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维苏威在意大利语中是什么意思

维苏威在意大利语中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9-23 11:49:49

❶ 两座火山得很简单的

一、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笠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 30余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活火山,中段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m,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再向北为加勒比海地区,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着着名的火山有奇里基火山、伊拉苏火山、圣阿纳火山和塔胡木耳科火山。北美洲有活火山90余座,着名的有圣海伦斯火山、拉森火山、雷尼尔火山、沙斯塔火山、胡德火山和散福德火山。在阿留申群岛上最着名的是卡特迈火山和伊利亚姆纳火山。在堪察加半岛上有经常活动的克留契夫火山,向击千岛群岛和日本列岛山岛弧,着名火山分布在日本列岛,如浅间山、岩手山、十胜岳、阿苏山和三原山都是多次喷发的活火山。琉球群岛至台湾岛有众多的火山岛屿,如赤尾屿、钓鱼岛、彭佳屿、澎湖岛、七星岩、兰屿和火烧岛等,都是新代以来形成的火山岛。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可算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火山,如喀拉喀托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塔匀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培雷火山等,近代曾发生过多次喷发。

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主要发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被称为 “火山之国”,南部包括苏门答腊。爪哇诸岛构成的弧-海沟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这里仅1966-1970年5年间,就有22座火山喷发,此外海底火山喷发也经常发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岛屿出露海面。

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主要是中性岩浆喷发的产物,形成了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最常见的火山岩类型是安山岩,距海沟轴150-300公里的陆地内,安山岩平行于海沟呈弧形分布,即成所谓的“安山岩线”。另一特点是,自海沟向陆地方向岩石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一般随与海沟距离的增大,依次分布为拉斑系列岩石、钙碱性系列岩石和碱性系列的岩石。这里的火山多为中心式喷发,火山爆发强度较大,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则往往造成严重的火山灾害。

二、大洋中脊火山带

大洋中脊也称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从北极盆穿过冰岛,到南大西洋,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壳,并和两岸海岸线平行。向南绕非洲的南端转向NE 与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陆北端与东非裂谷相接。向南绕澳大利亚东去,与太平洋中脊南端相边,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东部,向北延促又进入北极区海域,整个大洋中脊构成了“W”形图案,成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总长8万余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为隆起的海岭,比两侧海原高出2-3公里,故称其为大洋中脊,在海岭中央又多有宽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堑,所以又称其为大洋裂谷。大洋内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带上,人们称其为大洋中脊火山带。根据洋底岩石年龄测定,说明大洋裂谷形成较早,但张裂扩大和激烈活动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尤其第四纪以来更为活跃,突出表现在火山活动上。

大洋中脊火山带火山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多集中于大西洋裂谷,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佛得角群岛,该段长达万余公里,海岭由玄武岩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喷发的产物。由于火山多为海底喷发,不易被人们发现,据有关资料记载,大西洋中脊仅有60余座活火山。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冰岛上的火山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余座,人们称其为火山岛。据地质学家S、Thorarinsson(1960)统计,在近 1000a内,大约发生了200多次火山喷发,平均5a喷发一次。着名的活火山有海克拉火山,从1104年以来有过20多次大的喷发。拉基火山于1783 年的一次喷发为人们所目睹,从25公里长的裂缝里溢出的熔岩达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盖面积约565平方公里,熔岩流长达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灾害。 1963年在冰岛南部海域火山喷发,这次喷发一直延续到1967年,产生了一个新的岛屿-苏特塞火山岛,高出海面约150m,面积2.8平方公里。6a之后,在该岛东北32公里处的维斯特曼群岛的海迈岛火山又有一次较大的喷发。这些火山的喷发,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喷发的特点。

在太平洋中脊,于南纬6°-14°的太平洋东隆的轴部,新生代以来的裂隙喷发,形成了宽40-60公里,长800公里的玄武岩台地,发现的活火山仅有14座,其活动强度与频度都不如大西洋裂谷火山带。

印度洋,据查有三列走向近SN的海底山脉,即海岭,仅有部分火山出露海面而成火山岛屿,如塞舌尔群岛和马尔克林群岛,它们都是现代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

在大洋中脊以外,仅有一些零散火山分布,它们是以火山岛屿的形式出现,如太平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有夏威夷群岛,即通常所说的夏威夷一中途岛的火山链,有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帕劳群岛、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及萨摩亚群岛等。在大西洋,如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也都是一些火山岛,南极洲的罗斯海中的埃里伯斯火山也属该种类型。这些火山岛屿都由玄武岩构成,与大洋裂谷带内的火山岩基本相同。

三、东非裂谷火山带

东非裂谷是大陆最大裂谷带,分为两支: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中部,至红海北端,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约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尔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罗河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00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 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最低点。

自中生代裂谷形成以来,火山活动频繁,尤其晚新生代以来更为盛行,据统计,非洲有活火山30余座,多分布在裂谷的断裂附近,有的也分布在裂谷边缘百公里以外,如肯尼亚山、乞力马扎罗山和埃尔贡山,它们的喷发同裂谷活动也密切相关。东非裂谷火山带火山喷发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主要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裂谷系两侧,形成了玄武岩熔岩高原(台地),占埃塞俄比亚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熔岩厚达4000m,它是30-50万a以来上百次玄武岩浆沿裂隙溢流形成的。在肯尼亚西北部,也形成了厚达1000m 的熔岩台地,其形成时间晚于埃塞俄比亚的熔岩台地,大约形成于14-23万a间,在更晚些时候形成的是响岩,在11-13万a间形成了长达300公里的响岩熔岩台地。第二种是中心式喷发,多分布在裂谷带的边缘,主要的活火山有扎伊尔的尼拉贡戈山、尼亚马拉基拉山、肯尼亚的特列基火山、莫桑比克的兰埃山和埃塞俄比亚的埃特尔火山等。有的火山喷发只生成了爆裂火口,或成火口洼地,或是火口湖,如恩戈罗恩戈罗(坦桑)火口洼地直径达19公里,面积304平方公里。

