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能跟我讲讲意大利足球教练的一些经典战术么
新年即将到来,我首先给您拜一个早年,很高兴您对意大利足球有兴趣。在下文笔拙劣,见解肤浅恐怕对不起各位球迷,也有愧于伟大的意大利男子国家足球队和他们旗下的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如有失误,万望海涵。
浪漫而柔情的意大利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伟大的文明古国,意大利的历史灿烂辉煌。
意大利男子足球队是继巴西队之后第二个三夺世界杯的球队,也是仅次于巴西队,获得世界杯冠军次数最多的国家队。
意大利人以自己独特的拉丁风格和欧洲力量派,南美技术派鼎足而立,先后创造了“链式防守”“自由中卫”“快速反击”等现代足球战术,并造就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优秀球星。如果你有一瞬间被意甲感动,你的体内自此将奔流着足球的血液。
这里有世界上最着名的绿茵豪门
这里有世界上最耀眼的足球明星
这里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指挥家
他们的名字让每个人为之砰然心动
普拉蒂尼,博捏克,济科和法尔考的激情演出是何等酣畅?米兰的三剑克和国米的三马车以及那布勒斯的梦幻三重奏又是何等的豪气干云?
别忘了,和他们共同进退的还有佐夫,巴雷西,维亚利,巴乔 因扎吉和皮埃罗...
萨基的四后卫区域防守和压迫式打法改写了意大利足球的教科书,AC米兰也是史无前列的拿下了欧洲冠军杯和超级杯以及丰田杯这样的三冠王,这又是曼联队的“黑风双刹”以及小贝的微笑可比的吗?
接下来就介绍几位当今世界的着名教练
里皮
里皮的战术是意大利传统的风格,防守反击为核心,但这并不一味着他一成不变,他敢于革新有非凡的高效进攻手段,这为他赢得了包括包括世界杯冠军和欧洲冠军杯冠军这样重要的奖杯。
里皮在俱乐部期间并非擅长培养新人的教练,当然这也跟当时意大利足球的大环境有关。与领导层的关系还算融洽。而且在意大利他凭借旧尤文势力有着广大的人脉,可以说是意大利教父级。
卡配罗
他比里皮更加无视青年队员的培养,每到一家新球队必先花费重金购买自己需要的球员,其中还包括了泽比纳、马塞洛这样的水货。
但每次他获得新的联赛冠军的时候,自己钦点的伊布拉西莫维奇、范尼斯特鲁伊等人总是夺冠最关键的人物。
不过卡配罗比里皮更固执,他坚信他的能力,所以不喜欢采纳他人的意见,尽管他的成绩有说服力,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
穆里尼奥
穆里尼奥与里杰卡尔德一起开创了被克鲁伊夫评为最理想战术的新433。(克鲁伊夫是一个伟大的球员,90年代初期在巴萨做教练时期的成绩也很有说服力,但是我非常不喜欢这个人,10多年了,总喜欢对他人和其他队伍大肆评论,特别针对皇马)
穆更强调传统边锋的作用,以及中场的超强跑动能力和二线进攻能力。而事实上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他的打法难看,但他确实是一位根据自己球队特点设计战术的主帅,因此风格上的弹性让他可以挑战任何联赛。此外,他的临场指挥一直被认为是他成为世界级名帅的重要法宝。
接下来我给你推荐一场在世界足坛上刻骨铭心的战役
虽然历史已经悠久,但是非常值得一说。
这就是1997年4月的一场意大利联赛
尤文图斯6比1击败AC米兰
作为米兰的死忠,我愿意以这场比赛做讲,并不以米兰疼败而退缩。
这个赛季,米兰队过早的在冠军联赛中出局,在联赛长期排在第10,于是贝鲁斯科尼请回了从意大利国家队下野的着名教练,也是米兰队三剑客时期的着名教练萨基,希望萨基依靠他的才华能让米兰起死回生。
是役,尤文的教练里皮针对米兰队近期状态不好,球员疲惫的情况,果断排上了两个强力前锋,克罗地亚着名射手博克西奇和意大利国家队的新宠.亲爱的维埃里。
而米兰队的中卫组合让人担心,巴雷西依然受到萨基信任,但是他毕竟已经37岁,即将退役,由于科斯塔库塔缺阵,和巴雷西搭档的居然是已经39岁的维尔乔沃德。
世界足球先生维阿回国参加非洲杯,萨基安排法国前锋杜加里和西蒙尼出场,前世界足球先生.维埃里的偶像巴乔继续在板凳上乘凉。
事实证明,里皮的用人非常得当,开场不久,维埃里便强行突破巴雷西射门,球被罗西挡出后,南斯拉夫着名前卫尤戈维奇补射得分。
接着,马尔蒂尼在禁区内摔倒博克西奇,齐丹点球得手。
