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泰拉瑞亚意大利面怎么合成

泰拉瑞亚意大利面怎么合成

发布时间:2022-08-17 00:41:56

‘壹’ 意大利面为什么不能折成两段,而是会被折成多段

意大利面为什么不折成两段而是多段?

空啤酒瓶和满啤酒瓶哪个打人危险性大?(想知道的看小电视答案就行,不要亲身尝试啊!)

人尿急对决策力有何影响?(憋着尿的时候是不是做的决定更正确呢?)

啄木鸟啄木头为什么不头疼?(啄木鸟:我得了啄木就头疼的病.gif)

意大利面:

至于啄木鸟的眼睛为什么没有撞出来,那是因为啄木鸟有一个第三眼睑,也叫瞬膜,瞬膜会包住眼球固定眼球,瞬膜还能挡木屑,也能控制眼球,就像车的安全带一样,所以眼睛是撞不出来的。

对这些冷知识的研究和探索有时候会输偶尔也会赢。

哪怕是赢的几率很小,那么科学也前进了一步。

‘贰’ 通心粉和意大利面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

1、通心粉是西方国家的着名面食,有实心和空心之分。亦称通心面,国际上统称麦卡罗尼,是一种以小麦粉为原料的面制品。

2、意大利面(Pasta),也被称为意粉,是西餐正餐中最接近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面点。

二、起源不同

1、通心粉:18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家经营面条和面片的店主马卡罗尼,他的小女儿在玩耍时把面片卷成空心条并晾于衣绳上。马卡罗尼将空心条煮熟后拌以番茄酱。此后他建造了世界第一家通心粉加工厂,并以自己的名字为通心粉命名。

2、意大利面:意大利面的起源简单说有人主张起源于中国,由马可·波罗带回意大利,后传播到整个欧洲。也有人主张:当年,罗马帝国为了解决人口多、粮食不易保存的难题,想出了把面粉揉成团、擀成薄饼再切条晒干的妙计,从而发明了名垂千古的着名美食——PASTA(意大利面)。

原辅料组成

1、原料决定通心面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原料。通心面对原料的要求很高,必须采用蛋白质含量足够高的典型的“杜隆麦”(硬麦的一个特殊品种)磨制的粗粒粉,称为“砂子面”,

常用的细度为250~350mm,含蛋白质14%左右,湿面筋含量高,筋力强。用这种原料制成的通心面,具有半透明的浅黄色,色泽很好。

2、辅料主要是鸡蛋。瑞士每公斤面粉加鲜鸡蛋3个。意大利和我国一般不加鸡蛋。另外,在一些特制产品中,还可以加入番茄酱、蔬菜粉、食盐、牛奶及谷蛋白等。

3、水加水量要根据原料的品种而定,一般为28%以上。

‘叁’ 意大利面和通心粉怎么做

■西式奶油鸡片通心粉
材料:通心粉(任何种类或意大利面),鸡胸肉约150克,鲜蘑菇六个,鲜芦笋六根,鲜奶一杯(200cc),洋葱半个,蒜头一粒,面粉一汤匙,芝士粉两汤匙。

调味料:橄榄油四茶匙,牛油三茶匙,盐四茶匙,胡椒少许。

做法:1、两公升水煮沸,加三茶匙盐,一茶匙橄榄油,开始煮通心粉。
2、鸡肉切成薄片,芦笋斜切成数段,蘑菇切成对半,蒜头、洋葱切成薄片。
3、平底锅内热三茶匙橄榄油和牛油,文火炒蒜头和洋葱,再加入鸡肉一起炒,撒入1/3茶匙盐和少许胡椒。
4、加入蘑菇、芦笋一起炒,撒入一汤匙面粉,用中火炒一分钟。
5、待炒匀后,一边慢慢加入鲜奶,一边搅拌混合成膏状后,依次加入两汤匙芝士粉和刚煮好的通心粉,关火。

■意大利肉酱面

◆主料:

意大利空心面 1/2碗、牛肉末 1勺、蘑菇末 1/2勺、洋葱末 2勺。

◆辅料:

黄瓜丝 2勺、番茄酱 2勺、橄榄油 2勺。

◆作法:

1、将意大利空心面加水煮约10分钟,备用。
2、在锅里放入橄榄油加热,先爆炒肉末、蘑菇末,然后拌入番茄酱,备用。
3、将黄瓜丝用滚水焯过,沥干。
4、将上述准备好的材料搅拌在一起即可。

■意大利肉酱面6人份

◆原料:

意大利面条(直径1.6mm)320g,牛瘦肉200g

◆配料:

洋葱70g,意大利蘑菇干5g,胡罗卜20g,红番茄200g,家乐牛肉清汤粉8克,清水400ml,家乐番茄沙司30ml,干红葡萄酒30ml,芹菜10g,橄榄油40ml,月桂叶2片,欧芹、百里香各少许,盐、胡椒粉各适量,帕尔马硬干酪粉适量。

◆制法:

1) 做肉酱:洋葱,胡罗卜、泡好的意大利香菇,芹菜切末。用橄榄油炒香。用小火炒成褐色。加入牛肉炒至同样颜色,加入去皮、去籽的番茄一起煸炒待番茄炒烂后加入红葡萄酒和家乐番茄沙司炒匀。400ml清水中加入家乐牛肉清汤粉制成牛肉清汤,盐,香料,从小火,炖煮约半个小时,最后用盐。牛肉清汤粉,胡椒粉调味,取出香料即可。

2) 意面放入开水锅中煮。(1升加10g盐)至九成输时放入筛中虑干水分,放入调料盘中,淋上橄榄油,搅拌面条。

3) 锅内放入少许肉酱加入意大利面烧炒后装盘,表面再加入一层意大利肉酱,最后撒入帕尔马硬干酪粉即可。

■番茄意大利面原料:意大利面、番茄、橄榄油、洋葱。做法:将意大利面煮熟。新鲜番茄洗净,放入果汁机内打成泥状。洋葱洗净切碎,与蒜泥一起放入炒锅,用橄榄油将洋葱炒至金黄色后和番茄汁一起作为酱汁淋在意大利面上即可。

■蔬菜通心粉原料:通心粉、圣女果、新鲜小油菜、西兰花、胡萝卜、甘蓝。做法:把通心粉放入水中煮,煮的过程中,加少量的盐,煮后沥水取出,盛入盘中。将油菜、西兰花、胡萝卜、甘蓝放到锅中进行翻炒,加入适量的胡椒粉、鸡精等调料。将炒熟的这些蔬菜倒在通心粉上面,再摆放几个圣女果,做为点缀。

意大利通心粉

原料:意大利通心粉(大润发、百盛均有销售)、卷心菜、洋葱、鸡蛋
配料:盐、味精、花椒、番茄酱、辣酱、芝麻
做法:
1、意大利通心粉加盐小火煮13分钟,沥干水分,装盘。
2、卷心菜、洋葱切丝越细越好,装盘备用。
3、点火加花椒烧油,油开淋入切好的卷心菜、洋葱丝上,趁热加盐、味精、番茄酱拌匀
4、将拌好的菜丝放在通心粉上。
5、小火煎一面蛋,煎好放在通心粉上,加适当辣酱,撒芝麻完工!
===============================
意大利面做法

材料:
意大利宽扁面 ... 280g
新鲜蟹肉 ... 1公斤
洋葱丁 ... 60g
新鲜蕃茄丁 ... 300g
新鲜罗勒叶碎 ... 20g
蕃茄酱汁 ... 100g
新鲜辣椒碎 ... 20g
盐 ... 少许
黑胡椒 ... 少许
橄榄油 ... 1/2杯

作法步骤:
平底锅内放入少许橄榄油,放入辣椒、洋葱碎炒香,再加入蟹肉拌炒均匀。 加入蕃茄丁和蕃茄酱汁炒匀。 用一大锅煮开水,放入少许盐、意大利宽扁面煮6分钟左右,捞起加入平底锅中翻炒,加入少许盐、黑胡椒、橄榄油与巴西利碎。 将面呈入盘中,以罗勒叶装饰即可。

