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故事有哪些

意大利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0 11:05:27

⑴ 外国战争故事:意大利战争

意大利战争是中世纪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而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

1494年1 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自己作为安茹王朝(属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 3.7万人(其中包括瑞土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标志着意大利战争的开始。从1494年到1559年,意大利战争分为 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494~1504年。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在意大利亲法贵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军队穿越 罗马全境,经过米兰公国和教皇国直逼那不勒斯。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后,便于2月23日开进那不勒斯城,阿 拉冈王朝国王弗兰第诺惊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称是“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土坦丁堡的国王”。

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 民起义,于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圣同盟”(也称“威尼斯同盟”)以图驱逐法军。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公爵和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神圣罗马帝 国”(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从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尔诺沃遭“神圣同盟”军队包 围。法军战败。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但军队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继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国退出意大利,于1499年远征米兰公国。在 1499~1500年几次交战中,法国先后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1500年,法、西两国勾结占领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冈王朝,法、西两国军队共 同占领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分赃不均爆发战争。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亚诺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军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 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第二时期:1509~1515年。这一时期从“康布雷同盟”对威尼斯共和国发动战争开始。1508年12月,由于 威尼斯共和国借驱逐法国之机大肆扩张领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势力联合起来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员包括西班牙、法国、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共同 对威尼斯作战。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先后加入该同盟。1509年4月,罗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同年春,法国出兵 威尼斯,占领它在伦巴第的领地,5月14日在阿尼亚代洛一战,击败威尼斯军队,取得重大胜利。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组 成“神圣同盟”,共同对法作战。1512年,法军以2.5万人、火炮50门的兵力在拉韦纳击溃由1.6万人、24门火炮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但是,“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从法军召回德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投向威尼斯,法军被迫退却,并于1512年底放弃伦巴第。

法兰西斯一世继位后于 1515年9月又夺走米兰公国。1516年8月,法、西两国签订《努瓦永和约》,把米兰和那不勒斯分别划归法国和西班牙。教皇也于1516年底同法兰西斯 一世签订教务专约,承认法对米兰、帕尔马、皮亚琴察的占领。1517年,法、西和“神圣罗马帝国”缔结《康布雷条约》,肯定了法国在意大利的既得利益和优 势地位。然而,战争不会就此结束。

第三时期:1521~1559年。这一时期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即查理五世)后,法、西瓜分意大利的战争为标志。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军打败了担任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 佣军。1525年2月的帕维亚一战,法军惨败,法皇被俘。1527年,战争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在不利形势面前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和 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主权要求。7年过后,法兰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战争,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 定。法国使者在米兰被杀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战争,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法军先后占领威尼斯和马里尼亚 诺,但查理五世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于1544年签订《克雷普和约》。1551年再度爆发意大利战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占明显优势。1559年4 月,法、西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 面依然继续。

⑵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什么奇葩历史故事

要说到二战时期的奇葩国家,那就不得不提起德国的“得力助手”意大利!可谓是承包了二战时期的所有笑点,别的国家在前线冲锋陷阵,意大利却在前线耍宝卖乖!


北非战场耍宝的意军

二战意大利奇葩事件四:在北非战场英军多次的接受了意军的投降后,变得很是不耐烦!有一次英军接受了持枪意军的投降后,由于英军只顾着收拾战利品,就忘了管理投降的意军,于是就向他们吼道:“都别吵吵,哪凉快哪呆着去!”然后又扎头到处搜索物资去了,结果无奈的意军只好找到英军要建造俘营的原材料,自己搭建起了战俘营让后将自己关了起来!说实在的意军自力的能力属实有点强!

