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世纪最大的器乐曲集——15世纪早期的《法恩扎抄本》
从罗马-法兰克圣咏的时代到15世纪初,整个中世纪留存下来的音乐几乎都是声乐。从虔敬的修道院礼拜仪式音乐到典雅的宫廷歌曲,从宗教和世俗结合的多声部的经文歌到多愁善感的贵族圈子的牧歌,无不是以人声占主导地位。中世纪的器乐曲相对来说比较稀有,例如《罗伯茨布里奇抄本》(Robertsbridge Codex)、《国王尚松集》(Chansonnier Roi)和《伦敦手稿第29987号》都证实了这一点。一方面,旋律优美、结构平衡的特罗巴多(troubadour)、特罗威尔(trouvère)及恋诗歌手的歌曲和音响层次丰富的复调作品为中世纪音乐的形成提供了模型,另一方面,当时的音乐理论继续其思辨传统,而这对音乐表演惯例来说并不重要。
在中世纪盛期和晚期的音乐生活中,器乐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丰富的图像学和文献资料提供了佐证。有时候看起来器乐甚至比声乐还占优势。许多特罗巴多和特罗威尔的诗歌证实了听众们如何在诸如埃斯坦比耶(estampie)的舞蹈中立即获得欢愉。在几乎所有的教会和世俗节庆中都可以发现一小群器乐演奏者,他们通常演奏琉特琴、竖琴、维埃尔琴、笛子、管风琴、肖姆管和各种打击乐器。尽管如此,也很难确切地说出这些乐器是如何演奏和使用的,因为在图像学证据里天使和凡人音乐家演奏乐器的造型只是一种象征,而非真正的表演。同时,实际的乐器表演方法的文献也不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声乐作品也带有乐器伴奏,例如无歌词的基础旋律对位声部(contratenor)。还可以肯定的是,器乐以各种形式依赖于声乐。然而,器乐家演奏的音乐总是一种暂时性的声响,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例如可找到的乐器,表演技术的可行性,特别是器乐家的创造性。乐器开始参与宗教礼拜音乐,例如在管风琴弥撒中,歌手和管风琴交替(alternatim)表演。在管风琴的即兴中,圣咏保持在长音符上,提供一个所谓的基础旋律声部或支撑声部(tenor),而迪斯康特声部(discantus)或最高声部(superius),即较高的旋律声部,以更快速的音符时值自由运动。这种在即兴中使用更快速音符的手法叫做“加花变奏”(diminution)。
在中世纪,也存在纯器乐作品。舞曲、抽象的器乐曲和声乐改编曲是纯器乐作品的主要类型。多声部世俗歌曲的改编曲构成了纯器乐曲的最大一部分,例如法国的叙事歌(ballade)、维勒莱(virelai)和回旋歌(rondeaux),意大利的巴拉塔(ballata)和牧歌(madrigal)。
现存中世纪最大的器乐曲集是《法恩扎抄本》(Codex Faenza,以下简称《抄本》),它包含了大量14世纪(Trecento)法国和意大利音乐的改编曲,是极其珍贵的中世纪器乐的原始资料。
现藏于意大利拉文纳附近的法恩扎市政图书馆的《抄本》,编号为I-FZc 117。它由98张羊皮纸组成,尺寸为245×175毫米。《抄本》的原始层是14世纪声乐改编曲,分为10个分册,大约是在1400到1425年之间在隶属加尔默罗会的费拉拉的圣保罗女修道院编写的。这一部分包括的音乐可以回溯到1340年代。第二层的22部15世纪的作品是后来加入进去的,这些作品可能属于1467-73年卢卡地区的曲目。此外,第二层还有该修道院的约翰内斯·博纳迪埃斯(Johannes Bonadies)的论文《歌唱规则》(Regulae Cantus),因此有时《抄本》又叫做《博纳迪埃斯抄本》(Codex Bonadies)。很可能是在20世纪10年代,这部抄本被带到法恩扎。1930年代晚期,音乐学家Gino Roncaglia在图书馆清单中重新发现了它。
原始层每页有八行谱线,乐曲是用14世纪末的黑色和黑-红色有量记谱法抄写的。第二层的音乐作品是用白色有量记谱法抄写的。这种有量记谱法经过辨认,为意大利六线谱的管风琴符号记谱法。这种记谱法为上下两行谱线,用小节线连接。基础旋律声部在下方,迪斯康特声部在上方。在一般的声乐谱中,不同声部分别抄在一页纸的不同区块内,或者使用分开的分谱。因此,只有在演唱时,表演者才能同时听到乐曲的整体效果,而《抄本》的记谱法可以让器乐演奏家从视觉上同时看到整个乐曲。
