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时意大利的武器装备能排上号吗
1 维内托级战列舰
❷ 现代履带式自行反坦克炮还有哪些
不完全统计:
除开你已知的中国89式自行反坦克炮
1.西德JPZ4-5式90毫米坦克歼击车
2.瑞典IKV-91型坦克歼击车
3.苏联ASU-57空降坦克歼击车
4.苏联ASU-85空降坦克歼击车
5.俄罗斯2S25式自行反坦克炮
1.西德JPZ4-5式90毫米坦克歼击车
JPZ4-5坦克歼击车战斗全重为27.5吨,乘员4人。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装甲厚度为50~12毫米不等。主要武器为一门M1966式90毫米反坦克炮,身管长度为3635毫米,有双气室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烟装置。
战斗全重为27.5吨,乘员4人。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装甲厚度为50~12毫米不等。车内布置战斗室在前,动力传动装置在后,火炮装在车体正面首上甲板的中央偏右位置。
JPZ4-5坦克歼击车外型低矮、结构紧凑、隐蔽性好,其机动能力也相当不错,可以突然高速前进或后退,加速性和最大速度都很出色,能迅速从行军状态转换为战斗状态,仅30秒就可以完成射击准备。但是,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该车安装的90毫米炮显得威力不足,无法对付T-72等新型主战坦克,因此其发展受到限制。
❸ 关于反坦克炮有哪些介绍
反坦克炮弹,则由普通穿甲弹、破甲弹转变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直射距离从原来的1000米,提高到1800至2200米,侵彻厚度从150毫米到200毫米提高到500毫米以上。
坦克炮的发展没有停止,据报道,前苏联的坦克炮口径已经达到了135毫米。美国、英国、德国则正设计制造口径为140毫米、145毫米和155毫米的坦克炮。
还有的国家正在把导弹安装在坦克上。另外,坦克炮的装弹也将由自动装填代替人工装填。
反坦克炮是在坦克用于战斗之后产生的。1916年英军把自己发明的坦克运用于战场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出反坦克火炮,战争就结束了。然而,人们对这种新武器却是非常重视,各交战国和对战争很敏感的国家,不仅看到了坦克的威胁,而且意识到了反坦克武器的重要。于是,各军事大国在迅速研制坦克、坦克炮的同时,也开始了反坦克炮的研制工作。
反坦克炮是一种直接瞄准、专门用于破甲的火炮。20世纪30年代初,欧洲一些国家先后研究出了反坦克武器。比如,瑞典的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德国的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等。随后,前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都模仿制造了德国研制的35/36式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到1941年底,德国出于发动战争的需要,一下子生产了15000门反坦克炮。反坦克炮的设计者坚信,37毫米口径的火炮,足可以击穿任何坦克的装甲。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之后,前苏联给德国人上了一课,使他们认识到反坦克炮的口径必须加大。1941年夏季,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苏联边境,并横扫苏联西部地区。德军的进攻势头锐不可挡。然而;在德军进攻到立陶宛境内一条河边时,一辆苏军坦克在桥头挡住了德军的去路。德军先调来一个炮兵连,对这辆坦克轮翻攻击,结果,坦克没有被打坏,炮兵连却被这辆孤立的坦克打散了。这辆坦克挡住了德军一个步兵师前进的道路。德军统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夜派出12名工兵,利用夜暗靠近坦克,在坦克周围塞了好几包炸药也没有把坦克炸毁。他们又调来6辆坦克,把苏军这辆孤立的坦克包围起来,从各个角度射击。还吊起两门高射炮,从高处攻击苏军坦克的顶部,因为,这里的装甲最薄。德军在付出了4辆坦克和数十名土兵生命的代价之后,才把这辆苏军坦克击毁。在消灭了苏军孤立的坦克之后,善于思考的德国人发现,虽然发射了上百发炮弹,但只有两发88毫米口径的炮弹起了作用。其余的仅仅在苏军坦克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小坑。这辆坦克,不仅装甲厚,而且钢材特别硬。掌握这一情况后,德军立即组织设计生产大口径反坦克炮。其新的坦克火炮口径达到了100毫米。
反坦克火炮是一种装在装甲车上的加农炮,它的弹道低伸、初速度很高、发射速度特别快,还能在运动中打击坦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坦克火炮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其破甲能力、自动化程度等都有了新的提高。较有代表性的反坦克炮主要是,美国的7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意大利的105毫米反坦克炮、德国的105毫米口径高膛压低后坐力反坦克炮、12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等,都是较先进的反坦克炮。
