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14世纪意大利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

14世纪意大利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4 20:17:35

❶ 中世纪音乐的相关问答

1. 什么是新艺术?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新艺术(ars nova)一词是由法国人维特里(Vitry,1291-1361)在其《新艺术》一书中提出的,所谓新是与12世纪末-13世纪以巴黎圣母院乐派为代表的古艺术 (ars antiqua )风格相对照而言。其音乐追求情感的表现,因此变得比过去生动多了。主要代表人物是纪尧姆.德.马肖(G.Machaut,1300-1377),作曲家、诗人。

2. 法国新艺术的主要世俗音乐体裁是什么?
法国尚松(chanson),这是为法语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多半是回旋诗模式,带有叠歌。
3.14世纪的意大利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
牧歌(madrigal):以抒情诗、田园诗、恋歌或讽刺诗为歌词,一般为两声部复调织体合唱。(注:16世纪牧歌虽体裁名称相同,但实质很不同,其歌词是自由体,织体为五声部模仿式复调。)
狩猎歌(caccia):采用二声部卡农式演唱方式(caccia),音乐风格活泼幽默。
巴拉塔(ballata):与舞蹈有关的歌曲,较抒情,每节都有叠歌。大多为二声部或三声部。
4.意大利14世纪的重要作曲家是谁?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Landini,约1335-1397),盲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世俗歌曲。
5.
5.14-15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作曲家
邓斯泰布尔(Dunstable,约1390-1453)。他的经文歌不用传统的定旋律,而是按照歌词意境自由创作。通常为三声部主调和声织体,有大量三和弦结构。
6.关于布艮第乐派
15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布艮第(相当于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卢森堡等地)宫廷的音乐家群体。该乐派音乐风格的形成直接受到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音响上趋于优美细腻,悦耳和谐,尤以三度音程为主要的旋律音程。布艮第乐派也被称作第一尼德兰乐派。
7.14世纪欧洲出现了哪种新乐器?
楔槌键琴(clavichord)和羽管键琴(harpsichord;[英]clavicybal),今称古钢琴,虽然在14世纪已经出现,但真正盛行是在15世纪。

❷ 意大利牧歌的基本简介

意大利牧歌早期发展受意大利民间抒情歌弗罗托拉的影响,16世纪中叶以后,音乐与诗歌贴近,描绘性和情感表达有所发展,半音化的风格在杰苏阿尔多(Carlo Gesualdo,1561—1613)的牧歌中达到顶点。 16世纪后期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的创作使牧歌从多声部模仿转为独唱、重唱加伴奏的形式,运用宣叙性的旋律,追求戏剧性的表现,为17世纪歌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牧歌是一种通谱体歌曲,歌曲多为单段式,旋律自由,它的歌词格调更为高雅严肃。牧歌的声部数量不定,多为四声部,作为供人声演唱的室内乐曲,可以让歌者演唱一个声部,其他有器乐伴奏或全部由器乐演奏。
16世纪最代表意大利民族特征的世俗音乐体裁就是牧歌。16世纪的牧歌已不同于14世纪新艺术时期的牧歌,二者除了在名称上相同以外已没有任何音乐风格上的联系。14世纪的牧歌是分节歌形式,结尾带有利都奈洛(原意为“回复”,这里指结束段,而在17、18世纪中指乐曲中乐队全奏主题的反复器乐)段落作为叠歌,大部分为二声部,偶尔也有三声部,歌词一般有二到四个诗节,内容简单;而16世纪牧歌是通谱体形式,不使用叠歌,织体形式多样,以四声部和五声部居多,通常以多行诗文写成,有十四行诗,六行诗,或多诗节的诗文。诗文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如当时着名的诗人彼特拉克、本博、桑纳扎罗、阿里奥斯托、塔索(李斯特以他为题材有一部交响诗作品)和瓜里尼的诗作都是牧歌经常采用的内容。

