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概是中国的哪个朝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处于元朝后期至明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
欧洲文艺复兴,是兴起于意大利,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的领域有自然科学、文学、建筑等领域。
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15世纪后期扩大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16世纪文艺复兴达到高潮。
② 意大利的国宝是什么
青铜阿波罗头像
是意大利国宝级文物。意大利文博专家称阿波罗青铜头像是1930年12月渔民在意大利萨勒诺海湾捕鱼时发现的。按比例推测,它应是一座大型雕像的头部。可惜的是,该雕像身体部分至今尚未被发现。
青铜阿波罗头像、宙斯雕像
雅典娜雕像17日,来自意大利18家博物馆的500余件精品文物,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布展完成,将于1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据悉,作为意大利近年最重要的出境展览,本次“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巡展是意大利18家博物馆专为中国博物馆策划的。
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庞贝考古博物馆、罗马国家考古博物馆等18家意大利博物馆为本次展览提供了500余件精美文物,其中部分文物还是首次出境展出。宁芙神庙中的马赛克壁画、青铜阿波罗头像等文物则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宁芙神庙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一类特殊的建筑,起源于有着天然泉水或溪流的洞窟。后来演变为一种有溪流、喷泉、雕塑、花草壁龛的花园,既被用作神庙,也被视为休闲之地或举办婚礼的场所。
③ 马可波罗游记哪个朝代
马可波罗游记是元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访华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马可波罗在中国元大都生活了17年约1395年回到意大利,据说在中国生活期间,马可波罗学会了说中国话颇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马可波罗游记的特点
马可波罗游记又译马哥孛罗游记或马可孛罗游记是着名的游记,记载了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至亚洲及从中国返回威尼斯旅游的经历,以及记述途中亚洲及非洲多国的地理及人文风貌,该书被翻译为很多欧洲语言但原始抄本已经遗失。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着名的旅行家和商人,按照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他是在元朝忽必烈当皇帝时期到达的中国,并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一度在元朝为官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还在朝廷里做了官员这绝对是个稀罕事。
④ 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元朝。 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的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称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1289年波斯国王阿鲁浑的元妃去世,阿鲁浑派出三位专使来元廷求婚。忽必烈选定阔阔真为元室公主,马可波罗趁机向忽必烈大汗请求参与护送任务,在完成使命后,他们可以并顺路归国。1292年春,马可波罗随三使者护送阔阔真公主从泉州起航出海到波斯成婚。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意大利。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着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⑤ 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元朝!
据称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我国,历时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
⑥ 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巴西、意大利、俄罗斯,它们的国宝各是什么
1、美国国宝: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称为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眼、嘴和脚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为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
⑦ 十二生肖青铜兽首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大约260年前,一个意大利人跟干隆讲:大宅子前搞个喷泉才叫气派!
最好是搞一大排罗马柱,还有一堆半裸体的铜像,抱着圣瓶或者拿着权杖,吱吱地往外喷水,特古典又特洋气,效果棒的很哩!技术上不用担心,按您的意思,想啥时候喷就啥时候喷,保证特有面子!
干隆那会儿是自信满满的三十多岁,猎奇心强得很,一门心思盖大宅子,反正不差钱,就按这欧罗巴风格搞吧!不过有一点,裸体铜像太过了,最好土洋结合吧,把海神波塞冬战神雅典娜之类的都换成中国的十二生肖吧。
这就是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门前的12生肖喷泉。
今天,如果哪个市政府省政府的罗马风格的大广场上搞个音乐喷泉,猪啊羊啊狗啊牛啊,还有鸡,还有猴,青铜塑造,兽头人身,立在那里突突突地喷水,一定被人笑掉大牙,而提创意的设计师大约会在投标阶段就在哄笑声中被赶下台去——但是这个喷泉没人敢笑,一来它是皇帝私宅的贵重东西,二来它已经没了,被敌视清政府的外国侵略者搞没了,所以大家都很严肃地在遗址前凭吊,想象着那个如果还在的喷泉,如果还在的十二头怪兽,是如何地充满艺术气息,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据说这个御用艺匠官居三品的意大利人郎世宁惊奇地发现,整个大清朝对于青铜铸造茫然无措,他只好在设计图样的同时还兼差指导铸造。
所以吧,这个罗马式的喷泉就如同今天的国家大剧院或者央视的大裤衩,都是完完全全的洋人设计中国埋单;所以吧,当有人义愤填膺地振臂高呼那几个狗脑袋,牛脑袋,兔子脑袋老虎脑袋如何如何地是被洋人侵夺了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华夏文明的瑰宝的时候,你绝对要小心,小心这家伙是拍卖行的托儿,小心这家伙是文化白痴或者别有用心的大忽悠。
因为真要自豪的话,也该是郎世宁家乡,意大利米兰的意大利人去自豪和骄傲,轮不到我们中国人。我们当年的皇帝为了纯粹的个人享受花费民脂民膏搞出来的伪艺术的东西我们才不会真的在意。
摘选一段媒体的话: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掠走了这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国宝流失海外140多年。虽然目前已有5座铜像经各种渠道回到祖国,但圆明园和这12座青铜兽首像,已经成为我们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代表和中国文物流失的缩影,因此,即将出现在明年法国拍卖会上的这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命运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首先,谁告诉你,这十二个脑袋可以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缩影”?
