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天举国哀悼,为什么要降半旗鸣笛代表什么
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
所谓下半旗,并不是将国旗下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降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致哀。
下半旗最初源于船上,后传至大陆,世界各国均采用。
来源
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致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 。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❷ 降国旗意味着什么意思
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降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
降国旗意味着什么意思
降半旗期间,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以及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表示志哀。
按照我国国旗法规定,降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1/3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❸ 每天升国旗有必要吗那升旗前降旗如何解释
一般来说,升旗表示新一天的开始,并不表示中国站起来。北京天安门前升旗是计算好太阳出现的时间才升的。降旗吗,自己是表示这一天的结束了。
❹ 为什么国旗要降半旗代表什么
下半旗(fly a flag at half-mast),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其过程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下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期间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志哀。
为下半旗的旗帜降旗时,需将旗帜上升至杆顶后,方才下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下半旗仪式通常使用国旗,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区旗、日本都道府县旗等地区性旗帜、团体旗、社旗、学校旗等,都可以用于下半旗志哀。
沙特阿拉伯国旗与索马里兰国旗是不得降半旗的国旗。原由是旗上记载清真言,清真言中含有真主之名,所以不得降半旗。
(4)意大利降旗意味着什么扩展阅读:
一、起源
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
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
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致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 。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二、相关法律
第十四条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4、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
依照本条第一款3、4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定。
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第十六条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
❺ 为什么国旗要降半旗代表什么
降半旗是为了表示悼念和哀思,代表着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下半旗,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其过程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下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期间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志哀。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
国际下半旗规定:
1、对于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的情况,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在日内瓦的办事机构以及联合国驻该会员国的办事机构将以联合国旗将下半旗的仪式致哀。
2、在这种情况下,在总部和日内瓦,联合国旗下半旗的仪式应该在得知逝世消息的当天马上进行;但如果那天旗帜已经升起,则通常不会再降下,而应将下半旗仪式推迟到得知逝世消息的次日进行。
