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意大利情侣脱掉防护服感染双双去世是真的吗
情侣去世是真的,两人都是医生,但录像是假的,那是电影
②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梗概。谢谢!
这个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维罗纳城,舞会上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家族是仇视他们的恋爱受到阻力。经劳伦斯神甫帮助,两人秘密举行婚礼。
后罗密欧刺死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逼婚的窘境。神甫给朱丽叶吃安眠药让她装死,让罗密欧立即返回,不明真相的罗密欧在朱丽叶身边自杀殉情。
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
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2)殉情的意大利情侣长什么样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据说历史上确有其事,它于1303年发生在意大利维罗纳城。有人还援引但丁《神曲》作为佐证。但此说难以定论。
不过,古罗马时倒确实流传着关于一对情侣生死相恋的民间传说,它在漫长的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故事和细节不断得到补充和丰富,逐渐演变为后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传奇。
16世纪初叶,意大利人路易吉·达·波尔托写了一则短篇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已见端倪。
班戴洛从民间传说中撷取素材,又借鉴前人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于1554年写成了他的小说《罗密欧和朱丽叶》。
作者介绍: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
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
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
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③ 波斯公主到底有多美13名男子为她殉情,真实容貌却长这样
在许多童话里,公主似乎都是长得漂亮的高贵女子。就拿大家都熟悉的《白雪公主》故事来说吧,因她生得浑身雪白而又美丽故被人叫为“白雪公主”,连魔镜都感叹其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不过现实生活里的公主是啥样子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还有1种可能,大家敬佩卡扎尔的才华与人品这才故意抬高夸张了她一下,或许这里的最美指别人维护女权的“心灵美”。毕竟外表是天生的,而内在美才是1个人真正的价值体现。
④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简介100字左右
在古代意大利的维洛那城里,有两个世仇大家族,蒙太古和凯普莱特。蒙太古的独子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的盛大舞会上,见到了主人的独生女,维洛那城最美丽的绝色名媛朱丽叶,在罗密欧看来,朱丽叶简直是奇葩在百花中争艳。明星在黑夜中闪现,日月在九天中高悬,不,是仙女将落人间,朱丽叶也一眼看中了英俊非凡、举止优雅的罗密欧,他们都为对方的非凡仪表所吸引,一见钟情,难舍难分。罗密欧不顾朱丽叶是仇家的掌上明珠,爱情的火焰在心中越烧越旺。晚会后,他潜入主人家的花园,来到朱丽叶闺房的阳台下,寻找他的灵魂,朱丽叶也得知,她所爱慕的英俊王子是仇家的儿子罗密欧,她也不顾家族世仇,芳心里燃起了熊熊爱火,心潮如海涛激荡,她来到阳台上,对着夜空吐诉衷情,这对恋人就这样一上一下,一问一答,在狂喜中海誓山盟,私定终身,度过了一个幸福的月夜,并且约定在第二天就请人商量决定结婚的时间和地点。
天明后,罗密欧去修道院求劳伦斯神父成全他与朱丽叶的婚姻,神父也想利用这对恋人的深情去化解这两个家族的仇恨,同意这持他们的婚礼当天下午,罗、欧先后到达神父处,在神出鬼没父的主持下喜结良缘。朱丽叶回到家里,心花怒放,急切在等待黑夜来临,以便让丈夫早一点投入自己的怀抱。
罗密欧与他的好友茂丘西奥在街上遇见了蛮横无礼的提伯尔特;他是朱丽叶的表兄,曾多次向罗密欧挑衅,这次他又首先动武,刺死了茂丘西奥,罗密欧在自卫中,失手刺中了提尔伯特,使不可一世的提尔伯特也当场毙命。
维洛那亲王对此非常恼火,下命令把罗密欧流放到曼多亚,如果发现他偷偷回来,即处死刑,这一消息对朱丽叶来说,简直是“一阵风暴”“一个闷雷”,又如同“可怕的号角,宣布世界末日的来临”开始她怨恨罗密欧竟会杀死她亲爱的表哥,她了解真相后就原谅了丈夫的过错。她懂得,罗密欧若不自卫,她的表哥就会杀死自己心爱的丈夫,现在她丈夫还活着,但是当她想到“罗密欧放逐了”,不能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这是她最大的痛苦。她吩咐奶妈去把罗密欧找来见最后一面,在奶妈的帮助下,当天晚上,罗密欧进入了朱丽叶闺房,这对恩爱夫妻,情话绵绵,激情阵阵,两颗纯洁、热恋的心化为一体,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天亮前,罗密欧与爱妻忍痛告别,前去蔓多亚。