⑶ 意大利有哪些经典神化故事、传说!!~~~

意大利,古代是叫古罗马。
古罗马神话是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以前信仰的宗教。
古罗马人将拉丁民族的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结合起来,大量吸收希腊诸神改造成罗马的神,所以古罗马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古罗马神话对欧洲文化影响较深。天上诸星座原来都是希腊人以神话人物和诸神命名的,但目前学术界使用的都是罗马名。

⑷ 意大利都有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当我在被誉为四串文化明珠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维罗纳徜徉,当我置身其中品味那古谜与美丽传说时,却意外地发现,在意大利的诸多名胜古迹都有一个美丽浪漫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它们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鲜活,一处古迹承载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妆点一处风景;故事使风景更美丽,风景让故事更动人。

在罗马,为爱情许个愿

在一个人潮涌动的喷泉旁,主人公背向池水,将第一枚硬币由左心房丢过右肩,一道美丽的银亮色的抛物线滑过池水上空,硬币慢慢地飘落于水底。接着,第二枚硬币以相同的姿态又从主人公的手心抛落于水池……

这是一个虔诚的游戏,是《罗马之恋》、《罗马童话》等经典爱情片的经典镜头。这个地方就是罗马着名的特莱维喷泉,是情侣们在罗马的必游之地。

在这里抛币许爱情愿的人,据说有两种,一种是热恋中的未婚情侣,希望爱情成功,白头偕老;另一种是另有所爱的已婚男女,希望离婚成功,早日与婚外情人并结连理。不论是那种人,当每一枚硬币缓缓沉落,随着“叮咚”一声脆响,抛币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对生活对爱情更加充满希望。仿佛那“叮咚”的声音,就是许愿池对他们美好愿望的回应。

在佛罗伦萨,邂逅梦中情人

到了意大利,当然也不能错过佛罗伦萨。诗人徐志摩给这座城市的译名是“翡冷翠”,听听这样的名字,便足以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遐想和珍贵回忆。

在贯穿全城的阿尔诺河上,横跨着很多座造型优美的古桥,每座古桥都记录着一个昔日的传说。但最不能不去的,是位于三圣桥下边的老桥,那是阿尔诺河上的唯一的廊桥,像一条“空中走廊”,把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蒂宫连成一体。而这座桥之所以出名并不在于建筑艺术本身及其实际功用,而是这里曾经演绎过另一个版本的“廊桥遗梦”,它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伟大的诗人但丁。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洒在阿尔诺河上,波光闪闪,把河上的廊桥和桥畔的行人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正往老桥走来;这时,但丁正从廊桥的另一头朝着少女的方向走来,两人在桥头不期而遇。但丁凝视着少女,既惊喜又怅然;而少女却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向,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那异样的光芒和脸上异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情动的信息。

这是着名画家享利·豪里达在他的油画《邂逅》中所描绘的但丁与贝特丽丝相遇并一见钟情的情景。画中手持鲜花的少女就是诗人但丁的梦中情人贝特丽丝。

其实,这幅油画所描绘的仅仅只是但丁初恋的开始。贝特丽丝最终并没有嫁给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已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但不久就夭亡了。贝特丽丝带走了但丁的梦想,但把美丽和哀伤留给了但丁。但丁是个对爱情矢志不愈的人,他一直爱恋着她,永志一生。这样的哀伤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诗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了自己对贝特丽丝的一片纯真的爱恋之心后,继而将他的恋人描绘成追求天国真理的化身,她的灵魂飞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对贝特丽丝的那份执着依然难以释怀,他在《神曲》中,以把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以此来寄托他对贝特丽丝的美好情感。

爱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为他晚年创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备。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廊桥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桥的这一次邂逅造就了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恩格斯语)之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一处浪漫的旅游景点和爱情圣地。

“想不想邂逅梦中情人?”到佛罗伦萨旅行,当地导游总会带着一脸的神秘,这样问你。然后,告诉你关于老桥与但丁的故事,并煽动你一定要在老桥上的金店里买上一枚戒指,为即将邂逅的梦中情人准备好爱情的信物。虽然这只是导游惯用的旅途“调情”手法。但到了佛罗伦萨的人都深信,老桥确有爱情的气场,在桥上走一走,逛一逛,即使不能像但丁一样在桥头邂逅美丽的贝特丽丝,但只要在这个气场里泡一泡,至少可以领略但丁爱情的真谛。

