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和意大利(德国为何每次都找意大利做盟友)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强调了作为兄弟,作为队友的重要性。而这句话放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成败,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有选择队友的能力,如果遇到猪队友,那么怎么打也不会赢的。最典型德国,两次世界大战都找了猪队友意大利,最终惨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德国每次都要去找意大利呢?主要是三点原因。
意大利是出了名的猪队友,这么大个国家,但是打仗却是儿戏,在一战二战中,创造了几十万人被几千人打败投降的奇迹。而且每次还都在最后时刻,反戈一击,因此被誉为最坑的猪队友。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就吃了大亏,意大利参战不但帮不上忙,还帮倒忙,德国反而需要分出军队来保护意大利,最终功败垂成。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却还是找了意大利,这一次更是狠,意大利连北非国家都打不过,害的希特勒派了大量军队帮助,最终也是被坑惨了。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德国被意大利坑得这么惨,为何两次还都找了意大利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没那么简单。
第一,别无选择。
在欧洲大陆,传统上除了俄罗斯,这里需要注意一下,欧洲大陆是看不上俄罗斯的,有四大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很多人说了,意大利这么弱,还能是第四,对的因为除了三驾马车,矮子里面拔高个也就是意大利了,其他国家如西班牙,波兰等那都太弱了。
因此,从组合来看,英国和法国总是在一起联合打德国,那么对于德国来说,别无选择。老二老三联合,德国只能选老四了,即使意大利再差,那也是老四啊,总比其他国家坑货要好吧?因此,德国为什么两次都是跟意大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二,关系问题。
在欧洲历史上,意大利的敌人也是法国,法国一直对近邻意大利虎视眈眈,想要把这块土地吞灭。拿破仑时期,意大利就彻底被法国占了,而且我们看到,意大利门口的两个岛屿,至今都是法国的,可见意大利被法国压制的多么差。
所以对于德国来说,意大利也是对法国进行防范的,而法国也是德国的死敌,因此从共同的敌人来说,也必须联合在一起,围堵法国,攻打法国,这是最基础的了。所以,每次德国对法国开战,也找不到其他国家,只有意大利积极参与,有总比没有好。
第三,后起之秀。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法国都属于老牌列强,相对来说,德国和意大利那都是后起之秀,属于新的列强,所持的价值观还有产业都差不多。
尤其是意大利跟德国,两国的产业几乎融合,意大利需要德国的资源,而意大利的轻工业产品也需要德国的市场,所以从平时关系来看,意大利一向跟德国保持一致。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联系和融合,也决定了两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合作,这也是绕不开的。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是如何从德国盟友变成敌人的
追求利益所在和脆弱的联盟导致意大利倒戈。
欧洲大陆一直是以混乱着称,今天跟他关系好一点,明天就跟她关系好一点。意大利所在的同盟国本来是没有他的位置的,这位置本来是沙皇俄国坐着的,不过奥斯曼帝国和沙俄百年战争还未了结,德国却不识局面,非要拉上二人组成一个“三星同盟”,结果后来沙俄插足巴尔干地区,搞得不欢而散。
而一战发生后,意大利基本上是处于观望的状态,只有这样,意大利才可以引起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注意。果真!双方都允诺战后给予意大利丰厚的回报,不过奥匈帝国这边小气了点,不知变通,而英法方面就显得聪明的多,反正先给意大利一支空头支票,先打赢了再说。
所以意大利倒戈不是一点两点的原因。
C. 在历史上,派了80人参战,最后却回来了81人的是哪个国家
这场战争很严肃,史称“普奥战争”,主角自然是普鲁士与奥地利了。普鲁士想要扩张,可奥地利也不能心甘情愿的让出自己的地盘,矛盾因此而生,两个国家各派了五、六十万士兵前往战场。
夹在这两国家中间的是一个叫做列支敦士登的国家,这个国家占地面积非常小。打仗是大国的事情,列支敦士登自然不想参与到这些事情上来,在家乡晒晒太阳,闻闻花香多美好,为什么一定要打打杀杀。虽然不懂大国之间的想法,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列支敦士登远离战场的理由。两个大国都让他做选择,左右衡量后,列支敦士登认为奥地利要更强大一些,于是决定站在奥利地那边。
既然已经站队了,那就要参战了,列支敦士登非常“大气”的派出了80人大军。奥地利看了也头疼,这80人往哪儿安排?一百多万人的战场,这80人还不够对方扫射10秒,奥利地衡量之下给这80人安排了一个好去处,在提罗尔放哨。