❸ 音乐知识问答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问:王力宏的《花田错》(花田里犯了错,说好破晓前忘掉)改编自什么中国剧种?答:京剧《花田错》
2.问:《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是哪个民族的歌曲?答:云南白族
3.问:《青藏高原》(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什么风格的歌曲?答:山歌风格
4.问:《青春舞曲》(太阳下去明天依旧爬上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答:维吾尔族民歌
5.问: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答:《手拉手》(手拉手向前,四海齐呼唤)
6.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还是聂耳作词?答:由田汉作词。
7.问:《十面埋伏》属于琵琶曲中的文曲还是武曲?答:属于武曲。
8.问:笛子有七个孔还是八个孔?答:八个孔
9.问:中国民族乐器分为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请个举一例。答:弹拨乐器:古筝,琵琶,柳琴,古琴等;拉弦乐器:二胡,马头琴等;吹奏乐器:唢呐,萧,笙,笛子,埙等;打击乐器:堂鼓,大锣,小锣梆子,大镲,小镲等
10.问:《命运交响曲》是莫扎特的作品还是贝多芬的作品?答:贝多芬
11.问:《沂蒙山小调》是什么地方的民歌?答:山东民歌

我想到的就是这么多了,希望有所帮助。

❹ 牧歌的资料

牧歌愿意牧人唱的歌谣。后经常用于在文学组品名或者人名。目录牧歌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详细解释名族牧歌 蒙古牧歌和新疆牧歌 新疆牧歌特点新闻人物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最新作品画家 新疆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金丝峡书画院院长 西方音乐史上的牧歌 牧歌画作 爱德维奇式 昆德拉式的牧歌诗歌作品欣赏 原文 注释牧歌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详细解释名族牧歌 蒙古牧歌和新疆牧歌 新疆牧歌特点新闻人物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最新作品画家新疆山水画研究会会长金丝峡书画院院长西方音乐史上的牧歌牧歌画作 爱德维奇式 昆德拉式的牧歌诗歌作品欣赏 原文 注释展开编辑本段牧歌词语解释词语简介词目:牧歌 拼音:mù gē 基本解释 [pastoral song] 牧童、牧人唱的歌谣;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 详细解释1. 牧童、牧人唱的歌谣。 唐 元结 《五规·戏规》:“ 元子 反倚于 云丘 之颠,戏牧儿曰:‘尔为牧歌,当不责尔暴。’”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四:“那些赤背露腿的牧童们,应了邀请,给我唱了一个婉转的牧歌。”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一章:“这是一首有情有景的牧歌,淳朴而又真实。” 2. 泛指田园生活。 阿英 《<流离>自序》:“在我,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也是最富有牧歌情趣的生活的一年。” 民歌类别是民歌的一个类别,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内容多表现放牧生活、爱情生活、赞美家乡、歌唱牛羊等。一般具有音调开阔悠长、节奏自由的特点。歌唱声音也比较高亢,有的自弹乐器伴奏,有的无奏。 排箫曲《牧歌》来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民歌,特别是曲尾一连串的下音,使得曲子显的缠绵并且忧伤。 