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波尔查诺怎么样

意大利波尔查诺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2-27 12:12:27

① 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欧洲人的真容吗

冰人奥茨能很好地满足你的愿望!冰人“奥茨”是一具有5300多年历史的木乃伊,是最古老、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1991年,德国游客在意大利和奥地利边界标志——阿尔卑斯山上的冰雪里发现了这具木乃伊。正是由于阿尔卑斯山高寒气候,使这具木乃伊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我们从冰人奥茨身上也可以一窥冰封5300年的历史。目前,科学家仍然继续观察研究木乃伊。
冰人奥茨死于大约公元前3300年,科学家们估计,冰人死亡时年龄约45岁。冰人奥茨为现代人提供了大量有关当时在欧洲生活的人类的信息。冰人奥茨被发现后,科学家为其拍下了大量高清晰照片,并发布到一家网站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清楚地查看冰人奥茨的身体。登陆这个网站的人可以放大从各个角度拍摄的冰人照片,照片清晰显示了冰人身上小到一毫米的细节。你可以看到立体的冰人,看到紫外线照射下的冰人,甚至可以看到冰人独一无二的纹身。
在奥茨被发现后近20年时间里,由多国基因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小组用高科技对这具骸骨进行研究,试图揭开它包含的秘密。不令科学家困惑的是,仿佛埃及流传的“图坦卡蒙的诅咒”一般,多名曾经接触过“冰人奥茨”木乃伊的人,也都遭遇了所谓“冰人的诅咒”,先后离奇地死于非命。
着名科学鉴定专家莱诺·亨因最先遭遇了“冰人的诅咒”。他是第一批接触“冰人奥茨”木乃伊的人。当年正是他徒手从雪堆中将“冰人奥茨”的骸骨挖掘了出来。然而一年后,当他驾车出席一个有关“冰人奥茨”的研讨会途中,突然遭遇车祸,亨因的汽车与另一辆汽车迎头相撞,亨因身受重伤不治身亡。2004年10月赫尔穆特·西蒙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不幸葬身雪山,自己也成了一名“冰人”。
冰人奥茨是一名男性,死亡时大约45岁。奥茨有着新时期时代人类的平均身高,身高大约为1.6米。奥茨身材纤瘦,体重大约为50公斤。奥茨的头发为黑色且卷曲,垂到肩部。尽管奥茨被发现时眼窝中的双眼已经干枯,但是科学家认定他的眼睛为蓝色。奥茨的门牙之间有明显的缝隙,没有长智齿。
冰人奥茨身上有皮草制作的长袍,用兽皮制作的鞋子,身上带着弓箭,科学家推断冰人奥茨是一名新石器时代的猎人。科学家通过对奥茨肠内留存物检验发现,他死前吃过野山羊肉和蔬菜,接着又吃下了赤鹿肉,很可能还搭配吃下了谷物。此外科学家通过检验发现,奥茨的工具上的血迹和毛发来自野山羊和赤鹿,因此奥茨食用的猎物很可能就是他猎杀的。
科学家面临的最难回答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奥茨的死亡,是病死的还是受伤而死?最开始科学家认为奥茨死于暴晒,或者是作为部族祭祀品被杀死的。因为有清楚的证据表明他死亡的地点离自己家很近,而且他似乎没有做好爬山涉水的准备,说明他正在逃亡。
但是尸检表明,奥茨死后被精心安葬。在2001年,科研人员在奥茨肩部发现了一支箭头,科学家据此推断奥茨被人射杀。还有一部分科学家根据奥茨右手和手腕上的刀伤推断奥茨死于持刀打斗。不过这种观点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强烈质疑。
还有科学家对冰人奥茨的死亡场景进行了推测。据对“冰人”研究多年的莱特纳教授称,他相信“冰人奥茨”是在一场本部落的内斗中,被更年轻的争权者杀害的。因为“奥茨”死时约为45岁,身上有数处伤口和另外几人的血迹,人们在“奥茨”的尸体旁还发现了一把铜造斧头、皮帽、皮鞋、一个箭袋和一把匕首。
荷兰艺术家亚方斯(Alfons)和阿德丽(Adrie Kennis)通过3D成像技术和法医学原理模拟出了冰人奥兹的原型。据两位艺术家介绍,由于无法确定冰人奥兹的眼睛究竟是何种颜色,他们只能暂用棕色代替。
人奥兹原型陈列在意大利蒂罗尔(Tyrol)南部的波尔查诺(Archaeology)历史博物馆,他的干瘪遗骸也被放置在一起一并展出。从照片上看,他的原型很逼真,一点都不象是5000多年前的古人类。