现代火山活动中心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乌干达-卢旺达-扎伊尔边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过13次火山喷发,尼拉贡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动;二是埃塞俄比亚阿费尔(阿曼)坳陷的埃尔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发生过多次喷发;三是坦桑尼亚纳特龙(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伦盖(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过多次喷发,喷出岩为碳酸盐岩类,有较高含量的碳酸钠,为世界所罕见。位于肯尼图尔卡纳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 90年代间也曾多次喷发。现代火山活动区,温泉广泛发育,火山喷气活动明显,多为水蒸气和含硫气体,这是火山现今的活动迹象。

四、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该火山带分布于横贯欧亚的纬向构造带内,西起比利牛斯岛,经阿尔卑斯山脉至喜马拉雅山,全长10余万公里。这一纬向构造带是南北挤压形成的纬向褶皱隆起带,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在该带火山分布不均匀,纬向构造带的西段,由于南北挤压力的作用,在形成纬向构造隆起带的同时,形成了经向张裂和裂谷带,如其南侧的纵贯南北的东非裂谷系,顺两构造带过渡段,因断陷而形成了内陆海-地中海、红海和亚丁湾等,这里的火山活动也别具特色,出现了众多世界着名的火山,如意大利的威苏维火山。埃特纳火山、乌尔卡诺火山和斯特朗博利火山等等,爱琴海内的一些岛屿也是火山岛,活动性强,据意大利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就有 130多次,爆发强度大,特征典型,世界火山喷发类型就是以上述火山来命名的,岩性属于钙碱性系列,以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主。中段火山活动表现微弱,在东段喜马拉雅山北麓火山活动又加强,在隆起和地块的边缘分布着若干火山群,如麻克哈错火山群、卡尔达西火山群、涌波错火山群、乌兰拉湖火山群、可可西里火山群和腾冲火山群等等,共有火山100多座,其中中国的卡尔达西火山和可可西里火山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有过喷发,岩性为安山岩和碱性玄武岩类。

火山的影响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沉寂达数百年之后再度爆发,而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这样的火山爆发常常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1、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2、破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3、重现生机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熔岩崩解后,杂草苔类开始冒出来。

绳状熔岩流过的山坡长出蕨类植物。

火山灰让周围的土地肥沃,当地的葡萄年年丰收。

火山爆发呈现了大自然疯狂的一面。一座爆发中的火山,可能会流出灼热的红色熔岩流,或是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这样的自然浩劫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人伤亡的惨剧,不过大多数火山爆发对生命和财产只造成轻微的伤害。 火山爆发是世界各地都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只是有些地区发生得比较频繁而已。

❷ 意大利的脊梁——亚平宁山在哪里

一提起亚平宁山脉,我们会立刻联想到欧洲地图上的那只“长靴”,亚平宁山脉就是从西北方的滨海阿尔卑斯山一直延伸到西南方意大利长靴的趾尖部分,隔墨西拿海峡又在西西里岛突起,形成了一条弓形链条,纵贯整个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山脉全长1270千米,南北两端相对狭窄,宽约30千米,中部稍宽,可达200千米。尽管它源自阿尔卑斯山脉,但是两座山系之间的差异之处依然非常鲜明。亚平宁山脉的景观比较单调,没有阿尔卑斯如画般壮观的景色,许多山峰大都呈圆形,没有太大的差异。

亚平宁山是意大利半岛的分水岭,西坡的水缓缓地流着,越过崇山峻岭,奔向第勒尼安海;东坡的波河及其支流匆匆地绕过丛林,跨过绿色的平原,一头扎进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

细细考察起来,“亚平宁”一词来源于塞尔特语,意思是“山之巅”。最初只用这个名字称呼山脉的北段,后来经过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和地理学家斯特拉博的引用之后,这个称呼才指整个山脉。然而亚平宁山脉的形成却远远早于这个名称的最终确立,它与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同龄,正处于青年时期。虽然山脉的中段和南段有一部分曾经发生过断裂,但整座山脉大致是褶曲地形,岩层变化非常明显。北段山脉多由脆弱的砂岩和黏士组成;中段山脉则由石灰岩组成;南段山脉则由石灰岩、砂岩和黏土组成,但到了山脉最老的部分,岩层又发生了剧烈变化,这部分山地多由结晶片岩、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而拉丁姆和坎佩尼亚起伏的山峦则由火山岩组成。

尽管亚平宁山脉的岩层种类多变,但是它却缺少明显的地理特征,长期以来无法明确地给它划分区域地理范围,自19世纪以来,大多数地理学家倾向于分为北、中、南三段。亚平宁山的北段和大部分中段山区多是被山谷和盆地所分隔的纵向山地,只有少数山口穿越山区;南段和中段部分山区多为山块和高原,其间杂有山谷、盆地和峡谷,为当地的交通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段亚平宁山脉起于与阿尔卑斯山交界的卡迪波纳隘口,一直延续到梅陶河发源地附近,又可以分为利久立亚平宁山和托斯科阿美梁亚平宁山。利久立群山滨临大海,海岸线呈锯状,气候温暖湿润,绿树四季常青,鲜花遍地盛开,葡萄、无花果味美可口。托斯科阿美梁亚平宁群山逐渐向东朝亚得里亚海方向伸展,山脉北坡的丘陵地带绿油油的小麦连成了一片,犹如一个绿色的大地毯覆盖着地面,并且还不断地向四周伸展,而面向第勒尼安海的丘陵地带则盛产葡萄、橄榄和玉蜀黍。这里还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波河支流雷诺河和梅陶罗河由此出发流入亚得里亚海,塞尔奇欧河、亚诺河及台伯河也发源于此地,最终注入第勒尼安海。

