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给我一个爱意大利的理由。
西西里,这座意大利南方的地中海岛屿,拥有的不仅是阳光与海的魔幻、在时光中浸泡的城镇……在经历战争的创伤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之后,它不再孤独地停留于人们的想象之中,那些在时光中沉淀的痕迹体现在被风雕刻过的墙砖上,在夜晚空荡的街上,与它飘忽不定的主人一起营造着梦境般的现实。
葡萄酒的传奇
路上,乌云催动着绿色的山冈和黑色的岩石,车窗外就是被风扯落的云絮。空旷的土地上让人心胸中充满了浪漫的英雄主义,玻璃上倏忽滑落的水珠如同看一幅古代远征军的路线图,那些一生只为一件事的士兵们,从广袤的西西里集结、出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归程。西西里内陆贯穿着山脉,火山的活跃使得这里的地表没有欧洲内陆的精致,典型的形态是绿色草坡上散落着黑色的巨石。在传统农业上,西西里或许可以说是粗犷的,但西西里并不贫瘠,作为地中海周边文明交媾的婚房,西西里有自己赖以生存的方式和天地造物的资源,只是岁月让它饱经沧桑,艳丽的外表被添加了一层哀恸的色彩,西西里的美丽似乎也只能是一种传说。
告别暮气而衰败的巴勒莫,西西里乡间翠翠的绿意和酒庄里葡萄酒的深红把原本以为苍白的西西里乡村渲染得如水彩画一样赏心悦目。Donnafugata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逃跑的女人”,我并不是要向你讲述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葡萄酒的传奇。Donnafugata 诞生于一个西西里家族,这个家族被认为是该地区葡萄酒酿造业的杰出典范,有着150年的特级葡萄酒酿造经验。Giacomo Rallo 和他的妻子Gabriella 在1983年投放了一个新的品牌:Donnafugata。他们的冒险使得这个家族从生产传统的西西里马沙拉白葡萄酒和仅在西西里岛西部拥有葡萄园,迅速发展至整个Pantelleria 岛。
Donnafugata是西西里正在大有作为的葡萄酒业的代表,它源于一部小说。哈普斯堡皇后也就是波旁王朝费迪南德四世的夫人Maria Carolina曾经在拿破仑一世军队到来时为逃避那不勒斯法庭的审判来到小说中描写到的古堡避难。
这一事件激发了关于这个女人头部肖像的灵感,她的头发随风飞舞的肖像如今出现在每一瓶Donnafugata葡萄酒的酒瓶上。现在,每年有6000人到访 Donnafugata酒庄,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和我一样在品酒室内听着爵士乐品酒,不同的音乐配备不同口味的红酒,在Jose Rallo(Giacomo Rallo精明强干的女儿)的演唱和解说中体会这一杯是少女的清醇还是妇人的浓烈。 好听的爵士乐配上佳的葡萄酒,这一创新吸引了许多着名的音乐家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Donnafugata历史悠久的家族酒窖成为一个音乐的舞台。
在西西里的日子里,除了短暂的城市观光,大部分时间用在贯穿西西里岛的路上和参观酒庄、工厂和考古遗迹上。
我已经不记得总共去过多少家酒庄,残存的印象好像是每天总有一顿饭要驱车1个多小时去找酒庄,到后来,我对酒庄又爱又恨,爱的是去了总有美酒佳肴,恨的是往返周折,总要浪费很多路上的时间。你知道,我的西西里可以是微醺的,却不能是酩酊的。
莫迪卡
白云苍狗,风使劲地吹着,西西里绿色的草坡和嶙峋的山石从脚底下一直铺到云端……据说,我们是默干提纳(Morgantina)考古遗址的第一批中国游客——这个遗址隐蔽在西西里中部清秀的丘陵中,
