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装备精良,可是为什么谁都打不过
第一,意大利虽然自诩罗马人的后裔,但他们早已经丧失了罗马人的战斗民族属性,没有了罗马人的那种勇敢和好斗。最初的罗马人很穷,所以很野蛮,战斗力很强,但建立罗马帝国后就不一样了。罗马帝国是当时欧洲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文明比周边国家和民族高几个级别,在安逸的生活中,罗马人被腐蚀了,从让对手闻风丧胆的罗马军团变成了热衷于享受生活的艺术家。事实上,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意大利人就变了,他们变得温和、不爱斗,不喜欢打仗,喜欢安逸生活和贪图小便宜。一直以来,意大利人种点粮食、搞点小生意,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即使二战时期,意大利人的生活仍然比较安逸。墨索里尼时代,是意大利在20世纪少有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还算过得去,所以意大利人根本不愿意打仗。他们只是被墨索里尼等少量野心家和法西斯分子携裹而已。1940年,墨索里尼打算入侵希腊,但遭到了将领们的集体反对,因为将领们不想打仗,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当时意大利临时拼凑的百万大军竟然有一半已经临时复员回家收秋去了。如此可爱的意大利,打起仗来自然一团糟。虽然拥有各种稀有皮肤,但却被各种虐,打谁都打不过。其实意大利人也不容易,让一群搞艺术、做小生意的良民去打仗真是难为他们了。据说,二战中意大利军队大部分士兵都精通音乐和烹饪。如果说二战中谁最能打,肯定是德国人,但要说哪国的艺术修养最高,绝对是意大利人。
第二,意大利看似张牙舞爪,但其实是个伪列强,因为从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开始就存在各种问题,注定成为不了德国那种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的国家。统一前的意大利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国民主体。19世纪中期,撒丁王国这个二流国家,没有像德国那样靠着战争和实力统一意大利,而是靠着借力和交易完成的统一。统一后的意大利仍然没有摆脱撒丁王国这个还保留着封建制残余国家的影子,领导阶层是撒丁王国的旧贵族和精英,议会等制度也是照搬原来腐朽旧制度。尤其是军队方面,由于在统一战争中,没有经过战争洗礼,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唯一有点战斗力的红衫军还因为惧怕加里波第要武统意大利被解散了。30年代,希特勒访问意大利,检阅军队后称意大利军队仍然是一支封建王朝的军队。意大利军队不仅缺乏战斗意志,而且贪污腐化严重,完全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工业水平不相称。意大利军队就像近代的清军,虽然装备了洋枪洋炮,但战斗力低的吓人。
第三,意大利虽然号称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但实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一方面,虽然意大利工业技术水平很高,科技也很发达,但国内资源匮乏,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依赖进口。由于意大利财力和资源不足,直到二战爆发前,意大利仍然没有做好准备,意大利储备的钢材仅够用14天,煤炭50天,铁矿石180天,石油也只够1年,由于盟军的封锁,意大利很快就用完了储备,只能等着德国人接济。可以说,意大利打二战其实是非常勉强。二战中,由于原材料供应和产能不足,意大利的飞机和军舰经常在家趴着,前线的武器和物资也运不过去。意大利被称为列强中最薄弱的一环是有一定道理的。
来源:网页链接
② 意大利为什么会输
1破旧的球场和不愿去球场的观众
随着巴黎圣日耳曼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法甲联赛,意甲欧洲老四的地位似乎也岌岌可危。这并不是说笑,巴黎连续两年打进欧冠八强,摩纳哥也有在欧洲赛事中拿出不错表现的能力。更何况法国还将举办2016年欧洲杯,这是个重大的利好:为了举办大赛,势必将兴建一批新球场,这对于法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是相当有利的。而意大利足球的一个问题就是球场。
