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大利面 PASTA
Pasta 面食的通称,所有的面食都可以这么叫。
spaghetti 面条,就是圆柱型的实心面条,不是通心粉,一般呈黄色。
macaroni 通心粉,好象医院里用的黄色胶皮管子,被剪成了一段段,表面有 类似锯齿样的条纹。有很多种型号,或大或小。
penne 一种通心粉,细小而尖。
Spaghetti和Macaroni通常要在沸水里煮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才会熟,之后拌酱来吃。所以通常点了这两道菜之后,还需要告诉服务员搭配的酱汁。
lasagne 在国内貌似是叫“千层面”,曾经是山人最喜欢的一道菜。面片、 肉酱、蔬菜酱、奶酪另有一些神秘的东西,以面片为主体,相互交 叠。貌似是通过烘制而成,然后切成二三寸见方的小块分食。水份 非常大,不是康师傅三加二饼干。
zuppa 汤——山人最不喜欢的一道菜,不实在。
rissoto 还有risobianco,都是米饭,不过过去我们用中国式英语只告诉他 们说要吃rice。意大利米饭有些是和肉丁一起炒制或者烘制的,还 有些貌似是拌的,比如拌着黄油。
ravioli 类似饺子或者馄饨,口感和lasagne很象,但是个体较小,跟舍弟 包得饺子差不,多貌似也是烘制成的。
pizza 比萨饼。女孩子很喜欢,所以山人讨厌,总让腰包变空的东西。但 是刚出炉的比萨上面粘粘的奶酪却总能让山人流出口水。
bread 面包。通常都很难吃,但有一种带着蒜头和奶油烤得酥酥的,特别 诱人;不过那是在一家法国菜馆吃到的,但朋友说是意大利菜;那 家馆子也兼营pizza。
还有一种类似lasagne和ravioli的东西,忘记名字了,好象天津的煎饼果子,外面是面皮,象卷饼一样卷着馅,口感与lasagne和ravioli差不多。
另有一种拇指宽的面条,有点象炒面,拌着黄油或牛肉丁或其他蔬菜;名字忘记了,只吃过一次。
一般来说,在吃全餐的时候,面食只做为前菜,我们叫“Starter”。但多数时候,为赶时间或省钱或者根本吃不下,我们只吃Starter。
2. 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是什么样的孩子
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
该书描述了木偶匹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干活、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象。
这篇童话,通过匹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聪明、善良、顽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给孩子们以有益的教诲和艺术的感染。
迪士尼将《木偶奇遇记》改编成真人电影
《木偶奇遇记》是迪士尼1940年拍摄的一部动画,迪士尼公司已经招募了《不一样的天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编剧皮特-海格斯(Peter Hedges)为这部影片改写剧本。
迪士尼已有《灰姑娘》、《沉睡魔咒》(Maleficent)、《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等多部改编自动画的真人电影上映,也有多部同类影片正在开发之中。
乔恩-费儒(Jon Favreau)执导的真人版《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已经定档2016年4月15日;《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续集《爱丽丝魔镜之旅》(Alice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定档2016年5月27日。
真人版《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已经确定由艾玛-沃森(Emma Watson)、丹-史蒂文斯(Dan Stevens)主演,将于下月开拍;真人版《花木兰》(Mulan)、《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小飞象》(Dumbo)也都在策划之中。
除了迪士尼正考虑开发的真人版《木偶奇遇记》之外,另有两部以匹诺曹为主角的影片也正在开发之中。
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开始筹备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定格动画,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夫妻俩之前也传出将开发一部真人版《木偶奇遇记》,唐尼本人出演木匠盖比特(Geppetto),由本-斯蒂勒(Ben Stiller)担任导演。
3. 匹诺曹指的是什么
收藏
2083
220
木偶奇遇记(经典童话名着)编辑匹诺曹一般指木偶奇遇记(经典童话名着)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当仁慈木匠皮帕诺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位蓝色的天使赋予他最心爱的木偶皮诺曹生命,于是小木偶开始了他的冒险。如果他要成为真正的男孩,他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在历险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驴子。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意外与皮帕诺相逢……经过这次历险,皮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该作品于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后分别于1983年和2002年翻拍真人版。[1]
