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孩英文名
男孩英文名如下所示:
1、William-威廉
说到William,不少人都互相到王子,这确实是一个具有贵族气质的男孩英文名,它的原意是贵族坚定的卫士,职责是保卫国家。William这个英文名,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魁梧英俊的正直男人,给男孩取此名,也代表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正义的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容易受到诱惑。
2、Richard-里乍得
Richard在古德文中原意是掌握和管理大权的统治者,外国人对Richard的印象分为两种,一个是英俊强壮,擅长运动的男孩;另一个是诚实、严肃,并且敬业的男性领导者。拥有此英文名的男孩,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一个团体当中起到领导的作用,带领自己的事业伙伴走向成功。
3、Brian-布里安
Brian在爱尔兰语当中的意思是美德和力量,Brian给人的印象是聪明帅气的运动风少年,这类男孩在校园中总是很受欢迎,并且情商很高,善于社交。若父母给男孩起这个英文名,说明父母希望男孩能够成为一个阳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并且温暖大众。
4、Edward-爱德华
Edward大家应该不算陌生,然而Edward却很少被国人用来当作英文名,或许是给国人的感觉过于严肃。其实,Edward代表着幸福的保护人,拥有此名字的男孩,在生活当中应该是一个幸福又爱保护大众的人,也体现父母希望男孩能开心的生活。
5、Jeffrey-杰弗瑞
Jeffrey原意是指上帝的和平,后来Jeffery也被形容带有黑发的俊朗男子,并且有一些孩子气,这些特征很适合亚洲的男孩;还有一些人认为Jeffery代表的是有钱的小伙子,这个英文名也代表了父母希望男孩不为钱财烦恼的寄托。
B. 征集地中海地区的海盗船名……
我觉得用地名好些,你还可以参考比如西甲、意甲、英超球队名字,很酷哦。你说意大利找些意大利地名,你看看好吗?
1.意大利(Italy)
东南欧一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称维大利亚(Vitallia)。最初,维大利亚仅用来指亚平宁半岛北方来的维大利(Vitali)部落居住的卡拉布利亚山区。据认为,维大利人的名称vital与拉丁语词vitulus(牛犊)有关。不过,这可能是对无法搞清楚的词源的一种解释。从公元前2世纪到1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起,维大利亚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亚平宁半岛。
2.罗马(Rome)
意大利首都。根据台伯河的古代名称鲁马河(Ruma)命名。鲁马河的名称很可能源于伊特拉斯坎语,也可能源于希腊语词rheo(流动)。据传说罗马城为古希腊战神马尔斯之子罗慕路斯(Romulus)所建,且以他的名字命名,但他只是一个神话人物。
3.阿布鲁佐(Abruzzo)
意大利中南部一个地区。名称起源于拉丁语的abruptus,意即“陡的”、“峻峭的”。本地区是亚平宁山脉中最高和最崎岖的部分。
4.阿尔诺河(River Arno)
意大利中部的一条河,向西流经佛罗伦萨和比萨,注入利古里亚海。其名源于印欧语的er(前进)或ar(流动),也有可能源于梵语的ama(流动的)。
5.阿普利亚(Apulia)
意大利南部的一地区。该名源于印欧语的ap(水),该地区南北地势低洼,且濒亚德里亚海。
6.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
欧洲最高的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东部。此山名源于希腊语的aitho(燃烧)。它在西西里当地称蒙吉贝洛(Mongibello),可能与意大利语的monte bello(美丽的山)或阿拉伯语的jebel(山)有关。
7.安科纳(Ancona)
意大利东部亚德里亚海海滨城市和港口,马尔凯大区的首府。公元前380年又叙拉古的希腊人所建。城名源于希腊语的ankon(急弯,角),是指该城所在地区的海岸线的形状而言。
8.奥斯塔(Aosta)
意大利北部城市,为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首府,位于都灵西北。公元前25年由古罗马人创建并命名为奥古斯都将军城(Augusta Praetoria),以表示对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的敬意。
9.奥特朗托海峡(Strait of Otranto)
位于意大利东南部与阿尔巴尼亚之间。海峡因奥特朗托城(Otranto)而得名。该城名的原希腊语形式是Hydruntum(水城)(源于希腊语的hydor,意即水)。
10.巴勒莫(Palermo)
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西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该名来自古希腊语名巴诺莫斯(Panomos),而古希腊语名则由pan(全部的,每一个的)和homos(港口)组合而成,在希腊殖民地鼎盛时期,地中海沿岸共有7个港口取此名称。
11.巴里(Bari)
意大利东南部阿普利亚省的一个港口城市,濒临亚德里亚海。古罗马时期的城名为Barium(船只),即船只停泊的港口。
12.贝加莫(Bergamo)
意大利北部托斯卡纳地区的一个城市,位于佛罗伦萨以南。该名是12个同名的伊特拉斯坎人的城市之一。虽然如此,城名的起源至尽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也许是河口的意思。
更正:12.比萨(Pisa)
