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商法为什么起源意大利

商法为什么起源意大利

发布时间:2022-08-13 01:21:47

⑴ 十世纪以后商法首先形成在哪个国家

中世纪的商法于10世纪至12 世纪首先形成于意大利。
11世纪晚期以前教会法是分散性的,教会所参与的社会事务主要局限在有关灵魂和精神事务上,教会的普遍性主要不是依靠政治或法律的统一,而是依靠共同的精神传统、共同的教义和崇拜以及一种共同的礼拜仪式。教会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与神学学说、礼拜仪式和各种圣礼交织在一起。在涉及诸如财产法、犯罪和侵权行为、程序、继承等领域教会法常常与世俗法结合在一起,而世俗法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习惯之中。伯尔曼先生认为,11世纪的教皇革命导致了近代西方国家的产生,这个国家是指由教皇所统治的教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教会成为独立于王权和领主的公共权威,行使着一个近代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具备了近代国家大部分的特征。11世纪末,在意大利北部欧洲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创立,在这所大学对当时发现的罗马法文本已开始予以研究和传授。罗马法的发现与研究以及法律在大学里被自觉的逐渐构筑成知识体系等因素,对于教会法体系的创立产生了直接影响。在12~13世纪间,5部主要的教会法汇编陆续编定,被统称为教会法大全,第一个近代西方法律体系即近代的教会法体系就此产生。教会法体系不仅从形式上被赋予了逻辑连贯性的外观,内容上被划分为社团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财产法、契约法以及诉讼程序,而且在精神和原则方面贯穿着宗教教义。随着教会法体系创立,各种新的世俗法———封建法、庄园法、王室法、城市法、商法也模仿着教会法的许多概念和技术而体系化和精致化,教会法和世俗法体系的分别创立所附带产生的是一个职业的法律家和法官阶层,分等级的法院制度,法学院,法律专着,以及把法律作为自治的、完整的和发展的原则和程序体系的概念。
11世纪晚期,广泛的商业活动是与庄园的生产方式和封建的社会政治关系并存的,商人在封建等级体系中获得了一种合法身份,成为独立的阶层,商人法在商业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并得以发展,正是在那时,近代西方商法的基本概念和制度才得以形成,商法在西方才第一次逐渐被人们看做是一种完整的、不断发展的体系,新出现的商法体系与教会法、王室法、采邑法、城市法相并列,彼此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一时期商法总体性特性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客观性,商事关系不同于一般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这种关系的参与主体要广泛的多,多涉及彼此并不相识而安全由共同的经济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从事海上贸易,远航千里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进行商业贸易最足以说明此点。在一个相对封闭和凝固的社会中所形成的传统、习惯、风俗等社会规范显然不敷要求的。11世纪末12世纪初,欧洲商法已从商业交易习惯过渡到成文法,商法中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实际上也变得更加客观、准确,而较少任意、模糊。商法作为客观规则体系,为商人安排经营活动,期待或预测交易相对人的行为奠定基础,且商法确立客观的交易程序,并通过商事法院在对商事纠纷的裁判时引为裁判依据而得以强化。第二,国际性,11世纪晚期以后,规模巨大的国际集市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在全欧洲各个指定的地点或者云集了各国商人的永久性市场镇和市场城举行。较之于地方贸易,跨国贸易常常占优势,并为一般的商业交易提供一种重要的模式。那个时期的许多商业活动都具有世界性或国际性。商法上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在地方适用中变得更加统一、更加普遍,而较少差异、也较少歧视。“商人法乃是一种形式上的国际法,基本点在于,有容许签订约束性契约的自由,又有对契约安全的保障,还包含有建立、转移和接受信贷的种种办法,在整个中世纪时代,贸易纠纷采用商人法这办法,曾通行于王室法庭、教会法庭、甚至封建领主法庭。对于国际商人和贸易者,商人法尤为必需。商人法至少在理论上,是对所有不同国家商人之间的交易一律通用的。”第三、创新性,如上文所述,欧洲中世纪第一个法律体系是教会法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以其形式上的逻辑性为世俗法提供了榜样,而且在内容上教会将罗马法的“自然理性”转化为“自然法”,在教会社团法、财产法、契约法中包含着大量的取自于罗马市民法、万民法的交易规则。教会要求在交易中恪守信用和讲求公平,商人们接受了这些概念和原则,并把它们纳入到商法当中。在商人自治的大环境下,商人的经营手段会不断翻新,大量新型的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不断产生,当现存法不备时,商人、公证人或商事法院便根据所谓“自然法”或“良心”创制一些新的制度和规则。根据伯尔曼先生的归纳在此期间商人创制出:1.动产与不动产(土地和附属土地的固定物)法截然分离;2.承认诚信的动产买主的权利优先于真正的所有者的那些权利;3.更换了较古老的货物交付要求,以便用一种象征性方法转移所有权,即通过移交运输单据或其他单据来转移所有权(和损失或损害的风险);4.创立了一种独立于所有权的动产占有权;5.承认非正式的动产买卖口头协议的有效性;6.引入一种以契约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为基础的,对未交付货物的损害的客观估量标准,随之还引入对违反某些类型契约的定额罚款制度;7.产生了诸如汇票和本票这样的商业票据,将它们转变为所谓的无因契约可以独立的提起诉讼;8.创立了汇票和本票的可转让性概念,据此,诚信的受让人有权从出票人或立据人那里获得支付,即使后者对原持票人做出了某些抗辩(如抗辩其欺诈)也如此;9.创立了动产抵押权;10.产生了一种破产法,它考虑的是一种复杂的商业信用体系的存在;11.产生了提单和其他运输单据;12.扩大了古希腊-罗马的海上借贷,并创立了以对货物的留置权或以船舶本身的股份作为担保的冒险借贷,以此作为支助和保证商人的海上买卖的手段;13.用比较集体主义的合伙概念取代了比较个人主义的希腊-罗马的合伙概念;14.产生了类似于一种股份公司的联营,每一个投资者的责任限于它投资的数额;15.创立了各种商标和专利;16.以保证书和其他担保形式担保的流动公共贷款;17.产生了储蓄银行业务。近代商法体系的结构性要素如果不是绝大多数形成于这个时期,那么至少也有许多是形成于这个时期。
西方很多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在欧洲肇始于11世纪,自生产关系而言,11世纪以后欧洲经济生活领域中的生产关系发生莫大的变化,开始从农业经济向商业、金融经济转型,更为重要的是在世俗社会由商人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等价有偿的理念开始向全社会蔓延,并逐步深入人心引导社会趋于全面革新。“资本主义能推行,法治的维持为首要工作,若无法治,则商业资本其无法预为筹谋,无从计算,亦即不能发生一个现代经济的体系。”由此,我们可以说中世纪中后期,商法的完备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互为因果、密不可分。