巧的是,这80人面对的敌人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个个都是人才,能踢足球能撩妹,可一上战场就变神奇了。在埃塞俄比亚被原住民打,在希腊被伪军打。同盟军飞行员误入意大利防线,驻地的6000名意军没想着抓人,反而还抢着向他投降。
意大利看到列支敦士登也乐了,正好意大利军每天只想着喝红酒吃意面,就是不想打仗,两个国家相安无事。别说打仗了 ,连对骂都懒得对骂,每天喝着小酒,唱着小曲,日子过得极惬意。有时候实在不好意思了,列支敦士登的士兵就冲着天放几颗子弹,表示自己没有消极怠工。意大利那边一看,也拿出枪冲着天放两枪。整个战争期间,没有一人受伤。
战争结束后,列支敦士登发现自己赌输了,支持的奥地利居然败了。不过列支敦士登也不在意,参战的 80人开开心心唱着歌回家了,可迎接这些英雄的市民却蒙了。你们不是去了80人们,怎么回来就变成81人了?
原来回程时,列支敦士登碰见一个奥地利的联络官,这人迷路了。列支敦士登的士兵就说,那你到我们国家玩玩吧。于是热情地将此人邀请到了自己的国家。在此迎接他们的市民都开心坏了,能在这样的大战中全身而退,本来就是一场胜利,于是开开心心的为这81人举办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D. 朱古达战争:罗马昔日忠诚的盟友,为何会成为讨伐的对象
公元前202年马西尼萨在罗马的帮助下建立努米底亚王国,且从此成为罗马在非洲的忠诚盟友,但随着罗马毁灭迦太基建立非洲行省后,双方在争夺非洲势力方面的矛盾逐渐凸显。
公元前118年,努米底亚内部发生王位继承战争,王位候选人朱古达即将夺得全国政权之时,元老院以捍卫道义和和平的名义在阿德赫巴尔和朱古达间划分努米底亚的统治区域。对这种分裂行为极为不满的朱古达于公元前113年再次进攻阿德赫巴尔,试图重新统一努米底亚,期间,元老院两次派遣使团劝阻无果,罗马的权威遭到挑战。最后,原本属于王国内部斗争的问题因为朱古达涉及杀害意大利人,导致矛盾不可调和,公元前111年,罗马元老院向朱古达宣战,由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苦战争。
两年后,马略在人民和骑士的拥护下成为“新人”执政官,并取代一度让朱古达投降的梅特卢斯成为朱古达战争新的统帅,为了加强军队力量,马略进行军事改革,而此时朱古达也同毛里塔尼亚国王波库斯结成同盟,双方进行了两场较大的战役,最后,波库斯倒向罗马,并帮助财务官苏拉成功捕捉朱古达,战争结束。
E. 意大利人是怎样被打败的
1941年,戴高乐首先在英国成立了“法兰西之岛”空军战斗队,司令员为西威杜。当他的飞机在法国上空被击落后,便由杜贝叶继任。叙利亚战斗开始的第二天,戴高乐又在埃及成立了“阿尔萨斯战斗队”,它的司令官在保卫伦敦的空战中光荣牺牲。“洛林轰炸队”是在东地中海地区成立的,指挥官毕若在敌人后方执行任务殉职后,由摩里尼接替职务。“布列塔尼”混合队在乍得成立后,就支援盟军在撒哈拉作战。这些年轻的飞行员,在战斗中前赴后继,表现了自由法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在战斗中牺牲的总数,比所保存的实力多出一倍!在非洲战场,自由法国的战士们创造了许多传奇的战绩。骁勇善战的勒克莱恩上校兵力少,装备差。他征集了大约100辆大卡车,运了几百名士兵,带了仅有的一门75毫米的加农炮和几挺不好使的机枪搞长途奔袭,迫使意大利守军投降。意大利人投降后才沮丧地发现,打败他们的那支部队人数少得可怜。
戴高乐(塑像)
F. 二战时意大利做了什么
意大利一直以来被人们叫做“穷汉帝国主义”,意大利人全部的热情似乎全部被用来进行歌剧、足球等活动,打仗不是他们的强项。引用当时一位德国军官的话:x0dx0a如果意大利是德国的敌人,那么德国只需10个师就可打败他;x0dx0a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话,那么德国需要派20个师来防备他;x0dx0a如果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友,那么德国还要派30个师来保卫他。x0dx0a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战战场上意大利军队从来没有过不依靠德军单独取得胜利的战例。x0dx0ax0dx0a意大利虽然是轴心国成员,也签署了《钢铁盟约》,但它开始时没有遵守条约与德国一起开战,结束时也没有遵守条约,而是推出了轴心国。战争爆发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意大利的军工厂得到了全部原料,并且日夜开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战争准备,因此意大利没有在德国闪击波兰时就卷进战争,只是派遣了劳工去德国,而在德国进展顺利,仿佛马上就要全面胜利的时候才仓促对英法宣战,赶鸭子上架,岂有不败之理。x0dx0a宣战书还没有读完,就在地上被法国扁,在海里被英国揍,还无还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铃》中希腊人有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宁可向德国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意大利人投降”,谁愿意向一个被自己打得稀里哗啦的对手投降呢;在德国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尔甚至打算从北非抽出一些部队去支援其他战场,其原话是“考虑到意大利在北非的大溃败,抽调这些兵力应无问题”??