编辑本段名族牧歌蒙古牧歌和新疆牧歌蒙古族草原牧歌 蒙古族草原 草原牧歌的独特风格,往往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但却又不能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正好说明,对于草原牧歌这个客观事物,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换言之,从认识论角度看,对蒙古族草原牧歌的音乐特点,在思想上还没有完成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新疆牧歌特点(l)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约1/4全音的多种音阶形式。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 牧歌 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族民歌调式较复杂。 (3)节奏、节拍——由于维吾尔语的重音总是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导致维族民歌多出现切分节奏和从弱拍起唱的现象。有些民歌有固定的节奏型。 (4)旋法——旋律的线条多呈锯齿型,曲调的进行曲折、细腻,富于装饰性 编辑本段新闻人物人物简介女,1985年生于哈尔滨。高中就读于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并于高一下学期通过托福考试,2004年5月赴美留学,现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数学系攻读学士学位。 在美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国际本科学生荣誉奖学金(International Undergraate Student Honor Scholarship);自2004年夏季学期开始,连续四个学期进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荣誉学院(LSU Honors College);2004年秋季学期入选全美大学校长名单(National Dean's List);同年入选全美大学生荣誉学生社团(National Honors Society--Phi Eta Sigma);并于2005年秋季学期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业成就中心(LSU Center For Academic Success),担任数学与物理学科学生辅导员工作。 人物生平自幼喜爱文学与艺术。6岁时参加全国部分省区朝鲜族少儿艺术节,获手风琴独奏三等奖;从小学三年级起发表第一首诗歌《别在乎》后,陆续有《小鸟的诉说》、《萤火虫》、《风雨兼程》、《你离海更近了》等诗歌和散文作品发表。1997年被录取为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小学五年级参加“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获银杯奖,并授予书画四段段位。英文能力尤为突出,中学时参加全国各类英文写作,演讲等竞赛均有获奖。高一下半学期通过托福考试后,申请美国大学,最终选择就读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最新作品《我在美国读本科》是一部描述美留学生活的纪实文学,从如何申请美国大学到作者对美国留学生活趣味横生的描写,真实感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书! 编辑本段画家 牧歌别名鸿鲁(1938.6-),四川开江人。擅长绘画、美学。1962年毕业于成都大学。历任 牧歌艺术创作员、大学教师,国际发展中心理事长。论着有《灵魂的太阳》、《装饰画构成学》。作品有《图画之声》等。出版专集有《牧歌的世界》、《走近牧歌》等。? 编辑本段新疆山水画研究会会长(1929.12—)别名默也,甘肃天水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53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曾在乌鲁木齐市工会、市文化馆、市文联从事组织工作和创作。新疆画院一级美术师。新疆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作品有《秋波》、《隆冬行》、《朝霞》等。出版有《牧歌山水画选集》等。? 编辑本段金丝峡书画院院长 牧歌回民,1963年7月生于陕西省商南县。