⑵ 为何学术界为什么把大学发源地定为意大利

人类历史进入14 世纪以后 ,意大利站到了欧州文明的最前列 ,成为欧州文艺复兴的发祥地。那么 ,意大利有哪些独特的条件促使它最早发生文艺复兴呢 ? 我认为对此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 意大利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新航路开辟前的长期历史中 ,地中海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的纽带。而意大利正处于地中海航线的中心 ,这样有利的地理位置对意大利发展海外贸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市场 ,还需要海外市场的扩大 ,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在意大利的前后 ,虽还没有形成世界市场 ,但它的有利条件为北部城市的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14世纪其北部热那亚、 威尼斯、 佛罗伦萨等城市的手工业、 商业和银行业已很发达。 二、 历史传统的影响
意大利正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 ,所以直接继承了古罗马的文明 ,在欧州 ,首先制造金币的两个国家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 ,这两个城市共和国之所以制造金币 ,除了和它的经济贸易发达有关 ,也和他们掌握了古罗马传统的铸币技术有关 ,所以 ,传统的影响对意大利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三、 城市工商业发达
意大利半岛自日耳曼民族入侵后 ,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这种混乱状态促进了城市共和国的兴起 ,意大利的一些城市 ,先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兴起 ,早在8世纪的城市兴起 , 到12世纪时 ,北意已出现许多饮誉西欧的城市 ,如米兰、 多瓦、 热那亚、 威尼斯等。 从北意几个较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城市来看 ,这些城市都是工商业发达之地。9世纪初 ,威尼斯已与埃及、 希腊、 西西里建立贸易关系 ,拥有一支强大的船队 ,其商人常与帕维亚、 克雷莫纳等地贩售源自东方的毛皮 ,丝绸等。一个世纪后 ,威尼斯的商业关系便扩展到沿海及内地许多地区 ,如帕维亚、 维琴察、 切泽纳、 拉文那等城市。从 11 世纪末起 ,威尼斯 实际上已垄断了尚在君士坦丁堡统治者掌握下的欧亚各省的交通权 ,威尼斯商人在中世纪后期称雄地中海达 30 年之久①。佛罗伦萨是意大利北部最大的手工业城市 ,其繁荣发达 依赖于三项经济活动 ,即商业、 工业、 银行业。1306— 1308年 ,佛罗伦萨有300个作坊年生产呢绒 10 余匹。到 15 世纪70年代 ,佛罗伦萨已成为全欧呢绒生产中心 ,并在呢绒生产中最早形成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西欧三大货币经营资本家 - 巴尔迪家族、 佩鲁兹家族和阿齐乌里家族皆在佛罗伦萨。
四、 市民阶级的兴起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迅速繁荣 ,意大利市民阶级日益壮大 ,成为一股独立主宰意大利诸城市国家的社会力量。1266年 ,佛罗伦萨由贵族和平民平分政权 ,100名新兴工商市民组成的 “市民会议” 拥有立法和监督行政大权。1293 年佛罗伦萨工商业者行会推翻封建贵族统治 取得城市共和国政权。13— 14世纪 ,意大利已形成这样的基本政治格局:北部保有德国皇帝的残余势力 ,中部和南部是教皇的势力范围 ,但大部分城市实权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法官手中 ,城市的政权而不是掌握在由帝国代理人 ,督政官 ,教皇代表或那不勒斯国王任命的官员手中的局面。尤其是在获得充分自主权的北意城市共和国 ,市民阶级已基本上掌握城市国家政权 ,因此 ,市民虽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产物 ,但只是在 13 世纪末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以法律形式将贵族排斥出市议会时 ,才标志着市民阶级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式形成。14 世纪 , “佛罗伦萨、 卢卡、 锡耶纳 „„的政府是人民的贵族被排斥在权力之外。 ” ②。在市民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 ,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市民意识觉
醒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市民异端屡屡兴起。从 12 世纪起 ,佛罗伦萨成为异端者的活动中心 ,诸多迹象表明 ,提炼和升华市民阶级的思想意识 ,构建新文化已成时趋。 五、 市民阶级的文化需求
新兴市民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迫切需要一种不同于封建传统的文化思想体系来为本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活动服务。他们根据时代和阶级需要 ,合理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努力构建新文化。 1. 创办世俗学校 ,发展世俗教育。