目前的意甲球队当中,只有尤文图斯和萨索洛拥有自己的球场,而处于新球场建设进程中的也只有罗马和乌迪内斯。许多意甲球队的主场破败不堪,设施陈旧。在兴办1990年世界杯的过程当中,意大利政府斥资10亿欧元用于更新和新建球场,这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算。巴里的圣尼古拉球场、热那亚的费拉里斯球场、那不勒斯的圣保罗球场等等都在这些计划之中。不过由于意大利奥委会也参与了这次球场建设的进程,他们为了确保这些球场在世界杯之后能够继续用于其他的活动,强调在球场周围要修建跑道,比如尤文图斯旧的阿尔卑球场。
不走运的是,意大利足球的这次大规模投资发生在球场设计变革的前夜,而这一变革的主题之一就是建设专门的足球场,并且将餐馆、商店、高级包厢等一批能够增加球队收入的设施和球场建设融为一体。由于目前意大利许多球场的所有权属于地方政府,根据目前意大利的法规,如果要新建球场需要征得地方政府的同意,然后在获得许可之后8年开始进行。许多市政府还在偿还球场建设的债务,这也使得意甲俱乐部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很难有足够的底气修建新球场。
除了球场本身的问题之外,发生在球场的各种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意甲的上座率。屡禁不止的球迷冲突和球场暴力,加上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严重问题,使得愿意来到球场看球的意大利人越来越少。意甲每年的观众数目要减少5%,球队的比赛日收入也显着减少。举例来说,斯坦福桥的容量只有圣西罗球场的一半,但切尔西的比赛日收入却是米兰的三倍。要与欧洲豪门掰手腕,不提高自身的收入是不行的,而意甲球队在比赛日收入上就差了一大块。提起球场,人们会想起英超联赛里球迷和球员的近距离互动,想起气势恢宏的诺坎普和威斯特法伦。意甲呢?大量的空座,还是各种球迷闹事的新闻呢?
2从没钱到更没钱
意大利和整个欧洲的经济不景气,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意甲的经济状况还在不断恶化当中,整个联赛的总债务已经上涨到了26亿欧元。缺乏顶级球员,另一方面只能高价出售打出身价的球星,已经成为了意甲联赛的常态。总共只有7家意大利俱乐部处于盈利状态,并且跟欧洲其他俱乐部相比盈利额并不高。为了减轻债务,大部分意大利球队不得不大幅降低球队薪金总额,主要的手段就是裁撤高薪球员和出售成名球星。前者的代表是米兰城的两支球队:AC米兰为了赶走年薪400万欧元的梅克斯,宁肯将他摁在板凳席上而一直使用博内拉;国际米兰则不断对当年的三冠王功臣下手,斯内德、埃托奥、塞萨尔和大批阿根廷老将因此离队。后者的代表则主要是那不勒斯和乌迪内斯,桑切斯、拉韦齐、卡瓦尼等球星都高价被国外球队收购。
没钱是意甲的现状,而糟糕的商业开发则很可能让意甲从没钱滑向更没钱的深渊。最近两年在美国进行的国际冠军挑战赛火爆,北美市场也是许多豪门夏季商业开发的重点项目,尤文图斯去年就因为要去参加这项赛事,使得意大利超级杯无法在鸟巢进行。同样是参赛,但意甲球队和西甲、英超球队相比实际的商业开发效果却很差。举个例子,今年曼联与皇马的比赛当中,容量超过十万人的球场座无虚席,而去年国际米兰和尤文图斯的比赛关注度则不高。当然了,去年在两队之间进行的是争夺第七名的比赛。本身吸引力已经落在其他豪门之后,商业开发的比赛又不能打出好比赛吸引球迷,难怪这场比赛在美国观者寥寥了。
还有一个方面是球衣赞助。当年利比亚石油(Tamoil)给尤文图斯的球衣赞助合同堪称欧洲最顶级的水平,现在即便尤文图斯已经和阿迪达斯签署了新的球衣赞助合同,从2015-16赛季开始将每年获得2900万欧元,但这一水平也只能排在欧洲第七位,比巴萨和皇马都少了将近1000万欧元(见下表),跟曼联9400万欧元的天价赞助合同更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AC米兰2700万欧元的赞助金额还算可观,而国际米兰的1800万欧元就显得偏少了。这也真实地反映了意甲豪门现在的吸引力,毕竟像阿迪达斯这样的公司在确定赞助费时肯定是综合了诸多因素的,虽然给曼联那么高的价位未必很合理,但至少人家愿意砸那么多钱,也足以体现尤文米兰和曼联皇马在吸引力上的差距。
3青训不好,还是机会不够?