3、如果由于天气状况或其他原因导致上述程序无法进行,联合国旗应在举行葬礼的当天下半旗。在特殊情况下,在逝世和举行葬礼的两天,联合国旗都下半旗。
❻ 降旗的含义是什么
降旗
1.把旗子降下。与升旗相对应。
2.倒下旌旗,以示投降。《汉书·燕剌王刘旦传》:“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帅,降旗奔师。” 颜师古注引如淳 曰:“ 昆邪王偃其旗鼓而来降也。”亦谓使偃旗投诚。 汉·扬雄 《长杨赋》:“横钜海,漂昆仑 。提劒而叱之,所过麾城摲邑,下将降旗。”
3.表示投降的旗帜。 唐·李商隐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前蜀·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宋·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❼ 降半旗不是把国旗降到中间,为什么还要叫降半旗
这里面降半旗并不是说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将国旗降到一半就是降半旗,而是将国旗升到顶端然后将国旗降至与旗杆顶端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降半旗的位置,这个降半旗的规定是国际上的惯例,往往是降半旗的时候都会遵守这样的惯例进行的,一般降半旗都是国家发生了比较重大的事情,这个时候国家才会命令降半旗。
所以说我们遇到降半旗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默哀,对那些不幸的人进行祈祷和悼念,这样能够祝愿他们能够摆脱困境然后继续生活,让他们不再因为灾难而感到自己太孤独,全国的人们都在默默地祝愿他们。
❽ 《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第一次和第二次降旗分别象征什么
四时四十分,代表英国女皇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第一次降旗代表着这一任上的总督离任。七时四十五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生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第二次降旗代表着英国正式结束了对香港的占领历史,屈辱的一页被正式画上结束的篇章,香港又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人民对它的领导正式开始。比起早上那一次降旗,意义更重大。人们看到第一次降旗会明了彭定康总督离任,从侧面明了以后香港不会再有所谓的英人港督。而第二次降旗正式意味着殖民的屈辱历史画上圆满的句号
❾ 降旗有什么意义
(1).倒下旌旗,以示投降。《汉书·燕剌王刘旦传》:“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帅,降旗奔师。”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昆邪王 偃其旗鼓而来降也。”亦谓使偃旗投诚。 汉 扬雄 《长杨赋》:“横钜海,漂 昆仑 。提劒而叱之,所过麾城摲邑,下将降旗。”
(2).把旗子降下。
表示投降的旗帜。 唐 李商隐 《咏史》:“ 北湖 南埭 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箇是男儿!”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❿ 那一届奥运会降半旗,为什么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血案,体育场降半旗。
资料图
“欢乐与和平”的背后
1972年8月26日下午3时,第20届奥运会在联邦德国城市慕尼黑开幕。这是德国第二次成为奥运会举办国。上一次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那是后来让国际奥委会懊丧不已的一届奥运会。当时的希特勒纳粹把柏林奥运会办成了一个宣扬纳粹主义的舞台。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国终于再次争得世界和平盛事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了洗刷36年前柏林奥运会给世界留下的阴影,这次慕尼黑奥运会提出的奥运口号是“欢乐与和平”。奥运村没有警察出现,保安人员不携带枪支,整个奥运村体现轻松、和平、欢乐。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期望并且相信这是一届真正体现奥运和平精神的盛会。
在这次奥运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代表团的出现,所有人都知道当年犹太人在德国的遭遇,而慕尼黑正是纳粹党发迹的地方。开幕那天,以色列代表团走进慕尼黑奥运会的主会场,队列前是一面大卫之星的以色列国旗。看到这面国旗,人们就会想起,1938年那个水晶之夜之后,所有在德国的犹太人都必须佩戴的标志。如今这个标志成为一面国旗走进慕尼黑奥运会的主会场,观众为眼前的这一场景鼓掌欢呼,犹太运动员带着舒心的微笑,自信地走进这个曾经是灾难地狱般的土地。他们相信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完成了一场比赛之后,犹太运动员安达说那边是黎巴嫩国家队。他要过去打招呼。当时,以色列正在与黎巴嫩交战。安达说:“在这里,我可以走过去跟他们交谈,这就是奥运会存在的意义。”然后他走过去问对方的成绩。他说:“我是来自以色列的。”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最惊讶的是对方的回应,对方与他握手、说话,也问他的成绩。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种和平与欢乐,在以色列代表团步入会场
