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的飞机长什么样

意大利的飞机长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1 03:32:36

①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空军的表现怎么样

作为最接近南联盟的北约国家,意大利当仁不让地在之后的行动中成为主角。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因此意大利境内的多个机场都开始加紧整备,以便为大规模空中行动做好准备。不过,1998年2月3日,1架从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起飞的美军EA-6B型电子干扰机在意大利北部进行飞行训练时,飞行员违规进行超低空飞行,导致位于卡瓦莱塞镇附近的1辆空中缆车坠入山谷,造成20余人当场丧生的悲剧。这在意大利国内引起巨大的抗议浪潮,甚至一度有彻底关闭在意大利的美军基地并且让意大利退出北约的呼声。根据当时出台的一份民调显示,只有大约39%的意大利人支持对南联盟进行空袭。

② 意大利现役都是什么战斗机

意大利

意大利现役部队32.515万人(含2.925万名总部人员及其直属部队)。
准军事部队: 宪兵11.32万人(属国防部)。编有1个总司令部,下辖本土宪兵与机动宪兵。本土宪兵编为5个师、18个团。机动宪兵编有1个师部、2个旅、1个骑兵团、1个特种作战大队、13个机动营、1个空降营,外加若干海空宪兵支队。装备各种装甲车辆共171辆,各类直升机91架。
公安警察:7.9万人(属内政部)。编有11个机动部队,装备40辆“菲亚特”6614型装甲输送车,5架P-68型飞机,41架直升机。
财政警察:6.35万人(属财政部)。编有14个区,20个团,128个大队。装备5架P-166型飞机、80架直升机、300余艘巡逻舰艇。
港口控制部队:发生紧急情况时属海军领导。装备142艘巡逻舰艇、4架直升机。
预备役部队:48.4万人,其中陆军42万人,海军3.6万人,空军2.8万人。

意大利陆军拥有18.83万人。
野战军:编有3个军部,辖7个旅(其中2个机械化旅、3个山地旅、1个装甲旅和1个装甲骑兵旅)、3个炮团、2个装甲团、1个重炮团、3个陆航团;防空司令部,辖3个“霍克”地空导弹团、3个高炮团;1个陆航大队。
地方军:编有7个军区、5个独立机械化旅、1个空降旅(含1个特种营、1个航空中队)、1支快速干预部队(由陆海空三军部队组成)、4个装甲团、1个步兵团、4个工兵团和5个陆军航空兵分队。
坦克:“豹”式920辆、“半人马座”400辆。
装甲运输车:M-113型1002辆、VCC-1/2型1794辆、“菲亚特”6614型57辆、LVTP-7型14辆。
牵引炮:857门(105毫米272门、155毫米585门)。
自行炮:286门(155毫米260门、203毫米26门)。
火箭炮:227毫米22门。
迫击炮:120毫米774门、81毫米1205门。
反坦克导弹:“陶”式432具、“米兰”1000具。
无坐力炮:80毫米720门。
高炮:25毫米219门、40毫米234门。
地空导弹:“霍克”66部、“毒刺”128部、 “蝮蛇”24部。
飞机:237架,其中SM-1019型30架、DO-228型3架。
直升机:134架,其中攻击直升机45架。
无人驾驶飞机:若干架。
意大利海军拥有4.4万人(含海军航空兵和陆战队)。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兼北约中地中海常设舰队司令部)和6个战区司令部。
潜艇:“佩罗希”级4艘、“萨乌罗”级4艘。
轻型航母:“加里波第”号1艘。
巡洋舰:“维托里奥.维内托”级1艘。
驱逐舰:“勇敢”级2艘、“大胆”级2艘。
护卫舰:“西北风”级8艘、“狼”级4艘、“狼”级改进型4艘、“山地步兵”级2艘、“智慧女神”级8艘。
导弹攻击艇:“鹞鹰”级5艘。
巡逻舰艇:9艘。
扫雷舰艇:12艘。
两栖登陆舰艇:36艘。
支援舰船;42艘。
特种部队:水下袭击司令部编有3个大队、1支水下作战部队、1所学校和1个研究机构。
陆战队:“圣马可”大队共1000人,编有1个作战大队、1个训练大队和1个后勤大队。装备各种装甲车40辆,81毫米迫击炮16门,106毫米无坐力炮8门,“米兰” 反坦克导弹6具。
海军航空兵 1600人。编有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5个反潜直升机中队,装备攻击战斗机18架、武装直升机74架、空空/空地导弹若干枚。
意大利空军拥有6.36万人。编有8个攻击战斗机大队、7个战斗机大队、2个侦察机大队、2个反潜巡逻机大队、1个电子侦察机大队、1个导航校正机中队、1个空中加油机中队、2个运输机中队、3个通信联络机中队、1个搜索与救援机中队、7个训练机中队、6个“奈基”地空导弹大队和16个“斯帕达”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286架(另有110架库存)。
攻击/战斗机:“旋风”53架、F-104型65架(另储存40架)、F-3型24架(另储存36架)、AMX式99架。
海上反潜机:“大西洋”式13架(另储存5架)。
教练机:125架,其中25架MB-339型(另储存17架)、7架TF-104型(另储存12架)具有作战能力。
运输机:61架。
联络机:39架。
直升机:97架。
空地、空空、地空导弹:若干枚/部。

③ G.55S是什么飞机

菲亚特 G.55“人马座”(意大利语:Fiat G.55 Centauro)是一架单引擎单座的二战时期战斗机,该机于1943-1945年在意大利皇家空军及意大利共和国空军服役。它是由菲亚特在都灵的工厂设计并制造的。 菲亚特G55战斗机55被认为是5系列(serie5)意大利战斗机中最杰出的一个型号。

