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为什么要去黑海

意大利为什么要去黑海

发布时间:2022-09-05 10:59:49

1. 意大利一战在同盟国

实际中,它也确实在倒向同盟国还是倒向协约国的选择中摇摆不定。一战前意大利是三国同盟的一员,但它跟英、法、俄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比如,意大利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军的攻击,跟英国开战对它没有好处,比如法国给意大利优惠条件的贷款,缓解了它的财政困难,俄国则与默许意大利在北非的扩张,换来了意大利对俄国在黑海海峡扩张的理解。
一战爆发后,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拉拢意大利,都不想让意大利倒向对方,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意大利也看到英法挡住德国最初的进攻后,认定德国与奥匈无法赢得战争,而意大利同奥匈又有边界纠纷,于是,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2. 为什么在1600和1500年欧洲侵略者要找到水道去亚洲

16世纪以前欧洲就与东方有贸易往来,香料、珠宝和中国的丝绸、瓷器在欧洲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但长期以来,东西方的贸易被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当时的主要商路有三条:一条是陆路,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中亚沿里海、黑海到小亚细亚,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欧洲;一条由海路入波斯湾,通过阿拉伯商人转运到地中海,在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另一条货物由阿拉伯商人经红海运到地中海,然后由意大利人转运到欧洲。由于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所以他们从中获取巨额利润,这让西欧其他国家及羡慕有嫉妒,他们要想直接经营东西方贸易,只能另找出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了东西方商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攻占了军事坦丁堡,占领了小亚细亚等地区,不但土耳其军队抢劫商队,帝国还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塞了这条重要的陆地商路,造成了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于是,欧洲商人渴望另外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也就是海上航路!

3. 黑海史 | 古典时代

    黑海是谁的海?

    起初,它曾是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尽头,是古罗马人眼中野蛮的北方;

    后来,它是拜占庭巴塞琉斯的海上角斗场,是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的商业天堂,是奥斯曼苏丹娇羞的新娘;

    再后来,它的海岸被插上俄国沙皇的鹰旗,它的奶与蜜被日不落帝国瞄准;

    最后,它成为了两极对抗的前线

    在分歧与妥协、对抗与拉锯、稳定与硝烟中,它走过了二十个世纪

    黑海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

    我们都知道,霸主短暂

    而黑海长存

  1 起源

    1.1词源学解释:希腊语中的Axeinos“黑暗”/“阴沉”,为黑海的词源,后来转变为“Axenos”(“不受欢迎”),因为常有突如其来的暴风、浓雾,且海水混浊,航行困难。后来希腊罗马的水手定名为“Pontus Euxinus”(“好客之海”),既是揶揄也是心理寄托。

    1.2神话传说:公元前一世纪希腊旅行者狄奥多鲁斯•希库鲁斯记载了爱琴海小岛上莫色雷斯岛民的传说,遥远的过去黑海是巨大湖泊后来涨水,打通了与爱琴海的通路。且黑海的水是淡水,冬季有冰期。

    1.3地质学人类学起源(略)

  2 希腊时代

    你是怎么想的/我对于待在这片被神遗弃的土地的感觉……?/在边境的部落中,在遥远的彼岸,我为/自由因这里没有的东西所引起的疾病而困扰——奥维德,公元1世纪

    2.1斯基泰人:草原民族  文化交流的推动者:阿纳卡尔西

    2.2米利都时期:前七世纪起,米利都开始向黑海沿岸殖民,并发展腌鱼、金属、谷物贸易。据点:南部的锡诺佩,高加索山脚下的迪奥斯库里亚,亚速海入口的潘提卡佩,布格河口的奥尔比亚,顿河入海口的塔奈斯,波瑞色内斯(第聂伯河)河口的别列赞;西南众殖民地等。

    2.3锡诺佩时期:前5世纪起,米利都殖民地纷纷独立,锡诺佩(锡诺普)兴起,成为优良的背风深水良港。贸易:克孜勒河平原的山羊与绵羊,橄榄树,木材,樱桃,鲣鱼金枪鱼凤尾鱼等鱼类、蜂蜜、雉鸡。据点:特拉佩苏斯(特拉布宗),建造于河谷之上的悬崖顶

    2.3亚历山大时期:贸易中心南移至埃及、红海、印度洋一带,黑海地区商贸萎缩,希腊城邦陷入凋敝

  3 罗马时代

    3.1 本都时期:前一世纪前后。首都位于阿马赛亚的本都王国,在环黑海地区取得了优势。米特里达梯六世时期,本都占据了土耳其北部、中安纳托利亚与卑斯尼亚、乌克兰南部与高加索西部,并与亚美尼亚结盟。

