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着名的化学品公司及其排名
巴斯夫(289.28亿美元)
道化学(278.05亿美元)
拜耳(269.48亿美元)
杜邦(253.70亿美元)
阿托菲纳(174.10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化学(159.43亿美元)
壳牌化学(137.67亿美元)
三菱化学(134.16亿美元)
阿克苏—诺贝尔(125.59亿美元)
bp化学(115.15亿美元)。
其中,bp化学公司由2000年排名第12位晋升至第10位,德固萨公司由2000年第7位下降至2001年第11位。
在此排序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排名第28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排名第51位,上海石化公司和仪征化纤公司也榜上有名,分别排名第74位和第120位。我国台湾省的南亚塑料公司、台湾化学与纤维公司、台塑集团也分列第66位、第86位、第95位。
2. 意大利的企业怎么样
建议:千万别进意大利公司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在欧美公司中,意大利公司算是最小气最抠门的公司。
跟德资、美资、法资、瑞士、丹麦、西班牙的相比,意大利公司是最差劲的,只能说比大陆民营好一点儿。
2. 由意大利公司的性质决定的:
意大利这个国家很小,差不多中国一个省那么大,所以资源很少。成气候的大公司、正规公司很少的。
所以绝大多数的意大利公司均是私人老板,说白了就是民营企业,跟大陆民营企业一样。
而这些意大利民营企业为了逃避意大利政府的监管,一般不选择上市。
意大利人在中国开立分公司,目的就是一个,降低成本,当然降低员工工资也是关键的。
3. 薪资福利均比较差劲,一般在大陆设立办事处或工厂,意大利公司针对薪资与福利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特别是针对每年的调薪幅度与升职机会的规定,所以在意大利公司一般很难加薪升职。
另外,意大利公司出差,没有任何出差补贴,而且出差很累的。
4. 由意大利人的做事做人的秉性决定的:
意大利人做事像疯狗一样,催你做事时急躁地像条狗,一般做事很不礼貌,比较没有条理性,喜欢唧唧歪歪的。
所以,意大利人做事经常一惊一乍似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与精神恍惚。
另外,意大利人比较散漫,因为意大利这个国家假期特别多,动不动就放假,所以养成意大利人做事比较拖延比较散漫的恶习,所以有时中国跟意大利人做生意,一个样品的确认要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
很多事情犹如石沉大海的感觉。
补充:意大利人在欧洲里面算是最没素质的,跟中国人差不多,喜欢唧唧歪歪、不喜欢排队、很随便的感觉。意大利老外每次来中国,几乎所有的意大利老外均要找blue massage(足浴按摩),他们比较好这口。
意大利人,表面上看很帅气、很礼貌、很友好,但实际上他们骨子里很精明、很坏的,而且喜欢跟中国人谈生意杀价,一般他们从中国采购,至少砍价60%以上,他们才会下订单。所以,中国的外贸业务员跟意大利人或是其他国家的老外谈判时,千万不要压缩我们的利润空间。
5. 需好好调研一下意大利办事处或工厂,若你想去这样的企业。
如果你去的意大利办事处或工厂,员工数量很少,且公司负责人是大陆人,那你就要警惕了。
一般大陆人做意大利公司的负责人,有两种可能,英语还行或会意大利语,这种人也许曾经在意大利读过野鸡大学。
但是,针对公司的一些政策或福利待遇的话,这样的负责人会隐瞒一些,此时作为员工的话就很难知道总部的政策与规定,特别是针对五险一金、租房补贴、交通补贴、出差补贴、差旅报销、差旅酒店标准、绩效奖金、是否加薪、加薪幅度、晋升机会、年终奖、采购佣金、销售提成奖金方面,员工往往会吃大亏的。
比如租房补贴,有的公司每个月报销租房补贴的,总经理不告诉你,他自己可以坑掉这部分钱的。
比如交通补贴:很多公司每个月有900左右的交通补贴,总经理不告诉你,他自己又可以坑掉这部分钱的。
比如出差补贴,公司总部可能有出差补贴,但中国分公司总经理隐瞒这个实情,结果他自己坑了这笔钱。
比如出差酒店住宿标准,也是同样的问题,总部规定800上限的规定,但总经理说只能住250的,差额他又吃了。
比如年终奖、采购佣金、销售奖金,总部拨了30万,但是他只拿出5万出来分,结果他可以坑掉25万。
比如加薪幅度、晋升机会,总经理有时会隐瞒实情的。
所以,去意大利中国分公司之前,必须先调研一番,千万别傻傻呼呼的就进去了。
另外,若有老外在中国任职,或做总经理,或有很多老外在中国工作的话,那这样的意大利公司又不一样了,相比较而言,任何欧美公司,只要有老外在中国任职,这样的公司待遇相对而言,会好一些。因为老外通常会按国外的待遇对员工(可能略低一点儿)。
但是,若大陆人做负责人,那员工就彻底地歇B了。大陆人喜欢搞自己人,是民族劣根性,喜欢坑钱,隐瞒实情。
可NND这钱,是老外给员工发的呀,真不敢想象这样的大陆人做负责人的心里变态与扭曲到何种地步?
