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怎么活意大利语

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怎么活意大利语

发布时间:2022-11-29 08:19:30

① 天国与地狱的剧情介绍

序曲:
这是爽朗、轻快的音乐,受世人喜爱,经常单独演奏。在末尾处可以听到此剧终幕出现的着名嘉洛普舞曲,这曲调一般称作康康舞,酝酿出无比愉快的气氛。
第一幕:
第一场:特拜城近郊的原野。
特拜是一个希腊城市,此处是宁静的田园景色。右边的小屋前挂着“蜂蜜制造者阿里斯特”的招牌,左边小屋前则挂着“音乐院长奥菲欧”的门牌。但在实际开幕之前,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舆论”(相当于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Choros)先出现,唱出序唱时幕才开启。他表示要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这种替角更进一步地把自己的意见充分反映在这部戏剧里。
舆论退场后,奥菲欧的漂亮妻子出现。她一边摘花一边唱出情歌:《丈夫只热衷小提琴和别的姑娘》,于是像报复一般,她也爱上比她年轻的牧羊人阿里斯特,她摘这些鲜花是要送给牧羊人的。其实,阿里斯特就是地狱之王普鲁东。他为了诱拐尤丽迪茜才化身成年轻牧羊人,住到奥菲欧家隔壁。
这时候奥菲欧登场,他手中所拿的不再是神话中的抱琴(lira)而是小提琴。他没有弄清楚是自己的妻子,看到尤丽迪茜的背影就以为是自己热爱的牧羊女车罗艾(其实是河川女神nymph),于是用小提琴开始奏出爱的小夜曲。可是不久后,两人都发觉对方爱情不专,另有外遇,转成吵架的二重唱。
得悉妻子爱上邻居的牧羊人后,奥菲欧气愤地说:“难道你连这小提琴都不爱了?”然后像发狂似地猛拉小提琴。她仿佛一头咆哮的母狮,歇斯底里地喊叫已经受够了。奥菲欧别有含义地指着说,“那边麦田中有某种奇特东西”,然后就离去。而尤丽迪茜则喃喃低语:“在那里,我和牧羊人享受过多少爱的缠绵良辰。我必须更加小心才好。”说完她也离去。
尽管尤丽迪茜曾神经质地大叫:“我们今天就分手”,但奥菲欧畏惧舆论的谴责,不敢太任性,于是把一只毒蛇悄悄地放进尤丽迪茜经常和牧羊人幽会的麦田中,然后前往音乐院。
这时牧羊人阿里斯特登场,唱出:《我的本性是》。他在这首优美的咏叹调中吐露出如何托梦给奥菲欧,唆使他把毒蛇放到麦田中,然后愉快地说,只要尤丽迪茜被毒蛇咬死,就能把她带到自己的黄泉之国。
接着尤丽迪茜又回来,阿里斯特大声对她说:“你不能走入麦田,因为你的丈夫在那里设下陷阱!”可是尤丽迪茜却很坚决地表示:“只要是为了你,赴汤蹈火我都愿意!”然后跟他一起走入麦田。果然不出所料被毒蛇咬噬而濒死,但很愉快地被普鲁东抱在怀里共赴黄泉之国。
奥菲欧回来后晓得妻子已死,不仅一点不悲伤,还很快乐,马上想前往热爱的牧羊女那里。但舆论适时出现,把他劝止并命令说:“为了后世的人,你必须到黄泉之国把妻子带回来。”要奥菲欧一起到天国,请求大神朱彼特把妻子还给他。奥菲欧答应,用小提琴奏出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中的着名旋律《我失去尤丽迪茜了》(Che faro senza Euridice),在音乐院儿童们欢送下出发前往天国。
第二场:奥林帕斯山。
这时奥林帕斯山上白云朵朵,大神朱彼特、他的妻子朱侬和其他众神都在午睡。当睡眠之神莫费醒来后,用睡醒药之花撒在大家的双眼。狩猎女神戴雅娜的角笛声响起,众神便全部醒来了。这时登场的戴雅娜便唱出咏叹调:《当戴雅娜下降到原野一看》(Quand Diane descend dans la plaine),悲诉她的恋人阿克第翁已经不在了,她看来应该是悲伤的,却愉快地高歌。
醒来的众神异口同声地责备大神朱彼特很像暴君,于是借用《马赛曲》的旋律,使反抗气氛升腾起来。这时传来谣言说,在人类世界有一名叫尤丽迪茜的漂亮女人被诱拐了,朱侬听到后立刻怀疑是自己的丈夫朱彼待干的,于是妒火中烧。可是到地狱去调查的梅鸠尔(旅行之神)则回来报告说,诱拐尤丽迪茜的人是地狱之王普鲁东。
于是朱彼特就把普鲁东召到天国加以盘问、训斥。可是以维纳斯为首的众神却认为,朱彼特本人也时常在凡界诱拐良家妇女、拈花惹草,自身的品行已大有问题,怎么可以谴责别人,这就是回旋曲《为了诱惑坚贞的亚克梅娜》。结果场面大乱,朱侬也醋劲大发。
就在这时候,舆论带着奥菲欧登场。音乐家向朱彼特哀求说,请把妻子尤丽迪茜归还给他。朱彼特非常同情他,决定带着众神到地狱去寻找尤丽迪茜,在大合唱中幕落。
第二幕:
第一场:地狱。普鲁东的私房。
尤丽迪茜被关在这房间内,感到无比委屈与难耐。门被推开后,普鲁东的男仆约翰?斯第克斯出现。他唱出:《当我是贝欧第的国王时》(一种版本是《当我是阿卡第亚的王子时》),向尤丽迪茜求爱,但她躲避他的攻击。这时有人走过来,男仆立刻把尤丽迪茜藏起来。普鲁东和朱彼特一起登场,朱彼特揶揄说:“你在地狱拥有私人房间,实在很惬意,我也要在奥林帕斯山辟一个这样的房间。”他虽然很机警地发觉尤丽迪茜被藏在这里,依旧逼问普鲁东人在那里?普鲁东辩解说:“不是我诱拐她的”,然后急着想把他带到宴会的大厅,两人一起离去。
过一会儿,朱彼特带着警官回来搜查。由于房门紧锁,这一次他就化成苍蝇,从钥匙孔飞进尤丽迪茜的房间。这时很无聊又寂寞的她,一边追拍漂亮的金苍蝇唱出咏叹调:《多么可爱的苍蝇》,然后变成和苍蝇的二重唱。这只苍蝇居然也会诱惑她,情调极为愉快又幽默,有时还会插入苍蝇的芭蕾舞。
这时朱彼特表白了自己的身份,告诉尤丽迪茜要把她带到奥林帕斯山,她立刻欣然答应,而且乔装成巫女,和大神一起参加宴会,并决定一起逃走。在这段二重唱中加入花腔的模仿,取用法国民谣《杰克兄弟》的曲调。
第二场:地狱的大宴会。
这时天地间的众神都被邀参加这个酒池肉林的盛会。乔装成酒神巴卡斯巫女的尤丽迪茜唱出咏叹调后,是诸神精神抖擞的合唱。大家愉快地享用美酒佳酿,进入舞蹈的场面。小步舞曲和嘉洛普舞曲接连摇曳着,尤丽迪茜和朱彼特也夹在人群中拥舞。
当他们伺机要逃离现场时,普鲁东前来加以阻拦,并规劝大神因和奥菲欧有约在先,不该把尤丽迪茜拐跑。这时奥菲欧拉着小提琴,坐在舆论所划的小船,顺三途河逆流而上,一起抵达地狱宴会的现场,他请求朱彼特照约定把妻子还给他。朱彼特把尤丽迪茜还给他,但警告他在渡过三途河之前不能回头看妻子。奥菲欧拉着妻子的手乘小船要回到人间,舆论从旁为他打气,要他务必忍耐,而奥菲欧确实不曾好奇地回头看尤丽迪茜。朱彼特看到这情景勃然大怒,于是突然轰隆作响,随即雷电交加,奥菲欧惊恐地回头看个究竟。尽管舆论为这意外感到困惑,但奥菲欧反而高兴起来,因为他终于能够回到地上和牧羊女相会了。普鲁东则高喊说,这下子尤丽迪茜必须留在黄泉之国,但大神朱彼特却宣布,他决定让她成为酒神的巫女,接着酒神巴卡斯便坐在用葡萄藤织成的轿子登场,带领大家随着快活的嘉洛普舞狂欢作乐。幕落。
责任者
作曲: 雅克?奥芬巴赫
栏目关键词: 其他剧目
辅助分类项: 歌剧

② 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的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是指哪一段

