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诺顿360和nis的区别是什么
引擎是一样的 只是N360出的比NIS晚点出的 稳定性要好些 功能就多个了优化和备份 备份基本是没有用的 在线备份上传速度那个慢啊 优化呢也就清理下垃圾文件和优化下注册表 清理下磁盘而已 查看原帖>>
❷ NIS的创新系统
(NIS)
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路,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
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工业经济就开始走向衰落,而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持续繁荣。在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从70年代开始,欧美工业国家就进入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早在60年代美国人马克鲁普就提出知识产业,70年代美国人波拉特提出信息经济,1973年美国人贝尔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80年代信息经济受到广泛关注。90年代知识经济崛起。这些表明,从70年代到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的历史转折,经济发展处于过渡时期。
80年代学者在研究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技术创新系统。90年代的比较研究发现,欧美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早就存在,而且具有更加健全的机构和机制。它们不仅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重视知识的生产和积累,重视知识的传播和人力资本。学者们研究了欧美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发现英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偏向于知识的创造,相对忽视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和德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不仅重视知识生产和传播,也重视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比较成功。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重点放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上。
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向繁荣,而日本工业经济走向衰落。这进一步坚定了学者们的观念,即欧美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比较完善,突出技术创新而忽视知识创造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适合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国家创新系统更加适合于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1992 年丹麦人伦德华尔(Bengt-Ake Lundvall)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建构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与运作。伦德华尔认为,现代经济中最基础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是学习,学习是一种最重要的互动式的社会过程,必须从制度和文化的范畴去理解。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些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它们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的经济上有用的知识过程中相互作用。这些要素和联系既包括植根于国内的,也包括地处国内的[1]。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介入研究和探索活动的机构和组织,如从事R&D活动的机构、技术学院和大学。广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经济结构、影响学习和研究与探索的所有部门和方面,包括生产系统、市场系统、财政系统及其子系统,这些系统都是学习发生的地方[2]。
1995年麦特卡尔夫(Metcalfe)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独特的机构,它们分别或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与扩散、提供政府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的政策框架。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是创造、存储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技术产品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组成的系统。这个定义被英国贸易与工业部在1997年的研究报告《英国的国家创新系统》(The UK Innovation System)中采纳[3]。
1996年OECD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国家创新系统可以定义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路,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1996年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中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是重要经济决定因素。
1997年,OECD又推出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研究报告,强调国家创新系统中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技术与信息流动,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方法,以便政策制订者理解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
促成国家创新系统在政策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 对知识的重要经济价值的认识;(2) 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3) 与知识生产相关机构的大量增加。制定对于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系统来说都是最佳的政策和措施,成为OECD在工业和科技方面工作的焦点。
概括地说,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已经从早期的强调技术创新,转移到既重视技术创新,又关注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重视知识的生产、储存、转移和应用。从1994年开始的OECD国家创新系统实证研究,已经把知识扩散力、知识网路、知识和人才流动、以及创新指标研究作为重点。
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向国家创新系统的转变,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知识化和全球化方向转移的大趋势。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正向知识经济转移,知识经济正在取代工业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70-80年代,日本和东亚经济的崛起得益于强大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90年代欧美,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振兴得益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并重的国家创新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说,1997年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给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日本和南韩已经认识到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局限性。日本政府调整国策,从“技术立国”转向“科技创新立国”;南韩也大幅度增加对科技的投入。 国家创新系统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相比,在基本结构、基本思想和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基本结构的不同
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结构相比,有三点变化:
(1)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扩大了教育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把国家创新系统扩展到全部教育领域。(2)强调了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3)更加重视国际合作和交流。这些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知识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基本思想的不同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理论相比,在基本思想上有三点不同:(1)增加了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作用。(2)把生产、扩散和应用经济上有用的知识作为系统的功能。(3)系统的活动包括新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创造、储存和转移等。
有的学者认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是两个学派,而不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从结构要素和基本结构看,国家创新系统所涉及的结构要素一直存在,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因为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只是结构要素的比例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当然,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组与创新相关的机构,更是国家促进创新的政策系统。机构组成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物质基础,创新政策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活的灵魂。
事实上,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变,主要是基本思想和政策观念的根本变化,而不是结构要素和基本结构的变化。思想和观念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内核,要素和结构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外观形式。
3、理论基础的不同
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和观念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崛起是一致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思想和观念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是一致的。
国家创新系统以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以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为理论基础。