市民阶级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 ,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才 能适应其所担负的新职责。频繁的工商业贸易业务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人才和职能机构 ,商品的产、 供、 销是经济生活中必须接触和处理的问题。只有具备一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 人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生活。在这种社会需求的驱使下 ,各类学校应运而生。12 世纪 ,意大利出现欧洲最早的大学。13— 14世纪。意大利共有18所大学 ,为西欧各国之最。 12— 13世纪 ,由于主要为培养僧侣而设立的原有的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市民阶级的文化需要 ,因此在城市中又产生了手工业者联合会所创办的行会学校和商人联合会所创办的基尔特学校 ,二者合称城市学校 ,由市政机关统一管理。 2.创建新法律、 法规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商品货币经济与财产关系的日益复杂 ,动产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由此产生的许多新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需要给予法律上的确认和调整 ,即市民阶级需要新的法律和运用这些法律来确认和保障市民所有制 ,调整市民阶级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 《意大利诸城市条例》 是西欧制订最早的城市法 ,其内容涉及市场管理以及民法、 刑法、 诉讼法 等。10— 13世纪 ,热那亚、 比萨、 米兰、 波伦那等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法。11世纪左右 ,中世纪西欧第一部维护海上贸易的海商法在意大利的阿马尔菲城订立。在其法典影响下 ,比萨和威尼斯分别于 1100 年和 1255 年编成 “海上习惯法” 和“航海条例” 。之后 ,取代 《阿马尔菲法典》 的 “康梭杜地美尔法” (即 “海上习惯法” )可谓集意大利商法与海商法之大成。该法典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 ,被认为是近代国际法和国际私
法的渊源。随着意大利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与发展 ,城市法、 商法和海商法需要修正、 充实、 完善。从而在城市法、 商法和海商法的基础上 ,意大利在西欧率先 “复兴” 罗马法。因为罗马法中的原则适应了市民阶级的需求 , “在罗马法中 ,凡是在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 ,都已有现成的了。 ” ③市民阶级借罗马法的原则进一步发展了城市法、 商法和海商法 ,如在1183年 《君士坦丁堡和约》 第 3 条规定:河流属于公产 ,其所有权属于意大利伦巴底平原的城市 ,这正是引用了罗马法的原则 — — — 可航行的河流属于公产 ,私人权利只适用于河流两岸和河流中的岛屿。
3.吸收古典文化和东方文化
对古典书稿的索购、 翻译与研读是市民阶级对古典文化吸收的突出表现。1185年 ,诺曼人攻克希腊港口城市萨洛尼卡 ,卖了许多书给意大利人 ,数量之多可数以船计。市民阶
级索购古典书籍 ,不能简单归结于为了满足于装璜门面。在工商业城市中生活 ,受到世俗教育并正想从封建传统中摆脱出来的市民阶级 ,已具备了更深刻领会和欣赏古典作品的能力。而且 ,他们也希望从古典文化中寻找一种比中世纪文化更合乎自己兴趣和人生态度的文化。市民阶级正是通过索购、 翻译与研读古典书籍和手稿 ,进而在古典文化中吸取与
现世的世俗生活相协调的各种文化因子 ,以至搬用、 仿制、 提炼或吸取 ,从而以文化复古为表征 ,给文艺复兴罩上 “复兴古典文化” 的外壳。中世纪时 ,意大利外向型经济特征 ,决定其较早地接触到外来文化 ,经由多种渠道传入的阿拉伯着作的拉丁文译本 ,给意大利人带去了东方人的知识、 观念和思想 ,在现代欧洲语言里 ,至今还有许多源自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由中亚经埃及、 西西里岛传到意大利。15 世纪中叶 ,北意几座大
城市如佛罗伦萨、 威尼斯、 米兰等 ,都从德国引进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另一种吸纳东方文化的途径是意大利人的外出游访。游访者写下了关于东方社会的游记 ,这些游记帮助市民阶级乃至整个社会了解和吸收东方文化。13世纪前后 ,游历东方的意大利旅行家主要有马可· 波罗、 约翰· 蒙迪科维诺、 鄂多立克、 马黎诺里。他们的游记开拓了意大利乃至西方人的视野。
六、 人文主义的产生
尽管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很丰富 ,但如果没有人能够 “看懂” 和 “欣赏” 这些丰厚的文化 ,文艺复兴也不能发生 ,只有通过市民阶级的文化消费 ,意大利丰厚的文化资源 才能得到开发利用 ,经改造产生后的文化产品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必需的养料 ,使文艺复兴成为 “有源之水” 。在市民意识日益觉醒的基础上 ,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 ,受过世俗教育 的市民学者们进一步吸收、 消化古典文化和东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因素 ,依托宽松和谐、 活跃的文化市场 ,逐渐构建出有别于一般市民异端的思想体系 ,更明确、 更全面、 更系统地表达本阶级的社会主张与道德 ,从而孕育出市民阶级特有的 ,与天主教神学思想体系基本决裂的人文主义。在13— 14 世纪时的意大利 ,人文主义已孕育而生 ,并在许多学科领域有所体现。在文学方面 ,以 《神曲》 、 《歌集》 、《十日谈》 为代表的首批世俗文学作品问世;在史学方面 ,第一批现实主义史学家布鲁尼、 波古奥、 比昂多等开始考察“人”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艺术领域 ,意大利雕刻艺术家尼古拉· 比萨诺以古希腊雕刻为摹本进行新艺术创作。这些市民出身的文化人已对人的价值和作用 ,个性解放与意志自由 ,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等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 ,虽然此时人文主义刚刚诞生 ,还很稚嫩 ,但它显示出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市民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 — — 文艺复兴 ,在意大利最早发生是合理的 ,也是必然的。