三幕歌剧,1762年在维也纳首演。
意大利文脚本作者卡尔扎比吉编剧,故事情节取自希腊神话“奥菲欧”,由德国作曲家格鲁克谱曲,这部歌剧戏剧性强,并首次在歌剧中引入了管弦乐伴奏。在本剧中,作曲家大大缩小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差异,使整部歌剧在风格上更加统一。
1761年作曲家同在意大利的诗人卡尔扎比吉(l714-1795)相识,并同他合作。卡尔扎比吉在巴黎暂时逗留期间开始,就对歌剧美学上的一些问题深感兴趣,除了写诗之外,他对为歌剧写新脚本有着很高的创作热情。正好当时格鲁克也痛切感到歌剧有改革的必要在寻找新的脚本,因此俩人志同道合。卡尔扎比吉为格鲁克写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脚本,在二人相识的第二年,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并且没有用尤丽狄茜的死造成的悲剧结局,而是处理成由于爱神的力量,使尤丽狄茜复活,最后是爱情的赞歌和盛大的芭蕾舞会,以欢乐幸福的场面结束了全剧。当时只有两幕,两年之后的1764年末,又重新改换了乐曲的顺序整理加工,写成三幕歌剧出版。
1762年10月5日在维也纳歌剧院首次公演。获得极大成功。当时奥菲欧是由唱女中音声部的阉人歌手加埃塔诺·瓜达尼演唱的。歌剧上演12年后,莫里内又将脚本译成法语,于1774年8月2日在巴黎的皇家音乐院首次上演。由于法国没有阉人歌手,奥菲欧这一角色由女中音改成了男高音是男高音歌手勒格罗演唱的。此外,为迎合法国观众的口味,场面搞得非常华丽,并加入了合唱和芭蕾舞。《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首次搬上大都会歌剧院是在1891年,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作曲家力求在歌剧中使音乐、戏剧、舞蹈达到有机的和谐,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歌剧艺术的观。
剧情简介
歌唱家奥菲欧的爱妻尤丽狄茜不幸死了,他非常悲伤,在神灵前恸哭。奥菲欧悲痛欲绝的歌声打动了爱神,允许他去地狱,用动人的歌声救回爱妻,并警告他在跨越冥界返回人间之前不得看妻子的脸。奥菲欧如愿以偿,但他一眼不看妻子的脸却使妻子很不理解,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奥菲欧忘记了爱神的忠告,回头看了她一眼,尤丽迪茜当即倒地死去。奥菲欧后悔莫及,欲自杀殉情。爱神被他的真情感动,再次显形相救,终于救活了尤丽狄茜,使他们夫妻得以团聚。
剧本:卡尔扎比吉根据古希腊神话编写
作曲:[德]格鲁克
主要人物
奥菲欧——(男高音或女中音)
尤丽狄茜——(女高音)
爱神——(女高音)
时间:上古
地点:希腊以及冥府和天堂乐园
歌剧故事
第一幕树林里的一片空地上出现了一座新坟,这是可爱的尤丽狄茜,她不幸与世长辞了。一群牧羊人围绕在坟旁,将一束束野花轻轻放在她的坟上,哀声唱道:
假若美丽的尤丽狄茜的亡灵
在这不幸的坟墓周围徘徊,
请你聆听这哀歌,这悲叹,
这声声啜泣!
这是我们在为你祈祷,为你设祭。
尤丽狄茜的丈夫奥菲欧不断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他怎么也不能相信,爱妻的倩影从此再也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只见他形容憔悴,从不离手的里拉琴也已破碎,被扔在了一边。人们非常同情他,可谁也帮不了他,只能陪伴着一同哀伤。奥菲欧向众人恳求道:
“请离去吧,让我独自留在这里,和我遭遇的莫大不幸在一起。”
大家默默地走开了。
奥菲欧跪在妻子坟墓前痛哭:
亲爱的尤丽狄茜,你在哪里?
你的丈夫向苍天呼唤,
又向大地寻觅,
在阵阵风中洒下泪水和无尽的哀思。
可是回答我的只有山谷的回声,
还有潺潺流淌的小溪伴我哭泣。
尤丽狄茜,你在哪里?
神啊,让她回来吧,
否则我也随她一道死去!
奥菲欧对着想象中的地狱神怪悲愤地控诉:
在那阴森的地下,
你那双贪婪的手从不曾停止
对青春的掠夺。
如今我的尤丽狄茜,这美丽的花
也毁灭在你的手里。
我要从你手中将她夺回,
哪怕有多少艰难险阻!
这时一个美丽的爱神从天上慢慢地降落下来,她说天神宙斯听到他的哀歌十分感动,现在他允许奥菲欧去地下冥府找回妻子尤丽狄茜。爱神的声音是那样温柔动听:
渡过缓缓流淌的危险的忘河,
穿过黑暗无边的深渊,
如果你能用你优美动听的歌
声打动死神和复仇的精灵,
你就能带回尤丽狄茜,
和她一同重返人间!
听到这话,奥菲欧两眼放光,仿佛顷刻间就能见到爱妻。但爱神提醒道:
就算你有足够的勇气,
但你还必须注意:
在回到人世之前,
你决不能看她一眼,
否则你不仅前功尽弃,
而且将永远失去尤丽狄茜,
后悔和思念将永远折磨着你!
这条规矩请你一定牢记!
奥菲欧连连点头,爱神又叮嘱道:
克制情感,管住你的眼睛,
这并不容易。
但你必须忍耐,坚持到底。
为了最后的团聚,
你必须忍耐,坚持到底!
她消失了。奥菲欧发现手里多了一把崭新的闪闪发光的里拉琴,毋庸质疑,这是爱神的礼物。他把琴紧紧地抱在怀里,发誓一般地唱道:
爱情啊,请给我力量,
带领我穿越危险和恐惧,
去感动冷酷的死神。
我会有坚定的意志,
让事实来作证明!
他向着幽暗的森林深处走去。
第二幕
这里是地狱的入口处,不远处有一扇高大的门,近处则是一大群妖魔鬼怪,他们发现了由远而近的奥菲欧,立即警觉起来:
“看那是什么胆大妄为之徒,竟敢穿过重重黑暗来到我们的冥府?”
他们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了奥菲欧。
“让复仇女神撕裂他的心,让首门的恶狗吓掉他的魂!”
他们狰狞的面目和可怕的吼叫真是让人胆战心惊。但奥菲欧早已有所准备,他把那张金色的里拉琴高高举起,从容地唱道:
“诸位幽灵,请听我说,或许我的痛苦会赢得你们的同情。”
“不,不,这没有可能!”
“诸位鬼魂,请你们静一静,或许我的不幸会获得你们的怜悯!”
“不,不,走开你这陌生人!”
奥菲欧毫不气馁,他一遍遍地坚持,直到他们安静下来,向他提出疑问:
“你为何到这里来,可怜的年轻人?这里没有生命,只有死亡的悲惨呻吟!”
奥菲欧轻轻地弹起里拉琴,用歌声叙述他的不幸:
一切磨难和困苦,
我都能顽强地克服,
惟有内心的巨大痛苦,
使我痛不欲生!
如果你们能了解
失去爱人的滋味,
你们一定会慨然应允,
让我走进这冥府的大门!
奥菲欧的歌声实在是太动人了,们被感动得唏嘘不已,有的痛苦地抱着脑袋倒在地上,有的同情地伸出手抚摩奥菲欧,当奥菲欧一曲唱毕,那扇禁闭的大门已经被打开了,鬼怪们齐声祝愿奥菲欧一路顺风。
通过熊熊燃烧的地狱之火,穿过可怕的嶙峋怪石,奥菲欧走进了地狱深处。
场景换成了一个美丽幽静的山谷,这里有树木鲜花,还有溪水淙淙,只是有一点和人世间不同,它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蓝色的雾。隐隐约约地可以听见优美的音乐声,但它却有如悲伤的梦一般。原来这里是幸福幽灵们居住的地方。
一群美丽的少女身穿蓝色的薄纱跳着缓慢优雅的舞蹈,其中的一位就是尤丽狄茜。尽管她离开了奥菲欧也十分痛苦,但这幽静的山谷抚平了她心中的创伤,她柔声唱道:
远处是一片愁云惨雾,
这里却是春意融融。
一切悲苦都会远离,
安宁的日子将会无始无终。
让我和幸福的幽灵们一道,
永远居住在这幸福之谷。
奥菲欧走上场来,他环顾四周,脸上流露出惊奇的表情。他完全没有想到,在死亡的世界里竟也有这样的美景。但他的心仍然不得安宁,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心爱的尤丽狄茜。一群幸福幽灵迎上前来,领头的一位还戴着小小的冠冕。她温和地告诉他:尤丽狄茜已经苏醒,就要被带来和他相见。奥菲欧激动万分,为了这一刻他已走过了多么漫长而可怕的道路!他赶紧闭上双眼,等待她们把爱妻带给他。
尤丽狄茜来了!他听见了她的脚步声,接着,有人把她的手放在了奥菲欧的手掌中。天啊,这就是我心爱的尤丽狄茜!奥菲欧的心激烈地跳着,他紧紧握住这纤细的手,把头扭向一边,迅速地向着地狱的出口走去。
第三幕
在通往地狱出口的幽暗道路上,这一对夫妻手拉手走着。奥菲欧不断催促爱妻:
“快来,尤丽狄茜,踏着我的足迹往前走。”
可是此时的尤丽狄茜仍然没有恢复生命,她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诧:
“怎么,这是一场梦吗?还是我神志昏迷?”
“亲爱的尤丽狄茜,我是你的丈夫,为了寻找你,我来到了冥府。不久你就会看到灿烂的太阳,看到白云蓝天,回到幸福的人间!”
“我?我还会复活?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求你现在别问,等到我们走出这可怕的冥府,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
奥菲欧的心情是那么急切,可是尤丽狄茜一点都不理解,她不懂人死了怎么还能重回阳间,更不明白这拉着她手的人是谁,如果他真的是自己的丈夫的话,为什么不回过头来看她一眼。
“为什么你不来抚摸我的脸,为什么躲避我的目光?”
“啊,我不能解释这一切,请你赶紧跟我走,离开这里,一刻都不要迟疑。”
尤丽狄茜固执地要求:
“请你回头看我一眼,只一眼,莫非你的心已变得冷酷,莫非你已嫌弃我,不愿见到我已经枯萎的容颜?”
可怜的奥菲欧只有不断地催促,却不敢讲出原因。离地狱出口还有好一段路呢,他的心情万分急切。谁知尤丽狄茜竟然甩脱了他的手,向后退去:
“我只求你看我一眼!”
“不,我不能!”
“啊,你已背叛我了,你这无情无义的人,对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竟然置之不理!”奥菲欧把手向身后伸出,请求尤丽狄茜:
“快快跟我走,你不要猜疑!”
尤丽狄茜更远地躲避开:
“既然你如此无情,何必到这来把我寻觅,不如让我独自留在这里!”
