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8世纪的意大利历史
这里存在一个概念的误区,意大利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19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因此18世纪本没有一个叫做意大利的统一国家,今天意大利这块土地在18世纪还只是很多大大小小的小城邦国家。这些国家连年征战达数个世纪之久。在18世纪曾经短暂隶属于欧洲最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与今天的意大利没有什么关系。
意大利的统一是以拿破仑的征服为起点的。
1796年拿破仑征服了今天意大利这块土地,并建立了一个从属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意大利共和国,此后改为意大利王国。这个意大利王国是今天统一的意大利的起点。1815年拿破仑战败,意大利独立,此后继续陷入城邦分裂的混乱局面。这样的局面持续了近半个多世纪,直到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领导的统一运动下,意大利逐步完成统一。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半岛上的各个公国和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合并成为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二战后意大利结束君主制,新的意大利共和国诞生。
纵观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意大利作为一个统一国家是1861年开始的。此前的历史是一个分裂的历史。拿破仑作为一个意大利的征服者客观上促进了意大利的统一。
拿破仑建立意大利王国之前曾经建立过一个意大利共和国,这是一个在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控制之下的傀儡国家,此后拿破仑称帝把这个共和国改为意大利王国,这已经是19世纪的事情了。拿破仑征服之前意大利并非一个统一国家。因而如果要说意大利在18世纪的国王那是没有的。拿破仑建立的意大利王国的国王正是拿破仑本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意大利王国并非包含今天意大利全部,而只包含了今天意大利的北部地区和中部东部地区,首都在米兰。
② 欧洲各个国家在最后一个朝代的时候分别都经历了什么
罗马尼亚霍亨索伦王朝(1881年—1947年),1881年罗马尼亚大公卡罗尔一世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把称号大公改成国王,建立霍亨索伦王朝,国号“罗马尼亚王国”,一战是协约国盟友,二战是纳粹德国盟友,1940年亲纳粹德国的卡罗尔二世被反法西斯的臣民推翻,由米哈伊一世继位,二战后的1947年罗马尼亚发生革命推翻君主制,米哈伊一世退位,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国祚66年。图为霍亨索伦王朝开国君主卡罗尔一世。
③ 战争结束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废除君主制,为何有个欧洲国家却特立独行
二战结束后,世界很多国家废除君主制,但是有一个国家却在复辟君主制,这个欧洲国家就是西班牙。二战结束后是世界局势最为复杂变幻的时间,影响最大、规模最大、伤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改变世界局势。正因为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最为复杂变幻,所以世界很多国家的君主制都在二战结束后废除,准确来说是一战前后和二战前后,世界很多国家都废除君主制。所以君主制被废除绝对是历史发展趋势,但是欧洲有个国家,原本早已废除君主制,却反而在二战结束后这样特殊的时间复辟君主制。
其实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佛朗哥就把流亡在外的王孙胡安·卡洛斯接回西班牙,并且让他接受王室教育,以便将来做国王,没有人知道佛朗哥此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公元1969年,佛朗哥正式宣布胡安·卡洛斯在自己死后会登基为新的西班牙国王,既然有国王,就意味着佛朗哥宣布西班牙即将复辟君主制。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很多国家都废除君主制的局势下,在公元1975年复辟君主制,还得到了西班牙人的支持,这在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极其罕见。
④ 六月二号是什么日子
1、意大利国庆节2、朝鲜儿童节3、所罗门群岛伊莎贝尔省。
每年的6月2日是意大利国庆节,意大利语叫做“FestadellaRepubblicaItaliana:译为意大利共和国日”,以纪念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至3日以公民投票形式废君主国体并建立共和国体。
意大利原为君主制国家。1946年5月,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三世逊位,由其子翁贝尔托继任国王。6月2日举行制宪议会选举,并举行决定国制的公民投票,结果有54.3%的人赞成废除君主制。翁贝尔托接受公民投票的结果,离开意大利,避居西班牙,从此结束了君主制。在制宪议会的选举中,天主教民主党、社会党和共产党得票最多。同年6月18日,意大利共和国宣告成立。1947年12月,意大利制宪议会通过共和国法,宣布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土地改革和部分工业国有化;规定男女平等,公民享有劳动权等。
⑤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现在怎么样了
一百多年前的1900年,世界上八个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组成了八国联军,入侵病入膏肓的中国,占领了中国清朝的首都北京,随后清朝被迫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屈辱得不能再屈辱的事情。当年入侵中国的八个国家,分别是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奥匈帝国)、意(意大利王国)、俄(俄罗斯帝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日(日本帝国),这是当年的八个国家。如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中国清朝早已灭亡,那八个侵略中国的八个国家也已经物是人非,其中6个国家已经“灭亡”,只有2个国家还是当年的那2个国家。