⑶ 高分:为什么商法产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不重视商品经济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欧洲古代物资匮乏,商贸对民生的作用不比生产差,如果没有商业,即便生产仍然继续,很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还是没办法备齐,商贸频繁需要立法规范,所以产生了规范商贸活动的商法

⑷ 商法的起源

我国商法渊源主要为制定法、立法和司法解释、商事自治规则等。一般说来分为:法律、行政法规与规章,即国务院及其所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规章,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立法解释、商事自治规则。

阅读全文

与商法为什么起源意大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人们怎么看待中印战争 浏览:794
中国男装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浏览:744
意大利名牌产品有哪些 浏览:636
意大利保健品怎么吃法 浏览:344
峰会中国举行有多少国家参与 浏览:947
意大利的部首是什么 浏览:427
印度居家隔离是怎么样的 浏览:114
为什么办了越南护照 浏览:430
怎么下印尼巴士 浏览:271
印尼怎么办宽带 浏览:557
中国最大牛仔布在哪里 浏览:140
印度阵风有什么好处 浏览: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浏览:515
伊朗为什么病例这么多 浏览:346
意大利顶级大衣品牌有哪些 浏览:258
印度女官员发生了什么 浏览:919
中国的流浪狗怎么被领养的国外 浏览:987
英国火车延迟了下一班怎么办 浏览:747
印度是怎么种植果树的 浏览:310
去印尼工程预算一月多少钱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