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意大利美术类学院哪些比较有名,专业比较好呢
都知道意大利艺术家众多,知名艺术院校众多。那你知道意大利艺术学院排名情况吗?今天,美行思远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意大利艺术学院排名,供大家参考。
1、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1785年成为国立美术学院,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也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过巨大影响。因为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对世界美术界、世界美术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写实主义大师汇集的皇家美术学院"之称。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舞台设计,图文设计等。
2、罗马美术学院
罗马美术学院诞生于16世纪末,是意大利的一所标志性艺术学院。在全世界美术学院中排名第六,被认为是艺术与美的摇篮。罗马美术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视觉传播和视觉艺术的领域中培养年轻的艺术家、艺术专家和文化经营者。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舞台设计,多媒体艺术,当代艺术保护与评估等。
3、威尼斯美术学院
威尼斯美术学院于1750年9月24日经威内托参议院批准诞生,并于1756年具有完全的合法地位。威尼斯美术学院培养了众多西方艺术大师,在美术院校中享有崇高声誉。学院对于后来的欧洲艺术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图文设计,艺术新技术等。
4、博洛尼亚美术学院
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建于1582年,位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艺术名城博洛尼亚市。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作为世界招生大学,汇聚了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博洛尼亚美术学院 的目标就是要重新唤起当现代人的高度历史意识和艺术意识。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漫画插画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装饰等。
5、库内奥美术学院
库内奥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区库内奥省的库内奥市,成立于1991年,是一所富有朝气的高等艺术学院。库内奥美术学院开设的各个专业课程都既有理论性课程又有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旨在让学生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将来走上社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推荐专业:时装设计、绘画、珠宝设计,企业艺术设计,艺术多媒体等。
6、那不勒斯美术学院
那不勒斯美术学院引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的那不勒斯市。该校始建于175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美术学院。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为了顺应时代大潮,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与其他欧洲国家的高校互相交换学生。
推荐专业:时装设计、绘画、新技术(现代媒体,电视,电影)等。
7、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
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位于米兰市中心,成立于1776年,是一所公立的美术学院。学校各个专业设置方面都有其独特性,有很多艺术家在这里任教,学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使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成为意大利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的高等国立美术学院。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舞台设计,文化遗产艺术教育,摄影等。
8、都灵美术学院
都灵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首府兼西北部工业城市——都灵,都灵美术学院始建于1678年,是一所存在将近三个世纪之久的美术学院。都灵美术学院在十七世纪作为培养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大学存在于世,随后在1678年由玛利亚·乔瓦娜效仿巴黎皇家学院而确立,最终成为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图文设计,企业艺术设计现代艺术遗产传媒与推广等。
9、卡拉拉美术学院
卡拉拉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卡拉拉城,创建于1769年9月26日,是一所高等美术学院,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 卡拉拉美术学院是一所外向型艺术高校,并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
推荐专业:剧院空间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绘画艺术、多媒体艺术、艺术新技术等。
10、马切拉塔美术学院
马切拉塔艺术学院位于马尔凯大区中央的马切拉塔市,成立于1972年12月,被山水围绕着的学院以环境优美闻名。马切拉塔艺术学院学生们毕业后有的人致力于教学,还有很多人受雇于当地生产,商业中的广告,设计和交流等行业,并在该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声望。
推荐专业:绘画,装饰,雕塑与视频雕塑,版画与插画,服装设计,多媒体语言与数字视频等。
以上就是关于意大利艺术学院排名情况的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意大利艺术留学相关情况,可以关注访问美行思远艺术留学网站,我们网站有对留学国家最全面的介绍。
‘贰’ 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是智慧树上面的美学与人生得题目吧,答案是克罗齐
‘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一书中,曾给予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真实美学”的高度评价。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意大利电影中现实主义的产生及其形成。巴赞谈到:解放时期以及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道德、经济形态对电影起过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之前,虽然有着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专制的统治,但仍旧有一些电影工作者“已经朝着为世界各国所承认的现实主义方向努力”。巴赞说:“形成年轻的意大利学派的许多因素在解放时期之前便已存在:人才、技术和美学倾向。而历史、社会和经济的条件急剧加速了这些因素的聚合,同时还掺入了一些独特的因素”。
