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意大利牧歌发展的三个阶段活跃于哪些城市
早期活跃于克雷莫纳,中期活跃于曼图亚,晚期活跃于威尼斯。
早期的意大利牧歌活跃于克雷莫纳,承接弗罗托拉的音乐特点并创新。中期的意大利牧歌活跃于曼图亚,在探索中成熟,主调与复调风格交替。晚期的意大利牧歌跃于威尼斯,在各方面的探索达到高峰。
早期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韦尔德洛和阿卡代尔特等,中期代表作曲家有罗勒、蒙特等,晚期作曲家有有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特威尔第等。
⑵ 音乐艺术生大学有什么活动和课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论》是音乐院校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的总称。它包括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影视音乐、音乐电视、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本考试科目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以上课程的基本概念、历史音乐事件、历史音乐人物及其重要代表性作品、音乐风格流派特征、音乐社会现象焦点、音乐的跨界融合现象等,并应用以上基本知识点,体现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一、远古及夏、商、周三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的音乐 2.战国时期的音乐 三、秦汉时期 1.乐府 2.鼓吹乐 3.相和歌 4.百戏 5.器乐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民间音乐 2.文人音乐 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 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雅乐 2.宫廷燕乐 3.梨园与教坊 4.民间音乐舞蹈 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六、宋、元时期 1.城市音乐 2.歌曲 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 4.器乐 七、明、清时期 1.戏曲音乐的繁荣 2.说唱音乐的繁荣 3.器乐 4.乐律理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一、传统音乐的发展 1.民歌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民族器乐 二、学堂乐歌 1.沈心工 2.李叔同 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 1.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社团 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 4.萧友梅 5.黎锦晖 6.赵元任 四、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音乐 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2.青主 3.黄自 4.聂耳 5.冼星海 6.其他革命音乐家 五、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音乐 1.沦陷区的中国音乐 2.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音乐 3.解放区的中国音乐 4.重要的音乐家 ■西方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 1.古希腊的音乐 2.古罗马的音乐 二、中世纪的音乐 1.宗教音乐 2.世俗音乐 3.复调音乐(旧艺术) 4.世俗复调音乐(新艺术) 5.奥尔加农 6.康都克特 7.经文歌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观 2.尼德兰乐派 3.意大利牧歌 4.新教圣咏 5.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2.歌剧 3.清唱剧 4.康塔塔 5.奏鸣曲 6.组曲 7.协奏曲 8.蒙特威尔第 9.亨德尔 10.J.S.巴赫 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1.古典主义 2.曼亥姆乐派 3.柏林乐派 4.维也纳古典乐派 5.海顿 6.莫扎特 7.贝多芬 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1.浪漫主义 2.浪漫主义音乐观 3.舒伯特 4.门德尔松 5.舒曼 6.肖邦 7.李斯特 8.柏辽兹 9.罗西尼 10.威尔第 11.瓦格纳 12.勃拉姆斯 13.民族乐派 14.格林卡 15.穆索尔斯基 16.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17.柴可夫斯基 18.斯美塔那 19.德沃夏克 20.西贝柳斯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民间歌曲 1.号子 2.山歌 3.小调 二、民间舞蹈音乐 三、说唱音乐 1.鼓词类 2.弹词类 3.道情类 4.牌子曲类 5.琴书类 四、戏曲音乐 1.昆腔系统 2.高腔系统 3.梆子腔系统 4.皮黄腔系统 五、民间器乐 ■影视剧音乐 一、影视剧音乐特征 二、影视剧音乐的构成 1.主题歌 2.插曲 3.主题音乐 4.场景音乐 5.背景音乐 三、影视剧音乐表现形式 1.画内乐与画外乐 2.同步、对位与平行 3.音乐蒙太奇 ■音乐电视 一、音乐电视的艺术特征 1.音画关系 2.歌词与画面的转化关系 二、音乐电视的艺术风格类型 1.叙事风格 2.抒情风格 3.纪实风格 ■音乐与社会 一、社会音乐生产 1.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 2.社会音乐生产的结构 二、音乐传播 1.乐谱传播 2.唱片传播 3.无线电广播传播 4.电视传播 5.网络传播
记得采纳啊
⑶ 英国和意大利牧歌是什么
牧歌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民族化世俗音乐兴起的一种体裁,一般使用通谱体,歌词因为使用着名诗人诗作,所以歌词的文学水准比较高。牧歌的织体是主复调相结合的。具体如下:
1、意大利是牧歌的发源地,也正是因为牧歌的繁荣意大利音乐在欧洲地位也逐渐凸显。因此您的问题应该从意大利的牧歌谈起。意大利牧歌的前身是弗罗托拉,就是一种世俗音乐体裁,早期牧歌作曲家一般也是创作这种体裁的高手,后来转而创作牧歌。牧歌产生和彼特拉克有关。
早期意大利牧歌,代表人物是维拉尔特,中期是罗勒,晚期作曲家则更有名些,例如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作品比较特殊的一位,个人很喜欢,极端半音运用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节奏有点怪异,不过充满矛盾感和吸引人的戏剧性)、蒙特威尔第等人。
ps:注意维拉尔特和罗勒,这二位是日后威尼斯乐派的创始人,法-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并且,该乐派的晚期代表作曲家如拉索的牧歌也是受到这两位的的影响。
2、英国此时盛行的世俗音乐体裁是琉特琴歌曲和埃尔曲,不过琉特琴歌曲中也包括了牧歌部分。英国牧歌并不典型,相比意大利等国,它的音乐发展算滞后的。