奥菲欧此时感受到的折磨,胜过了他在妖魔鬼怪那里的遭遇,他多么想回过头去,将亲爱的尤丽狄茜一把搂在怀里。然而他不能,他必须领着妻子走出地狱大门,只有到了那时,才能够尽情倾诉他的爱情。他苦苦恳求尤丽狄茜,但妻子固执极了,坚持要他回头看自己一眼,要他讲出秘密。
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奥菲欧的心都凉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而那一边的尤丽狄茜也在伤心地哭泣,她认为奥菲欧已经一点都不爱她了,这正是她最害怕、最痛苦的事。她浑身冰冷,再也支持不住了:
“亲爱的丈夫,你的妻子需要你!请答应我的要求吧,在我死去之前,最后看我一眼!”
听到这话,奥菲欧挺不住了,他喘息着,挣扎着,终于,他下了决心:
“让我告诉你一切,我曾经……啊!苍天啊,原谅我吧!”
他猛地回过头去,伸开双臂大步走向尤丽狄茜,然而就在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震惊——向他伸出手臂的尤丽狄茜正在慢慢地倒下去,她的脸色是那么苍白,就象不久前死去时完全一样。他吓坏了,赶紧把她抱在怀里,后悔的感觉有如汹涌的浪涛一样淹没了他的心。他大声喊叫着:
“我做了什么?尤丽狄茜!你听得见我吗?啊,苍天啊,是我把你彻底毁灭了!”
尤丽狄茜无声无息的倒在他的怀里,无论他怎样呼唤,也不再动一动。奥菲欧绝望了,他对着妻子苍白的面庞哀哭道:
失去了亲爱的尤丽狄茜,
我可怎么活下去?
一切光明和希望都在我面前消失!
尤丽狄茜,尤丽狄茜,
请你回答我!
你可听见你的丈夫在呼唤你的名字?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现在他的脑际:
“让冷酷的命运把我的生命拿去吧,我要去追赶亲爱的尤丽狄茜,和她一道重回冥府,永不分离!”
他从怀里抽出匕首,刚要向自己胸前刺去,突然一声喝令使他一惊:
“住手!奥菲欧!”
原来是爱神。奥菲欧悲愤地向她大喊:
“你别来阻拦我!”
“克制你的悲痛和愤懑,要知道,我掌握着你所希求的命运!”
“你能给什么?”
“我已经考验了你对爱情的忠贞,现在来挽回你幸福的婚姻!”
只见爱神将手中一根神奇的小棒往尤丽迪西那儿一指,并轻声呼唤道:
“尤丽狄茜,快快醒来!”
立即,尤丽狄茜动了一下,接着她慢慢地坐了起来,又站了起来!奥菲欧一步上前,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人都大声喊着地对方的名字,激动的泪水止不住流淌。
爱神愉快地催促他们:
“再不要焦虑迟疑,耽误宝贵的光阴。快回到人世间,尽情享受幸福美好的青春!”
这一对受尽磨难的夫妻相拥着,走出了地狱的大门。
在一座美丽的爱神殿宇中,聚集着欢乐的人群,他们唱歌跳舞,欢迎返回人间的尤丽狄茜,赞美爱神和爱情的伟大力量。
奥菲欧幸福地唱道:
让所有真诚的爱情都得到美满的结局,
让所有可爱的姑娘都受到尊敬。
她给我的考验使我的爱情更深,
她引导我走进幸福的人生。
尤丽狄茜真诚地回答:
猜忌曾使我蒙受苦痛,
只有信任才使我得到安宁。
那曾经将我折磨的怀疑,
终于化作了两心相依!
爱神祝福他们:
“你们的痛苦已经结束,你们的爱情将成为永恒!”
众人一起唱道:
感谢你,爱神,
让我们把你热情赞颂。
你的恩惠带给我们
幸福美满的爱情!
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中,全剧结束。
剧幕信息
第一幕:尤丽狄茜之墓
奥菲欧擅长音乐,能用音乐的力量迷住一切的东西。他的新婚夫人尤丽狄茜为毒蛇噬死。经过一阵简短而像悼歌似的插曲之后,幕启。奥尔菲欧悲伤至极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焚香唱着伤感的咏叹调,他连声呼唤着尤丽迪茜的名字,并唱道:“尤丽迪茜,你在哪里?你的丈夫沉浸在悲伤痛苦中,呼唤着你、寻找着你;”他还唱道:“尤丽狄茜不在人世,我怎么能活下去?神啊!恳求您,让她生还吧,或者让我死去。”他向诸神祈祷:“请将妻归还给他,自己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甚至下黄泉去救她”。因他的深切悲伤使诸神大受感动。于是派遣爱神阿莫尔前来告诉奥尔菲欧说:“诸神对你寄予同情,宙斯怜悯你,你沿着冥府的忘河下行,到可怕的海边去,她正在死的阴影中等待着你。”爱神还传达了宙斯的命令:“为了实现你的愿望,在你把她领回人世之前,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许看她的脸。”并安慰他说:“只要你坚守诺言,你就能获得幸福,不要再悲伤了。” 这是一首宣叙调《快乐地实现诸神的愿望吧》。
第二幕:在冥府死人居所之地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怪石嶙峋的地方。奥菲欧来到冥府,鬼魂和怨灵见奥菲欧想进入黄泉便大声唱道:“是谁胆敢靠近这黑暗的土地。”奥菲欧不屈服于各种威胁,不断唱出热情哀求的曲调,他的忠厚仁慈逐渐博得了复仇女神和怨鬼们的同情,他的爱心使他们深受感动,怨鬼们纷纷离去,通向冥府的大门打开了,奥菲欧快速地向冥府降落。
在晴朗而幽静的天堂里,精灵们在跳着芭蕾。尤丽狄茜上场,她和精灵们一起赞颂着和平优雅的天国乐园。芭蕾结束后,尤丽迪茜与精灵们一起下场。
黄泉中央“愉快之谷”,乃是心地纯洁之人所居,奥菲欧一路寻找来到此地,这里的风光使他看得出了神。他唱着咏叹调《伤愁万缕》:“虽然这里的一切都很美好,可我仍然是这么不幸,她究竟在什么地方?” 和宣叙调《何等纯洁的光》!奥菲欧的歌声赢得怨鬼的心。这时,精灵们上场,他们合唱着《欢迎,甜蜜的歌唱者》她们说:“因为同情奥菲欧爱情的力量,尤丽迪茜即将来临”,她们一起赞美着尤丽狄茜的美丽。奥菲欧终于看到了爱妻的身影,他遵守爱神对他的警告不去看她的脸,终于觅得其妻。其他鬼魂不能了解歌唱者之妻为何愿意返回阳间,但是他们已为他所唱的歌所感动,只牵着她的手,领她走出“愉快之谷”。她自然感到奇怪,他为了使她相信自己的爱情,便与她合唱:《信任我的诚意》!
第四幕场景为黑暗的洼地,这里布满岩石、野草丛生。
奥菲欧夫妇上行了许久,奥菲欧领着他的妻,穿过一个石洞。他仍然不看她,只催着她快点跟他走。尤丽迪茜埋怨他对自己漠不关心的冷淡态度,甚至连一眼也不看她,误认为奥菲欧已不再爱她,要跟他告别重回冥府。
拉着尤丽狄茜的手,头也不回地来到这里。奥菲欧催尤丽狄茜快走,尤丽狄茜对奥菲欧连看都不看她一眼的冷淡态度产生怀疑,误认为奥菲欧已不再爱她,要跟他告别重回冥府。奥菲欧想尽快赶回地面,产生误解的尤丽迪茜不肯前行,两人唱出一段描述内心活动的二重唱,这是一首绝妙的歌曲。尤丽迪茜悲痛地诉说着,越唱越悲哀。奥菲欧不知如何是好,忍不住要去看她,但想起爱神的警告,立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当他听到尤丽迪茜悲伤得快要倒地死去的时候,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了,猛地看了她一眼,于是,正如爱神警告的那样,尤丽迪茜倒地死去了。奥菲欧疯狂地跑到她身边,摇晃着她的身体深切责备自己,悲痛哀怨地唱着着名的咏叹调:“我已失掉了我的尤丽迪茜”他悲伤到了极点,决心自杀殉情。
亚摩爱神听了很受感动,重又出现,他夺下奥菲欧手中的武器,唱道:“你对爱妻之心太诚挚,幸福是属于你的,你的诚实已得到证实,就原谅你无心的过错吧”! 尤丽狄茜将再一次属于你。”一面唱一面用手杖碰了一下尤丽狄茜,使她恢复生命了慢慢地苏醒地过来。尤丽狄茜站起身来,拥抱奥菲欧,两人一起感谢爱神。爱神亚摩领着他们离开这里,把他们送回人间。在供奉爱神的神殿里,人们在祝福着尤丽狄茜的复生,大家赞美爱神、感谢爱神,在人们欢乐的舞蹈之中,大幕徐徐落下,全剧结束。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夫·格鲁克(1714年7月 2日~1787年11月15日)德国作曲家,祖籍波希米亚。父亲以畜牧森林为业,从不鼓励他玩乐器。十八岁赴布拉格以唱歌为生,经获贵族资助赴维也纳与意大利学音乐,在米兰拜桑马替尼(Giovanni Samnartini)为师,学习歌剧写作,四年内完成若干部歌剧。1745年赴伦敦,结识亨德尔。此后十五年偏历欧洲各地,指挥写作歌剧,多半为应酬之作。1760年,舞剧大师Jean Georges Noverre发表文章抨击专为展示歌喉与舞艺的歌舞剧,他认为音乐与舞蹈应为故事与剧情服务。这种观念对格鲁克影响至大。
1761年完成的新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是他身体力行的结果。此剧取材自古希腊悲剧奥菲斯(Orpheus)的故事,感人的剧情,配上杰出的音乐,使它的首演非常成功。他又为文攻击喜好炫耀的意大利歌剧,认为“音乐应切合剧情,而不应以无谓的装饰破坏剧情”。七0年代的作品也都以希腊轶事为题材,使他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歌剧作家。格鲁克的作品一直到现在仍不断上演。格鲁克的优点在于成功的表现戏剧化的音乐,配器大胆而多变化,与韦伯、柏辽斯、瓦格纳颇为相似。他在对位与乐曲结构上不乏缺点,却构成他的特色之一。柏辽斯与瓦格纳在不同层次上都可称为格鲁克的崇拜者。
格鲁克作品的优点在于成功的表现戏剧化的音乐,配器大胆而且多变化。格鲁克继承并发展了蒙特威尔第的歌剧改革观念与实践,对歌剧再次进行改革——他决心抛弃意大利歌剧中浮华花稍、冗长拖沓等弊端。他认为歌剧中的人物、人物情感和简练情节,比音乐和舞蹈更为重要;他要发挥音乐的功能,使其更具诗的意境,更有力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是一部这样的代表作,它为此后歌剧的规范化奠定了牢固基础。而在几十部以“奥菲欧”为题材的歌剧中,以本剧和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最富盛名,成为欣赏、研究西洋歌剧的必备作品。