罗密欧刚走,凯普莱特夫妇就逼女儿嫁给维络那亲王的亲戚帕里斯伯爵,朱丽叶向神父求救。神父给她一小瓶药水,叫她在婚礼的头一天晚上服用,装死逃婚。朱丽叶依计而行,当帕里斯来迎娶新娘时,新娘突然“死去”。欢乐的婚宴变成了悲哀的殡礼,迷人的新婚曲变成了沉痛的挽歌。
劳伦斯神父派人去找罗密欧回来,把苏醒后的朱丽叶带到曼多亚去,不巧此信未送到。罗密欧从他的仆人鲍尔萨译那里得到了朱丽叶的“死讯”后痛不欲生,他雇了两匹快马,向当地一个穷药农买了一瓶毒药,打算找到朱丽时的墓地后与爱妻死在一起。深夜里,罗密欧来到朱丽叶的“墓地”,把墓门掘开,不巧被帕里斯发现。在“墓地”守夜的帕里斯以为罗密欧是个盗墓者,要逮捕罗密欧,他们两个人格斗起来,帕里斯中剑身亡。罗密欧打开墓穴,他惊奇地发现:死亡没有摧残朱丽叶的美貌,她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他自言自语地说:“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的幽宫,他最后一次亲吻拥抱了朱丽叶后,把毒药一饮而尽,倒在爱妻身边死去,朱丽叶醒后,发现罗密欧已死在了自己的身边,一只空杯子在他的手中,她知道一定是毒药节果了他的性命。罗密欧死了,这对朱丽叶来说,简直是五雷轰顶,万箭攒心,她万念俱灰,只求速死,她急切在吻吸罗密欧的嘴唇,指望上面还有一些毒液,以便当兴奋剂服下去,帮她渡过冥河,踏上黄泉紧跟丈夫,尽快离开这让人痛苦的世界,进入万劫不复的冥府,当她感到毒液不够,外面人声鼎沸,她毅然拔下罗密欧身上的佩剑,用力刺向自己冰肌玉骨的胸膛。
巡夜兵丁请来了亲王,找来了凯普莱特夫妇和蒙太古(他的夫人因爱子远逐而悲伤过渡,于前一夜晚上去世),维络那各界人士都沸沸扬扬地奔向墓地,亲王决心要把“这场万恶的杀人命案的真相查出来”。劳伦斯神父向大家介绍了这对恋人热烈、纯真、无畏、悲惨的爱情故事。鲍尔萨译把罗密欧在曼多亚写好的遗书交给亲王,亲王听了神父的介绍,看了罗密欧的亲笔遗书,愤怒地对两位家长说:“凯普莱特!蒙太古!瞧你们的仇恨已经受到了多大的惩罚,上天借手于爱情,夺去了你们心爱的人,我为了忽视你们的仇恨,也已失去了一双亲戚,大家都受到惩罚了”。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都从巨大的痛苦中清醒过来,往日的怨恨都在儿女的血泊中冰消瓦解,蒙太古宣布,要为已故儿媳铸一座金像,“只要维络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塑像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凯普莱特也说:他的已故女婿“罗密欧也要有一座同样的富丽金像在他情人的身边”。这对可敬、可佩、可爱、可怜的恋人的思想和容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辉。
⑤ tiamo另一半情侣名是什么
tiamo另一半情侣名是agoni,而且两者是挺搭配的。tiamo是意大利语的我爱你,一般用于一人向爱慕的另一个人的感情表达,agoni是爱过你的意思,又因为它有痛苦的意思,所以也代表着曾经痛苦的爱过你。
相关介绍:
情侣名是当今QQ网中最为火爆的名字之一,而QQ情侣名就是网络中2人相互定位的暧昧称呼。
QQ情侣名受到了90后非主流情侣的青睐,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年轻网络用户也曾一度掀起了情侣名的热风。
情侣名指情侣在网上使用的名字,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为了避免使用真实姓名带来的麻烦所以发明了网名。
⑥ tiamo另一半情侣名是什么
tiamo另一半情侣名是agoni。
tiamo是意大利语的我爱你,一般用于一人向爱慕的另一个人的感情表达。
agoni是爱过你的意思,又因为它有痛苦的意思,所以也代表着曾经痛苦的爱过你。
情侣名字:
1、人望山|鱼窥荷
2、追随者|你的追随者
3、一起走夜路吗|一起吹海风吗
4、胖胖乎乎|像一只猪
5、小敢敢不憨|小憨憨不敢
6、快乐的鸡蛋黄|悲伤的猪大肠
⑦ 一对意大利情侣死去医生和她一起死去是真的吗
故事是真的,只不过网上的视频是来自一个电影的剪辑片段
⑧ 意大利都有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当我在被誉为四串文化明珠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维罗纳徜徉,当我置身其中品味那古谜与美丽传说时,却意外地发现,在意大利的诸多名胜古迹都有一个美丽浪漫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它们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鲜活,一处古迹承载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妆点一处风景;故事使风景更美丽,风景让故事更动人。
在罗马,为爱情许个愿
在一个人潮涌动的喷泉旁,主人公背向池水,将第一枚硬币由左心房丢过右肩,一道美丽的银亮色的抛物线滑过池水上空,硬币慢慢地飘落于水底。接着,第二枚硬币以相同的姿态又从主人公的手心抛落于水池……
