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蒂的三后卫防守和意大利传统的链式防守有哪些异同点
孔蒂的链式防守是以三中卫为雏形的。
基础阵型是3-5-2
防守的时候,两个边翼卫要拉回到三中卫身边,然后两个前锋当中至少有一个人要拉回到中场。
这样就是5-4-1或者5-3-2
也就是两条链,分别是5人和4人或者3人。
前场的两位或一位前锋,主要任务就是滋扰,在前场扰乱出球并等待反击机会。
意大利传统的链式防守,一般都是4后卫,以巅峰时期的米兰为例,4后卫的防守的时候是平行站位或者菱形站位,巴雷西托后作为清道夫、自由人,马尔蒂尼和塔所蒂作为两个边后卫保持平行站位,科斯塔库塔作为盯人中卫,4个人的任务是非常明确的,在站位的时候是在平行或菱形之间转换,关键是完成职能分工,至于站位则相对自由,之所以称为链式防守的原因是,无论菱形站位还是平行站位,防守队员之间的距离保持非常好,就像链条一样。
② 意大利链式防守为什么不用了区域防守什么意思再比较一下两者优缺点
链式防守是指防守中各个队员站位有层次,不是平行的,即使被突破了防守,后面的队友也会上来补位,就像上赛季国米淘汰巴萨那样,不急于出脚,而是注意站位,这是链式防守的关键。区域防守是指防守队员专门负责一个区域的防守,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不是专门盯防对方某个队员,但是一有对方球员进攻就去防守,现在典型的就是英超的利物浦。链式防守比区域防守有效,但时需要的人多,也就是会减弱进攻。不到关键时候不会用,区域较常用,强调防守球员的个人能力。意大利的队员联系不是那么紧,没有皮尔洛,后场和中场联系不起来,年龄也大,能力和状态都下滑了,但年轻队员还是很有希望的!希望我能帮到你。
③ 当年意大利足球的链式防守是怎样的一种防守为什么后来没人提了
确实,当我们提到意大利足球首先进入脑海的就是超高的防守体系。作为世界上防守最好的球队之一,意大利可是对防守这门学科提炼到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尤其是我们常常的链式防守。
链式防守的鼻祖并不是意大利
可能球迷的印象里,链式防守是在意甲出现并且发扬光大的。其实不然,它来源于一位瑞士教练拉潘的“门闩”战术,这种战术在当时开创性的排出了四名后卫,具体而言就是左中右三名后卫与门将之间安排了第四名后卫这在当时大部分球队都采用2-3-5阵型的背景下,确实反其道而行。而 这个多加出来的后卫就担当了补防以及清道夫的角色并且没有固定的位置,为球队增加了一道移动的屏障,这也就是现在链式防守的雏形。
米兰让链式防守大放异彩
首先是AC米兰的教头罗科,作为一位意大利国脚在退役选择了教练这个职业,在执教小球队时一直思考用什么战术才能让既没有球星和资金的球队和大球队抗衡,这时候链式防守的灵感就应运而生。事实证明这种战术确实有效,很快球队就获得了傲人的战绩,导致了AC米兰抛来橄榄枝。在执教米兰期间一般是队长老马尔蒂尼担任清道夫这个角色,维克托-贝尼特斯和特拉帕托尼担任中后卫,特雷比和戴维分居担任左右后卫。唯一特别的就是贝尼特斯的位置更为靠前,偏向于防守型后腰。
通过这个战术米兰不仅在联赛夺冠,而且成功在欧洲冠军杯决赛击败本菲卡夺得冠军,这可是第一支意大利球队获得此项荣誉。在接下来的执教以及二进宫期间,米兰通过此战术大杀四方,成就了AC米兰最成功的时期之一,也打响了链式防守的名声。
国米通过链式防守开创了强极一时的“大国际时代”
阿根廷人埃雷拉在1960年来到国际米兰,在他执教期间链式防守得到了进化,具体就是除了要好防守之外,还要注重快速反击的质量,要求边后卫也参与到球队的反击中。具体阵型就是清道夫由队长皮齐担任清道夫,法切蒂、布尔格尼奇担任左右后卫,瓜尔内里担任中后卫,塔宁扮演防守型后腰。
埃雷拉执教的八年间,国米获得了两个欧洲冠军杯冠军、三个意甲冠军和两个洲际杯,使国米和罗科治下的AC米兰共同成为60年代两支最强大的队伍。让坚如磐石的链式防守体系闻名于世。
不过后来荷兰人米歇尔斯创造了全攻全守战术。在阵型中,球员们没有一个明确的位置,频繁换位,有时候甚至前锋和后卫也会交换位置,这样成功遏制了链式防守,并且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的走下神坛。
而且目前足坛采用的是结合盯人防守与区域防守长处的混合体,原有不变的链式防守确实没有生存的可能。
链式防守被意大利人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那么这种防守具体是怎么来进行的呢?