④ 一战时期的意大利飞机

“安萨尔多”S.V.A.5侦察机
安萨尔多SV A.5/9型战斗机
安萨尔多 A.1 巴利拉战斗机
卡普罗尼 Ca.5 重型轰炸机

⑤ 意大利的武装直升机性能怎么样

意大利的武装直升机还是可以的,在世界上排在前列,该国生产的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世界排名第六。

A-129“猫鼬”是意大利陆军专用的武装直升机,同时也是欧洲研制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

该机采用抗坠毁固定式后3点起落架,机身结构设计主要为铝合金大梁和构架组成的常规半硬壳式结构。中机身和油箱部位由蜂窝板制成。复合材料占整个机身重量(发动机重量除外)的45%,占空重的16.1%,主要用于机头整流罩、尾梁、尾斜梁、发动机短舱、座舱盖骨架和维护壁板。

担负任务:“猫鼬”具有全天候反坦克和火力支援能力,也可用来执行侦察和其它多种任务。

挂弹情况:A-129的武器也很强,共有4个挂架,每个挂架可挂接300千克,一次最多可挂8枚导弹,可选挂“响尾蛇”、“标枪”、“毒刺”、“西北风”等导弹。

⑥ 二战时意大利空军的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二战时意大利飞机的标识主要分三部分:

1、机尾的白色十字,当时意大利名义上还是“王国”,这代表王室。

2、机身的白色识别带。

3、机翼中间圆圈里是三根“束棒”,代表意大利法 西 斯和他们名字的来源(法 西 斯一词原指古罗马代表权威的束棒)。

⑦ 请问这是什么飞机

ch47支奴干,美国的运输直升机。
发展过程

CH-47“支奴干”中型运输直升机,是美国着名的波音直升机公司为美陆军 研制的双旋翼纵列式(可在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全天候中型运输直升机。该机型于1956年研制,CH-47A型于1963年开始装备美军,后又发展了B、C、D型。目前,仍在进行现代化改装。CH-47型机是美军主要运输直升机,也是唯一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目前,装备最多的是C型和D型。其中,CH-47D型是美陆军下世纪初空中运输直升机的主力。中国台湾省也购买了数架CH-47D直升机,用于装备航空旅和海军陆战旅。目前,与美国下一步采购方案也在执行之中。

主要改型

CH-47B型,是CH-47A型机的发展型,装2台2125千瓦的T55-L-7C涡轮轴发动机, 总共为美军方生产108架。
CH-47C型,是CH-47B型的改进型。主要加强了传动系统,更换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并将旋翼由原金属桨叶替换成玻璃钢,增加了抗毁油箱,使“支奴干”可在1220米高度、气温35℃条件下,外挂6800公斤载荷起飞,活动半径56公里。
CH-47D型,美国波音公司为达到美陆军新的战术要求,对“支奴干”进行了13项重大改进的最新型直升机。包括更换大功率发动机,传动功率比原来有较大提高,使用了更大强度的旋翼桨叶,驾驶舱与夜视镜兼容,先进的液压和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等。

性能特点

1.适应能力强。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可在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 条件下完成任务。可进行空中加油,具有远程支援能力。部分型号机身上半部分为水密隔舱式,可在水上起降。
2.运输能力强。可运载33~35名武装士兵,或运载1个炮兵排,还可吊运火炮等大型装备。
3.具有一定的抗毁伤能力,其玻璃钢桨叶即使被23毫米穿甲燃烧弹和高爆燃烧弹射中后,仍能安全返回基地。

基本数据

(CH-47D型)
旋翼直径 18.79米
机身长 15.54米
机宽 3.78米(旋翼折叠)
机高 5.68米 空重 10500公斤
内部有效载荷 6512公斤
外部有效载荷 7192公斤
最大吊挂载荷 10627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 280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 6.77米/秒(海平面)
任务半径 65公里
转场航程 2059公里

作战运用

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运用CH-47实施兵力机动、火炮吊运和物资输送任务,对美军广泛实施的机降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海湾战争中,曾被广泛用于建立加油与补充弹药站,支援纵深作战,执行远程救援等任务。在地面作战开始的第一天,就为地面部队运送了595526升的燃料和大量的弹药、食物和水,并为地面部队空运了榴弹炮。该机主要装备美101空中突击师。在海湾战争地面战斗阶段,该师由南向北大规模机动和在伊军前沿阵地后方机降时,使用了大量的“支奴干”运输直升机。CH47D运输直升机缺少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在无明显特征的沙漠环境下,难以实现精确导航。此外,该机的旋翼叶片、发动机和滑油散热器等存在受风沙侵蚀等问题。
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使用该型机部署维和部队和输送物资,为其快速进驻科索沃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识别特征