③ 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___和____作曲的歌剧____,取材于希腊神话。

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科尔希和佩里作曲的歌剧《尤丽迪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尤丽迪茜》于1600年10月6日上演。负责这次上演的人也是科尔希。这是他为佛罗伦萨的大公爵梅迪奇家族的婚礼而赠送的礼物。这桩婚礼的新娘是公爵的侄女玛丽亚·梅迪奇,新郎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

歌剧的乐谱在1601年出版时,佩里把它题献给了玛丽亚·梅迪奇。演出地点是在皮蒂宫内的一座私人公寓的小厅里,观众是经过挑选的,只有200名。舞台布景很简单,伴奏乐器也很少。主角奥菲欧由佩里担任,他是一个很好的男高音。科尔希则担任了羽管键琴的伴奏。

(3)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怎么活意大利语扩展阅读:

传说歌唱家奥菲欧的爱妻尤丽迪茜不幸死了,他非常悲伤,在神灵前恸哭。奥菲欧悲痛欲绝的歌声打动了爱神,爱神允许他去地狱,用动人的歌声救回爱妻,但爱神警告他在跨越冥界返回人间之前不得看妻子的脸。

奥菲欧如愿以偿,但他一眼不看妻子的脸却使妻子很不理解。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奥菲欧忘记了爱神的忠告,回头看了她一眼,尤丽迪茜当即倒地死去。奥菲欧后悔莫及,欲自杀殉情。爱神被他的真情感动,再次显形相救,终于救活了尤丽迪茜,使他们夫妻得以团聚。

④ 古典音乐CD(进口正版的)中经常曲名是英文。 有没有大侠可以给我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

未显示完全,该死的网络,总是要提交什么审议!你可联系我,我把完全版发给你

A cappella (意)无伴奏合唱 没有器乐伴奏的合唱。

Adagio (意)慢板――TDMPO

Allegretto (意)活泼,小快板---GEMPO

Allegro (意)活泼,快板---TEMPO

Alto (意)

女低音――CONTRALTO

合唱班中第二最高的女声部

Andante (意,行走的意思)行板

温和步伐的速度---TEMPO

Anthem 颂歌

自16世纪的英语宗教作品,现代的意思可指爱国的颂歌如国歌。

Aria (意)咏叹调

充满感情的独唱曲,可以是音乐会的独唱曲或是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受难曲,或清唱剧---CANTATA的一部分。在传统歌剧中,咏叹调是在披露某一段剧情时暂时停下来的深思,让独唱者以丰富的声音发出的情感。

Ballad 叙事曲

叙述故事的歌曲(如舒伯特《魔王》)或咏叹调(如华格纳《漂泊的》中的辛泰叙事曲)。

Ballet 芭蕾舞剧

发展于法国18世纪初期的传统舞剧,通常配合以舞台装饰及特别创作的管弦乐。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鸟》及普罗哥菲夫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是现代的重要例子。芭蕾舞普遍地流行于歌剧,特别是法国歌剧或受法国影响的大型严肃作品,其中一些重要例子包括葛鲁克的《奥克菲斯与尤丽迪茜》,白僚士的《特洛伊人》,华格纳的《唐怀瑟》(巴黎修订版),威尔第的《阿伊达》及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

Bacarolle (法)船歌

原来是一种6/8拍子的威尼斯船歌,19世纪时运用到器乐与声乐之中,着名的例子有肖邦为钢琴写作的船歌,以及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的船歌。

Baritone (希)男中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 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一词源自16世纪奢华的艺术与建筑,音乐史上指文艺复兴与古典时期--CLASSICAL之间的欧洲音乐时期,约在1570至1750年。这段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作曲家,意大利有柯赖利、韦华第及史卡拉蒂,法国有卢种及库普兰,英国有菩赛尔以及出生于德国的韩德尔,而德国则有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巴赫。

Bass 男低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音色低沉、浑厚、老成、持重。

Bel canto (意)美声

字面意思是美丽的演唱,是一种以声音的技巧、控制与美丽为最重要因素的演唱风格,在罗西尼、贝利尼与唐尼采蒂等作曲家活跃的19世纪上半叶风行于意大利。

Brindisi (意)饮酒歌

歌剧中举杯祝酒的歌。着名的例子出现于威尔第《茶花女》,《奥赛罗》及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Csbsletta (意)卡巴莱塔

原意指节奏不断重复的短咏叹调--ARIA,使独唱者可以炫耀歌唱技巧。在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指增长了的咏叹调及二重唱快速结尾段落。--CAVATINA

Cadbaletta (法)终止式

乐句或乐章结束时的终止和弦。

Cadence (意)华采段

协奏曲乐章或歌剧咏叹调接近结尾时,由独奏者或独唱者表演出来的华丽技巧过门。在18世纪,协奏曲华采段是让独奏者依据乐意主题即兴演奏,展现其音乐想象力与技巧的段落。

Canon (希)卡农曲

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严格地互相模仿并呈示同一旋律的声乐或器乐曲,出就是第二个声部有第一声部完成之前,便以同一旋律进入,并继续依此推进。最着名的卡农曲是巴洛克作曲家帕赫贝尔的《卡农曲》。---FUGUE

Csntabile (意)歌唱般

可歌的演绎。

Castrato (意)清唱剧

以宗教或世俗文字为唱词,再配以器乐伴奏的乐曲,有时为一位或多位独奏者与合唱团而谱,但出有不使用合唱团,或只为合唱团而谱的清唱剧,乐曲分为好几部分,包括宣叙调---RECITATIVE、二重唱、圣咏曲、合唱曲等。

Castrato (意)阉人歌手

由17世纪至18世纪,往往有把男童歌手阉割,以保存其男童声音的特质,产生有力量而广泛的音域。最着名的有F.Senesino,G.Caffarelli及C.Farinelli。

Csvatina 短歌

在18及19世纪的歌剧与神剧---ORATORIO中一种短短的独唱歌曲,在风格止比咏叹调---ARIA为简单,没有反复的字句。

Chaconne (法)夏康舞曲

巴洛克时期的3/4拍子舞曲,主题出现在低音上,并反复现,变奏曲就在这个低音之上发展。

Chorus 合唱团

由大数量歌唱者组成的团体以分部或联合形式表演。大部分的合唱团音乐写成四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可以是无伴奏---A CAPPELLA,器乐伴奏或是管弦乐伴奏。

Classical 古典时期

约从1750至1800年,这段时期从最伟大作曲家表现出来的音乐的特点,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理想平衡。海顿、莫扎特与年轻时期的贝多芬是此时公认的代表人物。

Coda (意)尾奏

一个乐章或乐曲的终结部分。

Coloratura (意)花腔

一种装饰旋律的高技巧艺术,主要出现在歌唱中,特别是歌剧。花腔可以是为任何人声而谱,但通常出现在女高音部分,所以才会有花腔女高音的声乐分数类。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及唐尼采蒂《拉麦摩的露契亚》的露契亚都属这类角色。

Concertato (意)竞奏

1、在17世纪的音乐形式,乐曲中用几件独奏乐器或几位独唱者,以类似现代协奏曲的模式与低音伴奏造成对比。

2, 在歌剧中,指与整个合唱团形成对比的独唱组。

Conctor 指挥

乐团,器乐或声乐团体的指导者。指挥的工作绝不仅限于打拍子,他必须为演奏的技术能力与演奏的艺术演绎负责,指挥可以运用他的个性激发音乐家的艺术能力。在贝多芬以前的时期,大多由键琴手或首席小提琴手负责这领导性的位置。经营现代交响乐团的繁杂事务时,指挥除了音乐上的职责外,这要肩负其他行政人员职责,如人事管理、财务及组织等。

