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大利习俗
1、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意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2、意大利人忌讳菊花。意大利的婚丧嫁娶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仪式多与宗教仪式相关。意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经过订婚(交换订婚戒指)、结婚(分为民政和教堂婚礼)两道仪式,3月、4月是意大利青年选择结婚高峰期。
意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许离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决后,意大利人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3、意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内。
4、意大利人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还有一个“最酷奶奶”的评选(最近的优胜者因赤脚跳快速旋转的塔兰台拉舞而击败了其他竞争者,在比赛中胜出)。
(1)意大利的婚礼怎么样扩展阅读:
意大利忌讳“十三”和“星期五”,认为“十三”这一数字象征着“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现代人对“十三”和“星期五”的不祥预兆据说起源于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这一天罗马教廷的教皇和法国国王联合执行了一条对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处决令。
圣殿骑士们因为被说成是异教徒而被判处死刑,失去了他们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基督教大长老雅克德沐莱被捕,他死前受尽了折磨,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也有传说认为是起源于基督教徒的信仰,即“十三”是最后晚餐中聚会的人数,餐桌上第“十三”位弟子是叛徒犹大。
B. 意大利的结婚风俗和中国有多少区别
意大利传统婚礼会跳Tarantella舞
吃桃仁糖,象征同甘共苦(就是桃仁裹上糖,桃仁是苦的)
财金是新娘收
C. 教堂婚礼流程具体如何个人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司仪程序:
1、准备:布置祭台,新郎新娘跪凳,准备一个盘,圣水;新婚夫妇齐集教堂门口,更衣就绪,琴师准备完毕。神父、辅祭在祭台前等候,证婚人就位。 新郎新娘分别前往教堂,会合后开始举行婚礼(一般是下午)。
2、婚礼一般由神父或牧师主持,亲朋或有心聆听“福音”的人一般都欢迎观礼(意大利人 . 希腊人除外),大家静侯新人到来。
3、司仪宣布婚礼开始,琴师奏乐,婚礼进行曲,新人稳步前进,到祭台前跪下。
4、神父开始主持婚礼,琴师奏背景音乐。
5、司礼宣示:新婚夫妇、拥抱示爱,大家鼓掌。宣:跪下拜谢天主,一叩首,再、三叩首,起立; 拜谢神父:一鞠躬,再、三鞠躬;拜谢证婚人:鞠躬;拜谢双方父母:鞠躬; 拜谢来宾及朋友、工作人员:鞠躬。
6、照相: A:证婚人、双方家长、神父和辅祭、新郎新娘; B: 双方家长、新郎新娘; C: 新郎新娘。
7、 司礼宣布:婚礼完毕,琴师奏乐。
现在的教堂婚礼程序中,如果双方没有入会,这个过程是没有的。教堂婚礼很少有跪拜这一项,至于祭台很少有这样的程序!现在的教堂婚礼一般都是在上午举办,根据中国的饮食习惯,通常是上午举办婚礼,然后在中午12-1点左右去就餐。
(3)意大利的婚礼怎么样扩展阅读:
做整体策划之前,请好一位司仪或神父。因为费用和具体的要求因地而异,有必要事先问好该地点有哪些限制和具体的开销。有很多地方都是免费的或是只需要一点点捐款就可以使用的,而有的地方却需要收费或是需要特别的许可。
因教堂活动紧密,所以只会预留分钟至、小时时间予新人们进行布置,故布置不宜太繁复花巧,应以简约为主,例如稍为粉饰接待处,在贵宾席旁边放一些鲜花,但装饰应尽量简洁,方便事后清理场地即可。
教堂婚礼座位安排:
按传统来讲,新娘的父母要和祖父母、兄弟姐妹坐在左手边的第一排。如果新娘的父母已经离异希望可 以分开坐,那么新娘的母亲可以和她现在的丈夫坐在第一排,父亲和他的妻子可以坐在第二排。其他特别的亲属也可以坐在第二排、第三排上。
在你的宾客到达之后,伴郎会带领他们到自己的座位。和新娘的家人一样,新娘的客人也坐在左手边,新郎的客人坐在右边。但是如果一方的人来得比较多,最简单 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两边随便坐,这样他们就都能有一个很好的观礼视线。
