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哪里的观点意大利是一片废墟

哪里的观点意大利是一片废墟

发布时间:2022-09-18 17:22:42

⑴ 意大利墨西拿海啸是怎样的

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市出现了由7.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海啸掀起了高达12米的巨浪,造成了惊人的破坏。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达8.2万人,而在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其他南部地区更是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这次灾难的发生,瞬间使海峡两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亚市的建筑物变成了一片废墟。当时,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宫殿下,直到5天以后他才被营救出来。

而就在此时,其他很多刚刚活着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转瞬间却又被涌进市区的巨浪卷走了。由于海浪的来回席卷,使整个墨西拿市区、港口以及周边40多个村庄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和疾病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欧洲历史上因地震发生的死亡人数昀多的一次灾难性海啸。

⑵ 意大利墨西拿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

1908年12月28日晨5时25分,意大利着名的旅游胜地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市发生7.5级地震。地震时,城市房屋跳动旋转,地缝开合喷水,海峡峭壁坍塌入海。这个有千座石造金字塔的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地震引起的海啸,洗劫了墨西拿海峡两岸的城市。这次地震中共有10余万人蒙难,其中墨西拿市有8.3万人死亡。

墨西拿是西西里岛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岛东北端,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望。在1908年12月28日发生灾难性事件以前,墨西拿是一座以风光旖旎闻名的城市。那天清晨,墨西拿整个城市忽然开始晃动起来。这次源自海底的地震,其破坏力遍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并越过墨西拿海峡影响到意大利本土的南端。在墨西拿和意大利本土的雷焦港(现称雷焦卡拉布里亚),大地下陷了0.6米。

西西里岛墨西拿海峡底部的大地震,刹那间让海峡两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亚市的建筑物强烈地抖动摇晃起来。墨西拿市区更靠近震中,所以损失惨重,富丽堂皇的钟楼、教堂、戏院相继坍塌,所有建筑物均化为废墟。地震还使得海峡两岸的陡峭悬崖纷纷坍塌坠落海中,近海也掀起局部浪高达到12米的巨大海啸。巨波激浪横扫海岸直冲市区,墨西拿再次遭到横祸。

当时,墨西拿大主教被埋在倒塌的宫殿下,但5天后,他幸运地活着出来,而其他很多刚刚活着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转瞬间却被涌进市区的巨浪卷走。经过海浪的来回席卷,整个墨西拿市区、港口以及周边40多个村庄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劫。墨西拿遭到欧洲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破坏,古城历经地震和水洗,化为水淋淋的一片废墟,甚至大地都下陷了约半米。

此次地震在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其他南部地区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而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难者就达8万多人。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和疾病还夺去了更多人的生命,好在整个意大利乃至世界各国很快从这个灾难中清醒过来,在意大利本土死里逃生的国王和王后带领着人们抢险救灾,而法国、希腊、阿根廷等国政府捐助了大量的救灾款,甚至很远的美国也拨款80万美元。后来,已经面貌全非的墨西拿依靠着历史遗留下的图纸和记录一点一点重建,历经几十年,才恢复了原有的很多风貌。

知识点墨西拿城与地震

墨西拿城曾三次毁于地震,其中1783年、1908年两次伤亡惨重,1963年损失较轻。每次震后,废墟上很快出现新的城市。因为它是墨西拿海峡的出入口,西西里岛连接欧洲大陆的渡口,人们一刻也少不了它。

1783年2月5日的大地震发作两分钟内,墨西拿城及靠近震中的村镇房屋多半震塌,当即死亡3万多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大小震,据统计,全部直接死于地震的4万余人,另有2万人死于灾后的饥饿、干渴、露天住宿和滞水新沼泽引起的疟疾等流行病一百多年后,1908年12月28日早晨,墨西拿再次发生地震,引发海啸。

⑶ 意大利将以7.8元出售房屋,这批房子能这么便宜到底有啥问题

这就是一片废墟,出售房屋的意大利政府表示需要购买者对房屋进行修缮,暂且不提这个所谓的修缮到底要花费多少万元。单就这一片废墟就够受的,周围没有便利店,没有超级市场,没有电影院更没有写字楼。换句话说你相当于在一片废墟中间买了几十平米,即便你把自己这地方修缮完了,你的周围依然还是废墟。除非有无数傻子凑在一起把这些房子都买了之后集体修缮,然后再引来商家入驻,这里或许还能有点人间烟火气。