Continuo (意)记号低音

巴洛克音乐中一种指示低音符号的和声方法,可由任何数目的低音乐器担任演奏,如键盘乐器(古键琴、风琴)、弹拨乐器(鲁特琴、竖琴)或是弦乐器(低音古提琴、低音大提琴)。演奏者必须在低音上即与配上和声,但通常乐谱上会大概指示出演奏者应奏的和声。

Contralto (女低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音质浓厚、结实、稳重。

Counterpoint 对位法

在多个声部音乐中让相等的旋律依据某种规则互相结合的艺术。卡农曲――CANON和赋格---FUGUE是最重要的对位例子,在巴赫作品中有很高的成就,例如《赋格的艺术》与《十二平均律》。

Countertenor 高男高音

一种运用技巧使声音达到女低音水准的男性歌手。在巴洛克或更早的时期中,女性不准在教会音乐中担任独唱,剧---ORATORIO中女高音与女低音部分便交由年轻的男童与高男高音演唱。

Crescendo (意)渐强

指音量的逐渐提高。

Da capo (意)返回开始

简称D.C.。指一首曲子要从头开始反复到结尾或到标明《结束》的地方。

Diva (意)

歌艺出众的女伶。

Duet (意)二重唱/二重奏

为两位演出者(独唱者或独奏者)谱写的音乐,可以有伴奏或无伴奏。

Ensemble 合奏

1、一个合奏组中各成员的合作性。

2、一个声乐或器乐家的组合。

在歌剧中,由几位歌唱家演唱的片段,可以是有或没有合唱团的配合。例子如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中的“Crude! Perche finora farmi larguir cosi”及普契尼《波希米亚人》中的“O Mimi,tu piu non torni”。

Fandango (西)方当果舞曲

一种由结他与响板伴奏的热烈西班牙舞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就有这样的一段。

Fsntasia (意)幻想曲

作曲家以想象力写作的器乐作品, 并不用遵循传统的曲式。

Finale (意)终乐章

多乐章作品的最后乐章。

一幕歌剧的段落.

Fugue 赋格

复音音乐的重要曲式,在赋格音乐中,通常有三至四个声部,并有一个主题,旋律线会互相结合与跟随,或互相《逃离》。赋格曲在巴赫克时期获得最大发展,并由巴赫发展至顶峰。歌剧作曲家为了特别效果,亦有使用赋格曲,如威尔第《法斯塔夫》的末段。

Gavotte 加沃特舞曲

一种相当快的法国舞曲,17世纪后期由卢利把它运用于芭蕾舞剧---BALLET与歌剧,亦常见于巴洛克的组曲---SUITE。

Habanera (西)哈巴奈拉舞曲

一种特殊节奏的慢舞,并依据古巴首都夏湾拿(HAVANA)命名,再流传到西班牙。着名例子如比才《卡门》中的哈巴奈拉。

Harmony 和声

两个或以上音符同时发出某种特定的声响效果。和声的研究包括和弦的组成,发展及运用。

Impresario (意)剧院总监

音乐厅或歌剧演出的组织者,可能身兼的指挥、经理或公关人员。

Incidental music 戏剧配乐

通常指为戏剧而写的一组乐曲,包括序曲和间奏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与葛利格的《皮尔金》。

Intetmezzo (意)间奏曲

在戏剧或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音乐剧。

十九世纪曲目的名称之一,意指在几部大作品之间的乐段或乐章(通常是慢速度)的段落,以缓慢引子开始的着名曲例有德伏扎克的《第九交响曲》与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

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器乐曲,如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Key 调/键

调 乐曲以某一个大音阶或小音阶作为它的基本材料,而音阶的主音就是些曲的调。调有共24种,在半音阶的每个音上,各有一个大调、一个小调。

键 键盘或木管乐器上的指触部分,用以控制杠杆装置。

Legato (总)连奏

圆滑连贯以及持续的方式演奏或演唱,与断奏---STACCATO相对。

Leitmotiv (德)主导动机

反复出现的主题或其它音乐原素(尤其是华格纳的歌剧),显示出一个特定的乐思、感情或角色。

Libretto (意)歌词/剧本

原意是小册子,指歌剧或受难曲、神剧等大型声乐作品的唱词本。

Lied (德)歌曲

德文艺术歌曲,尤其指以钢琴伴奏、由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创作的歌曲。

Msdrigal 牧歌

为独唱人声或合唱团写作的声乐作品,通常没有乐器伴奏,常使用世俗歌词,,并与爱情有关。这是十四至十七世纪之间的一种重要曲式,和教会的经文相对。蒙特威尔第是最重要的牧歌作曲家之一。

March 进行曲

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是二拍子或四拍子的短曲,进行曲可以是缓慢、送葬般的速度也可以是游行般的速度 是快速的军队与马戏团进行速度。曾创作结婚进行曲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孟德尔逊(《仲夏夜之梦》中),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缓慢哀怨的葬礼进行曲也吸引不少作曲家写作: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缓慢乐章、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萧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华格纳(歌剧《诸神的黄昏》中)。其它着名的进行曲出现于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比才的歌剧《卡门》。

Mdlody 旋律

一连串乐音有组织的进行。

Mezzo soprano (意)次女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共15度,其音色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高的女中音近似戏剧女高音,低的女中音近似女低音。

Minuet 小步舞曲

一种源自民间的法国舞曲,3/4拍子,中庸速度。曾在巴洛克时期――BAROQUE,被用于器乐组曲---SUITE与芭蕾舞曲---BALLET。期后古曲乐派的作曲家把它用于奏曲---SONATA,交响曲---SYMPHONY或四重奏――QUARTET中。

Movement 乐章

大型器乐作品(如交响曲---SYMPHONY,奏鸣曲---SONATA,四重奏---QUARTET,组曲---SUITE等)中,自成起讫但不一定独立的段落。

Nocturne夜曲

浪漫时期一简短、缓慢的乐曲,旋律与气氛非常丰富,通常为独奏钢琴而写。作曲家费尔德(Hohn Field)首创夜曲的类型,萧邦则写出最精美的作品。夜曲也曾用于在些大型作品的乐章或段落,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德布西管弦乐团演奏的《三段夜曲》 (《云》、《节日》与《水妖》),以三首交响诗的形式出现,也是同样出色而迷人的音乐。

Opera 歌剧

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演唱加上乐器伴奏的戏剧作品。

在16世纪的意大利宫廷出现的以音乐为主的简单情节剧作是这一类尝试的先锋。1597年佩里所写的《达夫尼》在翡冷翠的一处宫廷花园上演,可惜谱已轶失。佩里在1600年同样根据希腊神话而作的《尤丽迪茜》,是音乐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歌剧。这之后是蒙台威尔第的《奥菲欧》,其中有大量合唱, 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罗马要到1619年才上演第一部歌剧,由蓝迪(Landi)所作的《奥菲克斯之死》。

Operetta 轻歌剧

与浪漫派歌剧相对的一种小开型歌剧体裁。结合了喜歌剧、闹剧以及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对话中采用的方言,充满了市井趣味和价值观的一种歌唱剧,以娱乐性为重点。最好的第一批轻歌剧出现在1850年代的奥芬巴赫手中,其后小约翰.史特劳斯再领风骚,这位圆舞曲大王写了16部轻歌剧,其中的《蝙蝠》堪称一绝,加上圆舞曲的节奏,是极少数可以超出地域限制的异数。步其后尘的有赖哈,以《风流寡妇》为首的连作品在本世纪初再次造成轰动效应。英国的乔伯与苏利文也合作了一欢快诙谐的作品,在英联邦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Opus (拉)作品编号

作曲家用以按创作年代之先后表明作品的号数,略写这OP(或众数OPP)。

Oratorio 神剧

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曲、用合唱、独唱与乐队在教堂或者乐厅演出。

Orchestra 管弦乐团

十二至十五件乐器以上的合奏团(低于这个数目便是室乐团)。结合管乐器、弦乐器与敲击乐器的管弦乐,木管乐(1或2长笛,2双簧管,2巴松管)、铜管乐(2法国号、2小号)和2定音鼓。单簧管于十八时加入。管弦乐团于十九世纪时扩充,除了在故有的乐器中增多数目,也加进了一些新的乐器。

Overture 序曲

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芭蕾舞剧---BALLET及其他大型作品的器乐前奏。在巴洛克音乐中,序曲也是组曲第一乐章名称。浪漫时期发展出的音乐会序曲,是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作品,如孟德尔逊的《海布里地群岛序曲》与白僚士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等。歌剧序曲定出歌剧的气氛或性格,经常使用作品中出现的旋律,但也可以使用独立材料写成。

Pavan/Psvane 孔雀舞曲

一种缓慢、庄严的宫廷舞曲。十七世纪在欧洲特别流行,是舞蹈组曲的重要起点。孔雀舞曲的后面通常接加亚尔德舞曲。十七世纪早期沙因的《音乐宴席》中便出现了孔雀舞曲。

Pizzicato (意)拔奏

指示演奏者以指头拔弦,而不像正常情况时以弓拉弦。

Polka 波尔卡舞曲

快速适中的2/4拍子的民间舞曲,相传约1830年源于波希米亚,史梅塔那曾用于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