中段亚平宁山脉由包加塞瑞欧拉延伸到桑格洛河,又可以分为罗马亚平宁山脉和阿布路吉亚平宁山脉。我们可以沿着福拉米尼亚古道向此处的最高峰进军。山谷间一条条小河潺潺地流着,一簇簇丛林杂乱地生长着,岩石奇形怪状,遍布丛林之间。阿布路吉山区是整个亚平宁山系中最高、最曲折的部分,这里冬季比较漫长,降雪量非常大,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群山,绿树也披上了银装,缕缕枝头挂上了一层薄霜,太阳出来,此处变得金光闪闪,煞是耀眼。亚平宁山脉中段的西部有各式各样的小丘,山丘上布满了葡萄园,生长着橄榄;这里还蕴藏着铜、铁、锡和汞等各种金属。

桑格洛河向南,山脉又转向了第勒尼安海,这就是南段亚平宁山脉,又可以细分为那波雷塔、路加诺及卡拉布里安亚平宁山脉。那波雷塔山区火山现象比较显着,着名的维苏威火山就在这里。源于山脉的沃尔图诺河和塞莱河成为本地的重要水源,浇灌着千里平原。狭窄的卡拉布里安半岛山脉地质构造又有所不同。北部的西拉山是侵蚀高地,四周环绕着青山,河流由此经过峡谷注入海中,常常造成季节性的河水泛滥。

由于亚平宁山脉处于年轻的褶皱带和古老的接触地带,这里地壳极不稳定,常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特别是火山的活动对地形的影响非常大。火山喷发常常发生在第勒尼安海东边大陆块边缘,比较着名的有索尔法塔拉火山、维苏威火山和埃特纳火山。

“索尔法塔拉”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硫磺坑”,由此你的眼前或许会浮现这样一幅景象:索尔法塔拉火山烟雾迷漫,硫磺味弥漫在空气中,实际上这座火山的确就是这样。远远望去。火山的上方升起了缕缕白烟,如云似雾,又如炊烟,笼罩着火山的上空。

索尔法塔拉火山的人口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拱门,门的两侧古树参天,碧草铺地,花香阵阵,彩蝶起舞,蜜蜂嗡嗡作响,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再往上,根本上见不到一丝绿意。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不断地升腾着白烟,像在一片生石灰上浇了水一样。索尔法塔拉火山口呈椭圆形,长约800米,宽约600米,周长约为2千米,火山口周围的灌木早已被烤焦了,地上一片黄白泥浆四处流淌,有的地方已经被烤得漆黑焦枯,空气中烟尘飞溅,散发着呛人的硫磺味。

火山口三面怪石林立,只有正面比较平坦、松软,通向火山口的小径两侧,到处布满了小洞,每个洞口都冒出了一股股白烟,并发出嗞嗞的叫声。有的洞口直径甚至达十几米,洞内深不可测,还时时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像沸水升腾,又似洪水咆哮,随着断断续续的响声,冒出的烟气也逐渐增多。有一个名为“大口”的洞口,响声较为沉闷,温度高达160℃,细小的沙粒在浓浓的蒸气中跳动,犹如沸水一般。由于火山作用,地下的蒸气和瓦斯气不断地侵蚀岩层,形成了许多空洞,如若往火山随意扔一块石头,石块落地的响声顺着缝隙传人地下的空洞,就会发出闷雷一般的回声。

索尔法塔拉火山北侧的山坡下,有一座名为“火炉”的小建筑,是依着火山爆发后形成的洞穴修建的,里面温度极高,一个人进去几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一身大汗,可以医治关节炎等疾病。索尔法塔拉火山口是1198年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从此之后,它一直在喷发着,但是喷出来的不再是火山熔岩,而是岩浆,以后每次喷发时还伴有轻微的地震,因而许多人称它为“地狱之门”。

索尔法塔拉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的西面,而维苏威山则位于那不勒斯市的东南,海拔1277米,是世界上着名的活火山,也是欧洲大陆惟一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原是那不勒斯湾中的一座岛屿,由于火山爆发,喷出来的物质不断地堆积,最终与陆地连成一片,形成了现在陆地上的活火山。后来维苏威火山沉寂了近千年,整个山体已被茂密的绿树覆盖,景色非常优美,赫库兰尼姆和庞贝城就坐落在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城建于公元前8世纪,曾是古罗马帝国重要的行政中心,当时庞贝城的居民已达2万人,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

然而,公元79年8月24日上午7时,火山上空出现了一片云团,像一棵虬干四射、枝权怒张的巨松,接着闪电般的火光划过天空,然后,整个天空暗下来,如同黑夜一般。据记载,当时四周空气的温度急剧上升,高达300℃,火山喷出了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空气中严重缺氧,城里的居民在短时间内窒息而死,随后涌来的大量熔岩迅速地吞没了古城,从此,一座名城在地面上消失了,长达1700年。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通过一个叫小勃里尼的两封信来了解当年庞贝城被淹没的情形,但没有人能找到这座古城的遗址。直到1713年,一个农民在挖井的时候发现了地下的庞贝城,但是真正的发掘工程是1748年开始的,当时发现了庞贝大剧场的几座房屋,到1960年基本完成了这项发掘工程。

