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大利主要以什么生产为主啊
意大利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曾抚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达芬奇、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有教皇所在地梵蒂冈。它与德国、法国和英国属于西欧四大强国和世界资本主义七大强国之一,但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从1986年开始,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七大工业国家和贸易国家之一,主要有钢铁、机械、化工和电力四大基础产业,近年来原油加工能力发展迅速,已踞世界第四位。意大利的汽车、化工、服装、皮鞋业发达,出产的家用电器、大理石花岗岩、精密仪器、各类机械设备广受欢迎。以首都罗马和佛罗伦萨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是意大利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又是纺织、精密仪表和光学仪器制造业的中心。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着名的工业三角区,是意大利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的中心。都灵是着名的汽车城,世界驰名汽车品牌“菲亚特”总部的所在地。而热那亚是意大利第一大商港,着名的旅游城市威尼斯就坐落在这个地区。
2. 意大利具体是怎么划分三个产业的第一第二、第三意大利是不是根据三个产业而命名的
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 -
额,第二个问题啥意思,你是想知道意大利语怎么表达吗? 三个产业在意大利也叫第一 第二 第三产业啊
il primo settore di occupazione è l'agricoltura第一产业是农业
il secondo settore è l'instria第二产是工业
settore terziario 第三产业或服务业
3. 意大利的文明程度怎么样其文化内核对国内的影响有哪些
意大利是一个很浪漫的国家,文明程度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很多人认为意大利语听起来十分优美,称赞意大利语就像风一样,意大利的词汇就像盛开的花朵。意大利语极具音乐感,其中包含着许多文化内涵,意大利语对西欧的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有29个国家开始使用意大利语,并且有5个国家将意大利语作为官方的语言,意大利语极具艺术气息。
意大利在历史上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侵略,因此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多种文化在意大利发生了碰撞以及融合。其中的不少历史建筑以及绘画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文化的气息。从意大利的经历上,人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人们也能够意识到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人们在学习外国文化的时候,需要做到甄别,这些文化有好的地方,自然也有差的地方,要做出选择,要有文化自信。
4. 意大利、西班牙有哪些世界遗产
西班牙
1 科尔多瓦历史中心 1984-1994
2 格拉纳达的阿兰布拉宫和赫内拉利花园 1984-1994
3 布尔戈斯大教堂 1984
4 埃斯库里亚尔修道院 1984
5 巴塞罗那的圭尔公园、圭尔宫和米拉大楼 1984
6 阿尔塔米拉洞窟 1985
7 塞哥维亚古镇及高架引水渠 1985
8 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时期教区 1985-1998
9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古镇 1985
10 阿维拉古镇及城外教堂 1985
11 特鲁埃尔的穆德哈尔式建筑 1986
12 历史名城托莱多 1986
13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 1986
14 卡塞雷斯古镇 1986
15 塞维利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尔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1987
16 古城萨拉曼卡 1998
17 波布莱特修道院 1991
18 梅里达考古遗迹 1993
19 瓜达卢佩的圣玛利亚皇家修道院 1993
20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 1993
21 多尼纳国家公园 1994
22 有城墙的昆卡城 1996
23 巴伦西亚的丝绸交易市场 1996
24 拉斯马德拉斯 1997
25 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和圣帕乌医院 1997
26 圣米兰的尤索和苏索修道院 1997
27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岩画艺术 1998
28 阿尔卡拉的埃纳雷斯堡大学和历史区 1998
29 伊维萨岛景观 1999
30 拉.拉瓜纳的圣克利斯托瓦尔 1999
31 阿塔皮尔卡考古遗址 2000
32 加泰罗尼的维尔德布伊罗马式教堂 2000
33 塔拉科考古遗址 2000
34 埃尔切的帕默拉尔 2000
35 卢戈的罗马城墙 2000
36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2001
37 Renaissance Monumental Ensembles of 赽eda and Baeza 2003
意大利
1 瓦尔卡莫尼卡岩画 1979
2 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圣玛利亚教堂的圣餐厅和多明各会修道院 1980
3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1982
4 威尼斯及泻湖 1987
5 比萨大教堂与广场 1987
6 圣吉米尼亚诺历史中心 1990
7 马特拉的石窟民居 1993
8 维琴察及威尼托的帕拉蒂奥式建筑 1994-1996
9 锡耶纳历史中心 1995
10 那不勒斯历史中心 1995
11 克雷斯皮.达达工业城市 1995
12 费拉拉,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1995-1999
13 蒙特堡 1996
14 阿尔贝罗贝的圆顶石屋 1996
15 拉韦纳的早期基督教建筑群及镶嵌艺术 1996
16 皮恩扎市历史中心 1996
17 卡塞塔的18世纪王宫 1997
18 萨伏依王宫 1997
19 帕多瓦植物园 1997
20 韦内雷港、钦克泰勒和群岛 1997
21 摩德纳大教堂、市民塔、大广场 1997
22 庞贝、埃尔科拉诺、托雷安农济亚塔考古地区 1997
23 阿格里其托考古地区 1997
24 卡萨莱的罗纳豪华府邸 1997