我国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发展都很晚。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坦克部队刚刚组建,还没有自己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先进坦克,我们的战士主要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和生命去摧毁敌人的坦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也研制出自己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
❹ 二战时意大利坦克和炮的列表
Fiat3000B (1930 年型)
全长 4.29 m 全体高 2.19 m
全幅 1.67 m 重量 6.0 吨
最高速度 21 km/h 最大行驶距离90 km
发动机为63马力水冷串联4缸汽油发动机
乘员数 2 名
总生产数不明
一门37/40 37 mm坦克炮
最大装甲厚度(外表) 6 mm —— (正前)16 mm
改进型号:
Fiat3000 mod21 :1921 年型,最初的生产型,装备两挺机枪。
Fiat3000 mod30 :1930 年型,加强了机动能力,装备一门37 mm炮
Armato L6轻型坦克(L6/40轻坦克)
全长3.84m 全高1.87m
全幅1.86m 重量6.8吨
最高速度42km/h 行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68马力菲亚特18D 液冷串联4缸发动机
座乘务员数2名 总生产数283辆
武装bureda35 20mm对战车机关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装甲厚度(表面)6mm~ (正面)40mm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ZPzKpfw L6/40 733(i)
Armato M11中型坦克(M11/39中型坦克)
全长4.72m 全高2.23m 重量11.0吨
最高速度33.8km/h 行动距离200km
发动机菲亚特8T 液冷V型8气筒柴油机 105马力×1
座乘务员数3名 总生产量100辆
武装 37/40 37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2(联装)
最大装甲厚(表面)6mm~(正面)30mm
Armato M13中型坦克
(M13/40中型坦克)
全长4.93m 全高2.38m 重量14.3吨
最高速度33km/h 最大机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菲亚特TM40 液冷V型8气筒柴油机 125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数799辆
武装 47/32 47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2(联装1,同轴1)
最大装甲厚度(表面)9mm~(正面)37mm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PzKpfw M14/41 736(i)
Armato M15中型坦克
(M15/42中型坦克)
全长5.04m 全高2.39m 重量14.7吨
最高速度38km/h 机动距离180km
发动机菲亚特 15TB 液冷V型8气筒gasoline engine 185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数 82辆
武装 47/40 47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3~4(联装1,同轴1,化铁炉1)
最大装甲厚度(表面)6mm~(正面面)37mm(炮塔+12mm的追加装甲)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zKpfw M15/42 738(i)
Pesante P26重型坦克
(P26/40重坦克)
全长5.82m 全高2.52m 重量26.0吨
最高速度35km/h 机动距离270km
发动机 菲亚特 液冷V型12气筒柴油机 330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数 21辆
武装 75/34 75mm反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2(同轴1,车体1)
最大装甲厚(表面)15mm~(正面)60mm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ZPzKpfw P40 737(i)
Semovente M40/41/42突击炮
(M42de75/34突击炮)
全长5.69m 全高1.85m 重量15.0吨
最高速度38km/h 机动距离230km
发动机 菲亚特 15TB 液
冷V型8气筒gasoline engine 185马力×1
乘员数3名总生产数约200辆(+100德军完成)
武装 75/34 75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盔甲厚(表面)10mm~(正面面)50mm
德军生产德军名称:StuGM42 mit 75/18 850(i):M40~M42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StuG M42 mit 75/34 851(i):M42 de 75/34
M43突击炮
全长5.52m 全高1.74m 重量15.7吨
最高速度38km/h 机动距离180km
发动机 菲亚特 15TB V型8气缸gasoline engine 185马力×1
乘员数3名 总生产数 30两(+101德军完成)
武装 105/25 105mm榴弹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装甲厚(表面)15mm~(正面)75mm