自幼习画,成长于陇西军营,修道于西安美院,师承着名画家陈国勇。金丝峡书画院院长,商洛书画名家。牧歌有着成熟的艺术思想,深知个人艺术与群体艺术的关系,在把握或选择表现精确的艺术内容时,重视笔墨技术的改进。牧歌主张“笔追汉唐,意取当代”,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注重“个性一→共性一→个性”的艺术发展规律。他不喜欢无主题绘画,而将自己几十年来所创作的山水画,归类为“两山夹一江”(即金丝峡和玉皇山夹一条丹江河),用一批“真有那个地方”的国画作品,表现了秀丽的“商南山水”。? 编辑本段西方音乐史上的牧歌14世纪初意大利重要的音乐体裁。多为二声部,有时也有三声部的形式。使用方言,而非拉丁文。内容上多以田园诗和爱情诗为主,也有涉及政治讽刺和道德寓意的揭示。在音乐形式上,采用模仿手法,高声部旋律性较强,低声部多为类似于和声进行的长时值音符处理。 编辑本段牧歌画作爱德维奇式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牧歌意识”。 其中表现的,是既控制了其生命,也控制了其想象力的某种个人的“神话”。 天真(或“爱德维奇式”)的牧歌,将另一个称为经验(或“扬式”)的牧歌。 一边是爱德牧歌海滩式摇摆舞曲,一边是共产主义圆舞曲,在这两者之间,对立仅仅是表面的。 所谓天真之牧歌的这两幅图景确实具有同样的基本特征。且说其中的两条,它们紧密相连:一是对个体的取缔,二是对界限的抛弃。 不愿做其中一个音符的人则成为一个无用且无意义的黑点。 没有界限的世界,此牧歌处于任何界限之外,不管是个体性之界限,还是文化、道德或存在于本身之界限。它以完满与偶数、软弱、怀疑、苦涩,即与任何冲突动因作斗争。欢乐之完满,自由之完满,存在之完满。 允许我们将之界定为“大写的牧歌” 一种超越、突破了某种界限的感觉,一种因此而达到新的存在状态的感觉,这种新的存在状态比他们脱离的那一种更为真实,更为纯粹,更为美好。 昆德拉式的牧歌昆德拉的“撒旦主义”并不仅仅针对大写的牧歌的这一或那一图景,或针对牧歌所声称体现的这一或那一意识形态或政治。正是在其社会的和个体的层面上,对牧歌的向往和信念受到了质疑,这也就是重“彼世”轻“此生”,重“统一”轻“杂合”。 这一批评借用了多形式。 它彻底揭露了大写的牧歌中的谎言与恐怖。 媚俗对粪便的普遍胜利 另一条途径,也许是最富有意义的途径,通过作品构成另一个图景系统,构成另一个范式,可称之为悖论式的“反牧歌之牧歌”的东西之上,这也就是我们在上文所称的经验之牧歌。 幸福产生于被抛弃,真可谓是一种悖论。 为爱情而设的寂静。 这就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的最后几页文字。 经验牧歌,“反牧歌之牧歌” 最惊人的特征便是孤独。 这些牧歌都产生于断绝,这是些个人的牧歌。 经历赋予的并非是一种征服,一种终身都有可能继续的征服,恰恰相反,赋予他的,是处在其最深刻的失败之处,堕落到最低层,被排斥到最底层的一种启示。 私人的牧歌之英雄,都是一个逃逸者。 因为这一牧歌不可能上升到或进入到另一种生活。 托马斯和特蕾莎在村子里时,并非处于边界的“另一端”,在那里,生活变成了命运,一切都有着意义且 满。他们俩的安宁恰恰相反,是一种逃逸,是隐身于边界的这一端,隐身于“非命运”、非完满、重复且意义不完全的世界。 如果说媚俗是天真的表现,那么美便属于经验之牧歌。 这些因素将美也变成了一个“消极的”范畴,在被孤独置于的某种遗弃状态中发现被遮蔽的东西。 美并非人们所向往的,而是人们所回望的东西,人们为之而“重新堕落”的东西——一旦与大写的牧歌决裂。 它是被侵犯所遗忘的东西,在其背后,在其领土之外,命定要消失。总而言之一句话,它就是被大写的牧歌所侵犯的东西本身,也就是被大写的牧歌所遗忘鄙视抛弃的东西本身。 大写的牧歌意味着昆德拉所说的“生命的遗弃” 正因为如此,媚俗才对之表达得如此之恰当,媚俗以其对“生命的绝对认同”,不得不以一切代价无视粪便,也就是无视生命中矛盾和脆弱的一切;媚俗只能竖起“遮盖死亡的一道屏风”才能胜利。而把大写的生命缩减、替换为小写的生命。 编辑本段诗歌作品欣赏原文牧歌 牧歌上牛坐,伏牛卧,牧童光阴牛背过。 牛尾秃速牛角弯,牛肥牛瘠心先关。 牧歌 母呼儿饭儿不饭,人饿须知饲牛晚。 放之平泉,以宽牛劳; 浴之清浅,以息牛喘。 牛能养人识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 阿牛牵牛去输租,劝爷卖牛宁卖吾。 注释这首诗写一个牧童对所牧耕牛的爱护,侧面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困。 秃速:毛短而稀的样子。 平泉:指平原有水草的地方。 清浅:不深的清水。