抵抗运动和意大利解放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最初的主要的题材。因为,解放对于意大利人“并非意味着恢复不久以前的自由,而是意味着政治革命、盟军占领、经济与社会的.动荡。此外,解放的进程是缓慢的,经历着延绵无尽的岁月。它深刻地影响了意大利的经济、社会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文艺创作。意大利电影的创作,正如我们在前面曾经讲到的那样,是所有艺术中最为迅速地作出反映的一种艺术。因此,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便首先表现在他们的题材、内容上。对于这一点《大英网络全书·电影艺术部分》也d曾作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主要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反对战争,以及侵入他们国家的那种致命的政治混乱;2、反对饥饿;3、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4、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由于新现实主义是关于这样一些内容的表现和对于诸方面问题的思考,因而也就决定了它的影片的风格与形态。这便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与占据世界银幕的好莱坞电影形成了鲜明的比较:新现实主义强调贫困,而不是好莱坞影片的魅力;强调丑陋的贫民茅棚,而不是洁净的时髦公寓;强调表现普通人、世俗无礼的人,而不是理想、完美的绅士等等。新现实主义因此强调了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结构,以及被那个社会所扭曲了的人的基本关系。新现实主义赋予影片以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同时在与好莱坞电影市场的抗衡中,以一种艺术影片,赢得了那一时期具有审美能力和具有道德修养的人,以及更为广泛的观赏者们的兴趣。
柴伐梯尼曾为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确立了这样的定义:表现事物的真实面目,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样子;使用事实而不用虚构;描绘普通人而不是那些油头粉面的英雄,揭示每天的事件而不是例外的事件;表现人与他的真实社会关系而不是他的浪漫主义的梦幻。柴伐梯尼曾批评好莱坞电影是一种“经过过滤的现实”,是一种“虚构的假定性情境”。他说:“我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在周围生活中亲眼看见的事物中所蕴含的戏剧性,而不是虚构的戏剧性”。
他认为,诗意应该到生活中去寻找。柴伐梯尼的这些主张,对于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起到极其深刻影响。
巴赞指出:“意大利电影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当前现实的密切关注”。他进一步说:“我的意思是,注入到观众意识中的似乎主要是贫困、黑市、行政管理、卖淫、失业一类具体的社会现实,而不是先验的政治价值。我们从意大利影片中几乎看不出导演属于哪一政党,也看不出导演打算迎合哪一派”。巴赞认为,新现实主义的作品,是世界电影中唯一的一个表现着“拯救着一种革命的人道主义”。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意大利政治局势和亚平宁半岛的共产党人的作风有关。而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更突出的是以写实主义的态度,面对那种混乱的社会现实。巴赞认为:这则是意大利电影的一大功劳,它再一次重申了艺术上的“写实主义”,不无首先具有深刻的“审美性”。新现实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在它之前写实主义的电影传统,并为随之而来较为完整的写实主义电影美学体系的理论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形式特征:
一、纪录性
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一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而《罗马十一时》一片由于有了新闻记者在叙事上的参与,而更像是一部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报道。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的摄影机也如同“新闻片摄影机的人性,它与手和眼密不可分,几乎与人体等同,随时配合摄影师的注意力”。客观的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在观众的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
一。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二、实景拍摄
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而在此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正是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的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同时,实景拍摄也避免了隶属于舞台观念的戏剧性用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摄影师 fl、]更多地采用了自然光。
三、长镜头的运用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巴赞曾提出。:“电影的特性,暂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现实主义对于长镜头的运用,在空间观念上是符合巴赞所下的定义,是符合电影特性的。
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在新现实主义的许多代表作品中,的确都运用了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然而,巴赞在进行深入的分析中提出,非职业演员的运用,并非是新现实主义的贡献,早在《战舰波将金号》中,群众演员就代替了大明星。同时,巴赞还谈到:“从电影史上看,不用职业演员这种作法不能说明社会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也不能说明当代意大利流派的特征;对明星原则的否定,一视同仁地使用职业演员和临时演员,这才确实是他们的特点。这里重要的是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固定化:他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应当为观众造成先入为主的概念”。而新现实主义将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混用,使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结果才“必然能够获得意大利电影的绝妙的真实性”。
五、结构形式
劳逊曾谈到2“由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是简单的,因此最优秀的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结构也是简单和动人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制作者,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他们不使用什么倒叙、闪回等,那样一些令人费解的结构形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简单、最为鲜明、最为直观的结构形式,其结果也是一种最为清晰、最为自然、最为充实的结构形式。这同样是影片的纪录风格所决定时,正如柴伐梯尼所倡导的那样:新现实主义的影片要从素材本身产生结构。
