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中意大利是什么时候投降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943年8月,意大利投降
直接原因是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英国人玩了一次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间谍战:肉馅计划,将德意联军的注意力吸引到撒丁岛,之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进而以此为跳板,攻入意大利本土,8月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被囚禁;新政府上台,意大利倒戈一击,对德国宣战。
根本原因是意大利国力孱弱,军队战斗力极其低下,人见人虐,战无不败,而墨索里尼又想凭借这些弱兵烂将恢复古罗马帝国的光辉,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再加上法西斯国家的非正义性,盟军兵力强大,意大利玩不下去了,就投降了。
B. 西西里岛上的意大利士兵想投降,为什么不敢投降
二战中,意大利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仅战斗素养差,而且几乎是一触即溃,闹出了许多笑话,被人们戏称为“德军的猪队友”。鲜为人知的是,这其中也有盟军心理战的功劳,尤其是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更是将此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实,心理战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战术,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心理战的影子,只是交战双方的重视程度有差别。自二战爆发伊始,盟军为瓦解对手斗志,减少伤亡,加快战役进程,十分重视心理战,专门成立了心理战机构——心理作战处。
不过,心理战是为战争服务的一种特殊手段,不具备单独完成军事、战役的能力。它需要一方在军事力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政治上顺应历史潮流、大势所趋;另一方则是兵无斗志、战则必败。这是赢得心理战的必备条件,否则只能是空想。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 二战意大利为什么会战败
以轴心国最终战败而结束,把意大利划入的轴心国,所以他是战败国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意大利在二战后期参与对德战争,是被盟军胁迫和无偿征用的,意大利就是以战败国的地位被盟军领导着去对德作战。
ps:
教科书中没写意大利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而在某些关于二战的书中写是战胜国,但是在国内最权威的现代史中说他是战败国。
意大利与日本一样,被定义为后起的工业国家,一战当中意大利政府曾经抛弃与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转而倒向英法一边,从而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中,意大利并没有像英、法、美一样捞到什么好处,甚至于还不如仅仅在青岛打了一次小仗的日本得到的利益多。日本好歹从战败的德国手里接收了其在中国的特权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殖民地,还分了几艘德国大洋舰队的战列舰,而且在之后的海军谈判中赚够了砝码,一跃成为与意大利、法国并立而仅次于英美的二等海权国家。而意大利却连德国的一块海外殖民地都没分到!相比于战争对意大利带来的创伤,这点点收获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于是乎,意大利国内经济开始倒退,政局变得不稳,新的思潮开始泛滥……政府无法控制局势……1922年,莫索里尼的法西斯党上台了,意大利成为了第一个独裁集权的法西斯国家。然而,法西斯并没有能够救意大利,从1922年到1931年,意大利的经济局势仍然不断恶化,失业人口也在不段增多,同时,意大利对外的侵略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因为法西斯的独裁和穷兵黩武而有什么大的进步。士气低落内部腐败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在以后的战争中尝到了苦头……
当时,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下面一个笑话: 如果意大利加入了盟国,那么德国要派一个师打败意大利;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那么德国要派四个师监视意大利; 如果意大利要加入轴心国,那么德国要派八个师保护意大利; 结果,有人说:打败意大利以后,德国还是要派人来监视和保护意大利,我宁愿意大利人中立!