1.有两副纵列反向旋转的3片桨叶旋翼,前低后高配置,后旋翼塔较高,径向尺寸较大,起到垂尾作用,其根部,对称配置2台发动机。
2.机身为正方形截面半硬壳式结构。驾驶舱、机舱、后半机身和旋翼塔基本上为金属结构。机身后部有货运跳板和舱门。
3.采用不可收放的4轮式起落架,2个前起落架均为双轮。2个后起落架为单轮。
CH-47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CH-46外形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发动机的形状。前者位于后旋翼塔前部两侧,呈暴露状态,而CH-46为内置式,在相同部位仅有排气孔。
美国陆军“支努干”直升机升级计划
升级CH-47D“支努干”直升机的缘由
CH-47“支努干”直升机一直是美国特种部队和常规陆军部队频繁使用的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支努干”直升机已经老化,维护与使用开支不断增加。因此,美国陆军启动了CH-47F改进型直升机升级计划,这可以使老化的“支努干”直升机的寿命再延长20年的时间。
1982年至1994年间,波音公司先后升级了CH-47A型、CH-47B型、CH-47C型,直至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当该直升机达到20年的使用寿命时,其机体、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其它子系统频繁出现问题。老化的导线和连接器也经常导致故障的发生。
在阿富汗期间,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经常执行“黑鹰”直升机不能执行的运送任务,不过它已经不能满足陆军的运输需求了。CH-47D型能够在30海里范围内运送15000磅重的货物,而陆军目前使用的M198榴弹炮及其炮组和装备的总重约为16000磅,已经大大超过了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的运送能力。升级目标与预期进度
在“沙漠风暴”行动之后,陆军计划对CH-47进行升级,使其拥有四片桨片的螺旋桨、新型发动机以及全部集成的电子设备,但经过论证,该计划的开支巨大,陆军的预算难以承受。而此次的CH-47F升级计划则现实得多,主要工作将是换装全新的配线和连接器,更换传动装置、螺旋桨片和发动机。
虽然升级计划的目标是节省“支努干”直升机的使用与维护费用,但由于该计划开支不菲,五角大楼目前仍在对该计划进行严格的详细审查。不过,升级工作目前仍在继续按计划进行,因为其它替换产品注定要更加昂贵。
据国防部长办公室估计,每架CH-47F“支努干”改进型直升机的成本约为2200万美元,预计至少可以在陆军服役到2033年,距第一架“支努干”直升机投入使用有77年的时间。
升级计划要求将陆军所有的433架CH-47D“支努干”直升机中的300架升级为CH-47F型。第一架低速初始生产的CH-47F“支努干”直升机预计于2004年交付使用。
今年5月,波音公司向美国陆军交付了第一架改制的序号为8002的CH-47F“支努干”直升机,是升级计划中要求的两架原型机之一。这两架直升机均于去年进行了飞行与系统验证测试。
据波音公司估计,该公司设在费城的工厂每个月至少可以升级4架直升机。目前的升级计划要求从2003年的每年改进7架的升级速度增加到2009年的27架。最终至2016年为29架。
陆军估计,此次升级可以将CH-47D“支努干”直升机2526美元/小时的使用费用降至CH-47F型的1895美元/小时。此外,CH-47F型直升机能够在高空运送更多的货物,并且能够与其它平台共享信息。
具体升级内容
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振动问题。此次升级将对机身进行调整,使其结构更加坚硬,既减少了振动也减轻了振动抑制系统的重量。由于机身的刚性部分大多位于前端上部,因此CH-47F使用了全新的座舱。更低的振动能够减少使用与维护费用,同时提高航空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机身进行破裂与腐蚀性检查,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必要的修理。另外,CH-47F使用的生产线仍是原有的流水线。CH-47F的机尾螺旋桨更易于拆卸和组装,便于快速部署。
最初的升级计划要求CH-47F毫无变化地使用现有的传动装置。不过,后来陆军又同意检查变速箱,虽然CH-47D“支努干”直升机具有7500轴马力的传动能力,能够满足陆 军目前的空运需求,不过,军方还希望直升机能够具有更高的传动功率,以满足未来需求。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将哈内威尔公司生产的3750轴马力的T55-L-712涡轮轴升级为4867轴马力的T55-GA-714A 标准涡轮轴。这就使CH-47F能够运送16000磅重的榴弹炮及其炮组,运送距离可增至100海里,这个距离是陆军需求的3倍还多。虽然CH-47F“支努干”直升机的动力增加了,不过其总重量仍为目前的50000磅,与CH-47D型等重。用于特种行动的“支努干”直升机和目前的出口型直升机约为54000磅。
在前端,CH-47F 引入的玻璃座舱并没有出口型“支努干”或新型UH-60M“黑鹰”直升机座舱那样尖端。波音公司将“支努干”直升机的机组控制台与洛克威尔·柯林斯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个符合MIL-STD 1553B标准的数据总线上。
在中心控制台上,每个飞行员面前都有一个控制显示装置,机组成员能够通过它管理整个系统并实现通信与导航。CH-47F有两个GPS/INS导航器,能够显示数字地图并提供垂直速度信息。
CH-47F还装有一个改进型数据调制解调器,能够接收来自空中或地面平台的命令和形势报告。其通信设备包括:一台装有“Have Quick II”跳频装置的ARC-164 超高频调幅收发机、两部ARC-201D 甚高频调频收发机、一台ARC-186甚高频调幅/调频收发机和 一台用于超水平线通信的ARC-220高频收发机。
CH-47F的电子对抗装置与CH-47D相同,不过,它将装备第2套M130闪光箔条撒播器,其数据总线还允许可以安装综合无线电频率电子对抗套件(SIRFC)和综合红外对抗套件(SIIRCM)。
在振动得以降低的情况下,CH-47F内的数字电子部件能够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并减少使用与维护费用。但是,为了控制费用并降低集成工作的难度,CH-47F仍使用现有的电动机械仪器来显示发动机参数。虽然CH-47F使用了新型数据总线,不过仍未安装前视红外夜视传感器。
根据计划,将有7架第1批次的CH-47F“支努干”直升机被升级为MH-47G直升机,其油箱体积将更大,还要装备空中加油管、多模式雷达以及包括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在内的新型公用航空电子设备。洛克威尔·柯林斯公司的航空电子架构系统将用来对MH-47、MH-60以及A/MH-6航空软件进行标准化。波音公司负责将软件集成到MH-47G直升机的座舱内。
CH-47F的模拟飞行控制计算机仍与CH-47D一致,但在第2批次的CH-47F中,将使用更先进、可支持能力更高的数字计算机。

型号简介
CH-47A

最初生产型。第一架于1962年8月16日交付给美国陆军。早期生产的CH-47A装两台T55-L-5涡轮轴发动机,后改用T55-L-7涡轮轴发动机。总共交付给美国陆军354架CH-47A,交付给泰国皇家空军4架。CH-47A型已停产。根据1978年的美国陆军合同,它的传动系统功率已加大到CH-47C的标准。