    3.2 罗马时期

    对本都作战:三巨头之一的庞培率大军进攻本都,消灭亚美尼亚并击败米特里达梯。

    对盖塔人作战:盖塔人(达契亚人)通过挖矿逐渐兴起成为罗马的威胁,希腊人称其为不朽者(他们认为能够通过与神,扎尔莫克西斯的结合重新获得生命,死亡只是转换居所的过程)。奥古斯都时代盖塔人就臣服于罗马,但统治效果差。最终图拉真以武力彻底解决了达契亚人的威胁,国王德切巴尔自杀。

    阿里安时期:131年阿里安努斯成为卡帕多契亚行省总督,掌控黑海东部、高加索地区,处理蠢蠢欲动的附庸部落。此时,克里米亚的提奥多西亚港口已废弃。

    战略收缩:275年,奥勒利乌斯皇帝下令撤到多瑙河南岸,取消达契亚行省。至此,罗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对黑海北岸以及东岸高加索地区的控制。

4. 黑海史 | 拜占庭时代

4 拜占庭时代

    拜占庭帝国不是罗马帝国的后继者。因为在拜占庭人眼中,他们就是罗马人。这些罗马人主要关心的是防止黑海带来恶果,而非从中受益。

    4.1 新生 :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30年迁都于君士坦丁堡,从此成为东罗马首都。4-5世纪的东罗马放弃了大部分环黑海地区的内陆部分,并不得不与蛮族交好。在克尔涅索斯地区,君士坦丁大帝计划与佩切涅格人保存良好关系,维护布料、皮毛贸易。

    4.2 希腊火 。希腊化时代主流战船是三层桨船(适用于撞船战术),罗马时代则是双层桨帆船,拜占庭时期则以单层桨帆船为主(双桅三角帆),小型船适用于接舷战。利用空气泵与原油燃料的希腊火战术成为了拜占庭海战的杀手锏。原油可能来自潘提卡佩附近的塔曼半岛。

    4.3 四大民族 为了保障贸易(西部的谷物、草原的皮革、北部森林的皮毛、高加索的奴隶),拜占庭统治者必须处理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北方以哈扎尔人为主,统治着克里米亚与伏尔加河流域地区,经营黑海-里海贸易。哈扎尔人曾支持被流放的查士丁尼二世发展自己的势力击败竞争者登基,查士丁尼二世甚至娶了哈扎尔妻子提奥多拉(但后来哈扎尔大汗反悔想要刺杀他,于是二人不得不取道保加尔回国)。后来,哈扎尔人皈依犹太教。

    10世纪末,罗斯人击败了哈扎尔人成为伏尔加流域的主宰者,成为拜占庭的新威胁。他们在北部与南部海岸进行大量劫掠与屠杀,使用维京长船。此外,罗斯人也与拜占庭人进行贸易,通过贸易枢纽基辅来完成大宗奴隶、皮毛、蜂蜡贸易。988年,巴西尔二世与基辅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和亲,弗拉基米尔迎娶安娜并皈依基督教,利用基辅人佣兵巴西尔二世在保加尔地区取得了可观的军事胜利。“保加尔屠夫”

    7世纪晚期,保加尔人在多瑙河流域崛起,9世纪保加尔人皈依基督教,并站在君堡一边。10世纪时,西蒙尼(所有保加尔人和希腊人的沙皇)将保加尔帝国发展到顶峰,随后被巴西尔二世所灭。但在12世纪时又东山再起,第二帝国定都特尔诺瓦占据巴尔干,随后又快速地消亡。

    突厥人。在塞尔柱帝国击败拜占庭后,土库曼游牧民大规模涌入安纳托利亚地区并逐渐掌握当地政治权力。13世纪蒙古人入侵后,土库曼人纷纷建立了埃米尔汗国与联邦(罗姆塞尔柱、白羊等)

      4.4 拉丁国家的十字军入侵   11世纪后,中欧势力崛起,侵蚀着拜占庭的东部领土。“皇帝只能用娴熟的外交技巧,加上战略性联姻,才能防止他们在去圣地的路上顺便洗劫君堡。”但在第四次十字军入侵,君士坦丁堡惨遭攻陷。1204年之后,拜占庭帝国无力再统治黑海,但在意大利人的组织下,黑海商贸获得了大发展。