Polonaise 波兰舞曲

3/4拍子,中等快速及主要特征是庄重的节奏始终如一。在巴赫(如第一贝兰登堡协奏曲和第二管弦乐组曲)、莫扎特(如钢琴奏鸣曲,K284)、贝多芬、韦伯和舒伯特的作品中都可见到。萧邦作有大量的波兰舞曲,它们成为了波兰民族的象征。另外,这种舞曲亦可于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尤金.奥涅金》与穆索斯基的《包里斯.弋德诺夫》中找到。

Prelude 前奏曲

在浪漫时期中,前奏曲经常是经常是歌剧的前奏,如比才的《卡门》、华格纳的《罗恩格林》、《崔斯坦与伊索德》及《帕西法尔》等。但在十九世纪中,前奏曲常常是一种独立的乐曲,相当简短,而且不受其它明确形式所限制,和独奏钢琴的关系尤其深。着名的钢琴前奏曲作曲家有萧邦、德布西、拉赫曼尼诺夫、史卡拉宾与萧士托高维契。而前奏曲亦有独立的管弦乐曲出现,如德布西着名的《牧神的午后》。

Prima donna (意)首席女歌手

歌剧演唱中最重要的女歌手,通常是女高音---SOPRANO。现在也泛指一些获得世界性声誉、有自己独特风格、很少或从不受任何歌剧院合约束的女歌手。

Quartet 四重奏

凡四个人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也可用以指当中的四位演出者。常见的四重唱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与男低音组成,着名的歌剧四重唱有威尔第《弄臣》中的《爱情的美丽女儿》与贝多芬《费得里奥》中的《我觉得很奇妙》。在乐器中,由两支小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构成的钢琴四重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与布拉姆斯)。比较少见的四重奏组合,有魏本有小提琴、单簧管、色士风与钢琴写作的四重奏OP22,梅湘的《末日四重奏》则用了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

Quintet 五重奏

为五个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着名的歌剧五重唱于华格纳的《纽伦堡名歌手》与莫扎特的《魔笛》。

Recitative 宣叙调

以歌唱方式叙事或说话的一种音乐形态。宣叙调的文句最为重要,音乐(旋律、节奏)则附属其下、常出现于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等所有大型声乐作品之中。如果宣叙调只由附带的和弦伴奏(如以古键琴伴奏),便叫作《干宣叙调》。若由许多乐器或乐团以更富旋律性的风格伴奏便成为《伴奏宣叙调》。在歌剧中,宣狁调之后通常出现咏叹调---ARIA或合奏。

Rhapsody 狂想曲

19世纪和20世纪初带有英雄气慨,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自由曲式器乐曲。

Rhythm 节奏

音乐在时间上组织。乐曲中的短句、乐句、乐段或整个乐章的节奏气氛。例如莫扎特《D小调钢琴奏鸣曲》(K466)的第二乐章,贝多芬的《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

Romantic 浪漫时期

指1791至1910年间,此时期的音乐情感之表达甚为重要。广义来说,从古曲时期到浪漫时期的转变,可说是从保守至自由,从抽象到诗意的重点转移。在音乐风格与技术上,浪漫时期的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管弦乐队也为之扩大,钢琴作品的音域与音量也增大。这段乐期的重要作曲众多,如贝多芬、萧邦、李斯特、华格纳、孟德尔逊、舒曼、舒伯特、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马勒、史特劳斯、西贝琉士、白僚士、普契尼等。

Rondo 回旋曲

一种常用的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题乐段(A)与一段或多段的其它主题乐节(B和C等)轮替出现(ABAC…A),很多奏鸣曲与协奏曲都以回旋曲作终章。回旋 有以独立的乐曲形式出现,如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K511。

Rubato 自由速度

指的控制的灵活速度,有些音符的长度因速度略为减慢或略为加快而有所增减,通常用于浪漫时期的作品,如萧邦的钢琴曲。

Serenade 小夜曲

字面意思即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一种多乐章构成的管弦乐曲,是经常于露天演出的敬礼、庆祝生辰或余兴的音乐。到十九世纪已丧失原来的性格。但这个名词依旧保留,可以用来指一首歌曲、一首情境乐曲或是大型的管弦乐曲。例子有布拉姆斯的两首小夜曲,以及柴可夫斯基与艾尔加的小夜曲。

Solo (意)独奏/独唱

只由一个人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如巴赫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或独唱的咏叹调---―ARIA和宣叙调---RECITATIVE。

Sonata 奏鸣曲

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写的音乐,最早期的奏曲是一个章的对位乐曲。古典时期的键盘奏鸣曲(如C.P.E巴赫、海顿、莫扎特等)通常有两至三个乐章。贝多芬的奏鸣曲通常有三至四个乐章,他为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如舒伯特、韦伯、舒曼、萧邦与布拉姆斯等的奏鸣曲创作立下范本。二十世纪的一些作曲家对奏鸣曲形式则没有作出十分严谨的传统处理。

Soprano 女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1-C3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

Staccato (意)断奏

一种将音符演奏或演唱得短促与分离的演出方式。

Staretta (意)忽然加快速度

在歌剧---OPERA将近结束时加速进行,以加强紧张的气氛。偶尔也用于器乐曲的高潮部分,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终章。

Suite (法)组曲

由系列舞曲其它乐曲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组曲有各种类别:巴洛克舞曲组曲(台巴赫的六首法国组曲、六首英格兰组曲)、浪漫组曲(经常有标题),以及在音乐会上演奏,由芭蕾舞剧、歌剧、舞台配乐等大型作品的选粹构成的管弦乐组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比才的《卡门》等)。

Symthony 交响曲

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作品。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出来,而在古典时期---CLASSICAL完成确定的曲式。古典交响曲是管弦乐团的奏鸣曲---SONATA,第一乐章是以奏鸣曲式(sonata form)写成的中等快速的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音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以诙谐曲取代,并沿用至今),最后是活泼的终曲,经常是回旋曲式音乐。在海顿与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交响曲的曲式与已达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时期,从贝多芬之后,交响变得更个性化,带有作曲家的一些个人情感(如柴可夫斯基,马勒),但也有人仍力求维持平衡的古典形式(如布拉姆斯)。

Tempo (意)速度

原义为《时间》,即乐曲演绎时应该使用的步速。演绎速度传统上是以意大利文(如Allegro,Andante,Adagio等)在乐曲或乐章的开端部分表示。

Tenor 男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C2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抒情男高音(lyrictenor)、戏剧男高音(dramatic tenor)。

Theme (希)主题

乐曲结构的实体,由若干音符组成,通常具有旋律性,是乐曲的主要乐思或几个主要乐思之一。

Toccata 触技曲

意大利原文是《碰触》的意思,是一种以表现弹奏者《碰触》或技巧能力的演奏,而非演唱曲。触技曲是特别为键盘乐器而写,在巴洛克时期中,触技曲是一种带有赋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风琴或古键琴乐曲。触技曲通常分为数个乐段,每乐段中贯通一个乐思。

Trio 三重奏

为三个乐器或歌唱声部写作的乐曲。

三个演奏者构成的团体。

诙谐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

Variations 变奏曲

变奏曲作品的出发点,是一段会在系列变奏中以不同模式出现的旋律或主题---―THEME.这旋律或主题每次重新出现时都会相续作出变化,变奏的技巧包括装饰、移调、转位、逆行、节奏修饰、改变和声等。

Vocalise 练声曲

没有歌词的声乐作品。

Voice 人声、声部

人声,可以依音域与音色分为六类,从高到低分别是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 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E与男低音---BASS。

对位作品中的其中一部分,也叫作声部。

Waltz 圆舞曲(华尔兹舞曲)

三拍子的舞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晚期,由古老的德意志舞曲发展而成。这种舞曲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为受欢迎的舞会乐曲。主要归功于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和约翰.史特劳斯,以及后者之子小约翰.史特劳斯――着名《蓝色多瑙河》的作者。舒伯特、韦伯、萧邦、布拉姆斯也写过成套的钢琴圆舞曲。圆舞曲出现于芭蕾舞剧的例子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与《胡桃夹子》,亦曾出现于歌剧中,如理查.史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和《阿拉贝拉》。
1、Luobin Wang [中] 王洛宾 1913-1996
2. Zuqiang Wu [中] 吴祖强 1927-
3. Zhanhao He [中] 何占豪 l933-
4. Gang Chen [中] 陈钢 1935-
5. Guangnan Shi [中] 施光南 l940-1990
6. Joseph Haydn [奥] 海顿 1732-1809
7. W.A.Mozart [奥] 莫扎特 1756-1791
8. Franz Schubert [奥] 舒伯特 l797-1828
9. Johann Strauss[奥] 施特劳斯(小) 1825-1899
10. Gustav Mahler [奥] 马勒 1860-1911
11. Chopin,Frederic [波] 肖邦 1810-1849
12. Fritz Kreisler [奥-美] 克莱斯勒 1875-1962
13. Johann Pachelbel [德] 帕赫尔贝尔 -1706
14. G.F.Handel [德-英] 亨德尔 1685-1759
15. J.S.Bach [德] J.S.巴赫 1685-1750
16. L.V.Beethoven [德] 贝多芬 1770-1827
17. P.I.Tchaikovsky[俄]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18. Carl Weber [德] 韦伯 1786-1826 0.98%
19. Felix Mendelssohn [德] 门德尔松 1809-1847
20. Robert Schumann [德] 舒曼 1810-1856
21. Johannes Brahms [德] 勃拉姆斯 1833-1897
22. Max Bruch [德] 布鲁赫 1838-1920
23. Rachmaninoff [俄-美] 拉赫曼尼诺夫 1873-1943
24. Leonard Bernstein [美] 伯恩斯坦 1918-1990
25. John Williams [美] 约翰·威廉姆斯 1932-
26. Hector Berlioz [法] 柏辽兹 1803-1869
27. Camille Saint-Sa?ns [法] 圣-桑 l835-1921
28. Georges Bizet [法] 比才 1838-1875
29. Jules Massenet [法] 马斯奈 1842-1912
30. Claude Debussy [法] 德彪西 1862-1918
31. Maurice Ravel [法] 拉威尔 l875-1937
32. Nicolo Paganini [意] 帕格尼尼 1782-1840
33. Gioacchino Rossini [意] 罗西尼 1792-1868
34. Antonin Dvorák [捷] 德沃夏克 1841-1904
35. Dmitri Shostakovich [苏]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36. Jean Sibelius [芬] 西贝柳斯 1865-1957
37. Liszt,Franz [匈] 李斯特 l811-1886