一次,隆美尔在非洲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率领军队去解救意大利人,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
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唯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导,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还有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还有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堆满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北非战役,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时候,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2,3分钟,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当英国人问及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惨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成了他的继任者。这可能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了,可与美军猎杀山本五十六相媲美。
巴尔博是二战中被误伤的军人中最高军衔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
D. “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为何意大利投降的理由这样奇葩
其实这并不是投降的理由,只是意大利军队不想进行战争的说辞而已。
在二战时期,意大利虽然作为轴心国的主要成员,但是因为战争前夕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导致在二战历史上发生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而投降只是其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意大利军队在二战时期做出了太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举动。
E. 二战时为何意大利会败的那么快
意军本来就不行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唯一的损失是自己
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导,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
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还有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
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还有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
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
堆满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
?”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
!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北非战役,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时候,意大利
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2,3分钟,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当英国人问及原因,意大
利人理直气壮的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
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惨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
中遇难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成了他的继任者。这可能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战果最
辉煌的一仗了,可与美军猎杀山本五十六相媲美。巴尔博是二战中被误伤的军人中最高
军衔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
意大利军队在两次大战中都有极上乘的搞笑功夫。一战中意大利见风使舵投向协约国,
愚蠢地向德国参战,结果在他们所负责的防线上被人数上占极劣势的德军打得溃不成
军。二战中仍是不改本色,50万装备精良的意军岂图夺取北非,完成墨索里尼的罗国帝
国的美梦,结果面对训练有素的沙漠之鼠英第七装甲师的几千人的反攻,先是不知道该
干些什么,然后是不敢面对英军坦克,最后是十万人竟然不战而逃,造成了意军整体的
崩溃,如果不是隆美尔的北非军团,意大利连以前所占的北非殖民地也会丢个清光,更
为搞笑的是,当盟军在亚平宁半岛登陆时,面对的不是严阵以待的、不怕牺牲的意军,
而成千上万,笑逐颜开的逃兵,这些逃兵奔向盟军时,犹如狂奔的牛群,以至于一名美
军军官在日记中记到:我们唯一担心的是别被他们踩死。意军打仗不行,但是排着整齐
的队伍走向战俘营却是一流的素质,将军们提着小箱子,神态自若的走在队伍中,活象
是在阅兵。现在的意大利军队在总理的死命令下,仍待在伊拉克,意图洗刷前辈们不战
而逃的耻辱历史,我希望伊拉克人民能再次唤醒可爱的罗马人灵魂深处的搞笑本能,再
次让世界看到几十年前的意军舞台剧.
二战中的常败之旅——意大利军队征战记
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战中的地位却远不及德国纳粹集团甚
至军国主义的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尼野心颇大而实力有限,喜欢耀武扬威实战
能力又相当空虚,刚愎自用而又少谋寡断。加上意军素质较差,所以在其组织实施的战
役中,没有一次获得过较大的胜利。从意大利正式宣战到墨索里尼政权垮台、退出战争
的3年时间里,意大利军队虽然到处点火,但每次都是气势汹汹去,损兵折将归。
首战法国:“罗马帝国”颜面无存1939年9月,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为标志,欧洲
战争全面爆发。希特勒为了某些政治原因,十分重视意大利的参战。但意大利国内经济
困难,军事准备不足,担心参战后会招致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打击,因
此,意大利采取了中立的立场,宣布自己是非交战国,以便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纳粹德国的“闪击”作战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打垮了波
兰,然后于1940年5月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当德国人横扫丹麦、挪威、荷兰、比
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后,墨索里尼开始相信“德军不败”的神话了。终于,当德国军队迅
速攻入法国并逼近巴黎时,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到,终于放弃了坐山观虎斗的立常他在
5月30日写给希特勒的信中说,参战的日期定于6月5日。希特勒表示“深受感动”,并
要求这位“伟大”的盟友把日期推迟3天,以便德军先把残余的法国空军击溃。然而,
厚脸皮的墨索里尼居然推迟了5天,直到1940年6月10日——法国政府逃离巴黎的当天,
墨索里尼才宣称,战斗将在第二天开始。
这场战斗简直丢尽了意大利军队的脸面。到6月18日,当希特勒召唤他的盟友到慕尼黑
讨论与法国停战事宜的时候,意大利的大约32个师已经进行了一周的“战斗”。但他们
在阿尔卑斯山前线和南方的海岸一带,竟没能迫使力量单薄的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尽
管此时守卫在法意边境的法国师正遭受到德军从背后攻击的威胁。
进攻希腊:偷鸡不成反独米1940年10月12日,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未通知他就占领了他
垂涎已久的罗马尼亚,决心以同样的方法出兵攻占希腊,以求得轴心国内部的“平
衡”,改变其被动的配角地位。墨索里尼在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边境上集结了8.7万兵
力、163辆坦克、686门火炮和380架飞机,以希腊帮助英国违反中立原则为借口,于10
月28日开始向希腊发起了全面进攻。
作战初期,意军凭借其强大的优势,突破了希军防线,迫使希腊军队后退了50-60公
里。11月1日,希腊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下令反击,希军巧妙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
军损失惨重。11月7日,意大利军队被迫转入防御。12月初,希腊军队攻入意大利的殖
民地——阿尔巴尼亚,将意军一个山地师歼灭。到了年末,不幸的意大利军队不但寸土
未得,还沿整个战线从阿尔巴尼亚边境后撤了30公里。意大利的27个师被希腊的16个师
围困在阿尔巴尼亚达数月之久。后来,墨索里尼为了独占希腊,抢在希特勒之前,于
1941年1月和3月两次组织大反攻,但无一成功,很快被希腊军队击退。最终还是德国人
帮了意大利的忙。在6个月的战斗中让意大利人丢尽颜面的希腊人,无法抵挡15个德国
师的攻势。英国急忙从利比亚派遣大约4个师支援希腊,但他们和希腊人一样,被德国
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猛烈轰炸打得一败涂地。1941年4月,希腊向德国投降,并且也硬
着头皮向手下败将意大利投降。
抢占非洲:赔了夫人又折兵经济上严重依赖进口的意大利,近90\%的进口物资来自地中