    4.5 意大利时期 在意大利诸商业城邦的运作下,黑海成为地区商贸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的一环。在中世纪早期,威尼斯就逐渐掌控了从小亚细亚、黎凡特到南欧港口航线的控制权;热那亚与比萨则在西地中海一带发展起来。

    早期拜占庭曾作为威尼斯的保护国,随着威尼斯海上力量的崛起情况反了过来。十字军东征早期,威尼斯已能够垄断东方贸易,并为入侵拜占庭的十字军提供支持。1024年入侵后,威尼斯获得了拜占庭八分之三的领地,包括爱琴海诸岛、希腊北部、黑海沿岸地区。而热那亚与比萨则支持流亡尼西亚的拜占庭政府,热那亚在1261年君堡收复之后获得了一些商业据点(金角湾附近的佩拉区),区域行政中心位于卡法(拥有选举制的参议院以及民事官僚制政府,负责税收、公共预算与军队管理),再由卡法传输到热那亚本土的“哈扎里亚事务所”。

    在一个世纪的斗争中,比萨逐渐没落,威尼斯人与热那亚人在黑海取得了平衡。威尼斯人在东地中海占上风,而热那亚人在黑海占上风。

    4.6 科穆宁时期   1057年,科穆宁家族开始统治拜占庭,但在1185年被政变推翻,只有两个继承人(亚历克赛与大卫)被送往高加索地区,被格鲁吉亚女王塔玛尔接收,而此时的格鲁吉亚正处于黄金时期。二十年后君堡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沦陷(精罗落泪),科穆宁的继承人躲过一劫。在混乱中,亚历克赛与大卫率格鲁吉亚部队攻下了特拉比宗。大卫在西征的过程中牺牲,而亚历克赛则成为特拉比宗帝国的统治者,从此特拉比宗作为拜占庭的一支余脉开始默默发育。

    1220-1330,特拉比宗通过复杂的联姻系统与开放的贸易渠道达到了顶峰,当时城市的繁荣主要依靠出口银、铁、明矾、棉花、黑酒等产品,及与伊朗等地进行跨国贸易的税收,虽然对克里米亚地区的控制逐渐地削弱了。圣智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也在此地,与君堡分庭抗礼。直到1461年,奥斯曼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最终攻灭特拉比宗政权,至此,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八年后,拜占庭的最后一支力量也灰飞烟灭。

    4.7 蒙古化时期   蒙古人的入侵打破了区域的平衡。北部的金帐汗国与南部的伊尔汗国共享了环黑海地区,为该地区的稳定提供了保证。但在十四世纪后期,伴随着汗国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以及由1344年卡法围城扩散的黑死病,塔纳与卡法的商业地位逐渐下降。

5.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

一 意大利1940年才参战 一是在1936年侵略埃塞俄比亚时损失较大 其主力还在非洲 二是意大利没有做好同英法开战的准备 三是军方担心失败 不想与英法开战
二 一在入侵希腊的战争中失败 还被希腊军队反击到阿尔巴利亚(1936年意大利占领) 迫使德国推迟巴巴罗萨计划(本来是2月份 结果6月份才进攻) 派遣军队进攻希腊 二 在北非战场上 40万意军被几万英军击败 德国又不得不派部队帮忙 导致德军分兵 三 1943年 意大利在盟军攻势下不到一个月投降 德军不得不占领意大利 是德国又一次分兵
三 除了楼上所说 意大利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中曾一度拼死抵抗苏军 无奈装备太差 他们和匈牙利 保加利亚军队不到一天就战败了

6. 为什么意大利要参加三联盟

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 定的。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 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 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 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 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 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 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 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 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

因此,意大利有“贫穷的

往外国谋生。

帝国主义”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 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 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 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 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 张有利,它就靠向谁。

2、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 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 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 因为其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 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 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贫 穷的帝国主义”在财政上对“高利贷帝国 主义”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1887年 和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 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 赔款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 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 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 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 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 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 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表示,共同 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 在黑海海峡的扩张持“善意态度”,俄对 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