这十二个由意大利人设计的,二百余年历史的喷泉配件,可以代表中国文物?可以号称“国宝”?有资格与敦煌经卷或者是永乐大典一较高下?!
其次,圆明园到底有什么资格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代表”?!
和1895、1900、1931……相比,1860为什么要被赋予如此重要的典型意义?是不是中国人对皇家财富的下作的潜意识在作祟?!就因为那些“价值连城”?就因为皇帝私家的“万园之园”的毁灭?
第三,即便是最白痴的对比,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国际拍卖中每年都会出现的干隆宝刀、御用瓷器为什么引不起媒体如此激荡的反映和声响?中国文物在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上都会出现,为什么单单这几个脑袋,几个青铜花洒被赋予如此重要的象征意义?谁在推动和刻意声张这件事情?价格从2000年保利回购的数百万涨到了2个亿,在这个策划人的时代里,谁在编纂这样的一套故事?
不管是猪头还是鸡头,别自己用劲强行往民族大义和华夏文明上硬扯吧,如前所述,一个奢靡的皇帝找意大利人设计的青铜花洒,露天澡堂子配件,那么当真干什么
干隆帝对西洋水法兴趣日浓,但是郎世宁提供的海晏堂水法烫样实在不符合这个数千年礼教笼罩下庞大帝国的审美— —怎么能有如此不雅之裸女站立在皇帝离宫的水法两旁呢
郎世宁这个时候来到中国已经33年了,这一年是清朝干隆十二年(1747年),圆明园长春园东北面有一块狭长的区域被规划为西洋楼,郎世宁早年在法国学习过的建筑学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干隆帝想在这里看到西洋的水法(即喷泉),这位59岁的西洋画师逐渐谙熟中国人的审美,在和他的两位法国同行过于西化的水法方案被否定后,这些西方人中的第一批中国通,改变了思路。
于是一组以中国十二生肖为代表的小型水法作品顺利地进入实施阶段。
变为中国审美的喷泉
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宗天亮打开一函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册,小心翼翼地取出海晏堂铜版画:“这套铜版画在中国存有两处,一处是沈阳故宫、一处是北京故宫。”他说,“这就是当年的海晏堂,围绕喷水池两边各有6个生肖的雕像。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看来,暴露女性的肌体是有违道德规范和中国审美的,所以郎世宁就改用十二个生肖来代替原设计中的女性裸体”。
事实上,干隆皇帝虽然没有他的祖父康熙大帝对待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但他对西洋建筑却充满好奇和热情,在西洋楼一带的石雕上,他对巴罗克艺术在中国的运用方面有着自己的主张,为此石柱与水法设计方案一改再改。
终于海晏堂的设计图确定下来了,欧式喷泉作品中长肉翅的小天使在这里也是看不到的,因为天使在小的时候也不穿衣服,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对这类问题都有一个说法,叫“隐私”,它们在18世纪的中国尚不属于审美的范畴。
于是在皇家园林里第一次以生命的形式来塑造喷水形象的,是中国传统纪年中的12种动物,它们在这个充满东方文明气质的大国里有着极好的人缘,而且家喻户晓。“兽面人身水力钟”就这样诞生了。“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跟西方喷泉的手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宗天亮说,“这些作品应该是他们奉旨而行的,因为最初的方案不可能被通过。”
在宗天亮展示的海晏堂铜版画上,每一个生肖都穿着衣服,有对襟的服装也有斜襟的,人模人样地坐着,衣服从肩膀往下盖着整个身体,但这并不妨碍雕像的生动性,因为它们还有肢体语言:兔子摇着扇子、牛手里持拂尘、蛇在作揖、猴子手里拿着根棍棒可能是想证明自己是孙大圣的后代、怀抱小弓箭的猪,它们却不是专司狩猎的动物。
生肖们6个一组在一枚巨大的贝壳前排列分为左右两边,左侧为南岸,右侧为北岸。12生肖排坐的顺序是从南向北排列,南一子鼠、北一丑牛,南二寅虎、北二卯兔,南三辰龙、北三巳蛇,南四午马、北四未羊,南五申猴、北五酉鸡,南六戌狗、北六亥猪。