事实说明,这样的人,在职场中,只能一个词慨括“低能下流”,而且这种没有职业操守的人,也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只能说,是职场过程中的,过渡产品,也终究被市场竞争所淘汰与摈弃。
6. 意大利公司一般喜欢蓄意夸大宣传:
很多意大利公司,在意大利其实也就是很小的公司,可能也就是一两百人,甚至这样的公司倒闭过很多次,且被并购过很多次了,另外其产品的性能与销售状况可能也很糟糕,但是他们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往往喜欢夸大自身的实情,所以很多员工到了这样的公司之后不管做什么职位,发现工作中的阻力与困难很多,此外待遇与福利肯定也会大大折扣,所以这跟蓄意夸大宣传有关。
7. 意大利公司往往在中国水土不服,经营状态惨不忍睹,所以很多企业成立与倒闭也就在短短几年时间以内。
意大利人想打开中国的市场的困难重重,其中最关键的两点是,
第一, 产品本身的设计与价位不符合中国市场。意大利人设计其实很挫的,不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点,千万别迷恋意大利服装与珠宝设计什么狗屁玩意,那都伪文艺狗屎们喜欢挂肛门边上的词(sorry我的粗鲁),而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的穷追猛赶式地发展,国人的审美视角与生活品质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价格方面,刚开始要做中国市场,产品进口来中国销售,价位没有任何优势,且喜欢打着“纯进口”“高端品牌”的幌子进军高端产业,但产品的品质与性能在国内而言并没有任何优势,更何况价格。
第二, 不按中国人做生意的法子办事,比如该塞回扣的要塞、该请吃玩乐要请,总之回扣与活动经费的预算要充足,但往往老外在这方面很傻逼了,他们除了来中国好玩blue massage以外,就不好不懂在中国做生意的销售潜规则,所以老外蠢蠢地坚信自己的产品质优价廉,绝对是市场的宠儿,但往往在国内销售时碰得头破血流、迟迟打不开中国市场,久而久之只能关闭中国分公司。
所以,在进一家意大利公司之前,必须彻底了解这家公司背景,包括:产品类型与市场销售状况,以及经营前景。
因为说实在的,意大利公司在中国不是很多,而且我们知道的也太少,没有太多的参考资料,而且意大利公司的口碑好像一直不被较好。
像人家德资、瑞士的、丹麦的、法资、美资的、西班牙的,几乎都不要说了,公司的口碑与形象几乎均比较好。
为什么?因为意大利在欧洲,只能算是二流的国家,国民失业率很高,所以意大利民营企业待遇高不起来是肯定的。
8. 小心意大利公司的垫钱问题:本人经历,曾经就职一家意大利公司,但是每个月公司都要我个人垫付购买一些办公用品、厂商样品、量测仪器、物流用品等东西,尽管月底均是以报销的形式退还给我,
但是觉得这样的公司很下流、很操蛋,凭什么拿员工自己的工资作为公司的周转资金,我们之前那个傻逼中方负责人还理直气壮地的唧唧歪歪,关键是给员工很低的工资,而且还叽歪地要员工每个月拿出自己的钱作为公司的周转资金,很荒淫无耻,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垃圾公司。这位中方负责人,跟意大利人一样,都属于纳粹野狗。
9. 警惕意大利公司的中方负责人,
若意大利中国分公司是中方负责人,在面试时,其实也是相对地,需多观察其形态举止、年龄素养、婚姻生活、面相五官,需判断此人是否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胆量肚量、做事魄力与能力等,因为职场如官场,很多负责人如朝廷庸臣,但最可怕的是这样的庸臣,可能也是个奸臣老狐狸,所以中方负责人的人品很重要的。否则会打乱你的职场规划。
来这样的公司,待几个月,还不如不来。
所以选择一个公司,包括调查公司背景、产品类型与销售情况、福利待遇、老板人品、公司未来计划等,很关键。
10. 意大利公司的语言问题:意大利人一般英语很一般,除了销售与采购,其他部门的老外英语很一般,
若你英语很好的话,来意大利公司工作对你个人而言,是极大的损失与衰退,不建议你进意大利公司。建议去德资、美资。
若你口语一般,也只能在这样的公司过渡待2-3年,这样的公司一般2-3年,你就稍微有所锻炼,然后考虑进更好的公司。
意大利公司,对语言口语的提升不是很大,会有所接触,但用的不多。
总之,意大利公司,不建议各位就职。