所以,从实际意义出发去看待这房子,7.8恐怕还贵了,毕竟他们无非就是找人来花钱修房子,7.8元不过是个噱头罢了。

⑷ 十大鬼镇的意大利Craco

因地震及战争而消失的城市
Craco位于巴斯利卡塔大区(Basilicata),马泰拉省内(Matera)。距离塔兰托海湾大约25英里,处在靴子状意大利的脚面部分。这座中世纪的古镇是这一带村镇的典型代表,其周围是绵延起伏的山岭,适合种麦子和其他农作物。
Crac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60年,当时这里归主教Arnaldo?Tricarico区主教所管。因此,这里的居民受教会的影响很深。1891年,Craco的人口维持在2000人以上。尽管这里曾出现过很多问题,耕种条件差曾使这里的人们几度绝望。1892年至1922年这30年内,超过1300人搬到北美。原因主要归于农作物歉收,地震,滑坡,以及战争。其中1959年至1972年间的地震、滑坡尤为频繁,人们苦不堪言。1963年,剩余的1800居民被迁往附近的村镇--CracoPeschiera.今天,原来的Croco则变成一片废墟。

⑸ 二战结束后的意大利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集团中,意大利虽相对弱势,但其却怀揣重塑罗马帝国辉煌的野心。但1945年迷梦破碎沦为待宰羔羊。1947年2月,巴黎,反法西斯同盟与意大利缔结和约。梗概如下:

1.疆界调整

1)将包括阜姆城在内的伊斯特拉半岛、扎拉飞地、拉斯托沃岛和帕拉格鲁扎群岛划归南斯拉夫。

2.限制军备

1947年的巴黎和约对意大利的军备限制颇多。

陆军不得超过25万,海空军不得超过5万。舰艇总吨位和战机数额亦被限制在6.75万吨和350架……

意大利二战后丧失的欧陆面积总额尚不足其战前的3%。相较于德国损失领土达战前的25%,11.2万平方公里,似乎应值得庆幸吧。




⑹ 关于15世纪的意大利

中世纪末期的意大利,仍保持了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意大利也是如此。从西罗马帝国灭亡,意大利地区分裂成多个小城邦国,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拿破仑入侵。

1 文化上正是文艺复兴在在佛罗伦斯,罗马等城邦产生积极影响的年代,可以查到关于文艺复兴的资料很多,不写了

经济上即使是在文艺复兴的圣地佛罗伦萨,底层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什么和中世纪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后世影响巨大的地中海贸易圈和手工业工厂基本上还没有出现。

2 婚姻上,贵族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夫一妻制度,但是领主们对领民有着占有权。教士们禁欲,不许结婚。

3 王权基本上谈不到,极多的城邦基本上都受到教皇国的强烈影响,或者说,教皇国可以视为以教皇为最高领主的封建城邦或小国的松散组合,类似于其他西欧国家中封建国王与自由市之间的关系。由于没有世俗君主与之竞争,教会成为这些城邦的最高权威。

4 是由许多的小国,比之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还乱

5 战争在15早期是不多的,内战发生的时候总是伴着外国势力的影响。等到15世纪末期,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与法国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意大利战争”爆发,意大利主要城邦都被卷入,从1494年一直打到1559年。

6 官职上,各个国家(城邦)不一样,没法说啊

贴一个文章,讲的是意大利战争之前意大利诸城邦的形式,可以看看

意大利诸邦

意大利于1494年15世纪正经历着文艺复兴洗礼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繁荣发达,文化辉煌灿烂的富庶之地,然而它在政治上却是四分五裂,残破不堪。罗马教廷、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米兰是五个旗鼓相当的国家,尽管规模和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大致上维持着政治势力上的均势。除此以外,略逊一筹的小国,如埃斯特家族的费拉拉,贡萨加家族的曼托瓦和罗韦雷家族的乌尔比诺,以及波洛尼亚、佩鲁贾、锡耶纳等共和国,地位也都不尽相同,各有自己当地的特色,都对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文明作过贡献,实际上也都是意大利孱弱的根源,统一的障碍。更致命的是,意大利诸国的统治者们在发生内争时总是习惯寻求外国的支持,使得国外列强对意大利事务越来越感兴趣。与此同时,川流不息的新知探求者从欧洲各地汇集而来,其中不仅有穷苦的学者,而且有在本国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人物。此外还有前往各主要宫廷的外交人员和商务客人。所有这些人都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制造了一种印象:意大利是一个艺术的宝库,它富庶而分裂,军事力量薄弱——是不难击败又获利颇丰的战利品。