如果说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理论,那么,把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到国家创新系统的转变,看成是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而不仅是理论的两个学派,似乎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继承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思想。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中,除了继续重视技术创新外,知识被视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过程,创造、储存和转移新知识、技能和新技术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国家创新系统的活动包括知识的生产、扩散、储存、转移、传播和应用。知识传播、学习和技能实际上与人力资本相关,知识创造、储存和应用与知识积累有关;在某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是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而这些思想,正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核心。
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理论基础。 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的过渡时期,国家的知识创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必然反映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在过渡时期,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要素、主要功能和基本政策等都发生了变化。
1、基本结构
根据伦德华尔、麦特卡尔夫和OECD等的观点,国家创新系统一般由政府、企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组成。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中,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企业从科技经费比例到科技人员比例都处于多数,高达60-70%;中等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企业的比例在50%左右。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科研机构的比例也在20%左右。从历史角度看,企业的科技投入和支出占全国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政府科技投入和科技支出占全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2、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
国家创新系统有六个基本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联系[5]。
(1)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等。企业是创新投入、产出及其收益的主干,因而在国家创新系统的起着关键作用。
(2)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决定国家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系统由构成系统的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所组成,各个要素的自身优化是系统整体实力和效率的基础。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政府都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运行效率的提高,从而保证国家创新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
(3)行为主体间有效的联系和合作,是与国家创新系统运行效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创新资源在行为主体间高效的流动,有助于分担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益,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
(4)创新政策,指能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常分为供给、需求和环境等几大方面的政策。创新政策与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教育政策等有密切的关系。
(5)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对企业及其他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市场的发育程度、规范程度和运行效率,对国家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益、效率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6)国际联系是每个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大环境进行资源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国家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进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的途径和方式。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各国的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接轨。因此,对各行为主体而言,国际联系更具有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意义。
3、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
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具体地讲,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创新活动的执行和评估、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等)的供给和配置、创新制度与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
(1)创新活动的执行和评估:以企业为主体,同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一起,从事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中介机构为创新提供良好环境。政府可根据国家的目标,采取组织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组织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创新活动。
(2)创新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以市场为主体,市场和政府联合发挥作用,生产、提供和配置创新资源。创新资源系统应包括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财政金融管理体系、创新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
(3)创新制度与创新政策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应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具体的工作包括政策和法律的制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创新风险保险系统、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等。
(4)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应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创新活动必需的,而且不可能由单个行为主体自行解决的基本条件,包括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情报信息基础设施等。
4、政策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移,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政策都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分别制定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传统习惯,逐步向制定系统的创新政策过渡。
关于创新政策,没有明确的界定[6]。80年代初,OECD的科技委员会,提出发展创新政策的目的是“把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形成一个整体”。英国创新政策专家罗斯韦尔(Rothwel)认为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与“工业政策”的结合。法国的创新政策专家高丁(Gaudin)认为,创新政策应包括:支持创新者、技术文化、减少创新障碍。
一般而言,创新政策可以分成几个板块:
(1)垂直政策板块,包括国家创新政策、地区创新政策、部门(行业)创新政策、企业和机构创新政策等。
(2)管理政策板块,包括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国际合作政策、产学研合作政策、创新风险分担政策、创新激励政策等。
(3)法律板块,包括创新投入法、创新机构法、税收调节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在不断进行调整。我们将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主要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政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突出了知识流动、知识扩散力、系统中各种相互作用和测度指标等。报告指出:“对于政策制订者而言,理解国家创新系统有助于确定加强创新活动、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点,并有助于识别系统内部阻碍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不协调之处。”测量知识和信息流动的指标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大学与公共科研机构的关系,面向企业的知识和技术扩散,人员流动。当前,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机构间的联系与合作、制定产业创新政策、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是创新政策的优先选择。特别是,协调国家创新系统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
国家创新系统作为一种理论框架,为我们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手段。但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中介机构、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等,几乎涵盖了国家所有的机构和部门。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宽泛概念,可操作性不强。当前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更加强调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而对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没有充分重视;如果行为主体内部机制不健全,效率不高,必然导致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不高。
参考文献
↑ Bengt-Ake Lundvall. Introction in Bengt-Ake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Learning,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1992, p2
↑ Bengt-Ake Lundvall. Introction in Bengt-Ake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Learning,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1992, p12
↑ UK, DTI,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UK Innovation System, 1997
↑ 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方新、连燕华. 重建国家创新系统,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内部报告),1997
↑ 贾蔚文等. 技术创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 第19-34页
❸ 诺顿有防火墙吗诺顿好还是瑞星好它是哪个国家开发的英文名是什么
楼主您好!