简单地说,要注意以上10个问题,即意大利公司也是民营企业;来中国目的就是为了压低成本,薪水福利有限;意大利人做事做人较差劲;公司会蓄意宣传;水土不服,经营前景堪忧;需员工拿工资当周转资金;中方负责人品问题;语言与提升空间问题等。
以上,请各位求职者与应聘者,需多花功夫考察与调研,然后再做决定,至少是能去德资、美资不去意大利公司。
此外,若意大利公司不怎样,还至少能去台资、日资也不去意大利公司,因为台资、日资比较规范一些,做事比较规矩与守信。
3. 意大利埃尼集团的中国发展
1958年,埃尼开始与中国开展业务,按协定向中国提供肥料与合成橡胶。80年代,埃尼与中国交往日益密切。1980年参与中国的石油勘探与开发。以后几年,埃尼与北京化工研究所、中国石化总公司、燕山石化公司、中国化工部等就合成橡胶的技术开发。石油化工与合成材料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1983年,埃尼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共同合作,在中国南海共同进行石油的勘探和生产。埃尼在此合资集团中占163%的股份。
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地位的日趋重要,而成为各国发展海外业务的重点。
1992年,埃尼为中国吉林化工集团的10万吨/年a-醇工厂承担部分设计和工程建设工作。同年,与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签订3800万美元的合同,在茂名石化公司建一套10万吨/年乙苯/苯乙烯装置。1994年,埃尼与江苏合作,建立太仓埃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万美元,年产Carbofuran农用杀虫剂1000吨。
1995年,埃尼完成在南中国海两个重要油田(HZ32.2和HZ32.3)的建设,已于1995年底投产,产量为300万吨/年。1996年8月,埃尼获得了在塔里木盆地的第14合同地块,至今在中国获得的区块总面积已达4万平方公里。
1997年3月,埃尼获得南京化肥厂项目的合同,日产1000吨合成氨/1750吨尿素,并提供相应的专有技术。工程服务,工程监督与关键设备的采购。5月,埃尼签订了一项关于从陕西到广州煤气水浆运输管道可行性研究的协议。6月,埃尼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专门为在中国境外共同开展石油上游项目而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各占50%股份)。
现今,中国在埃尼集团业务规划中处于重要和优先的战略位置,它将继续在中国:
--发展和巩固油气勘探与开发。
--参与天然气发展项目,包括取得气田开发权、参与天然气进口、国内分销和下游业务的战略项目。
--适度参与石油下游项目的开发。
--巩固埃尼集团在化肥领域已获得的领先地位,并积极参与计划中石化项目的工程服务,与管道铺设及炼油厂工程。
埃尼在中国北京和上海设有办事处。此外,在深圳蛇口有阿吉普(Agip)公司的代表处;在香港有阿吉普石油和埃尼化学公司的代表处;在库尔勒有阿吉普公司代表处。
4. 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
1.规模
1996年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105.20亿英镑,净利润2.75亿英镑,资产总值90.51亿英镑,负债总额54.45亿英镑,现有职工6.3万人。2015年主要化工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52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55万吨、对二甲苯(PX)33万吨、三氯乙烯10万吨、化肥90万吨、二氧化钛55万吨、KLEA制冷剂5.5万吨。该公司1992~1996年分地区、分部门的销售构成情况见表2、表3。
2.业务分布
(1)油漆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油漆涂料生产商,在26个国家进行生产,并在其它10个国家注册商标,产品主要集中于装饰和保护涂料、车辆维修漆、食品及饮料罐用油漆。主要的商标品牌有:'Dulux'、'Glidden'、'Maxilite,、Autoco1o,及最近收购的'Fu11erO'Brien'、'Devoe'、'Coral'、'Alba'、'Inca,、St.Clair,和ColorYourWorld'。1996年油漆销售量超过10亿升,居世界领先地位。