链接防守其实是有两条链组成的盯人盯球的防守体系,前卫线一条链,后防线一条链,而且这两条链是有层次的排列的,形成一种对纵深吧保护。首先由前卫线上的队员对对方持球进行包夹,后卫线之前前卫线中间有一名防守能力极强的球员游弋在两条链之间看准时机出脚,主要防守对方的核心球员,就算第一条链被突破,还会有第二链及时补防,整个防守的阵型都是随着球的方向整体移动的,保持两条链的完整性。在整个防守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么穿插两条线中间的自由人,比如说前意大利国家队成员巴雷西。一旦这个防守体系的链阵型破坏掉,那么很容易被突破。所以对每一个防守队员来说,及时的跑位站位要求都是很高的。
这种链式防守也有他的缺点,首先是投入防守的兵力过多,等于是放弃了进攻,打防守反击,这就要求剩下的2到3名进攻球员有着较强的进攻能力打快速反击的能力。
意大利长期靠着这种打法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所以我经常会看到意大利和对手打加时赛,进行点球大战。他们用一种纯粹的防守艺术终结对方的进攻。
现代足球战术大师们已经把传统的链式防守进行了变化,用区域防守替代盯人防守,中后卫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菱形站位和平行站位那样来回切换。更多的任务是保护后腰和中前场的进攻节奏。现在想看到以前那样的传控链式防守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链式防守(Catenaccio )是一种重视防守的足球战术体系。这种战术体系拥有一条高效而有组织的防线。
意大利的链式防守
以90年代初最经典的米兰链式防守为例,马尔蒂尼和塔所蒂的边后卫基本不助攻,他们更像现今的三后卫时的两个边中卫。科斯塔库塔打盯人中卫,但是他不是死盯对手的那种盯人,而是在对方核心球员在35米区域时积极的上前防守。巴雷西打拖后自由人,巴雷西总能出现在最需要的位置,适时的给队友补位,同时领导整条后防线一起造越位。 当应付边路进攻的时候,科斯塔库塔不在是一个突前防守的中卫,而是和巴雷西一起成为双中卫争抢落点,这时候的防线又成为典型的4后卫区域防守。所以,整条防线在平行站位与菱形站位之间不断变换。
意大利人从70,80时年代起就开始钻研链式防守,82年,出色的盯人中卫詹蒂莱成功的冻结了济科,马拉多纳。 最典型的链式防守的成功要属94年世界杯的决赛,当时,一代大师萨基面对的是当时最好的锋线组合,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他排出了一个5后卫的链式防守阵型:贝纳里沃左后卫,穆西右后卫(塔所蒂停赛),两个积极上抢的盯人中卫是科斯塔库塔和马尔蒂尼,拖后巴雷西。即使从现今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条几乎完美的防线,他们也成功的抵挡了巴西人120分钟的比赛。 在巴雷西退役之后,链式防守雄风不在,现今意大利人更多的还是采用区域防守的方式。佐夫在00年采用的还是链式防守,当时他用内斯塔拖后,马尔蒂尼和卡纳瓦罗左右两边,尤里亚诺打盯人。当时在托尔多的帮助下成功的守住了荷兰人120分钟,法国人93分钟。链式防守的发明者奥地利人拉潘,他开创了将两名中后卫前后放置,加强对前锋盯防的战术,史称“瑞士门栓”。
之后维亚尼、洛科、埃雷拉等名帅将其引进意大利。其中埃雷拉更是率领国际米兰开创了“大国际米兰时代”。 链式防守在进入意大利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改变。意大利人在防线后面放置一名清道夫,负责弥补防守出现的漏洞,为防止前锋插到防线身后,两名后腰有时也会回到禁区内协防。
链式防守的指导思想就是阻止对方进攻,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击和定位球得分。 埃雷拉的国际米兰和洛科执教的AC米兰在欧洲的成功,使得链式防守迅速风靡亚平宁,随后还产生了法切蒂、特拉帕托尼、老马尔蒂尼等一批防守天才。他们和同时代的进攻天才里维拉、马佐拉等人一起成为了全意大利的英雄。 意大利在当时非常注重对手的打法,比赛中强调战术的运用,这在当时的世界足坛还是并不多见的。但这种防守至上的理念在其他国家并不受欢迎,由于链式防守在不让对手得分的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进攻,当时的意大利球队经常就是整场死守,最后靠一次反击进球把对手气走,比赛的观赏性因此大大下降。