从出土的古迹中,我们会发现当时庞贝的文化水平很高,这可以从它的建筑、雕刻和壁画中推测出来。但是有许多是从希腊运来的,罗马自己的作品很少。当时罗马的将领打了许多胜仗,闲着没事,也开始变得高雅起来,他们搜集希腊的艺术品装饰自己的屋子,这些艺术品或是抢来的或是买来的。这种风气逐渐盛行开来,有些大户人家陈列的艺术品已经如博物馆一般。虽然古罗马征服了希腊,但是在文化上却是古希腊征服了古罗马,古希腊文化以古罗马为中介延续了下来,这一点我们从庞贝城遗址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保存最完整的住宅是两个姓魏提的男子居住的。院子设计非常讲究,房屋高大,房间众多,一个宽敞的大院子,周围是一条条幽深的走廊,走廊下檐边悬着石雕的面具,院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中间是喷泉和鱼池,而且喷泉和鱼池往往是分开的,水从山上的铅管里流了出来,设计得非常巧妙。魏提家的壁画也非常多,墙壁多用红色,非常光滑,饭厅里画着带翅的小爱神忙着做各种艺术品。红墙周围还画了一道黑边,这与画面上的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蓝色中还夹杂着粉色,用来画衣服和小爱神的翅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幅画明显模仿了希腊的石雕画。

由于当时庞贝城商业发达,人们生活很富裕,他们也学会了享清福,他们的浴池设计得非常好,冷热浴蒸气浴都有,而且每个浴客还有一个存衣柜。浴池宽阔高大,墙上和圆顶上壁画琳琅满目,浴客可以一边洗澡,一边欣赏艺术。屋顶的正中方有一个大圆窗,光从这里射入,雨也从这里下来,但是他们并不在乎雨,反正浴池里面是潮湿的。浴池的对面就是饭店,洗完澡可以美美地喝点儿、吃点儿。庞贝城虽然不大,却有三大剧场,最大的剧场能容纳2万人,保存得非常完好,大概不常用,另外两个已经颓败不堪了,一个据说有顶棚,晚上用的,一个没有顶棚,是白天用的。

庞贝城的街道是用石块铺成的,平坦宽敞,中间还常有三两块椭圆的平石分开放着,据说是上下马车用的。车有车轮,恰好从石头的空处驶过。街道是用石块铺成的,街道笔直,一眼就能望到头,可是衬着两旁一排排距离相仿的断垣残壁,又好像是无穷无尽似的。从整齐划一中见伟大,或许正是罗马人的伟大。

我们从古城的遗迹中也发现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庞贝城丝毫没有任何准备,甚至炉内烤好的面包,橱内的熟鸡蛋,瓦缸内的蚕虫和小麦都历历在目。惊慌逃窜的人们倒在街道边,房门口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人们刹那间便失去了知觉,挖掘出来的被火山熔浆烧焦的人体约2000具,每具人体都显露出人们顷刻间死于非命时用力挣扎的恐怖状态。虽然维苏威火山吞没庞贝古城,使无数生灵葬身于火海之中,但它却把1900年前的庞贝城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为人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完整的文物资料,庞贝古城已成为一座罕见的天然博物馆,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200多万游客。

维苏威火山在20世纪又喷发过4次,最后一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盟军已经在这一带登陆,对战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火山爆发前,这里先发生了几天地震,随后熔岩通过新的火山裂口开始向上涌动,最后溢出火山口沿坡而下,紧接着火山开始了大爆发,滚滚浓烟笼罩着庞贝古城,飘落的火山灰又一次把庞贝古城埋了30厘米。

现在,维苏威火山没有缆车,修有盘山公路。徒手攀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维苏威火山多次喷发出来的状似炉渣的火山灰覆盖地面达半米,稍有振动,就会哗哗下滑,容易发生危险。因而,最好沿公路爬山游玩。