海沿岸地区,因此,墨索里尼把这一地区视为生死攸关之地。当英国20多万远征军在敦
刻尔克丢盔卸甲、败退英伦三岛之后,墨索里尼认为抢夺英国非洲殖民地的时机已经成
熟。当时,英国军队的主力在欧洲,驻非洲和中东的英军仅10万人左右。而意大利在非
洲驻军约40万人,分别驻扎在东非的阿比西尼亚和北非的利比亚。意军企图以东非的军
队进攻英属索马里,控制红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军队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
河。一旦达到上述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为“新罗马帝国的内湖”。
1940年7月初,意军以阿比西尼亚为基地,向英国驻苏丹和肯尼亚的军队发起进攻。由
于英军势单力薄,意军进攻发展顺利,占令了苏丹、肯尼亚境内的一些重要据点。8月
初,意军进攻英属索马里,英军被迫撤至肯尼亚。但是,在英军增援部队和游击队的英
勇打击下,意军的处境越来越不利。战至1941年4月,奥斯塔公爵率领的意军残部向英
军投降,墨索里尼建立东非帝国的企图被彻底粉碎。
北非的军事行动也与意大利人的愿望相反。1940年9月,驻北非的意军乘德国大规模轰
炸英国本土之机,从昔兰尼加东部向英军发起进攻,企图入侵埃及,夺取英军的主要海
军基地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英军为了维护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调遣增援
部队保卫埃及这一战略要地,与意军形成对峙局面并伺机转入反攻。12月7日,韦维尔
将军率3万军队和一个坦克旅,从马特鲁以南向意军发动反攻。从1940年12月7日英军反
攻之日起,在一个半月时间里以伤亡不到2000人的代价,歼灭意军9个师,其中仅俘获
意军官兵就达13万人。
斯大林格勒:意大利人又溜了1942年11月中旬,德国在斯大林格勒进攻受阻,被迫转入
防御。而此时苏军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决心利用冬季到来德军后勤吃紧的有利时
机,将德军第6军团和坦克第4集团军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然后在其两翼实施强大突
击,合围并歼灭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全部德军。当面德军共有48个师,德军第6军团和坦
克筹备组4集团军被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其北翼由意大利第8军团、罗马尼亚第3军团掩
护,南翼由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掩护。苏军钳型攻势的突破口就选在了敌军薄弱的南北
两翼。
12月17日清晨,一支苏联红军在顿河上游地区向意大利第8集团军发起了攻击,随即突
破了意军防线。入夜,苏军已打开了一道27公里宽的缺口,3天后,缺口扩大到90公
里。22万意大利官兵仓皇溃逃,将德军的翼侧完全暴露在苏联红军面前。
正在此时,恰逢齐亚诺率团代表墨索里尼访问柏林,与德军最高统帅部商议作战事宜。
当谈及斯大格勒战役的进展情况时,齐亚诺的一个随员向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一名军官问
到,意大利部队是否遭到了重大损失,回答是:“根本没有损失,他们全都拔腿溜走
了”。
2战的西西里战役,美军首先在各个前沿阵地发放“炮弹传单”,这些传单告诉意大利
士兵,希特勒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意大利变成血与火的战场,而他门正在帮助希特勒实现
这一目标。传单指出:意军目前已经陷入毫无希望的困境,任何的抵抗都将导致毁灭和
死亡。传单还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
并获得安全保障。
此后几天,美国的轰炸机群又在敌人后方扔下了更多的“投降证”。就在传单发后的第
二天清晨,一批意大利士兵从自己的阵地跑了过来,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张白色
的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
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更多的意大利士兵悄悄地出现在美军的阵地
前。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
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心理战官员说,他们连队还有60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
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
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
来投降。
西西里岛传单攻心战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散发传单的偏见。曾公开宣称“我的部队不
需要宣传车”的蒙哥马利,次后一反常态,亲自下令各部队要连珠炮似地发射这种宣传