书 名
木偶奇遇记
又 名
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
作 者
卡洛·科洛迪(意大利)
原版名称
Le avventure di Pinocchio
类 别
儿童文学
发表时间
1880年
目录
1内容简介
2作品目录
3写作背景
4评价鉴赏
5作品影响
6作者简介
1内容简介编辑
《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它叙述老人皮帕诺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人卖掉上衣,供儿子上学。可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在木偶戏班获得好心老板的五枚金币,回家路上受狐狸和猫的欺骗,金币被抢走。进了监狱......出狱后,又因贪吃他人的葡萄又被捕兽器夹住,被迫当了看家狗。他后悔极了,心想:“如果我像其他好孩子一样喜欢读书,现在我就会和爸爸住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就不会在这里给别人当看门狗了。”夜里,他因帮助主人抓住黄鼠狼而重获自由。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又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又被引诱到玩儿国,在疯狂的玩了五个月之后,变成一头又懒又蠢的驴。后来还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成功的逃了出来,在海边住下,并变成一个真正的小孩子。本书描述了木偶皮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干活、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象。发生于皮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
2作品目录编辑
章节
大致内容
01
木匠樱桃师傅怎么会找到一段像小孩一样会笑又会哭的木头。
02
樱桃师傅把木头送给他的朋友杰佩托。杰佩托用它为自己做一个像杂技演员那样会舞蹈、击剑和跳跃的奇妙的木偶。
03
杰佩托回家以后马上做了一个木偶,把他叫做皮诺曹。这个木偶最初耍的一些花招。
04
关于皮诺曹和会说话的蟋蟀的故事。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坏孩子不愿让比他们懂事的人来矫正自己。
05
皮诺曹饿了。他找到了一个鸡蛋要煎蛋饼吃:可是就在那最有趣的当儿,那块煎蛋饼飞出了窗户。
06
皮诺曹把脚搁在火盆上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一双脚烧掉了。
07
杰佩托回到家里,把原先为他自己带回家来的早饭给了皮诺曹。
08
杰佩托为皮诺曹做了一双新脚,并把 自己的上衣卖了,替它买识字课本。
09
为了看木偶戏,皮诺曹卖掉了识字课本。
10
木偶们认出了他们的弟兄皮诺曹,高兴地接待了他,但此时他们的主人食火者出现了,皮诺曹差一点遭到不幸。
11
食火者打了几个喷嚏,饶恕了皮诺曹,皮诺曹救了他朋友哈利昆的命。
12
老板食火者送给皮诺曹五个金币·让他带回家给他父亲杰佩托,可是皮诺曹却上了狐狸和猫的当,跟他们走了。
13
红虾旅店。
14
由于不肯听会说话的蟋蟀的善意劝告,皮诺曹遇到了刺客。
15
刺客们追逐皮诺曹,追上了他,把他吊在一棵大橡树的树枝上。
16
美丽的蓝发姑娘让人把木偶放下,把他放到床上,请来了三个医生,想知道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17
皮诺曹吃了方糖,可是不肯吃药。但是当他看到掘墓人来了,要把他带走,就把药吃了。然后他说了—个谎,作为惩罚,他的鼻子长得更长了。
18
皮诺曹又遇见了狐狸和猫,同他们一起到神奇的土地去埋钱。
19 皮诺曹的钱给抢走了,作为一种惩罚。他被判处四个月徒刑。
20 从监狱里出来以后,皮诺曹要回到仙女家里去,可是在路上遇见了一条可怕的蛇,后来又给捕兽机夹住。
21 皮诺曹被一个农民抓住了,农民强迫他在鸡圈里当看门狗。
22 皮诺曹发现了强盗:作为对他的忠诚的奖赏,他获得了自由。
23 皮诺曹为美丽的蓝发姑娘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这时他遇见一只鸽子,鸽子驮着他飞到海边,在那儿皮诺曹跳入水中援救父亲杰佩托。
24 皮诺曹来到了勤劳的蜜蜂岛,又找到了仙女。
25 皮诺曹向仙女保证要做个好孩子,认真读书,因为他不高兴老是做木偶,想当一个模范的男孩子。
26 皮诺曹陪同学们到海边去看那条可怕的鲨鱼。
27 皮诺曹和他的同伴们发生了激战。其中一人受伤,皮诺曹被警察抓去了。
28 皮诺曹差一点被人当做鱼放在平锅里油煎。
29 皮诺曹回到仙女家里。仙女答应他第二天就可以不当木偶而变成一个孩子。要举行一次有牛奶咖啡的丰盛早餐来庆祝这件大事。
30 皮诺曹没有成为男孩,而是偷偷地同他的朋友蜡烛芯一起到愚人国去了。
31 皮诺乔曹乐园中住了五个月以后,令人惊讶地长出了一对驴子耳朵,变成一只小驴子,有尾巴,还有别的一切。
32 皮诺曹长了驴子耳朵,后来变成了一只地道的小驴子,开始像驴子一样叫喊。
33 皮诺曹变成了地道的驴子,给拉去出卖,马戏班班主买了他,教他跳舞、钻大铁圈,可是一天晚上他摔瘸了腿,于是被另一人买走,那人想用他的皮做一面鼓。