(2)材料
主要包括丙烯酸、聚氨酯、薄膜三类业务。它是世界最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专用丙烯酸酯的生产商,生产装置遍布欧洲、亚洲及北美地区,是唯一在这三个地区均有生产能力的公司。它是世界领先的聚氨酯化学品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基系列产品的全球生产商,在英国、荷兰、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及中国台湾省建有生产厂;它是世界领先的聚酯薄膜生产商,产品包括Melinex,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Kaladex'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及聚丙烯薄膜,生产点位于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日本。尽管在年度报告中将薄膜业务放入材料部分,但在经营中薄膜仍作为聚酯业务的一部分。
(3)炸药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工业炸药和引爆系统的供应商,同时提供爆破服务。主要的生产装置位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南非、印度、英国、巴西、墨西哥、菲律宾、智利、中国台湾省和加纳。产品主要用于采矿、采石、建筑和地震勘探业。
(4)工业化学品
主要包括化学品和聚合物、聚酯、功能性化学品及钛白粉业务,聚酯和功能性化学品是1996年从原化学品和聚合物部门分离出来成立的。公司的化学品和聚合物部门是西欧重要的石油化工及通用工业化学品的制造商。其石油化工产品包括由石油分馏而产生的大宗中间产品,例如乙烯、丙烯和芳香族化合物,还包括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如甲醇、氨、二氧化碳及化肥:通用工业化学品包括从大宗的氯和烧碱到作为CFC替代品的更专用的氯和氟的衍生物。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是世界重要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和PET的生产商之一,其PTA的生产点主要在英国和中国的台湾省,PET则主要在英国和美国进行生产,以'Melinar'为商标出售。公司的聚酯业务还包括用于饮料瓶和专用包装的聚酯聚合物的生产。
功能性化学品部分包括表面活性剂、Katalco、润滑剂、胺及其它功能性化学品业务。其中,表面活性剂占世界市场的一半以上,在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尼、泰国和印度进行生产;Katalco在英国和印度生产催化剂并在全球进行销售,其它功能性化学品包括用于医药的'Tracerco'和用于绝热和汽车业的'Saffil'。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二氧化钛颜料生产商,在欧州有五个生产厂,其它在马来西亚、南非和加拿大有生产厂,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莱克查尔斯的一工厂中持有50%的股份。
(5)地区性业务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地区性业务部门负责在英国以外的业务,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一些是与当地公司合作。它的目标是超过当地及国外的竞争对手。该部门三分之二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澳大利亚,同时在加拿大、巴基斯坦、阿根廷和印度也有重要的业务。1997年公司决定出售所持ICI澳大利亚公司的股份。
生产经营数据