意大利北部托斯卡纳地区的一个城市,位于佛罗伦萨以南。该名是12个同名的伊特拉斯坎人的城市之一。虽然如此,城名的起源至尽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也许是河口的意思。
13.贝加莫(Bergamo)
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大区和一个城市的名称,它是一个古代地名,源自凯尔特语和利古里亚语的berg(山),该城所在地海拔1200英尺(365米)。
14.波河(River Po)
位于意大利北部,向东流入亚德里亚海。现名来自拉丁语名柏杜斯(Pas),但起源不明,也许源于利古里亚语的bodincus或bodeghos(无底的),也许源于高卢语的padi(松树)。帕多瓦城名就很可能源于padi这个词。
15.博洛尼亚(Bologna)
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和大区的名称。公元前4世纪称博诺尼亚(Bononia),系源于博伊部落(Boii)名,该部落名意为“猎场”。
16.布林迪西(Brindisi)
意大利南部亚德里亚海沿岸的一个大区和港口的名称。其古罗马城名形式为Brundisium,系源自伊利里亚语的brentas(鹿)。由于曲曲折折的海岸线犹如带角的鹿头,或是这里曾来过许多鹿而取了名。
17.的里雅斯特(Trieste)
意大利东北部亚德里亚海沿岸的港口。据普林尼记载,此城名原为Tergeste,可能源于伊利里亚语的terga(贸易)或terst(芦苇)。
18.都灵(Turin)
意大利第四大城市,位于西北部波河河畔。此地历史上曾居住过一个名叫多灵尼(Taurini)的利古里亚人部落。该部落名大概与凯尔特语的tur(水)相关。该城的古罗马城名为奥古斯塔多灵(Augusta Taurinorum),因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而得名。
19.多洛米泰斯(Dolomites)
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地区,位于蒂罗尔地区的东南,以法国矿物学家迪尼多内.德.多洛米厄(Dieudonne de Dolomieu,1750-1810而名),多洛米厄曾在这里做过大量考查工作。
20.厄尔巴(Elba)
靠近意大利西海岸,科西嘉岛的东北的一个岛。原古希腊名是Athalia(闪耀的),后改成拉丁语的Ilva,城名是由Ilva演变而来的。
21.梵蒂冈(Vatican)
意大利罗马城内的罗马教廷。该名称来自当地一座山的拉丁语名梵蒂冈(Vaticanus),而山名可能源出拉丁语的vaticinia(占卜的地方,即异教徒的圣地)。
22.费拉拉(Ferrara)
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大区及其首府的名称。源于意大利语的ferraria(炼铁厂,铁厂),中世纪起采用此名。
23.弗拉斯卡蒂(Frascati)
意大利中西部城镇和游览胜地,位于罗马东南。因9世纪时建于此地“灌木林中”的圣玛丽和塞巴斯蒂安教堂而得名。意大利语的“在灌木林中”为in frascata,译音即弗拉斯卡蒂。
24.佛罗伦萨(Florence)
意大利中北部一城市。公元前200年,其伊特拉斯坎语是法埃苏拉(Faesula)或费奥塞累(Fiosele),公元前82年,古罗马名为Colonia Florentia(鲜花盛开的殖民地),该命名可能是取其字面意义(即此地有许多花草,也有可能有欣欣向荣的寓意。),本维纽托.塞利尼认为此名原为Fluentia(流动),因为它位于阿尔诺河河畔。
25.福贾(Foggia)
意大利西南部一城,在巴里西北。城名可能起源于拉丁语的foveare(坑、地窖)(位于德莱福塞平原,此有“有洼坑的平原”之意),也有可能源于意大利方言的fosse(水塘,蓄水池),供羊群饮水用。
26.加尔达湖(Lake Garda)
位于意大利北部米兰以东。因湖边城市加尔达而得名。该城意为“了望塔、防守哨”,古罗马城名是贝纳库斯(Benacus),很可能源自拉丁语的bi(n) aqua,意为“两水之间的地方”,即指“该城座落于此湖分成两个小湾之处”。
27.卡拉布里亚(Calabria)
意大利南端的一个地区,此名称可能源于高卢语词的kal(白色的),但很难确定所指的是什么。也许源于印欧语词根kal(溪),因为该地区是山区。
28.卡拉拉(Carrara)
意大利西北部托斯卡纳地区一城市,濒临利古里亚海。其名很可能源于拉丁语的quadraria(采石场,该城以产大理石闻名),也可能源于印欧语的corra(岩石)。
29.卡普里(Capri)
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沿海一岛,离那不勒斯不远。此名源于拉丁语的capra(山羊)一词的可能性不大,这只是阐明该地名由来的一种尝试,有可能源于希腊语的kabros(野猪)一词(该岛曾为希腊殖民地),也可能源于伊特拉斯坎语的capra(墓地)。
30.卡塔尼亚(Catania)
意大利南方西西里岛东部的一个大区和首府的名称。城名可能与腓尼基语的katon一词有关(小的),这是与该岛上的锡拉库萨相对而言的。然而考古学家认为,该地最早的居民中有西克洛人(西西里岛就是因为西克洛人而得名的),因此该地区的名称起源于西克洛语的可能性更大,只是不知其含义。
31.科蒂纳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
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坡上的游览胜地。此名系由意大利语的cortina和方言ampezzo组合而来。cortina意为“院子、小地产”,而ampezzo是来自意大利语的in pezzo(在田野里),全名意为“田野中的小地产”。
32.科莫(Como)
意大利北部一湖泊和城市的名称,它源于凯尔特语的camb或comb(山谷),相当于英语的coomb和威尔士语的cwm。
33.科斯塔斯梅拉达(Costa Smeralda)
撒丁岛的东北海岸。意大利语名意为葱绿的海岸。
34.克雷莫纳(Cremona)