‘肆’ 意大利焗面怎么做

因为下午突然想吃焗面,4点半启程去易买得采购,6点半上桌。

超市采购材料:
1,意大利产通心粉 13.60
2,瑞士大孔奶酪 31.90
3,精选火腿排 11.50 (下次要改用培根)
4,有机洋葱1个 2.62(有机的,特贵)
5,鲜蘑菇 4.90
6,味好美黑胡椒粉 1.90
7,悠浓蘑菇汤 4.90

自备:
烤箱,铝箔,黄油1块,番茄沙司

因为这次时间仓促,材料和制作流程有所简化,所以不算很正宗。
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

‘伍’ 科学家是怎么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下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 遗传学创始人孟德尔
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 “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
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 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荚膜菌与活的无荚膜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膜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膜菌,并发现使无荚膜菌长出蛋白质荚膜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膜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膜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荚膜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 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 DNA的指令合成的。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 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在1948- 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吟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 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沃森(1928一)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人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索回。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 克里克(1916一2004)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为了搞到DNA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一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 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 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 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 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趋势。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吟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 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 沃森(左)和克里克
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吟一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吟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 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 富兰克林
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 20世纪30年代后期,瑞典的科学家们就证明DNA是不对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电子显微镜测定出DNA分子的直径约为2nm。
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是围绕着4 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

‘陆’ 为什么每次我不经意看手机时间都带4字,这种情况都持续两年多的很是困扰,运气也不好,都觉得邪门,

1、4是一个网络用语,在新一代的网络语言中,人们将4理解为除了2还是2,2上加2,而2可以理解为“笨”、“傻”的意思,而且4读起来像中国的“死”(特别是四川话),所以“4”这个数字很不吉利,也象征着命月派。一切的附加寓意仅在于每个人的个人理解。
2、4仅是一个数字,本身并无必然关联寓意,一切的附加寓意仅在于每个人的个人理解。譬如:我国的古文化中,四字是吉利的数字。有好多带四的词语,比如:四季平安、四世同堂、四平八稳、四喜丸子、四面楚歌等等。此类解释不胜枚举。
3、“是”的意思因为汉字“是”的谐音也是4,所以在网络的通讯聊天中,有些人为了输入速度,把4代替“是”,如“4啊4啊”。


其他的资料。
1、4,数字,(发音:中文sì,读第四声。英文four),是3与5之间的自然数,也是正整数、偶数、有理数。
2、4是正整数中最小的合数,是2的2倍。它也是一个平方数。
3、偶数,是一个阿拉伯数字。4是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
4、最小的合数,共有3个因数。
5、第一个合成数,其因子有:1,2,4。
6、2的平方数。
7、第3个高合成数。
8、第3个半质数。
9、高度合成数。

您说的你碰到的这些情况只是凑巧而已,所以千万不用多想给自己徒增不必要的烦恼,祝您生活愉快。

‘柒’ 古罗马人为什么用尿液洗衣服

有关于古代的奇葩事情还真是用上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那么说起古罗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古罗马的斗兽场,是的,古罗马的收入一半都来自于斗兽场,虽然他们的收入是挺多的,但是,这就有一个奇葩的传闻就是古罗马人用不起水,就是用尿液来洗衣服和干一些私事,不过,在我看来我认为古罗马的人并非就是用尿液来洗的衣服,原因有以下两点。


‘捌’ 怎么向小学生解释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GM)农作物和食品是英国媒体长盛不衰的话题。像伊拉克战争之
类的大事,也不过占据一时风光,仗打完了也就渐渐歇气。转基因问题却可以没
完没了的谈下去,我在伦敦居住期间就经常感到,若有哪个星期报纸、电视或网
络上不出现几条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新闻,简直就要算意外的平静。各大连锁超市
无不宣称自身品牌的产品不以转基因农产品为原料,连后街上的肯德基快餐店也
特意贴出告示,保证本店产品决不含转基因成分。考虑到肯德基来自世界第一转
基因食品大国美国,如此加意声明或许是有必要的,虽然每次看见这告示我都想
“没事,俺一点也不在乎”——相比起来,我更担心高脂肪油炸食品对健康的种
种不利。