② 冰人奥兹是在哪里发现的

冰人奥兹是1991年有德国人西蒙夫妇阿尔卑斯山脉的奥兹塔尔山冰川中发现的一具木乃伊,这具木乃伊的名字就是根据其发现地而命名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地最古老,因冰封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木乃伊。

经过研究鉴定,冰人奥兹来自5300年前,死时大约40岁,童年居住在意大利波尔查诺北部,后迁往据原居住地以北大约50公里的地方。现在珍藏在意大利波尔查诺一个考古博物馆里。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奥兹的头发是黑色的,有些卷曲,并延伸到肩部以下,他的眼球深陷在眼窝理,但科学家仍然分辨出奥兹的眼球是蓝色的。他的两个切牙之间有着很大的缝隙,也就是牙间隙,并且他没有智齿。奥兹的身上有很多纹身,有些纹身的位置还与中国针灸穴位相应。在衣着方面,他穿着草织的袍子和皮背心,用熊皮和鹿皮制造的鞋子具有防水的功能。他随身还带着弓箭和一些带有兴奋剂成分的药品。

从奥兹的外部特征上看,奥兹是一位牧羊人。关于他的死因,人们有着种种猜测。起初人们认为奥兹是在放牧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雪,然后就被埋在雪堆里活活冻死了。还有人认为奥兹是被赶出了部落,追杀而死。甚至有人怀疑奥兹是死于一种祭祀活动,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葬礼。而奥兹随身携带的武器和伤口又让人感觉他是经过了一场持刀的战争,负重伤而死的。后来发现奥兹负有箭伤,箭头还留在他的身体里,很有可能是拔出箭杆时,加重了伤势,失血过多而死。但最终法医专家一致得出的结论是奥兹头部遭受了重击才是导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通过检查奥兹胃部的食物残渣,科学家鉴定出奥兹死亡前吃过野山羊肉和蔬菜,还有马鹿肉和鱼肉。他的工具上残留着一些动物的血液和毛发,证明奥兹当时以猎杀动物为主要食物。根据奥兹结肠里发现的花粉分析,他死亡的时间应该处于春季或者夏初。

意大利研究组通过对冰人DNA的分析鉴定,奥兹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现代人种,死时因被雪冰冻得以保存至今,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③ 条约型重巡洋舰的各有千秋