《抄本》中大多数作品是法国和意大利声乐改编曲,52部作品中有一些是由非常着名的作曲家创作的,例如兰蒂尼(Francesco Landini,一首)、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三首)和博洛尼亚的雅各布(Jacopo da Bologna,四首)。还有些作品是没有确定身份的小作曲家或无名氏创作的,包括John Hothby(九首),Johannes de Erfordia(五首),Bernhard Ycart(五首),以及约翰内斯·博纳迪埃斯(一首)。这种法意文化的混合影响并不奇怪。在15世纪初期,意大利宫廷非常喜好法国文化口味,在上意大利工作的一小群作曲家以法国“精微艺术”(ars subtilior)风格创作了许多时尚的尚松,从而延长了这种正在衰落的14世纪艺术。
不幸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原始声乐版本已经失传,只剩下《抄本》保存的器乐改编版。有些器乐曲和其声乐版本非常相似,然而,另外一些作品虽然基础旋律声部相似,但其它声部的处理给人感觉就像一部新作品。还有一些作品没有对应的声乐模型,而是基于舞曲,例如《美丽的花之舞》(Bel fiore dança)和《白花》(Biance flour)。这两首作品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仅存的14世纪或15世纪早期的舞曲旋律的多声部改编曲。
从其系统化和统一的组织结构来看,《抄本》并不是随意选择曲目组成的合集。它的两个部分的首尾都是弥撒乐段的管风琴改编曲。第一部分只包括法国起源的叙事歌和维勒莱,先是《垂怜经》,最后以《让我们称颂主》结束。第二部分结构相似,中间部分是意大利起源的巴拉塔和牧歌,除了开头的《垂怜经》,还包括《荣耀经》和《万福,海之星》,最后以《让我们称颂主》为结尾。弥撒乐段的基础旋律声部来自《“全能的天父”弥撒》(Missa Cunctipotens genitor Deus),这也是现存最早的管风琴弥撒。这部普通弥撒的每一乐段都由管风琴和唱诗班交替表演,这种古老的惯例很可能要追溯到11世纪,而直到19世纪还有范例。
《抄本》中有23首作品是多声部世俗歌曲的改编曲。在所有这些改编曲中,那位匿名的改编者在声乐模型已经高度装饰化的较高声部中增加了更华丽的装饰音。相比之下,二声部作品的基础旋律声部比较简单;而原版的三声部声乐作品的两个较低声部浓缩到一个声部中,听起来在结构上更为重要的音符通常来自原版的基础旋律声部。
《抄本》的器乐曲应当使用什么乐器演奏,这些改编曲的作者又是谁,这些问题的解答目前还未有定论。
从音域和技术需求来看,管风琴这种和声乐器似乎是合适的选择。前面提到过《抄本》中包括交替的弥撒乐段,很难想象除了管风琴还有什么乐器可以演奏这些乐曲。但是在有些改编曲中存在声部交叉,并不适合只有一个手键盘的单架管风琴演奏。由于《抄本》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所限,还不存在有两个及以上手键盘的管风琴或新发明的弦鸣键盘乐器,它们都是16世纪中期之后发明的。一些意大利管风琴有较短的脚键盘,也只能演奏部分曲目的基础旋律声部,而不是所有曲目。乐曲其中一个声部的八度转位的可能性也不能忽略。这些都对单架管风琴作为《抄本》的目标乐器提出了挑战。
尽管音域上符合条件,然而一把琉特琴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因为在《抄本》成书之时,这种乐器还不能演奏复调。直到15世纪后期可以使用拨子时,琉特琴才能演奏超过一条旋律线。
虽然有文件记录显示,在当时的法国和意大利,竖琴非常流行,但我们对16世纪之前的竖琴曲目知之甚少。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早期的竖琴音域足够大,可以满足《抄本》曲目的要求,但是一些曲目需要演奏半音,这种技术要求竖琴演奏者的手指具有非凡的灵活性。尽管不是一点都不可能,竖琴技术的局限也让其作为候选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明显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两种乐器的组合。便携式管风琴缺少足够宽的音域来演奏较高声部,同时也没有低音音域可言,肯定要排除在外。在那个时期,也没有证据表明两架固定式管风琴安装在同一个地方。如果说一架便携式管风琴加一架固定式管风琴的组合可以克服音域上的困难,那么两者之间声响的不平衡问题也无法解决。因此,这一组合也不可行。
两把琉特琴或一把琉特琴加一架竖琴的组合也符合曲目的要求。图像学证据表明,在15世纪,这两种二重奏组合非常流行,后来在16世纪成为了一种传统和标准。一方面,前面提到的半音快速变化问题让竖琴不可能担任高声部的演奏角色,但是基础旋律声部可以用它来演奏。另一方面,琉特琴不存在半音方面的局限性,既可以演奏高声部,也可以演奏基础旋律声部,而且音域问题也可以通过调音解决。从技术能力上看,琉特琴演奏者的左手可以处理快速段落,最高音的弦可以满足向上转位。
