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67年以色列被冥河导弹击沉的埃拉特号军舰的排水量
“埃拉特”号驱逐舰(Eilath,Destroyer)是阿以海战中被埃及反舰导弹击沉的以色列驱逐舰。原为英国“热心”号驱逐舰,1944年服役。1956年,英国将其售给以色列,改名“埃拉特”号。标准排水量1718吨,舰长110.5米,舰宽10.8米,吃水5.2米,航速31节。装备114.3毫米舰炮4门,40毫米炮6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该舰奉命与阿拉伯国家海军作战。这一战,以色列损失了1710吨的驱逐舰,47名水兵阵亡,91人受伤,其中9人严重烧伤。埃及海军出动的是两艘75吨的导弹艇,无一伤亡。这次战斗震惊了全世界,从来没有哪一次战斗能使大型舰艇在对抗中还没还手就被如此彻底摧毁。那些传统的海军大国重新审视自己的海军舰队时,忽然发现面对装备导弹艇的敌人,竟然没有任何对抗手段,这些花费巨大财力、历经数十年建造完善的大舰巨炮都成了摆设。教训最深刻的以色列人,在1969年将所有的老式驱逐舰全部淘汰,而历来轻视反舰导弹的西方国家也纷纷开始加快反舰导弹的研制。埃及海军的导弹快艇用导弹击沉以色列驱逐舰,这是世界海战史上导弹快艇第一次战斗,也是世界海战史上,首次用舰舰导弹击沉水面舰船。小艇吃掉了大舰,震惊了世界。海战史上首次导弹快艇击沉军舰的战例显示了导弹快艇具有小艇打大舰的作战效能。在其以后的局部战争中导弹快艇得到广泛运用,战果显赫,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现在不仅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拥有导弹快艇,一些海军强国也在大力发展导弹快艇。也加快了各海军强国研制新型舰舰导弹的步伐。
❷ 谁科普下意大利海军在二战有什么辉煌战绩
意大利海军所承担的任务其实要比德国盟友多得多,原因有二:
卡巴罗号船员在潜艇上
10月至11月期间,集中改装了指挥塔,潜望镜,瞄准系统和柴油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意大利潜艇,以法国“贝塔松”为基地,再度出击大西洋。
这一年之中,意军总共击沉了22艘盟国船只合计83548吨,击伤5艘共17495吨,代价是损失7艘潜艇,“法阿德里布鲁诺”号、“纳尼”号、“塔兰蒂尼”号、“伽里略”号、“加尔万尼”号、“马卡雷”号和“托里切利”号。
1941年1月,德意海军重新划分战区,看不起意大利潜艇的邓尼茨把大西洋赤道海域(塞拉利昂,马德拉群岛,摩洛哥斯帕特尔角,葡萄牙,亚述尔群岛)划归对方,目的是让意军更多去对付落单的敌船,但意军仍然坚持在北大西洋活动。
3月,意大利海军从红海马萨瓦基地调回了4艘潜艇,继续加强大西洋方面的兵力,当月,意大利海军组建了“比安奇潜艇群”攻击直布罗陀到利物浦航线上的护航船队。“比安奇”号击沉了3艘商船,击伤2艘。
马塔潘角夜战失利之后,意大利海军部计划从大西洋调回26艘潜艇,保障西西里到利比亚的航运安全,这对于在非洲作战的德意军队显然更重要。不过,由于战事紧急,最终只调回12艘,成功到位的只有10艘,“蓝绿”号在直布罗陀外被击沉,“阿基米德”号在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前又被召回。
1941年12月10日,意大利海军司令部的贝尔托尔迪海军上将干脆通知邓尼茨,所有意大利潜艇都将返回地中海,不过轴心国态势的急剧恶化改变了这个计划。
在美洲海域的战斗
1941年12月12日,珍珠港事件后,意大利追随德国对美国宣战,为了对付这个强大的敌人,德意潜艇部队有了新任务,12月17日邓尼茨派出5艘IXC潜艇和7艘VIIC潜艇到美国海域组织以破交为目的的“低音鼓行动”,要求意大利潜艇参加。
2月初,由5艘潜艇组成“达芬奇潜艇群”离开波尔多,2艘“卡尔维”级潜艇—“芬西”号和“塔佐利”号负责佛罗里达和巴哈马海域,另外3艘潜艇被派往安德烈斯群岛以东,这一时期,意大利潜艇的战绩仍然十分靓眼,4月初,意军取得了击沉8艘商船、6艘油轮的战绩,卡尔洛·菲齐亚·迪科萨托少校的“塔佐利”号,单艇击沉6艘约30000吨,完全压过了参加行动的德国U艇。
5月至6月,第二批4艘意大利潜艇到达美洲海域,活动于巴西圣罗克角外,任务是切断南美和非洲间的航运。
不过,受到“塔佐利”号战功的刺激,意军也出现了一些谎报战功的情况,主要是恩佐·格罗西少校指挥的“巴尔巴里戈号”,5月20日,他宣称在巴西海岸附近击沉美国“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实际上遭攻击的是美国巡洋舰“密尔沃基”号,而且也没有击中。
10月6日,这位少校又取得了另一个辉煌战果,他宣称在牙买加弗里敦附近海域击沉了33000吨的“密西西比”级战列舰,并称了望哨看到了该战列舰起火沉没。
