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茄的别名有哪些
番茄品种繁多,主要栽培的品种有毛粉802、渝抗4号、渝抗5号、秦粉二号、西粉二号、西粉三号、红宝石、超级早丰、早魁、强丰、台湾红、中蔬4号等。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作春提早或秋延晚栽培时,应选择早熟品种,正季栽培选择中晚熟品种。
栽培的番茄,属普通番茄。有5个变种:①栽培番茄,多数栽培品种均属此变种;②樱桃番茄,果实圆球形,果径约2厘米,2室,红、橙或黄色;③大叶番茄,叶缘光滑,形似薯叶;④梨形番茄,果实梨形,红色或橙黄色;⑤直立番茄,茎直立,果实扁圆球形。
栽培番茄的品种有三大系统:①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一号和罗马;②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代表品种有创财和最佳;③美国系统:果实中型至大型,适应性强。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品种。
西红柿,番茄,洋柿子,六月柿,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2. 请问,西红柿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西红柿又称番茄、番柿、洋柿子等。西红柿的起源中心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爾尔尔、玻利维亚等地,至今还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茄属分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为栽培种;秘鲁番茄为野生种。
早在15世纪末,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番茄,18世纪初传入欧洲,18世纪末开始食用番茄。据考证,大约在2000年以前我国就有番茄,我国种植的番茄是从欧洲以及东南亚传入的,清朝的《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就有“番柿”记载:“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有特殊味道,在当时多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开始有栽培食用。我国栽培番茄,是在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特大城市蔬菜面积中的主栽品种。西红柿除作蔬菜食用之外,亦作鲜果食用。
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
明赵函的《植品》(1617),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
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
3. 意大利盛产什么水果
1、橄榄
橄榄是意大利(尤其是意大利南部地区)的代名词,主要是因为在意大利橄榄油的生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橄榄呈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
2、葡萄
在意大利沿海岸线和山脉地带拥有超过200万英亩的葡萄种植园,据世界葡萄酒协会所说,意大利为世界上第三大葡萄种植国。2008年意大利首次超过法国成为世界首席葡萄酒生产国。
3、柑桔
柑桔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异气味。柑桔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美国、中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多。
4、桃
桃的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果肉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产桃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还有美国、日本和意大利。
5、柠檬
柠檬又称柠果、洋柠檬、益母果。果椭圆形或卵形,果皮厚,通常粗糙,柠檬黄色,果汁酸至甚酸,种子小,卵形,端尖。主要产地为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
4. 柿子共分几种
1、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个;
2、根据柿子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
参考资料:
一、柿子,是柿科植物干果类水果,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桃、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橘黄色到深橘红色不等,大小从2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450克。