16世纪末,尼古拉斯•杨出版了意大利牧歌的英译本才标志着牧歌这一形式在英国逐渐流行,后来又有了英国牧歌运动。作曲家Byrd,也就是伯德,和他的学生莫利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风格还是受到了意大利牧歌的非常大影响而创作的。
相关介绍
十六世纪,一批全新的世俗音乐如暖风一般,从意大利吹遍欧洲。尽管教会与富人们依然青睐严肃的教会音乐,但它正在失去在当时音乐界的统治地位,而被这种全新的音乐所替代:它们似乎蕴含某种特质,使那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艺术音乐,即将被普罗大众的流行音乐拯救。
在这世俗音乐浪潮中,意大利“牧歌(madrigal)”是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意大利牧歌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歌曲。歌曲的旋律自由,歌词多为单段,采用描绘性词汇和象征手法为主,有些作品具有戏剧性效果。
早期的牧歌多为四声部,主调风格(指由一条主旋律加和声衬托声部构成的织体),融入少量的模仿复调风格(指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其中佛莱芒乐派(Franco-Flemish)对意大利牧歌的成形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个乐派的音乐家大都来自尼德兰的佛莱芒地区(今法国北部、荷兰与比利时南部),并由此命名。
1533年发行的第一本牧歌集中,包含了许多佛莱芒乐派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他们在保持着意大利民间抒情歌弗罗托拉(Frottola)的特色的同时与佛莱芒传统结合的作曲方式创造出了“牧歌”这一体裁。
来自佛莱芒乐派的菲利普·韦尔德洛(Philippe Verdelot,1480-1532)是意大利牧歌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⑷ 意大利牧歌发展的三个阶段活跃于哪些城市
佛兰芒、威尼斯、佛罗伦萨、维也纳、意大利的各个城市。西欧进入16世纪以后,音乐的发展有了新的艺术倾向,欧洲各国在音乐领域中的一系列探索,改革和创新让更多的音乐体裁问世.各国都有代表着本国民族风格的音乐出现,从而打破了欧洲音乐以宗教体裁为主的单调局面,声乐体裁更是丰富多样.作为文艺复兴发祥地的意大利,在自身的音乐艺术发展上必然领先于欧洲其他各国.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最能代表本国民族特征的世俗音乐体裁——牧歌.这种体裁的发展不仅为意大利日后的音乐繁荣做了准备,而且为欧洲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⑸ 着名的意大利民歌有什么
意大利人是喜爱歌唱的民族。意大利民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牧歌。作曲者常采用知名作家的词来谱曲,所以单单歌词就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意大利牧歌的内容都是以爱情为主题或描写对田园的喜爱。经过两个世纪的演变,牧歌越来越倾向精美的表现,到16世纪后半期,充满了“世纪末”的实验趋势。当然,也因此牧歌有了弹性空间的可能性,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便发展出乡村歌曲—歌曲返璞归真,以声乐来表现富有诗意的书画,接近于独唱声乐精品的崭新风格——这就是今日的那不勒斯民歌。
⑹ 什么是"新艺术"意大利牧歌清唱剧喜歌剧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开始在19世纪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设计师兼艺术品商人)1895年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风格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着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萨穆尔·宾与一些同行朋友合作,决心改变产品设计现状。他们推崇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推崇精工制作的手工艺,要求设计、制作出的产品美观实用,他们对建筑、家具、室内装潢、日用品、服装、书籍装帧、插图、海报等进行全面设计,力求创造一种新的时代风格。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萨穆尔·宾的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欧美各国引起广泛响应,并使“新艺术之家”的名称不胫而走,故以“新艺术”命名其运动。所以,法国(比利时)自然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⑺ 牧歌主要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牧歌,欧洲文学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一般表现牧人田园生活情趣。诗人往往借这种体裁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城市或宫廷生活的腐化堕落相对立。希腊的忒奥克里托斯是最早的牧歌作者之一,之后维吉尔的牧歌表现了理想化的庄园生活。
意大利牧歌,塔索的《阿明达》一书主扉页
⑻ 14世纪意大利牧歌与16世纪意大利牧歌有什么区别
很棒!你确实发现了问题14世纪的牧歌属于中世纪的复调音乐体裁,这一时期的音乐被称之为“新艺术”时期音乐,这一时期的牧歌一般是两至三个声部,在创作上总体还是遵循中世纪的作曲原则,所以,其音乐思维也反映了中世纪的音乐思维特征。但16世纪的牧歌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初期是3至4个声部,后期有5至6个声部;当然,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在创作上突出使用“词意描绘”(word painting)手法(即用音乐对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进行音画式描绘);在音乐思维上主要突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思维特质,也折射出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人文内涵。
⑼ 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巴洛克时期通常是指1700年至1850年
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
通奏低音及即兴创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并且管弦乐团编制尚未标准化。
(9)什么是意大利牧歌扩展阅读:
音乐创作
巴洛克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心以贵族的宫廷、私人组织的学会以及天主教教会为主,其中又以宫廷最具影响力。此时期的音乐创作除了适合在宫廷里演奏的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以外,还有贵族沙龙里带有私密气氛的小规模乐器奏鸣曲(Sonata);
弥撒、神剧、受难曲以及丰富的管风琴曲目,令教堂充满了圣神的光彩;在巴洛克晚期时出现了交响乐的雏形即意大利语“Sinfonia ”,是一种三乐章题材的音乐;另外,歌剧在威尼斯快速兴起,借着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将情感抒发到最高点。音乐创作从此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