米兰队本赛季表现糟糕,但是毕竟拥有众多巨星,他们踢出来的足球依然华丽,但是先丢两球让他们老迈的后防线难以招架。
下半场开始不久,尤戈维奇巧射,3比0。
这个时候巴乔上场。
接着,维埃里反越位成功,4比0。
阿莫努索补射,5比0。
米兰队只依靠西蒙尼禁区外的铲射,进了一个球。
接着,维埃里再次一对一突破巴雷西得分,6比1。
萨基教练作为意大利足球史上的功勋教练,率领米兰队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横扫欧洲罕逢敌手,并在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上获得亚军。
面对米兰队的突然崩溃,萨基不敢接受事实,依然以强队自居,大打攻势足球。
在当年,米兰队的鼎盛时期,萨基要求自己的每个队员“寸土必争”,不给对手留下一点空间,加上米兰队强大整体实力和个人超强的作战能力,米兰队号称当时的“梦之队”,但是面对此情此景,他依然固执,不敢放下架子,最终导致米兰队只获得联赛第11名的结局。
里皮敢于创新,敢于求变,虽然后来被尤文图斯解聘,但是他仍然在德国世界杯上率领意大利队夺冠。
在这次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一改防守反击的特点,派出了吉拉+拖尼+托蒂的强力组合,加上依然牢固的防守和格罗索的灵魂复体,意大利队在国家处于危机的关头,拿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冠军。
今年,米兰队也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为意大利拿下了冠军杯的奖杯。
当今欧洲足球的大势,已成三国鼎立,西班牙拥有皇马,巴萨以及塞尔维亚和瓦伦西亚这样的强队,能打出赏心悦目的比赛,此诚不可与之硬拼。英国自有足球以来,已历三个世纪,群众基础雄厚,外援财力支援得当,即于灭掉英国足球实力,也不现实。
意大利足球历史悠久,历久弥新,以信义着于四海,今,尤文图斯已经复苏;待天下有变,米兰双雄和斑马军团集体出击,再加上罗马双雄的顽强努力,意大利足球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感谢所有喜欢意大利足球的朋友,意大利足球在处于困境的情况下更需要你们的支持和厚爱,你们的存在,是意大利足球伟大复兴的强效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再次看到90年代意大利俱乐部横扫欧洲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荡气回肠。
Ⅱ 足球战术的代表国家
“WM
初始与原因
在英国,已经有人针对“2-3-5”的凌厉的进攻作出了一些研究,胡德斯费尔德队的查普曼有着创新头脑,他后来又到了阿森纳队当教练。他在1927年开始寻找“2-3-5”的漏洞,利用对越位的认识领先他人一步。此后,他对“2-3-5”进行改良,把中后卫放到两个中卫之间,两员内锋向中路靠拢,将这些位置用线连起来,就象英文字母W和M,阿森纳骄人的战绩让查普曼成为足坛的传奇人物。并让阿森纳队在30年代称霸英伦。
成果
1936 年的足总杯决赛可以看作是“WM”战术的成功之作,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比赛中阿森纳队把“WM”演练的出神入化,才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注意。当时的阿森纳队仍然安排三个主前锋胡尔莫、德拉克和巴斯丁在对方的禁区游弋,让博登和杰姆斯打内锋,形成“M”。然后让克莱斯顿和科宾打中场,由梅尔、罗博兹和哈普古德打后卫,形成“W”,前场的套路依然和过去一样,而后场则让罗博兹当起了领袖式的人物,他以中卫角色进入了这一体系后,克制了对手的5个前锋的打法,并且由他在中后场的关键位置带动队友制造越位也成了查普曼的一大“散招”。不过很讽刺的是,1936年的足总杯虽然是阿森纳队夺取了冠军,但当时执行“WM”战术给欧洲带来轰动的教练却是乔治.阿里森。 1938年,意大利的教练波佐带队到法国卫冕,他并用了旧式的拖后中锋,在防守上加多一名狙击手,这种意大利式的WM战术,让“WM”中的中卫更具有侵略性,波佐成了这“WM”的真正受益人,他在1934年学习英国的2-3-5打法,让意大利取得冠军,1938年,又立即吸取了“WM”打法的精髓,再次问鼎冠军。
