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战斗力很强,为什么近代就这么弱
中世纪的时候瑞士和北意大利的伦巴第是出产雇佣兵的两大地区,都是以民风彪悍而着称
可是到了近代意大利在战场基本就成了笑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意大利军队的退化呢?
是因为像斯福尔扎先生这样的人开了坏头,意大利城邦还是乐于雇佣雇佣兵,主要是尾大不掉,甩不开了。马基雅维利曾经建议佛罗伦萨共和国训练自己的军队,但很遗憾,当时意大利城邦互相掐还有和外国掐的正欢,谁也没有时间去训练自己的军队……
然后就是意大利一直处在不统一状态,好不容易威尼斯要牛气了,结果被法国、阿拉贡、教皇国摁到地上连续抽……
意大利的军事传统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悲剧了。伦巴第人的内斗非常无聊,翁不利亚人虽然形势好一些,但教皇并不是每一任都给力,而那不勒斯虽然吞并了西西里,但又转而被阿拉贡继承,所以,强有力的军队始终没能成形啊。后来近代靠撒丁和两西西里打出来的统一还算不错。埃塞俄比亚那事儿,也不能全怪面条自己……
‘贰’ 为什么古罗马军队战斗力很强,而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在当时的并不是强国,它的战争储备只能维持战争一个月的量,与欧洲列强们比,如果德美英法是虎,意大利连狗都算不上,它的石油储备,钢铁产量不及那些国家的零头,陆军的机械化装备很少,坦克都是轻量级坦克,因为意大利多山区,适合轻坦克活动,但是这种坦克开到国外的平原上,如北非,那就是活靶子,意大利的飞机驾驶舱不能密闭,飞行员只能自嘲“我们更喜欢新鲜空气”,而它的海军勉强好些,但要知道他的对手英国是老牌海上帝国,英国皇家海军是连德国海军都不敢交锋的霸主,是英国的真正实力的体现,英国皇家海军称雄海上百年,陆军北非战争虽然面对的是比较弱鸡的英国陆军,但是英国有美国的物资保障,苏德战场面对的是苏联老毛子,所以意大利怎么可能不坑
‘叁’ 意大利在古代和中世纪强大吗
是的,意大利在古代和中世纪很强大,在工业革命后才开始慢慢没落,直到二战结束以后彻底不行了
‘肆’ 意大利历史
意大利历史
据古代神话,罗慕路斯(Romulus)——传说他和孪生兄弟雷穆斯(Remus)是由母狼抚养和哺育的——于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事实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意大利部落就居住于此。从公元前900年开始,伊特鲁里亚文明开始发展,而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古罗马人占领了伊特鲁里亚城。
新罗马共和国延伸到意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迦太基战争(Second Punic War)后,将西西里纳入自己的达·芬奇版图。公元前202年,罗马击败了迦太基,将西班牙和希腊纳入版图。在凯撒的统治下,罗马征服了高卢和埃及。而在凯撒被刺杀以后,凯撒的养子屋大维(Octavius)击败了对手马克·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并被尊为奥古斯都·凯撒(Augustus Caesar)。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于公元330年迁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但不久就被哥特人和汪达尔人灭亡。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匈奴人和阿拉伯人不断从南边侵入这块土地。
意大利中世纪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北部强大城邦的崛起。15世纪,文艺复兴造就了多那太罗(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尔(Raffello)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等艺术天才。到了16世纪早期,意大利大部分领土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在拿破仑于1796年入侵之后,消失了几个世纪的统一迹象又重新显现。19世纪60年代,在爱国者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努力下,统一运动(意大利复兴运动)蓬勃开展。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国王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成为了统治者。
1921年,墨索里尼(Mossolini)的法西斯党掌握了国家大权。墨索里尼在“二战”中和德国结盟,后于1945年4月被意大利游击队击毙。
意大利是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时的六个创始国之一。该国的经济曾在一段时期有所增长,但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巨大的贿赂丑闻震惊全国。为了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意大利不得不进行财政紧缩。另外,在1992年一些着名的反黑手党法官被暗杀之后,意大利果断地展开了打击西西里黑手党(Mafia)的斗争。
从2001年起,媒体巨头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usconi)一直担任该国的总理,领导着右翼意大利力量党(Forza Italia)。他在任期间引起了很多人的失望,不断有人指责其腐败。
2006年4月,罗马诺·普罗迪领导的中左翼联盟在意大利议会选举中以微弱优势战胜贝卢斯科尼领导的中右翼联盟。普罗迪出任意大利总理。
2008年4月,贝卢斯科尼领导的中右联盟在意大利议会选举中再次获胜,贝卢斯科尼也成为意大利战后第62届政府总理。
‘伍’ 意大利人是罗马后裔,装备也不错,为何战斗力那么低
意大利人虽然是罗马的后裔,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继承罗马的血性,他继承的是他历史悠久的文化。其实当农耕民族慢慢的发展出一套历史相当悠久的文化之后,他的斗性就慢慢的被消灭了。所以其实意大利人是比不过北方的那些个野蛮民族的。
北方日耳曼民族相当的厉害,骁勇善战,而且他们擅长用破坏,就相当于咱们中国古代的匈奴类似。但是当时罗马帝国延续了那么长时间,到后期,各种东西都比较衰弱了,军队也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战斗力。反而是北方的民族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民族性国家,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和国家系统。他们开始了征服之路,直接南下,把悠久历史的罗马帝国给灭了。
当时留下来的意大利人,他们也只作为一群文化人,保留在一个小的地方了。而且意大利人是古代教皇国的所在地,在前期基督教并未宣扬到全世界的时候,它还是具有相当的侵略性的。但是在后期慢慢的变得温顺了,主要是教皇已经不执掌政权,而掌握意大利政权的是一些具有悠久血统的贵族。这些贵族,因为长期锦衣玉食,对战争是没有太多认识的,所以他们也慢慢的变得不好战了。
‘陆’ 古代罗马和意大利什么关系呀
关于这个,许多意大利的语言专家和历史专家至今都在讨论.总的来说,这方面的假设一共有6个:
1.意大利的名字最初缘于意大洛国王,他的王国在特洛伊战争前的16代就存在了,位于现在的卡拉布里亚左右(请看载图,意大洛的王国就叫意大利(ITALIA),位于"靴子"的脚尖)。有一段时间,他的王国曾扩张到了整个半岛.
