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什么时候开始加速一战

意大利什么时候开始加速一战

发布时间:2022-12-24 14:55:29

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

⑵ 意大利战争是怎么回事

意大利战争是中世纪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而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它以法国对意大利的入侵开始,以西班牙获得对意的控制权而告终。通过这场战争,法国向南扩张的美梦破灭了,但却加强了法国的封建中央集权。意大利受到战争的严重创伤,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意大利地处欧洲大陆南端,三面为美丽、温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环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意大利的商业和贸易十分兴旺。十字军东侵以后,意大利几乎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的富饶和繁荣,美丽和文明,极大地吸引了欧洲强国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作为意大利的近邻,更是对意大利垂涎三尺。

意大利本身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北部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南部经济落后,封建土地关系仍占主导地位,还存在农奴剥削。各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政体形式多样,政治上四分五裂。实力较强的有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教皇国。它们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同盟关系,相互之间矛盾重重,时有冲突。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它为法国的入侵和强国之间争夺意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自己作为安茹王朝(属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万人(其中包括瑞士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标志着意大利战争的开始。从1494年到1559年,意大利战争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494—1504年。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在意大利亲法贵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军队穿越罗马全境,经过米兰公国和教皇国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没有遇到各公国的认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后,便于2月23日开进那不勒斯城,阿拉冈王朝国王弗兰第诺惊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称是“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国王”。

然而,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民起义,于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圣同盟”(也称“威尼斯同盟”)以图驱逐法军。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公爵和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从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尔诺沃遭“神圣同盟”军队包围。法军战败,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但军队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继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国退出意大利,于1499年远征米兰公国。在1499—1500年几次交战中,法国先后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1500年,法西两国勾结占领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冈王朝。根据条约,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分赃不均爆发战争。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亚诺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军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第二时期:1509—1515年。这一时期从“康布雷同盟”对威尼斯共和国发动战争开始。1508年12月,由于威尼斯共和国借驱逐法国之机大肆扩张领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势力联合起来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员包括西班牙、法国、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共同对威尼斯作战。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先后加入该同盟。1509年4月,罗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同年春,法国出兵威尼斯,占领它在伦巴第的领地,在5月14日米兰附近的阿尼亚代洛一战,击败威尼斯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然而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壮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组成“神圣同盟”,共同对法作战。1512年,法军以2.5万人、火炮50门的兵力在拉韦纳击溃由1.6万人、24门火炮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但是,由于政治形势的逆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召回德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投向威尼斯,法军被迫退却,并于1512年底放弃伦巴第。

法兰西斯一世继位后,又准备大举侵略意大利。他于1515年9月在距米兰17公里处的马里尼亚诺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军,又夺走米兰公国。1516年8月,法西两国签订《努瓦永和约》,把米兰和那不勒斯分别划归法国和西班牙。教皇也于1516年底同法兰西斯一世签订教务专约,承认法对米兰、帕尔马、皮亚琴察的占领。1517年,法、西和“神圣罗马帝国”缔结《康布雷条约》,肯定了法国在意大利的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然而,争霸战争不会就此结束。

第三时期:1521—1559年。这一时期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后,法、西瓜分意大利的战争为标志。这一时期共爆发6次战争,被卷入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赶出意大利,他得到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等国的支持,威尼斯则是法国的同盟军。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军打败了担任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军。1525年2月的帕维亚一战,法军惨败,法王被俘。1526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回国后立即加入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亚克同盟”,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和佛罗伦萨。1527年,战争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在不利形势面前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和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主权要求。7年过后,法兰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战争,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法国使者在米兰被杀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战争。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法军先后占领威尼斯和马里尼亚诺,但查理五世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于1544年签订《克雷普和约》。1551年再度爆发意大利战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占明显优势。1559年4月,法西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继续。

意大利战争是一场法、西霸权争夺战,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王国领土扩张战争的继续。它不是一场进步和正义性质的战争。它先后经历了几代国王,持续65年之久。它促进了法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经济调整。铸炮业、造船业、印刷业、采矿业等日益兴旺,度量衡得到统一,税收制度得以建立,最庞大而有效的官僚机构在法国形成。发端于路易十一时代的法国专制君主制经受住了长期战争的考验,这从客观上有利于法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长期的战争使意大利更加分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在佛罗伦萨,呢绒年产量从15世纪末的2.5万匹下降到1530—1540年间的几百匹。到17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特别是手工工业进一步衰落。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随之日趋枯萎。

意大利战争集中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朝战争的特点:为领土和财富而随时发动战争;战争各方利益关系复杂,敌友关系变幻莫测;只以对方军队为攻击目标,只求征服对方,不打歼灭战,等等。在战争期间,经过改进的火器(火枪和轮式炮架青铜火炮)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野战和堡垒、设防城镇的攻防战斗;对要塞经常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野战部队用于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攻击要塞时首先构筑围攻线,围攻线必须设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尔后构筑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线,此后才逐步展开攻击。这场战争表明,雇佣军是不可靠的,其战斗力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雇佣兵的民族特点和是否及时发放薪饷。政治形势决定战略形势,而军事行动不能对战争结局产生本质的影响。这就是意大利战争的军事意义。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什么时候开始加速一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8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6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7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6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4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2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2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5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9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7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2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5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0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8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8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