[编辑] 教宗国
自从天主教大分裂结束,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之时起,它就不遗余力的试图将在教皇宗主权之下的所有意大利土地置于教廷直接控制之下。文艺复兴的光辉也让这里为之眼花缭乱,从尼古拉五世开始,教廷进入了一个世俗的荣誉和艺术的光辉使宗教信仰黯然失色的发展过程。教宗们专心致志于尘世的尊荣,甚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扩大家族势力,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也未能改变。到“教会三恶魔”西克斯特四世、诺森八世和亚历山大六世的时代,这些文艺复兴舞台上的伟大人物均不能掩盖罗马日益衰落的现实,寡廉鲜耻的任人唯亲、巧取豪夺和横征暴敛,以及罗马涅一次次遭受的蹂躏,预示着基督教即将到来的分崩离析。

[编辑] 威尼斯共和国
15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在亚平宁半岛上不断取得土地,它的疆域由阿尔卑斯山直至波河,由阿达河直至伊松佐河,成了意大利政治的重要因素。它在国内的统治稳定而健康,各个阶级都能从繁荣的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中获利。由于财富殷实,总能按时关饷,供养雇佣兵扩充国防的方针也很成功。但威尼斯作为新兴国家,不免引起邻国的嫉妒,它的利益是以侵害其他国家为前提而获得的。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米兰、曼托瓦和弗拉拉都因它的兴起损失大量财富,对它贪得无厌的领土欲望感到不安。威尼斯的海外利益又不免使它与奥斯曼土耳其对峙,争夺东地中海的控制权;而随着绕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的开辟,出现了打破它香料贸易垄断的致命前景。尽管如此,15世纪末,威尼斯从外表上看,还是一个富丽堂皇,奢侈糜费,政治清明,公民团结的城市。

[编辑] 佛罗伦斯共和国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大权在15世纪后期,逐渐落入美第奇家族的一小撮人手里。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自愿接受“僭主”统治,大多数市民对此也无异议。事实证明,与大金融银行家合作,对工商业者很有利。第三代“僭主”洛伦佐·德·美第奇治下,佛罗伦萨进入黄金时代,成为文艺复兴的典范。城市粮食供应充足,慈善事业兴旺,娱乐享受人人参与,艺术家和学者得到慷慨赞助,美第奇府邸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宝库。洛伦佐晚年是意大利和平的保护人,他国争端都请求他调解仲裁。与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佛罗伦萨军事上的软弱。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资本就是巨大的声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但是他们的地位自始至终是不稳固的。

[编辑] 那不勒斯王国
那不勒斯在15世纪还是一个封建王国,保留着诺曼征服留下的烙印。法国安茹家族在西西里王国的统治已宣告结束。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和费兰特以卓越的才能建立起权威,他们改革财政,靠佛罗伦萨资本扩大贸易。对立的安茹派贵族遭到无情镇压,安茹的勒内的领土要求也被抵制。但阿拉贡王室治下的那不勒斯,始终是意大利政治中的不安因素。在宗主权问题上,那不勒斯国王与罗马教廷摩擦不断;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亚得里亚海上竞争激烈,威尼斯竭力想取得阿普里亚的几个港口。这些局部的冲突很容易引来外敌干涉,威尼斯和罗马一直在鼓励安茹家族重申对那不勒斯的要求,国内外的安茹派也不断请求法国出兵。即使在这样的隐忧之下,费兰特之子,好战的野心家卡拉布里亚公爵阿方索仍然不顾一切的扩充势力,其女婿吉安·加莱亚佐·斯福尔扎的米兰公国就是他的目标。