1996年是化学工业的下降期,作为化工公司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亦不能脱离此循环的影响。尽管油漆业务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聚酯。二氧化钛和氯的价格暴跌,总体上看销售额只比1995年增加2.4%,净利润比上年下降48.6%,跌幅较大,资产负债率60.16%。表4~表6分别给出了公司1992~1996年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主要经营指标表。
1997年上半年尽管公司的产品销量增加5%(其中收购提供l%),但由于价格平均下跌5%(其中聚酯中间体和钛白粉分别下降27%和15%)及英镑坚挺的影响,销售额为49.67亿英镑,比1996年同期下降6.23%;特殊项前净利润0.79亿英镑,同比下降64.41%。
5. 意大利化学集团怎么样
意大利化学集团怎么样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差距明显。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国”。
截止到2011年意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际汇率标准)国内生产总值:2.036687万亿美元(世界第七);
(国际平价购买力)国内生产总值:1.177114万亿美元(世界第十);
(国际汇率)人均GDP:33828美元(世界第22);
(国际平价购买力)人均GDP:29418美元(世界第27)。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4%;
通货膨胀率(2011年12月):2.8%;
失业率(2011年12月):8.9%(欧盟平均失业率10%)。
意大利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第八贸易大国、第八出口大国。20世纪先后有9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奖。基础研究中的物理与天文、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高新技术领域如空间技术、信息通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核能、农业领域等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意大利的人均GDP为36,130美元(2011年数据),2001年全国就业总人数2151.4万,新增就业岗位43.4万,同比增长2.1%。其中农业人口112.6万,同比增长0.6%;工业人口684.1万,同比增长1.1%;建筑业人口170.7万,同比增长5.5%;服务业人口1354.8万,同比增长2.7%;失业人数206.1万,占9.5%。
意大利自然资源贫乏,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等能源和大理石、粘土、汞、硫磺以及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国内市场需求,75%的能源供给和主要工业原料依赖国外进口。意大利传统重要可再生能源为地热和水力,地热发电量为世界第2仅次美国,水力发电为世界第九。意大利一直重视发展太阳能,2011年意国是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国(占世界份额4分之一),意大利国内可再生能源供给比例已经达到能源总需求25%。
6. 意大利化学教育或者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在过去的5年里,随着化学专业(纯理论的、工业的和药物的)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大增多,意大利的化学工业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普通公众对化学感到怀疑和惧怕的态度。化学对日常生活日益增长的影响要求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化学是什么,并尽力在因化学的发展而产生的益
7. 请问这是哪个意大利仪表/阀门厂家生产的程控阀门高分重谢!