二、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个,又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后者主要是来自该品种中的“冬柿”,成熟时已经脱涩。而前者(中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此类)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引起涩柿涩味的物质基础是鞣酸(又称单宁酸)。中国是世界上产柿最多的国家,年产鲜柿70万吨。柿子品种繁多,约有300多种。从色泽上可分为红柿、黄柿、青柿、朱柿、白柿、乌柿等;从果形上可分为圆柿、长柿、方柿、葫芦柿、牛心柿等。
三、常见品种
1、【牛心柿】
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牛心柿属柿科,落叶乔木,6月初开花,花期7—12天,果实牛心状,且顶端呈奶头状凸起,果实由青转黄,10月份成熟果色为橙色。
2、【罗田甜柿】
罗田甜柿,指中国湖北省大别山区罗田县产的甜柿,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罗田甜柿是一种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秋天成熟后,不需加工,可直接食用。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出产的甜柿更是珍品,其特点是个大色艳,身圆底方,皮薄肉厚,甜脆可口。别的地方出产的甜柿一般有籽粒八颗以上,而錾子石甜柿不超过三颗籽,所以既方便食用,更方便加工。
3、【镜面柿】
因菏泽古称曹州,曹州耿庄所产柿饼风味最好而得名,曹州耿饼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早在明代就驰名全国,被列为进献朝廷的贡品,曹州耿饼橙黄透明,肉质细软,霜厚无核,入口成浆,味醇甘甜,营养丰富,且耐存放,久不变质,历来为柿饼中上品,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赏。
4【莲花柿】
产地:河南、 河北、山东一带出产的。简介: 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
5【火晶柿子】
因果实色红如火,果面光泽似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后质软,外皮火红,深秋成熟时挂满枝头,如火焰般艳丽,所以又叫“火景”。它的特点是:个小色红,晶莹光亮,皮薄无核,果肉密甜、火晶柿子果实扁圆、吃起来凉甜爽口,甜而不腻,味道极佳,且果皮极易剥离。
6、【富平尖柿】
富平栽植柿子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汉代就开始栽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志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太师太保孙丕扬曾将柿饼及琼锅糖作为贡品进献过神宗皇帝朱翊钧。在日本吉野市世界上唯一的柿子博物馆里就有“世界上柿子生产国为中国,集散地为青州,优生区在富平”的记载。
5. 全 世界的西红柿大概有多少个品种
普通番茄复合体种:
包括六个番茄属的种,其中三个果实有色,另三个果实为绿色。
1. 普通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所有的普通番茄都是自交能孕和唯一可近亲交配的。野生樱桃番茄的柱头在开花时会伸出比花药圆锥体稍高一点,因此会有一小部分自然杂交。
普通番茄为一年生植物,有蔓性、半蔓性或直立性等:其叶片缺刻深浅不一,从光滑到有细毛茸.花序从单总状到复总状,花少数或多数,花有小、中、大各种类型,花萼短于或长于花冠,子房光滑或带确茸毛,柱头为圆柱形,果实有扁圆形.圆球形.球形和长圆形等不同形状,子房有少数或多数者,果色为火红.粉红.橙黄;深黄或淡黄、绿色、紫色等多种。
植物矮性的平均为50~80 cm,高而蔓性的甚至有3 m或更高的,不同品种的茎在幼苗期大多是直立的,至果实长大后通常因果实重量而多倒状。
果实有各种形状,萼洼有宽窄和深浅之别,果重一般重1~500g;单果中有种子40~400粒,种子呈心脏形,有毛,扁平。
⑴ 樱桃番茄(Var. cerasiforme Alef)
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L. esculentum Var. cerasiforme),樱桃番茄是惟一在南美以外发现的野生番茄,樱桃番茄比其他普通番茄属的种能更好地适应热带潮湿的条件。现在的番茄品种与野生的樱桃番茄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两种类型很容易互相杂交。
植株生长强健,茎蔓性,体表被有细而短的黄色茸毛(长2.5 mm)。叶大.缺刻深、裂片长、先端渐尖,间裂片为椭圆形、卵圆形或圆形。花序主要为单总状,或长或短,花数较少,主要由5花被组成,少数有6花被的。花萼与花瓣几乎等长。子房球形,柱头短或与雄蕊等长。果实为球形,有火红.深黄等颜色,子室为2,果实光滑或有毛茸,种子心脏形.有茸毛。
这一变种具有广泛的分布区:在墨西哥、中美洲.秘鲁等地均有分布。樱桃番茄果实味酸,广泛应用于罐头食品中,也可作为选育抗病品种的原始材料。
⑵ 梨形番茄(Var. pyriforme Alef)
植株生长中强,茎直立或蔓生,光滑或被有毛茸,叶中大到大。花序主要为单总状的.少数有强烈的分枝,花少数,偶有多数。花萼短于花瓣。花瓣渐尖到椭圆。子房长形,柱头短或与雄蕊等长,果实为2室,偶有3室的。果形指数为1.5~2.0,果色有红色、黄色.粉色等,心脏形,有茸毛。