六、地方方言的运用
这一点在我们译制出来的影片当中是听不出来的。但这却是新现实主义追求纪录和写实主义的一部分,是受到了爱德华多·德·菲利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影响。同时,也是民族电影追求声音效果表现的极为突出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方言的处理上,新现实主义制作者是很注重分寸的,他们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点,又尽可能地使人们听得懂。
’巴赞从电影的照相本性出发,强调电影不能离开真实。他说:
“电影的完整性在于它是真实的艺术。”巴赞所指的真实,是一种可见钩空间真实。从“空间真实”的观念看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及观念。
巴赞认为,那是一种反电影性的观念。因此,他推祟长镜头。同时,也是从这一观念出发,他给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片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新现实主义通过对于事物的整体性的认识,而对于现实作了整体性的描述,“绝没有导致美学的倒退,相反,它推动了表现手段的进步,促进了电影语言的发展,扩大了电影风格的范围”。特别是通过我们上面总结概括的那几点中可以看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确与其他的形形色色的现实主义相比较,对于现实真实的透明度更强,也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
‘肆’ 意大利美术类学院哪些比较有名,专业比较好
博洛尼亚美院
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建于1582年,位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艺术名城博洛尼亚市。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作为世界招生大学,汇聚了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现有110位讲师,从事26门科目的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以提高艺术修养,促进艺术信息的交流。
学院目标就是要重新唤起当现代人的高度历史意识和艺术意识,并以此去从事艺术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新的潮流;学院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如何构建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基于人类学传统理念不断更新的模式。
相关课程:绘画、雕刻、装潢、舞台布景、传播与艺术教学、版画、时尚装潢、连环漫画与插画、画布版画着色修复、视觉艺术学、摄影学、出版插画等。
罗马美院
罗马美术学院诞生于16世纪末,是意大利的一所标志性艺术学院,在全世界美术学院中排名第九,被认为是艺术与美的摇篮。学院的教学方法是基于能把具像艺术与现代视觉艺的技术和方法相互结合,教学的质量及成果将充分体现在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就业中。
罗马美术学院前身是16世纪的罗马教皇艺术研究学院,那时便已成为艺术家的聚集中心。随后,罗马美院将对艺术的追求逐步转化为广泛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并将教学研究作为文化的导向,用以发展相关的专业和工艺。如今,罗马美术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视觉传播和视觉艺术的领域中培养年轻的艺术家、艺术专家和文化经营者。
相关课程:绘画、艺术史、艺术分析法、雕刻技术、装饰、装饰塑造技术、舞台布景绘术、摄影、绘画技巧、美学、书画刻印术、舞台模型、艺术要素等。
卡拉拉美术学院
卡拉拉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卡拉拉城,临近比萨和佛罗伦萨市。是一所创建于1757年的高等美术学院,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卡拉拉美术学院建立于1769年,卡拉拉美术学院是一所外向型艺术高校,为了顺应国际化大潮,该校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
‘伍’ 意大利着名美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儿童是天生的什么
答案:
诗人
维科
(1668-1744)18世纪意大利着名的语言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意大利着名美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陆’ 美学的派系及其代表人物各是什么
1、第一种,主观论,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
他们主张,客观事物美不美全在于主体的主观感受。凡是能被人感觉到的美,就存在,凡是不能被人感觉到的就不存在。所以,这一派是以主观感觉来判断美的。就其优点来说,强调了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其缺点来说,由于过于强调个人的感觉,使得审美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走向了相对主义。
2、第二种,客观论。以蔡仪为代表
他们认为,美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首先,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无关。其二,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指能在个别性中反映出种类的普遍性。而美感就是人对客观美的反应。
其三,美是永恒的,它既不被历史所改变,也不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动摇。人的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改变美。这一派鲜明地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但也遇到不少理论困境将美看作与人无关,这显然是不对的,美本来就是与人相关的一种价值。再者,典型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如典型的癞蛤蟆、跳蚤、毒蛇等就不怎么美。
3、第三种,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
首先在美学观点上,他认为,美既不单纯在主观,也不单纯在客观,而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为了论证这一理论,他还引用了苏轼的《琴》诗作为证明:“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种学说的偏执,而且朱光潜后来对主客观统一论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使其带有了不少实践论色彩。
4、第四种,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