改进型号M43:105mm装载榴弹炮的突击榴弹炮,多数由德军装备。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
cStuG M43 mit 105/25 853(i):M43 105mm榴弹炮
StuGM43 mit 75/34 851(i):M43 34倍口径75mm炮
tuG M43 mit 75/46 852(i):M43 46倍口径75mm炮
Semovente L40坦克歼击车
(L40反坦克自行火炮)
全长3.80m 全高1.72m 重量6.7吨
最高速度36km/h 行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菲亚特18D 液冷串联4气筒gasoline engine 68马力×1
座乘务员数3名 总生产数约300两
武装 47/32 47mm反坦克炮×1
最厚装甲正面30mm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StuG L6mit47/32 770(i)
❺ 轮式自行反坦克炮有哪些设备
轮式自行反坦克炮有时也被称为轮式突击炮或轮式坦克歼击车。它是目前轮式自行火炮家族中,种类最多,研制、装备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轮式自行火炮。
轮式突击炮同样属于全装甲防护式自行火炮,通常搭载一门90~105mm口径的直瞄反坦克火炮,具有较强的直射火力,能够击毁各种中等防护装甲目标、工事、碉堡等固定点目标,部分先进型号还能搭载105mm或120mm大威力高膛压火炮,具备对抗地方重型主战坦克的强大火力。
因此,轮式突击炮能在战场上担负各种不同的任务,不但能为机械化部队提供前出火力侦查、反坦克支援任务,还能作为轮式轻装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支援火力,伴随轮式步兵战车和装甲人员输送车一起作战。
现役的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和轮式突击炮型号很多,主要有法国的AMX-10RC式105mm自行反坦克炮、意大利的“半人马座”B1式120mm轮式突击炮、美国的“斯特瑞克”M1128MGS式105mm轮式机动火炮、南非的“蜜獾”90式90mm轮式战车和“大山猫”105式105mm轮式战斗侦察车以及中国台湾的“云豹”105mm轮式突击炮等。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轮式自行反坦克炮是意大利埃维科公司和奥托.米拉拉公司在1985年成立联合机构根据意大利陆军提出的技术要求开始研制“半人马座”B1式105mm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半人马座”B1式自行反坦克炮是以AVH6636型装甲车底盘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动力装置为埃维科公司的涡轮增压气冷却6缸MTCA型发动机,功率383千瓦。
发动机采用前置式,可为驾驶员提供附加的弹道防护。自动传动装置为德国ZP公司设计的5HP1500型齿轮箱,有5个前进档和5个倒退档。传动装置采取H型布置,即在车体两侧设置两根传动轴从而实现对车内空间的最佳利用。
悬挂装置由法国米歇尔公司提供装有线性液压气动支杆,垂直行程为310毫米。轮胎为低压充气式,无内胎,驾驶员可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地形选用各种不同的驱动和转向系统,利用遥控轮胎压力调节系统可改变车体对地面的压力。
炮塔为三人式,重6.5吨,早期装有1门105mm高膛压低后坐力线膛炮,身管长52倍口径,炮塔携弹量17发,可以发射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内的各种北约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弹药。由于采用了高效多折流板炮口制退器,使后坐力降低到大约12吨,后坐长度为750mm,火炮高低射界为-9度~+20度,方向射界360度。
目前,最新型号已经改用一门全新设计的大威力120mm高膛压低后坐力滑膛反坦克炮,成为目前世界上火炮口径最大、威力最强的轮式自行反坦克炮。
“半人马座”B1装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火控系统,包括车长用周视稳定式昼夜光学潜望镜、炮手用带激光测距机的非稳定式光学潜望瞄准镜弹道计算机,以及有关装药温度、炮膛磨损、炮耳轴倾斜度、炮口基准和横风传感器,配用这种射击指挥系统该反坦克炮能在行进间捕捉目标并完成短停射击。配用120mm火炮的“半人马座”B1对火控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配备了红外热成像仪和稳像观瞄设备。
“半人马座”B1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具有较好的防弹外形,炮塔正面和车体前装甲能经受20毫米机关炮榴弹的攻击,其他部位能抵御7.62毫米穿甲弹和155毫米炮弹破片的攻击。为提高防护能力,炮塔和车体还装有反应装甲,另外炮塔两侧装有烟幕发射器,内部装有灭火和三防等辅助设备。
“半人马座”B1轮式自行反坦克炮战斗全重22吨,最大行驶速度高达10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达800公里,具有理想的陆地战略机动能力,并且还可用C-130大力神运输机运载。
❻ 什么是B1‘半人马座”105毫米自行反坦克
意大利B1式10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是采用英国105毫米L7式坦克炮和8X8“逊陶罗”轮式战车底盘制造的自行反坦克炮;初速为1480米/秒,射速10发/分,携弹量40发,战斗状态全重(生产型)22000千克。
❼ 二战期间意大利的装甲车辆都有哪些