要找外国的公司去google比较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蒙特爱迪生公司(Montedison S.P.A)
地址:Foro Buonaparte 31,1-20121Milano,Italy
蒙特爱迪生公司是意大利私人垄断资本组织,意大利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化学工业最大的垄断集团。公司总部设在米兰。1991 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为139.71 亿美元,资产308.47 亿美元,雇用职工7.28 万人;按销售额大小排列,为意大利第四人工业公司,仅次于国家碳化氢公司、工业复兴公司和菲亚特公司。
蒙特爱迪生公司是欧洲第五、世界第八大化学工业集团。
1991 年,按销售额排列,在世界大公司中居第89 位。蒙特爱迪生公司是欧洲第三大腈纶生产者,欧洲最大的聚丙烯纤维生产者,抗肿瘤药物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另外在抗菌素、血管扩张和抗风湿药物方面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一)
蒙特爱迪生公司于1966 年由当时意大利最大的两家化学公司蒙特卡蒂尼公司(Montecatihi S.P.A.)和爱迪生公司(Societa Edison)合并而组成。
蒙特卡蒂尼公司创建于1888 年,是在若干家小企业合并的基础上组成。最初只有200 万里拉的资本,从事铜矿和硫磺的开采活动。从1922 年起进入化学领域,生产化学产品。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公司成为意大利的硫酸、氨、化肥和染料等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到50 年代中期,他生产的化肥、合成纤维和染料占意大利总产量的一半,并将经营业务扩大到电力、银行和产品销售服务。1962 年,蒙特卡蒂尼公司的一家专门从事电能生产和分配的于公司萨德公司被国有化。从1964 年到与爱迪生公司合并,蒙特卡蒂尼公司垄断了意大利尼龙生产的l00%、硫磺90%、染料90%、塑料85%、化肥和合成橡胶80%、药品和炸药65%,成为当时意大利最大的化学和采矿企业。爱迪生公司于1888 年创建于米兰,原来主要经营电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迪生公司己成为意大利的工业最发达的西北部地区主要电力供应者,还向米兰供应煤气;同时从事钢铁、电子设备、家用器具、机床方面的业务。
1950 年,公司的经营活动扩大到化学和合成纤维。
1962 年,爱迪生公司的电力活动被国有化,但他仍然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化学公司,仅次于蒙特卡蒂尼公司。
随着西欧共同市场的建立,意大利的这两家公司在化学领域的产销活动都获得了发展,但是他们面对着强大的竞争者一联邦德国的拜耳公司、赫希斯特公司和巴登苯胺与苏打公司以及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竞争,于是两家公司于1966 年正式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成为意大利实力最强大的化学工业公司,在规模和生产能力方面已足以对付竞争者的挑战。从1968 年起,国家资本通过工业复兴公司和国家碳化氢公司不断渗与该公司,获得19.6%的股权。在90 年代初,该公司采取“非国有化”措施,将国家资本出售给别的私人集团,同时进一步加强集团的国际化活动。ഊ
(二)
蒙特爱迪生公司控制的工商业公司有175 家,其中106 家在国内。他的斯但达百货公司在全国128 个城市中设有228 家分店。集团拥有的重要公司有:蒙特纤维公司、意大利卡洛·埃尔巴医药公司、斯尼亚粘胶公司、塔克尼蒙特公司、西西里爱迪生公司、意大利法尔姆公司、蒙特维基安公司、阿克纳公司、科克塔里阿公司、埃尔巴蒙特公司等。集团还拥有187 家工厂,其中154 家在国内。国内工厂各地都有,十分分散。
70 年代以来,蒙特爱迪生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销售额增长不快。
1969 年,集团销售额为23.16 亿美元,1991 年为139.7 亿美元,增长幅度相对其他公司来说比较慢。其中,销售额绝大部分是国内实现的。化肥和化学制品构成了销售额的绝大部分。
(三)
蒙特爱迪生公司设有7 个部,他们是:基础化学产品部、塑料部、农业化学部、工业化学部、染料及有关产品部、工程部及公共事业部。蒙特爱迪生公司主要从事农业化学、基础化学产品、塑料以及合成纤维的生产,主要产品有:无级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原材料、乙烯、氯、硫酸、合成氨、弹性体、染料、涂料、颜料、工业添加剂、溶剂、医药品、化肥、兽药、饲料添加剂、聚丙烯纤维、晴纶等。
同时,该集团还兼管工程和建筑业务,特别是在1973 年建立了塔克尼蒙特公司,专门从事工程设计和承建项目,如设计安装工业设备、承建贮存设施、货站、电站和公共设施,还进行咨询、工艺设计、工程设计、人员培训、试车等业务活动。