在威尼斯,情定日落桥

一条幽深的水港,一条弯月般的小船,小船上有对初恋情人;在一座精致的桥梁下,夕阳映照在恋人初吻的脸上。如此美好而感人的画面,是影片《情定日落桥》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它的背景就是威尼斯,而背景中那座精致的桥梁就是威尼斯着名的叹息桥。

叹息桥是威尼斯最经典的桥梁。它一头连接总督府的法庭,另一头是总督府对岸的牢房。据说过去犯人在庭中审判定罪之后,就会从总督府宫殿走出,经过叹息桥后被送进牢房。仅仅一桥之隔,却可谓天堂与地狱之别。这些垂死的犯人,在经过叹息桥这座唯美的大理石桥时,透过雕花的窗口看到外面美丽的水都风光,想起自己曾经与恋人就在同一座桥下幽会的甜蜜生活,都会忍不住发出深深的叹息,叹息桥因而得名。至于它的初始名称“日落桥”从何而来,我问过当地导游,也查过一些资料,却未找到答案。

据说《情定日落桥》的编导之所以选择这里做主题性外景,正是因为这座桥下自古就是威尼斯人谈情说爱的地方。相传,当年的大情圣卡莎诺瓦常与他的新女友贡多拉,在日落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通过叹息桥,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初吻”献给自己的恋人。卡莎诺瓦用这样的方式先后在这座桥下俘虏过众多女子的芳心。为了纪念这位大情圣,人们在距叹息桥不远的地方立了一组雕塑:卡莎诺瓦手执一位纤细的贵妇,其翩翩风度和深情的眼神一点都没有辜负“大情圣”的封号。据说他之所以是唯一成功逃脱威尼斯监狱的嫌犯,靠的就是他那位具有贵妇人身份的情人。

当这一传说被着名导演戴安·莲和泰隆·尼尔斯勃纳在《情定日落桥》里向世人演示之后,威尼斯及其叹息桥成了欧美年轻人心目中向恋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最浪漫的地方。“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日落桥下吻你”的台词也随之成为最经典的爱情表白,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到了维罗纳,有情人终成眷属

维罗纳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25万人口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不过,让维罗纳城享誉世界的,并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及其宜人的风光,而是因为,它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

16世纪末,并未到过意大利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意大利北部重镇维罗纳的一对年轻人忠贞不渝、生死相爱的故事,深为感动。于是,以这对传说中的两位年轻人为原型,以他想象中的维罗纳为场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不朽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翁名剧面世以后,尤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和意大利的电影制片人多次将这部名剧搬上银幕之后,维罗纳城随之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不远万里,到这里来感受爱情的真谛。

维罗纳市政府借势造势,将位于卡佩罗街23号的一座院落买下当作凯普罗特的家。于是就有了人们深信不疑的朱丽叶的故居。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最成功的一次现实与虚构的对号入座。这个弄假成真的朱丽叶故居,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的古宅,院内是鹅卵石铺就的地面,院墙上爬满了长青藤,整个小院显得古朴而幽静。

与大门相向而对的就是朱丽叶和罗密欧幽会的阳台,来此朝圣的情侣们大都会在阳台上相拥留影。与剧本情节所不同的,只是男友无须向罗密欧一样从绳索上攀上阳台。

在阳台之下的石墙便是着名的“爱情墙”。凡是没有被青藤覆盖的地方,凡是伸手能触及的地方,都写满了祝福爱情的文字和图画。图画有丘比特的神箭,也有心型符号。不同颜色的图案、不同语种的文字构成一幅巨幅蜡笔画,把原本陈旧灰暗的火灰石墙壁装点得五彩缤纷。

在院内的侧耸立着朱丽叶的铜像。雕像本身算不得精致,但美少女的形象却刻画得十分逼真,她左手下垂轻提裙裾,右手上曲于胸。看其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品其神,深情款款、略带哀怨,似乎在期待罗密欧的翩翩来临。打量这尊塑像,不能不让人想起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族阴森的墓室里,面对休克中的朱丽叶说出的一句台词:噢,朱丽叶,你为什么还是这么美丽!