如此匆匆地游览一番,不知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到了意大利,千万别忘了到亚平宁山脉的维苏威火山走一走,感受一下庞贝古城沉重的颓败历史,或许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❸ 自然奇观维苏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是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海拔1,281米(4,200英尺)。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城。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也成为意大利着名旅游圣地。
基本资料 名称:维苏威火山 海拔:1281米 位置:意大利 座标:北纬40度49分,东经14度26分类别 活火山 最近喷发:1944年 攀登路线:徒步
意大利南部活火山,位于坎帕尼亚平原的那不勒斯湾畔。其西部山基几乎全在湾内。1980年火山锥高1,280公尺(4,198呎),但每次大喷发后高度都有很大变化。在约540公尺(1,968呎)高度耸立着高大的半圆形山脊,称索马山(Mt. Somma, 海拔1,132公尺〔3,714呎〕),从北面围住火山锥。索马山与火山锥间为巨人谷(Valle del Gigante)。火山锥顶的火山口深约300公尺(1,000呎),直径600公尺(2,000呎),于1944年喷发后形成。2,000,000多人居住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及山坡低处。沿那不勒斯湾海岸有工业城镇分布,山麓北部为小型农业中心。
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边缘的维苏威火山,在各板块的漂移和相互撞击挤压下,在2.5万年前爆发形成。当时欧洲处于冰河时期,气候干冷、土地贫瘠、林木稀少,只有大片耐寒草原。随着欧洲气候的变暖,加上这里肥沃的火山灰,使得火山周边成为植被茂密的富庶之地。维苏威火山曾一度沉寂为休眠火山。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喷发过很多次。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44年,是欧洲大陆唯一的一座在近一百年内喷发过的火山。 维苏威火山 (Vesuvius) --全世界最着名的火山之一意大利语作Vesuvio。意大利南部活火山,位于坎帕尼亚平原的那不勒斯湾畔。其西部山基几乎全在湾内。1980年火山锥高1,280公尺(4,198呎),但每次大喷发后高度都有很大变化。在约540公尺(1,968呎)高度耸立着高大的半圆形山脊,称索马山(Mt. Somma, 海拔1,132公尺〔3,714呎〕),从北面围住火山锥。索马山与火山锥间为巨人谷(Valle del Gigante)。火山锥顶的火山口深约300公尺(1,000呎),直径600公尺(2,000呎),于1944年喷发后形成。2,000,000多人居住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及山坡低处。沿那不勒斯湾海岸有工业城镇分布,山麓北部为小型农业中心。
在古代传说中,维苏威火山是一座截顶的锥状火山。火山口内,周围是长满野生植物的陡壁悬崖,岩壁的一侧有缺口。火山口的底部不长草木,是一较平的地方。活动、火山锥的外缘山坡,覆盖着适合于耕作的肥沃土壤,其山脚下有兴盛的赫库兰尼姆和庞贝两座繁荣的城市。
1660~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后,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其间大喷发的年分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山麓遍布葡萄园和果园,此地产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泪酒”(Lacrima Christi):古代庞贝的酒坛上多有“维苏威”(Vesuvinum)的字样。山上高处遍布栎树和栗树杂木林。北坡树林沿索马山坡一直长到山顶。西侧长着栗树丛,海拔600公尺(2,000呎)以上则是遍布金雀花类植物的起伏不平的高原,西元79年那次大爆发留下的火山口已经填平。再往高处,大火山锥的斜坡上及索马山的内侧山坡上几乎是不毛之地,在火山静止期长着一簇簇草地植物。
土壤十分肥沃。1631年大爆发前火山活动不活跃的漫长期间,火山口内长着树林,还有三个湖泊,放牧的家畜在此饮水。喷发期由于火山的气体,山坡上的植物纷纷枯死。1906年喷发后在山坡上植树造林,以保护居住地区,使不受强裂喷发后常有的泥流的袭击。在肥沃的土壤上树木成长迅速。
位于火山附近的古色古香的维苏威火山观测站建于1845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山观测站,里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一楼大厅里有展板介绍有关火山的知识,三台触摸式电脑可模拟显示火山的喷发过程。观测站的一楼和地下一层还建有火山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形状的火山弹、火山灰等火山喷发物。玻璃柜中还展示着从庞贝古城挖掘出来的“石化人”,尽管已看不清他或她的面貌,但样子栩栩如生,都保持着死于当时火山喷发时的姿势。意大利的火山喷发多,民众的防灾意识较强,维苏威火山观测站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周末时免费对公众开放,每年光接待师生就达10万人次。
今天,它只是一座暂停活动的睡火山,至少目前是这样(另一次爆发已经过期)。游客们可在那不勒斯海湾或更靠近火山口边缘的地方观赏这座活火山。个月至7.5年。
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能约不到200,0 年前。虽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休眠中。西元79年大喷发,庞贝(Pompeii)和斯塔比伊(Stabiae)两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砾埋没,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被泥流掩埋。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当时停留在那不勒斯以西一处地方。他在致历史学家塔西图斯(Tacitus)的两封信中对这场大灾难有极好的描述。西元79~1631年间据报导有不少次喷发。已证实的喷发发生在203、472、512、787、968、991、999、1007和1036年。其中512年的喷发严重,国王狄奥多里克(Theodoric the Goth)免除了维苏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赋税。
经过几个世纪静止后发生一系列地震,持续6个月且强度逐渐增加,1631年12月16日发生大喷发。山坡上很多村庄被毁,约3,000人死亡;熔岩流抵海边,天空昏暗达数日之久。1631年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火山活动持续不断。可以观察到火山活动分两期∶静止期与喷发期。静止期火山口封闭,喷发期火山口几乎持续张开。
1660~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后,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其间大喷发的年分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个月至7.5年。
直至18世纪晚期才开始对该火山进行科学研究。1845年在海拔678公尺(1,995呎)处建立观测站。20世纪在不同高度设立众多观测站,从事火山观测。还建一大型实验室和一深隧道从事地震重力测量。
山麓遍布葡萄园和果园,此地产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泪酒”(Lacrima Christi);古代庞贝的酒坛上多有“维苏威”(Vesuvinum)的字样。山上高处遍布栎树和栗树杂木林。北坡树林沿索马山坡一直长到山顶。西侧长着栗树丛,海拔600公尺(2,000呎)以上则是遍布金雀花类植物的起伏不平的高原,西元79年那次大爆发留下的火山口已经填平。再往高处,大火山锥的斜坡上及索马山的内侧山坡上几乎是不毛之地,在火山静止期长着一簇簇草地植物。
土壤十分肥沃。1631年大爆发前火山活动不活跃的漫长期间,火山口内长着树林,还有三个湖泊,放牧的家畜在此饮水。喷发期由于火山的气体,山坡上的植物纷纷枯死。1906年喷发后在山坡上植树造林,以保护居住地区,使不受强裂喷发后常有的泥流的袭击。在肥沃的土壤上树木成长迅速。西元前73年角斗士(gladiator)斯巴达克思(Spartacus)曾被执政官普尔彻(Publius Claudius Pulcher)围困在索马山的荒芜的山顶。山顶当时是一片宽广平坦的低地,四周是粗糙不平的岩石,上面垂挂着野藤。斯巴达克思把藤枝搓成绳索,顺着火山口边无人防守的裂缝而下逃走。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城挖掘出来的一些画描绘维苏威火山在西元前79年大喷发前的样子,当时它只有一个山峰。
提起维苏威火山 (Vesuvius) ,相信知道它大名的人一定不少,它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着名的火山之一,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高度1281米。 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多次喷发,最为着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人的庞贝古城,其它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至今仍是意大利着名的游览圣地。最为有趣的是据记载,1944年维苏威火山再次喷发,从火山顶部的中心部位流出熔岩,喷出的火山砾和火山渣高出山顶约200-500米,火山爆发的奇妙景观使得正在山下激战的同盟国军队与纳粹士兵停止了战斗,成千上万的士兵跑去观看这一大自然的奇观。在过去的五百年里,维苏威火山多次爆发,熔岩、火山灰、碎屑流、泥石流和致命气体夺去的生命不计其数。
【其他的还有好多,你去http://ke..com/view/38312.htm看,我是从那里摘录的!希望采纳!】