意大利投降后,意军又被德军随意虐杀,毫无还手之力,即使是被铁托改编成加里波地师的意大利军队也只是在抗击德军的战斗中做出了重要“牺牲”。x0dx0ax0dx0a在一次北非的战斗中,一万多人的部队打都没打就像几千的盟军投降,理由是开启弹药箱的起子找不着了。x0dx0ax0dx0a面对埃塞俄比亚的时候,一个只有二百挺机枪,四千支步枪连皇家卫队都有部分只装备长予的国家居然拖住意军半年之久,并逼得对方不得不用化学武器才能取胜,并最终付出了13万人伤亡的代价。甚至于他们的盟友德国人都看不起他们,当年在北非作战的时候,德军还未进入,而意军却有五十万人,英军组织了五万印军和由英国人驾驶的几百辆坦克对意军发动突袭,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五十万意军被五万英印兵所败,丢失重镇托卜鲁克,被俘十多万人,隆美尔刚到北非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意大利人慌乱逃跑的镜头,隆帅将他的德军官兵分散到一些意军中担任指挥官,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军的主心骨,在反攻时取得了胜利,(德军战斗力确实骇人,最基层的士兵到意军中都能成为出色的军官,同时也可看出意军低下的战斗力),隆帅对意军评价一向很低,他说:“意大利人打仗,该他们冲锋的时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缩不前,而该隐蔽的时候却又都勇往直前,结果有敌军扫射死伤枕籍”。有一次,因为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对非洲军补给线构成强大威胁(该岛力量强大时2/3的轴心国运输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时95\%以上船只都能安全通过),在大家讨论如何对付的时候有意大利军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却抢占该岛。隆帅当场反驳道:“凭意军一向表现这可能吗?”。x0dx0ax0dx0a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的座机在东北部港口图卜鲁格上空竟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元帅当场丧生。意军为了掩饰这一严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可怜巴尔博成了二战中被误伤的最高军衔指挥者。1941年2月16日,德国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抵达北非救援。此时,意军早已是溃不成军、仓皇逃窜。一个上校向隆美尔报告说,意军士兵把武器和弹药都扔在沙漠里,军官们正在打点行装,希望能尽快返回意大利。x0dx0ax0dx0a1940年5月,德国军队迅速攻入法国并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到,命令西方集团军群司令翁贝托亲王指挥32.5万军队驻扎在意法边界待命。17日,新组成的法国贝当政府要求停战,希特勒邀请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会晤。墨索里尼很顺利地得到法国部分割让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觉得这样的胜利有失尊严,又突然决定在停战协议正式签订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军发动闪电战。结果,在阿尔卑斯山地区,意军的闪电进攻非但没有让势单力薄的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反而遭到法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伤,626人失踪,翁贝托亲王被迫宣布停战。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前任总书记斯特拉塞不无感慨地说,停战前两天还打,让那么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x0dx0ax0dx0a为了改变自己在法西斯轴心国当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动用8.7万兵力、163辆坦克、686门火炮和380架飞机,向希腊发起了全面进攻。可是,意军未能达到墨索里尼的预期。11月4日,希腊政府仅集结了15个师,花了一周时间就把意军赶出边境。21日,墨索里尼临时换指挥,增派14个师,发动新的一轮总攻。希军巧妙地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军始终没有扭转败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惨败的责任归罪于总参谋部,进而更换总参谋长,一面又通过希特勒要求希腊停战。可是为时已晚,希腊军队已全线发动进攻,意军死伤惨重,王牌师全部被歼,5名将军被俘,1名将军被打死。