[编辑] 米兰公国
米兰公国在维斯孔蒂家族断绝后,转入雇佣兵领袖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手中。他的继承权来自与末代维斯孔蒂公爵私生女的婚姻,更多是出于民意而非法律。有维斯孔蒂血统的奥尔良家族的对米兰似乎拥有更充分的权力,这就为日后路易十二的入侵埋下伏笔。15世纪后半叶,米兰在历代斯福尔扎公爵统治下,繁荣昌盛起来,大兴水利灌溉,农业、丝绸业迅速发展。它还拥有优于意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组织,控制着法意之间几条主要通道,是抵御外国侵略的屏障,也是对威尼斯领土扩张的钳制。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摩尔人)当权(1480年)以后,米兰进入它最鼎盛的时期。但年轻的公爵夫妇对凡事都得听从这位叔父摄政非常不满,阿拉贡的伊莎贝拉一再向父亲,那不勒斯王储卡拉布里亚的阿方索抱怨。有此良机,阿方索更适时宣称菲利波·马里亚·维斯孔蒂曾指定阿拉贡王室为米兰公国的继承人。他的进攻似乎即在旦夕。

为建立一个抵抗无论来自意大利本土还是外部强国侵略的防御体系,意大利各国曾制定一套复杂的机构,但从未得到实现。15世纪后半叶半岛的和平主要依靠米兰、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之间的密切谅解,和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不懈努力。正当米兰和那不勒斯关系急剧恶化的时候,洛伦佐于1492年4月去世,这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⑺ 意大利庞贝古城消亡的原因

题目中的字错了```
应该是特奥蒂瓦坎古城

特奥蒂瓦坎古城

——众神之城

所属国:墨西哥

英文名:Pre-HispanicCityofTeotihuacan

1.是谁建造的“众神之城”?

特奥蒂瓦坎古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约40公里处,是公元1世纪至7世纪建造的圣城,有着“众神之城”的美称。古城以几何图形和象征性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坐落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面积250公顷。据留存的建筑遗址和出土的文物判断,在公元5世纪的全盛时期,特奥蒂瓦坎是墨西哥的圣城,是西半球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公元6~7世纪,该城居民可能多达20万左右,他们创造了光芒四射、辉煌灿烂的文化。高耸的金字塔、华丽的宫殿、宏大的建筑、排列整齐的宽阔的街道和高度发达的文化。举世闻名的太阳神金字塔和月亮神金字塔,更是对当地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原来的名字已经无从知晓了。公元12世纪时,阿兹特克人到达这里,发现它已是一座空城。他们把这片广阔的废墟叫做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语中,这里是“众神信徒得道之地”,或者说是“众神之城”,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只有神才能建造如此雄伟的城市,而诸神就在这里升起了第五个太阳,世界就是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的。

如今游客们看到的遗迹,也只不过是特奥蒂瓦坎当年壮丽面貌的一小部分。其实,整个城市的十分之九仍然埋在泥土之中。特奥蒂瓦坎的电脑复原图,即使与当代最先进的大都市设计图相比也毫不逊色,以至于领导该城发掘多年的女考古学家劳瑞特·泽约涅也不禁惊叹:这非凡的智慧从何而来,何以完成如此伟大的规划?

而且,对考古学家来说,他们有待发掘的,不仅仅是一个特奥蒂瓦坎,因为在这个“众神之城”的建造过程中,其建筑物每当经过大约100年左右,当时的居民们便重新建造一次。自1905年墨西哥政府开始组织发掘工作以来,差不多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耗以巨额资金,才将古城遗址的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出来。到目前为止,4层废墟已经掘出3层,从挖掘层可以看出,其建筑物都是层复一层地叠建上去的。

令人迷惑的是,在公元650~75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的文明突然中断,此后全是一片衰落的景象。这座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突然被废弃。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众神之城”的居民和它的文化好像都一下子消失了。公元1000年,托尔特克人占据了城市部分地区。当随后的阿兹特克文化在美洲中部高原兴起时,特奥蒂瓦坎古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特奥蒂瓦坎神秘毁灭的800年后,当16世纪西班牙人来到这里时,他们见到的,是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的阿兹特克人。

特奥蒂瓦坎突然衰落,事情来得既突然又神秘。街道人迹全无,神庙倒塌,居民们都走光了。

考古学家经过了100年的研究,至今还并不了解特奥蒂瓦坎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在整个中美洲,没有人能说清究竟是谁建造了这座众神之城,也不能确定它是如何建造的。人们不知道特奥蒂瓦坎人从哪里来,又去了什么地方。