虽然这尊铜像因受时光侵蚀整体上看上去已失去了黄铜的本色,但右臂和右乳由于被游客频繁的触摸而显得异常光滑明亮。触摸朱丽叶的乳房并无非礼之意,只是深信摸了朱丽叶的乳房就能得到她的点化,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把情感都倾注到了朱丽叶的雕塑、阳台和墙壁上。不远万里赶到这里来的,更多的是一些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在朱丽叶的阳台上重温“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深情一吻,在阳台下的墙壁上写下他们爱的誓言,然后,在朱丽叶的塑像前留下他们的双双对对的倩影,最后,再摸一摸朱丽叶的右乳,以求得爱神的保佑。(《海内与海外》)

⑸ 意大利的神话故事

看古罗马神话吧,古罗马就是意大利了,还有,如果看罗马神话,最好同时看看希腊神话,因为两个神话有很多共通之处,包括人物和故事,只不过人物名字因希腊和罗马语言不同,所以翻译有不同。

⑹ 你知道哪些关于意大利的故事

增长知识,谢谢那个秀才:)

⑺ 关于意大利的古代神话及历史故事

在意大得着名的卡彼托林博物馆中,有一尊青铜母狼,大约制作于公元前6世纪。而狼身下一对正在吮吸乳汁的男婴,则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艺术家波那尤奥略的补做。母狼形象很高高大,身材顽长精瘦,四肢健壮有力,脚爪紧叩地面,两耳竖起,嘴唇略张,牙齿微露,双目圆睁,直视前方,带着一股沉着、冷静与警觉。肚腹下的一对男婴仰着头贪婪地吮吸乳汁,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无知无觉。这座母狼铜像据说是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弥足珍贵。两个男婴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添加上的,艺术价值不菲。二者珠联璧合,不但是上乘艺术佳品,而且向人们讲述着罗马城市起源的故事。 意大利半岛中部有一条台伯河,蜿蜒向西注人地中海罗马城建在台伯河左岸的小山上,离人海口不远。据说,罗马城是由两个孪生兄弟—罗慕洛和勒莫建立的。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之一伊尼亚的后代。在特洛伊城被希腊人攻陷的时候,伊尼亚带领一些人逃了出来。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和海上漂泊,来到了意大利半岛。伊尼亚的儿子后来在拉丁地区修筑了新的城池—亚尔巴龙伽城,自己当了国王。王位后来传了15代,一直传到依米多尔。依米多尔有个弟弟叫阿穆留斯,他通过政变篡夺丁王位。阿穆留斯为丁防止哥哥的后代报仇,下令杀死了自己的侄子,并强迫侄女去作女祭司,要求她终身保持童贞,不得婚配;后来又将她囚于孤塔之中,不许外人接近。阿穆略这样做的原因是他害怕以后被西尔维亚的子嗣报复。 然而,上天并不遂阿穆略的意愿,孤塔并没有能够阻止西尔维亚的爱情。战神马尔斯来到塔中,和西尔维亚相爱,使她生下双胞胎罗慕路斯与勒摩。阿穆留斯又恨又怕,他立即下令处死侄女,并派一个奴隶把孪生兄弟扔到河里去。奴隶提着装着两个婴儿的篮子来到台伯河边,看谁}不断上涨的河水不敢靠近。他想,如果把篮子放在河边,不一会就会被水卷走的。就这样奴隶把篮子放在河岸上就回去了。万万没想到,篮子被河水漂起后,没冲多远就被岸边的一根树枝挂住了。河水退下后,篮子里传来了傲傲待哺的婴儿的哭声。恰巧一只母狼正好来河边喝水,它闻声走过来嗅了嗅篮子里的孩子,不但没有把他们当作一顿丰盛的晚餐,反而用自己的乳汁来喂他们。 后来一个牧人发现了哥俩于是把他们带回家抚养。牧人还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个叫罗慕洛,一个叫勒莫。牧人后经多方打听,知道这两个孩子是老国王的后代,于是一直对他们的身世守口如瓶。这对孪生兄弟在牧人的一手调教下渐渐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牧人看到时机成熟后,便把他们的身世和盘托出。于是,兄弟俩开始行动,领导亚尔巴龙伽人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阿穆留斯。兄弟俩又找到了退居乡间的外公,并让他重新当了国王。后来兄弟俩不愿呆在亚尔巴龙伽城,他们打算在昔日遇救的地方另建新城。于是,兄弟二人一晚上就建成了罗马城。新城建好后,兄弟之间却因为新城命名、由谁来统治等问题发生争吵。最后双方决定让神来作出选择。至于神意如何,通过占卜测知。勒莫首先在自己的占卜地看到6只秃赞飞过,便认为神选择了他。当他派人通知罗慕洛时,罗慕洛正看到有12只秃鸳飞过。一方声称先见秃鸳者为王,另一方则坚持以秃鸳的数目多寡定夺。双方爆发了一场舌战激愤的漫骂导致格斗。罗慕洛杀死了勒莫,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市。“罗慕洛后来的读音就成了“罗马”。