直到70年代中期,链式防守都是意大利足球的主流。然而1974年世界杯上荷兰的全攻全守实在太有冲击力了,很多意大利教练都在反省的同时试图改变自己的打法,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1974年之后执掌国家队的瓦尔卡伦吉和1982年的冠军教头贝阿尔佐特。两人在改变球队打法的同时,都没有放弃传统的防守足球,贝尔戈米和詹蒂莱这些球风凶悍的球员成为了他们的爱将。1982年世界杯的冠军则证明了他们的英明,其中詹蒂莱冻结马拉多纳的表演直到现在仍被奉为人盯人防守的经典。
80年代后期,随着萨基在AC米兰的成功,意大利足球迎来了真正的转型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防守的传统,对区域防守和造越位的运用正是萨基最拿手的。而当时也有其他优秀的教练运用不同的战术与之对抗,比安奇依靠马拉多纳拿了意甲冠军,拒绝当防守型教练的特拉帕托尼则率领尤文图斯和国际米兰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杯。
今天活跃在意大利的教练里既有安切洛蒂这样的名门之后,也有斯帕莱蒂、普兰德利等少壮派。他们比前辈更加注重进攻,同时仍活跃在第一线的卡佩罗和里皮则把区域防守运用到了极至。相信经过这些意大利教练之手,意大利的防守还会再次进化。
④ 谁能深度解析意甲链式防守
谈到“链”式防守,顾名思义,何为“链”,链就是连绵不断的链条,如同自行车的链条一样,乍一看哪里都是空当,但却有无数小铁片的连接,运作起整个机器,支撑起大于自身多倍重量的人体。足球场上的链,看不见,摸不着,那么“链”是怎么来的呢?一两句话难以理解,下面分几个点来看,
首先,是防守时系统的站位,有时候,看似杂乱无章,但是你的配合就是打不进去,你的球就是传不过去,你的喂球路线就恰好被防守队员挡住,你的禁区内小配合很难打穿他的防线,所以,跟意甲球队打配合,打小技术,打短传渗透,那完全就是给对方反击的机会,就靠站位封死了你的输球路线,你要打配合等于先废了自己武功
其次,意甲球队战术阵型多是三中卫,或者双中卫双后腰战术,首先就保证了防守的延续性和包夹的及时性,让你不好带,被包夹就很容易失位,但大家可以发现一被包夹他的位置会有其他位置上的球员顶上,就拿我所熟悉的米兰来说,想必大家一定会奇怪作为一支冠军球队,为什么让博阿藤这样要脚法没脚法,要灵气没灵气,光有一副身体,充沛的体力,不怎么样的突破和那么点防守凭什么他就能力压卡萨诺那么有灵气球员占据主力前腰位置,最主要的原因,在我看来,是他积极的回防,参与防守,及时补位的意识,决定了他如今在意甲领头羊中的主力位置。
可以说,意甲的球队,一般除了两前锋(一般没哪个球队打三前锋有边锋的那种战术的一般都是单前腰或双前腰,比如米兰,后场皮尔洛加大因扎吉往往一个配合对面城门不保),其他所有人都有义务回撤到自己中场帮助球队其他球员补位,或背身干扰对方拿球人参与防守,迫使对方不能很舒服的半场攻防和调度。
历史:
链式防守滥觞于1930年代奥地利人卡尔·拉潘在瑞士国家足球队奉行的清道夫防守体系。一般认为真正的链式防守是在1947年,由内雷奥·罗科在特里斯蒂纳足球俱乐部首次使用,当年,特里斯蒂纳令人惊奇地获得了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亚军。 20世纪60年代,国际米兰队的阿根廷教练埃伦尼奥·埃雷拉采用这种打法在联赛中经常以1-0的比分战胜对手,也使链式防守战术得以成名。在意大利,链式防守体系较为盛行。不过,也有人批评链式防守导致足球比赛场面难看,过于消极。现在完全的链式防守战术在比赛中已经较少使用。
链式防守的体系