❹ 桑塔露琪亚在意大利语里是什么意思

就是圣女卢西亚,基督教四大殉教圣女之一,在北欧被尊为光明女神。卢西亚是西西里人,意大利人为纪念她,把那波利的一坐港口命名为桑塔露西亚,歌曲本身是一首西西里民谣。

卢西亚原是罗马帝国某官员的夫人,是一个十分信奉基督教的教徒,当时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是很仇视的,露西亚因此被人刺瞎了双眼。她在漫长的黑夜中仍然执着追求光明,奇迹终于出现了,她重见了光明。后来她被人尊作“圣女”。

看歌词就明白的。

❺ 外国哪里有火山

真的有很多啊,挑几个最有名的吧。

1、冰岛的拉基火山、Laki :冰岛南部火山裂缝和山,紧靠冰岛最大的冰原瓦特纳冰原(Vatnajokull)西南端。

2、夏威夷的基拉维厄和冒纳罗亚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位于美国夏威夷岛东南部。北纬19.43°,西经155.29°,海拔1222米。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动力旺盛的活火山,至今仍经常喷发。

3、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
美国夏威夷岛中南部火山,原名意为“长山”。在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1916年建)内,为世界最大孤立山体之一。

4、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
是一座活火山,位于夏威夷岛

5、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 (Vesuvius) --全世界最着名的火山之一,意大利语作Vesuvio。
位于坎帕尼亚平原的那不勒斯湾畔。

6、美国圣海伦斯火山:
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 Helen's,US)
北美洲近期喷发的活火山。位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北段。

7、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 :
Monte Etna
拉丁语作Aetna,西西里语作蒙吉贝洛(Mongibello)。
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东岸,南距卡塔尼亚29公里。

差不多就这样了,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场。还有,这些都是活火山

❻ 欧洲上活火山一共有几个

一共只有一座,它是维苏威(意大利语)火山,是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欧洲大陆唯一的活火山,也有叫埃特纳(希腊语)火山的,位于西西里岛东北部,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活火山,海拔3500多米,座基周长约150公里,面积1600平方公里。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东岸,南距卡塔尼亚29公里。周长约160公里,喷发物质覆盖面积达1,165平方公里。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周围有200多个较小的火山锥,在剧烈活动期间,常流出大量熔岩。海拔1,300米以上有林带与灌丛,500米以下栽有葡萄和柑橘等果树。山麓堆积有火山灰与熔岩,有集约化的农业。埃特纳火山位于地中海火山带,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周围是西西里岛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地质构造下层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层为海成泥炭岩和粘土。地质史上喷发始于第三纪末。史籍记载首次大喷发始于公元前475年。最猛烈的喷发是1669年,持续4个月之久,喷出熔岩约达7.8亿立方米。破坏十分严重,卡塔尼亚等附近城市2万人丧生。1981年3月17日的喷发,是近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掩埋了数十公顷树林和许多葡萄园,数百间房屋被毁。山坡植被分布:最低带,布满果树种植园;中间带,多山毛榉、栎树和松树;最高带,有稀疏分散的灌木和藻类。山上有纪念罗马皇帝登山的古迹。其名来自希腊语Atine(aithn, 意为“我燃烧了”)。为欧洲最高活火山。海拔3,200公尺(10,000呎)以上,和其他活火山一样,其高度各个时期变化不同,如1865年比20世纪末要高52公尺(170呎)。面积1,600平方公里(600平方哩)。基座周长约150公里(93哩)。

❼ 维苏威火山和埃特纳火山比较哪个景色更美

维苏威火山是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同世界名城那不勒斯相距不过20公里。海拔1,281米(4,200英尺)。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城。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也成为意大利着名旅游圣地。
简要介绍
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边缘的维苏威火山,在各板块的漂移和相互撞击挤压下,在2.5万年前爆发形成。当时欧洲处于冰河时期,气候干冷、土地贫瘠、林木稀少,只有大片耐寒草原。随着欧洲气候的变暖,加上这里肥沃的火山灰,使得火山周边成为植被茂密的富庶之地。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称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处在休眠中,曾一度沉寂为休眠火山。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喷发过很多次。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44年。
我们称作“维苏威火山”的部分是该山比较新的一部分,而地质学家们将它叫做“更大的维苏威”。该山年代更古老的部分已经是一座死火山了,被称作Monte Somma。
地理概况
维苏威火山 (Vesuvius) --全世界最着名的火山之一意大利语作Vesuvio。意大利南部活火山,位于坎帕尼亚平原的那不勒斯湾畔。其西部山基几乎全在湾内。1980年火山锥高1,280公尺(4,198呎),但每次大喷发后高度都有很大变化。在约540公尺(1,968呎)高度耸立着高大的半圆形山脊,称索马山(Mt. Somma,海拔1,132公尺〔3,714呎〕),从北面围住火山锥。索马山与火山锥间为巨人谷(Valle del Gigante)。火山锥顶的火山口深约300公尺(1,000呎),直径600公尺(2,000呎),于1944年喷发后形成。2,000,000多人居住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及山坡低处。沿那不勒斯湾海岸有工业城镇分布,山麓北部为小型农业中心。
自然景观
山麓遍布葡萄园和果园,此地产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泪酒”(Lacrima Christi):古代庞贝的酒坛上多有“维苏威”(Vesuvinum)的字样。
玻璃柜中还展示着从庞贝古城挖掘出来的“石化人”,
今天,它只是一座暂停活动的休眠火山,至少是这样(另一次爆发已经过期)。游客们可在那不勒斯海湾或更靠近火山口边缘的地方观赏这座活火山。
喷发历史
维苏威火山最早形成于地质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能约不到200,000年前。虽为比较年轻的火山,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休眠中。西元79年大喷发,庞贝(Pompeii)和斯塔比伊(Stabiae)两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砾埋没,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城也被泥流掩埋。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当时停留在那不勒斯以西一处地方。他在致历史学家塔西图斯(Tacitus)的两封信中对这场大灾难有极好的描述。西元79~1631年间据报导有不少次喷发。已证实的喷发发生在203、472、512、787、968、991、999、1007和1036年。其中512年的喷发严重,国王狄奥多里克(Theodoric the Goth)免除了维苏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赋税。
经过几个世纪静止后发生一系列地震,持续6个月且强度逐渐增加,;熔岩流抵海边,天空昏暗达数日之久。1631年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
1660~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后,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其间大喷发的年分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个月至7.5年。
直至18世纪晚期才开始对该火山进行科学研究。1845年在海拔678公尺(1,995呎)处建立观测站。
山麓遍布葡萄园和果园,此地产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泪酒”(Lacrima Christi)﹔古代庞贝的酒坛上多有“维苏威”(Vesuvinum)的字样。山上高处遍布栎树和栗树杂木林。北坡树林沿索马山坡一直长到山顶。西侧长着栗树丛,海拔600公尺(2,000呎)以上则是遍布金雀花类植物的起伏不平的高原,西元79年那次大爆发留下的火山口已经填平。再往高处,大火山锥的斜坡上及索马山的内侧山坡上几乎是不毛之地,在火山静止期长着一簇簇草地植物。