现在唯一质疑琉特琴组合的反对意见是它们能否用于宗教音乐中,特别是《垂怜经》和《荣耀经》乐段,乐器演奏要和歌唱交替进行。目前还没有琉特琴和竖琴用于这种情况的文献记载。
有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一,这部《抄本》不是为了单一特定的乐器而编写的,而是给一位特定的演奏家使用的,为他的不同职责提供不同的音乐。如果这位演奏家有时需要在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其它时候作为宫廷娱乐人员演奏别的乐器,那么《抄本》曲目的多样性就更加合理了。当演奏世俗作品时,使用两把琉特琴或一把琉特琴加一架竖琴;当演奏宗教音乐时,则使用管风琴,并使用脚键盘演奏基础旋律声部。在16世纪,早期键盘乐和琉特琴的曲目风格和类型有相似之处,曲目、装饰音和记谱法都是共通的。也许把这一特征向前推到15世纪初也是可能的。那么,同一位演奏者能够既会演奏管风琴,又会演奏琉特琴或竖琴吗?根据历史资料,兰蒂尼和保曼(Conrad Paumann)既是管风琴大师,也会其它乐器,包括琉特琴。因此,我们这位《抄本》作者可以演奏多种乐器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情况是,琉特琴二重奏替代了管风琴在宗教音乐中的位置。经过考证,当时的费拉拉宫廷,也就是《抄本》编写的起源之地,有一位土生土长的琉特琴演奏家皮耶特罗波诺(Pietrobono de Burzellis,约1417-1497),符合这一人设。而且从1449年起,费拉拉宫廷的薪酬记录显示雇佣了一名“基础旋律声部演奏员”(tenorista),正好符合琉特琴二重奏的条件。这种惯例在一部巴黎手稿(MS nuov. Acq. fr. 4379)中也有记录。这部手稿收集了许多单独的基础旋律声部曲目,用来提供给伴奏的琉特琴手或者维埃尔琴手使用。如果是这样的话,《抄本》的编写时间可能要推后到1435-1440年左右。另外,从其编写风格来看,《抄本》很像是一名学生的工作笔记本,用来改编多声部声乐作品和解决快速装饰音与即兴技术问题。
尽管以上都是缺乏足够实证的推测,但通过对《抄本》作者及起源的细致分析,让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早期多声部器乐曲目及其表演惯例。
《抄本》的常见录音有三种。Michael Posch和独角兽乐团(Ensemble Unicorn)的版本(Naxos 8.553618,1998)侧重于世俗歌曲改编曲。该专辑收录了兰蒂尼、马肖和雅各布作品的着名改编曲,有些曲目复原为原始声乐版。使用的乐器也很丰富,包括哥特竖琴、维埃尔琴、轮擦提琴、管风琴和竖笛家族。这个版本的演奏层次丰富,流畅活泼。
Marcel Pérès和Ensemble Organum版(Harmonia Mundi musique d'abord HMA 1901354,1994)对比性地录制了声乐原始版和器乐改编版,可以细致体会改编版在较高声部加入的装饰音和即兴变化,是学习中世纪世俗音乐创作过程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Pedro Memelsdorff和Mala Punica乐团专攻意法中世纪晚期音乐,他们的版本(“Faventina”,Ambroisie AM 105,2007)聚焦于《抄本》的宗教音乐曲目,并对基础旋律声部和加花变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各种表演的可能性,学术性较强。
《法恩扎抄本》作为现存最大的中世纪器乐曲集,为我们提供了中世纪晚期器乐作品创作和表演惯例的珍贵原始资料。这些样本在其它资料和抄本中极其罕见,拥有并能够欣赏到它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
(原载于三联《爱乐》杂志2020年第9期)
㈡ 意大利的哪个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答案:托里拆利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1608年10月15日生于法恩扎,1647年10月25日卒于佛罗伦萨。托里拆利是伽利略的学生和晚年的助手。
1643年,托里拆利与伽利略的另一个更年轻的学生维维安尼一起在佛罗伦萨做了着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数值,地点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㈢ 意大利地区的问题