34 皮诺曹给推到海里以后,被鱼群吃了,变成了跟从前一样的木偶。正当他游水逃命时,却给可怕的鲨鱼吞食了。
35 皮诺曹在鲨鱼肚中找到了他的父亲(杰佩尼)[1]
36 皮诺曹终于不再是木偶,他变成了一个孩子[1]
3写作背景编辑
木偶奇遇记 动漫书刊封面图(14张)
本书创作于1881年,最早发表在《儿童日报》上,科洛迪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1]
科洛迪最初编写《一个木偶的故事》(连载第二年改名为《木偶奇遇记》)是为了偿还债务,他甚至在给《儿童日报》的社长菲尔迪南多·马尔提尼的附言中还这样提到:“我寄给你的这些材料,只不过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罢了。你可随意处理,如要采用,我可继续写下去。”而没有料到的是“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从1881年7月7日起在《儿童报》上分期连载,一直到1883年才连载完毕。中间科洛迪一度想停止连载,却被读者“不满”的信件所淹没。[2]
4评价鉴赏编辑
《木偶奇遇记》意欲揭示的道理并不复杂,它倚借一个木偶有形象不过是为了向我们演绎一个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历程。问题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并非是一个人生来就可以明白的。否则,皮诺曹也就无需煞费周折才得以完成了这一历程了。
这篇童话,通过皮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聪明、善良、顽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给孩子们以有益的教诲和艺术的感染。[3]
《木偶奇遇记》是一篇寓言故事。但是与以往西方的寓言故事不同,描写的不是美丽的公主和贵族们在大城堡中的生活。皮诺乔的奇遇都发生在意大利真正的普通人民中间,从而使它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木偶奇遇记》一书不仅教育孩子们如何为人,还通过隐喻和影射,对十九世纪意大利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落后和丑恶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如贫富间的差距、劳动人民的贫穷、饥饿和绝望,司法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虚伪等等。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意大利哲学家贝内戴托就曾评论说:“用来雕刻皮诺乔的那块木头,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4]
5作品影响编辑
迪斯尼动画版
《木偶奇遇记》出版后,印数达到了一百万册。一八九二年,该书就由M.A.默里译成了英文,以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多次被拍成电影。着名的制片人沃尔特·迪斯尼也于一九四三年将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可惜的是,故事的作者科洛迪于一八九〇年十月突然逝世,没有来得及亲眼看到他的这部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盛况。
意大利人认为,《木偶奇遇记》与但丁的《神曲》及薄伽丘的《十日谈》一样,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4]
6作者简介编辑
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着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象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5]
4. 《爱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的教育》主要内容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学生在学校十个月期间写的日记,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在意大利的生活和学习。在每一章中,都得到了深入和生动的表达,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伟大爱,到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小小爱。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着名的作家亚米契斯在一八八六年创作完成的,这本书是以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写的,讲述了他在一学年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还有父母写给他的劝诫以及老师在课堂上的每月例话。书中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无私,友爱,英勇等等。
这本书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意义的读物,作者用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首先是对父母,老师,朋友的爱,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创作背景:
作者出生于意大利,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爱国情绪高涨,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就作家而言,他童年的种种遭遇……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自然的条件对他幼小生命的折射,这一切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的心灵里形成了最初的却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向结构核心。”
叫亚米契斯看到,尽管意大利在1870年实现了民族统一,但人民生活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亚米契斯希望借助学校教育,借助博爱、宽容的精神,传播现代文明。亚米契斯写作的初衷是心向社会,心系国家的。
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的教育》都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卡斯罗犬是哪个国家的呢它们的性格怎么样呢,性格好吗
卡斯罗的原产地是意大利西西里岛。卡斯罗犬对主人尤其忠诚,对待陌生人警惕,冷淡。
6. 圣诞老人长得什么样,他背后背的什么呢他会跟小朋友说些什么
圣诞老人的原型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现在,英国科学家已经复原出了圣诞老人的原型,一名土耳其圣徒的脸部。
这名土耳其圣徒叫做圣尼古拉斯,生活于公元4世纪,身高1.68米,皮肤呈橄榄色,短短的白色胡须,方颌骨,下巴凸起,有一双褐色的炯炯有神的眼睛,这便是人们熟知的圣诞老人的真正原型。
圣尼古拉斯的遗体保存在意大利南部巴里一座教堂的地穴中,1953年,因教堂翻修,他的遗体被挖出。当时,罗马教廷曾授权一位来自巴里大学的解剖学家路易奇·马提诺检查圣尼古拉斯的遗骨。半个世纪之后,曼彻斯特大学一位名叫卡罗琳·威尔金森的人类学家用X射线和其它测量仪器对遗骨进行分析之后,以粘土为原料复原出了圣尼古拉斯的头像。
威尔金森说:“我运用了各种测量设备以保证头骨复制的准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复原圣徒的脸部,一切都是按照标准的复原步骤来进行的。”
研究人员还对圣尼古拉斯生活时代的绘画进行研究,发现当时东正教首领都蓄有整齐的胡须,这是当时的一种风尚。这样的胡须也被添加到圣尼古拉斯的脸上,力求更加接近他本人。图像复制工作室的阿纳德·卡普说:“几乎所有与圣尼古拉斯相关的图像都表明,他有着灰白色的短发和灰白色的中等长度的胡须。”最后,研究人员将复制的图像转化成为三维形象,以便用于影视媒体。
提起圣诞老人,人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丰满的、玫瑰色的脸颊,蓝眼睛,欢乐的白种人,他穿着红色的衣服,边缘饰以皮毛,而计算机复原后的图像却与此大相径庭。
事实上,圣诞老人的原型年龄大约60岁左右,较矮,表情坚定,方脸庞,极具男子气概。卡普说:“假如他还活着的话,当你见到他时,可能以为他是一名橄榄球队员或者是个保镖,甚至会把他当成暴徒。”
威尔金森说:“我早就预想到圣诞老人的原型与我们想象中的并不相同,因为人们的想象总是会被某个时代的各种事物所影响,比如说可口可乐。实际上,现在人们中间流行的圣诞老人形象是1931年由芝加哥的插图画家汉顿·桑德布勒姆创作的,这个图像原来是用来为可口可乐做广告的。”
7. 图上的小朋友长什么样你能说说吗
按照图片说小朋友的样子
可以重点突出可爱
红色的裙子
长长的辫子
还有打着漂亮的发结
圆圆的脸蛋
8. 皮诺曹是谁的小木偶
皮诺曹是童话里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的小木偶。
皮诺曹是一个意大利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中的可爱的小木偶,他是一个张扬个性,缺乏自我约束,对什么都好奇,又聪明,又很贪玩的令全世界儿童都喜欢的小男孩。
《匹诺曹》又称《木偶奇遇记》,是18世纪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留给世人的经典童话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老木偶匠杰佩托亲手所雕刻的一个小木偶,他的名字就叫做匹诺曹。在魔法为匹诺曹注入了神奇的生命力之后,匹诺曹便一心渴望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男孩。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匹诺曹找到善良的蓝仙女。蓝仙女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却有一个附加条件:匹诺曹必须学会诚实、勇敢、不自私自利。而且同时作为惩罚,每当匹诺曹说谎时,他的鼻子便会不断地变长。的确,诚实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拥有的美德,还没有认真意识到诚实的重要的匹诺曹,鼻子很快就越变越长,并且麻烦的事情也接踵而至!……终于,经过无数艰辛的磨难和考验,匹诺曹总算了解到了诚实的含义。而作为仙子的奖赏,匹诺曹也实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梦想——变成一个真正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