至今,人们对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居民种族来源还是找不到一点线索。19世纪,当考古学家发掘出了这座古城遗迹的一小部分时,把它当做托尔特克人的城市。不过,后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托尔特克人的历史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而那时的特奥蒂瓦坎早已成了废墟,而且托尔特克人的首府在更北的图拉地方。

我们不仅不知道这个“众神之城”到底是谁建造的,甚至也无法说清,这座古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

一般学者认为,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大约是在4500年前兴建的,对于特奥蒂瓦坎城建立的年代,学者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大多认为,这座城市兴盛于公元前100年到公元600年之间;最近,在考古学家利用碳-14对古城内的灰烬和木块进行测定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整座古城的历史年代,应比目前断定的还要早几百年;也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城的崛起,时间应该更早,约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000年之间。还有的学者根据地质资料,将特奥蒂瓦坎建城日期推到公元前4000年之前。

特奥蒂瓦坎建筑的宏伟、巨大和它建造年代的久远,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它莫名其妙的衰亡,更是令人不可理解。这座神秘的“众神之城”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2.通往新世界的天路标识?

阿兹特克人把特奥蒂瓦坎的建造者称为“伟大的工匠”。根据阿兹特克人文字记载的一种解释,这些“伟大的工匠”建立“众神之城”是为了纪念“第五个太阳”,或者说是纪念世界的第五次复兴。阿兹特克人说,这个太阳从特奥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的中心。而那座屹立城中心的太阳金字塔就是通往新世界的天路标识。

通过100多年的发掘,考古学家把特奥蒂瓦坎崛起、兴盛以至衰亡的过程大致分为6个时期。

公元前800年左右,这一地区即有人类聚居。公元前200年,在特奥蒂瓦坎的山谷里大概只有些小村落,他们分布在各自独立的村落里。公元20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已经有居民5万多人,他们建造了中美洲第一座城市。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有太阳金字塔、黄泉大道及其两侧的20余座建筑,并开始了第一座月亮金字塔的建造。此后,又修造了“奎扎科特尔庙”,太阳金字塔大庙、月亮金字塔的塔前附属建筑。公元五六世纪,为特奥蒂瓦坎的巅峰时期,人口增加到20万左右,城市发展达到鼎盛,公元650~750年,这座城市突然衰落并被放弃。

我们都知道,许多的古代城市大都是自然形成的,即使是像罗马或长安那样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也处处可以看见杂乱无章与城市布局不合理之处,然而特奥蒂瓦坎的建筑却处处经过精心设计,全城采取网格布局,构成一个巨大的几何形图案,整座城市气势磅礴、规模巨大、中心突出。

该城的布局特点是,主要建筑沿城市轴线黄泉大道布置;各建筑群内部对称;形体简单的建筑立于台基上;以57米为城市的统一模数;居住建筑内部有庭院采光通风。
特奥蒂瓦坎建筑的主要代表是太阳神金字塔建筑群,包括月神庙金字塔、羽蛇神庙、太阳神金字塔,都保留至今。
中心广场上两条大道垂直相交,3公里长、40米宽的黄泉大道纵贯南北,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街道的坡度巧妙地设定为30米,在3公里的街道,每隔若干米建六级台阶和一处平台。
这样,从北向南望去,台阶隐没在坡度差之中看上去是一条笔直的街道;而从南向北望去,街道上的台阶与三公里外月亮金字塔的台阶融为一体,没有尽头,给人以直逼云天之感。这里,从设计到施工每一处台阶、平台的尺寸和间隔都要经过精确的计算,不能有任何偏差,即使是使用了先进仪器的现代城市建设也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还处在石器时代的特奥蒂瓦坎的建设者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需要说明的是,“黄泉大道”这个名字也是阿兹特克人起的,他们以为街道两旁的建筑是诸神的坟墓,其实并非如此。

“黄泉大道”东面是太阳金字塔,塔高65米,底部面积为222x265米,它的体积要比举世闻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底边周长与塔的高度之比为4π,而埃及大金字塔的底边周长与塔高之比为2π。这里π的使用,不仅表现了其建造者高深的数学智慧,而且使人想到这两座远古时代伟大建筑设计者的某种相通之处。它们是来自于同一种远古智慧的传承吗?塔的设计采取了古代印第安人视为神圣符号的五点形,即在正方形四角各置放一点,而把第五点放在代表生命的中心,使所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此合而为一。因此有人认为,太阳金字塔的建造是代表宇宙中心的。在阿兹特克人的传记中
,也有“太阳从特奥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的中心”的说法。