公元前100年,古罗马人占领并摧毁了这个城市。在这些遗址充当讲解员的人一律被冠以“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很客观地讲解整个城邦的结构和所做的推测,其中也包括了说明是美国的考古学家领导发掘了这个遗址。这个遗址给人的感觉是,古希腊人的公众意识很强,有财力时总是先修建公共设施,比如剧场和澡堂,自己的家却很简单,这和我们现代人自顾自的意识多么不同。而古罗马人的奢华和占领者的优越感则在皮亚扎-阿尔梅里纳 (Piazza Armerina)贵族别墅的马赛克地板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旅游者而言,东南部是西西里岛的精华,我的西西里之行走到这里开始进入高潮。在历史的浸泡和地中海阳光的照耀下,在伊比利(Iblean)高原的南部山脊上,莫迪卡(Modica)、拉古萨(Ragusa)和希克利(Scicli)这三座城市看上去仍然是依托岩石堆砌而成的人类居所,顽强地拒绝着四周山谷和平原的侵入。尽管现代文明经常妨碍建筑和这些城市的一些历史中心的和谐,他们依然是晚巴洛克风格的典范,从而使得东南西西里区别于西西里岛内的其他地方。
任何有机会到过莫迪卡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留有美好的记忆。历史上,它曾经被罗马人统治,后来又被阿拉伯人征服,最后被诺曼人拯救。直到19世纪,莫迪卡一直是该省的首府。1693年的大地震使得很多城市居民迁出。石灰岩从附近的山谷中大量采掘,被能工巧匠用于后巴洛克风格的城市重建。当地人强烈的复兴渴望被转化为现实:纪念碑、广场、楼梯和以峡谷为细腻背景的教堂塔楼,广泛分布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飞檐,其中尤以献给圣·乔治(San Giorgio)的、位于拉古萨和莫迪卡的两座大教堂的飞檐最为漂亮。石头被变成生动的雕刻品,大地震的悲伤变成光线的明暗闪烁。 对莫迪卡的美好记忆还有一半属于巧克力,这里的传统手工冷制巧克力非常有名,巧克力在这里是像面包一样的日常食物——而非休闲糖果,每年春天莫迪卡都会举行盛大的巧克力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城中道路旁的公共地图中,街道的颜色被绘成深褐色,如同抹上了浓郁的莫迪卡巧克力。
拉古萨是一个站立在峡谷峭壁上的城市。落日后给我的感觉像是新疆喀什的老城,但比喀什老城更加立体。拉古萨拥有18世纪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建筑,这些建筑使得伊比利地区的巴洛克建筑独一无二,赢得了“另类巴洛克”的美誉。
神庙谷
西西里人生活在历史里。在北京飞罗马的航班上,隔壁座位的一个做生意的温州姑娘评价意大利人的语言是“太懒,城市几乎和一百年前一个样子。”我看到的西西里建筑是老旧的,西西里人有浓重的博物馆情结,就连晚上看的演出也清一色的是历史剧……
阿格里真托(Agrigento)是我期待已久的地方,号称有“希腊之外最壮观的神庙群”,这里的考古遗址地区在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着名的阿格里真托神庙谷(Valle dei Templ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81年,这里的希腊城市(当时名叫阿克拉迦斯)延续了一千多年,直至7到9世纪的基督教时代才结束,幸存的居民迁移到城市西北方向的丘陵上。古城里保存下来的大片雄伟的建筑构成了一片巨大的艺术、历史和自然遗产——神庙谷。
在神庙谷,自然环境与雄伟的庙宇、迷宫一样的公墓及地下构造达成完美的和谐,桃树飘零的白色花瓣和草丛中盛开的黄花与残破的城墙一路相伴,但古城和罗马时代城市的大部分依然隐蔽在许多世纪形成的大片扁桃和橄榄树林的下面。