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区波河河畔一城镇,位于米兰东南,取名于凯尔特人一部落名切诺马尼(Cenomani),而该部落又来自凯尔特语cen(山脊、山顶)。
35.拉文纳(Ravenna)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位于博洛尼亚东南。该地名公元前就已存在了。它很可能源于伊特拉斯坎语,但含义不明,其后缀-enna为小亚细亚许多地名所共有,它表明许多地中海国家属于同一语族。
36.莱戈恩(Leghorn)
意大利西北部的港口城市,位于比萨西南。英语名Leghorn是从现意大利语名Livorno(里窝那)讹传而来。该意大利语名来自居住在现在的克罗地亚地区的古代民族利伯尼人之名Lubuni,而-orn音节可能是伊里利亚人加的,该城曾名赫拉克勒斯港,赫拉克勒斯为地中海沿岸居民崇拜的希腊神。
37.雷焦迪卡拉布里亚(Reggio de Calabria)
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去城市,濒临墨西拿海峡,城名由拉丁语的regium(王室城堡)与所在地区名称Calabria(卡拉布里亚)组合而来。此城建于公元前700年前后,是用作古希腊人侨居地的。
38.里雅尔托(Rialto)
意大利威尼斯城的商业区,包括一个岛及四周的地区,此地名源于意大利语的ripa alta(高高的堤岸),此城大运河上的里雅尔托桥就是因岛而得名的。
39.利多(Lido)
意大利游览胜地,位于威尼斯正东南,是意大利语地名(海岸),其语根是拉丁语词litus。
40.利古里亚(Liguria)
意大利西北部一大区,因公元前居住在此地(利古里亚海北部沿岸)的利古里亚人(Ligures)而得名。
41.伦巴第(Lombardy)
意大利北部一大区,毗邻瑞士,因公元519年时居住于此的日耳曼人伦巴第族(Langobards)而得名。该民族名可能意为“长胡子”或“长斧子”。
42.马尔凯(The Marches)
意大利中东部一地区,濒临亚德里亚海。其名源于意大利语词marche(边陲),即该去首府安科纳的边陲。
43.马尔萨拉(Marsala)
意大利西西里岛西部的一个港口城市。该名称源于阿拉伯语的Mars-el-Allah(安拉的港口)。公元9世纪时,阿拉伯人在希腊的利利贝昂城(意为“俯瞰利比亚的海角”)的废墟上建立了此城。
44.马焦雷湖(Lake Maggiore)
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其北端在瑞士境内,其名为意大利语(较大的湖),此湖较附近的科莫湖和卢加诺湖为大。
44.曼图亚(Mantua)
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其位于维罗那城西南,建于325年,城名很可能来自伊特拉斯坎神名曼图斯(Mantus)。
46.米兰(Milan)
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公元前222年拼作梅迪奥兰(Mediolanum),它由高卢语的medio(中间的)和lan(草地,平原)组合而成。此城位于奥洛纳河平原的中心位置。
47.墨西拿(Messina)
意大利西西里岛东部的港口城市及意大利陆地与西西里岛间的海峡的名称。公元前735年该城为希腊移民所建,取名赞克尔(Zankle),意即“镰刀形的”,这大概是指陆岬的形状。公元4世纪,以希腊城镇墨萨那(Messana)改称现名。此地许多移民是墨萨那来的,海峡则因墨西拿城而得名。
48.那不勒斯(Naples)
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为蒂勒尼安海岸的一港口城市,位于罗马东南,其希腊语名为Neapolis(新城),“新”是和古城库迈相对而言的。
49.帕多瓦(Paa)
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威尼斯以西。该名可能源于拉丁语pas(松树),也可能源于阿达河(Adda,河名大概派生于padvos快的)。
50.帕尔马(Parma)
意大利中北部的一个城市。该名来自伊特拉斯坎语(前罗马语)。可能与闪族的阿拉伯语词barma(圆、圈)有关,指河流的弯曲部分,尽管后来古罗马人改名为“金城”,但“帕尔马”还是沿用下来。
51.皮埃蒙特(Piedmont)
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地区,与瑞士和法国接壤,该名源自古意大利语的pie di monte(山脚,即阿尔卑斯山脚)。
52.撒丁岛(Sardinia)
地中海第二大岛,位于科西嘉岛之南。很可能因公元前14世纪居住在埃及北部的伊比利亚人中的撒迪人(Sardi)而得名。也可能与迦太基语词中的sarado有关,意为“脚”,指岛的形状。该岛的其他古称也有类似含义,诸如“伊克努萨”(Ichnusa,脚印),散答利奥提斯(Sandaliotis,鞋一样的)。
53.圣雷莫(San Remo)
意大利西北部热内亚西南的一港口和疗养地的名称。此名原是圣罗穆洛(San Romulo),为意大利语。圣罗穆洛是公元6世纪时创建该城的一个主教的名字。15世纪时演变成现名,很可能是与法国地名圣雷米(San Remi)弄混了,也可能是圣罗穆的拉丁语形式Sancti Romuli in Eremo的缩写,而该拉丁语意为“圣罗穆济修道士的(教堂)”。
54.塔兰托(Taranto)
意大利东南部阿普利亚一港口城市。公元前8世纪为希腊移民所建。其名可能源于伊利里亚语词darandos(橡树)。
55.台伯河(River Tiber)
位于意大利,发源于亚平宁山脉,向南流,经罗马注入第勒尼安海。河名来源于古罗马名台伯里斯(Tiberis),Tiberis又可能源于凯尔特语词br(水)。
56.托斯卡纳(Tuscany)
意大利中部一地区,濒临利古里亚海和蒂勒尼安海。该地名起源于自公元前1千年在该地区居住的伊特拉斯坎人中饿托斯卡人(Tuscan),该民族名称的由来至今还不清楚。
57.威尼斯(Venice)
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濒临亚德里亚海。公元5世纪,这一地区居住着伊利里亚人的威尼蒂部落(Venetti)。部落名很可能派生于印欧语的venis(朋友)(指我们自己的人)。古罗马人以此部落称呼该地区,后来又用作城名。该城是451年时由许许多多岛上的渔村“集聚”而成的。