不过,我不在乎,美国人似乎也不在乎,很多英国人却在乎得厉害。在超市
买菜与人闲聊,就曾恭听一位英国老太太批判这种“反自然的东西”、推崇“有
机食品”(英国人将不用化肥和杀虫剂的农产品称为Organic Food,即“有机食
品”,比普通食品贵不少。我一向以为,以“有机”这个词原本的含义而论,这
名字委实不通得很)。虽然我写起文章来一直倾向于支持转基因食品、以至朋友
开玩笑说我有“媒体偏见”,这种情形下却实在没勇气去向老太太从头解释转基
因的原理或否认上帝的威权,只违心地唯唯,充其量小心地抗辩一句“现在还没
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证据……”。面对这样的公众,一心想推行转基因
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布莱尔政府,自然更觉得麻烦头痛了吧。

大西洋两岸

世界第一种转基因植物诞生于1983年,是能耐受抗菌素的烟草。199
3年,一种软化成熟较慢、保存期长的西红柿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一种投入商业
种植的转基因作物。1996年,英国超市货架上首次出现了转基因西红柿酱。
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将抗除草剂大豆投放市场,欧洲批准进口。很快,
转基因成分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许多食品中,从薯仔片到意大利面。如果算上那
些饲料中含有转基因玉米或大豆的动物的肉制品,转基因食品种类还要多。英国
人爱吃的干酪,有的也用上了转基因凝乳酶。

与转基因食品一起到来的,还有反对转基因的呼声和思潮,欧洲公众忽然发
现转基因不再是“绿色和平组织在某个遥远的国家抗议”之类与自己无关的事了。
1998年欧盟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上市,形成事实上的“转基因禁令”,
更加深了公众心目中“转基因食品有问题”的印象(虽然,考虑到欧盟农业竞争
力弱于美国、农产品严重过剩而每年农业补贴开支庞大的状况,欧美在转基因产
品贸易上的恩怨,并不是“自然”、“环保”或“健康”这样简单的标签可以归
纳)。抵触情绪之激烈,又以英国为甚。

目前,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9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其次是
阿根廷1350万公顷、加拿大350万公顷、中国210万公顷,拉美、澳大
利亚和亚洲、欧洲其它一些国家有零星种植。“转基因程度”最高的作物是大豆,
占到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棉花、玉米和油菜。但转基因作物
的商业化种植一直没有在欧洲发展起来,至今只有德国、西班牙等略微进行了一
点尝试。在英国,政府努力了好几年,仍未使国内舆论环境有所改善,仅有的试
验田还经常受到反对人士的冲击和毁坏。

烫手的政治薯仔

英国工党于1997年赢得大选,以富有活力的清新形象上台执政。前辈同
事曾经去采访当时大选前两党的年会,说气氛确实大不相同,保守党大有日薄西
山死气沉沉之感,而工党群情激奋志在必得,一看便知谁会获胜。布莱尔当政后,
在保持经济稳定、增强国际影响力、发展科研和教育方面也确实有一些成效,于
2002年顺利连任。对于生物技术和欧元两大典型问题,与保守党的保守态度
相比,工党的确显得较为开放和实用。政府从来不掩饰对包括生物技术的支持和
重视,希望它成为提升英国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发展转基因农业
的努力格外不顺利。

英国的第一波“转基因躁狂”出现在1998年。当年秋天,当时任职于苏
格兰罗伊特研究所的科学家普斯陶伊在一部电视纪录片中声称,他的一项尚未发
表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薯仔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出现损伤,
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而破坏免疫系统的正是转基因成分。本来就对转基因问题
相当紧张的欧洲公众,感觉是预言中的灾难终于到来,英国更是舆论大哗。当年
欧盟决定限制转基因产品,即与此事有关。普斯陶伊在披露此事后48小时,即
因为这项研究 “证据不足”被研究所暂时停职,很快又被强迫退休。1999
年2月,号称包括基因工程专家、毒物学家和医学家等在内的、来自14个国家
的20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对普氏表示支持。这更为普氏树立起一种阴谋受
害者的悲剧英雄形象,成为煤体大炒特炒的题材,政府的转基因政策受到空前压
力。