⑤ 有关《尤丽迪茜》的记载都有哪些方面

继《达芙尼》之后,培利与里努契尼又在1600年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玛利亚·德·梅迪契公主的婚礼而创作的歌剧《尤丽迪茜》,上演于佛罗伦萨皮提宫。这也是第一部公开上演的歌剧,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歌剧。这两部歌剧都取材于希腊神话,确立了一种以叙唱风格为其特点的最初的歌剧形式,符合了当时人们崇尚古代希腊悲剧的审美观,并且有意识地追求一种崭新的表现方法。它以新的带伴奏的单声部的声乐曲和较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在听众面前。

⑥ 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剧情介绍

第一场:特拜城近郊的原野。
特拜是一个希腊城市,此处是宁静的田园景色。右边的小屋前挂着“蜂蜜制造者阿里斯特”的招牌,左边小屋前则挂着“音乐院长奥菲欧”的门牌。但在实际开幕之前,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舆论”(相当于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Choros)先出现,唱出序唱时幕才开启。他表示要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这种替角更进一步地把自己的意见充分反映在这部戏剧里。
舆论退场后,奥菲欧的漂亮妻子出现。她一边摘花一边唱出情歌:《丈夫只热衷小提琴和别的姑娘》,于是像报复一般,她也爱上比她年轻的牧羊人阿里斯特,她摘这些鲜花是要送给牧羊人的。其实,阿里斯特就是地狱之王普鲁东。他为了诱拐尤丽迪茜才化身成年轻牧羊人,住到奥菲欧家隔壁。
这时候奥菲欧登场,他手中所拿的不再是神话中的抱琴(lira)而是小提琴。他没有弄清楚是自己的妻子,看到尤丽迪茜的背影就以为是自己热爱的牧羊女车罗艾(其实是河川女神nymph),于是用小提琴开始奏出爱的小夜曲。可是不久后,两人都发觉对方爱情不专,另有外遇,转成吵架的二重唱。
得悉妻子爱上邻居的牧羊人后,奥菲欧气愤地说:“难道你连这小提琴都不爱了?”然后像发狂似地猛拉小提琴。她仿佛一头咆哮的母狮,歇斯底里地喊叫已经受够了。奥菲欧别有含义地指着说,“那边麦田中有某种奇特东西”,然后就离去。而尤丽迪茜则喃喃低语:“在那里,我和牧羊人享受过多少爱的缠绵良辰。我必须更加小心才好。”说完她也离去。
尽管尤丽迪茜曾神经质地大叫:“我们今天就分手”,但奥菲欧畏惧舆论的谴责,不敢太任性,于是把一只毒蛇悄悄地放进尤丽迪茜经常和牧羊人幽会的麦田中,然后前往音乐院。
这时牧羊人阿里斯特登场,唱出:《我的本性是》。他在这首优美的咏叹调中吐露出如何托梦给奥菲欧,唆使他把毒蛇放到麦田中,然后愉快地说,只要尤丽迪茜被毒蛇咬死,就能把她带到自己的黄泉之国。
接着尤丽迪茜又回来,阿里斯特大声对她说:“你不能走入麦田,因为你的丈夫在那里设下陷阱!”可是尤丽迪茜却很坚决地表示:“只要是为了你,赴汤蹈火我都愿意!”然后跟他一起走入麦田。果然不出所料被毒蛇咬噬而濒死,但很愉快地被普鲁东抱在怀里共赴黄泉之国。
奥菲欧回来后晓得妻子已死,不仅一点不悲伤,还很快乐,马上想前往热爱的牧羊女那里。但舆论适时出现,把他劝止并命令说:“为了后世的人,你必须到黄泉之国把妻子带回来。”要奥菲欧一起到天国,请求大神朱彼特把妻子还给他。奥菲欧答应,用小提琴奏出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中的着名旋律《我失去尤丽迪茜了》(Che faro senza Euridice),在音乐院儿童们欢送下出发前往天国。
第二场:奥林帕斯山。
这时奥林帕斯山上白云朵朵,大神朱彼特、他的妻子朱侬和其他众神都在午睡。当睡眠之神莫费醒来后,用睡醒药之花撒在大家的双眼。狩猎女神戴雅娜的角笛声响起,众神便全部醒来了。这时登场的戴雅娜便唱出咏叹调:《当戴雅娜下降到原野一看》 (Quand Diane descend dans la plaine),悲诉她的恋人阿克第翁已经不在了,她看来应该是悲伤的,却愉快地高歌。
醒来的众神异口同声地责备大神朱彼特很像暴君,于是借用《马赛曲》的旋律,使反抗气氛升腾起来。这时传来谣言说,在人类世界有一名叫尤丽迪茜的漂亮女人被诱拐了,朱侬听到后立刻怀疑是自己的丈夫朱彼待干的,于是妒火中烧。可是到地狱去调查的梅鸠尔(旅行之神)则回来报告说,诱拐尤丽迪茜的人是地狱之王普鲁东。
于是朱彼特就把普鲁东召到天国加以盘问、训斥。可是以维纳斯为首的众神却认为,朱彼特本人也时常在凡界诱拐良家妇女、拈花惹草,自身的品行已大有问题,怎么可以谴责别人,这就是回旋曲《为了诱惑坚贞的亚克梅娜》。结果场面大乱,朱侬也醋劲大发。
就在这时候,舆论带着奥菲欧登场。音乐家向朱彼特哀求说,请把妻子尤丽迪茜归还给他。朱彼特非常同情他,决定带着众神到地狱去寻找尤丽迪茜,在大合唱中幕落。 第一场:地狱。普鲁东的私房。
尤丽迪茜被关在这房间内,感到无比委屈与难耐。门被推开后,普鲁东的男仆约翰?斯第克斯出现。他唱出:《当我是贝欧第的国王时》(一种版本是《当我是阿卡第亚的王子时》),向尤丽迪茜求爱,但她躲避他的攻击。这时有人走过来,男仆立刻把尤丽迪茜藏起来。普鲁东和朱彼特一起登场,朱彼特揶揄说:“你在地狱拥有私人房间,实在很惬意,我也要在奥林帕斯山辟一个这样的房间。”他虽然很机警地发觉尤丽迪茜被藏在这里,依旧逼问普鲁东人在那里?普鲁东辩解说:“不是我诱拐她的”,然后急着想把他带到宴会的大厅,两人一起离去。
过一会儿,朱彼特带着警官回来搜查。由于房门紧锁,这一次他就化成苍蝇,从钥匙孔飞进尤丽迪茜的房间。这时很无聊又寂寞的她,一边追拍漂亮的金苍蝇唱出咏叹调:《多么可爱的苍蝇》,然后变成和苍蝇的二重唱。这只苍蝇居然也会诱惑她,情调极为愉快又幽默,有时还会插入苍蝇的芭蕾舞。
这时朱彼特表白了自己的身份,告诉尤丽迪茜要把她带到奥林帕斯山,她立刻欣然答应,而且乔装成巫女,和大神一起参加宴会,并决定一起逃走。在这段二重唱中加入花腔的模仿,取用法国民谣《杰克兄弟》的曲调。
第二场:地狱的大宴会。
这时天地间的众神都被邀参加这个酒池肉林的盛会。乔装成酒神巴卡斯巫女的尤丽迪茜唱出咏叹调后,是诸神精神抖擞的合唱。大家愉快地享用美酒佳酿,进入舞蹈的场面。小步舞曲和嘉洛普舞曲接连摇曳着,尤丽迪茜和朱彼特也夹在人群中拥舞。
当他们伺机要逃离现场时,普鲁东前来加以阻拦,并规劝大神因和奥菲欧有约在先,不该把尤丽迪茜拐跑。这时奥菲欧拉着小提琴,坐在舆论所划的小船,顺三途河逆流而上,一起抵达地狱宴会的现场,他请求朱彼特照约定把妻子还给他。朱彼特把尤丽迪茜还给他,但警告他在渡过三途河之前不能回头看妻子。奥菲欧拉着妻子的手乘小船要回到人间,舆论从旁为他打气,要他务必忍耐,而奥菲欧确实不曾好奇地回头看尤丽迪茜。朱彼特看到这情景勃然大怒,于是突然轰隆作响,随即雷电交加,奥菲欧惊恐地回头看个究竟。尽管舆论为这意外感到困惑,但奥菲欧反而高兴起来,因为他终于能够回到地上和牧羊女相会了。普鲁东则高喊说,这下子尤丽迪茜必须留在黄泉之国,但大神朱彼特却宣布,他决定让她成为酒神的巫女,接着酒神巴卡斯便坐在用葡萄藤织成的轿子登场,带领大家随着快活的嘉洛普舞狂欢作乐。幕落。