❽ 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文歌词

我女儿这两天正学呢!我在 网上找到的歌词如下:
--------------------------------------------------
Santa Lucia 歌词

Sul mare luccica l'astro d'argento
placida é l'onda
prospero il vento

Sul mare luccica l'astro d'argento
placida é l'onda
prospero il vento

Venite all'argine
barchette mie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Venite all'argine
barchette mie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
英文

Soft winds caress the sea,
Breezes so tender,
Make every dancing wave,
Gladly surrender!

Days here are heavenly,
Nights are pure ecstasy,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Venite all'argine
barchette mie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桑塔露琪亚(中文)
桑塔 露琪亚 SantaLucia 曲: I.科特劳 <意>

(女)看晚星多明亮, 闪耀着金光. 海面上微风吹, 碧波在荡漾.

(男)在银河下面, 暮色苍茫. 甜蜜的歌声, 飘荡在远方.

(合)在这黑夜之前, 请来我小船上.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在这黎明之前, 快离开这岸边.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男)看小船多美丽, 漂浮在海上. 随微波起伏, 随清风荡漾.

(女)万籁的静寂, 大地入梦乡. 幽静的深夜里, 明月照四方.

(合)在这黑夜之前, 请来我小船上.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在这黎明之前, 快离开这岸边.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合) 在这黎明之前, 快离开这岸边.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桑塔露琪亚在意大利语里是什么意思?

是圣女卢西亚,基督教四大殉教圣女之一,
在北欧被尊为光明女神。卢西亚是西西里人,意大利人为纪念她,把那波利的一坐港口命名为桑塔露西亚,
歌曲本身是一首西西里民谣。

卢西亚原是罗马帝国某官员的夫人,
是一个十分信奉基督教的教徒,
当时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是很仇视的,
露西亚因此被人刺瞎了双眼。
她在漫长的黑夜中仍然执着追求光明,
奇迹终于出现了,她重见了光明。
后来她被人尊作“圣女”。

那不勒斯(Napoli)又名拿坡里,是南意大利最大的城市,气候温暖、土地肥沃,还有优良的港口,是意大利最美丽的港口,意大利人曾说:“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但也因此在历史遭致许多外国势力的侵扰。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是那不勒斯最秀丽的地方。隔着那不勒斯湾,可以了望到维苏威火山。
回答者: 苹果草莓西瓜汁 - 魔法师 四级 7-24 15:02
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是那不勒斯最秀丽的地方。
是意大利的一个海滩,那里风光如画、景色怡人.
--------------------------------------------------------
另还找到一个最为完整的歌词,但是我电驴上找了几十首mp3, 也没找到任何歌唱家有完整演唱的录音!
QQ:59553290

❾ actvie什么意思

形容词 a.

1.活跃的;活泼的
Mrs. Brown is over 80 and not very active now.
布朗太太已八十多岁,现在不大活动了。
2.积极的;勤奋的
He became an active social reformer.
他成了一位积极的社会改革家。
3.在活动中的;在进展中的
Mount Vesuvius is an active volcano.
维苏威是一座活火山。
4.现役的
5.现行的,有效的
an active law
现行法律
6.【语】主动的[Z]
the active voice
主动语态

名词 n.

1.积极分子[C]
2.【语】主动语态[U]

以下结果来自互联网网络释义
active

1.活动的,活跃的,积极的
2007年成人三级学位英语的词汇表 - 【...
active 活动的,活跃的,积极的
2.激活
计算机有什么专业术语 - 搜搜问问
active激活
3.活动(的) 作用中
active 活动(的) 作

❿ 维苏威火山图和资料

维苏威火山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维苏威火山是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欧洲大陆唯一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海拔1,281米(4,200英尺)。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喷发,摧毁了附近的城市庞贝。

地理小作品 “维苏威火山”是与地理学或地理位置相关的未完成小作品。欢迎您积极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7%BB%B4%E8%8B%8F%E5%A8%81%E7%81%AB%E5%B1%B1"

页面分类: 地理小作品 | 火山 | 意大利地理
庞培城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庞培也是一位古罗马政治及军事家。

庞培又译做庞贝,意大利语Pompeï,是一座古罗马的城市,位于那波利湾的岸边(北纬40°45',东经14°29'),以纪念古罗马政治及军事家庞培。庞培于79年8月24日被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火山灰覆盖。
庞培
放大
庞培
放大
目录
[隐藏]

* 1 城市历史
* 2 庞培的末日
* 3 重见天日
* 4 地震和火山的破坏
* 5 历史的一瞬

[编辑]