诺顿有防火墙,但是必须整个防护套装一并安装。从2007年开始,便不再单独提供防火墙下载。
从智能方面来说,诺顿的防火墙比瑞星的好得多,只要不是关闭自动模式,所有的程序入站出站均自动处理。
防护性能方面,二者均具备不错的能力。但如果是结合整个杀毒软件的防御体系来比较的话,诺顿毫无疑问会胜出瑞星很多。瑞星的优势在于本土化,诺顿的优势则在于它的技术。如果不是特别的要求,两个杀软都足矣胜任绝大多数上网的安全需求。
诺顿是由美国赛门铁克公司(全球第四大独立软件公司)开发的,公司英文名为Symantec。
软件名有多种,从个人用户版本到企业版都有(只列举常见的):
NAV(Norton Antivirus)诺顿防病毒软件
NIS(Norton Internet Security)诺顿网络安全特警
Norton 360(和国内的360杀毒、安全卫士完全没有关系)诺顿全能特警
SEP(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赛门铁克端点防护
回答完毕,希望能够帮到您。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继续追问。
❹ 英语翻译
On June 29, 2007, The company ford knicks Co., LTD. held a 54.63% stake of 30.28% transfer to Russia lu ・ ・ stowe pull carry the ai library ・ and trust of the operation of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NISP2 business invest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is the organization NIS group Co., LTD. Its a branch, and holds its stake. So, NISP2 business investment limited liability organizations had become my first company shareholders, ford knicks Co., LTD is no longer my holding company, become our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❺ N IS是什么的简称
1.peronnel是personnel
n. 人员,职员
a. 个人的,人事的
The company's main problem is the shortage of skilled personnel.
这家公司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有技术的人员.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SHRM)
翻译:If the peronnel department is to gain credibility in leading SHRM activity in organizations critically assess how this can be done with reference to contemporary case example.
如果人力管理机构是在组织内精确地评估个案如何参考提到的同时期的案例去做以赢得它领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可信度.
❻ 那位高手可以给我指点一下NIS和LDAP的主要区别(侧重于谁在那些方面有优势)
LDAP是轻量目录访问协议,NIS是novell公司的yellow page发展过来的。两者都是可以实现用户的一次身份认证的,不同协议的原理和数据文件的存放形式也各不相同
❼ 诺顿 问题
Symantec企业产品线及详细讲解
赛门铁克是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其产品线非常长,但是主要是以下几款软件:
(1)Symantec(赛门铁克)杀毒软件,包括Symantec AntiVirus即SAV系列,Symantec Client Security即SCS系列,以及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即SEP系列,都是专门为企业级用户定制的。这3套Symantec杀毒软件均包括服务器端安装程序和客户端安装程序,且不面向个人用户出售,在企业环境中通过配置服务器端,每台客户端都通过服务器端更新,服务器端通过网络与Symantec升级服务器连接来进行更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企业中的某些客户端会因为无法与服务器端连接而无法更新,因此Symantec在设计程序时允许客户端选择单独安装模式(即不接受服务器端管理模式),客户端在安装时选择不接受服务器端管理的话就能够直接从赛门铁克服务器更新(企业版不需要验证),由于企业泄漏出来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广为流传,并且由于企业版不需要验证,大家均利用这一点来进行免费使用。目前个人用户常用企业版杀毒软件是SEP 11系列。这3款中,SAV是单独的杀毒软件不带防火墙模块;SCS是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套装,但是仅仅是简单的整合;SEP是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无缝整合,并且带有主动防御模块。整体来说,企业版是为了给企业提供整合式的杀毒软件,为企业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提供强大的安全防护。