⑻ 意大利人民必读的十本小说都有什么 (《爱的教育》除外的九本)

卡尔维诺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生于古巴哈瓦那,随父母移居意大利。早期创作多为现实主义作品,后转向幻想小说和寓言小说。善于利用讽刺和离奇古怪的幽默处理严肃的主题。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象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给后世带来深刻久远影响。1985年9月,卡尔维诺突患脑溢血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终年62岁,葬在地中海岸边的卡斯提格连小镇。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
luigi pirandello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路伊吉·皮兰德娄20世纪初,皮兰德娄开始发表小说,从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1901)中,明显地看出真实主义的影响。此后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中自传性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加尔》(1904)被评论界誉为意大利20世纪叙事体文学作品的典范。为皮兰德娄赢得世界声誉的,是他创作的一系列怪诞剧,他一生共创作了40多部剧本,这些剧作发展了《已故的帕斯加尔》等小说的思想、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1917)、《是这样,如果你们以为如此》(1918)、《并非一件严肃的事情》(1918)、《像从前却胜于从前》(1920)、《六个寻找剧者的角色》(1921)、《亨利四世》(1922)、《给裸体者穿上衣服》(1922)、《各行其是》(1924)、《我们今晚即兴演出》(1930)、《寻找自我》(1932)等。其中《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已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传世佳作。这些戏剧采用怪诞离奇的情节或戏中戏的戏剧形式,揭示生活与形式的矛盾,阐释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1]

木偶人匹诺曹又称《木偶奇遇记》(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是18世纪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留给世人的经典童话故事。今年被意大利着名喜剧艺术家罗伯托·贝尼尼改编成为电影,再次将这个"发生"在1880年意大利的神奇故事搬上了银幕
io non ho paura
有你我不怕
质数的孤独
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
bananas(一二两部)
fata morgana
tutto il freddo che ho preso
elianto
voi non sapete
ernest hemingway(海明威经典!!!必读)
to kill a mockingbird(!!!)

⑼ 二战中意大利有多强,这5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二战中意大利有多强,这5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这一信念之下,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望采纳

⑽ 意大利经典爱情故事有哪些

据我所知最有名的是罗密欧和朱丽叶。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北部的维罗纳市,后来被莎士比亚改编成他的代表作之一。
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故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骆家辉老家在中国哪里 浏览:810
伊朗卖出的石油多少钱一升 浏览:881
西安至越南火车票多少钱 浏览:715
去越南买什么纪念品 浏览:243
到越南旅游可买什么 浏览:586
越南紫檀和印度有什么区别 浏览:397
小米11u在越南多少钱 浏览:636
越南干货市场在哪里 浏览:613
伊朗跟印度哪个发达 浏览:319
中国重名景区有哪些 浏览:840
越南为什么冷热不均 浏览:804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应太战略 浏览:785
瑞士人拜访英国总是抱怨什么 浏览:286
中国还有哪个地区有疫情 浏览:5
中国电建为什么不涨 浏览:822
英国作业满分5分得b多少分 浏览:438
伊朗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多少 浏览:293
伊朗怎么上油轮 浏览:821
印度什么时候朝圣 浏览:18
赛尔维亚到中国飞机票多少钱 浏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