条约型重巡洋舰总共有55艘,分别由英、美。日、德、意5国建造,各国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 英国海军的巡洋舰传统上担任保护海上交通和殖民地警备的任务。英国的条约型重巡洋舰远洋活动能力不强,但非常重视航行的稳定性和居住的舒适性。它们的干舷特别高,航速为31.5-32.25节。
从最初的肯特级,到后来的伦敦级、诺福克级,英国总共建造了13艘重巡。它们的设计比较相近,装8门203毫米炮(4座双联),高干舷、3根烟囱,只是在速度、防御力和攻击力的平衡上有细微的差别。肯特级的水线部有25.4毫米厚的装甲,水线以下部分的船体外侧设有鱼雷防护线。伦敦级的水线部也仅有25.4毫米厚的装甲,鱼雷防护线设在船体内侧,这样有利于减轻船体重量。诺福克级基本沿袭了伦敦级的设计。
约克级是一个以舰艇小型化来增加数量的尝试。但《伦敦条约》把装备203毫米炮的巡洋舰也列入了限制的范围之内,所以仅建造了两艘。该型舰装备有6门203毫米炮(3座双联炮塔),水线部装甲厚度为76.2毫米,这比肯特级,伦敦级和诺福克级都要厚得多。 美国海军的条约型巡洋舰是仅次于战列舰的主力舰种,所以都装有203毫米炮。美国海军的假想敌是太平洋对面的日本,所以美国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续航力都很强。至于水线处的装甲,最初的彭沙科拉级和后续的北安普敦级为76.2毫米,波特兰级为127毫米。新奥尔良级也是127毫米,但仅限于从A炮塔到Y炮塔之间的部分。防护甲板、司令塔,炮塔的装甲厚度也加强为30-50毫米。在主炮的配置上,彭沙科拉级采用的是双联装炮塔和三联装炮塔混用的结构,舰艏和舰艉各装一个双联装炮塔和三联装炮塔。北安普敦级以后全部采用三联装炮塔,前侧2座,后侧1座,共计3座9门。3联装炮的采用大大减轻了船身的重量。彭沙科拉级和北安普敦级最初安装了鱼雷,但不久就被拆掉了,后面的各级条约型巡洋舰都没有安装鱼雷装备。
美国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由于重视强大火炮和防御能力,所以头重脚轻,初期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稳定性差,摇摆严重。
美国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的建造进度在各缔约国中是最慢的,最后一艘服役已经到了1939年。而且其他各国在条约期过后全力建造装152毫米炮的巡洋舰,美国海军却建造了更大的巴尔的摩级。 日本也把巡洋舰看作仅次于战列舰的主力舰种。所以从单舰来看,日本条约型重巡洋舰的火力,防御能力、续航力都很优越。这一点与美国有几分相似,不过日本当局特别重视鱼雷武器。从其35节左右的高航速来看,日本的设计是最贪婪的。在《华盛顿条约》之前设计的古鹰青叶级排水量8000吨,却装备203毫米主炮(古鹰号),这也是日本条约型巡洋舰的先驱。
《华盛顿条约》签订后日本在1万吨以下的巡洋舰上装备了尽可能多的重武器,期望能在舰队决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建造的妙高级(4艘)和高雄级(4艘)各装备203毫米炮10门(前装6门,后装4门),皆为双联炮塔。妙高级竣工时装备200毫米炮,后改为203毫米炮,其舷侧装甲厚102毫米。
高雄级作为妙高级的改进型,舷侧装甲加强到127毫米,鱼雷发射管配置在上甲板,加强了弹药库防御,加大了主炮的仰角,设有巨大的塔状舰桥。
因为日本对条约型重巡洋舰设计要求过高,正式服役时的排水量往往超出原设计。这样的事情虽然其他国家也经常发生,但是从建成后的排水量超过原设计的比率来看,还是日本超出的比率最大。
日本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总共建造了8艘,到1932年全部完工。之后,日本对这8艘巡洋舰都进行了船体加固和武器更新。 法国最早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是迪凯纳级。但法国在《华盛顿条约》之前就已经决定建造3艘特鲁安级高速巡洋舰,标准排水量7249吨,装有8门152毫米炮,设计最高航速为33节。特鲁安级舰1922年开工建造,到1926年全部完工。迪凯纳级可以看作是特鲁安级舰的放大版,只不过是将原来的152毫米炮改为了203毫米炮,并在弹药库、机舱、炮塔、司令塔等处增加了30毫米的装甲。设计航速同为33节,但迪凯纳级实际可达到35.3节,特鲁安级更是可以达到36.1节。迪凯纳级的主要任务是护航。
之后的4艘絮弗伦级重巡洋舰防御力有了很大提高。4艘舰各有一些细微的不同改进。从水线部的装甲厚度来说,第一艘舰为50毫米,后面的3艘为54-60毫米,甲板和炮塔为30毫米。动力稍有减弱,速度仅为31节。
最后建造的”迪普莱克斯”号强化了装甲,水线部从A炮塔至Y炮塔装甲厚达110毫米,甲板为80毫米,炮塔前侧为110毫米。速度仍为31节。
法国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总共建造了7艘,到1934年已经全部建造完毕。未签署《伦敦条约》前法国本来可以建造更多的重巡洋舰,但仅建造了排水量为7600吨,装备三联装152毫米炮的贝尔汀级巡洋舰。 意大利最早的条约型巡洋舰为塔兰托级两艘。该级舰较重视速度,防御力较差,但装甲厚度比法国的特鲁安级要强。与法国条约型重巡洋舰一样,塔兰托级装8门203毫米炮(前后各4门),装甲厚度舷侧为70毫米,甲板为50毫米,炮塔为110毫米。塔兰托级速度35节,属于最快的条约型重巡洋舰之列。
4艘扎拉级巡洋舰的防御力明显地改善,可看作准主力舰,速度为32-33节,但装甲厚度有了很大提高,水线部、炮塔、司令塔均厚150毫米,甲板也有70毫米厚的装甲,这在列强所建造的条约型重巡洋舰中是最厚的。可是意大利最后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波尔查诺级却重新回到了重速度轻防御的老路,装甲厚度水线部为70毫米,甲板为50毫米,炮塔为80毫米,司令塔为100毫米,速度为35节。
意大利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总共建造了7艘,1933年全部建成。与法国一样,意大利也没有签署《伦敦条约》,但意大利没有再建造更多的装备203毫米炮的巡洋舰,转而建造装备152毫米炮的巡洋舰。
在《伦敦条约》限制主炮口径的情况下,各国纷纷建造装备152毫米炮的巡洋舰。条约到期后,有的国家虽仍然坚持建造装备152毫米炮的巡洋舰,但有的国家却建造203毫米炮的巡洋舰。最后仍然在建造203毫米炮巡洋舰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建造了多艘巴尔的摩级巡洋舰,而日本给最上级改装了203毫米炮,而且还建造了利根级。英国、法国、意大利则没有再建造装备203毫米炮的巡洋舰。