梨形番茄与球形番茄杂交所得后代呈椭圆形、长圆形及卵圆形;与栽培品种杂交得到的后代变异很大,由此提供了很大的选择性,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品种。
⑶ 李形番茄(Var. pruniforme)
植株生长中强,茎高130~150 cm,叶中等大小,裂片缺刻深,花序单总状.较短,长8~10 cm。花少,7朵左右,花中等大小,有5~6个花瓣,直径2 cm,花柱长短与雄蕊相等.果实小形(长2.5~3.0 cm,宽1.5~2.0 cm),果形指数为1.5~2,子室2.果重15~20 g,果色有红、黄、粉红色等,种子少。
⑷ 长圆形番茄 (Var. elongatum)
植株生长中强,茎直立或蔓生,高为70 cm,其上被有茸毛,叶中大到大,裂片卵形、全缘。花序有单总状,偶有复总状,花有多有少,通常具有7朵,花被5出,少数有6出者,萼片短于或长于花瓣,花柱等于或长于雄蕊;果实重30~50 g,有火红、粉红及深黄等颜色。
该种为食用种,分布较广,具有很高的干物质含量。故为培育加工品种的良好原始材料。同时它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
⑸ 普通番茄(Var. vulgare)
植株生长强健,茎有蔓性、半蔓性或矮生性。分枝性有弱有强,体表有茸毛,叶片中大到大,具有不整形的缺刻.叶色从浅绿到深绿,叶边缘有钝锯齿到尖锯齿。花序有总状或复总状,花从少数到多数。果实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大小不一,以及各种成熟期的品种,栽培品种大多数集中在这个变种内。
⑹ 大叶番茄 (Var. grandifolium)
植株生长中强,叶系覆盖中等或稀少。茎具蔓生性.被有茸毛,叶大,有似马铃薯叶.所以又称其为薯叶番茄。叶的裂片为1~2对,全缘。间裂片及小裂片缺少。花序呈单总状或复总状。花中,小形,有5—7花被。果实有圆形、扁圆形及扁平形等多种,有的也有椭圆形者。子室从少数到多数。果色有火红.粉红或黄色等多种。
这一变种在栽培品种中为数不多,在经济栽培上井无特殊价值,仅根据叶形的特殊性,而列为一个变种。
⑺ 直立番茄 (Var. valiudm Baily)
植株生长强健,呈矮性或中等高度,分枝性强,茎粗状呈直立,节间短,茎上有茸毛。叶柄短,叶色浓绿,皱褶明显。花序从单总状到复总状,花从少数到多数,花从小到大,有5~6花被。果实呈圆球形、扁圆形或扁平形,表面平滑或有菱形。主要有火红色和粉红色果实两种。
⑻ 细叶番茄 (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Jus 1) Mill)
番茄属的有色果实野生种.在秘鲁海拔较低的地方很容易见到,它的野生种生长在秘鲁全国的海岸山谷地区,在秘鲁北部(南纬7°~8°)的海岸边就可以采集到细叶番茄。围绕着利马河,以及秘鲁最南端靠近智利边界处,也可收集到细叶番茄。
细叶番茄和普通番茄可以相互杂交,亲缘非常接近,这是惟一的野生种表现出与普通番茄的天然渐渗现象。这两种情况都说明了细叶番茄在栽培番茄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现在的品种与它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并且容易回交。细叶番茄在植物育种上是很有吸引力的种质资源。用细叶番茄为亲本培育出了抗镰刀菌枯萎病和抗细菌性斑点病的品种。
2.契斯曼尼番茄(Lycopersicon cheesmanii Riley)
契斯曼尼番茄是番茄届第三个果实有色的种,是惟一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的,由于在地理上与大陆上的种完全分离,因此可判定是单独进化成的各种类型的契斯垒尼番茄都是自主能孕的,囚而只能是近亲繁殖.各个群体都很一致,自花受粉导致果实发育小(直径1cm),果实成熟时常为橙色。有些同型遗传小种色累含量少,果实成熟时为黄色或黄绿色。契斯曼尼番茄对于植物育种家没有提供育用的抗病基因,但契斯曼尼小番茄变种的—个有价值的特性是抗盐,从野生种的海岸群体中的许多基因,已经和驯化的普通番茄栽培种Walter进行了回交,使该种植物能在用70%的海水灌溉下生存和结果。
3. 小花番茄(L. parviflorum)和奇美留斯基番茄(L. chmieleuskii)
这两个绿色果实的种的变异中心,处于秘鲁的南纬12°~14°,西经72°~74°。该地区为秘鲁的腹地,为比较孤立的地区,因此这两个种发现比较晚。小心番茄.奇美留斯基番茄为该地的分布重叠种。
现在可以用小花番茄与普通番茄进行杂交而不必克服什么种问障碍。遇到的问题是,有些小花番茄品系怎样接受普通番茄的花粉,但这仅反映了野生种的花在去雄技术上的困难。有几种小花番茄的生物型具有显性的脱叶基因,并有隐性的致死作用,它只有在和(普通)番茄杂交时才表现出来。这种基因在和其他奇美留斯基番茄远交时并不表现出来。
这两个种相和番茄属其他种的杂交.属于“番茄复合体”。虽然它的果实成熟时为灰绿色,但小花番茄‘minutum’这个种,比番茄属其他种更近似于绿色果的洗液番茄而不同于其他绿色果。奇美留斯基番茄和小花番茄在果实成熟时含糖量较高,奇美留斯基番茄(可溶性固形物为10~11%),和美国加州品种VF-145(可溶性固形物大约为5%)经过一系列的回交,育雏的品系含糖量明显增加,果实大小和颜色也是可接受的。
4. 多毛番茄(Lycopersicon hisutum Humb and Bonpi)
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茎初期直立,而后因本身的重量而下垂。表面覆盖有长而黄色茸毛为其主要特征,因而称力多毛番茄。茸毛长为2.5~3.5 mm。在茎及侧枝上长的茸毛中间还夹杂有短的黄色茸毛.
