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意大利炮是什么东西
为法国M1897型75mm火炮。
2.意大利炮”的身管通过一个装满液体和气体的铁制容器与炮架相连,发射后,液体传导力,气体被压缩消耗后坐力。弹性相连代替刚性连接,这是火炮的一次重大革命,所以,即使M1897型75毫米野战炮很快被更大口径的火炮代替,它的历史地位仍然不可否认。
❷ 当时意大利炮究竟有多珍贵,为啥李云龙敢号称富得流油
提起《亮剑》中的李云龙,想必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李幼斌的形象。这部电视剧带火了李幼斌,而李幼斌也成就了《亮剑》。剧中的李云龙性格大大咧咧,为人敢爱敢恨,在打仗上更是颇有心得。但李云龙也有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比如:大男子主义、满嘴脏话、爱占便宜。而恰恰是因为这样,反而让观众觉得这个角色更接地气。
意大利炮
抗战时火炮稀缺原因
按说意大利炮产自1897年,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时,已经过了40年。难道我国的兵工厂就造不出像样的火炮么?其实是可以的。早在20世纪初,上海江南制造局炮厂便能够生产同口径同技术水平的火炮。1907年便成功仿制出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山炮,基本实现了零件全国产。像后来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沈阳兵工厂,也生产过100毫米、105毫米甚至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则生产过75毫米、88毫米山炮野炮。
❸ 古代的“98K”和“意大利炮”——宋元之际的火器大发展
关于古代的火枪,在是谁发明了中国第一支“枪”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宋代陈规守城时所使用的“火枪”,这是一种能够装入火药的管形火器。不过,从文字描述来看,火枪似乎并未填装弹丸,仅通过点燃火药快速喷射出火焰。
那么,这种“火枪”继续发展,又诞生了什么新的形式?除了管形火器,在宋元之际,火药在兵器领域还有哪些应用呢?
在陈规之后,不甘落后的金国人民制造了一种火药武器—— 飞火枪 。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先看《金史·蒲察官奴传》中的描述:“ 持火枪突入……枪制,以敕黄纸十六重为筒,长二尺许,贯以柳炭、铁滓、磁末、硫黄(硝石)、砒霜之属, 以绳系于枪端,军士各悬小铁罐藏火,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药尽而 筒 不损。 ”
这东西有趣啦,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就是在冷兵器枪的枪头上绑一筒火药,先点燃了当“火枪”用,等火喷光之后还能接着当枪使,直接扎人,而且烧烫的枪头杀伤力更大。
另外,跟陈规的“火枪”相比,这种飞火枪的“弹药”里多了几味药—— 铁滓、磁末, 显然,尽管这还不能算作弹丸,但是比起纯粹的火药燃烧,杀伤力会提升不少。更加“丧心病狂”的是,里面还有 砒霜 ,受伤之后有可能中毒,想想当时的医疗环境,基本就宣告不治了。
宋绍定六年(公元1232),蒲察官奴靠着这个神器,以四百五十人组成突击队夜袭蒙古军营,大获全胜,蒙古方光是掉在水里淹死的就有三千五百多人。《金史·赤盏合喜传》中说:“ 飞火枪,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不敢近。 ”想来并没有夸张。熟悉古代兵器发展的朋友可能已经想到,在明代兵书中所记载和描绘的“梨花枪”,跟这种飞火枪是十分相似的。
突火枪 指的是是利用火药射击出子弹的兵器,是比“火枪”、“飞火枪”更进一步的产物。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安徽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研制出突火枪,据《宋史·兵志》记载,“ 开庆元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
这里所说的“子窠”具体是什么,现在还不得而知,只能猜测大概是原始的子弹。如文中记载完全属实,这种有枪管,管内放置火药和子弹,点火后子弹射出达约200多米并发出巨响的兵器就是现代步枪的雏形了。
由于突火枪用竹筒做枪管,所以也被称作“突火筒”或“火筒”。不但“火筒”一直沿用,这个名字也流传了下来,元末明初时曾有“五百貔貅夸善守,铁关不启火筒焦”的诗句,说的正是这种使用后会被火烧焦的兵器。
两宋时期,战争频发,宋、金、元互相攻击,宋朝官军和百姓也互相攻击,正因如此,武器的发展获得了最佳的土壤。
宋朝官方兵工厂的代表作当属“ 霹雳炮 ”,也叫“ 震天雷 ”。这玩意是在生铁或者瓷质外壳里填装火药,插上引线,一旦引爆后能将外壳炸成碎片,威力可以打穿铁甲。你可以选择就地点燃,直接杀伤附近敌军,也可以用投石机抛向远处。为了增加杀伤力和附着力,有时还在外壳上做出许多凸刺来。
让我们看看它在战场上的表现:
靖康元年(公元1126)李纲守汴京时, “ 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迅速击退金兵;
金天兴元年(公元1232),蒙古南侵,赤盏合喜守汴京时,“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 ;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元兵攻静江(今广西桂林)时,宋将“ 娄(钤辖)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 ”。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宋元时期的战争中,这种武器大家都用,大家也都爱用,可见“霹雳炮”确实好用。
除了纯物理攻击,还有将火药和毒药混合,集物理攻击和化学攻击为一体的球形火器—— 毒药烟球 。这种创于北宋初年的武器“外壳用多层纸糊成,内装火药及狼毒、巴豆、草乌头、砒霜等毒物共5斤,尔后用外敷药厚涂密封。使用时,先用烧红的烙锥将球壳烙透,再用抛石机抛射至敌方爆裂,毒气四散。敌军人马嗅之立即中毒,轻者口鼻流血,重者当即死亡。”