李泽厚对美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美的诞生,他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才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正是在劳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而对象也得以人化,从而产生了美的产品。
第二,在美的发展问题上,李泽厚提出了“积淀说”美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历史积淀的过程,认为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人化的历史积淀过程李的贡献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了有关美的本质的思考中。
李泽厚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之所以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自然,是因为作为类的人的“实践改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本来是与人对立的自然变成了某种程度上是为人的自然,所谓“人化的自然”探求美的本质,主要不能依据个体心理意识层面的所谓反映,而应依据群体人类物质实践层面的创造。
缺陷在于:首先,过于强调了集体的、理性的、历史的内容,忽略了对个体性、感性因素的强调,这就导致了他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一块令人窒息的壁垒。他也因此遭到了后来许多人的攻击,他人在80年代以后也开始着手改造自己的美学体系,提出“情本体”其次,无法解释那些经人类实践改造的对象何以美的问题。
(6)以下哪个是意大利美学扩展阅读
世界美学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大阶段:
1、一是从4万年前仪式和艺术出现到公元前4千年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之前出现的原始时代,这一时期人类关于美的观念在原始艺术中体现出来;
2、二是从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始的五大文明(埃及、两河、印度河、中国夏商周、美洲奥尔梅克文明)到公元前700年轴心时代之前的神庙文化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关于美的观念用一种国家型的宗教艺术来表现;
3、三是从2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到17世纪现代性开始的时期,这时各大文化,包括希腊、希伯来、波斯在内的地中海、中国、印度,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等,实现了哲学突破,用一种理性的思想来看待人和世界,开始了用理论形式来讲述美学,其中,西方文化从柏拉图追求美的本质始,建立了一种谈论美的学科形式。
4、四是从现代性以来至今的400多年历史,这时,一方面西方文化的美学以自身的逻辑不断地演化,另方面,非西方文化在西方这一世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按照西方的学科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学,构成了西方美学与非西方美学之间的互动。
在这四大阶段中,第一和第二阶段是潜美学,从学科的角度,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第三和第四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美学演进,构成了世界美学的历史大线和整体风貌。
‘柒’ 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美学家是谁
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克罗齐。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罗马上大学。20世纪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尔哲学体系。1903年起主编《评论》杂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
哲学上深受黑格尔影响,但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不够彻底。他把精神作为现实的全部内容,认为除精神之外单纯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学就是关于精神的科学,即纯粹的精神哲学。他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美学原理》中。
在英国,历史和哲学的结盟并不是新的思想。绝大多数了解或关心哲学的英国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过"牛津古人文学科课程"学派的影响;该学派的着名标志是把古代历史和古代哲学的研究联系起来。
正是这种联系给予牛津派哲学主要的优点,即形成在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方面的优良学术传统;然而,也许正是由于把同样原则延伸到更晚的思想研究上的失败,才导致这个学派对近代哲学的理解处在较低的水准上,并得不到任何近代历史研究的支持。
‘捌’ 如何理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
一千个读者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玖’ 意大利美学家有谁
1. 李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一位着名的画家,以他的作品“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和“蒙娜丽莎“(“Mona Lisa” )而闻名。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位杰出人物还是一位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建筑师等等。
2. 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 1933~1963)被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是“天才”,他以其讽刺前卫艺术而闻名。他的作品经常与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作品相比,因为他的作品主要用石膏,高岭土,织物和面包等材料覆盖。曼佐尼最出名的作品是《艺术家之粪》(Artist's Shit),又被译作《艺术家的粪便》。
3.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专注于静物画的乔治·莫兰迪弥合了意大利古典主义和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 他的绘画描绘了简单的家居用品和熟悉的风景,用柔和的色调和温暖的灯光描绘。
4. 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 1896~1942)是一位先驱摄影师,无声电影女演员和政治活动家。她的照片融合了正式的严谨和社会意识,导致摄影变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
5.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是一位意大利艺术家,画家和雕塑家,是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莫迪利亚尼以他的延长了脸部和身材的现代肖像和裸体而闻名,最大的特色是大胆创作裸女画,他设法通过对特征的描述来撼动观众,也曾受到当代保守风气的批判,但时至后世他也最终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