与此同时,科学大臣赛恩斯伯里勋爵卷入了另一场转基因纠纷,也给政府蒙
上阴影。赛恩斯伯里被指责在生物技术企业拥有股份,这与政府官员的角色存在
公私利益冲突。赛恩斯伯里当即发表声明,表示该公司的确拥有一项与转基因食
品某关键基因相关的专利,但他在这其中的利益,连同他在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赛恩斯伯里氏超市(Sainsbury’s)的股份,都在进入政府时移交给了秘密的
独立托管人,自己并不能过问。而且,他虽是内阁生物技术委员会的一员,但向
来并不参与同转基因有关的政府决策和讨论,也不参与任何会影响到赛氏超市利
益的决策。

此时,布莱尔顶住舆论压力发表声明,表示信任科学大臣的廉洁公正,并继
续支持转基因食品。他说,禁止转基因食品是“极端愚蠢的”,自己就吃转基因
食品,并不担心会影响健康。这无可避免地让人们联想到,几年前保守党当政时
疯牛病危机期间,农业大臣当众与女儿同吃牛肉汉堡包,以彰显英国牛肉安全,
安抚公众情绪。但汉堡秀的效果并不见佳,疯牛病作为英国近年来遭受的最严重
灾难,给公众留下了极其糟糕的回忆。此次首相以身作则吃转基因食品,一样—
—或许更加 ——缺乏号召力。

还是科学界缓解了这场危机。当年5月,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
六人专家组经详细评估发现,普斯陶伊的转基因薯仔研究充满漏洞,根本无法从
中得出任何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有害的科学结论。普氏的研究没有经过同行评
议、没有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却率先向媒体公布,后来也仅仅是因为成了热点问
题才被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出来供大家探讨,并未得到认同。所谓的20名
科学家据披露也多与普氏过往甚密,其声明是否客观公正也颇有问题。虽然这场
薯仔风波中转基因食品给公众的负面印象并不能全部消除,但至少,环保组织在
声称“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健康”时,不能拿这个来说事了。

危机期间,布莱尔一边铿锵有力地声称政府理当抵制媒体以及保守党的“伪
善和完全的机会主义”,一边可怜兮兮地诉说自己对眼下的转基因争论感到“泄
气”,抱怨多数人只是拍脑袋想当然,并不以充分的知识为基础进行讨论。如果
他知道这个问题还要这样争论好几年、看情况会争到他的第二任期结束还不算完,
或许他会觉得自己泄气得太早了些。

毛毛虫和玉米田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士,所用理由主要有三种:1)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
健康有害,例含有意想不到的有毒物质或新型过敏源。2)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
的转基因作物,可能毒害并非害虫的其它生物。3)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的亲
缘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恰好这三个方面,各有一项知名度颇高的、但
说服力不强甚至堪称乌龙的研究,分别与薯仔、毛虫和玉米有关。其中普斯陶伊
的薯仔已不再被当作论据提起。迄今并无其它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美
国人吃了十来年转基因食物,也不曾见出什么大事。食物中的DNA进入人体后
会分解,无论是“天然”的还是转来的基因,下场都一样,于健康无益亦无损,
相信“吃基因补基因”的核酸营养与担忧吃下基因会出现问题,同样地没有根据。
至于过敏源控制,转基因作物的开发者们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不从那些易引起过
敏的食物中提取需要转入的基因。转基因食品上市,都要经过比传统食品更严格
的毒性和过敏检测。若管理得宜,转基因食品并不会比普通食品更易引起过敏。