④ 求二战意大利p40坦克资料

意大利的P40重型坦克是从早期的M系列坦克,诸如M 13/40, M 14/41和M 15/42进化发展而来.在研制期间,它最初是被称为P26/40代表重型坦克(P = pesante, heavy; M = medio, medium);26表示它最初的重量,后面的40表示的是项目开始的时间(1940年).1942年夏,26被撤消,设计被简单的称为P40.

P40的研制工作从1941年起一直到1942年春才完成.研制速度的缓慢是由于军方要求的改变和各种的技术困难所造成.1943年9月8日休战的时候,仅完成了一辆原型车交付给了Regio Esercito(意大利皇家陆军),另外的三辆还在在热那亚(Genoa)的菲亚特(FIAT)安萨尔多(Ansaldo)工厂躺着.盟军对意大利北部的轰炸造成了电力短缺,使得装甲板的加工变得时断时续,影响了生产.意大利人反水后,德国人立即占领了工厂并订购了75辆坦克(11月订购了另外75辆).其中的一半没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被用做防线上的碉堡.

德国人也不能解决P40设计上遇到的技术难题.新设计的FIAT柴油机发动机被证明不是很可靠.1943年9月末,德国人把一辆完整的样车送到了德国进行测试,同行另一辆车没有安装发动机和武备.第二辆车上打算安装一门德国的L/24 75mm炮和四号坦克上的Maybach HL 120发动机.1943年10月20日,P40和其他的一些新型装甲车辆在希特勒面前进行了展示.

德国资料称一共生产了101辆P40:1943年完成了13辆整车和11辆没有发动机,1944-45年有48辆整车和29辆无发动机.40辆没有发动机的坦克被被摆放在沿着托斯卡纳(Tuscany)和哥达文防线(Gothic Line)的要塞.一些被埋在土里,其余的被放置在后墙或河流路基上.

1943年秋,德国人决定把61辆可以移动的P40交付给四个装甲炮兵团(Panzerartillerie).1943年10月,5辆被交给了Southern front装甲训练营(Southern front Armoured training battalion). 1944年4月,5到6辆送到了亚得里亚海海岸装甲营(Panzer Abteilung Adria).

接受P40最多的一支部队是第24党卫军山地旅(24 Waffen-Gebirgs-Brigade der SS Karstj�0�7ger).1944年10月,这支部队接受了20到22辆坦克.旅属装甲连可以半自给,包括一个完整的维修工场.被用来打击意大利北部的意大利游击队和邻国南斯拉夫打击铁托的游击队.1945年5月初在Tarvisio Pass附近和英国部队交战,损失了2辆P40.当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后,剩余的坦克被抛弃在菲拉赫(Villach)的一条路上.这些P40上绘有标准的德国战术标记.