25 阿马尔菲塔那海岸 1997
26 巴鲁米尼的石造城堡 1997
27 阿基诺亚考古遗址和教堂 1998
28 乌尔比诺历史中心 1998
29 西伦托和戴安诺国家公园和佩斯图姆与维利埃考古遗址 1998
30 阿德里纳别墅 1999
31 伊索莱.约里(伊奥利亚群岛) 2000
32 亚琛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和另外的弗朗西斯卡遗址 2000
33 维罗纳城市 2000
34 Tivoli别墅 2001
35 Val di noto 城 2002
36 Sacri Monti of Piedmont and Lombardy 2003
意大利和罗马教区
1 罗马历史中心 1980-1990
5. 意大利的工业有哪些阿(详细介绍)
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具、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给和主要工业原料依赖国外进口,而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历史上意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伊利、埃尼和埃菲姆曾是三大国营财团,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加快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中小企业在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机械工业等领域有较大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产品出口比例大等特点。意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六,年炼油量约1亿吨。2001年粗钢产量为2670万吨,塑料和拖拉机产量均居世界第六,发电量居世界第九。近几年,意注意开发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科技产业。目前,信息和通讯技术行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近年来工业主要产品的生产情况:(1995年=100)
1998 1999 2000
能源产品 107.4 109.4 112.4
金属、有色金属矿 99.9 91.6 98.9
非金属矿 104.9 109.3 114.9
化工产品 105.9 106.1 107.7
金属产品 106 105.1 106.8
农业、工业机械 103.7 101 107.5
办公设备 101 92.9 103.8
机电产品 98.7 98.1 98.8
运输设备 111.1 110.8 116.4
食品、烟草 104.4 107.5 109.7
纺织、服装、皮革 99.9 95.1 95.6
木业、家具 104 111.9 121.3
造纸、出版业 107 111.5 112.5
一般指数 104.3 104.4 107.7
(资料来源:意大利银行2000年年度报告)
6. 意大利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意大利留学三年多,即将去法国搬砖。我的结论是: 意大利的发达更多体现在作为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形态、民众情趣上,这与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半农业社会的中国有着显着差异。意大利,分为北意大利与南意大利,本质上是两个国家。工业化、时尚、富裕基本属于北部;热情、随意以南部尤其有代表性,黑手党更是南部特产,南部每个大区都有属于自己的黑手党。南北的差异甚至对立乃至黑手党的崛起自意大利诞生之日就埋下了伏笔,也是如今意大利政治乱局、经济萎靡的根本原因。网传一篇 《意大利军队为什么弱》(叶鹤洲)解释得比较深入浅出,Garibaldi当年革命不彻底,Cavour作为政客太过圆滑、不够坚定,未能铲平教皇国,埋下了一大隐患,导致如今意大利事实上有多个政治权威。看完意大利的历史,感叹中国人共同的家国情怀是多么难能可贵。Qian提到的意大利现代化工厂,当然存在,作为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欧洲大陆的一部分,是G7成员国,欧洲煤钢共同体创始成员国,完全没有贸易壁垒,能够进口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仪器,理所应当。就我之前所在的大学化学系,拥有5台核磁共振仪(带低温探头的有两台),国内高校能达到如此水平的应该没几所。我之前的课题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1亿人民币。意大利自古以来就没有脱离过工业文明的世界,拥有如此的积淀毫不奇怪。
7. 意大利是发达国家吗
意大利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三大支柱产业是:石化、汽车机械、金融保险。
意大利的金融业早在1850年代就已经起步,主要服务于当地的传统商业贸易和手工业。在历史上,意大利是地中海的传统贸易大国,是欧洲最早富裕起来的地区。只是那时候的工业仍然停留在手工业层次,产品以皮具、服装、工艺品为主,未能发展起现代化的大工业。
意大利北部平原地区得益于与法国、瑞士的商业联系,工业化在1900-1930年代开始。应该说,那个时候的意大利版工业革命还是开展的有声有色的,尽管时间上比德国要晚一些,但是和北欧的瑞典相比,并不逊色。
一百年过去了,瑞典发展成了欧洲最发达的经济体,意大利却渐渐落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二战之后的经济国有化。在欧洲的工业国中,意大利和法国是国有企业比重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意大利的三大工业集团,埃尼石化和芬梅卡尼卡都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要低于私营企业,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菲亚特126p
如今,意大利最大的工业集团菲亚特汽车,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正陷入困境。菲亚特的没落,和法国标致雪铁龙的问题是一样的:传统大工业消费品,价格决定一切,在人力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只有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全球的汽车企业,或许最终只会剩下3-5个玩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菲亚特,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意大利的奢侈品产业一直以来享有盛誉,包括服装、皮具和跑车。这些服务于金字塔尖富豪阶层的产业,虽然利润惊人,但是市场规模并不大。如果只是一个小地方,可以致富,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六千万人口的中等大国,显然不够。在世界三大奢侈品牌发源地中,瑞士和法国都有经过整合的奢侈品企业集团,但是意大利却没有。这是意大利工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一个缩影。