现在神庙谷中最完整的建筑是和谐神殿(Tempio della Concordia),建于公元前450~公元前440年,是西西里最大的多里亚式建筑,神殿的完整程度仅次于着名的雅典帕特农神殿,它也成为阿格里真托的象征。神殿正面的6根立柱和侧面的34 根立柱完整无缺,作为多里亚建筑的辉煌典范,它因在6世纪时被改建为基督教堂而幸免被毁。不过,神庙谷里的全部9座神庙,能看出轮廓的,恐怕不超过4座。它们中的大多数几乎都和起伏的大地融为一体了。
这一古迹和自然风景的完美融合已经被众多的游客非常详细地描述,考古学家和修复工程师们也一直在持续对这里进行发掘和研究,遗憾的是,那些为数不多的能看出轮廓的建筑也被搭上了用于修复的脚手架而影响了外观,用“速度”来要求意大利人去修复和展现两千多年的厚重历史或许本身就是行不通的。不能像意大利人一样享受缓慢的生活节奏,就让我暂时停下脚步,坐在那被千年的日晒风吹而支离破碎的城墙上,放下照相机,用迟缓的眼神去眺望山坡上的绿色和远处蔚蓝的地中海。
石板路和三个教堂
巴勒莫(Palermo)是西西里的首府,我对这个城市的所有印象都停留在到达当晚的石板路和后两天看到的三个教堂。由于老城区街道狭窄,从机场接我们去酒店的大巴士只能停在相对宽敞的小广场上,接下来,我要拖着行李箱,走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小雨初停,斑驳的石板路在昏灯的照耀下泛着青青的光泽,头上是伸出阳台晾晒的衣服和不知道矗立了几百年的石头墙壁,夜色潮湿。行李箱咯噔咯噔地跳跃过每一块方砖,恍惚中时空错乱,仿佛又回到那年江南的水乡。一辆敞着窗户,大声地放着电子音乐的小轿车缓缓驶过巷子的另一头,我兴奋起来,像个混混一样冲着车屁股大喊了一声“嗨”。对,就是这一句,让我找回了西西里,我真想象一个西西里的混混一样在这片偏远的土地上混上几天!看这个立于地中海十字路口上的岛屿,这个被历史的烈风吹遍了每一寸角落的神秘土地。
在描述巴勒莫的教堂前,我可以先说两句西西里的历史。西西里岛是意大利最大的岛屿,呈三角形状,正好位于地中海水域的正中央。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极易受外来力量的攻击,先是希腊人的入侵,希腊人使得这个海岛的城市迅速繁荣起来,很多壮丽辉煌的古建筑和精美的雕塑就在那个时候如雨后春笋般散布在西西里岛的各个角落。后来希腊衰退,西西里又先后被罗马帝国、阿拉伯人、诺曼人侵占。11世纪到12世纪期间,西西里一直被诺曼人统治着。这个地区的艺术和精神文化也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升华。所以,在西西里游览古迹,常常让人忘记这里是西西里,所见所听的总是离不开希腊、阿拉伯、罗马、诺曼等字眼。西西里是个奇妙的“混搭”。
诺曼国王罗杰一定想不到,他在12世纪建造的帕拉蒂娜教堂(Palatina)会在800多年后成为巴勒莫最精彩的一处景点。这座属于他私人的小教堂体现了诺曼统治时期风行于西西里的综合建筑风格,古老的罗马圆柱支撑着它那罗马风格的内景,摩尔式的木制拱形天顶由阿拉伯风格的镶嵌图案装饰。木制天顶的装饰图案精美而复杂,反映了阿拉伯人当时的衣食住行,艺术价值类似于我们的《清明上河图》。 巴勒莫主教堂在我到西西里的第一晚去酒店的路上就远远地看见。
白天走进主教堂才发现建筑的石材是蜜色的,它1184年动工,是一座堪称记载了诺曼历史的纪念物。18世纪,教堂内部重新装饰,但外部还保留了那风格独具的综合:大门是加泰罗尼亚风格与哥特式风格的混合,奢华的15世纪作品。对于教堂,作为无神论者的我似乎只能停留在对建筑规模和装饰细节的观察上,即使带着虔诚的心情走进去,在牧师的祷告声中神情肃穆,但终究还是和上帝有遥远的距离。
第三座教堂孟瑞尔(Monreal)是一座城堡式的庞大建筑群,和巴勒莫主教堂算是同一时期的建筑和风格,但是距离巴勒莫市区大约有1个小时的路程。
由于孟瑞尔是独处于一座山上的小镇中,脱离了城市的嘈杂和破败,尤其显得威严和耐看。庞大的花园和长长的阿拉伯式回廊都是别的教堂所没有的,外墙壁上采集于火山岩的黑色条石和它城堡式的规模也让我联想起宗教的权势和多民族的融合——这可能是血与火的残酷过程。
卡塔尼亚
