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国时代是哪七个国家都分部在哪里
战国时期主要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最强大。
燕: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赵: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韩: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楚:都城郢(湖北荆州),后迁至寿春(安徽寿县),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秦: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 403年)为起始标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
(1)战国时期的意大利是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着名诸侯:
韩昭侯(?—前333年),名韩武,别称韩釐侯、韩昭釐王。战国时期韩国君主、战国七雄之一。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362年--前333年)。在位期间任用法家申不害实施变法,内修政务,外御强敌,国势安定。使韩国政治清明,国力强大,诸侯不敢侵韩。变法期间积极加强军工器械制造技术,有“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魏文侯(?—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前445年即位,在位49年。春秋末期晋国魏氏宗主,战国初期魏国的开国之君,魏国百年霸业的建立者。前403年,魏斯、韩虔、赵籍受封为诸侯,三家分晋。在位期间,积极改革,励精图治,任贤用能,联合韩赵,攻略天下,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盛的国家、中原的霸主。
秦孝公(前382年—前338年),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子,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
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虽然被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赢驷车裂,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年),嬴姓赵氏,名驷,19岁即位,前338年车裂秦孝公时期的重臣商鞅,但保留商鞅之法。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在位时期,不仅重用秦人公子华、公子疾,而且重用外籍能臣,如魏人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而赢驷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于,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齐威王(前356年—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之子。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齐国国君本是姜姓吕氏,是吕尚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吕氏,自立为齐君,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
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师,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子。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即位时魏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经营,正处于鼎盛时期。魏惠王继父祖之基业,使魏国雄踞中原。但在以后的重大战争中,屡次战败,魏国霸业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楚威王(?—前329年),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前339年继位,在位10年。战国时楚国颇具雄才的英主。在位期间,楚国强盛一时。前333年,越王无疆攻打楚国。楚威王率军大败越军,杀越王无疆,并吞吴地。楚国复兴,极盛一时,前329年崩。
赵武灵王(?—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前325即位,在位27年。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于前295年,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燕昭王(?—前279年),姬姓名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前311即位,在位32年。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秦昭襄王(公元前324—前251年),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异母弟。前306年即位,在位55年。初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魏冉举白起为将,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的河东和南阳、楚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公元前266年,昭王听信魏人范雎的话,夺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相,改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公元前256年又灭亡东周,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王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后统一天下为秦始皇。(秦国四雄主: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赢驷、秦昭襄王嬴稷、秦始皇嬴政)
Ⅱ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城是现今的哪些城市