发展
以后的20年里,“WM”成了主流战术,其间许多的变化都是在这个方面进行局部改革。瑞士和奥地利队的教练拉帕恩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战术,他要求两名内锋向中路收缩,两名中卫的分工更明确,一名盯住对方的中锋,另一名则在对方中锋向两侧分球时堵住对方的内锋突击。中场方面则撤回一名队员,与拖后中锋组成球队进攻的核心,四名前锋则专职负责进攻。后来的奥地利队甚至把“WM”看成了制胜法宝,他们运用这一战术一直持续到1954年。
三三四
40年代,因为英国拒绝参加世界杯的原因,他们实际上已经和欧洲大陆的战术理念出现了距离。意大利是当时欧洲先进战术的代表球队,他们的国家队教练波佐在30年代两次夺取了世界杯后,培养了很多的战术理论家和实践者。有人甚至说波佐在1934年世界杯使用了“2-3-5”可以称为“战术”,到了1938年用“WM”取得冠军则可以称为“战术体系”,足球在这个国家得到发展。当时的意大利联赛因为米兰双雄,尤文图斯和罗马大量引进南美和瑞典前锋,对意大利许多小型俱乐部造成巨大冲击。小俱乐部发现即使是已经很讲究防守布局的“WM”仍然不足以抵挡南美前锋,对方很轻松的就可以在中场飞奔到禁区把本队的最后一个中卫给晃过,然后所面对的就是直接打空门的局势。当时的帕多瓦队为了对付这样的情形,将前锋再抽走一个增加到中场上,以减轻后防线的压力。这一变招非常管用,许多俱乐部的中路突破出现了问题,即使是美洲的前锋,他们当轻松晃过了中场的队员拦截后也已经很难再继续突破后防线的防守,于是,“3-3 -4”在当时的意大利蔚然成风。当时帕多瓦队的教练罗科是第一位想到用严密的防守来防范明星外援的教练,他把奥地利人拉帕恩称为“瑞士链条”的防守战术发扬光大,帕多瓦队把得分的希望更多倚靠他们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击上。乌迪内斯学习这种阵式后也获益良多。由于3-3-4在实战中的成功,连大俱乐部也开始采纳,国际米兰教练费尼以防守为本的踢法让球队五十年代两度称雄意甲。1953年,费尼凭借这一战术的成功运用夺取了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他的阵容很简单,罗伦兹和内尔斯打主前锋,马萨和斯科罗德打内锋。中场安排的非常雄厚,几乎是牢不可破,由阿曼德、内里和内斯蒂把守。后防线则有布拉松、乔瓦尼和加亚科马济。教练费尼把内里看做是全队的核心,他起着进攻领导全局,防守担当领袖的任务。 “WW”
虽然国际米兰队在意大利取得了成功,但当时的“WM”仍然是很重要的比赛胜利手段,匈牙利人因为在当时培养出普斯卡士和柯奇士这样的伟大前锋,他们没有意大利人的那么多问题,其结果是在国际米兰队打3-3-4 成功的时候,匈牙利人则给“WM”的战术进行了变形,这次变形因为在国际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所以被公认为世界足坛第一次战术革命的开始。当时英国的打法对足球发展产生越来越多负影响,这就好象当初“3-2-5”打法发展到颠峰必然出现消极一样,许多的新兴教练觉得没有创新,就只能原地踏步。实干的东欧教练决心为足球注入更多激情,有人把匈牙利的这次足球革命看作是真正的现代足球的开始。他们首先在位置上编好固定号码,中卫的号码是3号,左、右中卫的号码是4号和5 号,一名负责进攻的中后卫与拖后中锋有机地联系,他们将对方的内锋吸引过来,然后自己向两名居中的前锋发动猛攻,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许多人觉得这次的战术变形没什么意义。可是匈牙利与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两场交锋震惊了足坛,1953 年他们在温布利6:3大胜主队,次年英格兰回访布达佩斯,岂料输得更惨(1:7)。当时的匈牙利教练塞博斯在和英格兰队的比赛里使用的是和英格兰队一样的3-2-5打法。不同的是,对手仍然使用“WM”,而匈牙利则变成了类似“WW” 的布局,不过由于这套战术仍然以“WM”为根本,因此人们后来仍然相信这是“WM”战术。“WW”战术的特点是匈牙利人安排了普斯卡士和柯奇士两个主前锋后已经觉得足够,然后将原先的中锋退到了和布戴以及奇博尔平行的内锋位置,这个后撤使原来的主前锋希德库蒂成了一个影子前锋,时常可以担当防守的任务,但有时候又可以以冷不防的猝然一击给对手以致命打击。