1944年11月中期,13辆P40坦克交给了第15德国警察装甲连(15 Polizei-Panzer-Kompanie),主要在意大利西北部执行安全保障任务.战争结束后,坦克连向意大利游击队投降,坦克被抛弃在Novara.1944年12月,15辆P40坦克部署在第10警察装甲连(10 Polizei Panzer Kompanie),在维罗纳附近的重要地区进行巡逻.1945年4月末,移防到了奥地利边境附近的波尔查诺(Bozen),后来向美军投降.唯一使用P40的意大利部队是R.S.I.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 Mussolini's Italian Social Republic),其中的三辆在米兰地区使用.

从技术上讲,P40和德国人的四号坦克相类似.由于缺乏柴油,发动机问题,缺乏车长指挥塔和薄弱的装甲防护,P40被德国人主要用在二线.但不管怎么说,P40是意大利在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

⑤ 奥茨冰人的诅咒 是真实的吗

1991年,德国业余登山家赫尔穆特·西蒙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海拔3000米的冰山顶上发现了一具被冻僵的木乃伊,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具被称做“冰人奥茨”的木乃伊距今大约有5300年,是最古老、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但赫尔穆特·西蒙去年10月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不幸葬身雪山,自己也成了一名“冰人”。事实上,西蒙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惟一一个接触过“冰人奥茨”而死于非命的人。

据悉,第一个遭遇“冰人的诅咒”的人是着名科学鉴定专家莱诺·亨因,他是第一批接触“冰人奥茨”木乃伊的人。当年正是他自告奋勇、徒手从雪堆中将“冰人奥茨”的骸骨挖掘了出来。然而一年后,当他驾车出席一个有关“冰人奥茨”的研讨会途中,突然遭遇车祸,亨因的汽车与另一辆汽车迎头相撞,亨因身受重伤不治身亡。

此外,帮助搜寻这副骸骨有功、又一起参加冰人挖掘工作的山区向导费特兹,也在一次登山意外事件中摔死;之后,一名曾经拍摄整个冰人骸骨挖掘过程的电视台记者,也患上脑癌痛苦地死去。

噩运在去年最终降临到“冰人发现者”赫尔穆特·西蒙的身上,去年10月当他爬阿尔卑斯山旧地重游时,却在冰人骸骨发现地点附近遇上恶劣天气,失足摔死。

令人更加沮丧的是,西蒙的葬礼举行完刚刚一小时,西蒙雪山遇难当天负责上山搜救西蒙的救援队队长沃纳克,又突然心脏病发作身亡。

也有人大难不死

据欧洲着名的冰人研究者、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沃尔特·莱特纳称,在西蒙遇难的当晚,他自己也差点死于非命。当时,他正带着一组美国记者在“冰人”发现地附近解释有关冰人被谋杀的理论。一场暴风雪席卷了他们的营地,下山道路全被阻断,就在他们差点被冻僵的时候,一架赶来搜寻他们的直升机发现了他们,将他们救出。

莱特纳称,与冰人有关的一连串离奇死亡事故让他深感迷惑,他感到无法用科学去解释这些巧合,然而,莱特纳称自己也不相信真的存在什么“诅咒”,莱特纳道:“就算西蒙发现了冰人木乃伊,但木乃伊为什么要惩罚他呢?所谓的诅咒说法没有任何意义。”

冰人研究仍在继续

据报道,在复杂的DNA检测和侦破技术的帮助下,欧洲科学家将在数月内确定“冰人奥茨”的种族之谜,此前意大利人、德国人和古拉丁文化信仰者都纷纷宣称“奥茨”是他们的古代祖先,科学家关于冰人的种族判断必将在欧洲引发一场争议。意大利波尔查诺基因医学协会“木乃伊起源”调查小组负责人彼得·普拉姆斯塔勒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知他是一名中欧人,通过新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他的出生信息。”