http://www.yidalinihao.com/ ------------意大利旅游官方网站
http://ditu.google.cn/maps?q=EMILIA%20ROMAGNA&hl=zh-cn&newwindow=1&safe=strict&client=aff-360hang&hs=Yut&biw=1024&bih=577&prmd=ivnsm&lr=lang_zh-CN&um=1&ie=UTF-8&sa=N&tab=wl 可看到城市具体位置。
大区简介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北抵波河,南至亚平宁山脉,是意大利土地最肥沃,最富有生产力的大区之一,由于海洋的因素使得海岸的气候舒适宜人。山地和海洋两种不同的地形使得艾米利亚-罗马涅拥有了诸多美得令人窒息的景致,地球上所有的风光以及色彩,海洋的魅力,音乐,电影还有艺术,似乎都集中在了这个大区里。
那些热爱海洋,阳光和娱乐活动的人们,一定要选择罗马涅的海岸,它是欧洲最长的海滩,提供设备齐全的运动以及娱乐服务。里米尼、里乔内和卡托利卡等小镇热情欢迎游客,在那里可以享受到许多娱乐活动。当你游览在帕尔马和皮亚琴察之间的地区时,亚平宁山脉将会展现其独一无二的风采,骑马或者是步行,参观景色秀丽的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
内陆地区有几处温泉,比如萨尔索马乔雷和巴尼奥-迪罗马涅,都为游客提供许多选择,由于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再加上现代化的设施,技术以及各种便利设施,使得传统的热水浴十分吸引人。土壤的肥沃也使得这里烹饪文化根深蒂固。
威尔第的小说,帕斯克里的诗歌还有费里尼(在他的许多反映该地区的大作面试之后就成为了谜)的电影都介绍了这个大区。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只需从数不清的风景胜地中挑选,你就可以饱览令人艳羡的美景。
这个大区的省有:博洛尼亚(大区首府),费拉拉,福利切塞纳,摩德纳,帕尔马,皮亚琴察,拉维纳,雷焦艾米利亚,里米尼。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中有欧洲第三小的国家——圣马力诺。
旅游景点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特色是艺术,历史以及建筑。
博洛尼亚将商展,贸易等与圣白托略大殿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后者是意大利最美丽的教堂之一,该教堂一面是大理石,另一面未经雕琢。如果你想去阿西内利塔,你得攀上498级台阶,但你将要欣赏到的风景绝对值得你付出这辛苦的劳动。
费拉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城中良好地保存了文艺复兴留下的一切,当你走在这座被誉为古代文化之都的城市中时,你可以看到城中的小路,建筑物外表等都散发着建筑艺术的光芒。
当你去摩德纳参观拉丁大教堂以及花环教堂塔楼时,一定不要忘了顺道去拜访一下埃斯特家族城堡。在摩德纳省的马拉内罗小镇,赛车爱好者们可以参观法拉利展厅里各种豪华的赛车,奖杯和图片。
另外一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有至少8处建筑为世界遗产的地方是拉维纳——马赛克之城。城镇中的杰作反映了十七世纪,当这座城市是首都时的面貌。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得着重提到巴洛克式的圣阿波利纳尔沃诺大教堂和哥特式的特欧德里克纪念堂。
法恩扎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小城,以发展于十八世纪的古代陶瓷工业而享誉世界。
游玩攻略
仅仅待在这一个地方就可以饱览意大利的风景了。在亚得里亚海海滨,在微型意大利公园里,我们可以只花几秒钟就能从意大利的一边走到另一边,这里有着273个欧洲和意大利主要的复制品模型,孩子们可以通过观看短片了解这个国家美丽的风景。
艾米利亚-罗马涅为游客们提供了许多旅游线路,几乎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对于大自然爱好者,两个国家公园,14个大区的公园以及11个自然保护区很好地为那些想要一头扎进绿色的人们提供了场所,人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动植物,还可以跋山涉水,坐皮划艇以及登山。