提到意大利和二战,小油瓶就会脑补这样一幅画面,一群意大利军人扔掉了武器,兴高采烈的举着白旗投降,反倒是在庆功。
连他们的盟友德国人都说,意大利若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只需要5个师去对付他们,意大利若是保持中立,我们需要10个师去防范他们,意大利若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得需要20个师去支援他们。
图17 AB41轮式装甲车
点评:二战期间意大利为数不多的亮点车辆,由于其4轮驱动的特性在速度和不平整路面行驶都很很好满足前线需要。
总的来说,意大利人在坦克装甲车方面设计能力有限,薄弱的装甲、方正的外形、羸弱的火力根本无法与主流陆军强国相比,半履带装甲运输车也没有、8X8重型轮式装甲车、自行高炮这些陆军主流装备对于意大利来说更是奢侈品。
❽ 意大利OTOC13履带式步兵战车变形车有哪些
步兵战车有乘员9人,其中包括步兵6人。装有奥托·梅拉拉T20双人炮塔,用动力操纵,内有1门莱茵金属公司20mmMK20Rh202机关炮、1挺7.62mm并列机枪、两侧各有3具1组由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战斗全重15.5t。
OTOC13/25步兵战车
乘员也是9人。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T25双人炮塔,也用动力操纵,内装1门厄利空-比尔勒公司25mm的KBA机关炮,1挺7.62mm机枪。两侧各有1组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3具。战斗全重为15.7t。
OTOC13/60A和OTOC13/60M步兵战车
有乘员7人,其中包括步兵4人。战斗全重18.0t。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T60/70双人炮塔,用电操纵,内装1门60mm的60/70超高速炮、1挺7.62mm并列机枪,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4具。
T60/70炮塔有2种,一种为T60/70A型,有自动装填,另一种为T60/70M型,用人工装弹。T60/70A型可选用2种火控系统,一种是FCSMod60MK1,为白天型:另一种为FCSMod60MK2,为昼夜型。
OTOC13/90步兵战车
乘员也是9人,其中包括步兵6人。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OTOT90CKL双人炮,内装1门90mm火炮、1挺7.62mm并列机枪、两侧各有3具1组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该车战斗全重为16t。
OTOC13TUA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利用OTOC13基型底盘安装美国埃默森公司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制成。这种发射架与美国M901改进型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上的一样,有装甲防护。除2枚待发弹外,还有10枚存放在车内。战斗全重15t,乘员有车长、炮手、驾驶员和装填手4人。
OTOC13/4×25自行高炮
采用奥托·梅拉拉公司的炮塔,装有1门厄利空-比尔勒公司25mm的KBA4管高炮。战斗全重16.5t,乘员3人。
OTOC13救护车
该车无武器,可载3副担架或1副担架和2个伤员,或6个伤员。车内设备有澡盆、3人用的氧气瓶、冰箱、外科手术设备、消毒设备、防毒面具、折叠式手术床和其他医疗器械等。
OTOC13运护车
使用也基型底盘相同的履带、发动机和变速箱,但车体是重新设计的。行动部分加长。载重量为6500kg。
在车辆前部的驾驶舱是密闭式的,用铝甲板焊接而成,能防枪弹和炮弹破片。如果需要,在驾驶舱顶部能安装12.7mm高射机枪。满载时该车全重为19t。
发动机连着分动箱,以便于变速箱和发动机平行安装。分动箱将功率分两路输出,其中一路输给拉力为98kN的绞盘。该车也可改作布雷车使用。
性能数据:乘员3~9人,战斗全重14650kg,净重13350kg,车长5.650m,车宽2.710m,车高1.720m,车底距地高0.400m;公路最大速度70km/h,燃料储备400L,最大行程500km,爬坡度60%,侧倾坡度30%,攀垂直墙高0.7m,越壕宽1.8m;发动机类型V6机械增压发动机,功率265kW,传动装置带液力变矩器的液力机械传动,转向装置类型液压转向,助力操纵,悬挂装置类型扭杆;主要武器12.7mm机枪,烟幕弹发射器数量2×4具,弹药基数12.7mm枪弹800发;指挥塔驱动方式手动,主装甲厚度最大50mm,装甲材料铝合金,附加装甲厚度6~13mm、材料钢,电气系统电压24V。
❾ 二战中国的反坦克武器
抗战中,中国军队有几种反坦克炮:
1、德国PAK36反坦克炮
1936年,国民党政府再次向德国订购了大批军火,其中包括120门PaK35/36。到1937年初,这批反坦克炮连同12万发炮弹运抵中国,开始列装国民党正规部队。该炮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色曾在400米外击穿过日军的97式坦克等装甲车辆,比起日军的同类产品丝毫不弱于下风。
2、自制的30年式50倍径37毫米反坦克炮
民国政府希望通过自产来提高37毫米炮的产量。他们找到了莱茵金属在瑞士的分公司---苏洛通公司的样炮和图纸,于194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该炮因为大多数部件还是需要进口所以生产了94门以后只得草草收场。
3、捷克VZ34 37毫米反坦克炮
——战斗全重364公斤,发射普通穿甲弹时初速750/秒,可击穿1000米外33毫米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