另外,蒙特爱迪生公司还从事电子设备、家用器具、机床等生产,在商业、保险和银行部门也有参股,并控制意大利的《信使报》,在新闻界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70 年代中期以来,该集团认真从事改革产品结构,减少重化产品的生产,加速轻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制药领域的活动,研制和增加新产品,如加强对治癌药物和农药的研制,并扩大其生产。
(四)
蒙特爱迪生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他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设有69 家公司,30 多家工厂。国外活动主要在德国、西班牙、荷兰、爱尔兰、马尔他、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国外的重要公司有爱迪生国际公司、荷兰氮素公司、比利时合成胺产品公司、瑞士化学和矿产品贸易投资公司,德国维尔斯股份公司等。
该集团的化学产品,除了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作为重要市场外,还销往其他国家,如把无机化学产品、化肥等出售给埃及、南斯拉夫、西班牙、中国等。从1950 年以来,该公司为世界一些国家承建了300 多项工业设备工ഊ程;最近10 多年来,他为前经互会国家提供和安装了多套石油化工和化工厂设备。
8. 意大利公司待遇怎么样
建议:千万别进意大利公司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在欧美公司中,意大利公司算是最小气最抠门的公司。
跟德资、美资、法资、瑞士、丹麦、西班牙的相比,意大利公司是最差劲的,只能说比大陆民营好一点儿。
2. 由意大利公司的性质决定的:
意大利这个国家很小,差不多中国一个省那么大,所以资源很少。成气候的大公司、正规公司很少的。
所以绝大多数的意大利公司均是私人老板,说白了就是民营企业,跟大陆民营企业一样。
而这些意大利民营企业为了逃避意大利政府的监管,一般不选择上市。
意大利人在中国开立分公司,目的就是一个,降低成本,当然降低员工工资也是关键的。
3. 薪资福利均比较差劲,一般在大陆设立办事处或工厂,意大利公司针对薪资与福利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特别是针对每年的调薪幅度与升职机会的规定,所以在意大利公司一般很难加薪升职。
另外,意大利公司出差,没有任何出差补贴,而且出差很累的。
4. 由意大利人的做事做人的秉性决定的:
意大利人做事像疯狗一样,催你做事时急躁地像条狗,一般做事很不礼貌,比较没有条理性,喜欢唧唧歪歪的。
所以,意大利人做事经常一惊一乍似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与精神恍惚。
另外,意大利人比较散漫,因为意大利这个国家假期特别多,动不动就放假,所以养成意大利人做事比较拖延比较散漫的恶习,所以有时中国跟意大利人做生意,一个样品的确认要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
很多事情犹如石沉大海的感觉。
补充:意大利人在欧洲里面算是最没素质的,跟中国人差不多,喜欢唧唧歪歪、不喜欢排队、很随便的感觉。意大利老外每次来中国,几乎所有的意大利老外均要找blue massage(足浴按摩),他们比较好这口。
意大利人,表面上看很帅气、很礼貌、很友好,但实际上他们骨子里很精明、很坏的,而且喜欢跟中国人谈生意杀价,一般他们从中国采购,至少砍价60%以上,他们才会下订单。所以,中国的外贸业务员跟意大利人或是其他国家的老外谈判时,千万不要压缩我们的利润空间。
5. 需好好调研一下意大利办事处或工厂,若你想去这样的企业。
如果你去的意大利办事处或工厂,员工数量很少,且公司负责人是大陆人,那你就要警惕了。
一般大陆人做意大利公司的负责人,有两种可能,英语还行或会意大利语,这种人也许曾经在意大利读过野鸡大学。
但是,针对公司的一些政策或福利待遇的话,这样的负责人会隐瞒一些,此时作为员工的话就很难知道总部的政策与规定,特别是针对五险一金、租房补贴、交通补贴、出差补贴、差旅报销、差旅酒店标准、绩效奖金、是否加薪、加薪幅度、晋升机会、年终奖、采购佣金、销售提成奖金方面,员工往往会吃大亏的。
比如租房补贴,有的公司每个月报销租房补贴的,总经理不告诉你,他自己可以坑掉这部分钱的。
比如交通补贴:很多公司每个月有900左右的交通补贴,总经理不告诉你,他自己又可以坑掉这部分钱的。
比如出差补贴,公司总部可能有出差补贴,但中国分公司总经理隐瞒这个实情,结果他自己坑了这笔钱。
比如出差酒店住宿标准,也是同样的问题,总部规定800上限的规定,但总经理说只能住250的,差额他又吃了。
比如年终奖、采购佣金、销售奖金,总部拨了30万,但是他只拿出5万出来分,结果他可以坑掉25万。
比如加薪幅度、晋升机会,总经理有时会隐瞒实情的。
所以,去意大利中国分公司之前,必须先调研一番,千万别傻傻呼呼的就进去了。
另外,若有老外在
9. sasol(china)这个企业如何
楼主你好!你所说的的sasol(china),应该是指沙索(中国)。