一位伴郎应该用右手把女宾客请到座位上,男宾客就不需要顾虑这些。如果同时到了一大批宾客,就是年长者优先。
D. 意大利人结婚是有什么风俗
意大利人实行婚姻自主,关于订婚、结婚戒指,有不少传说。一种传说是:戒指用金子做成,非常结实,表明婚姻牢不可破,而其圆圆的形状,又象征婚姻圆满。另一种传说是:古时没有自由恋爱,有钱有势的人常常强迫妇女成亲,甚至出现抢亲。男子将抢来年轻女子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或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上戒指后,表示她已归他所有。这就是戒指的来历。
意大利人习惯把婚期定在春、秋两季,一般以3月、4月、7月、9月、10月为多。婚礼分为两种,一种是民政婚礼,另一种是教堂婚礼。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进行婚姻登记,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办
E. 意大利有哪些风俗礼仪
1.信仰方面
意大利宗教众多,各种宗教组织多达四百个,由于教会办有很多医院和学校,因而对意大利的政治、文化等影响较大。
2.饮食方面
以意大利各大区的地方传统风味菜、大餐为主。由于意式西餐餐具以刀叉为主,因此在吃饭时应尽可能保持安静,吃喝尽量不发出声音,餐间交谈也宜等嘴中无食物再交谈
3.日常交往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salute!”意思是说:“祝你健康!”究其原因,据说欧洲人十分害怕感冒,在欧洲发生过重感至死的事情,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
4.做客方面
意大利人对晚餐重视,重要宴请活动一般安排在晚上,就餐时间比较长。
F. 现代意大利婚礼有哪些习俗
订婚戒指
意大利人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他们的婚嫁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大同小异。今天的意大利男女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多,他们可能寻找自己心爱的伴侣。青年人利用同学、同事、同乡等关系或通过亲友介绍,在旅游、滑雪、打球、观看赛马、赛车、赛船或跳舞、唱歌、观看文艺演出等活动中互相结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恋爱过程,有的还主动征求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意见,然后才定下终身大事。男女青年从认识到结婚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相识之后经过订婚阶段,过一二年才结婚,有的结识后很快决定结婚,没有经过订婚的那段过程。订婚的礼仪并不十分复杂,男女相爱后,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宣布订婚。男方要向女方赠送订婚戒指,并亲自戴在女方左手的无名指上。男女双方要把此消息通知亲友,宣布他们已成为未婚夫妻,并安排男女双方的父母、亲友一同进餐。亲友要向订婚双方送礼,表示祝贺。
关于妇女戴订婚、结婚戒指,有不少传说。一种传说是:戒指用金子做成,非常结实,表明婚姻牢不可破,而其浑圆无缝,又象征婚姻圆满,婚后幸福无边。另一种传说是:古时没有自由恋爱,有钱有势的人常常强迫妇女成亲,甚至出现抢亲。男子将抢来年 女子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或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上戒指后,表示她已归他所有。这就是戒指的来历。
婚礼种种
婚约男女永结同心之后,就要为正式婚礼进行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如布置新房,购买家具及各种日用品,印发请柬,联系举行婚礼的地点,准备结婚礼服,等等。一旦准备就绪,举办婚礼的时刻就会到来了。男女双方事先进行商议,择日完婚。意大利人习惯把婚期定在春、秋两季,一般以3月、4月、7月、9月、10月为多。因为春季春暖花开,气候宜人,特别是3月和4月正值复活节前后,而复活节是万物生长、充满生机的节日,所以在此期间结婚的青年男女较多。金秋佳节也是青年们举行婚礼经常选择的时节。秋高气爽,景色迷人,未婚夫妇此时喜结良缘,幸福美满。
意大利人对婚礼比较重视
