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意蜂生产王浆要什么条件
蜂王浆是工蜂的舌腺(通称王浆腺)和上腭腺等腺体的分泌物,是3日龄以内的工蜂、雄蜂幼虫和蜂王的终生食物。随花期、生产季节、蜂种的不同,蜂王浆呈乳白至微黄的凝乳状,具酸、辣、涩、微甜味。蜂王浆是一种天然保健品,对人体无任何危害,其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男、女、老、少皆可受益。服用后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后康复,对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动脉硬化、皮肤损伤等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1、生产条件
要求温度15度以上,无连续寒潮。蜜粉源丰富且有连续性,特别是花粉充足,处于辅助蜜源时期或主要蜜粉源时期,15天内不会出现蜜粉源短缺现象。蜂群内部已解除保温包装,处于增殖期;群势增长速度加快,幼蜂积累渐多,趋于过剩状态,但尚未发生严重的分蜂热。
2、产浆准备
生产蜂王浆的工具包括:采浆框、台基条、移虫针、刮取王浆的器械、利刀、镊子和贮浆瓶等。采浆框规格与巢框相似、上梁和侧条均为13mm;框内横装4条宽13mm、厚6~8mm的板条。称为台基板,供安装台基条用,台基板最好能翻转自如。产浆群蜂数达8框以上时,即可开始生产王浆。若用平箱产浆,应适当紧脾,使蜂略多于脾。用隔王板将箱体分为2区,即育虫区和产浆区。育虫区放蜂王及3~4张脾(老蛹、空脾、卵脾),供蜂群繁殖;产浆区从两侧依次放蜜粉脾、新蛹脾、幼虫脾和浆框。已加继箱的蜂群,用一平面隔王板放在巢、继箱之间,同样隔成2区,巢脾分上、下2区按前述顺序排列。利用双王群产浆的蜂群,要使一只蜂王的子脾和蜂偏多、造成泌浆条件,按有王群加隔王板生产王浆的方法下框。
3、生产王浆
用框线将台基条绑在台基板上,使浆条底部平贴于台基板。然后在每个台基内点少许蜂蜜,置于蜂群内让工蜂清理30一60分钟。当台基上出现白色或黄色新蜡时,即提出移虫。产浆大多采用1次移虫法,虫龄以12~20小时为佳。移虫要快速、准确,虫龄均衡,无针伤,成活率和接受率高。注意虫脾的保温和使用时间,每张虫脾在群外不超过1小时,用完的虫脾及时送回原群。为节省找虫脾时间,在产浆前最好选定育虫群,随用随取。移虫后的浆框马上放入生产群内,蜂路大小依蜂数而定,蜂少时蜂路稍小,蜂多时蜂路略大。有条件的蜂场。在移虫后3~4小时可将浆框提出,给未接受的台基重新补移和其它台基内日龄一致的幼虫。
取浆在移虫后65~70小时进行,盛期可提前几小时。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时,先把浆框两侧巢脾稍加活动,向外推移,保证提框时不挤蜜蜂,不碰王台。附在浆框上的工蜂用蜂刷轻轻扫去,不可用力抖动,防止抖掉王浆或使虫体陷入浆内,减少王浆产量。取出浆框后,用利刀割去台基口加高部分的蜂蜡,要割得平、齐,露出原台基的形状,然后用镊子夹出台基内的幼虫。最后用取浆笔或刮浆铲沿着台基内壁轻轻刷刮,将王浆取出,刮入浆瓶内。1次刮不净的可重复利取。接着再刮下1个。整框王浆取完后,用刀割去未接受台基内及周围的蜂蜡,用取浆笔从接受台基里蘸少许残浆抹入末接受台基内,然后移虫,重新放入生产群内。
4、王浆贮存
生产性蜂场大都在山区、野外,无冷藏设备,因此,取浆后,要密封瓶口。将浆瓶置于山泉、冷水中保存。或在蜂场遮荫、通风处挖深l~2m的土坑,内置1水桶,将浆瓶放入其中,在10℃以下保存5~7天,尽快送交收购单位,防止高温影响蜂王浆的质量。参考下
❷ 蜜蜂里的蜂王是怎么产生的
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蜂王浆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6天变成蛹,11-12天咬开房盖爬出蜂房,共16天左右。如果有两只同时破蛹的话,就使出"王者之争"进行王者之战,二者必有一死方休。
蜂王体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养蜂业中可以一巢双王,可以增加蜜量。当然他们不可以见到对方,要不然又会有“王者之战”!