每年的5月19日中午和7月25日中午,太阳就会在你的头顶上;同时,金字塔的西面也会准确地朝向日落的位置。而每当春分和秋分时节(3月21日和9月22日)这两天,阳光从南往北移动,在中午时金字塔西南的最下一层会出现一道笔直的逐渐扩散的阴影。从完全的阴暗到阳光普照,所花的时间不多不少总是66.6秒。有人曾在春分那一天,在太阳金字塔顶上向南眺望,太阳在一块标有记号的石头下坠入地平线,分毫不差。

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都用沙石泥土垒砌而成,表面覆盖石板,再画上繁复艳丽的壁画。经考古学家鉴定,太阳金字塔大约完成于公元2世纪,其总体积约为100多万立方米。但它始建于什么年代,却无人知晓。

可以说,特奥蒂瓦坎所有的建筑物,包括宫殿和民房,都与太阳金字塔的方向严格一致,坐东朝南,表示太阳在天上的运行轨迹。它告诉我们,这座城市的建造者拥有丰富的天文学、数学和测量学知识,并应用于建造金字塔。

月亮金字塔位于黄泉大道北端,与太阳金字塔形状相似,但规模较小,塔基长150米,宽120米,塔高43米,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据记载,当时这两座金字塔金碧辉煌,塔内分别供奉着太阳神和月亮神,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在镶嵌着金银饰片的神像上时,便放射出神圣的光辉。

在太阳金字塔不远处,人们发现了一处地窖。地窖内有许多石头房子,在这些房子的房顶和墙壁上,都铺设着一层15厘米厚的云母,不难发现,这些云母是被细心地、有意地铺设的。当初的兴建者,显然对云母有着特别的需求。专家们对这些云母层的作用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了起绝缘作用,有人则认为是阳光反射器。地质学家们鉴定后确认,特奥蒂瓦坎的这些云母竟来自莫斯科(当然那时还没有这个城市)。古代的特奥蒂瓦坎人是怎样知道云母的性能和产地,而且又是怎样千里迢迢跑到遥远的东欧把它们运到这里来的呢?
3.玄妙的羽蛇庙,华美的鸟蝶宫

沿黄泉大道南行,大道的另一端终点是古城第三座纪念性大建筑物——城堡。城堡内有神庙、住宅、凹陷的广场及其周围的15座金字塔式平台,显然是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着名的“奎扎科特尔神庙”就坐落在广场中心。

其实,所谓的奎扎科特尔神庙,是后来的考古学家给这座建筑取的名字。奎扎科特尔即阿兹特克语中的“羽蛇之神”,而这座建筑物最为鲜明的特征是西面墙上的羽蛇头像,为了突出这些羽蛇头像,就给它起名为“奎扎科特尔神庙”。

羽蛇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话动物,因为身体是蛇,但长着克沙尔鸟羽毛而得名。但在印第安人的古代传说中,奎扎科特尔又是一个来自遥远的太空的神灵,据说他身穿白袍,长着

长胡子,降临在特奥蒂瓦坎,向人们传授各种知识和律法。他教会人们这些知识之后,就乘上一只飞船,返回神秘的星空去了。印第安人相信,将来他还会重新回来。
有人认为,
特奥蒂瓦坎整个城市的建立,可能是为了赞美羽蛇神创造一个使天地联系更密切的新世界。根据阿兹特克人的纳瓦特尔文字记载,羽蛇神的原文由两个词拼合而成。一个是鸟名,表示上天和精神活力,一个本义是蛇,表示大地和物质力量。羽蛇神是一个代表宇宙的创造,说明天地交汇、精神与物质融合的象征。

人们猜测,正如当初的阿兹特克人把这座古城命名为“特奥蒂瓦坎”(众神建造的城市)想法一样,阿兹特克人也许相信,那些建筑特奥蒂瓦坎的人以及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都相信自己知道自己在宇宙间的明确任务、自己的来源以及死后升天的命运。