1、齐国:临淄,即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原齐国都城即位于现在的淄博市郊区。
2、秦国:咸阳,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原秦国的咸阳位于西安市郊区。
3、楚国:郢,古代楚国都城迁了好多次,但都叫郢。相当于现在湖北省的江陵、枝江等地方。战国时期,秦国占领郢,楚国迁都宛,即现在河南南阳;之后迁都寿春,即现在的安徽寿县
4、燕国:西周至春秋初期都城在易,今河北易县;后来灭蓟,迁都到蓟国故都,直到战国时秦灭燕国。蓟城位于现在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分。
5、赵国:邯郸,即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6、魏国:原都安邑,位于现在山西夏县,后迁都大梁,即现在河南开封。
7、韩国:战国初期都阳翟,即现在河南禹州市;后灭郑国,迁都于原郑国都城,即现在的郑州市新郑。
其他小国的都城有:
1、鲁国:都城曲阜,即现在山东省曲阜市
2、东周国:都城为巩,即现在河南巩县;
3、西周国:都城为洛阳,即现在河南洛阳;
4、蜀国:都城为蜀,即现在四川省成都市
5、巴国:都城为巴,即现在重庆市
6、中山国:都城中山,即现在河北省正定
7、宋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8、卫国:战国时仅剩下很小的地方,一个县不到。初都濮阳,即现在河南省濮阳县。秦灭魏国,置东郡,把卫国迁到野王县。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秦灭卫。卫国是周初大封建诸候国最后一个灭亡的。
9、邹国:都城先是位于今山东都城市,后迁都于峄,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
10、小邾国(倪国):都城倪,即现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
11、越国:都城先后有好几个。琅琊:即现在山东省即墨市;会稽:即现在浙江绍兴。
Ⅲ 古罗马是不是现在的意大利
罗马帝国是个帝国
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个欧洲都被一个帝王统治,包括非洲沿海等地,而中心就是罗马。就像现在的首都。
后来罗马帝国衰退。演变成今天的意大利。而古罗马文化和地名一直被保留下来,形成现在的欧洲。
对古罗马历史感兴趣,可以去网络搜索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Ⅳ 战国时期各国国都
1、东周国:都城为巩,即现在河南巩县。
2、西周国:都城为洛阳,即现在河南洛阳。
3、蜀国:都城为蜀,即现在四川省成都市。
4、巴国:都城为巴,即现在重庆市。
5、中山国:都城中山,即现在河北省正定。
6、宋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7、卫国:初都濮阳,即现在河南省濮阳县。
8、邹国:都城先是位于今山东都城市,后迁都于峄。
10、小邾国:都城倪,即现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
11、赵国:邯郸,即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12、、齐国:临淄,即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原齐国都城即位于现在的淄博市郊区。
13、秦国:咸阳,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原秦国的咸阳位于西安市郊区。
14、燕国:西周至春秋初期都城在易,今河北易县;后来灭蓟,迁都到蓟国故都。
15、魏国:原都安邑,位于现在山西夏县,后迁都大梁,即现在河南开封。
16、韩国:战国初期都阳翟,即现在河南禹州市;后灭郑国,迁都于原郑国都城。
17、越国:都城先后有好几个。琅琊:即现在山东省即墨市;会稽:即现在浙江绍兴。
18、楚国:郢,古代楚国都城迁了好多次,但都叫郢。相当于现在湖北省的江陵、枝江等地方。战国时期,秦国占领郢,楚国迁都宛,即现在河南南阳;之后迁都寿春,即现在的安徽寿县 。
(4)战国时期的意大利是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战国中部经济中心是大梁,当时位于中原核心,水路发达,经过魏国几十年的经营,人口最多时达到近40万人。是当时文明的商业大都会。
战国东方经济中心是临淄。这个城市历经齐国几百年的发展,在当时是大周最负盛名的教育中心。可以说是高校云集,大师云集。
战国的西方经济中心是咸阳,作为秦国的首都,当时秦国商业并不是很发达,所以并不是特别繁华,但是是一座很威严的城市。
战国北方城市经济中心是邯郸,为赵国的首都,但是从商业地位来说还比不上洛阳、定陶甚至楚国的寿春,人口最多时在20万左右。
Ⅳ 战国的七大国家分别都是现在的哪里
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国为临淄(山东淄博)。燕国为蓟(河北北京一带)。韩国为宛(今河南南阳)。秦国为咸阳(陕西)。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赵(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
(5)战国时期的意大利是现在的哪里扩展阅读
秦并六国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经过十几年的休整,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Ⅵ 意大利的首都是哪里古罗马的首都是哪里
意大利首都罗马(Rome)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历史,故被称为“七丘城”和“永恒之城”。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总面积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8平方公里。罗马市现由55个居民区组成,人口约264万多。
着名的“母狼乳婴”故事记载了有关创建罗马古城的传说。公元前7、8世纪,罗马国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奥篡位驱逐,其子被杀死,女儿西尔维娅与战神马尔斯结合,生下孪生兄弟罗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奥把这两个孪生婴儿抛入台伯河。落水婴儿幸遇一只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后被一猎人养育成人。后来,两兄弟长大后杀死了阿姆利奥,并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赠给他们建新都。后罗慕洛私定城界,杀死了雷莫,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
在罗马长达约2800年的历史上,曾经历了东、西罗马的辉煌时期。1870年,意大利王国军队攻占罗马,意大利统一事业完成。1871年,意大利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回罗马。
