是不懂,那些起码要看了2、3遍才能有所总结,我就简单说说看了一遍后的想法。
首先千万别把这片子当成童话或者魔幻什么的去看,你会失望的。虽然中途有一些貌似很能吸引人的特效制作,但是本质上这是一部很阴暗很沉重的电影啊。
在我们看过《哈利波特》《纳尼亚》等等之后,我们自然愿意相信奥菲丽娅是真的看到了潘神,愿意相信是潘神的曼德拉草根使她妈妈逐渐恢复,愿意相信有一只神奇的粉笔可以让石墙变成门……但是一切都只是我们愿意去相信而已。妈妈伤心的把曼德拉草扔进火炉,也把我的一相情愿烧毁。最后出现在镜头里那依然存在的粉笔印记;华丽宫殿后奥菲丽娅轻轻的停止了呼吸;依然枯萎的无花果树……其实一切都只是她的幻想而已。
是的,就只是她的幻想,从一开始她就编织起自己的世界起来。要叫一个陌生的人为爸爸;要离开生活已久的城市去到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军营中。她害怕面对这些事情,她开始想象起会有一个没有烦恼和战争的国度,于是在路边随意踩到的石头就是她幻想的开始:奥菲丽娅回到车里告诉妈妈她看到了一个精灵。
随着对上尉的恐惧感增加,妈妈显得越来越虚弱,她的幻想就更疯狂了:潘神出现了,告诉自己其实自己是地下王国的公主,自己有一个是国王的父亲。地下王国是什么意思?她不想去了解,她只要让自己逃离现在这个可怕的环境,有一个不那么可怕的父亲,于是奥菲丽娅决定接受潘神的挑战,去完成3个任务。
仔细看看前两个任务,其实就是电影中,梅塞德丝这个卧底的行动投影:奥菲丽娅一开始用虫子骗过了大蟾蜍,成功的把三个魔法石放进了它的嘴里然后拿到了钥匙,而这个钥匙,就是仓库的钥匙:梅塞德丝获取了上尉的信任,使自己能够继续为游击队提供帮助。而后,奥菲丽娅用钥匙找到了匕首,但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被专吃小孩的恶魔发现了。于是梅塞德丝的卧底身份被揭穿。一如奥菲丽娅逃脱了恶魔,梅塞德丝也获救。梅塞德丝走后,奥菲丽娅已经没有谁可以信任,妈妈因为生产死了,绝望之际潘神再次出现,答应再给她一次机会。其实这也只是她自己给自己机会:把刚出生的弟弟带进迷宫。为什么要带上她的弟弟?因为在她看来,弟弟是这个世界上她唯一的亲人了。
全片我唯一的疑惑出现在这里:为什么奥菲丽娅不让潘神取两滴血呢?难道只是为了拖延一点时间好让上尉发现她?期待专家解答。
奥菲丽娅被上尉一枪打在肚子上,奄奄一息时,仿佛看到了地下王国,一个慈祥的父亲,还有自己去世了的妈妈。潘神走出来,告诉她其实她没有做错,她通过了考验……我真希望一切就停止在这里。可是导演没有给观众一点机会:镜头切换,在做完临死前的这些幻想后,奥菲丽娅微笑着停止了呼吸。而她曾经钻进去过的枯树,依然毫无生机。
导演让两线并行,只让残酷的显得更残酷,美好的更不堪一击。
说一下片子的几个特色
第一是色彩:现实军营中,阴暗、阴冷、阴郁……反正和阴字有关的都可以上,而在奥菲丽娅的幻想世界里,则是温暖的金黄色,就连丑陋的蟾蜍窝,也是暖暖的感觉。
第二是暴力特写:相信看过的人不会忘记下面几个镜头:用铁棍在人脸上乱戳;被打变形的手;快腐烂的腿;还有最经典的用针线缝合自己脸上的伤口……所以说啊,这怎么能带小孩子一起看呢?你们还真以为是小女孩大战魔王最后胜利的烧钱特效片啊?
第三是两线并行:很多评论说这两线交叉太少,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其实有些时候现实和幻象也不一定非要一一对应吧。反正我觉得如果真的很精确的对应的话,那实在是太傻气了……
================================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看完后让我想起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安徒生的《卖女孩的小火柴》(反过来,谢谢),三根火柴就是三个任务,最后她去了最幸福的地方,然后第二天人们发现她冻死在街头。第二个是Terry Gilliam的Tideland,同样也是很不童话的童话,大家可以比较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