为何说有6个国家“灭亡”了呢?来看看现在的这6个国家和当年的这6个国家有何不同。
首先是英国。英国当时的全称是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大不列颠王国、爱尔兰王国两个国家组成,1800年8月1日,经过两国王室的协商,通过了《1800年联合法案》,在1801年1月1日,两国正式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这时候也可以称为“大英帝国”,是世界历史殖民地面积最大的帝国。1922年,爱尔兰王国南部26郡宣布独立,成立了爱尔兰共和国,而北部6郡仍然与不列颠王国合并,成为了今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第二是法国。当时法国全称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在1870年到1940年的法国。1940年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打败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占领了法国全境,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维希政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至此灭亡。后来二战结束后,法国解放,又相继建立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就是今天的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国。
第三是德国。当时德国是君主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德意志第一帝国),一般称作“德意志帝国”,时间从1871年到1918年。1918年一战结束后,由于德意志帝国战败,君主制因此被推翻,德意志帝国灭亡,成立了共和制的“魏玛共和国”,随后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主义的“纳粹德国”,二战后期纳粹德国战败灭亡,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90年两德合并,就是今天的德国。
第四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八个国家当中,真正意义上的灭亡。奥匈帝国是由奥地利王国与匈牙利王国合并起来的国家,时间从1867年到1918年,一战时是德国最忠实的盟友,一战战败后和德国一样,君主制被推翻了,奥匈帝国因此灭亡,重新分裂为实行共和制的奥地利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二战期间两国被纳粹德国占领,共和政府垮台,二战结束后重新独立,就是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
第五是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是君主制的意大利王国,时间从1861年到1946年,这段时间意大利一直保持着君主立宪制,甚至在墨索里尼上台,意大利实行法西斯主义时,君主制仍未改变。不过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由于意大利王室已经完全失去了民心,最终在公民投票中,意大利人民选择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成为意大利共和国,即今天的意大利。
第六是俄罗斯,当时俄罗斯是君主制的俄罗斯帝国,时间从1721年到1917年,1917年俄罗爆发了十月革命,不仅退出了一战,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俄国,其后苏维埃俄国逐渐通过与其他国家合并变成苏联,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解体后的主体就是今天的俄罗斯联邦,也就是俄罗斯。
所以说,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那八个国家,以上6个已经“灭亡”,其中奥匈帝国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而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这5个从严格意义上说,不算灭亡,只是政治体制或者政府出现更替。至于剩下的美国和日本,美国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过,从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走向独立开始,就一直延续至今,国名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还有日本,虽然日本当时叫“日本帝国”,那是因为日本天皇自1867年推翻幕府后,天皇重新掌握实权,但二战结束后,由于战败,天皇不再掌权,但仍然保留君主制,日本帝国的国名不复存在,改为“日本国”,但和美国一样,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
这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入侵中国的那8个国家。
⑥ 意大利国王哪去了,是怎么从王国到共和国的,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儿子翁贝托二世于1946年被迫退位,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举行的公民投票后正式成为现时的意大利共和国。
1861年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成立新的意大利王国。
在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1943年这段时间里,意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意大利”。在二战结束前的两年中,意大利王国转投同盟国阵营,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意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1946年战后民怨四起,公民投票中人民一致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即今天的意大利共和国。