意大利足球青黄不接的问题近年来频频被提起,但至少从U-21欧青赛成绩的层面来看,蓝衣军团的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2013年的以色列欧青赛,意大利队获得亚军,只是在决赛中2-4输给了阵容豪华的西班牙队;新一届的意大利U-21队刚刚以总比分4-2淘汰斯洛伐克队,进军2015年欧青赛决赛阶段,要知道这一次连西班牙队也没能进军正赛。
2013年的那支队伍当中,维拉蒂、因莫比莱已经成为国家队的常客,因西涅、弗洛伦齐也开始争夺国家队的主力位置,但这批球员在国家队获得的机会,却比半决赛的手下败将荷兰队的球员们少了很多。荷兰队中参加了那场比赛的球员有许多成为了世界杯上的主力,比如德弗赖、因迪和布林德,包括因伤错过世界杯,但实际上当时已经是铁打主力的斯特鲁特曼;还有一些也成为国家队的重要力量,例如费尔、德派、克拉西和韦纳尔迪姆。相比这个幅度,意大利队的新老交替步伐明显慢了很多。这一点很难用球员水平不够来解释,毕竟范加尔在大胆提拔这批90后球员的时候也承受了很大压力。但他们在世界杯上的表现还是证明了范帅的眼光,而且很多人在世界杯之后都加盟水平更高的俱乐部,实现了职业生涯的提升。至于现在荷兰队的年轻人们在欧洲杯预选赛表现不佳,不如说这是年轻球员惯有的不稳定所致。
虽然荷兰的年轻球员们大放异彩,不过意大利队并不存在他们那种要把防线换个干净的需求,中前场的人员构成也比较稳定,年轻球员上位较慢也不奇怪。其实国家队的机会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意甲联赛本身。2013年获得欧青赛亚军的那批球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大批球员出走国外联赛。卡尔迪罗拉、多纳蒂和因莫比莱在德国,福斯托-罗西在西班牙,维拉蒂在法国,博里尼在英格兰。这显然折射出了意甲联赛对自己的本土新人使用不够的问题:罗马宁愿签约阿什利-科尔也不考虑穆鲁;尤文图斯则宁愿使用帕多因,让福斯托-罗西这样的球员转会国外。可能这一代的意大利球员是不如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球员有天赋,但他们连自己这一批实力尚可的球员都没有好好培养。难怪在扎扎有出色表现之后,因莫比莱提醒他抓住机会转会国外,也难怪另一位近两个赛季有出色表现的加比亚迪尼也动了出国踢球的心思。
大俱乐部不信任自己的青训产品,这在意大利早就不是新闻了。但在目前经济不景气,无法吸引到大牌加盟的情况下,还不好好使用自己的青年才俊,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当米兰双雄开始大幅削减投资,裁撤高薪球员的时候,球迷们期待着他们走年轻化路线,着眼于未来。结果呢?AC米兰通过加利亚尼的妙手确实签来了不少实力不俗的球员,但年轻中场克里斯坦特却远走本菲卡;国际米兰的两位新人伊卡尔迪和科瓦契奇都引人注目,但很可惜他们都不是意大利人。尤文图斯和罗马的情况当然也没好到哪儿去,在两队的阵中都难觅意大利潜力新人的踪影。佛罗伦萨呢?要不是前场伤得快没人用了,在意大利国青队发挥出色的贝尔纳代斯基能获得机会么?