至于中后场,匈牙利安排了布斯科、扎克拉斯、布赞斯基、罗兰特以及兰托斯,后防线的形状仍然是“W”,但匈牙利队两个前卫布斯科和扎克拉斯则更有活力。匈牙利教练塞博斯的这个战术能够成为第一次战术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打败了一直以老大自居的英格兰队,而且他们给对手的重创也让英格兰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关心起国际比赛。不过,匈牙利在’ 54世界杯决赛轻敌负于西德,后来苏联出兵镇压布达佩斯暴动,大批匈牙利球星流亡海外,这次足球革命的最后让人遗憾和痛苦。 “4-2-4”
这个时候的足坛已经出现了结合自身特点而运用自己的战术的时代了,许多国家发现,一种战术也许在这个国家有用,但在另外一个国家则是垃圾。对于巴西队而言,他们就很瞧不起意大利的防守战术,当他们推出了4- 2-4战术的时候,同样给足坛带来了震动。欧洲的战术对南美人不适用。早在1927年, 巴西人就开始创造适合自己的战术打法。当时的教练卡尔多佐发明了自己的V形打法和对角线式进攻。“V”形进攻是“WM”的另外一个变体,后场保持 “W”,前场则呈“V”形状,中锋完全后撤,和两侧的边锋组合成V形状,这就是将W中间的顶点下拉组成一个“V”字,中锋后撤将对方最优秀的防守队员引出, 由两个内锋突然插上。改阵式使全队在进攻时拥有7名队员,他们互相配合、穿插、寻找和制造空挡。30-40年代,巴西继续使用这个又同时被人称为“塔形”的战术,并将其演变为“4-2-4”这个世界足球历史上战术第二次大革命。这是将意大利的锁链式防守和奥地利的地毯式进攻进行了融合。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结合。根据对手情况,力图获得场上的防守优势或进攻优势。防守的时候,巴西以两个中卫的优势抵挡对手的进攻,进攻则利用内锋的优势突出隐蔽性和突然性。此外,巴西人还在进攻上发明了对角线进攻,将“WM”的M进行了变体,成了梯式排列,让左边锋和左内锋后撤,形成梯形站位。这样,右路打左路,左路进攻,让右路迂回,然后再给右路,左路包抄。其间用中路的中锋做过渡,这种声东击西的打法,中锋在队中的作用是起虚晃作用,但对方中卫即使识破了这一计策直接去扑边路,中锋则可以自己突破。1950年,巴西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大放异彩。到了1958年,在教练费奥拉的带领下,创造了奇迹。当时由贝利、瓦瓦、扎加洛和加林查组合的四前锋配合娴熟,中场的济托和迪迪有战术家的风范,领导大局颇有造诣,后防线的大小桑托斯、贝利尼、奥兰多也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第一个使用四后卫的国家,巴西队在当时的世界杯让对手的前锋首次感到射门犯难,夺取世界杯冠军不可避免。第二次足球战术革命和匈牙利掀起的第一次战术革命只有四年时间,而这四年内,巴西队却让世界各国首次发现了四后卫的优势,从此,四后卫打法成了即使是也得到行家默许为本世纪的标准防守模式。
“4-3-3”
到了60年代,足球阵型说可谓各有自己的特点,但真正能够把理论结合成实际的仍然是巴西人。巴西队当时的教练莫雷拉觉得四前锋的打法很难给防守日趋严谨的足坛带来推进,与其这样,到不如增强中场的实力,来防范对手的反击。莫雷拉的战术结合了意大利俱乐部的一套风格,相信中场的雄厚可以既避免防线的危机,也可以在对手疲劳的时候让自己的前锋制造机会,这实际上是4-2-4的一个演变,其方法无非就是把过去的一个前锋后撤回中场,新的阵型发挥了效应,4-3-3打法在世界足坛开始有了影响。巴西队的贝利当时因为受伤没有参加世界杯后面的比赛, 夺取冠军的1 962年的巴西队是通过大小桑托斯、毛罗和佐济莫的后防线、济托、迪迪和扎加洛的中场以及加林查、瓦瓦和阿马多而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招数。教练莫雷拉因为没有贝利这张胜利王牌,自然打起了稍微保守的足球,但利用前场加林查的反击速度,居然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冠军!于是,4-3-3阵型当时在欧洲反而得到更好的评价,因为素来稳重的欧洲人相信只有攻守平衡才能夺取胜利! “4-4-2”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国际米兰迎来了多才多艺的教练赫雷拉,他生于摩洛哥,在阿根廷接受教育,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足球圈得到薰陶,他将足球天才和人盯人的战术整体结合在一起,结果他们一举夺得欧洲冠军杯和世界俱乐部杯冠军,这就是意大利人名闻于世的混凝土防守战术。