(2)Norton(诺顿)杀毒软件,包括Norton AntiVirus即NAV系列,Norton Internet Security即NIS系列以及Norton 360即Norton360系列,都是为个人用户设计的,属于个人消费产品,需要付费购买使用时间。其中NAV是单独的杀毒软件版本;NIS是带有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网络安全套装,并且不仅仅是单独的整合两个模块,整合后防御能力将获得质的提升,并且拥有个人身份防护功能;Norton360是诺顿杀毒软件中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不仅仅包含了NIS系列的全部功能,还增加了系统优化、垃圾文件清理、在线重要数据备份(普通版本2G,豪华版本10G容量)等整合的模块,当然售价也是最高的。除此之外,诺顿还提供了一款智能HIPS程序监控软件,叫做Norton AntiBOT,能够智能分析危险进程并予以警告,属于附属软件,并且安装Norton360后不可安装Norton AntiBOT,因为部分模块有冲突,NAV与NIS系列可以安装Norton AntiBOT,目前个人版中使用最广泛的是Norton 360 V2.0与NIS 2008,由于这两款均完美破解,因此使用广泛,Norton 360 V1.0与NIS 2007及早期版本均已淘汰,目前最新的是2009系列,包括NIS 2009与NAV 2009,但是两款均只有15天试用破解补丁,完美的破解我会在将来的《赛门铁克(Symantec)完全破解指南》中写出,不过由于深度规则限制,或许会于其余诺顿论坛发布。
(3)Symantec(赛门铁克)Ghost,是最着名的硬盘复制备份工具,因为它可以将一个硬盘(或分区)中的数据完全相同地复制到另一个硬盘(或分区)中,因此这个软件通常被称为 “克隆”工具,目前几大系统论坛的Ghost版本安装系统均采用赛门铁克的Ghost内核搭建快速安装模式,而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Norton Ghost一款基于是Windows的数据增量备份系统,同样是付费版本,一般用于数据重要与有备份需求的电脑上,最流行的完整Windows版本是 Norton Ghost 12.0,也可以完美破解。
(4)Norton(诺顿) WinDoctor,是诺顿系统医生,通常安装了大量软件后,系统速度都会有所下降,用 WinDoctor 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诺顿系统医生主要是修复注册表的一些错误和死链接(这些会使系统进入迷宫中,严重影响系统速度),以及无效的快捷方式等。通常安装了 MS Office 、Delphi、AutoCAD 等“大型”软件,或有些软件卸了又装、覆盖安装、装了又装等等情况,就需要用到它了。
(5)Norton(诺顿) DiskDoctor,是诺顿磁盘医生,这是一款极好的磁盘检测修复工具可以安全并容易地诊断和修复各种磁盘故障,用它可以修复硬盘和移动存储设备上的逻辑错误、坏道、丢失簇,非常的方便快捷,它将执行几项测试。检查从磁盘的分区表到物理表面的每一项目。如果Norton Disk Doctor找到一个错误,它在修复之前将通知你。如果你愿意的话,你也可以让它执行必要的修复。
(6)Norton(诺顿) PartitionMagic,是诺顿磁盘大师,这个软件可在 WINDOOWS 系统桌面随意调整磁盘容量和转换NTFS、FAT32、FAT,是诺顿的分区魔法师。
(7)Norton (诺顿) SystemWorks™ ,是诺顿系统大师,利用 Norton SystemWorks™ 优化您的计算机体验。 这种强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高级防护功能,可以自动备份计算机上的所有内容。该解决方案还可以防止很多问题的出现,从而使您的计算机既可以保持正常运行,又能够防御病毒和危险的间谍软件。一旦出现问题,该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您进行修复和恢复。
(8)Symantec (赛门铁克)Backup Exec System Recovery ,是赛门铁克服务数据备份恢复中心,该方案可在几分钟内对Windows系统进行全面恢复,,无须耗费数日或数小时。同时,Symantec Backup Exec System Recovery增强了Microsoft Exchange、虚拟和数据恢复能力,通过全新的集中化管理,赋予IT管理员更高的灵活性和简化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保护重要的IT资产.。