有两条链。防守思想的要旨在于使对手想正面突破每个防守队员成为几乎不可能。对于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空当采用联动,如果说球员是点,那么这个空当就像线,当线受到压力的时候,点就会自然向压力来源的地方收拢。如果只有一条链就很容易被人冲断,意大利一般在前卫线就筑一条线,然后加上后卫线形成两条链,这样就有纵深的保护。前卫线一般由3个人组成一条链,后卫线由4个人组成,前卫链的空当正好有后卫补点,一般大家看到的意大利防守就是前卫线队员包夹对手,后卫看准时机出脚。但是链式防守对于防守队形的要求很高,只要队形一乱,链式防守就不复存在,而即便队形始终保持得很好,也不排除对手超级球星能够正面突破的可能,所以链式防守的至高境界还要有一个防守能力很强的后卫(如巴雷西、老马尔蒂尼、詹蒂莱)游弋在两条链之间防守对方核心球员。这样链式防守的体系就算完成了。 光靠防守不能赢球,但是链式防守已经消耗了8-9名队员,真正可以投入进攻的就只有2-3名队员,因此链式防守一般等对手兵力压上之后断球并快速通过中场,交给前面的2-3名队员乘对方立足未稳打反击。
意大利的链式防守
以90年代初最经典的米兰链式防守为例,马尔蒂尼和塔所蒂的边后卫基本不助攻,他们更像现在的三后卫时的两个边中卫。科斯塔库塔打盯人中卫,但是他不是死盯对手的那种盯人,而是在对方核心球员在35米区域时积极的上前防守。巴雷西打拖后自由人,巴雷西总能出现在最需要的位置,适时的给队友补位,同时领导整条后防线一起造越位。 当应付边路进攻的时候,科斯塔库塔不在是一个突前防守的中卫,而是和巴雷西一起成为双中卫争抢落点,这时候的防线又成为典型的4后卫区域防守。所以,整条防线在平行站位与菱形站位之间不断变换。 意大利人从70,80时年代起就开始钻研链式防守,82年,出色的盯人中卫詹蒂莱成功的冻结了济科,马拉多纳。 最典型的链式防守的成功要属94年世界杯的决赛,当时,一代大师萨基面对的是当时最好的锋线组合,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他排出了一个5后卫的链式防守阵型:贝纳里沃左后卫,穆西右后卫(塔所蒂停赛),两个积极上抢的盯人中卫是科斯塔库塔和马尔蒂尼,拖后巴雷西。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条几乎完美的防线,他们也成功的抵挡了巴西人120分钟的比赛。 在巴雷西退役之后,链式防守雄风不在,现在意大利人更多的还是采用区域防守的方式。佐夫在00年采用的还是链式防守,当时他用内斯塔拖后,马尔蒂尼和卡纳瓦罗左右两边,尤里亚诺打盯人。当时在托尔多的帮助下成功的守住了荷兰人120分钟,法国人93分钟。链式防守的发明者奥地利人拉潘,他开创了将两名中后卫前后放置,加强对前锋盯防的战术,史称“瑞士门栓”。之后维亚尼、洛科、埃雷拉等名帅将其引进意大利。其中埃雷拉更是率领国际米兰开创了“大国际米兰时代”。 链式防守在进入意大利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改变。意大利人在防线后面放置一名清道夫,负责弥补防守出现的漏洞,为防止前锋插到防线身后,两名后腰有时也会回到禁区内协防。链式防守的指导思想就是阻止对方进攻,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击和定位球得分。 埃雷拉的国际米兰和洛科执教的AC米兰在欧洲的成功,使得链式防守迅速风靡亚平宁,随后还产生了法切蒂、特拉帕托尼、老马尔蒂尼等一批防守天才。他们和同时代的进攻天才里维拉、马佐拉等人一起成为了全意大利的英雄。 意大利在当时非常注重对手的打法,比赛中强调战术的运用,这在当时的世界足坛还是并不多见的。但这种防守至上的理念在其他国家并不受欢迎,由于链式防守在不让对手得分的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进攻,当时的意大利球队经常就是整场死守,最后靠一次反击进球把对手气走,比赛的观赏性因此大大下降。 直到70年代中期,链式防守都是意大利足球的主流。然而1974年世界杯上荷兰的全攻全守实在太有冲击力了,很多意大利教练都在反省的同时试图改变自己的打法,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1974年之后执掌国家队的瓦尔卡伦吉和1982年的冠军教头贝阿尔佐特。两人在改变球队打法的同时,都没有放弃传统的防守足球,贝尔戈米和詹蒂莱这些球风凶悍的球员成为了他们的爱将。1982年世界杯的冠军则证明了他们的英明,其中詹蒂莱冻结马拉多纳的表演直到现在仍被奉为人盯人防守的经典。 80年代后期,随着萨基在AC米兰的成功,意大利足球迎来了真正的转型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防守的传统,对区域防守和造越位的运用正是萨基最拿手的。而当时也有其他优秀的教练运用不同的战术与之对抗,比安奇依靠马拉多纳拿了意甲冠军,拒绝当防守型教练的特拉帕托尼则率领尤文图斯和国际米兰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杯。 今天活跃在意大利的教练里既有安切洛蒂这样的名门之后,也有斯帕莱蒂、普兰德利等少壮派。他们比前辈更加注重进攻,同时仍活跃在第一线的卡佩罗和里皮则把区域防守运用到了极至。相信经过这些意大利教练之手,意大利的防守还会再次进化。