10月30日“巴尔巴里戈号”回到基地,受到隆重欢迎,意大利海军部在没有核实战果的情况下就给格罗西少校颁发了勋章,并晋升他为上校。其实,恩佐·格罗西少校攻击的是英国小型护航舰“毽子花”号,而且也没有击中。
“贝塔松”基地司令罗莫洛·波拉基尼上校质疑这个战果,昏聩无能的意军高层深怕丑闻影响士气,不但不予调查,反而由国防部长出面,任命格罗西少校担任新的“贝塔松”基地司令,后来干脆任命他为在大西洋的意大利潜艇舰队司令。
真正的英雄被埋没了,“阿基米德”号在艇长萨卡尔多中尉指挥下击沉20043吨的英国运输船“奥朗塞”号,次日又击伤希腊轮船“奈亚·埃拉斯”号。1943年3月14日,“达芬奇”号取得了意大利潜艇的最重要胜利,用鱼雷击沉21517吨的英国远洋班轮“加拿大女皇”号,地点在几内亚湾的帕尔马斯角,这是一次战果辉煌的出航,该艇在归航前还击沉了另外5艘盟国船只。然而腐败的意大利海军部对此视而不见,既不颁发勋章也不晋升,5月23日,王牌潜艇“达芬奇”号在比斯开湾被击沉,包括普里亚洛吉亚艇长在内全员阵亡。
❸ 什么是奥意战争
1866年的奥意战争1866年6至8月发生的奥意战争,是意大利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的统一,在普鲁士的支持并与其结成反奥联盟的情况下,同奥地利之间展开的战争。意大利虽然战败,但由于意大利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支持,加之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的失败,意大利最终还是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
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
1866年4月,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还意大利王国的问题。
6月17日,普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参战,奥意战争爆发。
意军主力部队10万人,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莫拉将军指挥。在明乔河一线展开,于6月23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有3万人的强大预备队。与此同时,恰利季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约9万人,从博洛尼亚和费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
奥地利军队为了应付两条战线作战,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7.8万人的南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于6月24日从维罗纳东南地域发起进攻,还在库斯托查附近地区,将遭遇的意大利军队击败。拉马尔莫拉将军损失1万余人后,被迫撤退到克雷莫纳地区。
恰利季尼将军得知意军在库斯托查附近地区战败后,立即回师后撤,未能发展战果。因为,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萨多瓦附近战败,必须火速调兵保卫维也纳。这就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在这期间,加里波第的部队作战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命令他们撤退。于是,蒂罗尔再度被奥军占领。
7月20日,意大利海军在利萨岛附近被奥地利海军战败。利萨海战是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大海战。6月16日,由11艘装甲船、5艘巡航舰、3艘炮舰组成的意大利分舰队,在佩尔萨诺海军上将率领下,从安利纳出海,企图用登陆的方式攻占设有防御的工事,并作为奥地利海军基地的利萨岛(岛上仅有9处永备工事,11个炮兵连共88门火炮,守岛部队近3000人)。
7月18日和19日,意军对利萨岛发起进攻,因组织不力,没有掌握有关守岛部队的必要情报,遭到了奥军的顽强抵抗。7月20日拂晓,一支由7艘装甲舰、7艘炮舰、1艘桅帆战列舰、5艘巡航舰、1艘轻巡航舰组成的奥地利舰队,在冯·特格特霍夫海军少将率领下,前往支援守岛部队。奥地利军队突然发起攻击,集中炮火打击意大利海军舰队,但装甲舰之间的炮战未能奏效。于是,奥地利的旗舰“斐迪南·马克斯大公”号装甲舰撞击意大利的“意大利国王”号装甲舰,后者连同400名舰员被击沉,从而决定了这场海战的结局。另一艘意大利军舰“角力场”号被炮火击中后起火,失去战斗力,最后爆炸。此后,意大利舰队转入退却。意大利失败的原因是侦察很差,没有战斗计划,通信联络不好,佩尔萨诺海军上将优柔寡断,指挥失误。但意大利海军在利萨海战的失败,没有改变已被奥普战争所决定了的这次奥意战争的结局。这次战争的海战规模虽然并不很大,但是它却以蒸汽装甲舰船作为交战工具的首次海战,从而在战史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页。