58.维罗那(Verona)
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威尼斯以北。古时称维尔诺马格斯(Vernomagos),系由凯尔特语的vernos(赤杨树)和magos(田野)组合而成。
5
59.维苏威(Vesuvius)
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区的火山,位于那不勒斯东南。此名源于阿斯汗语词fesf(冒烟)。
60.翁布里亚(Umbria)
意大利中部一地区,位于亚平宁山脉,因公元前该地区古罗马民族翁布里亚人(Umbrian)而得名,该名称源于印欧语,意为“水上人”。
61.西西里岛(Sicily)
意大利南端的一个岛,位于地中海,该名称源于公元前1世纪曾居住在此岛上的一个名叫西丘里的部落(Siculi或Sekeloi),该部落名很可能是“收割者”的意思。
62.锡拉库萨(Syracuse)
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东南沿岸的一个城市,锡拉库萨原为该岛第一个希腊殖民地,其名称出现于希腊语出现之前,确切意思不明,也许源自腓尼基语的serach(发臭的),因为该城建于沼泽地带。美国纽约州的锡拉库萨城是1825年以此城命名的。
63.亚平宁山脉(Apennines)
纵贯意大利中部的山脉,其名源于凯尔特语词pen(山峰),与英国佩奈恩山脉的名称Pennines源于同一词根。
C. 世界上的七大未解之谜分别是哪几个
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分别是:韩国客机坠机之谜、肯尼迪之死、尼斯湖水怪之谜、埃及古墓之谜、UFO之谜、人体自燃之谜、奇迹之谜、鬼魂之谜、裹尸布之谜、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
1、韩国客机坠机之谜
一架从汉城飞往关岛的韩国大韩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客机于当地时间1997年8月6日凌晨在关岛国际机场附近坠毁,200多人遇难。
当时天降暴雨,气候恶劣,飞机在飞临关岛国际机场约5公里处时,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并与地面指挥塔失去了联系。据目击者说,飞机带着火团坠入机场附近的密林中,并听到了爆炸声。
经过17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美国营救人员从在关岛坠毁的韩国客机残骸中和出事地点找到约70具遇难者尸体;大韩航空公司说,机上254人中有29人生还,其中4名为乘务人员。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局派出专门调查小组前往现场调查事故原因。失事客机上的两个“黑匣子”也已找到并被送往华盛顿进行分析。
韩国和美国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对大韩航空公司飞机失事的原因各执一词。
韩方强调说,关岛机场的导航装置当时处于故障状态,机场指挥塔的值班人员也不是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职员,此外当时天气异常,最终导致飞机失事。
而美方认为,导航装置的故障不应该 影响飞机的正常降落,并质问韩方为何用已经飞行了13年的波音 747包机替换在这条航线上正常飞行的空中客车班机。而波音飞机制造公司说,它的产品只有百万分之一点七八的事故率。
1997年8月10日,美国联邦调查人员说,调查发现,韩国大型客机坠毁时,关岛国际机场的雷达系统的电脑软件正出现故障,未能在飞机接近地面时及时发出警报。
一般情况下,当飞机飞行接近地面时,机场雷达系统会发出警报,地面指挥人员会及时提醒飞行员。但调查发现,由于软件问题,雷达未发现韩国飞机接近地面的情况,因此飞行员在飞机坠毁前未接到地面指挥塔的警告。
负责调查坠机事故的美国全国运输安全委员会官员则认为,这种雷达系统出现问题不能说是导致飞机坠毁的原因,只能说缺少一方面的预防措施。飞机坠毁可能有诸多因素。
此外,关岛机场引导飞机着陆的导航系统在飞机出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停止使用;当飞机接近关岛机场时关岛正降暴雨,这些都是调查人员研究飞机事故的可能因素。
2、肯尼迪之死
自1865年林肯总统被人暗杀以来,美国总统不断遭人暗算,他们头上的权力光环几乎成了一些“狂人”眼中的靶标。然而,肯尼迪枪击案的背景却显得格外扑朔迷离。
美国公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兇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竟在联邦特工的眼皮底下,当着摄影记者的面被人一枪“灭口”,而开枪杀人的杰克·鲁比不久之后又神秘死去。
围绕这一案件,美国舆论提出了各种假设。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简称:美国中情局)和军界中“鹰派”共同策划的政变阴谋;另一些人认为暗杀行动是“黑手党”所为。
更有甚者,还有人将肯尼迪的死与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搅到了一起。为了查明案件真相,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这一案件的始末。
但是,调查委员会经过数年调查却最后认定,枪击肯尼迪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没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结论一经公布,舆论哗然。一些民间机构发誓一定要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但时至今日这一案件仍然是“公说婆也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当事人已经先后去世,而剩下的也已近垂暮之年,看来他们要把谜底带入坟墓。