叶大,长20~30 cm,宽10~12 cm,呈狭长的椭圆形,基部带有不正形的托叶,叶柄短.间裂片很多,上有丛密的茸毛。花序为中等大小,长15 cm,单式或为卷尾状,有茸毛。每一花序上有10~15朵花.花的基部带有成对的苞片,花萼小而短,萼片5枚。花瓣为黄色,一般为5枚,花药呈纺锤彤,径粗3~4 mm,花柱与雄蕊几乎等长,柱头成球杆状。果实直径1.5~2.5 cm,绿白色,有长的茸毛,种子暗褐色.顶端光滑。
多毛番茄是典型的高山原产植物,一股均在海拔2000~2500 m以上的地方生长,在海拔1100 m以下.则很少看到。它短日照植物.在18h的光照条件下,开花很弱,而在12h光照下虽然开花茂盛.但果实不能形成.它适于栽培在8~10 h的光照下。
多毛番茄的果实化学成分(估算鲜重的百分率:干物质为10.1%,全糖为1.66 %(包括单糖O.50%,双糖1.16%),酸为0.32%,Vc为5.7 mg/100g。
这种果实化学成分的含量与其他种差别很小,有苦味,不能食用,但在果实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则高于栽培品种最高量的3~4倍。多毛番茄耐温度要求较低,能耐较长期的低温(0~3℃)甚至到-2℃不会冻坏。
Ⅱ 秘鲁番茄复合体种
1. 智利番茄(Lycopersicon chilense Dun)
智利番茄有直立生长的习性,而三典型的秘鲁番茄则为匍匐生长。智利番茄的叶子具有11个或更多的裂片,秘鲁番茄则很少有这种情况。最后的区别是,花序长(花梗长14~20 cm)是智利番茄突出的特征。智利番茄在形态变异上比秘鲁番茄少,在地理分布上也比较集中,它在野生的番茄属种中分布在最南方,通常在智利和秘鲁的南部均能见到。和其他野生的番茄届种一样,智利番茄集中分布在海拔高的海岸地区,从东部地区一直延伸到西部的太平洋沿岸。
2. 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 (L) Mill )
为多年生匍匐性植物,茎易弯曲。表面平滑或带有丛密、短而白色绒毛或嫩黄色的茸毛,基部比顶端为多。叶缺刻深、平滑,在表皮上也着生茸毛,叶长20~25 cm,宽10~12 cm.在叶柄基部带有不正的托叶。裂片3~5对(普通4对),椭圆形或卵圆形.钝尖或渐尖状的.在基部成不正的圆形,圆裂片放目不多,卵圆形,长3~5 mm。花序是单总状或成卷尾状,较短,长约5~9 cm,在其上生有6~11朵花.在花序基部带有卵形或心脏形的苞片。花萼小,5枚,花冠呈鲜橙黄色.长10~13 mm。花瓣5枚.雄蕊短,长约6~9 mm,尖圆形。花药长4~6 mm,粗1.5~2 mm,柱头头状,子房有茸毛。果实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 cm,有2心室,果实上有茸毛,种子形状扁平,表面光滑,呈灰褐色。
秘鲁番茄果实的化学成分如下:干物质为12.75%,全糖量为2.47%(单糖为0.96%,双糖为1.5%),酸0.73%,Vc的含量为50.4 mg/100g。
番茄的生态型
生态型是番茄在一定历史与环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种群。同一生态型的品系,具有相近的种性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在配制杂交种或杂种一代时,生态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番茄的生态型有以下几种:
1.意大利生态类型
耐旱能力强.在湿度大的条件下.极易感染病害;对瘠薄土壤适应力强.耐寒能力弱。果实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着色.植物的生长势强,果实小,但数目多.果肉厚.果皮为深红色或黄色。它的主要品种有红牛奶、小桃柿子、加米特、保加利亚10号、霞光、克梅特、黄牛奶、黄扁圆等。
2. 东欧生态类型
耐寒性强,果实在低温和较弱的光照条件下也能逐渐着色。适应黏重土壤,早熟。植株生长势弱,多为矮生性状,为中小型果实,适合在生育期短的北方生产。它的主要品种有灯塔、早熟1165、儿童等。
3. 西欧生态类型
对温度的适应性强.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在弱光多湿的条件下尚能生长良好。果实整齐。为中型或大型果实,适合早熟栽培和温室栽培.它的主要品种有红圆早熟、早雀钻、锦州小秧、阿丽安娜、胜利等。
4.美洲生态类型
耐干旱、耐湿能力弱,不耐低温和弱光,喜肥沃的沙质土壤。果实整齐,为大型果,具有红、粉红、黄三种颜色。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适合集约栽培。它的品种主要有卡德大红、世界一、武昌大红、苹果青、粉红甜肉、桔黄佳辰、鲁特热斯、格利克斯、庞大洛沙、未十二等。
其他还有潘那利番茄(Lyopersicon pennellii),类番茄茄和里基茄(Solanum lycopersicvudes Dun, Solanum rickii Corr)等。
6. 传奇柿子是什么