(6)为什么意大利废除君主制扩展阅读
意大利王国的历任君主: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of Italy) (1861年至1878年):意大利王国第一位国王。
翁贝托一世(Umberto I of Italy)(1878年至1900年):批准与德国和奥匈帝国同盟。在1900年被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暗杀。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1900年至1946年) :经历意大利国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
翁贝托二世(1946年) :意大利的最后一位国王,呼吁意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将保留君主制,赞成意大利共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意大利王国
⑦ 意大利有几个党
意大利共和国实行多党制。众多的全国性政党和众多的地方性政党并存,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政治倾向的政党并存,形成多党纷争、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
沿革 1861年意大利王国建立前,国家四分五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反对外族统治、要求国家统一的秘密社团和政治派别,如烧炭党、青年意大利党和C.B.加富尔(先后任撒丁王国首相、意大利王国第一任首相)的自由派等;1870年意大利全国统一。统一初期,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终因经济落后、文盲众多而缺乏组建政党的客观条件,加之对意大利统一运动不满的罗马教皇于1874年颁布通谕,禁止天主教徒参加政治生活,从而使这个8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建立公开的群众性政党更加困难;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选举权的逐步普及,社会党、共和党、人民党、共产党、自由党等政党才相继建立起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下的多党制。
1922年10月B.A.A.墨索里尼的国家法西斯党 (1921~1943) 夺取国家政权,于1926年取缔所有其他政党,开始实行法西斯一党制;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后,意大利恢复了多党制。
1946年意大利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成立议会制共和国,现行多党制逐步形成,曾领导人民开展反法西斯武装斗争的意大利共产党和包括社会各阶层天主教徒的天主教民主党势力强大,形成两大政党,使其他政党通常成为两者当中一方的同盟者,君主主义的和新法西斯主义的政党,仍然作为反体制势力而存在(尽管宪法禁止成立任何形式的法西斯党),但其影响日渐削弱。
特点 1946年6月意大利实行共和制后,意大利政党的特点是:①天主教党和共产党绐终是两个最大的政党,前者一直执政,后者则长期在野;②天主教政党和社会主义政党各有其传统的、比较稳定的选民区域;③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单独取得议会过半数席位,通常是由两个或多个介于共产党和法西斯党、保皇党之间的政党联合执政,间或由天主教民主党单独组成短暂的看守内阁,这种情况导致政府很不稳定,在1944~1990年间,意大利政府已更迭50余次;④意大利共产党与社会党在许多市镇、省和大区,共同组成地方左翼政府。
意主要政党有:
(1)意大利力量党(Forza Italia):1994年1月由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 Silvio Berlusconi ) 创建。该党于1994年3月全国大选前组建,其主要力量来自贝卢斯科尼领导的菲宁韦斯特集团和原传统执政党衰落后分化出来的部分力量,取得了同年3月全国大选(得票21%)和6月欧洲议会选举的胜利,成为意政坛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在1996年的大选中力量有所下降,得票率仅为20.6%。在2000年4月意地方选举中力量明显加强;在2001年全国大选中获胜,得票率高达29.5%,成为全国第一大党。2000年党员登记人数30万人。
(2)意大利左翼民主党(Partito Democratico della Sinistra Italiana):前身为1921年成立的意大利共产党,1991年改为此名。该党1947年之后一直为意主要反对党,具有完整的组织机制和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在1996年4月的大选中,该党得票21.2%,成为执政联盟的中坚力量。1998年2月该党率先倡议并推动建立了在暂不解散各自组织前提下,由左民党、工党、共和党左翼、团结共产党人、基督教社会运动等五支左翼力量组成的“左翼民主人士党”(Democratici di Sinistra)的新政党;党员67万人(2000年);2000年1月,该党在都灵召开一大,选举韦尔特罗尼(Walter Veltroni)全国书记,达留任主席,在2001年全国大选中,左民党仅获16·6%的选票,跌至历史最低点,失去执政地位;同年11月,该党在佩萨罗召开二大,选举法西诺(Piero Fassino)为总书记,达莱马留任主席。
(3)“雏菊联盟”(Margherita)由意大利人民党(PPI)、民主人士党(Democratici)、意大利革新党和欧洲民主联盟(UDEUR)等中左阵营的中间党派组成,在2001年全国大选中获选票14.5%;领导人为原罗马市长、中左联盟的总理候选人佛朗切斯科·卢泰利(Francesco Rutelli)。
(4)民族联盟(Alleanza Nazionale):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原意大利社会运动—国家右派,因其极右色彩而处境较为孤立,1993年底启用现名;改革后以较温和的面孔出现,其力量迅速扩大;1994年3月大选中得票13·5%,并首次入阁参政;1998年2月召开纲领大会,明确宣布割断与法西斯历史的关系,致力于树立新右翼政党形象;2000年党员登记人数53.2万;在2001年6月大选获得12%的选票,重返执政地位,该党领导人姜佛朗科·菲尼出任副总理。