在今天看来,宋元之际的这些火器自然是相当原始的。不过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再来考量,就会发现这才是一个时代的 科技 产物,堪比二战时期的Kar98k和“意大利炮”。它们的诞生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也为后来更多、更好用的热兵器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曾言:“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绝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火药和火器被用于战争,确实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开启了 历史 上人类 社会 的一系列变革,但“技术无罪,滥用成罪”就是无懈可击的真理吗?恐怕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❹ 意大利炮这个梗是怎么在近两年突然火起来的
因为后来大家发现电视剧穿帮了,那门意大利炮,是法国货,觉得有意思
❺ 意大利炮是什么意思
意大利炮一词源于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第14集,李永龙亲爱的妻子被日本人绑架,在城楼上要挟李永龙不要攻城,他的妻子让他攻城,李永龙怒火中烧,含泪大喊:“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开炮!开炮!开炮!”此役取得了胜利,他也失去了他心爱的妻子。然而这句台词最终广为流传。
❻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这个梗是什么意思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这句话是电视剧《亮剑》里面角色李云龙的台词。这句话常用于和某人意见不合的时候,开玩笑的说法。就是代指你和我意见不合,我要消灭了你的意思。
在《亮剑》第十四集里面:县城即将失守,山本想利用抓来的秀芹(李云龙的老婆)做文章,试图和李云龙谈条件。为减少部队人员伤亡,李云龙仍旧选择了牺牲秀芹,并向着城墙上开了炮。
(6)为什么意大利炮突然火起来了扩展阅读
1、“意大利炮”是法国在1897年研制的火炮,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这款火炮已经问世40年了,一战时期意大利曾经从法国进口了一批这样的火炮,战争结束淘汰下来的旧货又被卖到了中国,最终在抗战战场上露面。由于炮身上刻有意大利文,所以在一些记载中便有了“意大利炮”的称呼。
2、《亮剑》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发行的一部战争类电视连续剧。由陈健、张前执导,都梁、江奇涛编剧,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联袂主演。《亮剑》于2005年9月12日登陆CCTV1黄金档 。该剧描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参考资料
《亮剑》--网络
❼ 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亮剑中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时受阻,大喊一声让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上来,轰塌对方的城门,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个桥段因为比较有张力的语言让大家印象深刻,但其实意大利炮真的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火炮。
因为缺乏先进的军工业生产条件,我们只能采用进口其他国家淘汰的军工产品和缴获日军部队的装备来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而所谓的意大利炮比九二式步兵炮攻击力确实强很多,但是较之日本同时期的加农炮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也仅仅是在亮剑之后才留下了诺大的名号,其实也鸡肋的很。
❽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过来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是什么梗?
看过亮剑的朋友,一定对于这句话特别的熟悉,亮剑也称之为近些年来,比较靠谱的一部抗日神剧。尤其是李云龙角色的扮演,真的太深入人心了!
但除了骂人以外,还要分不同的语境,对于一个人观点的赞同有时候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比如——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面给我拿来,原来是友军啊!
总而言之,现在的网友真的太有才了,各种各样的新兴词发明的太多了。
为什么亮剑电视剧时隔多年,能再度火起来?
其实就是现在的抗日雷剧太多了,很多网友就怀念起当年的亮剑了,然后站在现代的眼光再来看一下当年的电视剧,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口口相传,越来越火。
❾ 为什么亮剑会有意大利炮这个梗
李云龙老婆秀芹被山本一木绑架,为了救秀芹,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这一举动带动了很多军队出击,(貌似是二战转折点)山本被李云龙逼到了城楼上,李云龙让二营长拿出意大利炮,山本一木以秀芹的生命安全威胁李云龙停火,但老李不会拿士兵的生命去换自己的老婆,于是下定狠心开炮
❿ 意大利炮这个梗是怎么在近两年突然火起来的
亮剑中李云龙说的话,把你的意大利炮搬过来,敢干他娘的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