一种早熟的西红柿品种。传奇柿子,是一种非常耐运输的蔬菜,即使运输到400千米之外,它的口感也不会变化。植物的抗病性很好,种植起来一般不会出现病害,所以日常管理也比较容易。
7. 柿子的品种资源要有哪些
柿属(DispyroskakiL。)植物全世界约有19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其中,东北亚占38%,南亚、东南亚占38%,非洲占12%,美洲占8%,大洋洲占4%。作为果树利用的主要分布于暖温带。柿子在国外栽培较少,仅日本、朝鲜、意大利、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及欧美等地栽有柿树,多为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入。其中,欧美等地仅有零星分布,朝鲜、意大利、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也只有少量栽培。日本栽培柿树较多,其中栽培品种分为甜柿、涩柿两类,均由中国引入;现在日本栽培以甜柿为主,涩柿面积不断减少。据2002年统计,日本有柿树2、66万hm2,年产鲜柿约33、7万t。其中,甜柿占54%以上。
8. 柿子的原产地是哪里
中国是柿的原产国,栽培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早期柿树只是作为观赏树木栽植于宫廷、寺院中。柿树作为经济果树栽培最早始于南北朝,至唐代生产规模已进一步扩大,到明清两代柿树栽培繁盛,并被作为“木本粮食”用于备荒。目前在我国柿子作为时令果品广泛种植。柿(DiospyroskakiL。)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柿树科柿属植物中作为果树栽培的代表种。柿子树起源于中国亚热带气候的地区(王仁梓,1993、1994),广泛种植于中国、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目前已传播到美国(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州)、意大利和巴西这些气候温暖的国家。中国是柿的原产国,栽培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早期柿树只是作为观赏树木栽植于宫廷、寺院中。柿树作为经济果树栽培最早始于南北朝,至唐代生产规模已进一步扩大,到明清两代柿树栽培繁盛,并被作为“木本粮食”用于备荒。目前在我国柿子作为时令果品广泛种植。
9. 全世界柿子产量及应用.
目前,全世界每年柿子总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并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欧盟于1996年在农业种质资源的保存项目中,专门立项收集、保存、开发和利用柿属植物尤其是甜柿品种资源。柿果富含VC且润肺、清热、化痰、止咳,除鲜食和做柿饼外,还是各种菜肴和糖果点心的蜜饯,用柿子做的醋呈琥珀色且风味独特,是许多菜肴的调味剂。柿果中的丹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及化妆品行业。在医药方面,柿果有解酒降血压、解蛇毒、抗癌和抗病毒等功用。由于柿涩能使人的皮肤光滑细腻,现已被用来制成多种擦手油。柿叶中VC的含量是柿果的好几倍。因此柿叶茶在日本作为一种保健饮料。柿子的种类可分: 甜柿(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和涩柿(涩柿和不完全涩柿)。
其中,完全甜柿与完全涩柿果实的甜涩与果实内种子的形成无关,是授粉不变类型。最初的柿子全是涩的,甜柿是由涩柿突变而来的。日本最古老的PVNA品种禅寺丸,是13世纪发现的,而PCNA品系在17世纪或更晚才被发现。中国的完全甜柿品种落天天使在河北省栽培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比日本的PCNA品系更古老。
日本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日本水果产量中柑橘类最高,苹果第二,这两种果品之和在栽培面积和产量上约占总量的一半左右。柿子在栽培面积上位于第4位,占果品栽培总面积的9%,年产量排在日本梨之后位于第4,为30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7%。此外,还有1.8吨柿饼的产量。到了70年代,由于欧美果品进入日本市场,日本果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作为对策,日本扶植并发展具有东亚特色的柿子和日本梨,因而柿子的生产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产量一直维持在30万吨左右。