小球队的情况稍微好点,不过也有像乌迪内斯这样的球队,他们从南美和非洲低价淘来各种小妖之后加工,在打出名堂之后高价卖给大球会。球队的战绩确实不错,对新人的调教也很成功,但看看他们近些年来高价转出的球员,桑切斯、因勒、阿萨莫阿、伊斯拉、贝纳蒂亚、罗伯托-佩雷拉,哪个是意大利人?这种经营模式虽然让俱乐部收益颇丰,但也是对意大利青年球员发展不利的。除了乌迪内斯,另一个“不学好”的就是卡塔尼亚了,他们甚至能够排出11个阿根廷人组成的阵容。还要提一下意甲着名的“老妖前锋”传统,即意甲的中小球队一般都有一个意甲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作为镇队之宝,米科利、迪瓦约、迪纳塔莱包括C-卢卡雷利等球员都是典型例子,最新的则是上赛季打进20球的托尼。这原本也被认为是阻碍年轻球员发展的一个因素,不过本赛季大部分意甲小球队还是使用了不少年轻球员的。
③ 意大利为什么被淘汰
卫冕冠军意大利惨遭淘汰,意大利惨遭淘汰成就了斯洛伐克的黑马本色,斯洛伐克3-1战胜意大利,也把自己推入了16强。卫冕冠军意大利惨遭淘汰,专家称是意大利的足球风格有问题。
世界足球的中心在欧美。在欧美一流强队中,意大利队向来是受质疑最多的球队。仿佛意大利人每一次的胜利,都胜之不武,每一座冠军的奖杯,金子的成色不足,甚至有人会觉得意大利人每一座冠军的奖杯上,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污点。他们夺冠,总会招致许多无谓的争议。
为什么强大的意大利队会陷入这样一种尴尬境地?这与意大利足球的风格不无关系。
足球是战争,要么进攻,要么防守;足球是艺术,要么是技术,要么是力量。美洲足球曾经是技术的代表,欧洲足球相对倾向于力量。而当今,欧美足球相互融合,欧洲足球吸取了美洲球队精湛的技术,而美洲足球也融合了欧洲足球的元素,两者已很难有明显的区分。如果说今天讲足球还有什么区分,那么,巴西、阿根廷、英格兰、荷兰等国家的足球倾向于进攻型风格,而意大利至今仍固守着典型的防守风格。进攻,固然酣畅淋漓,使人痛快,而防守,却让人感觉风雨飘摇,显得被动或羸弱。作为观者,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双方的争斗越激烈越火爆,内心就越会获得一种满足感。英格兰、阿根廷、巴西、荷兰等队伍,他们拥有世界上最锐利的前锋,进攻的热浪汹涌澎湃,总会使爱他们的球迷寄予厚望。
足球确实因他们而精彩。
但足球是战争也是艺术,只进攻不防守,或是重进攻轻防守,其结果是致命的;当然,只防守不进攻也是无出路的。意大利人对足球的理解是深邃的,他们充分突现了他们的长处,那就是: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在任何时代都不落伍,94年的巴西如果没有坚强的防守,绝难进决赛;04年的希腊也正是凭借顽强的意式防守才最终折桂。球迷应该知道,早期的意大利其实是以技术和进攻见长的,尤其1934和1938连夺两届世界杯,风头一时无两。只是因为随后的二战失利和都灵空难使得意大利足球一蹶不振,缺少了一代精英的意大利人,无奈之下,只能采取更加实惠的防守反击的战术。就是这样,他们也睿智的发明了锁链式防守和清道夫。这应该看作意大利人对世界足球的一大贡献。而他们的俱乐部和国家队都受益匪浅。国际米兰凭借此拿到了欧洲冠军杯,蓝衣军团也出现了像詹蒂莱和巴雷西这样的钢铁后卫。
意大利的防守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在决赛中,没有哪一支锐利的球队能在90分钟里撕开这道坚固的盾牌。巴西的前锋是世界上最好的前锋,但这些犀利矛对此也只能感叹奈何。意大利在防守时,中场,后卫,守门员筑起了立体的三道城墙,此刻,他们个个是最有效率的破坏机器,最有威力的“火灾”灭火器。这才是意大利,他们用自己的风格告诉人们,足球,并不是只靠最出色的前锋,靠几个看相体面的杀手,而需要依赖整体的配合。这,让那些热爱攻势足球的球迷恨得牙根发痒,然而又无可奈何。
这才是足球,只有最好的防守,进攻才获得真正的价值。这也是足球的魅力之所在,一味进攻,进球多,丢球多,也算不上英雄。所有的球队都知道这一点,他们都曾经从意大利人那里吸取经验,但没有一支队伍能够像意大利那样把防守发挥到极致。
意大利人能够等待,他们对天机有着敏锐的嗅觉,一旦发现战机,闪电出击,在极短的时间里可以完成绝杀,建立功业。而当他们出击,个个都有可能是出色的前锋,令对手不寒而栗。
意大利注重防守,一流的守门员,一流的后防,中场创造力不足,都是循规蹈矩,喜欢用中锋,进攻套路固定,迅速通过中场,找前锋。总之打法不好看 。这也是他们这次失败的原因。