罗马被喻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的古罗马露天竞技场,也称斗兽场,建于公元1世纪。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占地约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宽阔的帝国大道两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庙宇,如万神庙等。
这片露天竞技场遗址的北面,是记载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凯旋门,南面是记载蒂都皇帝东征耶路撒冷战绩的蒂都凯旋门,在蒂都凯旋门南面不远处,还有一座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尼禄暴君而建立的罗马最大的凯旋门。帝国大道东边的特拉亚诺市场,是古罗马城的商业中心。市场旁矗立着一根高40米的凯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绘了特拉亚诺大帝远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长130米,宽75米,是市内几条主要大街的汇集点。广场左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威尼斯宫,右边是与威尼斯宫式样相仿的威尼斯保险公司建筑。此外,雄伟的司法宫、绚丽多姿的纳沃纳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无不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罗马还有上百座博物馆,收藏着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
罗马集中了意大利独立统一运动的大部分纪念物。在威尼斯广场右边的纪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着艾马努埃尔二世骑马的镀金大铜像。艾马努埃尔是曾经领导人民赶走外国占领者、统一意大利的国王。这座纪念碑被意大利人称为“祖国祭坛”。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岭上,耸立着率军解放罗马的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纪念碑。
罗马市喷泉众多,千姿百态。最着名的特雷维喷泉,建于公元1762年。喷泉中央的海神像中,两座海马雕塑代表平静的海洋与汹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罗马城建筑依地势呈放射状发展。分为古城和新城。新罗马建在古城以南5公里以外处,是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市内有雄伟的体育馆和别具一格的蘑菇形饭店、伊曼纽广场等。
罗马的建筑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家具、服装、大理石和首饰加工业也开发得较早。二战结束以来,罗马的食品、造纸和机械制造业等也有长足的发展。
“条条大道通罗马”,形象地表明了罗马作为意大利的交通枢纽,它有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罗马处于地中海地区的中央位置,也是国际空运的中心之一
Ⅶ 战国时代各国首都是现在哪里
秦国:咸阳(今陕西咸阳)
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
燕国:蓟(今北京)
魏国:大梁(今开封)
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韩国:新郑(今河南新郑)
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
Ⅷ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战国时期七国地盘:
1、秦国
首先,就秦国来说,在战国时期,因为兼并战争的频繁,各个国家的领土是经常出现变化的。而秦国在战国初期,主要占据着今天的甘肃省、陕西省等地区,后期在白起、司马错等人的征伐下,将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乃至山西、河南等部分地区也纳入到秦国的版图中。当然,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疆域,就不列举了。
2、魏国
在三晋分家后,魏国得到了最肥沃的土地,占据着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等部分地区,居于战国时期的四战之地。
3、韩国
对于魏赵韩三家来说,韩国的国力是最为弱小的,在灭掉郑国之后,韩国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今天的河南一带。
4、赵国
同样来自于晋国的赵国,其一开始的统治区域主要是今天的河北、山西地区。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消灭了中山国,并积极向外扩张。由此,赵国的统治区域还达到了今天的内蒙古、陕西等地区。
5、楚国
在战国历史上,楚国的国土面积一度是最大的,几乎占到了当时天下的半壁江山。在楚国相继吞并鲁国和越国后,其除了湖北、湖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身份,还将统治区域延伸到山东等中原地区。
6、齐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其中,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齐国占领的。当然,除了山东地区,齐国的势力还延展到河南、河北等周边地区。
7、燕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京也被称为燕京,这个称呼和春秋战国时的燕国存在密切关系。除了北京、天津、河北等部分地区,燕国还积极向今天的辽宁地区扩张。
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
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Ⅸ 古罗马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古罗马是现在的意大利,古罗马刚兴起的位置,位于现在的亚平宁半岛的中南部。亚平宁半岛有三个国家是现在的意大利,梵蒂冈和圣马力诺。
古罗马,是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公元1-2世纪是罗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遂告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