的时候,还有几双眼睛怀着特殊目的,盯着这个场景,他们是极端组织“黑九月”的成员。
“黑九月”袭击奥运会
这个1970年成立于约旦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极端组织。现在,他们绑架人质的目标就是眼前的这些以色列运动员。27日凌晨4点,行动开始。8名“黑九月”绑架者装扮成运动员,运动包里是自动步枪,来到奥运村东面围栏处。他们越过了高高的围栏,进入了奥运村。
4点25分,绑架者用万能钥匙插进了运动员房间的门锁里。房间有6个以色列教练员。摔跤队领队约瑟夫听到不正常的开锁声,他听到门外阿拉伯语低声交谈,他突然意识到大祸临头!约瑟夫跳下床用粗壮的身体抵住门,几秒钟内,金属门框和铰链在双方殊死较量中扭弯变形,只有一位举重教练破窗逃走,另外4个教练员被绑架者的枪口逼住。
这时,摔跤教练温伯格正好踏进房间,搏斗中,绑架者开枪打穿他的面颊。这是第一次开枪。绑架者随即又撞开了隔壁的3号房间,抓住了5名以色列运动员,只有一名轻量级摔跤运动员贾德·祖巴理在子弹追击中冒死逃出虎口。这是第二次开枪。此时,身负重伤的温伯格再次与绑架者搏斗,打碎一名绑架者的上颌骨。另一个绑架者朝温伯格胸部连开数枪,这是第三次开枪。举重运动员鲁马努在绑架者捆绑他时,试图反抗,却被横射来一梭子子弹几乎打成两截,流血而亡。这是第四次开枪。凌晨5点左右,绑架者在奥运村4次开枪,打死两名以色列教练员,绑架了9名人质。两名死里逃生的以色列运动员分别逃出打了电话报警。
5点30分,慕尼黑警察局收到绑架者的英文信,他们要求在9点以前释放被以色列政府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人和被联邦德国政府囚禁的“巴德尔——迈因霍夫帮”成员,一共是236人。然后派3架飞机把他们都送往一个安全的目的地,在那里,他们将释放以色列运动员,否则,他们就要“将人质同时或者一个一个地处决”。“欢乐与和平”的期望被恐怖主义打碎,慕尼黑奥运会面临人质危机。
解救中的闹剧
慕尼黑警察局迅速将事件报告联邦政府,联邦政府为之震惊,国际奥委会也被事件所震惊。尽管奥运会从一开始就主张摆脱政治影响,但是历届奥运会似乎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国际政治的左右。现在,竟然出现了绑架者潜入奥运村,开枪射杀、绑架奥运代表团教练员、运动员,扣为人质,发出政治要挟。
国际奥委会决定赛事正常进行。国际奥委会这一决定立即遭到无数媒体的批评,人们不能想象,在奥运会比赛热火朝天的隔壁,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运动员、教练员正在备受成为人质的煎熬。德国政府与以色列政府取得联系。以色列当时的政府总理是梅厄夫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女政治家,她非常清楚接受绑架者的条件将意味着以色列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遭到各种激进组织没完没了的绑架。
按照一贯的原则,以色列政府严词拒绝了绑架者的要求,但同时又派出反恐专家官员,前往慕尼黑参与事件处理。不与恐怖分子妥协这是国际社会在处理类似事件的一个共识。既然不可能妥协,拖延时间,寻机武力解救就成为唯一的方法。根据信息,警方综合判断认为,室内最多只有5名绑架者。
5名从未参加过实战的狙击手就位,志愿者化装成运动员开始攀墙越脊,靠近人质关押的房屋。但是,一个忙中出错将这次偷袭变成了笑话。现场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的电视台,将突击队员的行动全部通过电视直播送到屋内绑架者的眼前。谈判余地更加狭窄。这一天的奥运会停止了所有的赛事,并且为死难的以色列教练员志哀。这是奥运会悲痛的一天。绑架者肯定看到自己的要求在慕尼黑很难实现,他们提出要求,要大客车、飞机,押送人质前往机场,飞往中东国家。机场成为解救人质的最后机会。当绑架者押着人质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警方才看清楚,绑架者是8个,而不是估计的5个!
这意味着至少有3个绑架者可以躲过第一次攻击。更要命的是,仅有的5个狙击手射击点布置不当;射击点之间没有通讯设备,狙击手不知道各自的目标到底是哪一个。仓促中,攻击的命令下达,第一次射击之后,只有一个绑架者倒地,一名狙击手未发一枪,因为他的射击线上有一个自己人。
绑架者开始选定掩体还击,枪战在机场持续,人质被绑在两架直升机上,警方的攻击投鼠忌器,只能高声劝降。匆忙调集前来的装甲车却又被社会闲杂车辆堵在路上,一个多小时后才到达现场。警方借助装甲车向前推进,垂死的绑架者丧心病狂将一颗手榴弹丢进一架押有人质的直升机内。另外一个绑架者向另一架直升机内疯狂扫射。一阵枪声,一声巨响,9名以色列运动员、教练员全部身亡。
两名化装成机组人员的德国警察也在枪战中被自己人误射死亡,8名绑架者被击毙7个,一个被抓获。事后,警方看到被扫射打死的4名人质,他们身上的绳索布满牙痕,如果装甲车能够晚一点进攻,绳索就会被咬断,事件的结果有可能不会如此悲惨。
第二天,奥运会降下半旗,向死难的运动员、教练员志哀,恐怖主义的暴行使欢乐和平的奥运会流出鲜血。1972慕尼黑奥运会,成为奥运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届奥运会。
(据央视《传奇奥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