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意大利怎么不把梵蒂冈与圣马力诺这两个小P国给灭了
这两个小国能够存活至今有很大的历史原因。
在西罗马帝国破灭以后,意大利地区长期分裂,邦国林立。同时,欧洲进入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梵蒂冈以前是叱咤风云的教宗国,理论上在中世纪是拥有整个欧洲的(当然实际上则是欧洲各个王国各自为政了)。在欧洲,除了神圣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包括后来的奥斯曼帝国)以外,就只有教皇是有帝冠、有资格称帝的。后来,随着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取得帝冠建立法兰西帝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教皇就彻底成为一个空壳,大家也就不再遵奉他为正主了。但毕竟教皇以前还是大家的皇帝,大家决定给他留点面子,所以给他留了一座小城也就是梵蒂冈城,并且保证不再侵犯。
圣马力诺则是因为对意大利统一的领导者有恩,所以得以保留。19世纪中叶,意大利走向统一,红杉军领袖曾经跑到圣马力诺去避难,圣马力诺不但保护了他还给了他用来统一意大利的资金和资源,所以他很感谢圣马力诺,表示虽然咱都是意大利人但我还是不强求把你统一了,我尊重你的想法,咱各过各的吧。(在统一这方面外国人的脑回路的确和咱不太一样……)当然不得不说,虽然圣马力诺名义上是独立的,但是各方面都依赖于意大利,基本上跟统一了没啥两样,可以理解为附庸国那种感觉。
这样一来,梵蒂冈和圣马力诺就活到了今天。虽然现在是小,但一个曾经有着叱咤风云的辉煌历史,另一个曾经对意大利有恩,所以还是要尊重他们的。
Ⅱ 意大利为什么不吞并梵蒂冈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这样想,教皇是基督在人间的代言,梵蒂冈如果属于意大利,教廷也就是在意大利的土地上,是不是说意大利对教廷就拥有管辖权,所以教廷一定拥有自己的土地,保持独立的身份。意大利也不好拒绝教廷的意见,毕竟教廷在全世界基督徒中拥有很高的影响力,闹僵了影响很不好。如果从历史上讲,罗马极其周边的土地是教宗通过合法途径得来的,并建立教宗国。具体参加网络。
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宗(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宗国,直辖领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 遥望梵蒂冈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领土愈来愈少,半岛北方的萨丁尼亚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者之后,更主导成立了意大利王国。身为教宗国首府的罗马城面临统一在即,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身为“教会的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Ⅲ 意大利为什么不吞并梵蒂冈
拉特兰条约。
19世纪中叶,意大利逐渐统一。当时的意大利王国杀入罗马城,教皇不得不退居梵蒂冈宫中。忌惮于教皇在全世界天主教徒当中的影响力,意大利政府军不敢贸然进攻,势单力薄的教皇也无法组织军队收复失地。双方就这样处于尴尬的胶着状态。
后来还是那个臭名昭着的墨索里尼打破了这种沉默。墨索里尼上台后,为了寻求宗教势力的支持,在1929年与教皇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从意大利独立出去,成为永久中立国,不参与国际事务的纷争。
简介
公元6世纪,基督教获得了罗马城的实际控制权,教会的最高神职人员被尊为“教皇”或“教宗”,并在罗马城的西北角修建了奢华的梵蒂冈宫殿。
公元8世纪,教皇的辖区遭伦巴德人入侵,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出兵意大利,打败了伦巴德人,并将罗马城和周边领土送给了教皇,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丕平赠土”。
Ⅳ 意大利为什么不侵略梵蒂冈
这个你需要了解梵蒂冈的历史。罗马教皇就住在那里。梵蒂冈,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早在西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伯多禄(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宗(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范围广及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领土愈来愈少,半岛北方的萨丁尼亚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者之后,更主导成立了意大利王国。身为教宗国首府的罗马城面临统一在即,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身为“教会的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
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掌握意大利政权后与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圣座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其领土位于梵蒂冈城,称为梵蒂冈城国,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此条约正式解决了圣座与意大利政府间多年的困扰。
Ⅳ 弹丸之地的梵蒂冈,为什么没有被意大利吞并呢
很多人都会好奇,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城中之国,梵蒂冈为什么没有被强大的意大利吞并?
故事要从罗马帝国说起。
虽然现在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在传播的早期,它是被罗马帝国定为邪教,并遭到举国封杀的。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罗马帝国的君主意识到,基督教宣传的和平、友善,“左脸被打了右脸还要拿给他打”等观念非常利于帝国的统治,于是把基督教立为国教,还把罗马城里的拉特兰宫送给教会办公。
至此,曾经繁盛一时的教皇国成为历史,梵蒂冈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虽然只剩区区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全世界天主教徒心中,地位丝毫未减。
Ⅵ 意大利为什么不把梵蒂冈占领
梵蒂冈是教皇国,有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作为后盾,没人敢冒这个风险的。
Ⅶ 二战期间的法西斯意大利,为何没将梵蒂冈给吞并
二战的时候意大利没有直接的吞并了梵蒂冈呢?原因是,留着梵蒂冈的作用比多一点领土的价值要大很多啊。要知道教皇从古至今都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最高信仰,在天主教徒的心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为了区区弹丸之地,意大利出兵征伐梵蒂冈,那就是与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为敌,四面树敌,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结果也是得不偿失。而签订了条约后,双方从敌对关系转为友好,要知道,多个朋友怎么也比多个敌人要好。
Ⅷ 意大利为什么不收复梵蒂冈
因为意大利信仰天主教。
信徒怎么会去灭教皇呢?
梵蒂冈原本是属于意大利的地盘。
后来故意划分出来,赠送给教皇的。
意大利人,也就是圣经中所说的:罗马人。
当时的犹太人,被罗马人殖民。
如果没有这段殖民的历史,那么,当今的基督宗教,也不可能发展的那么大。
历史,是很奇妙的。
Ⅸ 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梵蒂冈、圣马力诺,为何不会被吞并
因为圣马力诺对意大利有恩,而梵蒂冈这个国家尽管面积与人口位于全球末位,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梵蒂冈在天主教的地位,使其在全球都能拥有堪比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因为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该国的国家元首就是天主教皇,他不仅是是这个弹丸小国的最高统治者,还是全世界10多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神权”。所以意大利自然不敢吞并梵蒂冈。
历史上,在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中,意大利就没有“吃掉”圣马力诺和梵蒂冈,鉴于梵蒂冈的巨大影响力和圣马力诺人民的友好和智慧,现在就更不会了,这样反而显得意大利更大度和包容。再说了从面积上来讲,圣马力诺和梵蒂冈对于整个意大利半岛来讲,这“一村一镇”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保留这两个国中之国,对于意大利而言是锦上添花之举,没有任何害处,这样的袖珍国家对意大利而言没有任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