CH-47B

CH-47A的发展型。装两台2125千瓦的T55-L-7C涡轮轴发动机。1967年5月10日开始交付,总共生产了108架,1968年2月交付完毕。根据1978年的陆军合同,它的传动系统功率已加大到CH-47C的标准。

CH-47C

CH-47B的改进型。由于加强了传动系统,采用了两台2796千瓦的T55-L- 11A发动机和增加了总燃油量,大大提高了这一型号的性能,从而满足了美国陆军提出的新要求:在大气温度+35℃、1220米高度条件下,外挂6800千克载荷起飞,活动半径56千米。CH-47C于1967年10月14日首次试飞,1968年3月开始交付,1980年夏天交付完毕,共交付给美国陆军270架。1973年该公司研制成功桨叶大梁裂纹检查系统(ISIS)和抗坠毁油箱,油箱容量为3944升。1973年3月以后交付的CH-47C上均装有这两项设备,对以前生产的CH-47C也逐步进行了改装。1978年5月开始在CH-47C上试装玻璃钢桨叶,1979年开始将182架美国陆军的CH-47C改装玻璃钢桨叶,到1986年改装工作全部结束。

CH-147

CH-47C的加拿大部队编号。1973年接到加拿大武装部队订购9架CH-47C的合同,1974年9月开始交付。这种型号基本与CH-47C相同。

BV-234

民用型。1978年夏末,美国波音直升机公司宣布研制波音234,以执行客运、货运及其它专门任务,如近海油田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支援、远距资源开发、吊运、伐木和建筑、海上及陆地搜索和救援、空中灭火、港口疏散、救灾、输电线路敷设、管道建设及修理等。

CH-47D

CH-47系列的改型。1976年根据与美国陆军签订的一项合同将3架早期型的CH-47(A、B、C型各1架)改成D型的标准原型机,第1架标准原型机于1979年5月11日首次试飞。1980年10月,美国陆军与波音直升机公司签订第一个CH-47D生产型改进合同。截止1984年改装了88架。1984年2月28日首次装备美101空降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1989年1月13日波音直升机公司又得到一项多年合同,将144架CH-47改装成CH-47D(包括11架MH-47E),前后共改装472架(包括MH-47E),从而将美国陆军“支奴干”机群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下一世纪。GCH-47D地勤维修训练机。仅在费吉尼亚有几架。

MH-47E

CH-47D的特种部队型。1987年12月2日,波音直 升机公司收到8180万美 元的合同,即在改进的CH-47D的基础上为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研制一架MH-47E“支奴干”原型机。计划需要51架MH-47E,后削减到25架,原型机在1990年6月1日首飞。首批11架MH-47E已于1992年11月交付给了第160特种作战航空联队第2大队,第二批14架的最后一架于1995年4月交付完毕。

CH-47SD

“超D”(SuperD)最新出口型。采用了一些MH-47E的技术。装T55-L-714A涡轮轴发动机,带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直升机两侧有单点压力加油和放油口,燃油装在两个抗坠毁的弹性油箱中,总容量为7828升,并装有史密斯公司的数字式油量测量系统。

CH-47F

CH-47D的升级型。ICH“改进货运直升机”计划,计划为CH-47D换装T55-GA-714A发动机,命名CH-47F。主要工作将是换装全新的配线和连接器,更换传动装置、螺旋桨片和发动机。

服役情况

美国陆军共购买了5架YCH-47A,349架CH-47A,108架CH-47B,270架C
H-47C,2架美国制造的CH-47D和11架意大利制造的CH-47C,各型共745架。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CH-47运输直升机
各型“支奴干”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5架),澳大利亚(12架),加拿大(9架),埃及(4架),希腊(7架),日本(60架),西班牙(19架),韩国(30架),新加坡(6架),中国(6架),中国台湾(3架),泰国(9架)和英国(58架)。
接收意大利阿古斯塔/南方直升机公司按许可证制造的CH-47C的国家有:埃及(15架),希腊(10架),伊朗(68架),意大利(37架),利比亚(20架)、摩洛哥(9架)和美国宾夕法尼亚陆军国民警卫队(11架)。
“支奴干”的总订货量达1134架(包括民用型)。

实战表现

在越南战争中,CH-47A主要用于为陆军部队运送兵员物资,特别是在为炮兵吊送火炮到不便进入的复杂地带,为前线输送油料(一次外吊2个各500加仑容量的软油箱)和回收近降或受伤在外的直升机(一次可吊一架UH-1)方面获得好评。在越南南方,当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全速低空飞行时,基本不需要别的飞机的护航。但涡轮式发动机在高山、高温季节中出力不足,影响了性能的正常发挥。
91年海湾战争时,有163架“支奴干”直升被部署到西南
亚,组成10个中型直升机连。这个数目占美军装备量的47%。CH-47D常常是美军唯一一种能够在宽阔地域上运送重型货物的直升机,其载重量和速度为美军指挥员和后勤官提供了优于其他国家陆军的作战能力。在地面作战中由第18空降师执行的侧面机动就以CH-47D为“基石”的。仅第一天作战中,CH-47D就运送了大量弹药装载货盘和131000加仑燃料,同时在2小时内建立了40个相互独立的燃料弹药补给点,从而为第二天总攻做好准备。 CH-47D在波斯尼亚的维和行动中表现同样非常出色。16架“支努干”在6个月的行动期间通过时数达2222小时的飞行运送了3348名乘客,以及1452吨货物、这个数字相当于运送112个步兵排或者201门M198榴弹炮。其中最为人知晓的任务是在95年11月29日和30日,CH-47D协助第502工程连在发生洪水的萨瓦河上铺设浮桥,以便第一装甲师能够跨河进入波斯尼亚。每当洪水冲走浮桥设备时,CH-47D能迅速的重新供应相应物资。

