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蜂有什么特点
中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晚,每天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和耐寒力强,喜欢新脾,爱啃咬旧脾。抗蜂螨、美洲幼虫腐臭病和躲避胡蜂危害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管理精细度要求不高,不影响同时经营其他农作物,适合定地饲养。但中蜂易感染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蚁危害,喜迁飞,在缺蜜或受到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恋巢性差,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差。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蜂群群势相对西方蜜蜂小。
2. 在中国,毒性最小的蜜蜂是什么蜜蜂,毒性小到什么程度,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最强。
毒蜂尾端都有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注入体内,引起中毒。蜜蜂螫针有逆钩,螫人后螫针常残留体内,而胡蜂的雄蜂无螫针,雌蜂螫针无逆钩。
蜜蜂蜂毒为微黄色透明酸性液体,主要含蚁酸和蛋白质;其他毒蜂的毒液却大都呈弱碱性,主要含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成分复杂的毒质,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反应较蜜蜂快而严重。蜂毒性质的这种显着差别,决定了必须对症下药。
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同时受到5只蜜蜂螫刺,仅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数日可以恢复正常;如同时受1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使机体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受2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外出野游时被蜂螫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决不亚于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较少有人死于毒蜂螫,根本原因仅仅在于进入人体毒液的数量相差悬殊。然而即使只被一两只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也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还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蜂毒还有一点完全不同于蛇毒:不少人被它螫伤后产生的抗体在以后再次遭遇叮咬时常常会起过激的反作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介绍了一个第一次被大量蜂螫伤后康复,而第二次却死于同样的少量蜂螫的案例,并分析了人体中的该复杂生化过程。
有花草的地方就有蜜蜂
3. 马蜂和蜜蜂有哪些区别
蜜蜂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家族,马蜂和蜜蜂虽然同属于蜂类,它们又有何区别呢?大家请看我接下来详细地讲解。
一,马蜂是什么
马蜂是一只黄蜂。人们常说的是戳黄蜂的蜂巢,实际上是指黄蜂的巢。它们也由蜂后、工蜂和雄蜂组成,但黄蜂没有蜂蜜。因为黄蜂没有蜜袋,所以它的吹口也是一个咀嚼吹口。它只能咀嚼植物或动物的组织,不能像小蜜蜂那样吸收花蜜,所以黄蜂不能酿蜜。黄蜂吃动物或植物的食物。它不像小蜜蜂那样吃素,所以它的蜂巢里一般没有蜂蜜。
4. 黄蜂和蜜蜂长的有什么区别,我不认识
蜜蜂的翅膀比黄蜂略大,头部绒毛比黄蜂多,腹部比黄蜂多一条壑沟。
蜜蜂
5. 黄蜂和蜜蜂的区别
1、蜜蜂和黄蜂外形不同
蜜蜂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而黄蜂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
(5)中国黄蜂和意大利蜂哪个好扩展阅读
马蜂是很不喜欢人类去打扰自己的,在雌蜂的身上有着一根很有力的长长的针,在它们遇到了攻击或者不友善的干扰的时候,会一起进行群攻,会导致人类出现过敏和毒性的反应,严重的人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预防蜂蜇的情况
1、做好防护措施。对于一些家中养蜂或是养殖场工作的人,在靠近蜂的时候尤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到丛林中或是树木较多地方游玩之人,不要穿着过于鲜艳的衣服,也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最好的穿着长袖长裤,戴上手套和帽子;
3、小孩子是被蜂蜇较多的人,首先要教导他们远离蜂窝,不追逐蜜蜂,以免增加被蜂蜇的机会。
6. 马蜂和黄蜂的区别是什么
马蜂和黄蜂的区别是种类不同、吸食不同。
1、马蜂没有蜜囊,它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只能咀嚼植物或动物组织,不能像小蜜蜂那般吸取花蜜。黄蜂的口器也是咀嚼式的,会吸食花蜜。
2、黄蜂的巢不同于马蜂的巢,可以帮助区分它们。马蜂的巢中有一个由果肉制成的圆形梳子,由纤维和黄蜂的唾液制成。黄蜂更加倾向于在隐蔽的地方筑巢。
3、马蜂属于完全变异的动物,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每个阶段的身体外观都是不同的。
分工特点:
蜂王:
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它的身体发展得很健壮,大腹便便,体重是工蜂的两倍,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据专家统计,中华蜜蜂的蜂王1天可产700到800粒卵,不过最多的要比这高出1倍,那是意大利蜜蜂的蜂王,可达1500到2000粒,从重量上来看,每天所产均卵差不多是自身体重的两倍。
雄蜂:
社会分工是与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群内的雄性“公民”,每到交配季节,性成熟的雄蜂便会自动地聚集在某地空中飞舞,目的是招引蜂王。一旦蜂王出现,所有的雄蜂便追逐而去,经过一番争夺,最终获得交配权的就仅有一只,谁的个头最大、体格最健壮,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与蜂王进行交配。交配结束后,雄蜂便因生殖器官被全部拉了下来而立刻死亡。从这一点上说,雄蜂要履行社会分工的责任,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工蜂:
社会分工最多,任务最重。可以说,除了蜂王与雄蜂各自的任务外,蜂群内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担。工蜂是雌性器官发育不全者,但它的许多结构特化得更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肠中的嗦囊特化为蜜囊,以便贮存花蜜。
工蜂要酿造1千克蜂蜜,需要采集10千克花蜜。来来回回总共要飞行32万千米,这个路程大约相当于绕地球8圈。工蜂一出生就开始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龄的增长而改变的。通常情况下,工蜂1~3日龄时,负责保温孵卵,清理产卵房;3~6日龄时转为饲喂大幼虫,调剂花粉与蜂蜜;6~12日龄时改为分泌蜂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12~18日龄时又更换为泌蜡造脾,清理蜂箱;18日龄之后,其任务就是采集花蜜、水分、花粉、蜂胶及巢门防卫。
7. 马蜂和意大利蜂谁更厉害
意大利蜂属于蜜蜂,植食性昆虫,甚至比一般的蜜蜂都更温顺。
马蜂即胡蜂、黄蜂,是猎食其他虫子的猎手。
所以论打架的话,马蜂厉害。
论产蜜的话……自然是意大利蜂。
另外,意大利蜂的蜂王浆产量和质量都高于普通蜜蜂
8. 在农村养殖蜜蜂能带来经济效益吗
养蜂能带来经济效益吗?
养蜂能赚钱吗?事实上,养蜜蜂一直都是有利可图的。蜜蜂作为一只很小的昆虫,其实在农村隐藏着一个大商机。养蜜蜂主要是为了蜂蜜。蜂蜜的市场价格比较高,蜂蜜的营养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综上所述:养蜂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和技术性的工作。赚钱并不容易。即使一个熟练的养蜂人没有市场,最终也没有钱,还有选择蜂的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选择一个好的品种然后又有市场,就可以赚到钱,但是要付出自己的劳动,养蜂是一个细活,要细心和有耐心,只要坚持,就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9. 蜜蜂黄蜂马蜂的区别
10. 什么蜜蜂是好品种
蜜蜂有6个种,即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在我国南海、广西和云南省(区)有分布。后两种又包括许多品种,多为自然品种。即地理宗或亚种。人工选育的蜜蜂品种多为杂交种。吉林省养蜂科研所选育的白山5号,是优良的三交种蜜蜂。
(一)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的土着蜂。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在高纬度、高山区中蜂的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色泽偏黄。全身被灰色短绒毛。喙长4.5~5.6毫米。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1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
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中蜂因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特别在南方山区,具有其他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有欧洲类型、非洲类型和中东类型3种。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都属于欧洲类型,我们常称它们为欧洲蜜蜂。
1、意大利蜜蜂
意大利蜜蜂为黄色品种。工蜂腹板几丁质黄色,第二至四节腹节背板前缘有黄色环带。体长12~14毫米,绒毛淡黄色;喙长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造脾快,产蜡多。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抗巢虫力强。意蜂易迷巢,爱作盗,抗蜂螨力弱。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哺育力强,从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积子脾,维持强壮的群势。
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它的越冬性能不如欧洲黑蜂。意蜂除在华南亚热带地区越夏困难,在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体型与意蜂相似,腹板黑色,体表绒毛灰色,喙长6.4~6.8毫米。卡蜂善于采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较强,耐寒,定向力强,采集树胶较少。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主要采蜜期间蜂王产卵易受到进蜜的限制,使产卵圈压缩。
3、额尔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个地方品种,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与卡蜂相同。
4、东北黑蜂
黑龙江省饲养的东北黑蜂是卡蜂和欧洲黑蜂的杂交种,并混有意大利蜂的血统。体型与卡蜂相似,腹节背板黑色,绒毛灰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弱,耐寒,性温和,不怕光。
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善于采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5、欧洲黑蜂
工蜂体12~15毫米,腹部粗壮,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节背板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强。采集树较多,怕光,检查时蜜蜂乱爬。蜂王产卵力较强,春季群势发展平缓,善于采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国新疆伊犁一带饲养的欧洲黑蜂也叫新疆黑种,大部分已经与意大利蜂混杂。
马蜂是黄蜂的俗称,又叫胡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