海晏堂前两条一米来长的大型吐水石鱼,每只鱼嘴里流出的水分别沿左右两边的鳞形水道向前流,最后与生肖兽头中喷出的水一同汇合在海晏堂前扇形的水池中。这些兽头人身的生肖,头为青铜,身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各司一次职,从时辰代表者的口中喷出长长的水流直射入池中的雕像;而每当正午时分,12生肖像口中同时喷射水柱,堪称计时、园林和雕塑中的奇观。
青铜兽首今何在
郎世宁在设计出12个青铜兽首后,第一样让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当时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近乎失传,百般周折后,他才找到能够铸造12枚生肖头部的人。
这位在中国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意大利人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他辞世并安葬在中国94年之后的1860年,当年那些呕心沥血之作却毁于战争。
他在中国的50年里,看到的是这个人口以及工农业产值都占当时世界三分之一的庞大帝国花不完的银子和数不清的宝藏,他无法想象一百年不到时间里,同样来自西方的一群人竟然能在他参与建造的苑囿里兴风点火,并且把他设计的兽首打劫得一个不剩,只留下带不走烧不着的大石头。
郎世宁的两位法国同行同样不会想到,这些兽头中有一些竟然是被他们的法国同胞给抢走了,当然,还有一些是被他们的盟友英国人所掠夺。
在今天能够查到的资料中,人们会发现,当年在子时和卯时喷水的鼠头和兔头现在存于法国巴黎,而鸡头、龙头、狗头、蛇头以及羊头到目前为止还不知其踪。
在12枚兽首中已经有4枚兽首现在中国北京,它们由保利博物馆收藏,它们回流的途径是境外拍卖和捐赠。
其中猪首是澳门赌王何鸿2003年捐赠给保利集团的,何鸿以低于700万港元的价格购得了猪首,而这个价格与 2000年保利集团拍得猴首、牛首的价格相差不多。保利集团在2000年也拍得了虎首,但是得到虎首却花了1593万港元,这个价格高于当时底价的3倍。
目前,另有一枚铜马首,正在以6000万的超高估价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等待即将开始的拍卖。
石鱼回归海晏堂
2007年是圆明园建园300周年,也是圆明园罹难147周年,在6月8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内举行的“流散文物回归活动首归仪式”上,海晏堂大鲤鱼等第一批由社会无偿捐赠的12件文物,带着百年沧桑和各自的游历回归故里,这也标志着“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大鲤鱼的失而复得完全是个偶然的发现。
这对从海晏堂前游走的大鲤鱼,其实也没走多远,就在离它的故里大约16公里的西单横二条的一处四合院里住了不知多少年。西单的主人没事还经常给它们浇浇水,从来不让孩子爬到它们身上,所以在人们能记忆到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们没有任何损坏。
2003年四合院主人为石鱼浇水的画面被偶然经过的圆明园文物科刘阳看见了。他当时正在各处寻访圆明园的流散文物,正好从门缝里看到了这对石鱼,但是没能看清。又过了两年,刘阳突然发现一张老照片上的石鱼与他在西单看了一眼的石鱼非常相似。在他为这对石鱼进行了拍照和测量后,终于确认了这就是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那一对会吐水的石鱼。
这对石鱼虽然在西单古老的四合院内深居,但是据担任过西长安街派出所外勤的陈曦警官说,起码被两拨盗贼惦记过。一次是小偷从另个院子里钻到这个独门独院中行窃,还有一次是文物贩子趁院内有人
装修,塞了俩钱给民工,就把石鱼抬走了。好在鱼太重,搬一段路就搬不动了,弄得到处是动静,才被主人发现的。
水是怎么喷出来的
人类在1746年间才开始注意收藏自然界中的电,荷兰人马森布洛克在他的家乡莱顿发明了一种叫莱顿瓶的电容装置,希望能把电存起来。在莱顿瓶发明后的第二年干隆十二年(1747年)的中国还没有电力使用。那么西洋楼各处的大小喷泉是怎么喷出水的呢?这对于今天的人理解“水法”两个字,似乎是个注解,大清帝国贵至皇上也在疑惑:这水的法力竟是这般幻化而美妙,到时辰就会变一道魔法出来。