在1964年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中,赫雷拉的理论得到了肯定,他率领俱乐部以一种4-3-3的变体在欧洲和世界得到尊重。当时还没有人将这个方法作定义,但在70年代的西德队通过使用了贝肯鲍尔后,人们才发现,实际上早在1964年,意大利人就已经率先使用了“自由人”。赫雷拉把四个后卫中的一个进行了加工处理,他让这个后卫脱离与其他三个后卫的平行站位, 单独站在本方的最后面,负责总的指挥和策划。当时的国际米兰队在前场保持着巴西战术的风格,使用贾尔、马佐拉和米拉尼为前锋,塔格尼、苏亚雷斯和科索为前卫,而在后场,让布尼奇、古拉内里和法切蒂按照过去的方法防守,但却让队长皮济打起了清道夫。清道夫的运用当时仍然不算特别成功,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一旦清道夫在制造越位方面和总指挥出错,那球队就会弄巧成拙。可在理论上讲,这次的改革让行家肯定了一点,那就是在平行站位出现漏洞后,如果有个清道夫仍然没有突破,则预示着防守仍然未被打破。
这个时候,英格兰队发展出了更为残酷的防守说,当时的英格兰队教练拉姆齐在全国的压力声下,毅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两前锋打法的带头人。拉姆齐的这一发明对足球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几乎成为所有职业球队在本世纪内采用的阵式。首先,它确保防守有足够的人数,其次,中场有更多的主动权,为两名前锋提供充足的支持,而且对两名前锋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造成拉姆齐使用2个前锋的原因是因为他总结了匈牙利人当年蹂躏英格兰队的那一幕,让他相信,如果当时的英格兰队坚持防守,将队员后撤,其很多失球都是不会出现的。这一想法导致了4-4-2的出现,在19 66年的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凭借很好的防守体系,依托班克斯、大查尔顿和摩尔的核心防线,再辅以科亨和维尔森的搭配,构筑了一条豪华的后防线。前场也被拉姆齐作了精心搭配。赫特和赫斯特作为前锋,给他们以支持的是小查尔顿,波尔、皮特斯和斯蒂
Ⅲ 请解释意大利足球的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的阵型一般多为451、442、532等,这种阵型讲究的是先稳固防守,然后再伺机反击对手。这样的打法可以说是聪明的,首先是稳固防守。中后场人数多空档小,给对手留下发挥的余地也就小。而自己的队员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对来球进行有效防守。这样做既可以节省队员的体力,又可以有效地吸引对手的进攻队员深入。而对手在前场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打不起有效的进攻组织。而一旦为了进攻增加前场进攻球员的人数,后场必然会空虚。此时防守的一方一旦得球,及时地传给游弋在对方半场的本方球员,而此时的防守阵型会马上变为进攻阵型,即由451、532变为352或者343。在瞬间达到在对手办场人数的优势,给对手以致命一击。
意大利的防守反击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首先它的防守能力号称钢筋混泥土,很严密,而最重要的,意大利可以靠这种一般弱队的战术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意大利的中前场球员出众的才华,可以快速有效的找到锋线的队友,前锋能力又较强,所以可以制造机会,几年前的维埃里就是这样。
Ⅳ 什么叫做意大利式链式防守
链式防守(Catenaccio )是一种重视防守的足球战术体系。这种战术体系拥有一条高效而有组织的防线。