2.曾有古文记载:"由西面航海,经过这个半岛,可以看见两座牛角形状的山峰."可能古人就以"牛"来称呼这个半岛,而牛在现代意大利文是TORO,和意大利的字形有点像(ITALIA).呃,现在不是特别像,但是意大利语已经改变了很多嘛.
3.北非曾有个叫大利的民族(TALIA),因其他民族的逼迫,他们移居到了西西里岛.
4.希腊殖民地发展后他们称这片土地爱大利(Aιθαλία(Aithalìa)),源于伊特纳火山,就是现位于西西里东部的活火山,希腊语中叫爱特那(Aitna).
5.当古罗马刚刚发展的时候,意大利半岛的南部民族的图腾是小牛(年轻的牛),拉丁文是维特利(Viteliùs).
6.由小亚细亚的一种语言中对意大利半岛的称呼:亚大路(Atalu),意思是"夕阳西下的土地"
‘柒’ 意大利国内多是山地和丘陵,为何意大利农业技术世界一流
因为意大利在土地稀少的情况下,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深化挖掘农业的二次开发,丰富了农业的产业链,所以意大利依然是一流的农业国家。
相比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意大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就拿意大利与我国相比,它的领土面积不及我国云南省一个省的面积。其次,意大利人口大约有6000多万人,所以人均用地上来看,意大利的人口稠密。于此同时意大利是一个多丘陵国家,它的耕地面积只有900万公顷左右,并且要注意的是这些耕地面积非常分散,无法形成统一的大农场管理。
三,借助着自己的农业品牌特色,意大利政府开发了农业旅游项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这不光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宣传方式。
正是由于意大利在农业上的创新意识。使得意大利在土地稀少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很高的农业地位。
‘捌’ 古罗马为什么厉害
军事力量强大
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1]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2];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遂告灭亡[2]。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2])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古罗马与秦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古代世界强大的帝国之一。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
‘玖’ 缺乏能源且又多山的意大利为何如此发达
国家概况
意大利全称“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西与法国,北与瑞士,奥地利,东与斯洛文尼亚接壤,东西南三面临亚得里亚海和第勒尼安海(都是地中海的子海)。
意大利古时称过“艾诺利亚”“艾斯佩利亚”“威大利亚”,后因语言变化“威”音变“意”,即称“
意大利意大利亚”,意为“小牛生长的乐园”。又有人说,“意大利”名称是由该国一个古代部落首领的名字演变而来的。意大利为罗马帝国的发祥地。2至3世纪为古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版图遍及整个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纪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几经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国。1870年实现统一,建成意大利王国。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为“意大利共和国”。
关联历史: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德国、意大利的统一,改变了维也纳体系的欧陆均势。
工业主要集中在北部,有米兰,都灵,热那亚的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化学·电子·纺织等。都灵是汽车城,米兰是化学工业基地,热那亚为造船工业。东部和中部,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多轻工业。南部西西里岛以炼油工业为主,石油从北非·中东进口,塔兰托建立在南部港口基础上,便于进口铁矿石和产品向国际市场输出。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旅游业营业额达150万亿里拉(约合714亿多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净收入约53万亿里拉(约合252亿多美元)。对外贸易是意大利经济的主要支柱,外贸连年顺差,是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顺差国。进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为主,出口以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皮鞋、金银首饰等轻工产品为主。国外市场主要在欧洲,进出口主要对象为欧盟和美国以及东亚和拉美地区。主要旅游城市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301338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全境4/5为山丘地带。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Monte Bianco)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多火山和地震,亚平宁半岛西侧有着名的维苏威火山,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大的活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po),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水能蕴藏丰富。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Lago di Garda)、马焦雷湖(Lago Maggiore)、科摩湖(Lago di Como)等。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意大利存在着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的劣势。但意大利注意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和引进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大理石、汞、硫磺等资源,还有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具、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发达,公路四通八达,旅馆多为中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