④ 2012年欧洲杯 决赛 意大利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的原因一是西班牙体系、打法都已经十分成熟,阵容强大,当时的西班牙是最巅峰的时期;其次是意大利整体水平不如西班牙,硬实力是比不过西班牙,这和近些年来的意甲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意大利足球水平在倒退,进决赛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成绩了,到决赛面对强大的西班牙,技术和战术都无法取得优势,最终失去冠军。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日凌晨,西班牙队以4比0的比分战胜少一人作战(60分钟后)的意大利队,获得欧洲杯冠军。西班牙队也成为欧洲杯历史上首个卫冕成功的球队。西班牙追平德国3次夺冠的纪录,也成为首支蝉联欧洲杯的球队和首支连夺3届大赛冠军(两届欧洲杯冠军、一届世界杯冠军)的球队。
⑤ 二战意大利为什么从头输到尾
意大利二战中,军队士气低落,装备与欧洲强国差距相当的大,北非战场上惨败,不得不求助德国,而且也是最早投降的法西斯国家。在整个二战中,意军表现的相当糟糕也是同样的事实。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意军的装备十分低劣,对于那个时期来说,意军陆军的重武器尤其差劲,包括坦克火炮等等,其实在意军中,不乏勇敢的士兵和军官,但是低劣的武器使他们的勇敢都变得毫无意义了。即使在海空军中,也有同样的问题。
此外意军很大的问题就是训练不足,由于墨索里尼的大规模扩军计划,很多部队接受的训练都很差,而且为了造出更多师的番号,“领袖”还把一个师编制中的三个步兵团改为两个(这样可以多组成一些新师),后来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就用黑衫军来弥补,而这些部队的作战能力大都更差一些。
还有就是意大利高级军官的问题,在大战中,除了少数意军高级军官外,大多数意军军官都是平庸之辈,意大利人对于这场战争始终并不是那么热心的,至少相当数量的普通人是如此。
意大利人没有很强的战争意识,大部分士兵根本不想参加战争,相反德国和日本的士兵作战勇猛,相比之下的意大利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其实很大原因是国内舆论宣传不足,导致国内几乎没有战争意识。一只根本不想打仗的部队,就算装备再好,一样会失败。
⑥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为什么屡战屡败
我记得二战前期的德国军事会议上一位德国军官这样评价意大利【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就相当于德国增加5个师的战斗力。如果意大利加入英美,就相当于德国增加10个师的战斗力。如果与意大利结盟,就相当于德国损失80个师的战斗力去保护他】可见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差到何种程度。二战时期,30万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上被2万多弹药不足的英军打得丢盔弃甲。在希腊战场上原本在海陆空军力上是希腊好几十倍的意大利军奇迹般的被几万希腊军队打得全军溃败,还被希腊占去一些领地,要不是德国派来的几个师的援兵,恐怕意大利还真的会被希腊灭了。
⑦ 二战意大利失败的主要原因
意大利的工业水平在主要参战国中是算地下的 低水平的工业提供了质量性能都欠佳的装备 地面的坦克 火炮 运输卡车等技术装备和自己的德国盟友差距很远 只比日本稍微强些 飞行器虽然30年底意大利航空工业曾经辉煌过 但是在2战中意大利装备的军用飞机要么性能尚可但产量底下 要么是陈旧落后但是是空军主力机型 意大利海军建设是三军中最现代化的,但是意大利本土没有油田,燃料需要从外国进口,大战末期因为没有燃料,意大利舰队已经不出海进行大规模作战了。 虽然意大利轻武器水平尚可,但是在2战中轻武器无法决定战争的进程。 因为缺乏资源,自身工业水平也很低下,意大利部队甚至无法给去苏联的远征军配齐供应品。 这样的军备水平自然无法指望军队有多少战斗力。哪怕是纸面上的战斗力。
意军指挥也极其糟糕,墨索里尼上台后依靠的将领要么年老古董,毫无现代化战争知识,要么急躁冒进,空有勇气却没才干。 墨索里尼在执政期间也一直没有切实掌握国家政权,空有野心但是没有能力。
从各方面看,这样的国家,在全面战争中想打败任何一个过得去的对手,都是天方夜谭。
⑧ 意大利被淘汰的原因,为什么呢
最佳答案2008年瑞士奥地利欧锦赛 当时意大利主教练是多纳多尼
里皮在帮助意大利获得德国世界杯冠军之后就暂时一度的功成身退了
而那时开始意大利国家队就开始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世界杯冠军队主要成员状态下滑巨大(比如卡纳瓦罗 赞布罗塔 格罗索 皮尔洛 加图索 马特拉齐等) 而新国脚实力也有限(夸利亚雷拉 博列洛 多塞纳等等)
小组赛就磕磕绊绊 第一场就输荷兰0比3
第二场1比1险平罗马尼亚
在荷兰的不放水帮助下最后一场2比0战胜法国才进入8强
1/4淘汰赛120分钟0比0西班牙 点球大战迪纳塔莱 德罗西射失点球被淘汰
