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脱离高风险,现在可以去旅游吗
随着疫情的形势的好转,意大利的一些地区脱离了高风险地区。但是意大利的疫情形势还不乐观,新增感染者还在增长。所以说现在最好还是不要去意大利这些国家,甚至不要离开中国是最好的选择。毕竟现在国内的相对来说还是最为安全额地区。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去其他国家旅游。
现在最好不要去意大利旅游。首先是因为意大利的疫情形势还很严峻。虽然说意大利的一些地区解除了高风险的限制,但是意大利的国内疫情形势还很严峻,选择现在去意大利旅游是不明智的;其次,出国旅游风险很大。去意大利旅游对于个人而言风险是非常大的,且不说意大利的疫情还未被控制住,乘坐飞机的旅途就有很大的风险,这也是不推荐出国旅游的一个方面;最后,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这个时候去外国旅游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和同胞的不负责。
三、要有社会责任感。在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为控制疫情,消除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能为了自己一时的享受而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国外旅游,给国家和社会增加负担。
B. 意大利宣布封城,居民连夜出逃,意大利封城和我们封城有哪些不同
意大利的封城与我们不同主要是两国之间的国情造成的,具体不同点将以下细说:
一、信息管控上,意大利无法做到跟我们一样精准。
意大利的实名制系统,并没有我们那么完善,在当年我们做实名制、刷脸、装交通相关的监控的时候,西方部分人士以“自由”为由,各种嘲讽晒优越,而在这次的疫情之中,封城的意大利在人口的路径监控上面,完全无法做到像中国一样条理清晰。
总的来说,对疫情的恐慌是所有人都有的,但是对疫情的管控,我国的做法他们在借鉴;只是我国的防疫成功却是不可复制的,毕竟其他国家做不到像我们这样封一城,然后“一省包一市”全国支援。
C. 意大利扩大封城,为何他们会对新冠疫情的控制效果不佳
意大利可以说是目前,国际上确诊人数增速最快的国家了,在最开始发现“1号病人”之后,意大利国内采取的措施根本就不到位,意大利的民众的态度还完全无所谓,连政府内部之间都对防疫措施存在争议,意大利的防疫效果如果十分有效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如今意大利政府看着疫情愈发的严重了,开始封城了,这封城也不严肃,大批的民众都跑出去了,这里面谁能知道没有被确诊的患者呢?意大利现在的防疫措施完全就是一个笑话,表面上看着是仿照有用的经验用,但是实施不到位,完全就是白费力气。
综上所述,民众、政府、措施没有一项是给力的,意大利的防疫措施能有效真的才是见了鬼了,希望他们能尽早的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措施不正确,尽快的有效的抵抗疫情吧。
D. 二战结束后日本德国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处罚,意大利为什么可以从轻发落呢
虽然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扮演主要的“角色”,但它的影响力也不小。毕竟,它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最先搞事情的就是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希特勒都算是他的后辈。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作为三个轴心国之一,没有受到德国和日本那样严厉的惩罚。尽管在某些方面也受到某些制裁,例如,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对其海军进行了分裂,国家军队的人数不允许超过25万人。与此同时,必须放弃海外的大部分殖民特权,例如承认阿尔巴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和主权。当然,还有战争赔偿。但是这些处罚相对于德国和日本来说就是无足轻重的。
E. 二战时期意大利为何提前退出和德国的结盟呢
多年的战争使意大利经济濒临崩溃。国家预算赤字高达870亿里拉,收入仅占支出的36%,全国各地粮食匮乏,黑市猖獗,人民深陷困境,军队也处于“崩溃状态”,士兵严重短缺,士气低落,斯大林格勒惨败后,希特勒以东线局势紧张为由拒绝向墨索里尼提供新的援助,并迫使墨索里尼继续征兵作为炮灰。
然而,意大利看似“投机”的想法立即被盟国拒绝。9月3日,绝望的巴多格里奥政府终于签署了英美停战协议的条款,该协议于9月8日通过电台宣布。长期处于戒备状态的德国军队迅速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占领了罗马。意大利国王和巴多格里奥政府成员乘潜艇逃往盟军占领区。
F. 意大利即将放松疫情管理措施,意大利的疫情怎么样了
4月21日,人们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逛街购物。意大利总理德拉吉的内阁21日公布了一项具体路线图,准备从4月26日起放松新冠疫情管控措施。
疫情估计还会伴随全人类一段时间,现在疫苗也已经研发出来并投入到市场,出国留学的孩子们是都要注射疫苗后才出国的,但是打完疫苗也不能代表完全免疫,该防护的还是要做好防护。大部分时间还是居家上网课的。私立大学会有线下课,但都是小班,有做防疫措施,还是安全的。家里吃的用的差不多了,还是会上街去商场购买。商场门口会有量体温,相对也还是安全的。人少的城镇,疫情不严重的,还是可以出来走走。
G. 意大利法西斯统治是怎么结束的
同盟军1943年7月10日攻占西西里岛,7月19日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美国第19航空队的500余架轰炸机首次轰炸了罗马,投弹1000吨,炸死约2000人,城市古代建筑圣洛伦佐皇宫也遭巨大破坏。鉴于意大利已经战败,意法西斯其他领导人提出一项议案,授权国王解除墨索里尼的职务,并任命巴多利奥元帅接替首相职务。意大利新政府解散了法西斯党,宣布全国戒严,禁止一切政治集会。持续21年的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终于结束。
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后向前推进, 意大利群众纷纷走出家门, 欢迎盟军的到来。
H. 德国入侵波兰,意大利为什么再次选择逃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苏联发给德国肆虐欧洲的“通行证”,它不仅消除了来自东线的危险,而且还获得了苏联供应的物资保障,不用再担心来自海上的封锁。而苏联也粉碎了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的阴谋,反将“祸水西引”。
猝不及防的英、法两国,不仅懊悔没有与苏联形成集体安全机制,而且将战争的主动权易手德国。尽管《条约》签署的第3天,英国与波兰结盟,表明自己强硬的态度,但和绥靖政策一样,都是为了避免战争。既是虚张声势,又怎能吓阻德国?