目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以瑞士诺华和美国孟山都等公司共同开发的Bt转
基因玉米为最。它被植入了一种来自细菌的基因,可以产生有效杀死害虫玉米螟
的蛋白质。但这是否也会影响到其它昆虫?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昆虫学家约翰·罗西等人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Bt转基因玉
米花粉对美洲王蝶的幼虫有害,放养在涂有Bt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苦苣菜叶上的
毛虫,发育迟缓、死亡率高。这被视作转基因作物危害生态环境的证据,美洲王
蝶一时成了反对转基因的环保组织的招牌。但一些科学家当即指出,这项研究里
的实验室环境与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自然界中,转基因花粉浓度远不像实验条
件下那么高,再说天然环境下的王蝶幼虫也不吃玉米花粉。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
所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经过2年多的研究,于2002年正式发表论文,
指出在自然界中王蝶幼虫并不会受Bt玉米花粉的毒害。此外,在传统农业中,
农民要大量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玉米螟,殃及其它昆虫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有关玉米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墨西哥。那里是玉米的故乡,当地人种植玉米
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到现在墨西哥还有许多种类的野生玉米,被称为世界玉米多
样性的中心。为了保护这重要的天然资源,1998年起墨西哥就规定,暂不种
植转基因玉米。200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
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转基因玉米已经“入侵”墨西哥,污染了当地
玉米品种。他们把墨西哥瓦哈卡山区采集的野生玉米样本与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
基因玉米及确信未被污染的天然玉米进行了比较,发现一部分野生玉米样本受到
了转基因玉米的DNA片断的污染。据称这些DNA出现在了玉米基因组的不同
位置,可能破坏其它基因的功能。研究者猜测,污染来自美国的粮食援助。围绕
此事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转基因作物者自然声称找到了基因污染的证据,一
些科学家却对这项研究的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实验中用于放大DNA样本的技
术有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一种假象。两位研究者提供了新数据,但仍不能服众。
争来争去,估计《自然》的编辑也心里发毛,2002年4月,杂志正式承认现
有证据“不足以表明发表原始论文是合适的”,还把两位作者支持自己结论的新
论文和另两篇质疑这项研究的文章同时发表,让读者自行判断。这在该杂志在办
刊133年的历史中是极为罕见的。

别烦我,王子殿下

在英国积极活动着的反转基因组织颇有不少,包括有着国际知名度的绿色和
平组织,有权有势的“英国自然”组织(它是野生动植物问题方面的政府顾问),
经常在媒体上露面并组织抗议活动的“地球之友”等等。还有一些手段激烈的反
对者,几乎每年都要来那么几回穿着消毒服般的白大褂冲进试验田捣毁转基因作
物的抗议活动,尽管法官通常并不会因为有“保护环境”的理由就不追究他们破
坏他人财物的责任。在这些人士的心目中,转基因作物已经完全被妖魔化了,连
试验都是不可以的。他们喜欢以极端的形象引起公众注意,比如一片青葱的田地
里,一位披黑袍的死神,扛着刃上染血的大镰刀,这样的大照片放在报纸头版上,
的确很有视觉冲击力。不过,最轻易地唤起英国公众认同的,可能还不是他们,
而是王储查尔斯。

虽然做够了花边新闻的主角和童话王妃的陪衬,查尔斯王子在英国的人望毕
竟非同寻常。他对环境问题——以及科学问题——相当关心,虽然在有些人看来
可能他还是不关心的好。与曾被邀请去给英国科学促进会年会做开幕演讲的妹妹
安妮公主不同,查尔斯王子在谈论科学时,往往宗教气多过科学气,经常惹得科
学家很不高兴。他是英国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士中地位最显赫、活动也最卖力的
一个。我刚到英国时,师兄带我去超市买菜,向我解释什么是有机食品时,就说
到查尔斯王子反对转基因而大力推崇有机食品,他的农场种植并出售有机产品,
据说虽然昂贵但“卖得还不错”。我当时就以记者之心度王子之腹,疑心这其中
有利益原因。

不管怎样,查尔斯王子的宣传与英国公众的情绪互相作用,效果是十分强烈
的——即使是“决不吃任何含DNA的食物”这样的蠢话,由他在电视上说出来,
还是会有市场。1999年4月,他授权BBC发布了自己撰写的反转基因的文
章,表示自己理解基因技术会带来医药、农业和环境方面的巨大利益,但更多地
表示了对健康和环境损害的担忧,并且说,把不能自然交叉繁殖的物种的遗传物
质混到一起,触犯了“上帝的专属领域”。2000年5月,查尔斯王子在BB
C的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讲座中,对现代科学进行了一番批判,其中自然少不
了抨击转基因食品,夸奖有机农业是多么的“自然”。这使许多科学家感到不满。
进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理乍得·道金斯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措辞恭敬地把他未
来的国王狠狠刻薄了一顿。道金斯说,科学不相信直觉,而农业自诞生以来就是
人类对物种进行干预、选择的行为,并不是什么“自然”的东西,如果说扮演上
帝,我们扮演上帝已经有好多个世纪了。他还说,过分关注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
的风险,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让一些需要解决的实在危险淹没在“转基因,转
基因,转基因,转基因,转基因,转基因!”(GM GM GM GM GM GM!)的聒躁
中(见本期《不要拒绝科学》)。