8月10日,奥意战争结束,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1866年10月3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让给拿破仑第三,再由拿破仑第三将它交给意大利王国。由于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的支持,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统一。
❹ 最早反舰导弹击沉军舰是什么时候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及用冥河导弹击沉的以色列的埃拉特号“埃拉特”号驱逐舰(Eilath,Destroyer)是阿以海战中被埃及反舰导弹击沉的以色列驱逐舰。原为英国“热心”号驱逐舰,1944年服役。1956年,英国将其售给以色列,改名“埃拉特”号。标准排水量1718吨,舰长110.5米,舰宽10.8米,吃水5.2米,航速31节
❺ 意大利在二战期间的真实战绩怎么样
的确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战绩惨不忍睹,但也有些象样的战绩的。
1。1941年12月19日,意大利海军派遣三枚人操鱼雷(又名“猪猡”)偷偷溜入英国海军重兵把守的埃及亚历山大港,一枚“猪猡”先炸毁了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另两枚击毁“刚勇”号战列舰 和 “萨冈纳”号巨型油轮。这次行动几乎摧毁了英国地中海舰队1/4的海军舰艇,只是此次行动的人员都被英方俘获。
2。意大利“达芬奇”号潜艇在第10次出航行动中 击沉6艘船只总计58967吨,从1943年到1945年期间 没有一艘德国潜艇打破过。意大利潜艇在大西洋总共击沉112艘商船和军舰,共计608848吨,在36艘意大利派出的潜艇中,有26艘潜艇进行过成功的攻击。
所以片面的看到意大利军队的不足之处是不全面的。
另外要说的是意大利之所以被说得这么渣是因为整个国家没有参与这么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自身实力弱于其他主要参战国,再加上德军对意大利武器支援的不足,还有其国内的反战情绪,所以没有战斗力。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❻ 英与德意是怎样争夺地中海的
在英意地中海之战开始之初,英国设在马耳他岛海空军基地对意大利的往来船只构成很大的威胁,马耳他岛成为斗争的焦点。1940年6月,意大利对马耳他发动30多次袭击,迫使英国潜艇撤离马耳他,妇女儿童也撤离该岛。英国地中海舰队负责为撤运的船队护航。地中海海上护航战斗开始。7月9日,英国地中海舰队与意大利海军在卡拉布里亚海域遭遇,这是英意首次海上护航战斗。英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中将率“鹰”号航空母舰、“厌战”号、“马来亚”号和“君主”号战列舰、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编为3个战斗群参战,意大利舰队司令伊尼戈·坎皮奥尼海军上将指挥意分舰队迎战。战斗中,意旗舰“朱利奥·恺撒”号和1艘巡洋舰受伤,意舰撤出战斗。英舰“海王星”号和“沃斯派克”号受轻伤。英舰停止追击。此后,英意又多次进行海上护航战斗。每次都是英舰队略胜。
为了保持马耳他岛的稳定,英国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爵士认为必须削弱意大利舰队,以海军航空兵攻击塔兰托港是最佳的选择。11月11日下午,英舰载机拍摄的航空照片送到航空母舰“光辉”号。这些照片显示了意舰在塔兰托港内的具体位置。当时英航空母舰“鹰”号有故障不能参战,5架“剑鱼”式鱼雷攻击机转到“光辉”号上。“光辉”号共载21架飞机,在巡洋舰4艘、驱逐舰4艘的护航下,驶抵伊奥尼亚海,距意大利海岸约170海里。天黑后,“光辉”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开始袭击塔兰托。在这次袭击中,意大利共损失3艘战列舰,而英国只损失2架舰载机。这次空袭打击了意大利的主要海上力量,有利于英国人保卫马耳他岛,使英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形势大为好转。