达拉斯街头的枪声,也许将成为美国政治史上一个永远的谜。
事件经过:1963年11月22日上午,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夫妇抵达得克萨斯州府达拉斯市,并同乘一辆敞篷轿车前往市区。兴致颇高的肯尼迪夫妇(坐后排)向路边的欢迎人群微笑致意。对于死神的降临,他们浑然不知。
中午1点30分,总统车队在经过市中心一处路口时枪击发生,总统保镖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肯尼迪就已经一头歪在了夫人身上,而州长康纳利也身负重伤。
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消息公布后,约翰逊立刻护送肯尼迪灵柩返回华盛顿。下午3点38分,约翰逊在回航华盛顿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上宣誓接任美国总统,惊魂未定的肯尼迪夫人站在他身旁。
1963年11月23日清晨,肯尼迪遗体从贝塞斯达海军医院移送白宫。11月25日,美国政府为肯尼迪举行葬礼。
肯尼迪遇刺后数小时,达拉斯警方在一家电影院里抓获了兇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1963年11月24日,达拉斯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在奥斯瓦尔德转监过程中,当着数十名联邦特工和警察的面,拔枪打死了奥斯瓦尔德,而鲁比本人最后也死于监狱之中。
3、尼斯湖水怪之谜
尼斯湖水怪,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谜之一。
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面积并不大,却深。平均深度达200米,最深处有293米。该湖终年不冻,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与北海相通。
关于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仆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后,十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但当时人们对此并不相信,认为不过是古代的传说或无稽之谈。
直到1934年4月,伦敦医生威尔逊途经尼斯湖,正好发现水怪在湖中游动。威尔逊连忙用相机拍下了水怪的照片,照片虽不十分清晰,但还是明确的显出了水怪的特征:长长的脖子和扁小的头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种的水生动物,而很像早七千多万年前灭绝的巨大爬行动物蛇颈龙。
蛇颈龙,是生活在一亿多年前到七千多万年前的一种巨大的水生爬行动物,也是恐龙的远亲。它有一个细长的脖子、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的尾巴,嘴里长着利齿,以鱼类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
如果尼斯湖水怪真是蛇颈龙的话,那它无疑是极为珍贵的残存下来的史前动物,这一发现也将在动物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这张照片刊出后,很快就引起了举世轰动,伴随着二十世纪的“恐龙热”,人们开始把水怪与蛇颈龙可能仍然生存着联系起来,对此给予极大关注。
1960年4月23日,英国航空工程师丁斯德在尼斯湖拍了五十多英尺的影片,影片虽较粗糙,但放映时仍可明显地看到一个黑色长颈的巨形生物游过尼斯湖。
有些原来对此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看了影片后改变了看法。皇家空军联合空中侦察情报中心分析了丁斯德的影片,结论是“那东西大概是生物。”
进入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大举搜索水怪。1972年8月,美国波士顿应用一些利用水下摄影机和声纳仪,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显示有一个两米长的菱形鳍状肢,附在附加一巨大的生物体上。同时,声纳仪也寻得了巨大物体在湖中移动的情况。
1975年6月,该院再派考察队到尼斯湖,拍下了更多的照片。其中有两幅特别令人感兴趣:一幅显示有一个长着长脖子的巨大身躯,还可以显示该物体的两个粗短的鳍状肢。
从照片上估计,该生物长6.5米,其中头额长2.7米,确实像一只蛇颈龙。 另一幅照片拍到了水怪的头部,经过电脑放大,可以看到水怪头上短短的触角和张大的嘴。诮用结论是“尼斯湖中确有一种大型的未知水生动物。”
1972年和1975年的发现曾轰动一时,使人感到揭开水怪之谜或者说捕获活的蛇颈龙已迫在眉睫了。此后英、美联合组织了大型考察队,派24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长蛇阵,在尼斯湖上拉网式地驶过,企图将水怪一举捕获。但遗憾的是,除了又录下一些声纳资料之外,一无所获。
由于追捕水怪的失败,持否定的观点又流行起来。一位退休的电子工程师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称:尼斯湖水怪并不是动物,而是古代的松树。
他说,一万多年前,尼斯湖附近长着许多松树。冰期结束时“湖水上涨,许多松树沉入湖底。由于水的压力,使树干内的树脂排到表面,而由此产生的气体排不出来。
于是这些松树有时就会浮上水面,但在水面上释放出一些气体后又会沉入水底。这在远处的人看来,就像是水怪的头颈和身体。”
但这种观点无法使那些声称亲眼目睹了水怪的人们信服。而且在七十年代后期,又有人几次拍下了水怪的照片。
那么,为什么人们至今还不能捕获水怪呢?
