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8mm炮和意大利炮哪个厉害
意军在二战期间真正广泛使用的是75/27型和100/17型火炮,这些火炮和轻重机枪、迫击炮构成了意军步兵师的主要支援火力。
综合来看,德国的88mm高射炮的战绩比意大利炮大得多!
Ⅱ 二战意大利为什么会战败
以轴心国最终战败而结束,把意大利划入的轴心国,所以他是战败国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意大利在二战后期参与对德战争,是被盟军胁迫和无偿征用的,意大利就是以战败国的地位被盟军领导着去对德作战。
ps:
教科书中没写意大利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而在某些关于二战的书中写是战胜国,但是在国内最权威的现代史中说他是战败国。
意大利与日本一样,被定义为后起的工业国家,一战当中意大利政府曾经抛弃与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转而倒向英法一边,从而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中,意大利并没有像英、法、美一样捞到什么好处,甚至于还不如仅仅在青岛打了一次小仗的日本得到的利益多。日本好歹从战败的德国手里接收了其在中国的特权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殖民地,还分了几艘德国大洋舰队的战列舰,而且在之后的海军谈判中赚够了砝码,一跃成为与意大利、法国并立而仅次于英美的二等海权国家。而意大利却连德国的一块海外殖民地都没分到!相比于战争对意大利带来的创伤,这点点收获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于是乎,意大利国内经济开始倒退,政局变得不稳,新的思潮开始泛滥……政府无法控制局势……1922年,莫索里尼的法西斯党上台了,意大利成为了第一个独裁集权的法西斯国家。然而,法西斯并没有能够救意大利,从1922年到1931年,意大利的经济局势仍然不断恶化,失业人口也在不段增多,同时,意大利对外的侵略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因为法西斯的独裁和穷兵黩武而有什么大的进步。士气低落内部腐败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在以后的战争中尝到了苦头……
当时,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下面一个笑话: 如果意大利加入了盟国,那么德国要派一个师打败意大利;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那么德国要派四个师监视意大利; 如果意大利要加入轴心国,那么德国要派八个师保护意大利; 结果,有人说:打败意大利以后,德国还是要派人来监视和保护意大利,我宁愿意大利人中立!
一次,隆美尔在非洲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率领军队去解救意大利人,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
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唯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导,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还有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还有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堆满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北非战役,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时候,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2,3分钟,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当英国人问及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惨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成了他的继任者。这可能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了,可与美军猎杀山本五十六相媲美。
巴尔博是二战中被误伤的军人中最高军衔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
Ⅲ 《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到底是什么炮
“意大利炮”就是M1897式野战炮。
需要申明的是,《亮剑》是一部好剧,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都无可挑剔。可摄制组在武器装备的还原度上并没做到十全十美,剧中出现的“意大利炮”是明显的模型,外漆也显得十分粗糙。因此,在现实中并不能找到一模一样的炮,只能算大概比较像而已。下面的分析仅代表小编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首先得说说意大利炮的来历,各营连集结的时候二营长有过交代:是打小曹庄据点时缴获的两门山炮,意大利货,炮身上全是洋码子,就是炮弹少了点,才17发。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该炮应该是从日军或伪军手中缴获,也有可能是日军从国军那儿获得的战利品,而后自己使用或交给伪军使用。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在二战期间,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都装备过一款意大利炮,即47mm32倍口径的“百禄”M1935式步兵炮。
该炮其实是由奥地利的“百禄”公司设计,但是由于意大利在二战初期工业基础较差,缺乏独立研制生产火炮的经验,就从奥地利进口了这款火炮,并进行国产化,尔后大批量生产,命名为da 47/32。该炮有一部分出口到中国和日本,但是数量不多,现已很难查证。不过从外形上来看,“百禄”M1935式步兵炮的外形和剧中的“意大利炮”相去甚远,基本没有血缘关系。因此可以断定,此意大利炮非彼“意大利炮”。
而单纯从外形上看,剧中的“意大利炮”更像法国的M1897式野战炮。该炮是法国人于1897年研制,口径为75mm,拥有巨大的防盾和超长的炮管,和剧中的“意大利炮”正好吻合,从外形上基本可以判定,“意大利炮”就是M1897式野战炮。
Ⅳ 意大利炮是什么东西
为法国M1897型75mm火炮。
2.意大利炮”的身管通过一个装满液体和气体的铁制容器与炮架相连,发射后,液体传导力,气体被压缩消耗后坐力。弹性相连代替刚性连接,这是火炮的一次重大革命,所以,即使M1897型75毫米野战炮很快被更大口径的火炮代替,它的历史地位仍然不可否认。
Ⅳ 中国女排战胜意大利意义重大
是的,中国女排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战胜比赛,更是在队长不在情况下轻松赢得比赛,可见两队实际悬殊,让世界再次认识中国女排,让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中国人的骄傲。
就在6月14日晚刚结束的中国女排对战中,中国女排展开了与意大利女排的较量,中国女排以绝对的优势轻松战胜作为东道主意大利女排,拿下4连胜。
截至目前中国女排7胜5负,三局比分为25:19 、25:11和25:19,这场比赛朱婷进行轮休,未参加比赛,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排依然轻松带走比赛。
比赛具体进程:
开场后,中国女排就利用张常宁的强势发球轮连得3分,为比赛定下基调。年轻队员为主的意大利队在接一传方面状态起伏较大,中国队此后又在袁心玥、李盈莹的发球轮连续得分,25比19拿下第一局。次局,比赛仍然顺着中国女排的节奏进行,袁心玥本局发球就直接得到3分,李盈莹的强攻也让对手没有招架之力,25比11,中国女排大比分再下一城。
意大利女排在第三局比赛破釜沉舟,全力拼发球,这一变化让中国女排很不适应,一度7比10落后。眼见球队困难,郎平立即申请暂停,她鼓励队员说:“遇到机会大家要果断,必须要做好自己,不能一直站在原地,要主动迎上去!”
暂停后,中国队先是利用对手失误将比分追平,接着利用出色的发球和一攻建立优势,最终,随着李盈莹扣球得分,中国女排25比19再胜一局,3比0干净利落地击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