CH-47“支努干”运输直升机结构数据

美国陆军的CH-47,是美军标准中型运输直升机,它是一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近短形截面的机身头部是驾驶舱,中段是长9.15米、高1.98米的大型主舱,可容44名士兵或
27名伞兵或24副担架,地板上设系留点91个,可一次运输一套战术地对地导弹或2辆吉普车。为此,机尾是兼作跳板的向下翻的货舱门,装卸极为方便。 机组成员3名,机身长15.5米,旋翼直径18米,最大起飞质量22700千克,最高速度26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59千米/时,航程560千米,续航时间2.2小时,武器2门70毫米机关炮,装载质量10800千克,载重22680公斤时爬升率464米/分钟。

其装备了AV/ASH-137多普勒雷达,有具备地形跟踪、地形回避、空对地测距和地形显示功能的AN/APQ-174雷达。导航设备有全球定位系统、地形参考导航系统和AN/ASH-145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另有激光、雷达、导弹告警系统,脉冲干扰机、干扰物/曳光弹发射器和抗干扰无线电台。此外,还配有前视红外装置和数字式移动图形显示仪等。MH-47E在驾驶舱中增设了一个由4部多功能显示器组成的任务管理系统和一个任务辅助系统。

给个分谢谢

⑧ 请问这是什么飞机(回答详细点)(有图)