今天的西洋楼景区,在大水法和海晏堂中间地带,有一处高达十数米的夯土台子,它是当年所有大小水法用水所需水塔的一部分,据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员宗天亮介绍,这是个实心的土台子,结结实实地顶着它上面的“锡海”,也就是盛水之塔。没有电力和电动机的年代,人们运用从上到下的压差,把水压向远近各处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出水口。
大水法的大喷泉水源就来自这里,同样海晏堂前石鱼嘴里吐出的水、每个时辰兽头里吐出的水,都是从这个水塔上压出来的。
而水塔里的水也是活水,活水来自各个水池,通过齿轮机械的提水装置,把水汲到水塔里,齿轮不停地运转,活水就会源源不断。而这个庞大的机械装置就被笼罩在海晏堂后面的高大西式建筑里。外观石刻雕花,内里是一颗运转不停的“心脏 ”。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各种水法建成后,这些汲水的机械设备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改为人工提水了。发布这个兴师动众而后又弃之不用的命令的都是干隆帝本人。与他的祖辈康熙帝更大的不同是,干隆认为欣赏这些洋人的机械简直是玩物丧志,但他从来不认为欣赏人工提水形成的喷泉是劳民伤财。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得很精彩了。
大洋彼岸有一群开国者在考虑为国家的独立而奋斗,1776年美国独立,把电从天上引到人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参加了起草《独立宣言》和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这一年是干隆四十一年。
干隆刚刚退位没几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英国的工业也蓬勃发展并向全球殖民。
圆明园里的机械提水设置停用后,园子里的人们再没有听到机车声,更听不到远处隆隆的马达和蒸汽机,就这样自得其乐地关着门过了差不多一百年,直到1860年,炮火攻了进来,又过了40年,炮火再一次烧进园子,而园子的主人,当时已经弃北京而逃到了历史上的西京。(杨东晓)
⑧ 请问意大利的国宝是什么他的国花是什么
意大利的国宝就有闻名遐迩的美杜莎胸像雕塑
意大利国花--雏菊
也有说意大利的国花是攻瑰(月季)。
紫罗兰和香石竹在意大利也非常受欢迎,据说是民间公认的国花。
⑨ 【高分求助】世界各国国宝
本人觉得,各国国宝应该是指某一物件
中国,本人觉得是传国玉玺,为什么,因为中国这么多年来,这东西只有一种人可以拥有,那就是皇帝。皇帝天授,传国玉玺这个东西已经汇集华夏大地之天脉,到今天为止估计保护在一个普通人无法知道的地方,包括今天的中国,这东西估计也有着无法揣摩的影响。
传国玉玺,据说取自泰山,中央大地之中心龙脉所在,历经始皇后各个朝代。
英国,应该是英国女皇的皇冠。
美国,白宫。汇集英法美三国的运势。英国人火烧过、法国人当时帮助美国、而白宫历经美国所有总统之气势,所以拉登杂错楼了。
法国,凯旋门。法国可以没有埃菲尔铁塔,但是必须有凯旋门。因为埃菲尔铁塔是对应凯旋门所建。
德国,德国没有国宝,要说有就是那种纯粹唯物主义的精神,德国人注重精神,可以把主观主义看作唯物主义,这是世界任何国家不行的。
日本,美女。日本美女的气质还可以,不深入研究。
韩国,山寨。没啥别的,日本美女行,它就山寨日本。中国节日多,它就抄写中国的。
越南,没有,一个字穷。
印度,苦行僧。印度的苦行,以此通向彼岸。
以色列,学习。以色列是世界犹太文明发源地。学习是这个国家的特点,为啥,因为人均读书数几十年来保持世界第一。
意大利,手工作品。可能在街上随便一样不起眼的东西,就是大师级物品。
北欧国家,没有,除了现代福利没啥特别的,中世纪的武器勉强算。
俄罗斯,军火。俄罗斯是一个标准军火国家,它的特点是有钱就有技术。中国买到了原子弹、印度买到了航母,巴基斯坦买到了飞机和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