很奇怪的是在西西里到处可以看见仙人掌,据说到了夏季会结出红色的果子。我没有吃到红色的“仙人果”,却几乎每天早餐都能喝上红色的血橙汁——这是西西里的特产。
卡塔尼亚恢弘的多默广场(Piazza Duomo)和繁华的埃特纳大街(Via Etnea)——背景就是白雪覆盖山顶的埃特纳火山,让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扔在了埃特纳大街上。
卡塔尼亚是西西里最着名的旅游城市,这依赖于其独具特色的三大文化艺术宝藏:巴洛克艺术之城、音乐家贝里尼的故乡、活火山埃特纳。卡塔尼亚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729年的古希腊时期。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卡塔尼亚成为西西里岛最早被古罗马占领的城镇之一,之后又相继被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占据过。
多元文化曾在这里激荡融合,给卡塔尼亚镌刻上了不同时期的印迹。着名歌剧作曲家贝里尼是卡塔尼亚最引以为自豪的人物。1801年,贝里尼出生于卡塔尼亚市。他才华横溢,音乐纤巧细腻,被后人称为“歌剧音乐的肖邦”。贝里尼34岁英年早逝,却创作了许多不朽的音乐杰作,贝里尼的歌剧极富浪漫主义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歌剧中的许多咏叹调至今仍被奉为“美声唱法”的经典教材。
而卡塔尼亚最着名的是埃特纳火山,它海拔3323米,是欧洲最高、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埃特纳火山到目前为止已喷发过 200多次,次数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卡塔尼亚城虽然在历史上屡遭埃特纳火山浩劫,曾9次被火山灰掩埋,但它总是顽强地从灰烬中重获新生,正如卡塔尼亚大时钟上的铭文“我从我自己的灰烬中再生”。埃特纳最近一次喷发是2004年9月,各大图片社都配发了埃特纳火山与山下的卡塔尼亚城交相辉映的图片。那个场景一定是人生中的极致体验。
距离卡塔尼亚1个小时车程的陶米纳(Taormina)是我在西西里的完美句号。
它坐落于陶尔山(Tauro)的半山腰上,像一株盛开的龙舌兰,绚烂华丽,妩媚流畅。陶米纳视野开阔,风光迷人,东面抬头可见碧波粼粼的伊奥尼亚海,西南方则是皑皑白雪冠顶的埃特纳火山。这里有古迹、海水、雪山和衣着光鲜的意大利人,一个完美度假地的所有要素齐全,能做的就是眼睛不停地看。在陶尔山的最高处,是一座古希腊歌剧院的遗址。歌剧院建于公元前 300年间,最长的直径达209米,是西西里第二大的剧院遗址。公元200年,罗马入侵并占领了西西里岛,这个古老的歌剧院成为当时古罗马上流社会人物的聚集地,并在表演区域挖了水槽,用于上演罗马人喜欢看的海战。
置身在这断壁残垣,联想远古的繁荣昌盛以及战火硝烟,心情如同被一双布满阳光的大手抚慰,时间在指缝间流沙般地悄然淌走……
㈡ 为什么今年意大利让我们如此失望
不只是今年而已 去年的联合会杯就开始出线意大利实力大降的征兆了 去年在南非进行的联合会杯 意大利连小组都未出线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对卫冕冠军的世界杯征途感到忧虑了 现在意大利踢成这样 其实并不太出乎很多的预料 倒是意大利连新西兰都踢不赢就真的很让人失望了 毕竟新西兰就那水平 中国队都常赢他 意大利没赢得了 真的很让人无语
㈢ 中国人对于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印象应该很好的,讨厌意大利的人全是球迷
讨厌意大利人的还有意大利的产品,中国人往往对意大利印象好,主要意大利出食品,和服装,和汽车,奢侈品,其实意大利其他的都是垃圾.意大利人有个原则是:不追究责任.尽管犯错误好了,没有人会因为你犯错误惩罚你的.