意大利之所以被称为是半个发达国家,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工业化断裂了的国家。北部的平原地区,米兰、威尼斯、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地,从文艺复兴以来,就是工商业繁荣的地区,甚至可以说是欧洲最早的手工业革命中心。这些繁荣的手工业,奠定了今日意大利奢侈品业的深厚底蕴。
但是南部的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南,却是一片未经工业化熏陶的农业经济地带。在农业时代,这片地区曾经是辉煌的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那不勒斯、西西里岛,曾经述说过多少传说与沧桑。在地理资源上,扼守地中海要道,漫长的海岸线,港口密布,可以说相当优越。
8. 有关意大利经济
2003年,在全球经济增长2.7%,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4.5%,美国、日本经济直线上升,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形势下,欧元区的经济,尤其是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始终在谷底徘徊,持续低迷。一年来,从持续不断的能源危机到突然爆发的帕玛拉特财务丑闻,从居高不下的欧元汇率到困难重重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无一不对意大利的家庭消费信心、对企业的投资热情和对消费者投资金融市场的决心产生负面影响,使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意大利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使本来就不景气的国内市场需求就更加乏力,进出口更加萎缩,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使政府一再调低原来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2.3%,最终只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0.3%的增长率。
一、经济发展持续减缓,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下跌
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减缓。2002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意大利的经济已完全进入停滞期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因此,2002年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0.4%。到2003年,在第一和第二季度连续下跌,出现技术性经济衰退以后,第三季度才开始回升,达到0.4%,但到了第四季度,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的停滞期,增长率仅为0%。实际上,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最近出版的《2003年意大利年度经济报告》公布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的经济在进一步恶化,加上当年实际工作日比2002年少两天的因素,经济发展最终仅实现了0.3%的增长,但值得安慰的是,比欧元区的另两个大国法国(0.2%)和德国(-0.1%)的经济增长率还略高一些,而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经济分别都增长了3.1%、2.7%和2.2%。
二、国内需求更加乏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
据该经济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意大利2003年的国内市场低迷,需求更加乏力,因此,意大利全年的国内需求仅增长了1.2%,比不景气的2002年(1.3%)和2001年(1.4%)都进一步下降。
此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项指标,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长也不尽人意。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尽管国内的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了1.5%,其中家庭消费增长了1.3%,政府和公共行政机构的消费增长2.2%,但固定资产的投资在2002年增长1.2%以后,在2003年却直线下降了2.1%,货物与服务的出口甚至大幅下降了3.9%,进口下降了0.6%,双双都创下了十多年以来最糟的历史记录。由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对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基本为零,因此,意大利经济的微幅增长看来主要靠国内的最终消费需求拉动。
三、消费价格指数上升,通货膨胀率继续上扬
在一路攀升的石油价格、持续的热浪和干旱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坚挺的欧元汇率等负面因素干扰下,意大利2003年的通货膨胀率还是突破了政府当年制定的预期目标1.9%,最终上升到2.7%。据该报告提供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的消费价格指数为122.0(1995=100),比2002年上升3.2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为2.7%,比2002年的2.5%增长0.2个百分点。
意大利过去3年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标准,200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7%,2002年的为2.5%。
四、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持续下降
2003年欧元区就业处于停滞,而意大利的就业形势和失业率都有很大的改观,成为意大利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意大利的就业人数不但比前一年增加,而且长期困扰意大利经济发展的高失业率有了明显的改观。劳动力市场的回暖预示着意大利经济将有可能在新的一年迈出更大的步伐。据该报告公布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的就业人数增长了1.0%,增加了225,000人,其中中老年人的就业增长最快。据统计,50-64岁的就业人数在1999年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9.4%,到2002上升到20.2%,2003年的比例达到20.8%。特别是50-59岁的就业人数在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5.3万人,占当年劳动力人口增长总数的三分之二。尽管如此,2003年意大利的就业率仍远未达到欧盟2002年的平均就业率64.2%,也就是说,意大利的就业人数在全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56%。法国的平均就业率为60%,德国的为65%,英国的为70%,美国的为75%。