⑤ 意大利链式防守是什么意思
就是B和C防A,B上去缠A,C在后面。B被过了,C上去缠,B在绕到后面去,反复直到短下球为止。
⑥ 意大利的链式防守也不过如此吗
链式防守的体系
有两条链。防守思想的要旨在于使对手想正面突破每个防守队员成为几乎不可能。对于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空当采用联动,如果说球员是点,那么这个空当就像线,当点受到压力的时候,线就会自然向压力来源的地方收拢。如果只有一条链就很容易被人冲断,意大利一般在前卫线就筑一条线,然后加上后卫线形成两条链,这样就有纵深的保护。前卫线一般由3个人组成一条链,后卫线由4个人组成,前卫链的空当正好有后卫补点,一般大家看到的意大利防守就是前卫线队员包夹对手,后卫看准时机出脚。但是链式防守对于防守队形的要求很高,只要队形一乱,链式防守就不复存在,而即便队形始终保持得很好,也不排除对手超级球星能够正面突破的可能,所以链式防守的至高境界还要有一个防守能力很强的后卫(如巴雷西、老马尔蒂尼、詹蒂莱)游弋在两条链之间防守对方核心球员。这样链式防守的体系就算完成了。
光靠防守不能赢球,但是链式防守已经消耗了8-9名队员,真正可以投入进攻的就只有2-3名队员,因此链式防守一般等对手兵力压上之后断球并快速通过中场,交给前面的2-3名队员乘对方立足未稳打反击。
⑦ 什么是链式防守
什么是链式防守
最经典的防守形式:链式防守。链式防守是一种更高级的防守形式,自然他对防守队员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其实链式防守是区域防守与盯人防守的积极结合形式。
以90年代初最经典的米兰链式防守为例,马尔蒂尼和塔所蒂的边后卫基本不助攻,他们更像现在的三后卫时的两个边中卫。科斯塔库塔打盯人中卫,但是他不是死盯对手的那种盯人,而是在对方核心球员在35米区域时积极的上前防守。巴雷西打拖后自由人,巴雷西总能出现在最需要的位置,适时的给队友补位,同时领导整条后防线一起造越位。
当应付边路进攻的时候,科斯塔库塔不在是一个突前防守的中卫,而是和巴雷西一起成为双中卫争抢落点,这时候的防线又成为典型的4后卫区域防守。所以,整条防线在平行站位与菱形站位之间不断变换。
意大利人从70,80时年代起就开始钻研链式防守,82年,出色的盯人中卫詹蒂莱成功的冻结了济科,马拉多纳。
最典型的链式防守的成功要属94年世界杯的决赛,当时,一代大师萨基面对的是当时最好的锋线组合,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他排出了一个5后卫的链式防守阵型:贝纳里沃左后卫,穆西右后卫(塔所蒂停赛),两个积极上抢的盯人中卫是科斯塔库塔和马尔蒂尼,拖后巴雷西。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条几乎完美的防线,他们也成功的抵挡了巴西人120分钟的比赛。
在巴雷西退役之后,链式防守雄风不在,现在意大利人更多的还是采用区域防守的方式。佐夫在00年采用的还是炼式防守,当时他用内斯塔拖后,马尔蒂尼和卡纳瓦罗左右两边,尤里亚诺打盯人。当时在托尔多的帮助下成功的守住了荷兰人120分钟,法国人93分钟。
(强烈推荐点击:http://www.herobaggio.com/forum/printpage.asp?BoardID=11&ID=8711)很详细!!
⑧ 意大利式链式防守和切尔西式摆大巴有什么区别
目的只有一个阻止对方进攻;链式防守精髓在于贴身紧逼、其它人配合防漏补位;不管中场还是后防线,防守队员顽强的耐力和韧性更能体现链式防守的强大;
摆大巴精髓是本队几乎所有人都在本方禁区内参与防守,压缩攻方的活动空间、传球路线、射门途径。一般来讲这种防守战术让攻防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