炮弹;美国的乔志。巴顿将军也命令所属各部队必须在阵地前沿散发宣传手册。后来,
盟军心理作战处的一为官员深有感触地说:“散发传单几乎像空袭一样拥有致命的打击
力量。每散发一批传单,就等于拯救了许多美国士兵的生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时,盟军总共向敌方散发了传单和其他宣传品约15亿份,仅印刷传单的纸张消耗每个月
就高达140吨。战后,盟军士兵都这样说:“西西里岛不是我门用飞机大炮夺取的,而
是用‘纸弹’攻下来的!”
F. “意大利:我投降。敌方:不同意!然后意大利打败敌方请求投降。敌方被迫接受意大利投降。”历史上真有这
半真半假。
【古比井战役】。
北非第三阶段的战役,是1941年3月31日,隆美尔指挥的一次进攻性战役,当时隆美尔军团高歌猛进,对英军发起全面进攻,在隆美尔的北非军团南翼,是由意大利的【公羊座】装甲师为主的意大利军队防守,防守地点【古比井】防线战略要地。主要任务是防止英军突破形成对隆美尔军团的反包围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防线。
意大利的【公羊座】装甲师,全称,意大利第132“阿里埃特”装甲师,是意大利在北非的三个陆军装甲师之一该师师长为马里奥·巴罗塔少将。该师拥有2个坦克团,一个为轻型坦克L3为主的轻型坦克团,另一个则由意大利M13中型坦克为主的坦克团。反坦克炮团拥有,2个炮兵营,该炮兵营武备的是75毫米27L野炮,这种火炮的改装版本就是,M42da75/34意大利突击炮的主炮。M42自行突击炮类似于德军的三号F型突击炮,其主炮威力,跟德军的3号F型突击炮几乎火力相当。
当时意大利公羊座装甲师,拥有M42,12辆和14辆自行M40(M41) 75/18突击炮组成反坦克炮团,当时还有3辆M43,105毫米突击炮,和M43,2辆,102毫米突击炮,组成重炮火力。以上的型号都是意大利M型坦克的变型车组成。
毫无疑问当时这个装甲师的配置代表着意大利装甲师的最高水平,是当时意大利仅有的三支装甲师精锐之一。当时英军第22装甲旅,正向【古比井】意大利防线压了过过来,当时拥有装备的精良的意大利【公羊座】装甲师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少将,顿时心里也没底,打怕打不过,不打德国人那边也不好交代,等于把伟大的隆美尔将军给卖了。
于是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少将,命令手下的卫兵,前去找英军指挥官商量,看看能不能让他们绕道,或者停止推进。想不到他的卫兵刚走出去阵地,英军就开始全面火炮压制,一阵炮击后卫兵被炮火轰成了沙土,连渣渣都看不到。意大利【公羊座】装甲师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少将,也被英军炮火熏成满脸土灰,心里一气心一横一跺脚,下令全面还击,同时不知道谁下命令,意大利的坦克群冲出了阵线,在意大利重炮的掩护下,跟英军第22装甲旅来了个坦克大决战。结果意大利装甲师居然在短短2个小时击毁英军坦克【79辆坦克,击伤英军53辆】英军第22装甲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意大利只损失了43辆M43,M13各型坦克。
在意大利南翼防线的对英军的打击下,德军在第三阶段的北非战役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的三次咸鱼翻身,在北非战场,就有2次,其余一次发生在东线。其实热爱和平的意大利人,本来在【古比井】战役发生前就怂了,如果英国人不逼得那么急,孤军深入还开炮打人的话结果就不同了,活该被揍。意大利军队始终都抱着一颗万事可以商量的心去对待战斗的。
G. 美国曾投放“炮弹传单”,一堆意大利人拿传单投降,传单上究竟写了什么
传单上的内容大意是凭此传单可以来美军驻地领取食物同时可以保证你的安全,并且这份传单可以当投降证使用。
二战时期,有两个派别,分别是以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为轴心国的法西斯同盟以及以我国、美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联盟。而其中最逗比的一个国家就是法西斯同盟里的意大利王国,如果没有意大利所做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那么二战兴许会再持续一阵时间。意大利军队在二战时期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如因为没找到工具打开弹药箱就向比自己兵力弱的军队投降;自己给自己建造战俘营等。
更有甚者,担心自己没有投降证,还向美军询问是否有多的投降证,想为自己连队的兄弟也带几份投降证回去,然后一起来投降,这场战斗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迅速结束。
H. 意大利投降当天,德军做了怎样的发功行动
到9月3日意大利签署投降协定那天,意大利境内共有德军16个师,分为驻北部的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元帅)和驻中部、南部的C集团军群(司令凯塞林元帅)。两个集团军群都担负两项任务:第一,一旦意大利投降,两个集团军群便解除附近的意大利部队的武装并夺取其装备。第二,集团军群负责保持阿尔卑斯隘道畅通,使凯塞林的部队不致陷入包围,集团军群则负责击败盟军的登陆。