羽蛇神庙是城堡内最雄伟壮观的建筑,可是它早已倒塌,只剩下神庙的底座——一座六层造型优美的棱锥形建筑,但仅仅这一个底座的豪华精美和雍容华贵就已使专家们惊叹不已。它的每一层都有众多的羽蛇头像和雨神头像石雕间隔排列。蛇身是浅浮雕,蜿蜒在石板上。雕刻风格粗犷,形象栩栩如生,其工艺的精致就像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一样,使人无法相信这是些仅仅靠使用石制工具加工的产品。庙基上还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和怪异的象形文字,但至今学者们仍然无法译解那些象形文字的意义。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羽蛇神庙是座单纯的宗教建筑。然而,20世纪80年代对这座建筑物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的想法。有人认为,它也许是特奥蒂瓦坎的强大军事力量的祭祀中心。

当时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在对其多次发掘时发现,建筑物的下方和前面有墓坑,这些墓坑里共葬有100多人。这些人好像为了献祭活动而死的,死者都穿着相似的士兵服装,尸体被堆在多个墓穴里,扭曲着身体,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其中有的佩戴一串串类似人牙的贝壳项链,其后腰处则有用黄铁矿石装饰的圆石板。人们发现,几个世纪之后的阿兹特克士兵们也佩戴这种用黄铁矿石装饰的圆石板。

月亮广场以西,耸立着古城最豪华的建筑——“鸟蝶宫”,此宫从前是祭师的住所。宫殿里的壁画完整无损保持着原来的鲜艳色彩。中央大厅的圆柱上刻着蝶翅鸟身的浮雕。两边圆柱上雕刻着一只美丽飞鸟,双翅齐展,仿佛迎面飞来。鸟蝶宫的住房结构典型地反映出当时特奥蒂瓦坎城的建筑特点:每幢房子都是四方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房子中间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天井。

鸟蝶宫下面,挖掘出了另一座宙宇,是迄今发现的特奥蒂瓦坎城最古老的建筑,称为“羽螺庙”,其墙上画有许多用美丽羽毛装饰的海螺。在离羽螺庙不远的地方,是“美洲豹宫”,它的门口墙上画着两只蹲在地上的美洲豹。美洲豹头饰羽毛,虎视眈眈,前爪握着一只海螺,在嘴边吹奏。

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的正统艺术,除了发挥装饰功用以外,同时还想要表达出一套有关宇宙创造的宗教信仰来。很可惜,现代学者还无法译解那些象形文字的意义,所以,对在古城中发现的几百幅壁画,还是感到不可理解。目前能够肯定的是,这些壁画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肯定花费了惊人的精力,但对于他们的意义,我们知道的实在有限。

城内有一座叫做特勒米密劳蓬的住宅,至少有175个房间,分别围住21个天井和5个大院。考古学家在发掘这些住宅时,时常在天井或房间的地面,发现一些小圆坑,直径和深度都是一码左右。这是一些坟墓,里面还保留着骸骨,有些烧得半焦,有些洗得很干净,有些不按人骨的原形,另行排列。
4.历史名城为何突然衰落?

也有人把特奥蒂瓦坎称为“陶工之都”。特奥蒂瓦坎古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手工业,其手工艺品美观大方,富有超凡的想象力。鼎盛时期的特奥蒂瓦坎城,已不仅是个宗教首府,同时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制陶工业中心,出产大量陶罐、火盆等各种各类陶器,以品质纯美、花样繁多着称。此外又用模子制造成千上万的小塑像,使用浮雕、直接上色和类似景泰蓝的珐琅彩釉等不同的制作方法。
特奥蒂瓦坎最具特色的产品是鼎状陶罐,有三只扁足,罐口有盖,他们的这种陶器手工业,使中美洲各地的贸易广泛发展起来。同时,该城的农业也有相当水平,能修筑梯田,挖渠灌溉,种植玉米、番茄、南瓜、可可、棉花和烟草等作物。由于城市日益繁荣,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外地的棉花、纺织品、玉石、朱砂和黑曜石等商品在市场上随处可以买到。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垄断了黑曜石制品的生产和买卖。黑曜石是一种火山岩石,很像绿色或黑色的玻璃,硬度很高,可以作为武器使用。对当时的中美洲人来说,黑曜石就像现代人的钢铁。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气勃勃、繁荣富足的名城,为什么惨遭废弃,为什么就突然衰亡了呢?