这是一个虔诚的游戏,是《罗马之恋》、《罗马童话》等经典爱情片的经典镜头。这个地方就是罗马着名的特莱维喷泉,是情侣们在罗马的必游之地。
在这里抛币许爱情愿的人,据说有两种,一种是热恋中的未婚情侣,希望爱情成功,白头偕老;另一种是另有所爱的已婚男女,希望离婚成功,早日与婚外情人并结连理。不论是那种人,当每一枚硬币缓缓沉落,随着“叮咚”一声脆响,抛币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对生活对爱情更加充满希望。仿佛那“叮咚”的声音,就是许愿池对他们美好愿望的回应。
在佛罗伦萨,邂逅梦中情人
到了意大利,当然也不能错过佛罗伦萨。诗人徐志摩给这座城市的译名是“翡冷翠”,听听这样的名字,便足以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遐想和珍贵回忆。
在贯穿全城的阿尔诺河上,横跨着很多座造型优美的古桥,每座古桥都记录着一个昔日的传说。但最不能不去的,是位于三圣桥下边的老桥,那是阿尔诺河上的唯一的廊桥,像一条“空中走廊”,把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蒂宫连成一体。而这座桥之所以出名并不在于建筑艺术本身及其实际功用,而是这里曾经演绎过另一个版本的“廊桥遗梦”,它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伟大的诗人但丁。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洒在阿尔诺河上,波光闪闪,把河上的廊桥和桥畔的行人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正往老桥走来;这时,但丁正从廊桥的另一头朝着少女的方向走来,两人在桥头不期而遇。但丁凝视着少女,既惊喜又怅然;而少女却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向,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那异样的光芒和脸上异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情动的信息。
这是着名画家享利·豪里达在他的油画《邂逅》中所描绘的但丁与贝特丽丝相遇并一见钟情的情景。画中手持鲜花的少女就是诗人但丁的梦中情人贝特丽丝。
其实,这幅油画所描绘的仅仅只是但丁初恋的开始。贝特丽丝最终并没有嫁给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已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但不久就夭亡了。贝特丽丝带走了但丁的梦想,但把美丽和哀伤留给了但丁。但丁是个对爱情矢志不愈的人,他一直爱恋着她,永志一生。这样的哀伤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诗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了自己对贝特丽丝的一片纯真的爱恋之心后,继而将他的恋人描绘成追求天国真理的化身,她的灵魂飞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对贝特丽丝的那份执着依然难以释怀,他在《神曲》中,以把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以此来寄托他对贝特丽丝的美好情感。
爱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为他晚年创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备。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廊桥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桥的这一次邂逅造就了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恩格斯语)之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一处浪漫的旅游景点和爱情圣地。
“想不想邂逅梦中情人?”到佛罗伦萨旅行,当地导游总会带着一脸的神秘,这样问你。然后,告诉你关于老桥与但丁的故事,并煽动你一定要在老桥上的金店里买上一枚戒指,为即将邂逅的梦中情人准备好爱情的信物。虽然这只是导游惯用的旅途“调情”手法。但到了佛罗伦萨的人都深信,老桥确有爱情的气场,在桥上走一走,逛一逛,即使不能像但丁一样在桥头邂逅美丽的贝特丽丝,但只要在这个气场里泡一泡,至少可以领略但丁爱情的真谛。
在威尼斯,情定日落桥
一条幽深的水港,一条弯月般的小船,小船上有对初恋情人;在一座精致的桥梁下,夕阳映照在恋人初吻的脸上。如此美好而感人的画面,是影片《情定日落桥》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它的背景就是威尼斯,而背景中那座精致的桥梁就是威尼斯着名的叹息桥。