这要从尼斯特殊的地质构造谈起。原来尼斯湖水中含有大量泥炭,这使湖水非常混浊,水中能见度不足三、四尺。而且湖底地形复杂,到处是曲折如迷宫般的深谷沟壑。
即使是体形巨大的水生动物也很容易静静地藏其间,避过电子仪器的侦察。湖中鱼类繁多,水怪不必外出觅食,而该湖又与海相通,水怪出入方便,因此,想要捕获水怪,谈何容易。
但只要没有真正找到水怪,这个谜就没有揭开。直到现在,人们对于水怪是否存在的不休,谁也不能妄下结论。
对此,英国作家齐斯特说道:“许多嫌疑犯的犯罪证据,比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证据还少,也就绞死了。”这倒不失为古今对水怪之谜的一个幽默而又巧妙的评价。
4、埃及古墓之谜
英国一位名叫约翰·泰勒的人,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更是金字塔的发烧友,对金字塔有很多惊人的发现。他曾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金字塔进行了研究。
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首先,他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的底角不是60′而是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
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于周长的比,因而用底边的2倍来除塔高,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
他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的比例。泰勒的观念受到了英国数学家查尔斯皮奇斯密斯教授的支持。
1864年,史密斯在实地考察胡夫金字塔后。声称他发现了更多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奥秘。如,塔高乘10的9次方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塔基的周长按照某种单位计算的数据恰为一年的天数,等等。
也就是说,大金字塔不仅包含着长度的单位。还包含着计算时间的单位。史密斯的这次实地考察受到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赞扬,他被授予了学会的金质奖章。
后来,另一位英国人费伦德齐·彼特里带着他父亲用20年心血精心改进的测量仪器又对着大金字塔进行了测绘。在测绘中,他惊奇地发现,大金字塔在线条、角度等方面的误差几乎等于零,在350英尺的长度中,偏差不到0.25英寸。
但是彼特里在调查后写的书中否定了史密斯关于塔基周长等于一年的天数这种说法。彼特里的书在科学家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金字塔到底凝结着古埃及人多少知识和智慧,仍是个未解之谜。
5、UFO之谜
国防情报处是美国五角大楼内部的一个秘密情报机构,它负责协调全美陆海空三军的情报活动。国防情报处不仅仅为五角大楼,而且也为中央情报局工作。
70年代末,美国的不明飞行物研究组织——“公民反对掩盖不明飞行物真相”曾给国防情报处依照“消息自由法”递交了查阅档案的申请。
他们希望能从国防情报处那里得到它所拥有的有关不明飞行物事件的档案。起初,如同其他的美国政府机构一样,国防情报处对它与不明飞行物研究的任何关系都矢口否认。
然而最后,它还是不得不公开了3份引人注目的不明飞行物档案。
那3份被国防情报处首先公开了的秘密档案内容,是美国典型的史苔芬·施皮伯格电影的蓝本。3个档案其中之一所涉及的,是1976年9月19日伊朗空军发现不明飞行物的情况的汇报。
1)1976年9月19日晚上12点半左右,伊朗国家空军总指挥部接到首都德黑兰附近米舍兰地区居民的4次电话。那几位居民在电话中说,他们在当地的天空中发现了非常奇怪的飞行物。
有的人说那些不明飞行物的形状类似于鸟。有的人却把它们描述为闪着强光的直升机。他(指伊朗国家空军基地起草报告的人)给那些居民解释,所谓的奇异飞行物有可能是星星。
在与位于梅拉巴德的空军机场通过电话之后,他于是决定,立刻亲自去看看那些东西。
2)1976年9月19日凌晨1点30分左右,这架F?截击机位于德黑兰以北大约40海里的空中。由于这个不明飞行物所闪出的光非常强烈,所以,在70海里以外,它便能被看得一清二楚。
当这架飞机向这个不明飞行物靠近到20海里时,该飞机上的报话系统和监控设备突然失灵。这时,飞行员不得不返回沙罗奇基地。
当飞行员刚刚把飞机的头掉过,飞机舱内的监控设备和信号系统的功能不但一下子恢复了,而且刚才那种发动机突然熄火的危险都消失了。
1点40分,第二架战斗机升空。当这架飞机位于德黑兰以北27海里、高度为150海里的空中时,飞机的雷达屏上开始出现了这架不明飞行物的踪迹。
3)这一不明飞行物的体积,大约同一架波音707(加油机)的规模相等。由于这架不明飞行物发出的光线非常强烈,因此,难以对它的体积做出准确判断。
这架不明飞行物在朝地面作垂直飞行时发出蓝、绿、红、橙次第变化着的强烈光柱。由于这些光柱的波频看上去非常高,所以它们都能被人在同一时刻观察得到。
当这两架截击机把这一不明飞行物追踪到德黑兰以南的空中时,它的体内突然一下子飞出另外一个光闪闪的飞行体。这个刚飞出来的飞行体大约有天空中圆月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大小。
接着,这个刚刚分离出母体的小的不明飞行物以极高的速度朝两架F?截击机冲了过来。其中的一位飞行员企图对它发射9-型空中截击火箭,但是这时机舱内火箭发射的控制系统失灵,报话机也没有信号了。
就在这时,这位飞行员迅速仰身把飞机拉了一个高弧,试图甩掉那个不明飞行物。他紧接着再作了一个俯冲。
然而原先的那个不明飞行物却跟了上来,与它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着三四海里的距离。
就在这位飞行员仰升俯冲企图摆脱跟踪时,那个从母体不明飞行物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架小的不明飞行物,它一直处在该架飞机在空中划出的弧圈之内。过了一会儿,那架小的不明飞行物朝母体飞去,并且合二为一了。