千年时光的流逝,并未能驱散笼罩在特奥蒂瓦坎的神秘和悬念,面对着重重迷雾,最简单的一种说法是遭到了外敌入侵。但是,特奥蒂瓦坎的社会发展水平,诸如组织能力、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等方面,远远领先于当时美洲的其他所有民族。如果说这样一种文明会被某

些尚未开化的原始民族入侵而死亡,那无异于像是说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会在一夜之间被某个美洲或非洲的土人部落消灭一样,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另一些考古学家勘察了一些遗迹后认为,特奥蒂瓦坎后期曾发生过大火灾,有些大火好像还有人为施放的痕迹。他们相信,火灾就是这座古城衰落的原因。那么,纵火者是谁?为什么?是敌对的入侵者,还是特奥蒂瓦坎人自己?

还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的衰亡是内部斗争引起的。但是从内乱到崩溃、衰亡,总要先引起整个社会内部的巨变和阵痛,总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和过程,绝没有一下子就消亡的道理。还有,特奥蒂瓦坎衰亡后,它那么多卓越非凡的智者、精英、能工巧匠以及几十万的居民都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说他们融合在周围的其他民族中了,那他们掌握的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怎么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随着特奥蒂瓦坎发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考古学家们陷入更多的谜团,变得越来越迷茫。其中众多的证据,都可以使人得出互相矛盾的结论。倒是最先见到特奥蒂瓦坎遗址的阿兹特克人说得最简明而又清楚:——神建造了特奥蒂瓦坎,又离开了特奥蒂瓦坎。
真的吗?我们期待着正确的答案……

⑻ 有关于罗马废墟的资料

意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到达意大利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这天天气特别好,秋阳灿灿,秋风习习,高速公路两旁的松树就像一把把张开的绿色巨伞,撑着蓝天白云,景象美丽极了。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威风凛凛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象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我不禁有些失望,谁能料到举世闻名的罗马竟会是这般模样。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名观众,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不要说在两千年前,就是在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陪同的宋群先生告诉我们,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与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那是怎样一种残酷的场面啊!奴隶、囚犯同老虎、狮子在进行血淋淋的搏杀,统治者和权贵们却在看台上开怀大笑。最后,鲜血流尽了,兽性也满足了。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我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系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地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象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是阿房宫,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为了纪念贵族与平民之间修好的和平神庙,只剩下光秃秃的庙墩基座。还有那维纳斯女神庙、米利亚殿堂、罗莫洛神庙、凯撒神庙,也都化作一堆堆的碎石和乱砖。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残破的废墟正是完整历史的映照,而完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残破的废墟才得以顽强地展示着自己。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
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这无异于民族精神的自杀。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如此,罗马人才以巨大的勇气和胆识精心地保护着每一处废墟,罗马也因此成为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旅游业成为罗马空前兴旺的朝阳产业。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以伦比的财富。
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的绝响,一个永恒的魅力,一个不灭的辉煌。

⑼ 二战以后的意大利是什么样子的

南部还好些,中部和北部因为被德军占领,和盟军厮杀过,遭到很大破坏,特别是发达的北部工业区被德军蹂躏,被盟军轰炸,可谓满目苍痍。战后的意大利一片萧条,等着美国援助呢!

⑽ 为什么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意大利是一座废墟

因为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意大利应当是一座一座的古代人类的历史遗迹之上建立的。

阅读全文

与哪里的观点意大利是一片废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话傻子怎么说 浏览:360
有多少日本人想嫁给中国人 浏览:627
印尼语buah怎么读 浏览:625
只有番茄酱和黑胡椒酱怎么拌意大利面 浏览:519
英国公爵爵位无后代怎么办 浏览:502
印度的音乐汉字怎么哼 浏览:555
意大利留学去哪个城市好 浏览:268
英国塔桥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62
越南相当于中国哪个省的大小 浏览:550
如何评价越南小伙 浏览:381
中国房地产高价持续多久 浏览:695
惊喜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531
英国留学什么年龄好 浏览:455
印度粗糖怎么熬 浏览:386
中国移动卡如何增加流量 浏览:689
意大利的警察是什么 浏览:618
晚安的印度语怎么写 浏览:55
印尼巴士怎么看全程 浏览:613
越南有多少人姓冯 浏览:688
中国外交部能提供什么帮助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