意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国,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请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并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墨索里尼传授战略战术。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国后,仍然希望抢在德国之前靠本国的力量打败希腊,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组建一支50万人的增援部队。1941年3月2日,他以最高统帅的身份亲自督战,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墨索里尼怎么也想不通,人数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意大利军队为什么攻不破希腊的防线。希腊一战进一步暴露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虚弱和无能,也使意大利沦为轴心国集团中的二流国家,只能作“配角”随德军进行从属战。x0dx0ax0dx0a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本想“单干”。墨索里尼认为德军必胜,如协同作战还可以分到战利品,于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应意军参加对苏作战。结果,派往苏联的22万意大利精锐部队同样不堪一击,一半士兵被打死打伤或被俘,另一半则早早就逃回意大利,各种武器损失大都达80%以上。
G. 1940年,意大利为何成为了英国的一个新的强大的敌人
1940年5月下半月,丘吉尔曾经想把墨索里尼争取到自己方面来。他以个人名义给这个法西斯独裁者写了一封信,叙谈他对墨索里尼以往的友情并希望他不要站在德国一方作战。这一尝试毫无结果。法西斯的意大利急急忙忙地出来声援胜利者,于是英国在南欧、地中海和北非又多了一个新的强大敌人。
H. 意大利在二战中都干了些什么
意大利在二战中干了些:
1、破坏了希特勒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使英国惨败之后获得重整士气的机会,发动侵俄战争的时间受到了延缓。
2、一部分的德军在巴尔干战役后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线,来不及休整,作战受到影响。
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奠定基础,同样在北非战场上的失败,使得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号而在苏德战场上的隆美尔其价值应远远大于在沙漠中的作用, 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反而对同盟国作了间接的贡献。
(8)意大利人怎么变成敌人的扩展阅读:
意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异常糟糕,原因如下:
1、因为国家意识太薄弱,人少的驱逐舰跟潜水艇比战舰还活跃。
2、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着人,能用钢铁船打输木船的也只有意大利了。
3、对上意大利军,敌军的士气就会上升,意大利负责的战线就会被突破,连续打赢意大利两次的将军会被人嘲笑。
4、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 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考验。 意大利无意充分利用起战争潜力,造成许多浪费, 意大利军官缺乏职业精神,不务正业。
5、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
I. 二战时期,为何意大利成为了德国的猪队友
首先是没得选。
欧洲的强国也就是英德法意四国,其他的国家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二战和一战的大概情况都是老大和老三联合起来揍老二,老二没办法才把老四拉过来。所以德国是没办法才选择意大利。
最后处境相同。
近代历史上,欧洲的英法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而德国和意大利都是新兴国家,后起之秀,相互之间没有利益纠葛,反而是两国和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冲突,所以两国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甚至被坑过也不在乎。
J. 意大利人战场上的战斗力不行,为何会滋生出厉害的黑手党
因为西西里太偏僻了,他们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一方面,由于与意大利相比地处偏僻,以前的朝代一直不愿意西西里岛。一方面,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他们经常面对即将来临的敌人,这使得西西里人必须通过以家庭为单位来保护自己。因此,在西西里,除了政府的官方命令外,一直存在一个与官方也称为黑社会平行维护社会秩序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