为了帮助意大利改善在地中海的态势,1940年底至1941年初,希特勒派德空军第10军约500架飞机进驻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和西西里,其任务是“攻击英国海军力量,袭击英国在地中海西部和地中海东部之间的交通线,”保卫轴心国至北非海上运输线,阻止英国运输船队通过地中海,并空袭马耳他岛。
1941年1月10日,德军40架“斯图卡”式轰炸机从西西里岛起飞投入战斗,重创英“光辉”号航空母舰,英舰驶往马耳他。这是德国飞机首次在地中海地区与英舰队作战。第2天,英国“格洛斯特”号和“南安普敦”号巡洋舰在返回埃及途中被敌机炸伤,其中“南安普敦”号受损严重,英舰被迫自行将其击沉。
1月16日,德空军80架俯冲轰炸机从西西里岛起飞攻击马耳他,英“光辉”号航空母舰再次被击伤,岛上码头设施和建筑物遭破坏,居民被炸死100人。德军损失飞机10架。由于德空军参战,地中海形势发生逆转,英国在地中海的交通线开始处于严峻时期。
1941年9~11月,德国21艘潜艇先后进入地中海作战,英地中海舰队处于不利地位。9月24日,英国一支由9艘运输船组成的补给船队由直布罗陀驶往马耳他岛,执行“戟”行动。26日,意大利空中侦察发现英船队在巴利阿里群岛,亚基诺海军上将率意大利舰队出海截击,击伤英国“纳尔逊”号战列舰,击沉“帝国之星”号运输船。11月13日,德国U-81号潜艇在直布罗陀以东25海里海域击沉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另1艘德国潜艇击伤英国“马来亚”号战列舰。11月25日,德国U-331号潜艇在萨卢姆沿海袭击英国舰队,击沉“巴勒姆”号战列舰,英海军阵亡868人。
1941年12月,德国空军第2军进驻意大利。12月19日,意大利“希雷”号潜艇夜间驶进亚历山大港,炸沉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战列舰。同时,德国U-81号潜艇击沉英国“马来亚”号战列舰。至此,英国地中海舰队已无参战的大型军舰了。轴心国在地中海海运情况有很大好转,大型运输船队能安全驶抵的黎波里。
在此期间,英国海军为争夺地中海海上交通线也做了很大努力,但未能挽回不利局面。英国与意德争夺海上交通线的斗争,主要是在马耳他岛和克里特岛附近进行的。这场斗争与北非、希腊等陆上战场的斗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1942年6月底以前,英国海空军受到重大损失,处于不利地位,克里特岛被夺占,马耳他岛也岌岌可危,使英军海上运输补给受到严重影响,而德意对非洲的海上补给却比较顺利。
1941年,德军“斯图卡”式轰炸机在利比亚执行任务。
❼ 二战各国被击沉的战列舰有哪些
二战各国被击沉的战列舰有:
法国:
1940年7月30日法国布列塔尼号战列舰 ,在米尔斯克比尔港被英国海军舰炮击沉
德国:
1941年5月27日,俾斯麦号袖珍战列舰,在北大西洋海域被英军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3年12月26日,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在挪威北角外海被英军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5年4月9日,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在基尔港被飞机击沉。
英国:
1939年10月14日,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在斯卡帕湾被德国U-47号潜艇击沉。
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德国俾斯麦号击沉
1941年11月25日,巴汉姆号战列舰,在地中海被德国U-331号潜艇击沉。
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马来西亚外海,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同日,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马来西亚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希腊:
1941年4月23日,基尔基斯号战列舰,在比雷埃夫斯港被德军飞机击沉。
同时,利母诺斯号战列舰也被击沉。
意大利:
1940年11月12日,加富尔号战列舰,在的里雅斯特被飞机击沉。
1943年9月9日,罗马号战列舰,在地中海被德国用滑翔炸弹击沉。
日本:
1942年11月13日,比睿号战列巡洋舰,在瓜达尔卡那尔外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1942年11月15日,雾岛号战列巡洋舰,在瓜达尔卡纳尔被美军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4年10月24日武藏号战列舰,在锡布延海被美舰载机击沉。