意大利欧锦赛结束后多纳多尼也就结束了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的身份
⑨ 二战意大利为什么会战败
以轴心国最终战败而结束,把意大利划入的轴心国,所以他是战败国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意大利在二战后期参与对德战争,是被盟军胁迫和无偿征用的,意大利就是以战败国的地位被盟军领导着去对德作战。
ps:
教科书中没写意大利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而在某些关于二战的书中写是战胜国,但是在国内最权威的现代史中说他是战败国。
意大利与日本一样,被定义为后起的工业国家,一战当中意大利政府曾经抛弃与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转而倒向英法一边,从而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中,意大利并没有像英、法、美一样捞到什么好处,甚至于还不如仅仅在青岛打了一次小仗的日本得到的利益多。日本好歹从战败的德国手里接收了其在中国的特权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殖民地,还分了几艘德国大洋舰队的战列舰,而且在之后的海军谈判中赚够了砝码,一跃成为与意大利、法国并立而仅次于英美的二等海权国家。而意大利却连德国的一块海外殖民地都没分到!相比于战争对意大利带来的创伤,这点点收获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于是乎,意大利国内经济开始倒退,政局变得不稳,新的思潮开始泛滥……政府无法控制局势……1922年,莫索里尼的法西斯党上台了,意大利成为了第一个独裁集权的法西斯国家。然而,法西斯并没有能够救意大利,从1922年到1931年,意大利的经济局势仍然不断恶化,失业人口也在不段增多,同时,意大利对外的侵略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因为法西斯的独裁和穷兵黩武而有什么大的进步。士气低落内部腐败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在以后的战争中尝到了苦头……
当时,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下面一个笑话: 如果意大利加入了盟国,那么德国要派一个师打败意大利;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那么德国要派四个师监视意大利; 如果意大利要加入轴心国,那么德国要派八个师保护意大利; 结果,有人说:打败意大利以后,德国还是要派人来监视和保护意大利,我宁愿意大利人中立!
一次,隆美尔在非洲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率领军队去解救意大利人,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
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唯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导,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还有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还有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堆满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北非战役,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时候,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2,3分钟,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当英国人问及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惨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成了他的继任者。这可能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了,可与美军猎杀山本五十六相媲美。
巴尔博是二战中被误伤的军人中最高军衔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