骑马爱好者可以骑着马取道在皮亚琴察和帕尔马地区的弗朗琪杰那路到达公园。
另外一条旅游线路是健康游,温泉提供了令人身心愉悦的养生经历。萨尔索马乔雷,塔比亚诺,巴尼奥-迪罗马涅,卡斯特罗卡罗和伯莱塔是几处以温泉而闻名的地方,他们属于艾米利亚-罗马涅的一部分。
说道旅游线路,在里米尼山上的葡萄酒路是一个领略历史文化气息的好去处,那里有该地区的特产。通往内陆的道路起始于里米尼,途中穿越农田,小的古老的村庄,油厂等,可以追寻到自然的本真。
最后,不要忘了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会有的节日庆祝活动,一定要参加哦!
特色美食
寻根的旅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就是美食。该地区食物味浓,令人难以忘怀,从艾米利亚的小村镇一直到罗马涅的大海,途径科马奥山谷的泻湖,里面盛产鳗鱼。
到一个大区就意味着需要尝一下这个地区可口的美食,比如艾尔巴佐尼——一种带菠菜的乳蛋饼,或者是比萨莱法所——用皮亚琴察大豆做馅的小饺子,更不用说花色繁多的美味的家常面食了。
我们可以在博洛尼亚稍作停留来品尝意式肉肠,配以皮亚蒂娜面包。帕尔马毋庸置疑的美食之王就是帕尔玛火腿了,它是意大利美食的主要支柱之一。帕尔玛火腿配上格拉纳奶酪以及帕尔马奶酪,会让所有的美食家都赞叹不已。
该大区另外一项特色就是葡萄酒。皮亚琴察山上产的古都尼奥,特雷比亚诺,兰穆布鲁斯克,巴尔贝拉,萨维农以及圣乔维斯,都以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㈣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是座什么样的学校啊
弗拉拉大学于1391年由德斯特.马尔凯塞.阿尔贝托五世经教皇博尼法爵九世的特许而创办的,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弗拉拉大学设有8个系,20个教学部门以及多个研究中心。大学的科研工作逐年增加并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学科方面取得显着成果。近年来,大学的科研人员获得的专利一年比一年多,许多专利已经投入生产。
弗拉拉大学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前来报考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在校注册的学生已超过20,000人。
弗拉拉大学开设有78个大学本科专业,各种硕士班、研究生班以及专业培训班。大学的某些专业设在校外的罗维哥 (Rovigo),琴托 (Cento),阿尔琴塔 (Argenta),科马基奥 (Comacchio),皮耶维.迪.琴托 (Pieve di Cento),法恩扎 (Faenza),博尔扎诺 (Bolzano)和圣马力诺等地。
弗拉拉大学为学生提供许多优越的学习条件。学生与教师的人数比例在意大利各大学中最为理想。另外,学校与一些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各种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
弗拉拉大学为学生进行以下的投入:减少学费、对兼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报酬、向与欧洲和欧洲以外各大学有的交流计划的项目提供资助和奖学金、提供环境安静研究室和计算机室。最重要的是,学校为了将研究成果转换为生产成果,与许多地方机构和全国各地的生产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弗拉拉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弗拉拉热情好客,环境优雅,至今仍然保留着其极具魅力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老风貌。在一些主要是青年学生聚会的场所,你能真正感受到这里的大学生活。
费拉拉大学的毕业生
哥白尼(1437年生于托伦 — 1543年卒于弗龙堡)
波兰天文学家,着有《天体运行论》。在《天体运行论》中,他突破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天动说,提出了日心说。哥白尼的理论成为天文学发展的基础,标志现代天文学的开始。