1944年10月25日扶桑号战列舰、山城号战列舰,在苏里高海峡被美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4年11月21日金刚号战列舰,在台湾基隆外海被美海狮号潜艇击沉。
1945年4月7日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在九州西南被美舰载机击沉。
1945年7月24日日向号战列舰,在吴港被美飞机击沉。
1945年7月27日榛名号战列巡洋舰,在吴港被美飞机击沉。
1945年7月28日伊势号战列舰,在吴港被飞机击沉
美国:
1941年12月27日,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同日,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击沉。
苏联:
1941年9月23日马拉号战列舰,在喀琅施塔得被德军飞机击沉。
❽ Z字级驱逐舰~~!
Z级与前几级基本相同,但首次正式装备了4.5英寸口径主炮。8艘Z级组成了第十应急驱逐舰队,完工后主要执行北极护航任务。
数据
满载排水量:2530吨;
主尺度:全长110.57米,全宽10.90米,吃水3.05米;
航速:36节;
舰员:179人(领舰225人);
主炮:单管4.5吋炮4座;
鱼雷:四联21吋鱼雷发射管2具;
防空兵器:双联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1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2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2座(“赞比西”号为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4座);
反潜兵器:深水炸弹投掷槽2座,深水炸弹投掷器4座。
小档案
大家一定知道世界上第一艘被舰对舰导弹击沉的军舰——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埃及“冥河”导弹击沉的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它原来便是英国的Z级驱逐舰——“热诚”号。
Z级上在舰桥上采用了稳定性极佳的新型Mk.1K测距仪。
前3艘完工时前桅采用的是较低矮且简单的格子桅,后来完成的5艘采用较高大且复杂的格子桅,前桅上装SW.272对海警戒雷达,桅顶装有HF/DF高频测向仪。AW.293对空警戒雷达装于单脚后桅上,AR.285炮瞄雷达装于测距仪上。
由于超重,所有Z级除“赞比西”号外把烟囱后的两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改为单联。
Z级取消了前几级上的传声管。
二战中的Z级
舰名
译名
舷号
完工
备注
Myngs
明格斯
R.06
1944.6.23
驱逐领舰,1955年转交埃及海军,改名“卡赫尔”号(El Qaher),1970.5.16被以色列飞机炸沉
Zambesi
赞比西
R.66
1944.7.18
1959年解体
Zealous
热诚
R.39
1944.10.9
1956年转交以色列海军,改名“埃拉特”号(Elath),1967.10.7被埃及“蚊子”导弹艇发射的“冥河”导弹击沉
Zebra
斑马
R.81
1944.10.13
1959年解体
Zenith
齐尼思
R.95
1944.12.22
1955年转交埃及海军,改名“法提赫”号(El Fateh),1970.5.16被以色列飞机炸沉
Zephyr
西风
R.19
1944.9.6
1958年解体
Zest
热情
R.02/F102
1944.7.20
1954年改为15型快速反潜护卫舰,1970年解体
Zodiac
黄道带
R.54
1944.10.23
1956年转交以色列海军,改名“雅法”号(Yaffa),1972年解体
备注
W级的防空武备有很自由地改装,各舰不尽相同,如“明格斯”号将舰桥两侧的两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改为单联,烟囱后两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由两座单管2磅乒乓炮替代,又将探照灯拆除,改为一座单管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西风”号仅将烟囱后的两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改为两座单管2磅乒乓炮。“齐尼思”号则把4座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都改为单管2磅乒乓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