(9)Symantec (赛门铁克)PcAnywhere,是赛门铁克远程控制大师,全球领先的远程控制解决方案,不但集成了功能强大的文件传输工具、安全工具和远程管理工具,而且具有一套全新的功能,可以增强可访问性、性能和安全性,使技术支持人员和 IT 人员可以轻松地解决服务器和工作站出现的问题。允许 IT 管理员从启用 Java 的 Web 浏览器远程管理 Linux 和 Windows 系统;借助强大、有效的新型文件传输功能,通过任何有线或无线 TCP/IP 连接,从 Microsoft Windows Pocket PC 访问 pcAnywhere 主机;带宽自动检测功能可自动在所有类型的连接上优化 pcAnywhere 的性能。
(10)Symantec (赛门铁克)Mail Security,是赛门铁克邮件安全大师,提供了高性能的集成邮件防护功能,可以保护 Microsoft Exchange 2000/2003/2007 服务器免遭病毒威胁、垃圾邮件和安全风险的侵扰,同时确保在这些服务器上实施内部策略。通过购买许可证密钥可以激活 Symantec Premium AntiSpam 订购服务,从而在初始设置后无需进行额外的后续管理,即可提供一流的垃圾邮件防御能力。
(11)Norton (诺顿)Security Scan and Clean,是诺顿安全扫描工具,提供对病毒,间谍和其它安全风险程序的扫描和清除。
2.Symantec杀毒理念详细讲解
虽然诺顿作为赛门铁克旗下的一款杀毒产品,是专门致力于个人病毒的防范,而赛门铁克的杀毒软件主要致力于企业级服务器的病毒防范,但是两者的杀毒理念以及程序核心,包括病毒库与漏洞处理机制都是相同的,只是针对面不同而在防护偏向与易用性上略有差别,因此两款杀毒软件的杀毒理念是完全相同的,采用的杀毒引擎也是一样的。
诺顿的杀毒引擎运作机制是在数据流的交换过程中,发现病毒所特有的特征码,并对不符合所设置规则的非自身程序进行判断,并对其进行比对与识别,把病毒特征码与自身病毒库中的特征码进行判断,整体程序可分为拦截、判断、识别、发现四个步骤,一般的病毒引擎一般在拦截这一环节就清除病毒程序,虽然这样减轻了杀软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对于企业重要的数据来说这也许是致命的,真正重视数据安全的大企业选择诺顿或者赛门铁克,因为他对病毒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隔离,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对未知病毒的查杀时隔离是最好的手段;另外,诺顿的安全技术是其他任何杀软也不可比拟的,由于诺顿购买了微软的一部分的源代码,使程序设计人员能够开发出坚实的更有效的程序代码,提升程序的集成性与嵌入性,甚至是响应机制,最终将杀毒软件嵌入整个系统而做为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而其他杀软仅仅是作为应用程序嵌入到系统当中的。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规定了代码运行的层次分为R0(核心),R1(硬件虚拟化),R2(系统),R3(用户界面)四个层次,其中核心层仅执行微软的源代码,是无法更改的,其余的都是通过层次递减进行译码,每一层之间是封闭的,比管理员更高权限的SYSTEM用户组也无权修改核心层,由于诺顿拥有微软的源代码,因此直接编写的程序能快速译码并触发基于R0层的响应,而Mcafee的全系列是基于R2层的,其他所有的软件则都是R3层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越低的层次代表了越好的防病毒能力,只能认为诺顿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处理速度。
诺顿的杀毒软件并不只是一件简单的防毒工具,简单的杀毒软件会不断的提示用户发现可疑现象或文件,给予客户诸多选择,而往往很多客户根本不懂这些选项的意思,这类杀毒软件只有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经验才能正确的掌握使用方法,才能发挥它的功能,例如诸多HIPS软件,而诺顿是真正作为一款“产品”在销售,它能够判断处理病毒与威胁并给予简单的提示(例如重启后即可完全清楚病毒),并且对于经验丰富的客户也能提供非常丰富的设置和规则制定,因此诺顿是成功的。
赛门铁克、以及其旗下产品诺顿在发现病毒时的处理有四种处理机制:隔离—将带有病毒的文件移动到了隔离区,此时病毒不能造成破坏,完全处于隔离状态,只有诺顿杀毒程序可以访问这些被隔离的文件,用户可以在隔离区内对文件进行恢复和删除;修复—病毒完全被识别,赛门铁克、以及其旗下产品诺顿能成功的从文件中分离并清除了病毒代码,并保留正常文件;删除—带有病毒代码的文件已经被诺顿删除,将不再可以恢复;不操作—诺顿无法对带有病毒的文件进行任何操作,主要的原因是病毒程序正在运行,且进程为系统关键进程,无法通进中止进程来完成杀毒。前三种都没问题,虽然会引起一些不了解杀毒软件工作原理客户的误会,但发现的病毒已经被处理过,不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而最重要的则是“不操作”,一旦发现这样的提示,使用者应立即断开网络,关掉的系统还原系统还原中的病毒是杀毒软件不能访问的,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再次用诺顿进行全面扫描,这样病毒就可以被正确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