富有、次郎和平核无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逐渐取代了古老野生种。进入90年代后,富有、次郎和平核无又分别被其早熟优良芽变品种逐渐更新。平核无的优良芽变品种刀根早生比平核无提早两周成熟,自1980年起,栽培面积持续增长,到1990年发展到2036hm2。西村早生是不完全甜柿的早熟品种,比富有还要早熟一个多月,其栽培面积也从1974年的183 hm2上升到1990年的1124 hm2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品种。前川次郎是次郎的早熟芽变品种,单果重200-250g,果实的裂纹现象比次郎要轻,果皮呈艳丽的橙朱红色,比次郎漂亮,1990年栽培面积达到755hm2 ,西条是涩柿品种,以岛根县栽培最多,约为600hm2 ,占岛根县柿子栽培总面积的80%,全国西条柿栽培面积为1000hm2。
根据1990年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甜柿品种的栽培面积占柿总面积的47%,其中富有占31%。不完全甜柿的平核无和刀根早生的栽培面积占26%。再往下是松本早生富有,西村早生及涩柿的蜂屋和西条。现在,西村早生成主最主要的出口品种。峰屋多被加工成柿饼很少鲜食,伊豆是1970年定名的新品种。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柿子可追溯到13世纪末。然而直到本世纪50-60年代,柿子的商品化生产才正式起步,并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柿子栽培北限位于镇南浦和元山地区的连接线上。在朝鲜南部的海岸线也有柿子栽培,但经济生产限于韩国,优良品种主要集中在韩国南产的庆尚南道.北道,其次是全罗南道.北道。据统计韩国共有233个品种,其中本地品种186个,其余为外来品种,据远藤(1988)调查,韩国的许多品种与日本海一带的日本品种在形状、肉质上极其相似。例如韩国的盘柿、水柿、庆山盘柿等在外观和肉质上都与日本的平核无、寺社相近似。韩国的霜柿、高种柿与日本的横野柿相近似。
近几年,韩国从日本引进了富有及其芽变的甜柿品种以逐渐取代本地品种,富有等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韩国的主栽品种。1975-1995的20年间,柿子发展迅速,柿子的栽培面积,1975年是6679 hm2 ,1995年是2.5万hm2 。1995年柿子总产量19.4万吨。1995年,韩国果树栽培面积为1.7万hm2 ,总产量为230万吨,柿子面积为水果总面积的14.4%,但产量为水果总产量的8.5%。主栽品种中,80%是甜柿,20%是涩柿,富有独占甜柿产量的85%。
欧洲 17世纪初,来中国旅行的传教士将柿子带回了欧洲,但柿子的生产栽培始于19世纪初,主要在地中海沿岸栽培,近些年直接或经美国从日本引进不少品种。意大利现有柿子栽培面积9000 hm2 ,柿果主要向法国和德国出口。法国只有2hm2的柿面积。此外,土耳其及地中海沿岸各国均有柿子栽培。
美国 北美大陆原产柿子有D.virginiana L.涩柿,个小。东亚的柿子导入美国始于1828年。1870年,美国又从日本大批引入了柿嫁接苗,栽在加利佛尼亚及南部诸州。品种有蜂屋、清州无核、衣纹等。此后,美国又多次从日本引入柿品种苗木,到本世纪初,又引进了富有及其芽变甜柿品种。同时期,美国认为中国北部栽培的柿子,比日本柿子抗寒性强,且更适于美国的风土,于是从中国北部引进了磨盘柿。现在美国栽培的涩柿品种有蜂屋、平核无、鹤子、衣纹、大磨盘、美浓等,甜柿有富有及其芽变品种,禅寺丸、江户一、御所、甘百目、黑熊、妙丹等。
新西兰 十几年前,新西兰的研究机构从日本引进了许多柿品种,尤其是甜柿品种。近几年,柿子作为猕猴桃的互补水果得到了迅速发展。主栽品种为富有,其次是次郎和平核无,栽培面积有100多hm2(1988年统计)且在不断扩大。新西兰大量发展柿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向日本出口,利用季节差来占领日本的柿淡季市场。
此外巴西、以色列、智利、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近年也竟相发展柿树。在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在泰国柿树发展迅速,其栽培面积已经大大超过了日本。
随着柿子生产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对柿子研究工作。1995年7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首届国际柿子研计会,大会论文集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论文45篇,并预计于2000年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召开第二届国际柿子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