(5)意大利重建共产党(Partito della Rifondazione Comunista Italiana):1991年12月在原意大利共产党部分力量基础上重新组建,该党坚持传统的左翼意识形态,强调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中下层群众的利益,1996年大选中获得8.6%的选票,成为中左联盟议会多数不可缺少的力量,2000年重建共党员人数为9万;2001年大选中,重建共退出中左联盟独立参选,得票率为5%,总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Fausto Bertinotti)。
(6)北方联盟(Lega Nord): 原名伦巴底联盟,成立于1984年4月,该党代表广大中小企业的利益,主张联邦主义和地方自治,其力量和影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在1996年大选中,得票率高达10.1%;后由于该党把联邦制主张推向极端,大搞分裂意大利的活动, 因而受到意政府、议会及广大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对,影响力和支持率有所下降。该党在2000年地方选举时放弃分离主义,在2001年大选中得票率仅为3.9%,但由于加入中右联盟而入阁参政,书记翁贝托·博西(Umberto Bossi)。
(7)“白花联盟”(Biancofiore)是由天主教民主中心(CCD)和“团结基督教民主人士”(CDU)两个右翼阵营的中间党派组成,领袖分别是皮埃尔·费尔迪南多·卡西尼(Pier Ferdinando Casini)和罗可·布蒂利奥内(Rocco Buttiglione);该联盟在1996年和2001年两次选举中分别获得5.8%和3.2%的选票。
重要人物:卡罗·阿泽利奥·钱皮:总统。1920年出生。毕业于比萨大学文学系和法律系,意知名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无党派人士;1979年出任意央行行长,1993年至1994年曾任政府总理,1996年出任国库部长;1999年当选总统。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总理。1936年出生。意着名企业家,拥有财富约15亿美元,他创办的菲宁韦斯特集团年营业额达70亿里拉,掌握着全国最大的三家私营电视台、着名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蒙达多里出版社、《时代》和《全景》周刊有《日报》等大报刊以及金融、保险、商业等部门公司企业共300家成为意国内仅次于菲亚特集团的第二大私营集团;1994年,他创建“意大利力量”并在当年大选中获胜,出任战后第53届政府总理,七个月后下台;2001年5月,贝领导中右联盟“自由之家”再次赢得全国大选胜利,6月出任第59届政府总理。
关于黑手党他在意大利最主要的影响力还是在西西里岛,因为那是他的老家,最牛逼时当地的民众不信任政府而信任黑手党,在那段时间黑手党实际上控制了整个西西里岛
直到前几年意大利政府出重拳整治黑手党,现在 的黑手党已经今非昔比了!
所以说实际上还是一个犯罪组织的黑手党不可能成为执政党~
⑧ 从什么时候起,意大利不再是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了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兴的发源地。15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争夺亚平宁半岛斗争激化,导致了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
18世纪民族主义开始觉醒。19世纪意大利兴运动兴起。 1861年撒丁王国改国号为意大利王国。并逐步统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国首都罗马,完成意大利统一。二战战败后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而在政治东移的这个过程中,来自欧洲中部的蛮族也开始南下不断地侵扰罗马边境。古罗马在此后一个多世纪都勉力维持着帝国的政治统一。直到公元5世纪末,东哥特人入侵意大利,虽然一次入侵并没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却使半岛陷入到长期的混乱之中。
而另一边,古罗马人虽然政治重心东移,但是并不代表统治者放弃了西边的领土以及帝国部分。公元535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也曾下决心从蛮族手中夺回意大利,然而效果并没有十分的显着,反而使半岛因为陷入战争而变得日益贫穷。之后一直到罗马帝国灭亡,所能统辖的意大利地区始终都集中在南部。
⑨ 近代欧洲废除君主制的国家是如何对待末代皇帝国王的
以下列举了欧洲几个大国末代皇帝的命运,楼主应该可以略知一二了。
个人看来,宣统皇帝的下场算是不错的了。与他命运相似的欧洲末代君主有有保加利亚末代沙皇西美昂二世,此君后来当上了共和国总理,但溥仪略为不同的是,他是民选总理。
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8 年7月16日深夜或7 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们在一起的仆人近10人被看管他们的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赶到地下室,使用机关枪扫射集体处决。他们的尸体被浇上硫酸和汽油销毁,残余骨渣被埋藏在叶卡捷琳堡地区的一个废弃洞穴中。
德意志第二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
在1918 年11月9日,为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布把威廉的两个称号一并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多伦(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多伦庄园(Haus Doorn)渡过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1922 年,威廉出版回忆录,坚称自己没有犯下战争罪行。他一直邀请贵宾到他家作客,也十分留意欧洲事务。他本来很希望希特勒会帮他复辟王朝,但纳粹党始终未让他得偿所愿。不过,对于希特勒成功解决德国的政经困难,他深感欣赏。德国在1940年占领荷兰后,威廉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1941 年6月5日,威廉在荷兰多伦病逝,被葬于多伦庄园宅邸,由希特勒为他举行一个小型军事葬礼。他生前希望葬礼上不摆设纳粹党的标志,但纳粹党没有理会。
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一世:
(作为奥地利皇帝,称卡尔一世;作为匈牙利国王,称卡洛伊四世(IV. Károly);作为波希米亚国王,称卡莱尔五世(Karel V.))