道金斯在公开信最后推荐查尔斯去读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的着作《魔鬼出
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不晓得他有没有照做——据我揣测是没
有。他的态度似乎一点也没变。2002年6月,查尔斯在德国接受一家私人组
织颁布发的环境保护奖项时,又谈了一通转基因作物的危险。第二天,英国皇家
学会副会长帕特里克·贝特森毫不客气地对媒体说,王子对转基因的态度完全是
“歇斯底里症的表现”。他说,迄今并无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存在危害,查尔斯
的歇斯底里 “使我失去了购买产品的选择权”。英国王室也看不下去查尔斯的
做法,据说女王为此曾找他谈过话,妹妹安妮公主和老爸菲利浦亲王则在媒体上
公开批评,说他又不是生物学专家,这样攻击转基因食品是不对的。

GM GM GM GM GM GM!

政府、科学界、生物技术公司、环保组织、社会名流和公众,由这些方面所
参与的、关于转基因的拉锯战,在英国媒体上一直没消停过。2003年7月,
欧洲议会通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新法规,5年来的转基因冻结政策有裂冰迹象。
此时,英国政府组织的“转基因全民大讨论”正跟天气一样火热,而首相的战略
小组发表报告说,长远来看,转基因作物对促进英国经济发展和增进公众健康有
巨大潜力,但转基因农业的效益在短期内体现不出来;转基因作物在未来能取得
什么样的收益,依赖于公众的态度和管理机构应付不确定因素的能力。

1999年11月,英国政府决定暂不考虑转基因作物的商业种植事宜,同
时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试验,考察转基因作物对局部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简单
地说,就是对农田杂草和虫子的影响。试验报告于2003年10月16日出炉,
将对2004年政府考虑是否对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开禁提供重要依据。报告公
布之前,民意统计表明情形并不乐观,据称6~9月份的大讨论中,4万份公众
回应显示,仅有2%的英国人乐于吃转基因食品,坚决不吃的有86%。就在1
0月13日,反对者还在伦敦举行了抗议游行,他们从全国农会总部走到唐宁街
和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递交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文件。为了吸引注意,游行
中很有些特立独行的家伙:一位有机农业农场主从苏格兰北部过来,骑着车拖着
一口棺材;一名作家则从北约克郡步行到伦敦。

试验的结果出乎人们意料: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而是有好有坏的。这项
迄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同类试验,耗资550万英镑,动用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数
百块农田,涉及的作物包括转基因油菜、甜菜和玉米。科学家对试验田共进行了
4000次考察,采集了50万粒草籽,收集了150万个无脊椎动物。结果发
现,在转基因油菜和甜菜田里,杂草量和蜗牛、甲虫、蝴蝶等动物数量比相应的
传统农田少很多,玉米田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为生态环境考虑,在保证产量的前
提下,杂草和虫子还是多一些比较好。那么这试验结果究竟说明什么?报告公布
次日,英国几份大报的不约而同地以此为头条新闻。《独立报》和《每日邮报》
等说这“敲响了转基因作物的丧钟”,《卫报》发表了一则漫画,伊甸园里的夏
娃看着树上的苹果对蛇说“好吧,只要不是转基因的”。但《每日电讯报》倒并
不认为这显示了生物大毁灭的前景,认为反转基因的情绪根本原因在于畏惧新事
物。“地球之友”组织说,这是“对英国乡村的黑色警告”。但支持者则认为,
这显示如果管理得当,转基因作物是可以对环境有好处的。

对此,皇家学会主席梅勋爵11月说,支持和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双方,都把
这次试验结果往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解释,“有选择、有偏见”,双方都说自己
赢了。他说,试验实际上体现,转基因农业可以比传统农业对生物多样性更有利,
也可以更糟糕,这取决于具体的运用方式。简单地说转基因是好的或坏的,未免
过于简单。农业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并不在于转基因本身,而在于耕作方法,
例如使用除草剂的策略。大家应该把关注的目标由是不是转基因转向更广泛的农
业问题,一起探讨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听起来像各打五十大板,不过,
仔细咂摸一下,真是相当巧妙的措辞。