美国SR-71“黑鸟”高空战略侦查机. 在美国人设置的层层“黑幕”的笼罩下,长期以来人们无法了解“黑鸟”家族的真相。实际上,“黑鸟”家族,即“黑鸟”系列飞机有三代: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单座侦察机A—12“牛车”及其派生型、试验战斗机YF—12A和美国空军的战略侦察机SR—7l。这三种型别的飞机分别制造了15架、3架和31架。目前仍在使用的“黑鸟”只有4架:由美国空军第9侦察联队第2分遣队使用的两架SR—71A重新服役型、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德赖顿飞行研究中心使用的一架SR—71A和一架SR—71B。 在“黑鸟”家族这老少三代中,实际完成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中只有A—12“牛车”和SR—7l“黑鸟”,但SR—71的问世是与前两者密不可分的。清楚了解前两者的来龙去脉,自然就会了解SR—71的由来。 中情局的秘密侦察机A-12 A—12“牛车”,是1959年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研制的高空高速侦察机。一些新闻媒体曾介绍的SR-71的原型机A—ll,实际上就是A—12“牛车”。早在1955年,在U—2侦察机首次试飞不久,洛克希德公司专门负责开发研究的“臭鼬工厂”,便开始对U—2的后继机,一种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的超音速侦察机进行基础研究。为了对付当时技术性能逐步提高的苏联雷达系统,在U—2飞机的着名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的领导下,“臭鼬工厂”执行了一项代号为“热忱”的计划,以研究速度M3一级、且能极大减小机体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新式侦察机。 1957年,该公司首先提出了采用切尖三角形上单翼和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方案,代号“天使长1”(AIohangel l),简称A—l。 接着又提出了一种采用与F—104战斗机相似的具有菱形翼剖面、中单翼布局、装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方案,代号“天使长3”,简称A—2。 在“热忱”计划所研究的减小机体雷达反射截面积技术的A—3之后的各方案,都叫A系列方案,就不加“天使长”这个代号了。所以,后来研制出来并装备使用的A—12和美国长期以来对外宣传称为A—11的飞机,其编号中的A就是“天使长”英语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它不表示飞机的用途。 A—12是在A—ll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并且满足了军方提出的要求。与它竞争,是康维尔公司提出的子母机方案。该方案采用升力体外形、是速度M4一级的无人侦察机,绰号“鱼”,计划从B—58“超盗贼”飞机上发射。 美国国防部、空军和中央情报局对这两种竟争方案进行了对比审查,最后选定了A—12方案,并于1959年8月29日正式批准。1960年1月26日,中央情报局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了制造和试验12架A—12侦察机的合同,A—12飞机随之也进入了研制阶段。1962年2月26日,A—12的一号机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工厂正式出厂,并被运往位于内华达州称为“死湖”的秘密试验基地。1962年4月26日,A—12进行了首次试飞。 该基地在拉斯维加斯西北,是一片辽阔的干湖,有1500米长的跑道,曾进行过U—2飞机试飞和有名的“红旗”军事演习。为作为A—12飞机的试验和使用基地,该基地于1964年进行了扩建,修建了长达2500米的新跑道。1962年5月2日,l号机在第二次试飞中速度就达到了M1.1。10月5日,开始把右发动机由J75换为推力更大的J58(即JT1lD—20A)进行试飞。1963年1月15日,把左右两台发动机都换成J58进行了试飞。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后,A—12达到了设计速度性能:7月30日速度突破了M3;同年11月在高度4800米飞出了设计最大速度M3.2。 1964年2月3日,在高度25000米,该机以 M3.2速度飞行了10分钟。 A—12飞机翼展16.94米,机长31.17米,机高5.64米,机翼面积166.76平方米;着陆重量23586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3070公斤。机体为采用铣合金材料的硬壳式结构。机体外形的突出特点是三角翼和从翼根前缘开始向机头延伸的大边条,在两翼的半翼展位置各装一台发动机。在试验阶段,飞机装普?惠公司的J75发动机,推力为68.6千牛;生产型飞机改装推力为91.2千牛(加力推力为140千牛)的J58发动机。机翼油箱在发动机短舱内侧。机身上装有受油管,飞行中可由KC—135加油机加油。 A—12从1965年开始使用,曾执行过代号为“云雀”行动的侦察古巴的任务和代号为“黑盾”行动的侦察越南、中国和朝鲜等国的任务。1968年,随着美国空军装备SR—71,A—12便被SR—71所取代。 用A-11掩护A-12 在A—12系列飞机中,除了中央情报局订购的12架A—12之外,还制造了l架双座型的A—12B和两架用于空中发射D—21遥控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派生型M—21,其绰号为“鹅大妈”。所以,A—12系列飞机共制造了15架。 在1963年到1968年5年中,A—12共损失了6架,其中包括一架M—21。最初的一架是在1963年5月23日发生的飞行事故中损失的。当时飞机在飞行中突然发生上仰,失去控制,飞行员弹射出飞机后,飞机进入螺旋坠地。这次事故受到严格保密,所以外界仍不知道有A—12。后来,该机在一次飞行试验中因故障曾在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紧急着陆。 1964年2月29日,约翰逊总统发表讲话,公布了代号为“牛车”计划的一些情况。其要点如下:美国成功研制了一种能在21336米高度,以3219公里时速飞行的新式喷气试验机A—11;现在几架A—11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试验;既可军用又可民用的A—11,其优异的速度、高度和续航性能是先进技术的结晶,目前正在试验研究这些先进技术在远程截击机和超音速客机上的应用;该飞机大量采用钦合金材料,可以3倍音速飞行,该计划已从1959年开始实施,上、下议院议员都有资格充分了解该机的研制情况;机体由洛克希德公司伯班克工厂研制,J58发动机由普?惠公司研制,火控系统和空对空导弹由休斯飞机公司研制。 随着总统讲话的发表,还公开了该计划战斗型YF—12A的1号机照片。其实在总统讲话中,已经暗示了该截击型机的存在。而且,他在讲话中把A—12飞机说成是A—11,这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有意掩护该机的实际编号。这就是长期以来一些新闻媒体都把A—12说成是A—11的根本原因。 双座型A—12B,是在单座型A—12的基础上发展的教练型。主要改进是将其驾驶舱后面安置侦察照相机的“Q舱”,改成了第二乘员舱。为确保后舱乘员视界,改成的后舱明显比前舱高。A—12B仅制造了一架,绰号“钛鹅”。 1962年11月,A—12B在伯班克工厂出厂被运往于湖试验基地,1963年1月首飞。中央情报局在A—12首飞前,就开始从空军和海军选拔和训练该机的飞行员,以使他们能承担秘密试飞任务,同时还在干湖试验基地建立了第1129特别行动中队来实施训练计划。 A—12的制造编号从121开始,最初从121到125号机(其中第4号机是双座型A—12B)都装普?惠公司的J75发动机,但单座A—12的初期型和126号以后的批生产型飞机都改装了普?惠公司的J58发动机,唯有A—12B始终使用J75发动机。A—12B采用推力较小的J75发动机,实际上很难以M3的速度作巡航飞行,其目的就是便于使那些以前只驾驶过飞行速度在Ml至2一级飞机的驾驶员,通过该机的训练能够平稳地向驾驶A—12过渡。 "接线板"计划 A—12系列飞机的最后两架,工厂的制造编号为134和135,是洛克希德公司按“接线板”计划研制的D—12(原编号为Q—12)无人驾驶侦察机的运载母机M—21“鹅大妈”。M—21由A—12改装而成,具体改动是在A—12的后机身上设置了发射无人机的支架,并在原Q舱位置设置无人机发射操作员座舱,所以它是一种双座型机。 1960年5月10日,美国空军飞行员加利?鲍尔斯驾驶的U—2侦察机在苏联境内被击落,为此,美国人开始探索使用无人驾驶侦察机在极危险空域进行侦察活动的技术,“接线板”计划随之出笼。在编号D—12中,这个D,除含有遥控无人驾驶飞机(Dmne)之意外,还含有子机(Daud2ter)之意。而母机M—21中的M,则含有运载母机(Mother)之意。 D—21的翼展5.80米,机长13.06米,机高2.14米;最大重量4990公斤;采用BJ43—MA—11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推力6.672千牛;最大速度M3.25,续航距离5550公里。该机的照相设备装在机头下面被称为可回收舱的容器内。在飞机完成侦察任务后,该容器可按预设程序或据遥控指令抛投在一定范围内,然后由JC—130B飞机回收。D—21无着陆装置,在投下可回收舱后便自动爆炸销毁。 1964年12月22日,M—21首飞,原预定在1965年3月由它运载、发射子机,但由于它在试验中发生了种种故障,所以推迟了整整一年。1966年3月5日,由出厂编号为135的M—21发射了编号为503的D—21。1966年7月30日,在发射试验中,因子机未能正常脱离母机,致使子机与母机一起坠落,虽然母机驾驶员弹射逃生成功,但发射子机的操作员不幸丧生。 “接线板”计划因这次严重事故而被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由B—52H两翼下挂载2架D—21B的“老碗”计划。D—21原是与M—21配合使用设计的,所以从低速的B—52H上发射,难于增速到M3.2,为此就在它机体下部加装了火箭助推器;为便于与B—52H连接,还在它的机背上安装了挂载装置。从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出动的能发射D—21B的B—52H,实际上是在中国上空执行侦察任务。 D—21最终只制造了6架,制造编号为501至506,其中4架进行了试验发射。其余两架制造编号为501和502的飞机,被改装成D—21B进行了B—52H的地面和空中运载试验。D—21B共生产了32架,工厂生产编号为507至538,从1967年11月到1970年2月共发射了16架。剩下的16架和D—21的501、502号一道,由驻扎在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塞空军基地的军用飞机保管处理中心封存,直到1977年这两种无人驾驶遥控侦察机才公开其身份。 M—21“鹅大妈”因事故损失了一架,另一架只服役了很短时间。 试验战斗机YF—12 YF—12A虽然仅以试制3架而告终,但毫无疑问,它仍是“黑鸟”家族排行第二的前辈。 1964年,虽然约翰逊总统在公布“牛车”计划时,曾以A—11来掩护A—12,并含蓄地透露了当时已开始研制的YF—12A远程截击机,但A—12的存在,直到80年代初才由该机的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真正公诸于世。 “臭鼬工厂”很早就开始考虑把A—12“牛车”改为战斗机,但正式研制是从1959年9月开始的。当时,美国空军取消了北美公司XF—108“轻剑”战斗机研制计划。XF—l08是在仅以试制而告终的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来研制的一种速度为M3一级的截击战斗机。原计划该机将装备XB—70的ASG—18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和GAR—9空对空导弹(即后来的AIM—47),它们仍由休斯飞机公司继续研制。 由于研究、制造和使用经费过于庞大,空军取消了采用XF—108截击机的计划,相应配套的新式武器系统、ASG—18火控雷达和GAR—9导弹的研制工作也被搁置起来。在行将取消XF—108研制计划之前,当时正接受A—12研制任务的洛克希德公司说服了美国空军,用ASG—18火控雷达和GAR—9导弹来装备A—12,使它成为一种3倍音速的截击战斗机。这样做,既经济又可行。1960年3月16日,凯利?约翰逊向空军提出了名为AF—12的战斗机设计方案,并签订了试制3架飞机的合同。 1962年10月,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公司提交了AF—12的订货书,由此拉开了试制3架飞机的序幕。 AF—12将A-12的Q舱改为火控系统操作员座舱,是“黑鸟”系列继A—12B之后的第二种双座型飞机。除此之外,它与A—12的最大区别在于,由于其机头内装ASG—18雷达,故原来一直延伸到机头的机身边条在驾驶舱侧面中断。并在边条前端根部设置了红外跟踪传感器。在该传感器后面,边条下面机身左右两侧沿纵向设置了4个武器舱,每个可各装一枚GAR—9导弹。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切断原A—12的机头边条致使飞机方向稳定性下降,为此在机体尾部下面加装了折叠式腹鳍,并在发动机短舱下面加装了固定式腹鳍。1963年8月7日,AF—12的1号机首次试飞,1963年11月26日,2号机首飞,1964年3月12日,3号机首飞。 在2号机首飞的阶段,这种试验机仍称为AF—12。1964年2月,该机被正式命名为YF—12A。就在约翰逊总统宣布A—11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试验时,就有两架已经试飞过的YF—12A正从干湖基地运往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空军认为,为了对付苏联研制超音速轰炸机,必须装备2倍音速的截击机,因此要求装备93架F—12B。F—12B是计划中YF—12A的生产型,为增大导弹挂载量,机身有所加长。1965年3月18日,YF—12A首次进行了发射导弹攻击试验,并击落了Q—2C靶机。 此后,YF—12A又进行了12次发射AIM—47导弹的试验。该机还曾在另一次试验中,用ASG—18雷达成功地探测到了飞行在海平面上空457米高度的波音公司JQ—47“同温层喷气”靶机。YF—12A机翼翼展16.94米,机长3O.99米,机高5.64米,机翼面积166.76平方米;着陆重量30844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6246公斤。虽然它的机体长度比A—12稍短,但机体重量却增大了。 尽管YF—12A进行了一系列武器发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但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资金困难为由,没有批准空军采用该机的生产型F—12B。结果,YF—12A仅以试制3架而告终。1968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通告中止执行该机研制计划,随之1号机被封存,2号机和3号机则由NASA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3号机曾在1965年5月1日创造了24468.86米的飞行高度记录、3331.41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纪录。 虽然F—12B是计划中的YF—12A的生产型,实际上并末真正制造过。该型加长了机身,可挂载8枚导弹,内部载油量也增大了。其生产计划被取消后,美国空军打算用由F—106A“三角标枪”截击机经现代化改进而成的F—106H,来代替F—12,但由于越南战争不断升级而中止。后来休斯飞机公司将被取消的ASG—18火控雷达系统和AIM—47导弹,发展成了AWC—9火控雷达系统和AIM—54“不死鸟”导弹,并将其装备F—14“雄猫”战斗机,以保卫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免受苏联超音速轰炸机的攻击。 RB—12也是原计划中YF—12的另一种生产型号,但并末进行研制。