城市历史

庞培于前600年左右在意大利沙诺河畔的一个小丘上建城。这个地方当时已经被希腊人和腓利基人作为良好的港口被使用。当时当地的希腊人非常强大。前5世纪萨姆尼特人占领庞培和它附近的地区。庞培的建筑受到萨姆尼特人的影响非常深。萨姆尼特人还扩大了这座城市。前89年,罗马当权者苏拉的军队包围庞培,前80年,罗马占领庞培,庞培成为罗马的一个殖民地。由于庞培是一个良好的海港,而且位于交通要道亚必古道的附近,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一个兴旺的商业城。63年,一场剧烈的地震给庞培带来了巨大的摧毁,但庞培很快就被重新建立起来了。
[编辑]

庞培的末日

对庞培的末日最可信和最详细的记录来自罗马学者小普林尼。在一封给罗马历史学家塔西图的信中,他写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一朵形状象松树似的黑云出现在火山口,过了一段时间,这朵黑云沿着山坡滚下来,将周围的一切都覆盖了,包括附近的海面。

小普林尼看到的黑云是火山喷发出来的炽热的气体、灰尘和石块。普林尼报道说,在火山喷发时,地面不断地颤动,后来地震非常强烈。他写到,灰尘如同厚厚的板块一样落下来,他所在的村庄必须被撤离。海面突然退回去了,然后又被一阵地震逼了回来。今天的地质学家将最后的这个现象称为海啸。他还说,太阳被灰尘遮掩,白天如同黑夜。

他的叔叔,一位同样着名的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指挥一支舰队救援难民时殉难。他是被地面的二氧化碳窒息死的。
[编辑]

重见天日
庞培
放大
庞培

庞培被掩盖在六米多深的火山灰下。它的名字和位置被人遗忘了。1599年,一个建筑师在挖河的时候发现了庞培的遗迹,但一直到150多年后,人们才真正开始挖掘这座古城。1738年,与庞培遭到同样命运的古城赫库兰尼姆被发掘出来,1748年庞培也被重新发现。有人说,1599年那个建筑师发现庞培时挖出了一些后来非常着名的色情的壁画,当时的宗教观念对这些色情艺术的控制非常严,因此他又悄悄地将它们掩盖了。虽然这个传说至今为止并未完全被证明,但后来的挖掘者的确报告说他们有时发现有的地方是被挖开过后来又被填上了。

市内的中心广场、许多房屋和一些别墅都被保存得非常好。在市外不远的地方还发掘出一个旅馆。

庞培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其构造完全与当时向符的城市,它一点变化也没有。今天许多意大利的城市的结构都已经被改变了。庞培的街道完全是棋盘似的纵横交错的,这是正宗的古罗马的传统。街面铺有多边形的石块,它们完全是东西或南北走向的。

1997年,庞贝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

地震和火山的破坏

近年的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是研究被63年的地震破坏,后来又修复的建筑物。先进的技术可以发现旧的,被破坏的,后来被新的图画覆盖了的壁画。这些建筑物在震后10多年了还一直不断地被修复,是因为后来的小地震给它们不断地带来了新的破坏。这些小地震是后来火山爆发的前兆。

在发掘的初期,人们偶尔发现人体留下来的空洞。后来有人向这些空洞中注入石膏,其结果是一个个细节清晰的古庞培人的塑像。这些人不幸未能逃离这场灾难。他们身前的最后一刻就这样被保留下来了。甚至他们的恐惧都栩栩如生。
[编辑]

历史的一瞬
庞培保存良好的壁画向今天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放大
庞培保存良好的壁画向今天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庞培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的一瞬。通过对庞培的挖掘,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了解到了许多1世纪罗马人的生活情况。在火山爆发的那一刻,庞培是一座繁华兴旺的城市。比如在一个巨商的房子的地面上写着“钱,欢迎你。”(Salve, lucru)这句话可能是诙谐的意思,但它反映了当时商人的思想。在其他的房子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关于当时的职业和等级的记录,比如关于“洗衣店”(Fullones)的东西。墙壁上涂鸦展示了拉丁俚语到底是怎样的。

火山爆发时庞培大约有两万人居民。大多数在他们的假日别墅中。通过对庞培的发掘考古学家们才了解到文献中提到的当时的许多服务性行业到底是怎样的,如食品商场(Macellum)、磨场(Pistrinum)、酒吧(Thermopolia)、小酒店(cauporioe)和剧院。

2002年庞培的港口也被发现了。科学家们发现那里也住人,他们住在类似于今天的威尼斯的运河上。对这里的研究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新的结果正在不断地被发现。

维基共享资源图标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此网络条目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庞培城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BA%9E%E5%9F%B9%E5%9F%8E"
Category: 意大利世界遗产

阅读全文

与维苏威在意大利语中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人签证被拒怎么办 浏览:116
中国球员有多少人去nba 浏览:814
意大利好的学校在哪里呢 浏览:729
中国四大行哪个行免费办不收费 浏览:706
意大利米兰家具展都有哪些形式 浏览:995
伊朗事件专家怎么看 浏览:625
中国有哪些牌子的毛线 浏览:319
印度疫情怎么不增加 浏览:664
保定哪里有印度人吃饭 浏览:372
西安印度菜有哪些 浏览:732
一元中国人民币可以换越南多少钱 浏览:770
到湛江哪里有印尼猫屎咖啡卖 浏览:681
意大利虹桥有什么好吃的 浏览:748
伊朗航运服务怎么样 浏览:69
印尼有什么持久的药买 浏览:550
从江苏运货到英国海运走哪里 浏览:249
英国富人区租房多少钱 浏览:180
香道是如何从中国来的 浏览:582
印度为什么大规模停电 浏览:490
明天伊朗长什么样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