科学界与政府支持而很多公众反对,最终还是立法通过,这样的例子在英国
并不是没有:2000年底,下议院就通过法案,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允许使用人
类早期胚胎干细胞进行医学研究。在保护科研活动尤其是生物和医学研究方面,
布莱尔一直表现得很强硬,对一些人士捣毁转基因试验田、冲击医学实验室的行
为大为恼火,表示决不能忍受合法科研受到干预。不过,转基因作物的商业种植
更多涉及经济而非科学,首相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也已经把国内公众得罪了不少。
转基因问题的命运,是会像干细胞法案那样,还是像欧元那样呢?这个还不大好
说。

‘玖’ 白酱意大利面怎么做

用料
面粉 1勺
蛋黄 一个
跟面粉等重的黄油
牛奶或鲜奶油 1杯(250ml)
肉豆蔻粉 1/4勺
瑞士奶酪(可选) 1勺
月桂叶 1片
洋葱 半个
百里香或洋香菜 两支

意面
口蘑 6个
火腿 三片
黑胡椒
帕马森干酪 1勺
白酱意面的做法
牛奶用小锅开最小火加热,将洋葱和香草,月桂叶放进去,放一小撮盐和1/4勺肉豆蔻粉,加热牛奶至快要到略微烫手的时候关火(否则牛奶会起皮),静置,待牛奶温度退下之后取出牛奶里的香草和洋葱,加入蛋黄,搅拌均匀

蘑菇和火腿切好,切好后可以烧水煮意面,水里加一撮盐

另起一锅,融化黄油,加入1勺面粉(黄油的量要跟面粉等重),用小火慢慢搅拌直至面糊状,等待起泡,让它起泡大约两分钟

此时可以把刚才煮好的牛奶液分次加入到面糊中,一次加一点,慢慢搅拌,待面粉完全吸收牛奶再加下一次,注意一定要分次加入,这样可以去除酱汁里的生面糊味道,面粉也会更好的吸收水分

牛奶全部加完后已经变成很稀释的状态,此时加入一勺切碎的瑞士奶酪,继续小火搅拌,直到牛奶沸腾开始冒泡,白酱就做好了,关火,但不要离火,中途可以过来搅拌防止起皮

煮牛奶的过程中另起一锅融化一小块黄油,小火翻炒炒蘑菇和火腿

此时意面差不多煮好,沥干水分(别过凉水),将意面,超好的蘑菇和火腿一起加入到煮好的白酱中,小火翻炒一分钟,让酱均匀的裹在蔬菜和面上
盛盘,撒上帕马森干酪和黑胡椒,吃

小贴士
1.关于酱汁的浓稠度的问题,如果喜欢稀释的一点的话,一杯牛奶配一勺面粉,偏爱稠一点的,一杯水配1.5勺面粉
2.煮酱的时候一定要全程小火且不停搅拌,否则很容易糊掉或者结块
跪求采纳!!!跪求采纳!!!跪求采纳!!!

阅读全文

与泰拉瑞亚意大利面怎么合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塔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 浏览:47
伊朗死的是什么级别 浏览:150
印尼巴士什么时候更新 浏览:580
英国外国人什么工作多 浏览:633
中国最早村庄是哪个 浏览:361
印度多少个少数民族服装 浏览:266
脱欧如何投资英国 浏览:862
意大利阿利卡灶具怎么样 浏览: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么买 浏览:377
在印度为什么不能玩手机 浏览:102
为什么海湾国家和伊朗不和 浏览:982
如何理解中国道路1000字 浏览:703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钱 浏览:424
印度口罩库存多少 浏览:38
去越南办健康证需要多少钱 浏览:498
伊朗怎么惹美国了 浏览:384
越南首都是哪个人的名字命名的 浏览:749
越南掏耳朵服务多少钱 浏览:40
看中国如何超越世界 浏览:884
为什么骂印尼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