失业率在2003年已从2002年的9%降到了8.7%,降到欧元区平均失业率8.8%以下,为1992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意大利在1998年的失业率曾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记录,为11.8%。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在加强社会保障的同时重点解决青年和南方失业问题之后,意大利的失业率才开始逐年下降。
五、财政赤字增加、公共债务略有下降
意大利的财政长期入不敷出,高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一直是意经济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2003年,意大利的公共财政赤字达到了318.32亿欧元,在其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为2.4%,比2002年增加了0.1个百分点。虽仍控制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以内,也控制在欧元区平均水平以下,但是,意大利去年的公共财政赤字状况比2002年(284.03亿欧元)恶化。
在公共债务方面,据意大利中央银行提供的数字,意大利2003年的公共债务达到13,815.74亿欧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2002年的108.0%降到106.2%。虽然这一比例近几年已连续下降,但意大利的公共债务仍然是欧盟最高的。2002年意大利的公共债务总额为13,606.84亿欧元,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08.0%,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最高。
此外,意大利2003年的税收压力略有增长,从2002年的41.9%增长到42.8%。
六、工业生产连续三年下滑
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投资信心指数下挫,因此,意大利2003年的工业生产已连续第三年下滑。2003年,意大利工业生产的指数为97.0(2000年=100),同比下降了0.8%。全年四个季度的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率分别为-0.9%、-2.6%、-0.1%、0.3%。而在实际工作日相同的情况下,意大利去年的工业生产指数比2002年下降0.4%。从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些数字分析,意大利200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工业生产有回升的趋势。
2003年,意大利工业生产增长最快的行业有水、电、煤气,达到4.8%,采矿业增长4%,石油精炼工业增长2.4%。降幅较大的是其它工业制造业,下降6%(其中家具制造业下降4.1%),制革与皮鞋制造业下降5.5%,电力设备和精密机械设备制造业下降4.9%、运输工具制造业下降3.8%、机械设备和服装纺织品行业均下降3.6%。
此外,据意大利经济研究及分析研究所(ISAE)进行的调查表明, 2003年意大利制造业的设备利用率不高,4个季度的情况分别是75.7%、76.7%、75.8%和76.8%。意大利2001年的工业生产下降0.8%,2002年下降1.4%。
在工业生产值方面,除建筑业的产值增长以外,其他各个主要行业的生产产值都在下降。
意大利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工业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工业生产的最明显特征是加工出口。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和汽车制造以及纺织、服装、制革、制鞋、家具等。
七、外贸进出口下降,顺差大幅减少
意大利2003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均比2002年下降,其中出口下降的幅度达到了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意大利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152.79亿欧元,其中出口为2,581.88亿欧元,同比下降4.0%;进口为2,570.91亿欧元,同比下降1.6%;贸易顺差为10.97亿欧元,比2002年顺差减少67.42亿欧元。意大利进出口贸易盈余虽然从1993年以来已连续十一年实现顺差,但2003年的顺差额为十一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八、国际收支逆差大幅增加,状况严重恶化
据意大利国家外汇管理局年初公布的数字显示,意大利2003年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高达200.35亿欧元,比2002年增加了近3倍。经常项目逆差在2003年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据分析是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收益项目逆差增加和经常转移逆差增加所致。意大利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收支状况在2003年都是顺差。其中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顺差为5.23亿欧元,比2002年的顺差额减少3.17亿欧元,减幅为37.74%。国际收支金融项目顺差为185.03亿欧元,比2002年增加99.65亿欧元,增长一倍多。此外,2003年意大利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为10.09亿欧元,2002年同期是-20.42亿欧元。
关于意大利的国际储备资产,据意大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截至2003年12月31日,根据当年12月底的价格和汇率计算,意大利的国际储备资产达到了500.89亿欧元,其中黄金储备为260.42亿欧元,特别提款权(SDR)1.23亿欧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为32.89亿欧元,外汇储备为206.34亿欧元。2004年7月10日(详见2004年期 《国际市场导刊》-- 专题报告栏)
9. 意大利作为发达国家哪些是它的经济支柱
钢铁、机械、化工和电力四大基础产业,近年来原油加工能力发展迅速,已踞世界第四位。
意大利的汽车、化工、服装、皮鞋业发达,出产的家用电器、大理石花岗岩、精密仪器、各类机械设备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