该机是将A—12机身内部的武器舱改装设置了旋转式投放装置,可携带4枚180公斤级的小型核弹,而且具有侦察能力,故称为RB—12。此外,YF—12还有一种纯粹轰炸机型的B—12方案。上述两种方案均只停留在计划上,并未进行研制。不过,B—12方案后来被用在了RS—71(公司名称为RS—12)计划中。 从RS—12到SR—71 在A—12研制计划实施时,“臭鼬工厂”就向美国空军提出了以A—12为基础的侦察/轰炸型方案RB—12。在A—12开始进行飞行试验时,洛克希德公司就在制造RS—12和B—12的模型。RS—12是A—12的按比例放大型,是一种既能执行侦察任务,又能实施核攻击的侦察/攻击飞机,其研制计划最终半途夭折。在它的编号中,R代表侦察(Reconnajssance),S代表攻击(Shike)。专用侦察型R—12是A—12的双座按比例放大型,它顺利地进入了实机研制阶段,最终R—12作为SR—71总计生产了31架。那么,R—12为什么又变成SR—71了呢?原来在洛克希德公司提出RS—12和R—12两个方案的同时,罗克韦尔公司则提出了以B—70“瓦尔基里”轰炸机为基础的RS—70侦察/攻击机的方案来竞争。所以,洛克希德公司的两个方案虽然在本公司内称为RS—12和R—12,但对外则称为RS—71和R—71。 实际上,研制出来的侦察机既不叫RS—71,也不叫R—71,而称为SR—71。其中原委与约翰逊总统将A—12对外称为A—ll完全一样,SR—7l也是由他亲自对外宣布的。1964年7月25日,约翰逊发表讲话,透露了洛克希德公司正在研制第二种速度3倍音速的军用飞机,编号为SR—7l,是一种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先进远程战略侦察机。 总统的这次讲话没有隐藏SR—71的军内实际编号,但此时SR已无攻击、侦察之意,其含意已变为战略侦察(Strategic Reconnaissance)了。 1962年6月,美国空军对R/RS—71进行了模型审查,同年12月6日签订了制造6架试验机的合同。最后把侦察攻击型RS—71改为战略侦察型SR—71A,共制造了29架,其教练型SB—71B制造了2架。此外,还用YF—12A的l号机和地面试验机的部件改装了一架SR—71C。SB—71型总计制造了32架。 SR—71A是由YF—12发展而来的战略侦察机,也是“黑鸟”家族中生产架数最多的一种型号。该机于1963年2月开始研制。1964年10月29日l号机出厂,井被运往负责试验的加利福尼亚州旁姆戴尔工厂,在完成地面试验后,于同年12月22日首次飞行。1964年12月7日,美国空军决定将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提供给SR—7l战略侦察机使用,并组建了第4420战略侦察机联队。该联队即是美国空军第9战略侦察联队的前身。1965年SR—71通过了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的鉴定,并在1966年1月开始交付第9战略侦察联队使用。 与A—12和YF—12A相比,SR—71A机翼翼展、机高和机翼面积均与A—12和YF—12A相同,但机身加长了,为32.74米。机身两侧的边条一直延伸到机头,取消了发动机短舱和机尾下的3块腹鳍。该机机内载油量增大,飞行重量和航程也有所增加。机载设备包括简单的战地侦察设备、入侵侦察用的高性能探测装置,以及每小时能侦察面积为15.5万平方公里的战略侦察系统。 到1967年9月,29架SR—71A全部试飞成功。1968年3月8日,第一架SR—71A(64—17978号)部署到位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以取代A—12执行战略侦察任务。两周后,SR—71A开始执行对越南和中国的侦察任务。1990年1月21日,驻嘉手纳基地的最后一架SR—71(64—17962号)离开该基地返回美国。1990年1月26日,SR—71A的使命全部结束,所有飞机也随之退役。SR—71B是SR—71A的串行双座教练型,后座舱为教官舱,比前座舱高,这样前后座的乘员都有较好的视界。在该机发动机短舱下,又重新装上了两块固定式腹鳍。该型共生产了两架,分别于1965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首飞,于1966年1月交付使用,用于培训SR—71A的飞行员。1968年1月11日,SR—71B的2号机因飞行事故坠毁,剩下的一号机后来作为NASA的831号机用于各种飞行试验,至今仍在使用。 SR—71C是经修改的教练型,只制造了一架。由于SR—71B的2号机失事,根据空军的使用需要,将YF—12A的l号机改装成了此教练型。 在29架SR—71A飞机中,有一架尾部稍有修改的飞机,它就是SR—7lA(BT)。因该机加大了尾梁尺寸,故有人称其为“大尾”(Big Tail)。采用这种大尾梁设计的主要考虑,是为给飞机加装改进的传感器等设备。该机于1976年10月29日首飞。 重新服役和退役 SR—71A还有一种重新服役型。1990年1月25日,SR—71A全部退役以后,除了少数被封存外,大多数都是直飞其永久的归宿地—各大型博物馆或公园,作为一代名机的代表作供游人观赏。然而,在1994年,美国国会批准SR—71重新服役。1995年6月28日,两架经重新修整后的SR—71A重新服役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重新服役型。这两架飞机修整的内容主要是,对机体结构进行了加强,其次是装备了先进的机载设备,如第一代新型合成孔径雷达ASARS—l、技术研究目标照相机TEOC、高清晰度光学纤维照相机、电子信息系统和数据传输装置等。重新服役的1号机是NASA使用的NASA832,1995年6月28日,它率先恢复现役。1995年8月28日,拟重新服役的2号机开始试飞。1997年1月1日,空军提交了使两机处于任务状态的请求报告。 正当美国空军准备将重新服役的SR—7lA用于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在美国1998年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中,美国政府却没有批准SR—71A的使用经费。于是,现由美国空军第9战略侦察联队第2分遣队使用的两架SR—71A重新服役型,尚未使用一次又将重新退役。 SB—71极其高昂的使用费用,是其将退役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就连国会议员也有人认为它仍然是一架尚无其它飞机可以代替的战略侦察机。在美国空军提交的任务准备状态的请求报告中,曾提出两架重新服役的SR—71A按每月30天计算,每月所需费用为3900万美元的预算。而且,美国空军还计划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如改进它的侦察设备和雷达系统,装备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些都需要极大的投资,所以美国国会未批准这些投资计划。由此看来,6O年代问世的“黑鸟”即将走到其生命的尽头。不过,即使SR—71全部退役,但现在已经变成NASA飞行试验机的“黑鸟”,仍将在科研战线上超期服役。
麻烦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的飞机长什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美国土地哪个大 浏览:541
伊朗靠近伊拉克城市叫什么 浏览:449
中国最火的河是什么河 浏览:556
英国有多少人打新冠疫苗 浏览:857
为什么印度人叫印度三哥 浏览:94
人民币五千可以换多少越南币 浏览:873
中国有哪些疾病和灾难 浏览:453
中国代工的耐克如何 浏览:854
意大利的餐馆在哪里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240
肯塔里在印尼什么省 浏览:118
印尼买房子需要多少钱 浏览:519
在越南出国工作如何 浏览:801
越南网站看延喜攻略网址是什么 浏览:307
越南红鸡一斤多少钱 浏览:429
意大利进口电脑裁床有什么牌子 浏览:849
20岁以下的中国人有多少人 浏览:284
在哪里有批发便宜的越南泡沫拖鞋 浏览:414
佩奇意大利面视频怎么做 浏览:952
伊朗藏红花什么人不能吃 浏览:730
艺术鉴赏常识中国画如何欣赏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