据对“冰人”研究多年的莱特纳教授称,他相信“冰人奥茨”是在一场本部落的内斗中,被更年轻的争权者杀害的。因为“奥茨”死时约为45岁,身上有数处伤口和另外几人的血迹,人们在“奥茨”的尸体旁还发现了一把铜造斧头、皮帽、皮鞋、一个箭袋和一把匕首。莱特纳教授道:“如果奥茨是被敌对部落成员杀害或是死于普通的犯罪谋杀,那么对手一定会夺走他携带的贵重物品———譬如通常只由部落首领携带的铜斧。因此,45岁的奥茨很可能是被部落内部更年轻的竞争者在政治利益冲突中谋杀而死的。”

⑥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的个人生平

布伦德尔 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现捷克共和国)的威森伯格市(Vizmberk德语:Wiesenberg,现Lou.nanadDesnou市)。布伦德尔的家里没有人从事音乐。六岁时,全家搬到萨格勒布(Zagreb),布伦德尔开始学琴。1943年迁到奥地利格拉茨(Graz),布伦德尔在那里就读音乐学院并接受私人作曲课程。14岁那年被派往南斯拉夫挖战壕。结果冻伤被送进医院。十六岁以后他没有再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
战后,布伦德尔在作曲的同时继续弹钢琴、绘画。在钢琴方面他基本上是自学成才,除了艾德温·菲舍尔(EdwinFischer)和爱德华·施托尔曼(EardSteuermann)的几堂大师课再没上过其他正式的钢琴课。布伦德尔十七岁在格拉茨举办了他的第一场公开独奏会。独奏会被命名为《钢琴文献中的赋格曲》(TheFugueInPianoLiteratur'),在会上演奏了巴赫、勃拉姆斯、李斯特等人的赋格作品和几首自己作的曲子。在那之后,他放弃了作曲,开始专攻钢琴。1949年,布伦德尔参加在意大利波尔查诺(Bolzano)举行的费鲁西奥·布索尼(FerruccioBusoni)钢琴比赛,获第四名。1950年搬到维也纳。
21岁时录制了他的第一张唱片,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Prokofiev)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之后他又录制了一系列的录音,包括3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一套在VOX,两套在飞利浦),李斯特、勃拉姆斯、罗伯特·舒曼和舒伯特等人的作品。与绝大多数的古典钢琴家不同,他很少录肖邦,只录过几首波罗乃兹舞曲(有趣的是这几首录音却广受称赞)。布伦德尔在Vox唱片公司留下了大量的录音,其中以他第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最为着名,但他在70年代之前并没有长期的录音合约,也很少到奥地利之外演奏。他的转机出现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大厅(QueenElizabethHall)举办的贝多芬作品独奏会后,演出完第二天,三家大唱片公司同时给他的经纪人打电话。不久之后他搬到了伦敦。从那时起他的声望大增,开始大量地录音。近年布伦德尔多与年轻的钢琴家如保罗·刘易斯(PaulLewis)、提尔·费尔内尔(TillFellner)等人合作,还与他的儿子--大提琴家阿德里安·布伦德尔(AdrianBrendel)一起录制了唱片。他也发表诗歌,他的作品被安德鲁·莫申(AndrewMotion)拿来与米洛斯拉夫·赫鲁伯(MiroslavHolub)的风格相比。布伦德尔居住在伦敦。

意大利哪些地区的人不讲意大利语

南蒂罗尔(德语: Trentino-Südtirol、意大利语: Trentino-Alto Adige、拉迪恩语:Trentin-Adesc Aut )

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自治区。自治区由两个分区组成,分别是多数人说意大利语的特伦托省及多数人说德语的南蒂罗尔省。该区在直至1919年被意大利吞并前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1919年至1947年间该区被称为威尼西亚—特伦托天拿(Venezia Tridentina)。