⑦ 地狱里的奥尔菲斯

《地狱中的奥尔菲斯》(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第一幕60分;第二幕30分。
剧中人物:
普鲁东 (化名阿里斯特的黄泉之王) 男高音或男中音
奥菲欧 (特拜音乐院长) 男高音
尤丽迪茜 (奥菲欧之妻) 女高音
舆论 女低音或男低音
约翰?斯第克斯 (普鲁东的男仆) 男高音
戴雅娜 女高音
梅鸠尔(台词)
维纳斯 女高音
秋碧冬 女高音
马尔斯 男中音 
蜜娜娃 女高音
朱侬 女高音
巴卡斯 男低音
莫费 男高音
剧情介绍:
序曲:
这是爽朗、轻快的音乐,受世人喜爱,经常单独演奏。在末尾处可以听到此剧终幕出现的着名嘉洛普舞曲,这曲调一般称作康康舞,酝酿出无比愉快的气氛。
第一幕:
第一场:特拜城近郊的原野。
特拜是一个希腊城市,此处是宁静的田园景色。右边的小屋前挂着“蜂蜜制造者阿里斯特”的招牌,左边小屋前则挂着“音乐院长奥菲欧”的门牌。但在实际开幕之前,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舆论”(相当于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Choros)先出现,唱出序唱时幕才开启。他表示要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这种替角更进一步地把自己的意见充分反映在这部戏剧里。
舆论退场后,奥菲欧的漂亮妻子出现。她一边摘花一边唱出情歌:《丈夫只热衷小提琴和别的姑娘》,于是像报复一般,她也爱上比她年轻的牧羊人阿里斯特,她摘这些鲜花是要送给牧羊人的。其实,阿里斯特就是地狱之王普鲁东。他为了诱拐尤丽迪茜才化身成年轻牧羊人,住到奥菲欧家隔壁。
这时候奥菲欧登场,他手中所拿的不再是神话中的抱琴(lira)而是小提琴。他没有弄清楚是自己的妻子,看到尤丽迪茜的背影就以为是自己热爱的牧羊女车罗艾(其实是河川女神nymph),于是用小提琴开始奏出爱的小夜曲。可是不久后,两人都发觉对方爱情不专,另有外遇,转成吵架的二重唱。
得悉妻子爱上邻居的牧羊人后,奥菲欧气愤地说:“难道你连这小提琴都不爱了?”然后像发狂似地猛拉小提琴。她仿佛一头咆哮的母狮,歇斯底里地喊叫已经受够了。奥菲欧别有含义地指着说,“那边麦田中有某种奇特东西”,然后就离去。而尤丽迪茜则喃喃低语:“在那里,我和牧羊人享受过多少爱的缠绵良辰。我必须更加小心才好。”说完她也离去。
尽管尤丽迪茜曾神经质地大叫:“我们今天就分手”,但奥菲欧畏惧舆论的谴责,不敢太任性,于是把一只毒蛇悄悄地放进尤丽迪茜经常和牧羊人幽会的麦田中,然后前往音乐院。
这时牧羊人阿里斯特登场,唱出:《我的本性是》。他在这首优美的咏叹调中吐露出如何托梦给奥菲欧,唆使他把毒蛇放到麦田中,然后愉快地说,只要尤丽迪茜被毒蛇咬死,就能把她带到自己的黄泉之国。
接着尤丽迪茜又回来,阿里斯特大声对她说:“你不能走入麦田,因为你的丈夫在那里设下陷阱!”可是尤丽迪茜却很坚决地表示:“只要是为了你,赴汤蹈火我都愿意!”然后跟他一起走入麦田。果然不出所料被毒蛇咬噬而濒死,但很愉快地被普鲁东抱在怀里共赴黄泉之国。
奥菲欧回来后晓得妻子已死,不仅一点不悲伤,还很快乐,马上想前往热爱的牧羊女那里。但舆论适时出现,把他劝止并命令说:“为了后世的人,你必须到黄泉之国把妻子带回来。”要奥菲欧一起到天国,请求大神朱彼特把妻子还给他。奥菲欧答应,用小提琴奏出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中的着名旋律《我失去尤丽迪茜了》(Che faro senza Euridice),在音乐院儿童们欢送下出发前往天国。
第二场:奥林帕斯山。
这时奥林帕斯山上白云朵朵,大神朱彼特、他的妻子朱侬和其他众神都在午睡。当睡眠之神莫费醒来后,用睡醒药之花撒在大家的双眼。狩猎女神戴雅娜的角笛声响起,众神便全部醒来了。这时登场的戴雅娜便唱出咏叹调:《当戴雅娜下降到原野一看》 (Quand Diane descend dans la plaine),悲诉她的恋人阿克第翁已经不在了,她看来应该是悲伤的,却愉快地高歌。
醒来的众神异口同声地责备大神朱彼特很像暴君,于是借用《马赛曲》的旋律,使反抗气氛升腾起来。这时传来谣言说,在人类世界有一名叫尤丽迪茜的漂亮女人被诱拐了,朱侬听到后立刻怀疑是自己的丈夫朱彼待干的,于是妒火中烧。可是到地狱去调查的梅鸠尔(旅行之神)则回来报告说,诱拐尤丽迪茜的人是地狱之王普鲁东。
于是朱彼特就把普鲁东召到天国加以盘问、训斥。可是以维纳斯为首的众神却认为,朱彼特本人也时常在凡界诱拐良家妇女、拈花惹草,自身的品行已大有问题,怎么可以谴责别人,这就是回旋曲《为了诱惑坚贞的亚克梅娜》。结果场面大乱,朱侬也醋劲大发。
就在这时候,舆论带着奥菲欧登场。音乐家向朱彼特哀求说,请把妻子尤丽迪茜归还给他。朱彼特非常同情他,决定带着众神到地狱去寻找尤丽迪茜,在大合唱中幕落。
第二幕:
第一场:地狱。普鲁东的私房。
尤丽迪茜被关在这房间内,感到无比委屈与难耐。门被推开后,普鲁东的男仆约翰?斯第克斯出现。他唱出:《当我是贝欧第的国王时》(一种版本是《当我是阿卡第亚的王子时》),向尤丽迪茜求爱,但她躲避他的攻击。这时有人走过来,男仆立刻把尤丽迪茜藏起来。普鲁东和朱彼特一起登场,朱彼特揶揄说:“你在地狱拥有私人房间,实在很惬意,我也要在奥林帕斯山辟一个这样的房间。”他虽然很机警地发觉尤丽迪茜被藏在这里,依旧逼问普鲁东人在那里?普鲁东辩解说:“不是我诱拐她的”,然后急着想把他带到宴会的大厅,两人一起离去。 
过一会儿,朱彼特带着警官回来搜查。由于房门紧锁,这一次他就化成苍蝇,从钥匙孔飞进尤丽迪茜的房间。这时很无聊又寂寞的她,一边追拍漂亮的金苍蝇唱出咏叹调:《多么可爱的苍蝇》,然后变成和苍蝇的二重唱。这只苍蝇居然也会诱惑她,情调极为愉快又幽默,有时还会插入苍蝇的芭蕾舞。
这时朱彼特表白了自己的身份,告诉尤丽迪茜要把她带到奥林帕斯山,她立刻欣然答应,而且乔装成巫女,和大神一起参加宴会,并决定一起逃走。在这段二重唱中加入花腔的模仿,取用法国民谣《杰克兄弟》的曲调。
第二场:地狱的大宴会。
这时天地间的众神都被邀参加这个酒池肉林的盛会。乔装成酒神巴卡斯巫女的尤丽迪茜唱出咏叹调后,是诸神精神抖擞的合唱。大家愉快地享用美酒佳酿,进入舞蹈的场面。小步舞曲和嘉洛普舞曲接连摇曳着,尤丽迪茜和朱彼特也夹在人群中拥舞。
当他们伺机要逃离现场时,普鲁东前来加以阻拦,并规劝大神因和奥菲欧有约在先,不该把尤丽迪茜拐跑。这时奥菲欧拉着小提琴,坐在舆论所划的小船,顺三途河逆流而上,一起抵达地狱宴会的现场,他请求朱彼特照约定把妻子还给他。朱彼特把尤丽迪茜还给他,但警告他在渡过三途河之前不能回头看妻子。奥菲欧拉着妻子的手乘小船要回到人间,舆论从旁为他打气,要他务必忍耐,而奥菲欧确实不曾好奇地回头看尤丽迪茜。朱彼特看到这情景勃然大怒,于是突然轰隆作响,随即雷电交加,奥菲欧惊恐地回头看个究竟。尽管舆论为这意外感到困惑,但奥菲欧反而高兴起来,因为他终于能够回到地上和牧羊女相会了。普鲁东则高喊说,这下子尤丽迪茜必须留在黄泉之国,但大神朱彼特却宣布,他决定让她成为酒神的巫女,接着酒神巴卡斯便坐在用葡萄藤织成的轿子登场,带领大家随着快活的嘉洛普舞狂欢作乐。幕落。

http://www.verycd.com/topics/130334/
这里可以下载整部歌剧的音乐。

⑧ 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怎么活难度大

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怎么活难度大,可以通过发声训练指导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这首咏叹调以痛苦绝望的基调深入人心,选自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茜,是格鲁克歌剧改革时期的第一部代表作。

阅读全文

与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怎么活意大利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6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72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5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88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4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100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2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3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814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26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8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5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28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9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9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9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4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7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