❺ 音乐体裁有哪些

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民歌改编曲、秧歌剧、影视歌曲、歌剧、清唱剧、音乐剧等种类。

1、民歌

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2、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

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3、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是在群众中较易流传,群众较喜爱的音乐作品,是对生活的最普通最直接的反映,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影响最广泛的形式之一。

4、秧歌剧

秧歌剧是一种剧目类别,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小歌剧,音乐吸收了戏曲中的郿鄂,道情和陕北民歌。剧情较为简单,主题集中,有两、三个角色。反映边区人民的大生产运动、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内容。

5、歌剧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❻ 14世纪的意大利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

牧歌

❼ 意大利音乐的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以后,由于市民阶层的觉醒,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形成早期文艺复兴的音乐风格的新艺术”时代,奠定了世俗性的二声部、三声部的抒情歌曲(如牧歌、巴拉塔)、风俗歌曲(如猎歌)及器乐繁荣的基础。当时最大的作曲家是佛罗伦萨的管风琴家、盲人音乐家F.兰迪尼。这时定量记谱法已经流传。在音乐创作中只承认三度和六度,禁用平行五度和八度;感情丰富的多声部音乐与诗词结合得很紧密。牧歌有器乐伴奏,巴拉塔为三段式结构,猎歌为卡农曲式。这时产生了专业音乐学校,音乐理论得到发展,如威尼斯人G.扎利诺就是当时着名的音乐理论家。15世纪末是有伴奏的新的世俗歌曲体裁“弗罗托拉”的繁荣时期,16世纪中叶又产生了与它相似的“维拉内拉”。这些歌曲对确立和声性的主调音乐有重要意义。其作者多出自市民阶层,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
16世纪的意大利音乐由于佛兰德作曲家A.维拉尔特在威尼斯定居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他是威尼斯乐派的鼻祖,也是二重唱和器乐里切尔卡(赋格曲前身)的创始人。维拉尔特和他的弟子们把“弗罗托拉”与佛兰德乐派的复调技巧相结合,创作出新的牧歌。威尼斯乐派对牧歌的贡献给后来的L.马伦齐奥、C.杰苏阿尔多和C.蒙泰韦尔迪的创作以很大影响。这 3位音乐家完成了牧歌发展的最后阶段(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牧歌的题材主要是表现爱情生活,但在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中已经出现了戏剧性因素,蒙泰韦尔迪的牧歌中戏剧性因素更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并且加添了器乐伴奏。在上述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普遍运用了爱奥利亚调式和伊奥尼亚调式,这样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的地位便得到大大加强。
继维拉尔特之后,A.加布里埃利和他的侄儿G.加布里埃利发展了威尼斯乐派的独特的风格:力度变化鲜明,广泛采用装饰手法,合唱和器乐合奏(管风琴、乐队合奏)形成对比。这时的键盘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不断进行改革,出现了各种乐器的改革家。N.阿马蒂、A.斯特拉迪瓦里、G.瓜尔内里 3人在小提琴制造工艺上达到完美的境地。O.彼得鲁奇(1466~1539)发明了新印谱法,促进了音乐的传播。托卡塔、幻想曲等新器乐体裁相继出现;舞曲体裁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的组曲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以作曲家G.P.da帕莱斯特里纳为首的罗马乐派,发展了天主教宗教音乐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为使歌词清晰,他简化了复调,使其更接近于文艺复兴时期世俗音乐中确立的和弦式的写法。他的典范的合唱作品特别纯净清朗、安谧静穆。
16世纪末在托斯卡纳、费拉拉和佛罗伦萨都掀起了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运动,同时也是从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转变的过程。在佛罗伦萨,以理论家V.加利莱伊为首的“佛罗伦萨伙伴”艺术小组,要求复兴古希腊悲剧和摆脱尼德兰复调音乐压倒一切的传统影响,确立了叙唱风格的最初的歌剧形式。其代表作曲家是J.佩里、G.卡奇尼和E.de卡瓦列里。室内康塔塔以牧歌为主要基础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博洛尼亚等地发展起来,在A.斯卡拉蒂的创作中达到完美的形式。教会康塔塔是从经文歌演变而成。从F.内里(1515~1595)的“劳达”中产生了清唱剧的萌芽,后来在G.卡里西米的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歌剧的流行,1637年在威尼斯开办了公开演出的歌剧院。蒙泰韦尔迪是威尼斯首屈一指的歌剧作家,他把富于表现力的朗诵调,如歌的咏叹调,宽广的重唱熔于一炉,形成所谓“慷慨激昂”的新的歌剧风格。

❽ 14世纪意大利牧歌与16世纪意大利牧歌有什么区别

很棒!你确实发现了问题14世纪的牧歌属于中世纪的复调音乐体裁,这一时期的音乐被称之为“新艺术”时期音乐,这一时期的牧歌一般是两至三个声部,在创作上总体还是遵循中世纪的作曲原则,所以,其音乐思维也反映了中世纪的音乐思维特征。但16世纪的牧歌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初期是3至4个声部,后期有5至6个声部;当然,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在创作上突出使用“词意描绘”(word painting)手法(即用音乐对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进行音画式描绘);在音乐思维上主要突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思维特质,也折射出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人文内涵。

阅读全文

与14世纪意大利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名牌产品有哪些 浏览:636
意大利保健品怎么吃法 浏览:344
峰会中国举行有多少国家参与 浏览:947
意大利的部首是什么 浏览:427
印度居家隔离是怎么样的 浏览:114
为什么办了越南护照 浏览:430
怎么下印尼巴士 浏览:271
印尼怎么办宽带 浏览:557
中国最大牛仔布在哪里 浏览:140
印度阵风有什么好处 浏览: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浏览:515
伊朗为什么病例这么多 浏览:346
意大利顶级大衣品牌有哪些 浏览:258
印度女官员发生了什么 浏览:919
中国的流浪狗怎么被领养的国外 浏览:987
英国火车延迟了下一班怎么办 浏览:747
印度是怎么种植果树的 浏览:310
去印尼工程预算一月多少钱 浏览:448
中国给哪些国家捐献了物资 浏览:706
宋朝是中国哪个朝代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