4)就在那个小的不明飞行物与母体合并没有多久,突然从原先的母体不明飞行物的另外一边又飞来了另一个不明飞行物,而且它垂直地朝地面飞了下去。
5)第二天天刚亮,一架直升机便载着那两位截击机飞行员,把他们带到昨天夜里那架小的不明飞行物极可能降落的所在地。
在那里,除了发现一段被怀疑有可能是那个不明飞行物着陆点的枯水河床外,他们再没有发现其他与之有关的东西。当这一行人来到该地带的西边时,他们偶然得到了很有价值的情况。
那里居住着一户人家。这个家里的人说,他们昨天半夜时听到了外面很大的响声,并且伴随着这种响声,房子的外面还发出闪电一般的强光。
于是,人们便开始对这一地带和那两架飞机进行测试,看它们是否有核辐射现象。以后如有结果出来,我们(这里指国防情报处)将迅速呈报。
这份档案在它的开头所列出的一大串美国政府和军事机构的名单,不难使人看出,发生在伊朗的这起不明飞行物事件,曾经引起了美国政府最高领导层的高度关注。
6、人体自燃之谜
所谓人体自燃现象,是指一个人的身体未与外界火种接触而自行地着火燃烧。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最早见于十七世纪的医疗报告。至20世纪,共有200多起事件发生。
十九世纪初,有些人认为这种灾难只是降临到那些过度酗酒 肥胖和独居的妇女身上。可是后来的众多事例证明,受害人性别男女大致数目相等,年龄从婴孩到114岁各种年龄段都有,而且有好多例是在毫无火源的地方自行无故燃烧的。
早期最有充分证据证明人体自燃事件之一,由巴托林在1673年做了记录。那次是巴黎一个贫苦妇女,一天晚上回家上床睡觉后,夜里自燃而死。
次日早晨人们发现,她只有头部和手指遗留下来,身体其他部位燃烧为灰烬。根据这次自燃事件由法国人雷尔在1800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人体自燃的论文。
以后不长的时间内,法国、英国、意大利都有过人体自燃现象引起轰动的实例。比较有影响的是1976年12月27日,由《阿尔利亚先驱报》报道的拉歌斯市一户七口之家,有六个成员烧死,成为当时最难解释的谜。
报道说:“现场调查显示该木房一切物件完好无损,连被褥也整齐地放在床上,但从被焚死者的严重程度来看,房中一切应荡然无存”。
尽管好多警察、消防队、纵火案件专家、病理学家都提出不少证据,但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生理学论据来证明人体何以自燃甚至化为灰烬。
按照常规来讲,人体的器官组织和骨骼只有在摄氏900-1000度的高压火葬场才有可能烧成灰烬,而自行燃烧的确不可思议。
此外有人提出其他自燃因素,如流星、闪电、体内原子爆炸、激光束、地磁能量等,但这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形成自燃,则没有解释。总之,人体自燃现象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7、奇迹之谜
麦田怪圈(Crop Circle),是指在麦田或其它田地上,通过某种未知力量(大多数怪圈是人类所为)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来的几何图案。这个神秘现象有时被人们称之为“Crop Formation” 。
怪圈中的作物“平顺倒塌”方式以及植物茎节点的烧焦痕迹并不是人力压平所能做到,也有麻省理工学院学生试图用自制设备反向复制此一现象但依然未能达成,至今仍然没有解释该现象是何种设备或做法能够达到。
麦田怪圈的出现给了对支持外星人存在论的人们多种看法。2002年电影《天兆(Signs)》[2]就是将外星人与麦田怪圈联系起来的题材。
8、鬼魂之谜
2004年5月,一群城市探险爱好者潜入英国南普利茅斯的一个废弃海军船坞,船舱里一个古老的灯罩,一个肮脏的床垫,一台倾倒的电视机,甚至几块倒塌的木质横梁都是他们探险的成果。突然有人发现了意外收获:他听到船舱深处传来女人的哭泣声。
9、裹尸布之谜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灵,从公元16世纪起就有一件镇市之宝保存在约翰大教堂附属的小礼拜堂里,世代承受着基督教信徒的顶礼膜拜,这件被誉为基督教的圣物,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灵裹尸布”,又称作“耶稣裹尸布”。
公元一世纪初年,耶稣降生于伯利恒,其母是圣母玛利亚。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渐渐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和道德领袖。
耶稣与门徒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犹太教徒的仇视,由于叛徒的出卖,耶稣被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逮捕,经判决钉死于十字架上。
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门徒四散逃亡,尸体无人收殓。幸好“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义士,为人善良公义……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
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想不到第三天,耶稣神奇地复活了,墓穴洞开,不见了踪影。
他的门徒彼得听闻此事,连忙“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 ——这便是西方复活节的由来。
对于这块细麻布的下落,《圣经》经文没有再作交待,直到1353年,裹尸布到了法国巴黎沙尔尼伯爵手中,并曾于1357年在其领地的利雷教堂公开展出。
1432年,裹尸布又到了萨夫瓦公爵的手中,未久公爵府中不慎起火,殃及裹尸布,所幸此布只是稍微受损。