根据西西里岛杰拉反击战的经验,凯塞林确信,必须在盟军登陆过程中或在内陆,在其舰炮射程之外击败盟军的登陆行动。因此,他将部队部署在盟军最有可能登陆的海滩周围。如果水际防御失败,便横跨意大利半岛布置一系列防御阵地进行抵抗,直到德军完成兵力集结,发动反攻。可是,如果意大利人倒向盟军,德军将无法阻止盟军强大的登陆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凯塞林计划将部队撤至比萨—里米尼一线。
驻守意大利南部的兵力为德军C集团军群所属第10集团军,司令为冯•菲延霍夫上将。除去对付意军的部队,该集团军仅有6个师用于阻止盟军登陆。其中,“赫尔曼•戈林”师和第15装甲榴弹师从西西里岛撤回后,正处于重新组建与训练阶段。第14装甲军只有一支部队(第16装甲师)达到满员标准,部署在萨莱诺湾周围的小山上。“赫尔曼•戈林”师能投入战斗的兵力只有5个营和1个连。此外,德军仅有120架歼击机和50架歼击轰炸机掩护意大利中部和南部。
1943年9月3日凌晨4时30分,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下,英国第8集团军部队(加拿大第1师和英国第5师)实施“湾城”行动,在卡拉布里亚雷焦地域顺利上岸,未遇抵抗。第5师沿西海岸推进,加拿大第1师沿东海岸推进,一路无阻。当晚,英军主力部队占领雷焦、卡托纳和圣乔瓦尼,7天内推进160公里,于10日到达卡坦扎罗一线。
1943年10月13日, 意大利向德国宣战。图为意大利总理巴多格里奥(右) 与盟军代表切磋作战计划。
由于兵力不足,凯塞林无法阻止蒙哥马利的部队从意大利“脚趾”部向北推进,同时他也判断出“湾城”行动是支援作战,因此只派出2个师对英军进行阻滞战,用其余的师保护罗马和那不勒斯地区。凯塞林命令驻守在萨莱诺(他估计盟军会在此地登陆)的第16装甲师的大部兵力和1个伞兵团在登陆地区及其后面构筑工事,在海滩上敷设了地雷和铁丝网,在萨莱诺湾布设了水雷,从山上一直到海边都部署了火炮,此外还部署了坦克,以进行反突击。凯塞林还拟定了迅速向萨莱诺调集兵力的计划,准备在南部作持久抵抗。然而,隆美尔却主张放弃意大利南部和中部,而在波河流域南面的亚平宁防线上作最后的死守,因为这条防线缩短了海岸防线,守方据此可以以少胜多。希特勒折衷地采纳了隆美尔和凯塞林的建议,命令凯塞林在意大利南部进行抵抗,但又不给他调派足够的兵力来防守萨莱诺和那不勒斯,从而影响了凯塞林的反击准备工作。
9月3日至6日,参加萨莱诺登陆突击的各部队分别从奥兰、阿尔及尔、比塞大和的黎波里出发,并在西西里以北与从巴勒莫和特尔米尼出发的部队会合,然后于9月8日向萨莱诺驶进。当日下午6时30分,当盟军的北部和南部突击部队沿两条平行线抵进萨莱诺湾时,艾森豪威尔将军通过无线电广播了停战通知,宣布意大利无条件投降:“意大利政府已经命令其军队无条件投降。联合国家和意大利武装部队之间的敌对行动立即终止。现在,所有采取行动把德国侵略者从意大利国土上驱逐出去的意大利人都将得到联合国家的援助和支持”。约2小时后,意大利政府首脑巴多利奥元帅通过罗马电台宣布了停战宣言。
I. “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为何意大利投降的理由这样奇葩
这只能说,意大利确实不想打仗。虽然意大利一直作为三国里面猪队友的存在,对于盟友来说确实头痛不已,但是对我们来说确实够沙雕。就在他们还在疑惑的时候,对面喊话了,他们选择投降,这下更把英军给搞蒙了。这人都好好的,还没出现伤亡,就投降了,还真是怪事。后来英军一脸懵逼的把意军控制了后,就问对面的军官为什么投降,结果那货理直气壮的表示,他们已经把所有弹药打完了,说这话时还是一脸的骄傲,仿佛自己是拼尽全力被俘而一点也不感到害臊。结果事实是,意军的仓库还有很多的弹药,都是封存起来的,而意军军官的解释就是他们找不到撬棍,打不开这些弹药箱。
J. 二战中意大利奇葩的六大投降理由,你知道几条
一:弹药箱没有撬棍。在北非战场,英军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群发起冲锋,刚开始遭到了意大利军猛烈的炮火反击,然而,过了几分钟之后,意大利军突然停火,并竖起了白起,原来是因为意大利军没有找到撬棍打开弹药箱,所以“光荣”的选择了投降。
二:遇到路障。有一次,意大利军率领5000人去支援德国的军队,但在路上,遇到了英军几十人设下的路障,意大利军果断的选择了就地缴械投降。
三:遭受轰炸。意大利在撒丁岛南部的两个小岛上驻扎了10000多的军队,被同盟军派遣飞行员前往轰炸,在被轰炸死了40多个意大利军人之后,意大利军果断的接受了同盟军飞行员的劝降。
四:获得“投降证”。在西西里岛的战役中,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可以获得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和安全,于是,第二天一大批意大利人就过来投降了,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五:打仗很无聊,我们想回去泡妞。意大利人在连续打了两场败仗之后,便会说:“打仗多无聊,我们回去泡妞吧”!然后,10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25人的英军作战不久就被英军俘虏了8000人以上。奥金莱克曾经自豪地跟丘吉尔汇报说:“我们俘获的意大利人数不清,大约有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六:为了吃PASTA(意大利面)。某战俘营的意大利士兵越狱了,因为没有PASTA吃,他们却并没有逃跑,却是选择了一个有PASTA吃的战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