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 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 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3、协约国对意大利领土方面要求的许 诺。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 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 布“中立”,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 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 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 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 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 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 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7. 西欧国家开辟新航线的目的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而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新航路开辟运动影响重大,他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
(1)15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的人们已经将货币视为财富的标志),这时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和欧洲各国间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欧社会各阶层,尤其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财富,然而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东方。当时欧洲流传很广的一部书《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青年时代随其父叔到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经商,元世祖时在中国朝廷做官,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回国后,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战,威尼斯战败,马可波罗被捕下狱,在狱中他口述了在东方的见闻,由比萨作家罗斯蒂生记录整理成书,广为流传),该书对印度、南洋和中国的财富作了夸张描述,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上层分子到东方寻金的热情。
(2)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来有三条: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细亚;两条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百般刁难,因此,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价购买,这种贸易造成西欧的入超,大量黄金外流,于是西欧各国贵族、商人和资产阶级急切的想绕过地中海东部,另外开辟一条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国,从亚洲直接获得大量奢侈商品。
(3)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发现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十五世纪西欧出现了适于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时得到普遍应用,欧洲人利用它来辩明地理方位,确定航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的地圆学说在知识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以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最为坚定,他从大地是球形这一假定出发,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并绘制了概略的世界地图。总之,十五世纪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世界各地航海经验的积累,使欧洲的航海员敢于远离海岸,到从未去过的大洋里航行,从而导致新航路的开辟最终获得成功。
(4)马可·波罗(Marco Polo)使欧洲人相信,到东方去是实现黄金梦的最佳选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旅居中国近20年。归国后着《马可·波罗行纪》,以夸张的笔法描写东方各国“黄金遍地”,这番渲染为苦于黄金匮乏、急于寻找黄金产地的西欧人指明了圆梦之处。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总结:
对财富的追求,对黄金的渴望,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1 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 在新航路开辟以前,欧洲与亚洲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在商品从亚洲传到欧洲的过程中,经过意大利 阿拉伯 等商人的 转手,价格要上涨8至10倍左右,巨大的利润使成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3 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也是直接原因。
4 政治原因,欧洲各国为了强化皇权,不惜用武力进行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欧洲以外的地区。
5 宗教因素,为了天主教的传播,欧洲人不惜用武力进行圣战。
6 思想因素,此时正值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8. 黑海海峡有361公里的海域被土耳其控制,为何会这样

大家都知道土耳其是中东强国之一,而土耳其也是一直控制着黑海海峡,但是黑海海峡以西的几万平方里也是被土耳其控制的,但是这部分地方是属于欧洲的,所以土耳其还一直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但是欧洲并不承认土耳其。

但是最重要的来了,就是俄罗斯不会去主动攻打土耳其,因为土耳其有着黑海海峡,黑海海峡,黑海海峡是土耳其手里的王牌,因为土耳其一旦对俄罗斯关闭了黑海海峡,这对俄罗斯将是毁灭性打击。还有就是美国也不会去攻打土耳其,因为如果美国攻打了土耳其,土耳其将会投向俄罗斯,那么直接会影响美国的地中海利益,所以美国非常清楚对土耳其打的后果,所以在土耳其三面环海的情况下,和手里的王牌--黑海海峡,土耳其的安全系数还是非常高的,他还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在中东也好,在欧洲也罢,没有国家抛弃自己的利益去攻打土耳其。

所以你们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土耳其会受到威胁呢?

9. 一战初同盟国成员意大利为什么在1915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一战”中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1914年,“一战”爆发,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然而,三国同盟之一的意大利却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原因何在?
首先,这是由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定的。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往外国谋生。因此,意大利有“贫穷的帝国主义”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张有利,它就靠向谁。
其次,这也是由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因为其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在财政上对“高利贷帝国主义”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1887年和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表示,共同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在黑海海峡的扩张持“善意态度”,俄对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第三、一战爆发后,协约国全部满足了意大利领土方面的要求。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布“中立”,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为什么要去黑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世界有多少国家援助中国疫情 浏览:774
中国有多少名星不是中国国籍 浏览:767
印尼西亚是什么意思 浏览:710
伊朗国吃石饼叫什么名字 浏览:796
出口越南的绍兴黄酒有哪些 浏览:437
英国读博士多少钱 浏览:806
意大利的啊狄哦但哒什么意思 浏览:986
印度炸全鸡多少钱一斤 浏览:192
现在的英国酒馆都提供什么 浏览:316
印度空军基地有多少人 浏览:819
印度农村赶集摆摊卖什么 浏览:425
splen意大利语怎么念 浏览:335
中国人为什么管印度叫三哥 浏览:87
中国舞前腿二级班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741
没有越南你什么都不是 浏览:221
印度地毯有哪些 浏览:366
印尼地震及海啸死亡多少人 浏览:533
越南大学属于什么档次 浏览:133
印度脆卷饼怎么做 浏览:259
去印尼坐飞机行李箱限制多少寸 浏览: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