人口大约940,000人(460,000人居住于波尔查诺及480,000人居住于特伦托)。该区主要的种族是说意大利语的种族(总数大约百分之六十)及说德语的种族(总数大约百分之三十五),另外还有少数人说拉迪恩语(总数约百分之五)。于波尔查诺地区或南蒂罗尔,主要通行的语言是德语(人口大约百分之六十八),但是在波尔查诺本市则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说意大利语的。

http://ke..com/view/1296661.htm

⑧ 求二战意大利p40坦克资料

P40坦克的研制工作从1941年起一直到1942年春才完成。研制速度的缓慢是由于军方要求的改变和各种的技术困难所造成。1943年9月8日休战的时候,仅完成了一辆原型车交付给了RegioEsercito(意大利皇家陆军),另外的三辆还在在热那亚(Genoa)的菲亚特(FIAT)安萨尔多(Ansaldo)工厂躺着。盟军对意大利北部的轰炸,造成了电力短缺,使得装甲板的加工变得时断时续,影响了生产。德国人立即占领了工厂并订购了75辆坦克(11月订购了另外75辆)。其中的一半没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被用做防线上的碉堡。

德国人也不能解决P40设计上遇到的技术难题。新设计的FIAT柴油机发动机被证明不是很可靠。1943年9月末,德国人把一辆完整的样车送到了德国进行测试,同行另一辆车没有安装发动机和武备。第二辆车上打算安装一门德国的L/2475mm炮和四号坦克上的MaybachHL120发动机。1943年10月20日,P40和其他的一些新型装甲车辆在希特勒面前进行了展示。德国资料称一共生产了101辆P40:1943年完成了13辆整车和11辆没有发动机,1944-45年有48辆整车和29辆无发动机。40辆没有发动机的坦克被被摆放在沿着托斯卡纳(Tuscany)和哥达文防线(GothicLine)的要塞。一些被埋在土里,其余的被放置在后墙或河流路基上。

1943年秋,德国人决定把61辆可以移动的P40交付给四个Panzerartillerie团(装甲炮兵团)。1943年10月,5辆被交给了Southernfront装甲训练营().1944年4月,5到6辆送到了PanzerAbteilungAdria(亚得里亚海海岸装甲营)。接受P40最多的一支部队是24Waffen-Gebirgs-BrigadederSSKarstjŠger(第24党卫军山地旅)。1944年10月,这支部队接受了20到22辆坦克。旅属装甲连可以半自给,包括一个完整的维修工场。被用来打击意大利北部的意大利游击队和邻国南斯拉夫打击铁托的游击队。1945年5月初在TarvisioPass附近和英国部队交战,损失了2辆P40。当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后,剩余的坦克被抛弃在菲拉赫(Villach)的一条路上。这些P40上绘有标准的德国战术标记。1944年11月中期,13辆P40坦克交给了15Polizei-Panzer-Kompanie(第15德国装甲连),主要在意大利西北部执行安全保障任务。战争结束后,坦克连向意大利游击队投降,坦克被抛弃在Novara。1944年12月,15辆P40坦克部署在第10装甲连(10PolizeiPanzerKompanie),部队在维罗纳附近的重要地区进行巡逻。1945年4月末,移防到了波尔查诺(Bozen),在奥地利边境附近。后来向美军投降。唯一使用P40的意大利部队是R.S.I.(意大利社会共和国[RepubblicaSocialeItaliana],Mussolini'sItalianSocialRepublic),其中的三辆在米兰地区使用。

从技术上讲,P40和德国人的四号坦克相类似。由于缺乏柴油,发动机问题,缺乏车长指挥塔和薄弱的装甲防护,P40被德国人主要用在二线。但不管怎么说,P40是意大利在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

⑨ 奥兹冰人的所属争议

在发现奥兹之后,意大利和奥地利曾经因为奥兹的归属问题发生过争执。起先奥地利取走了奥兹,后来仔细的勘察表明,奥兹出现在意大利的领土上,距离两国国境线只有数十米。1998年,奥地利把奥兹归还给了意大利。奥兹被冰冻保存在意大利的波尔查诺(Bolzano)博物馆里,距离他的出生地可能还不到20公里。而马勒有一个研究,也证明奥兹确实是一个意大利人”。

⑩ BOLZZARNO 是意大利什么地方

39100波尔查诺波尔扎诺自治省

意大利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波尔查诺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