之后,裹尸布被转移到意大利都灵大教堂公爵住的地方。1983年,这块布被郑重地保存在一个银盒中,供奉在都灵天主教堂的祭台上。
耶稣裹尸布长4.35米,宽1.09米,上面有一个遭鞭笞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迹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被钉死时的状态相同。
裹尸布真的是耶稣基督受难的遗物吗?几百年来,历史学家、宗教学家、科学家围绕着它的真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人类好奇的天性,1986年9月29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一次由教皇科学院院长主持的专题技术讨论会,出度会议的有都灵大主教的代表、教皇科学院以及来自法国、瑞士、英国等有科学家共22人。
会议达成协议,同意剪取邮票大小的样品,由世界先进的超高灵敏度的加速器质谱计(AMS)进行测定。
1988年4月21日,不列颠博物馆的考古权威和大主教一起来到都灵大教堂,把传说中耶稣当年受难时的裹尸布剪下长7厘米、宽1厘米的布条,分成三小块,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寄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MS测年实验室检测。
实验表明,三家实验室达到了极佳的一致性,各个结果的差异在120年以内。裹尸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间制成的可能性为95%,而有100%的肯定性表明决不会早于公元1200年。
1988年10月13日,都灵大主教、红衣主教巴莱斯特雷罗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这件几个世纪以来被基督徒奉为圣品的耶稣基督尸布,并非耶稣受难时所用,而是中古时期织出的一件赝品。至此,所谓的耶稣裹尸布真相大白。
不过,此事后来又出现了反复,据说有科学家使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后,惊人地发现:在199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不过是都灵裹尸布的一块补丁,而新的鉴定认为,主体部分要比这块补丁早得多。
这块补丁是因为失火受损后补上去的,因当时补得非常仔细,加上年代久远,在试验前恰恰剪到了补丁部位。试验表明,裹尸布的主体部分要比补丁的年代早得很多。
10、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
1912年4月12日是个悲惨的日子——这一天,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沉没。这次沉船事件致使1523人葬身鱼腹,是人类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震惊世界。这么多年来,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焦点。
1985年,人们在纽芬兰附近海域发现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残骸。紧接着,探索者们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甚至潜入冰冷黑暗的深海,企图揭示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
然而,潜入水中的人只能看到泰坦尼克号的外观,却无法探查由于冰山撞击造成的“创伤”,因为轮船的裂缝已被厚厚的泥沙深深掩埋起来了。这个状况一直到1996年才得以改变。
该年8月,一支由几个国家潜水专家、造船专家及海洋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深入实地进行了探测。不探则已,一探惊人。
一个全新的说法打破了着名电影《泰坦尼克号》广为人们所接受的剧情。在这部电影里,这艘近275米的豪华客轮,被迎面漂来的冰山撞开了约92米长的裂缝后,船舱进水,很快沉没在纽芬兰附近海域。
然而这次探测的结果表明,泰坦尼克号并不是被迎面漂来的大冰山撞开一个大裂口而沉没的。他们的声波探测仪找到了船的“伤口”。“伤口”并不是92米那么长,而是有6处小“伤口”,总的损坏面积仅有3.7㎡—4㎡。
研究人员为了增强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利用那些数据在计算机上模拟了灾难发生的过程,结论是肯定的:当时进水的6个舱室并不是平均进水的,有的进水量大,有的进水量小,这说明撞开的洞口有大有小。
其实,在当时该船的设计师爱德华·威尔丁已经提出了这个情况,可是这个非常重要的证言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因为当时的人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一艘如此精良的巨轮只撞了6个小洞就沉没了!
该船的“受伤”与船体钢板也有很大关系。1992年,俄罗斯科学家约瑟夫麦克尼斯博士在文章中写道:“敲击声很脆的船体钢板,或许使人感到它可以在撞击下被分解成一块块,——实际上是从船的侧面被打开的口子。”
美国科学家对船体钢板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面的看法,当时的钢板有许多降低钢板硬度的硫磺夹杂物,这是船体钢板非常脆的原因。
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冰山撞击可能并不是致命原因;冰山撞击来得太突然,加上轮船的速度稍快,再加上钢板较脆,是这一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一切听上去都是那么有理有据,然而和所有未明真相的事件一样,泰坦尼克号之谜也远远未曾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