婚礼分为两种,一种是民政婚礼,另一种是教堂婚礼。举行这两种不甘落后婚礼都是合法的。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进行婚姻登记,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办理。近年来,到市政府登记结婚的越来越多。笔者在意工作期间,曾多次应邀参加意大利朋友的婚礼。1986年9月,米兰的马里萨小姐与朱利亚诺先生是通过市政府登记结婚的,属于典型的现代婚礼他们事先送来的请柬是这样写的:“马里萨与朱利亚诺定于1986年9月8日上午11时在米兰市政府别墅——帕莱斯特诺16号举行婚礼,敬请光临。”11时前,马里萨的父母与朱利亚诺的父母以及他们的亲友已到达市政府别墅大厅,人们手持鲜花、礼品,男士着礼服,女士着漂亮的民族服装等候着婚礼的开始。大厅布置得庄严、气派,摆满了鲜花。厅内有一签字台,市政府婚姻登记处的官员已在此等待两们新人前来办理结婚手续。中午11时,新郎、新娘的彩车准时到达,他们携手步入大厅。新娘穿着洁白的长裙,戴着白纱;新郎穿着漂亮的礼服。人们鼓掌表示祝贺。婚礼在鼓乐声中开始。首先,主持人讲了几句赞扬新人喜结良缘、祝愿他们生活幸福之类的话,然后男女走近签字台。当婚姻登记员询问他们是否自愿与对方结为夫妻时,双方一齐回答:“是”。新郎与新娘互送结婚戒指,拥抱、亲吻。出席仪式的人们上前祝贺、拥抱、赠礼物,还抛洒彩带、纸屑和大米,气氛十分热烈。仪式结束后,客人们被带到米兰一家风味餐馆参加婚宴是婚礼中最热闹的一幕。两名证婚人坐在餐桌中间位置,新婚夫妇分别坐在证婚人两旁,亲戚则按辈分和年龄排好座位。就餐时,人们对新郎、新娘开玩笑,请他们亲吻,或请他们一同唱歌,还让他们两人手把手地握住一把刀,共同切开结婚大蛋糕,二人先各吃一块,然后再款待所有的客人。婚宴在人们的嬉笑打闹声中结束。
在意大利,除了上述民政婚礼和宗教婚礼仪式,甚至主张不举行正式仪式,只要到市政府婚姻登记处注册登记,就算是结婚了。他们可以到国内旅游城市或国外风景区度蜜月。有的新郎乘从一辆扎满彩绸、飘带和花束的小汽车,前往迎娶新娘,将新娘接到家里,亲友们见面后,共赴婚宴。他们省去了那些繁琐的结婚仪式,婚宴后,婚事就算办过了。在意北方马乔列湖,我们曾见到空着漂亮婚服的一对情人乘一艘小汽艇欢度他们最美好的时光。艇上还有新郎、新娘的父母及证婚人,汽艇在湖上飞驶,透过上的花束、彩带随风飘动。他们的艇上婚礼为湖光山色增添了新的情趣。
G. 意大利有哪些风俗
一、宗教信仰
意大利宪法规定,一切宗教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只要不违反法律,都有权按自己的教规建立其组织并开展活动。天主教为意第一大宗教,但政府没有正式将天主教定为国教。大约有90%的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其余信仰新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各种宗教组织达400多个。
天主教历史悠久,在意大利的势力和影响巨大,与意大利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全国有200多个教区,各种修士人数众多,教堂、修道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村镇。教会办有很多医院和学校,对意大利的政治、文化等影响很大。
罗马城内的梵蒂冈是罗马教廷所在地、世界天主教中心。
三、礼仪风俗
1、服饰礼仪。意大利人在正式社交场合一般着西式服装,尤其是参加一些重大的活动十分注意着装整齐,喜欢穿三件式西装。在现代婚礼上,新娘一般穿白色结婚礼服。在一些节庆活动中,常举行规模盛大的化妆游行,从小孩到老年人,都穿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
2、仪态礼仪。意大利人说话时喜欢靠得近些,双方的间隔一般在30-40厘米,说话时习惯比划各种手势。
3、相见礼仪。意大利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教名,即婴儿在洗礼时由神父起的名字。妇女结婚后,大多姓丈夫的姓,也有个别人用男女双方的姓。意大利人在社交场合与宾客见面时常施握手礼,亲朋好友久后重逢会热情拥抱行贴面礼,平时熟人在路上遇见,则招手致意。
4、餐饮礼仪。意大利人在制作菜肴时讲究色香味,其风味菜肴可媲美法国大菜。意大利餐配酒十分丰富,从餐前开胃酒、佐餐葡萄酒到餐后消化酒等,在正式宴会上,每上一道菜便有一种不同的酒。意大利人特别爱喝葡萄酒,白葡萄酒一般搭配海鲜鱼虾类餐食,红葡萄酒配禽鸟牲畜等肉类餐食。意大利人请客吃饭,通常是在饭馆里,有时也会在家中宴请亲朋好友。到高档餐馆或受欢迎程度较高的餐馆用餐,一般需提前预订座位。
5、喜丧礼仪。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因此婚礼大多由神职人员主持,在教堂中进行。但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古老的求爱习俗,例如西西里地区的男青年如中意某位少女,常会在清晨或夜晚邀几位好友来到少女家的窗下,弹起吉它,唱起情歌。