帕拉切尔索(1493年生于艾因西德伦 — 1541年卒于萨尔茨堡)
医生和哲学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四个基本原理的理论加以补充,摈弃传统的医学授课方式,创立了一门使用矿物质治疗疾病的全新学科—化学治疗术。
焦瓦尼 皮科(1463年生于米兰多拉 — 1494年卒于佛罗伦萨)
意大利最着名的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之一,是15世纪着名哲学家费奇诺,洛伦佐?伊尔?马格尼菲科和玻衷桑的好友。他最有名的着作有《Gratio de hominis dignitate》和900余篇包含哲学和神学思想的论文。
㈤ Via Campidori, 2-48018 Faenza (RA)这是意大利语,请问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意大利的地址,
Via Campidori, 2:是Campidori街道2号
48018是邮编
faenza(RA)是个城市的名字:是拉韦纳省 法恩扎,(此地位于博洛尼亚和圣马立诺的中间位置)。
㈥ 西班牙、意大利有哪些着名品牌的瓷砖
独角兽(PETRACER′S)瓷砖则是创立于1992年,至今已成为品牌艺术瓷砖。独角兽瓷砖一面世,便犹如黎明初现,迸发出划时代的耀眼光芒。被唤醒的世界室内设计界对独角兽(PETRACER′S)有这样的评价:纯美、优雅、热情、艺术、色彩缤纷.
㈦ 17到20世纪意大利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伽利略(Ga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温深佐是数学家、音乐家。
1581年伽利略进入比萨大学学医,后对物理学和数学发生兴趣,入学第二年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此后他的主要精力转向数学和物理。
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意大利思想家。他出生于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17岁进入圣多米尼加修道院,但他非常拥护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28岁时,因反对罗马列教会的腐朽制度而离开修道院,***西欧,曾用讲演、讲课、文章等不同形式反对地心说,宣扬新思想。他认为:“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1592年,布鲁诺被骗到威尼斯并遭逮捕,在囚室八年中他英勇不屈。据1599年10月21日的档案记载,布鲁诺宣布无可招供,他没有做任何可以反悔的事情。他说:“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退让!”最后以“异端分子和异端分子的老师”的罪名,于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后人为纪念这位坚强不屈的学者,”于1889年在鲜花广场上树起布鲁诺铜像。
托里拆利(1608~1642)是意大利物理学家。1608年10月15日诞生于意大利的法恩扎。托里拆利的父亲是一位纺织业主,由于经营情况不佳,日益衰落。父亲为了摆脱窘境,被迫把托里拆利送给伯父雅可布抚养。1627年,伯父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把托里拆利送到罗马,拜伽利略的得意门生、数学家和水力学工程师卡斯特里为师,继续深造。从1630年到1641年,托里拆利在伽利略的朋友夏波利手下工作,主要从事力学研究,写了一批论文。为了向卡斯特里等有名的学者请教,托里拆利于1641年再去罗马。在卡斯特里的推荐下,托里拆利于1641年10月10日来到伽利略身边工作,并和伽利略的学生维维安尼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伽利略去世后,他的保护人托斯吉姆大公爵让托里拆利以学院数学教授的名义作为伽利略的继承人。从此他便在佛罗伦萨愉快地度过一生,作了大量科学工作,在学术界赢得盛誉。