(2)意大利蜜蜂是怎么生产的扩展阅读:
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群内所有的个体(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它产卵发育而成,一只交配后的中华蜜蜂蜂王在受精囊内充满了500~700万的精子,一昼夜可产800~1300粒卵,一只优良的中华蜜蜂蜂王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
其次蜂王可通过自身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控制蜂群的次序,蜂王信息素经工蜂传递,当蜂王失王数小时后,蜂王信息素的浓度在蜂群中逐渐消失,工蜂就产生失王情绪,表现出骚动不安、采集力下降等,失王过久如巢内无能改造成王台的小幼虫;
少数工蜂就会卵巢发育在巢房内产下未受精卵,全部发育为雄蜂,最终使蜂群灭亡;再次蜂王是蜜蜂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对蜂群的生产性能、抗病力、分蜂性等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❸ 意大利蜜蜂的生长繁殖
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它繁殖力强、产量高,很受蜂农欢迎。意蜂除在华南亚热带地区越夏困难,在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对四川蜂业发展有很大贡献。
❹ 这个是什么蜂
意大利蜜蜂。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 ) 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属黄色蜂种。该半岛的西北面是欧洲黑蜂的广袤的分布区。意大利蜂的体形比黑蜂略小,腹部细长,吻较长(6.3~6.6mm);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在第2至第4腹节背板的前部具黄色环带。但黄色区域的大小和色泽深浅有很大变化,有的蜂群较宽而浅,有的窄而深。浅色的蜂种,常具有黄色的小盾片,类似塞普路斯蜜蜂。 意蜂的特浅色类型, 就是众所周知的“黄金种蜜蜂”(Aurea ),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意蜂的绒毛亦具黄色,这在雄蜂上特别易于区别。其覆毛短,绒毛带宽而密
❺ 意大利蜜蜂为什么说是世界名种
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意蜂,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多的蜂种之一,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比欧洲黑蜂较小,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产物,后
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意蜂,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多的蜂种之一,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比欧洲黑蜂较小,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产物,后从日本引进,能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有广泛的养殖基础,那么意大利蜂的优缺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意大利蜂的优点
1.繁殖力强:意大利蜂的繁殖力相比其他蜂种要强一些,自从早春开始蜂王就开始产卵,蜂群培育幼虫能力也不错,不管是蜂王产卵还是工蜂育虫受当地气候的影响不大,哪怕是炎热的夏季和日渐转凉的秋季也能保持强盛的繁殖力。
2.生性温顺:意大利蜂相对于中华蜜蜂、东北黑蜂来说要,性情温顺不少,和东北黑蜂一样,意大利蜂对光的敏感度较低,不太怕光。在查看蜂箱情况时,意大利蜂也不会表现得焦躁不安,如果养殖时间较长的话,与养蜂人之间也会表现得更加友好,一般不会发生蜇人的现象,前提是不要乱跑乱动哦。
3.不易分蜂:意大利蜂和中蜂相比,其分蜂性会弱化很多,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意大利蜂较容易保持强群,一般在一年之中多在春季发生一次分蜂,个别蜂群一年之中会二次左右,意大利蜂不易分蜂的特点还表现在炎热的夏季或食物不足的时候,即使是高温或濒临饿死的情况也不会发生飞逃的现象。
4.采蜜力强:意大利蜂的采蜜力相比中蜂要强一些,特别是在大流蜜期表现得非常不错,面对大面积蜜源植物时,能集中强群优势较好的完成采集任务,进蜜快产量高,而且意大利工蜂分泌王浆的能力也优越其他蜂种。
意大利蜂的缺点
1.适应性差:意大利蜂不耐寒,越冬性差,5度时就表现出冻僵状态,温度回升14度以上才会出巢采蜜,越冬时以强群越冬,因此饲料消耗大,对于较寒冷的地区不太适合饲养,越冬困难,在蜜源较匮乏的地区容易出现“饥荒”,对胡峰等天敌的抵御能力较弱,缺乏独立野外生存的能力,在早春工蜂育虫时往往被冻死而影响群势发展。
2.抗病力弱:意大利蜂的抗病能力较弱,比较容易感染幼虫腐臭病、白垩病等,也极易遭受蜂螨的侵袭,需要经常喷洒除螨药,但意大利蜂不害怕巢虫,对巢虫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3.盗蜂性强:意大利蜂盗蜂性强,如贮存不足极易发生盗蜂,不管是野外洒落的蜜汁,还是其他蜂群的存蜜都会成为意大利蜂偷取的对象;如是混合蜂种饲养,往往意大利蜂最先发生盗蜂现象,更有甚者,意大利蜂会潜入中蜂巢内袭击蜂王,轻则扰乱中蜂蜂群秩序,重者导致中蜂蜂王惨死。