6、旅游礼仪。到意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2-5月,9-11月。在意旅游期间,到零售店购买东西时要注意,他们的商业准则是买卖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意大利人喜欢儿童,如果你到饭店里用餐,见到一些孩子跑来跑去调皮,千万不要生气,否则当地人会对你的行为非常反感。
H. 世界各地(中国各族)的婚礼习俗
1,意大利婚俗
意大利人实行婚姻自主,关于订婚、结婚有不少传说。古时没有自由恋爱,有钱有势的人常常强迫妇女成亲,甚至出现抢亲。
意大利人习惯把婚期定在春、秋两季,一般以3月、4月、7月、9月、10月为多。婚礼分为两种,一种是民政婚礼,另一种是教堂婚礼。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进行婚姻登记,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办理。
2,越南婚俗
居住在越南北部的康族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叔叔安排的。根据他们的民族习俗,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两年,多者长达十二年,一直到女方家长同意他与女儿结婚。
然后,男方必须再次带着礼品到亲家,告诉新郎和他的家人新娘有什么本领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然后新娘就正式成为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并且改随丈夫的姓氏。
3,芬兰婚俗
在芬兰,如果一个人将要做新娘或新郎就会被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或姑娘拖着在公共场所溜达,而且要带着面具,衣衫不整。初夏时节正是芬兰人举行婚礼的最佳季节,这些年轻人实际是在欢送他们即将结婚的朋友,结束单身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这种风俗起初只有芬兰某些市区极少的人了解,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突然开始流行于各地。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人开始摒弃很多传统仪式和风俗,这种做法持续了一些时间后,芬兰人又开始追求传统的风俗做法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汉族传统婚俗
汉族先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汉族人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5,白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I. 各国新婚祝福和忌讳你知道那些呢
撒麦粒(Rice Shower)
西洋婚礼结束后,宾客借着投掷五彩碎纸和撒米向新人祝贺。这个习俗起源于撒麦粒。1491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携王后到布里斯托尔旅行的途中,一位面包师的妻子从窗子里向他们撒麦粒,并高呼:“欢迎你们,陛下!祝你们幸福、长寿。”成为一段佳话。到16世纪时,向新人撒麦粒的习俗广为流传。据信麦粒象征丰收和生活富裕,同时也祝贺新婚夫妇幸福长寿,子孙满堂。
在华人的喜庆活动里也有忌送时钟的习俗,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意。主要是因“送钟”谐音如“送终”;如果碰到送钟的贺礼时,就象征性地付给对方一元,以解除厄运。
打破东西
意大利的新人会在婚礼上非常大力地打破一个玻璃制品或花瓶,传统习俗认为这些碎片的多寡意味着婚姻有几年的幸福。
不过,在华人的喜庆节日上碰到不慎打破东西的场景时,却是暗示着“破碎”之意,是个不祥之兆。但人们会很技巧地以“碎碎(岁岁)平安”一语带过,好讨个吉利。
在大喜之日哭
华人社会很忌讳在喜庆或大过年里哭,认为那会触霉头。但在台湾的传统习俗中,新娘拜别父母时则是哭得越大声越好。一来表示自己不忍离开养育之恩大如天的父母;二来哭出声象征“发”,是个好兆头。西方社会又是如何看待在结婚典礼上的这种情绪表现呢?西方人认为,新娘在结婚当日哭是好运,因为那代表新娘已经把眼泪哭完,未来的婚姻生活里不会再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