伏特(1745-1827)出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里。他对科学的爱好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十九岁时他写作了一首关于化学发现的六韵步的拉丁文小诗。伏特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许多书,他的好友加托尼送给他一些仪器,并在家里让出了一间房子来支持他的研究。伏特十六岁时开始与一些着名的电学家通信,其中有巴黎的诺莱和都灵的贝卡里亚。贝卡里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国际知名的电学家,他劝告伏特少提出理论,多做实验。事实上,伏特年青时期的理论思想远不如他的实验重要。随着岁月的流逝,伏特对静电的了解至少可以和当时最好的电学家媲美。不久他就开始应用他的理论制造各种有独创性的仪器,用现代的话来讲,要点在于他对电量、电量或张力(如他自己所命名的)、电容以及关系式Q=CV都有了明确的了解。
阿伏加德罗(AmeldeoAvogardo,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1792年8月9日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学,1796年获法学博士,以后从事律师工作。1800~1805年又专门攻读数学和物理学,尔后主要从事物理学、化学研究。1803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1809年任韦尔切利学院自然哲学教授。1811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
恩里科·费米是意大利物理学家(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1901年9月29日生于罗马。父亲是铁路上的职员,母亲是位小学教员,家庭对他管教很严。费米从小就很聪明,显示出不寻常的记忆力。他上小学时,学习勤奋但不死读书,喜欢打球、做游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神童。他对数学、物理特别感兴趣。常常省下少得可怜的零花钱,去买一些他感兴趣的数学、物理书籍。他学习物理不仅学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还对物理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用简单的自制设备进行测量地球磁场、重力加速度、水的密度等等实验。他喜欢独立思考、爱想问题,不轻易地去问老师和同学。例如:多数儿童喜欢玩陀螺玩具,但要解释高速旋转的运动情况不是像他这种年龄的学生所能办到的。他对科学的奥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终于对陀螺仪器的物理原理作了正确的解释。费米的独创性和想象力,使他具备了成为一位杰出物理学家必需的素质。
㈧ 西班牙意大利有哪些着名品牌瓷砖
独角兽(PETRACER′S)瓷砖则是创立于1992年,至今已成为品牌艺术瓷砖。独角兽瓷砖一面世,便犹如黎明初现,迸发出划时代的耀眼光芒。被唤醒的世界室内设计界对独角兽(PETRACER′S)有这样的评价:纯美、优雅、热情、艺术、色彩缤纷.
㈨ 意大利男子嫌假结婚被捕判刑多少年
8月20日,日前,意大利拉韦纳省法恩扎市一名男子,与华人女子经过短暂的婚史离异后,再次迎娶一名摩洛哥女子。该男子在前往政府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时,因涉嫌假结婚和协助非法移民获取合法居留,被警方拘捕接受进一步调查。
警察经调查发现,涉案的意大利男子曾与一名华人女子具有短暂的婚史。该男子与华人女登记结婚时,华人女子为非法移民。婚后,当华人女子获得了意大利合法居留不久,双方便提出自愿离婚。并办理了离婚手续。
警方认为,意大利男子与20岁无合法身份的摩洛哥籍女子登记结婚,和该男子与华人结婚同出一辙,同样存在某种不正当交易。该男子结婚的目的在于协助非法移民骗取居留,从中获取利益。目前,有关案件警方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来源凤凰网
㈩ 金吉拉300发动机是哪家的
金吉拉300发动机是奔达国产。以下是关于奔达的介绍:1、奔达的简介:Penta是欧洲知名的自卸车油缸制造商,中文名字叫“奔达”。总部设在意大利的法恩扎,拥有20多年的油缸设计经验。2、奔达的发展:Penta当初是由5个人发起,随着业务的发展,penta逐步成长。在意大利、中国无锡、印度、南非、迪拜、东欧、澳大利亚等地设立工厂,这些工厂也将逐步投入到运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