4.不善于零星采集:意大利蜂虽然采集能力强,但是对于蜜源不丰富的地区,表现的不是那么好,对零星蜜源的采集能力较弱,在没有大蜜源时需要经常饲喂,糖和蜜,所以意大利蜂比较适合流动式追花期饲养。
❻ 什么叫“土蜂蜜”,什么叫“意大利蜂蜜”
土蜂蜜又称野生蜂蜜,就是中华蜂采集多种花蜜而成,亦称中蜂糖,产量稀缺,山区放养无污染。相比其他蜂蜜在美容,减肥,养生方面效果更好。传统养法的土蜂一年取一次。意大利蜜蜂需要靠人工饲养,干预,才能成群而活,而中华土蜂的话生产能力比较强,另外比较重要一点:中华土蜂不产蜂王浆这类产品(事实上,中蜂也是能够产出一点蜂王浆的,但是中蜂所产出的蜂王浆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如果有卖家说自己家产的蜜是中蜂,可是还有售卖蜂王浆一类的产品时,可以断定售卖的是意蜂所采的蜜。
❼ 怎样养好意大利蜜蜂
呵呵.你果然是个业余爱号养蜂者..意大利蜜蜂是需要喂糖的....不喂糖怎么可能繁殖的起来啊...两天喂一次...一次喂七八两糖浆...它繁殖就 一下上来了.还有别王了 除螨..粗螨细螨都要小心....等你喂到 十眶的时候就可以加继箱了...然后 买 王台基条 进行产浆...另外(意大利蜜蜂不喂糖是养不起来的.)所以有些定点的意蜂饲养的蜂蜜不好...像我...一年没有多少蜂蜜...我都是趁流蜜期一来..把蜂房里的所以 不纯的蜂蜜全部 用摇蜜机摇掉以后..趁流蜜期进来的纯正蜂蜜 采集几十斤.....一成熟我就摇掉了...如果还有流蜜期继续不喂糖...直到流蜜期结束....这时我们好蜂蜜都弄过来了.然后把以前摇出来的不纯蜂蜜喂回到箱里...我和你一样是 业余爱号..人家是专业养蜂的..他管你纯不纯啊...只管摇蜜...另外.还有就是意蜂 在越冬蜂王要囚禁在王笼里最少四十天.早春要准备好花粉进行早春繁殖...一般三月继箱早就加了...
❽ 密蜂是怎么繁殖的
处女蜂王(雌性)与雄蜂交配后便将精子保存体内数年.蜂王可以自由选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
蜂王在雄蜂房里产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孤雌生殖)。
蜂王在工蜂房和蜂王房里产受精卵发育成工蜂和蜂王。
蜜蜂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2n=32),雄蜂是单倍体(n=16)。单倍体雄蜂是怎样产生精子的呢?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减数第1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变化,只是细胞质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大的那部分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团细胞质,一段时间后将退化消失。减数第2次分裂,则是1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在含有细胞核的那团细胞质中,染色单体相互分开,而细胞质则进行不均等分裂,含细胞质多的那部分(含16条染色体)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那部分(也含16条染色体)则逐步退化。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只产生1个精子,精母细胞和精子都是单倍体细胞。这种特殊的减数分裂称为“假减数分裂”。
❾ 蜜蜂的资料
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
蜂王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经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经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
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人工驯养用来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东方蜜蜂。
(9)意大利蜜蜂是怎么生产的扩展阅读:
蜜蜂的内部分工:
1、蜂王
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
2、雄蜂
雄蜂的职责是和蜂后繁殖后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与蜂王的交配,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死亡。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
3、工蜂
工蜂是一种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仅有蜂后拥有生殖能力。但有研究发现一些工蜂通过繁殖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欺骗蜂王。多数的雌蜂在幼虫时期,仅有最初几天可食用蜂王浆,之后改喂食一般的蜂蜜,因而无法完成生殖能力的发育,最后便会成为工蜂;若能持续食用蜂王浆,最后将成为蜂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蜂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