所以意大利人比较垃圾,不守信用,这个有点像印度人.
㈣ 中国人为什么对意大利足球如此深情
1.因为意甲转播是最早的,转播时间是最长的。央视89就开始转播意甲,当时国人第一次关注国外足球就是意甲,德甲是好些年以后才转播的,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意甲深深影响了好几代人。70后80后估计都或多或少对意大利足球有些感情吧,90后估计都去喜欢梅西C罗了。
2.90年代的意甲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影响力巨大,有“小世界杯”之称,有米兰王朝,有荷兰3剑客,巴蒂,巴乔,马拉多纳,皮耶罗,罗纳尔多.....
3. 意大力国家队帅哥众多,男女通杀。且意大利足球身上有悲剧色彩(比如94年的巴乔那忧郁的眼神),另类的加深了人们对它的喜欢
4.心理因素的作用。喜欢一只球队和球星就像初恋一样。就比如我,从95年开始看意甲,它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虽然现在很喜欢梅西,喜欢西班牙足球,但是在内心深处的最爱还是巴蒂,就像初恋一样,感觉就是不一样。象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㈤ 面对疫情,为何意大利被迫选择“年轻人优先”的救治措施
意大利现在有10000多名确诊病例,但是他们的医疗措施准备的并不充分,就造成很多人没办法得到治疗,只能等死。
意大利现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因为意大利政府根本没想到全国会有这么多人感染,现在去准备医疗器具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他们西方的建造速度根本没办法跟我们国家相比,让他们七天建好一个医院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是随着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医院床位不够用、医疗器械不够用,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困扰着意大利,并且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全球疫情都是处在非常紧急的一个状态,我们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和预防的窗口期,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错过了窗口期就放弃治疗,疫情形势虽然很严峻,我相信通过各国的协同努力,一定可以解决这次疫情的,也希望我国出去救助的白衣天使们平安归来。
㈥ 中国人对意大利有什么看法
在意大利留学生活五年多了,说说我看到的看法吧。
这个其实分人,与时俱进并且没啥偏见的人都知道现在中国很强,中国能出国的留学生很多家境也不错,但打工的人都很拼命,抢生意,不休息,扰乱市场。(这是因为意大利人很懒,上很多小店都是十点半开门 一点午休 三点半再开门 七点就彻底关了,但华人店早八点到晚九点,周末也营业)
还有很多井底之蛙,一直活在上个世纪的意淫里,觉得意大利还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国是那个被八国联军集体侵略的那种弱国。我之前一个房东,人还挺热情,一本正经给我介绍洗衣机,电风扇,因为他觉得中国人应该都没见过,还觉得我来到意大利生活简直太幸运了,能见识到很多东西,事实上是我家十几年前就用了空调,从我生下来起家里就有洗衣机。
㈦ 为什么意大利在二战后很少被人提起
意大利是一个很搞笑的国家,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先跟从德国,后又转投到英国、美国阵营。(当然,一战是自愿的,二战是被迫的)
我认为,一个国家是否被人提起,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意大利没有类似集中营、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重大不良记录。
2、对现实的威胁。日本至今没有正式道歉,且其国内军国主义仍然存在,这样的国家,当然不能忘记。就经济实力来讲,日本世界第二,德国第四,意大利第七。综合国力意大利与日、德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且其军队在历史上表现一直不佳(很久以前的罗马帝国除外),对现实来说已无重大威胁。
㈧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对列强都只能割地赔款,为何对意大利却非常硬气
一、重建之后的北洋海军