一般有有两条链。防守思想的要旨在于使对手想正面突破每个防守队员成为几乎不可能。对于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空当采用联动,如果说球员是点,那么这个空当就像线,当点受到压力的时候,线就会自然向压力来源的地方收拢。如果只有一条链就很容易被人冲断,意大利一般在前卫线就筑一条线,然后加上后卫线形成两条链,这样就有纵深的保护。前卫线一般由3个人组成一条链,后卫线由4个人组成,前卫链的空当正好有后卫补点,一般大家看到的意大利防守就是前卫线队员包夹对手,后卫看准时机出脚。但是链式防守对于防守队形的要求很高,只要队形一乱,链式防守就不复存在,而即便队形始终保持得很好,也不排除对手超级球星能够正面突破的可能,所以链式防守的至高境界还要有一个防守能力很强的后卫(如巴雷西、老马尔蒂尼、詹蒂莱)游弋在两条链之间防守对方核心球员。这样链式防守的体系就算完成了。
光靠防守不能赢球,但是链式防守已经消耗了8-9名队员,真正可以投入进攻的就只有2-3名队员,因此链式防守一般等对手兵力压上之后断球并快速通过中场,交给前面的2-3名队员乘对方立足未稳打反击。
Ⅳ 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VS乌拉圭,意大利战术是防守反击吗
意大利与乌拉圭渊源颇深,彼此知根知底,乌拉圭不仅拥有大量意大利后裔更有很多国脚曾长期效力于意甲球队,老队长卢加诺甚至坦承注重防守的乌拉圭就是是南美意大利。苏亚雷斯复出后乌拉圭的防守反击效率颇高,乌拉圭极可能继续使用击败英格兰的阵容,用意大利传统的防守反击来对付意大利。不过意大利则在考虑变阵,一方面是因为德罗西受伤,另一方面德希利奥复出后普兰德利也在考虑改回三中卫体系,将尤文图斯坚不可摧的防守四人组直接复制到意大利队中来改善防守。毕竟本场比赛蓝衣军团打平即可出线,普兰德利首先考虑的是不输球。而意大利若是要以巩固防守为主,乌拉圭的如意算盘恐怕就要落空。究竟谁打谁的反击还是未知数。
Ⅵ 为什么说意大利队的防守很强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概念 说意大利防守强 这个是错误的
他是首创442防守反击的体系 防守时并不只是后卫在一对一防守 而是中场也回到禁区前参与防守 其实原因是因为意大利的防守不好 所以他才要中场也回到禁区前来才可以 正是因为这样 所以后卫在防守的时候很轻松 因为靠人数上的优势 不用一对一的防守 可以2个人 甚至3个人包夹防守 这样的效果肯定好于单挑啊
因此之所以说意大利是混凝土似的防守 就是指的他的中场和后卫线在防守时压缩的很好 在自己禁区前形成了一个立体防守体系 让对手很难攻 并不是说单把这条后卫线拿出来很厉害 更不是说单挑时有多么强 其实是依靠防守上的人数优势 然后称机打反击 所以说442防守反击才是足球的真谛
Ⅶ 在意大利传统足球战术中,不对称的左右路进攻是什么意思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在阵容中配置一位进攻能力极强的左后卫,由他主要负责球队的左路进攻,右路则交给个人能力极强的右边锋,右后卫更倾向于防守,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阵型队均衡,在大国米时代,“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吉亚辛托法切蒂就将边后卫助攻发挥的淋漓尽致,后来他也被认为是开创了边后卫助攻的先河,时任国米主帅把技术精湛的雅尔放在右边锋的位置上,这一战术配备日后也成为了意大利国家队的主流战术,如卡布里尼和孔蒂,马尔蒂尼和布雷默,不仅合理的利用了意大利有左后卫辈出的资源,更是均衡了阵型,以至于边后卫助攻上前之后,后防线人数处于劣势。
Ⅷ 意大利国家队在足球比赛中,特别喜欢使用哪种战术
特别喜欢使用防守反战战术。因为这种打法经常使用的话,在60分钟的比赛可以让你打的出其不意,凭借有效的反攻来对刺激对手后方人员,到了对手体力不足的时候,这时候意大利就会疯狂的反扑,杀进禁区向对手攻击,这样后方人员就会迫不及防从而拿下比赛。
Ⅸ 意大利人改变了什么样的战术
意大利人在夜间进行的航运没有取得成功,便改变了战术:白天在战斗机的掩护下渡过西西里海峡。同时,为了免遭英国海军水面作战舰队的攻击,意大利人于11月底开始铺设两条水雷防线。该防线从比塞大和突尼斯市向前延伸横贯西西里海峡,长达80海里,仅留下一道狭窄的航运通道,形成了一道有力的掩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