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时意大利使用了哪些武器
在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属实让人哭笑不得,一些人认为意大利军队不仅没有能够帮助到德国,而且还严重拖了德国的后腿。
实际上意大利的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非常的不尽人意,在法国战役的时候,已经投降的法国军队,用一小部分老弱病残就轻易地击败了意大利精挑细选的精锐部队,而在北非意大利军队被英军打的抱头鼠窜,意大利军队也几乎成为了二战的笑话。
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弱主要是因为意大利的士兵不喜欢作战,对于他们来说,意大利面远比一场大的胜利更加实在。不过这并不代表意大利军队的装备不佳,意大利的军队整体装备还是比较不错的。除了步枪之外,意大利的伯莱塔冲锋枪也是一款比较经典装备,这款冲锋枪的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600发,采用了双板机的设计,精准度是同类冲锋枪中比较高的。意大利军队在二战时期比较新颖的步枪是卡尔加诺步枪,这款步枪在二战中名气不大,但是在二战后却名声大振,肯尼迪总统就是被这支步枪杀死的。
除了步枪之外,意大利的伯莱塔冲锋枪也是一款比较经典装备,这款冲锋枪的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600发,采用了双板机的设计,精准度是同类冲锋枪中比较高的。除了步枪和冲锋枪以及坦克,意大利最着名的武器自然是大炮了。在《亮剑》中,李云龙大吼一声,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上来,让人们对意大利炮的印象深刻。意大利的炮是当时世界军队里面水平比较高的炮,意大利的M41M自行反坦克炮是意大利根据高射炮改进而来的,攻击力非常强劲。而意大利最着名的炮是他的1935年式210mm重榴弹炮,这个炮就连德国军队都非常的喜爱,在意大利投降后,德国果断接管了意大利的重榴弹炮工厂,并且源源不断的生产这种炮。
㈡ 十二怒汉大审判中那把刀叫什么名字,他们在玩耍的那把!
准确的说是军用匕首,和英国特种兵匕首很像,区别是车臣这把的设计为了让匕首的,刺和劈两者兼顾,匕首的前端是剑型双刃,利于刺杀,后面三分之二是单刃,加大劈砍力度。
㈢ 关于黑礁里莱微的武器Beretta(伯莱塔)M92
童鞋你好~
我知道的并不多,不过大致信息应该可以满足你了:
这把枪呢你并没有说错,的确是伯莱塔M92f不过是改良版。由于改良版的性能有些鸡肋(直线射击更长更精准点然后就是威力据说略微加强)所以生产了一段时间就停产了。“(差不多1个多月?)
所以说你可以管他叫 M92F SWORD cutlass后来随着黑礁动画的推广,放zhen厂商KSC和WE分别推出了黑礁动画中的sword cutlass气0剩下的我也无法回答了那~
㈣ 文艺复兴时期的五指剑cinquedea有什么代表性
cinquedea,指的是15-16世纪,剑柄根处宽五指左右的短剑,是古代意大利青铜短剑“铆钉剑”的复兴。在文艺复兴时期,经过镀金和雕刻后,成为了市民外出的体面之物。
还有一个称呼:linguadibue意为牛舌
㈤ 什么牌子的折叠匕首质量好
什么牌子的折叠匕首质量好,
应该是瑞士产的了,质量好。
㈥ 二战意大利的武器
卡尔诺狙击步枪
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主要装备的是M1891步枪。而狙击步枪就在改枪基础上改进而来,曾是暗杀肯尼迪的兇器。
弹匣容量6发,瞄准具为表尺照门和刀片形准星,口径6.5mm,枪长78cm,重3.8Kg,弹速700米/秒,射速6发/分钟,射程300米,使用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制造年代为1917年。意大利轻兵器委员会测试了几十种设计,包括德国的1888型,最后决定采用Salvatore Carcano的设计,融合德国1888式的曼立夏弹仓,定型为步兵长枪1891式(Fucile di Fanteria Modello 1891), 由此在意大利及其他军队服役至第二次大战之后,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曾经有过多种改良型,有骑枪及短枪型,在30年代甚至改了口径,但是最终仍定为6.5MM。此枪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渐增加来复线,在枪膛部是1:19,到枪口为1:8。渐增加来复线的好处是膛压低, 延长枪管寿命。抗战时的中国福建部队,就装备大量的1891年式。
M1891式还有一种1891/38型,比1891型短,其口径也增大为7.35毫米,在意军中主要用作拼刺格斗。
6.55m卡堪诺式,7.35mm38式
而二战的狙击步枪都是在制式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来,意大利也有,只是他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太差,故无人关注。从整体上来说,日本的武器装备上,陆军的比意大利差,空军和海军是意大利不能比的。
二战中轴心国以德国武器最先进,德国士兵的素质也是最好的,二战的德国陆军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陆军。
其次日本军队士兵的素质虽然比不上德国,但是也差的不远。
至于意大利,对于这支陆军的真实作战实力,与意大利军队有过长期共同作战体验的隆美尔有着直观的印象。他非常清晰地注意到,意大利的陆军装备太差、训练根本不适应机械化战争的需要、指挥官能力不足、部队士气普遍低落、厌战情绪浓厚,这样一支军队在面对西方同盟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军时除了不堪一击之外不会有另一种结局。事实也的确如此,意军与其说是德军的"战友",不如更准确地称其为"累赘",用隆美尔的话形容,意大利那支完全非摩托化的陆军对于德军来讲是一块毫无军事价值的"死"的重量。在北非这个强调机动和速度的战场上,隆美尔为了迁就意军,常常不得不对作战计划和战术行动作出不利的折中。 在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应该是战死率最低的,原因当然是士兵素质低,战斗欲望不强。二战中意大利军队投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举例:
1. 德国绕过马其诺防线后,意大利3个步兵师,2个山地师,3个装甲师对阵法国1个步兵师,1个半装甲师,打了半个月,硬是被法国人给干掉了1.5个山地师,重创2个步兵师。结果德军1个摩步师加个装甲师只用了2天就歼灭了法国人。……
2. 英美联军北非登陆,西西里岛驻扎了4.5万意大利军队,盟军只轰炸了5天,意大利人就投降了!~~
3. 一次墨索里尼访问德国,一位意大利将军问一位德国将军,在俄国前线意大利军队损失多?那位德国将军回答:“没有伤亡……因为他们全部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