沙索(SASOL)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燃料和石化产品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50年,总部设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下设9个主要大公司,业务领域涉及矿产、合成燃料、化学、油品、气体、科技、石油和金融。
沙索烯烃和表面活性剂是沙索化学的全球性分支机构,是沙索公司2001年3月31日收购德国康迪雅化学有限公司后,将前康迪雅与前沙索a-烯烃的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沙索烯烃和表面活性剂生产和经营多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中间体,是面向全球客户的国际领先的供应商。
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位处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公司前身为1996年德国RWE-DEA集团与南京表面活性剂厂合资建立的南京康迪雅化学有限公司。2002年11月公司成为沙索烯烃和表面活性剂的全资子公司后更名为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和经营表面活性剂,同时作为其母公司和海外厂家在中国包括香港地区业务推广的代表。其客户为国内和国际的民用洗涤和工业清涤、个人护理、纺织、皮革、造纸、金属加工、电镀、焊锡、涂料、油墨助剂等行业的厂家,其中很多为该行业的最大或知名企业。
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内的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目前有两大生产车间:(1)SO3与醇醚磺化生产醇醚硫酸盐系列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脂肪醇与环氧乙烷乙氧基化生产醇醚系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的先进的且以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设备来自意大利Ballestra。
其新的工厂也将设立在南京化学工业园内,目前正在筹划中,主要是环氧丙烷等项目。
望采纳。
10. 全球五大化学公司是什么
全球25大化学公司:
1 巴斯夫 Basf http://www.corporate.basf.com/en/?id=mIabP9FwObcp2x0
2 拜尔 bayer http://www.bayer.com/
3 陶氏化学 Dow http://www.dow.com/
4 杜邦 Dupont http://www2.pont.com/DuPont_Home/en_US/index.html
5 阿托菲纳 ATOFINA
6 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http://www.exxonmobilchemical.co... hemicalHomePage.asp
7 阿克苏-诺贝尔 Akzo Nobel http://www.akzonobelyx.com/
8 三菱化学 Mitsubishi Chemical http://www.m-kagaku.co.jp/
9 英国石油 BP http://www.bp.com/
10 德固萨 Degussa http://www.degussa.com
11 壳牌 Shell http://www.shell.com/home/Framework?siteId=china-cn
12 ICI http://www.ici.com/ICIPLC/home/index.jsp
13 沙特基础工业 Sabic http://www.sabic.cn/
14 旭化成 Asahi http://www.asahi-kasei.co.jp/asahi/jp/
15 住友化学 Sumitomo Chemical http://www.sumitomo-chem.co.jp/
16 液化空气 AIR LIQUIDE http://www.airliquide.com/en/home.html
17 三井化学 Mitsui Chemicals http://www.mitsui-chem.co.jp/cn/index.htm
18 通用电器 GE http://www.ge.com.cn/
19 大日本油墨化学 DIC http://www.shdic.online.sh.cn/
20 亨斯迈 Huntsman http://www.huntsman.com/
21 英国氧气公司 BOC http://www.boc-gases.com/
22 罗地亚 Rhodia http://www.rhodia.com.cn/cws/hom... &bmLocale=zh_CN
23 PPG http://corporateportal.ppg.com/P... ness_site_guide.htm
24 罗门哈斯 Rohmhaas http://www.rohmhaas.com.cn/
25 汽巴精化 Ciba http://www.cibasc.com/zh-cn/cmp-ww-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