叹息桥是威尼斯最经典的桥梁。它一头连接总督府的法庭,另一头是总督府对岸的牢房。据说过去犯人在庭中审判定罪之后,就会从总督府宫殿走出,经过叹息桥后被送进牢房。仅仅一桥之隔,却可谓天堂与地狱之别。这些垂死的犯人,在经过叹息桥这座唯美的大理石桥时,透过雕花的窗口看到外面美丽的水都风光,想起自己曾经与恋人就在同一座桥下幽会的甜蜜生活,都会忍不住发出深深的叹息,叹息桥因而得名。至于它的初始名称“日落桥”从何而来,我问过当地导游,也查过一些资料,却未找到答案。
据说《情定日落桥》的编导之所以选择这里做主题性外景,正是因为这座桥下自古就是威尼斯人谈情说爱的地方。相传,当年的大情圣卡莎诺瓦常与他的新女友贡多拉,在日落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通过叹息桥,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初吻”献给自己的恋人。卡莎诺瓦用这样的方式先后在这座桥下俘虏过众多女子的芳心。为了纪念这位大情圣,人们在距叹息桥不远的地方立了一组雕塑:卡莎诺瓦手执一位纤细的贵妇,其翩翩风度和深情的眼神一点都没有辜负“大情圣”的封号。据说他之所以是唯一成功逃脱威尼斯监狱的嫌犯,靠的就是他那位具有贵妇人身份的情人。
当这一传说被着名导演戴安·莲和泰隆·尼尔斯勃纳在《情定日落桥》里向世人演示之后,威尼斯及其叹息桥成了欧美年轻人心目中向恋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最浪漫的地方。“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日落桥下吻你”的台词也随之成为最经典的爱情表白,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到了维罗纳,有情人终成眷属
维罗纳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25万人口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不过,让维罗纳城享誉世界的,并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及其宜人的风光,而是因为,它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
16世纪末,并未到过意大利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意大利北部重镇维罗纳的一对年轻人忠贞不渝、生死相爱的故事,深为感动。于是,以这对传说中的两位年轻人为原型,以他想象中的维罗纳为场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不朽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翁名剧面世以后,尤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和意大利的电影制片人多次将这部名剧搬上银幕之后,维罗纳城随之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不远万里,到这里来感受爱情的真谛。
维罗纳市政府借势造势,将位于卡佩罗街23号的一座院落买下当作凯普罗特的家。于是就有了人们深信不疑的朱丽叶的故居。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最成功的一次现实与虚构的对号入座。这个弄假成真的朱丽叶故居,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的古宅,院内是鹅卵石铺就的地面,院墙上爬满了长青藤,整个小院显得古朴而幽静。
与大门相向而对的就是朱丽叶和罗密欧幽会的阳台,来此朝圣的情侣们大都会在阳台上相拥留影。与剧本情节所不同的,只是男友无须向罗密欧一样从绳索上攀上阳台。
在阳台之下的石墙便是着名的“爱情墙”。凡是没有被青藤覆盖的地方,凡是伸手能触及的地方,都写满了祝福爱情的文字和图画。图画有丘比特的神箭,也有心型符号。不同颜色的图案、不同语种的文字构成一幅巨幅蜡笔画,把原本陈旧灰暗的火灰石墙壁装点得五彩缤纷。
在院内的侧耸立着朱丽叶的铜像。雕像本身算不得精致,但美少女的形象却刻画得十分逼真,她左手下垂轻提裙裾,右手上曲于胸。看其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品其神,深情款款、略带哀怨,似乎在期待罗密欧的翩翩来临。打量这尊塑像,不能不让人想起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族阴森的墓室里,面对休克中的朱丽叶说出的一句台词:噢,朱丽叶,你为什么还是这么美丽!
虽然这尊铜像因受时光侵蚀整体上看上去已失去了黄铜的本色,但右臂和右乳由于被游客频繁的触摸而显得异常光滑明亮。触摸朱丽叶的乳房并无非礼之意,只是深信摸了朱丽叶的乳房就能得到她的点化,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把情感都倾注到了朱丽叶的雕塑、阳台和墙壁上。不远万里赶到这里来的,更多的是一些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在朱丽叶的阳台上重温“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深情一吻,在阳台下的墙壁上写下他们爱的誓言,然后,在朱丽叶的塑像前留下他们的双双对对的倩影,最后,再摸一摸朱丽叶的右乳,以求得爱神的保佑。(《海内与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