反倒把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吓得不轻。
1939年5月,为了形势的需要,德国与意大利签订了军事同盟,对法国形成两面夹攻的态势。可是,善于“留后路”的意大利,随即宣称,不会对英、法两国构成威胁,希望在3年内尽可能地避免冲突。这分明就是关键时候开溜的节奏。
果不其然,就在英国与波兰签订同盟条约的当天,墨索里尼以意大利严重缺乏物资,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为由,不打算与德国“趟浑水”,与他们的先辈在一战时所表现的那样,在关键时刻再次选择逃跑,又一次“忽悠”了德国人。
意大利不能在“军事上介入”,让德国元首十分愤怒,但他还是希望意大利能一起出兵。首先,为了保证入侵波兰能“一锤定音”,德军准备了62个师,而在齐格菲防线上只有26个师。所以,意大利在法国后方形成有力的牵制,格外重要。
其次,入侵波兰,虽然离间了苏联与英、法两国的联盟,但欧洲各国对德国的警惕和排斥愈发严重,说得难听点,就是犯了众怒。为了让入侵显得不那么“孤单影只”,拉上意大利充当一下“门面”,意义还是很大的,并不指望靠其去赢得战争。
更重要的是,更能体现轴心国的团结。在当时国际上只有德、意、日三国结为军事同盟,算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国家间的同盟。入侵波兰,是体现盟友团结的最好机会,更能显示出轴心国的强大,尽管愤怒,但还是希望意大利能够军事介入。
但当意大利开出庞大的战略物资清单后,德国元首知道,意大利人再次选择了背信弃义,主要还是国力不行。无奈之下,只希望意军保持虚张声势的态势,并在宣传上与德国保持一致。墨索里尼答应了,因为德军一旦胜利,他还想捞取点好处。
单干的德军,没想到波兰这么“脆弱”。
1939年9月1日,对波兰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德军150万人在14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的冲击下,分3路杀向其境内纵深。尽管刚刚复国20年的波兰,对防范德国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但一个月就亡国,难道波军是“纸糊”的?
一是,全世界领教了“闪击战”的威力。“波兰”一词在斯拉夫语中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为德军坦克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再加上波军的武器过于陈旧,有机动能力的也就是骑兵,根本无法抵挡德军的“钢铁洪流”。
更何况,德军的诸兵种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协同作战的能力很强。战役伊始,其军火库、机场、铁路成为德军轰炸机的打击目标,坦克更是以每天平均60公里的速度推进,以至于波兰全国动员的时间都没有。
二是,由于德国侵占捷克,使得波兰的防线从2000公里增至2800公里,平均一个步兵师防守70公里的防线,无形之中分化了波军的防守实力。或许依托维斯瓦河构筑工事,让波军充满信心,但对机动性很强的德军来说,根本不是大问题。
更糟糕的是,波兰将1/3的部队部署在波兰走廊一线,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势上看,东北方的东普鲁士,西方和南方都是德国。也就是说,仗还没有打,波军主力就面临着三面包围的不利局面,完全没有了撤退、节节抵抗的回旋余地。
再加上“先天性”的机动能力差,两条腿无论如何赶不过装甲部队的速度。仅仅5天,德军相向出击,很快对波军主力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一支再有勇气的部队,一旦被四面包围,士气瞬间瓦解,毫无战斗力,投降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整个波兰战役中,德军仅以伤亡1.4万的代价,取得了杀伤波军20万人,俘虏40万人的骄人战绩。波军的不堪一击固然有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无力抵御闪击战的攻击,但不顾地理劣势,将主力部队送入包围圈,加快了波军的灭亡。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I. 二战,为什么意大利没有受到惩罚
在历史上,除了针对德国和日本的纽伦堡和东京审讯外,在各个同盟国特别是原被占领国均停止对战争罪犯的审讯.
各个国度不同,审讯也大不一样.很难逐个罗列
意大利:(二战中期意大利就投降了是战胜国结束的二战)
事实上,一些意大利战争罪专家为意军的立功事实按年份停止过统计,但统计结果被政府紧密封锁,普通百姓无缘看到.
J. 二战时期意大利为什么不经打
我估计大家都谈了很多见解,包括民族性这类。
但我要说意大利从统一后就没打过大胜仗,军事战力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程度低。
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统一前,各邦国基本都是在外国势力统治下,基本上是个农业为主的社会,南北差异巨大(现在也是),尤其是南方识字率只有10%左右,比同期清朝还要低,而英国法国德国都在30-60之间,所以意大利统一后封建残留严重,缺乏合格产业工人,工业化发展很低,只有同期英国的四分之一,法德的三分之一,直接制约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即使到了二战时期也是各国最弱的,尤其是是南方一到长期战后就率先经济破产,率先投降。说到底就是国力太弱经不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