甲午战败以后,清政府同日本之间签订了《马关条约》,打破了清王朝“同光中兴”的幻想,宣告了洋务派“自强新政”的失败。同时,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失去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北洋海军,其次也丢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以及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直接管辖,巨额的赔款也导致清朝发展近代产业、工业、强国强军的资源几乎枯竭殆尽,好不容易修建好的旅顺、威海卫军港也拱手相让给了西方列强。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个致命性原因,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后,也迫使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的生活之中。
海军统领叶祖珪也觉得刘冠雄言之有理,便向清廷汇报实情。晚清政府也胆气为之一状,立即将最后通牒掷还。色厉内荏的意大利见清政府如此坚定,发现吃不到好处也不能打了自己的脸,便未敢发动战争,强占三门湾的利益也未能得逞。
三艘军舰也好意思来中国恫吓,学英法老牌国家?你意大利要是开三十艘军舰来还差不多,况且清政府刚花重金重建的北洋海军,要是真开战那刚好还可以供北洋海军练练手。在我们的印象中,意大利这个国家好像一直就不是什么正经打仗的国家,在这次强租三门湾的事件中让刚完成统一不久的意大利王国出了大糗,是不是说当时的意大利海军就不如重建后北洋海军呢?
并不是这样,只是意大利想效仿英法这两个西欧强国,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就只开了三艘军舰来华,况且当时的晚清政府虽说腐败,但也是知道意大利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真实实力到底如何。再加上海军统领以及海天号管带刘冠雄宁可与意大利舰队开战的决心,才迫使意大利未能成功效仿英法等国成功强租三门湾。
但是在两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意大利又卷土重来了,这一次清政府并没有向上一次那样以强硬的态度对待意大利,反倒是给了意大利一笔不小的赔偿,这也让统一不久的意大利王国第一次尝到了作为西方列强的甜头!
㈨ 意大利是欧盟成员,为何欧盟方面对身陷疫情泥潭的意大利却见死不救
我觉得欧盟对意大利见死不救主要就是意大利疫情太严重,管控和治疗都太困难,再加上很多国家都自身难保,没那么多精力帮助意大利,然后就是欧洲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援助意大利对他们并没有好处,三是欧洲许多国家都爆发了疫情,欧盟更多会去先帮助疫情国家解决问题。
首先说第一点就是意大利疫情太严重,不论对意大利还是对欧盟来说,治疗这么多人是非常困难的,在疫情爆发初期,欧盟很多国家都轻视了这次疫情,总认为疫情不会到欧洲来爆发,但是意大利爆发以后,让欧洲很多国家都慌了,现在欧洲许多国家都在治理自家的疫情,防止大范围的爆发,没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去帮助意大利。
综上,欧盟不帮助意大利是有很多因素在里面的,但是我国还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去援助他们了,这一点绝对值得世界上其他国家去学习。
㈩ 意大利是欧洲有名的战五渣,各国明知道它是个累赘,为何还争相拉拢
没办法,多个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胜算大,意大利就算战斗力再差,好歹也是个国家,在差不多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他倒向哪边,哪边胜算就大些。
一、一战前,意大利站在“同盟国”一边
在“一战”前,意大利是同德国、奥匈帝国组成的共同防御公约组织。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还有领土纠纷,所以,这个同盟关系并不牢靠。德国对此也心知肚明,很担心其加入协约国一方,从而改变战局,使奥匈帝国遭受打击。所以在“一战”爆发前,德国为了让意大利在奥匈帝国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中保持中立,还是征询了这个盟国的态度。
意大利军队战斗力非常弱。不过,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于“一战”战局的改变,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奥匈帝国的打击很大,牵制了奥匈帝国的兵力,应该是意大利对协约国做的最大的贡献了。所以说,虽然意大利的战斗力很渣,但有胜于无,更胜于负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