1916 年11月21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逝世后即位为皇帝,成为奥匈帝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7 年卡尔开始秘密地通过内弟帕尔马王子西克斯图斯与法国进行和平谈判,然而1918年被泄露,使奥地利落到了很窘迫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奥匈帝国陷入内乱和民族矛盾中。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协议,倡导奥匈帝国各民族独立。 10月14日,卡尔召开皇家议会,接受十四点协议,同意建立有各民族自治政府的联邦制国家。 但改革很快失去控制,各民族自治政府纷纷宣称完全独立,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地利国内的共和派最终否定了君主制。
1918 年11月11日卡尔宣布:“我正式放弃参与任何政务,但不会放弃皇位。” 次日,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卡尔被迫离开维也纳。 1919年三月流亡瑞士,4月奥地利议会宣布废黜卡尔的皇位。
1921 年卡尔两次试图在匈牙利保守派人士的帮助下在该地复位,但因未获得匈牙利摄政霍尔西的支持未果。
1922 年卡尔因肺炎在葡属马德拉群岛逝世,年仅34岁。
2004 年10月3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卡尔一世册封“真福品”,这通常是正式封为圣人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梵蒂冈宣称卡尔一世生前致力和平,积极谋求结束战争,是政治领袖的典范;但许多人抨击这项举动,指称卡尔一世在战争期间曾下令使用有毒物质芥子气。
保加利亚末代沙皇西美昂二世:
西美昂·萨克森-科堡-哥达斯基,又称西美昂二世(Simeon II),保加利亚最后一任沙皇,2001年至2005年任保加利亚总理。
他在1937 年6月16日出生在索菲亚的王宫,父亲鲍里斯三世于1943年8月去世,由年仅 6岁的他继承王位,由西里尔亲王、米乔夫中将和前首相菲洛夫三人摄政。1946年保加利亚全民公投废除君主制,西美昂流亡海外,后来在西班牙攻读法律及工商管理。
1962 年,他与Margarita Gomez-Acebo y Cejuela结婚,有四子一女。
西美昂在2001年返回保加利亚,成立西美昂二世全国运动。在同年举行的选举中,该党取得国会240席中的120席。西美昂在7月24日宣誓就任总理。
西美昂的政党在2005年选举中失利,只取得53席国会议席,结果由保加利亚社会党的谢尔盖·斯塔尼舍夫接替他出任总理。
罗马尼亚王国末代国王米哈伊一世:
此公当了两任国王,经历颇为奇特:
1926年,米哈伊的祖父逝世,米哈伊登基为帝,成为欧洲年龄最小的君主。1930年,米哈伊的父亲卡罗尔二世回国,米哈伊一世降为王储。
1940 年,卡罗尔二世退位,米哈伊一世再次登基。
1945 年,为表彰其与德国决裂,并积极与苏联红军合作而授予胜利勋章。米哈伊一世退位后,将这枚胜利勋章拍卖,现在下落不明。
1947 年12月30日,米哈伊一世宣布退位,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其移居瑞士。在东欧剧变后,他搬回罗马尼亚居住。
意大利末代国王翁贝托二世:
翁贝托二世 (Umberto II,1904年9月15日-1983年3月18日),萨伏依亲王,一度为意大利国王(1946年)。
他是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三世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装甲师长。1946年5 月其父让位给他。6月逊位于意大利人民投票赞成成立一个共和国。他和他的家属永久被赶出意大利,而定居在葡萄牙。
从上面可以看出,除了俄罗斯的尼古拉二世比较悲剧,近现代欧洲大陆上的末代君主普遍还是能够得以善终的。
对于前朝末代皇帝,古今中外,得到新朝的尊重的还算是多的,毕竟都属本民族本国家内,而且善待前朝统治者,也是继续本国本民族遗产的一种体现,并且能安抚前朝的遗民。只有少数倒霉的皇帝在人民急风骤雨的起义中成了祭品。
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⑩ 意大利王室为什么没有保留下来
1946年战后民怨四起,公民投票中人民一致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即今天的意大利共和国。
1849年,维克多·伊曼纽二世继承王位,因他拒绝撤回自由宪法,令当地成为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中心,支持复兴运动,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巩固的王国。
此后的继承人策划八国联军侵华、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维克多·伊曼纽三世被法西斯夺取政权后,皇室再未重新掌握政权。不仅如此,1946年,意大利末代国王翁贝托二世即位不到一个月,意大利政体公投废除君主制,自此,意大利王国灭亡。
基本信息:
意大利是共和,但王室及亲王的后代在欧洲是受到尊重。欧洲其他君主也会邀请意大利被封号之贵族参加外交活动。皇族之后人及被封爵之人士都会有私人贵族间之外交网,和其他欧洲的大使,总理,商场精英有联系。
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区,不论从文化或社会发展角度都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有着重要的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