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90年的欧洲有没有大炮和枪支
在1690年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了大炮和枪支这样的近代武器了,虽然说是我们最早发明了火药,并且发明了大炮和火枪等火器,但是真正将大炮和火枪这些火器完全应用在战场上,并且完全在近代战争中发挥效应的,那还是欧洲人了。
在比1690年更早的时代,欧洲的军队就已经广泛的使用大炮和枪支这样的火器来作战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15世纪初,奇人攻占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就是凭借着大炮的威力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而在1690年之前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荷兰殖民者的武器也是他们所使用的火枪和大炮了,当时荷兰人使用的火炮是很厉害的,因此也得名为红衣大炮,这个红衣大炮在康熙平定吴三桂等三藩时还广泛使用过,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青君和沙俄作战的过程中,沙俄所使用的武器也是大炮和枪支,而这些都是在1690年之前发生的,因此说在1690年的欧洲,确实已经广泛使用了大炮和枪支这样的武器。
2. 乡村骑士的作者
波特罗?马斯卡尼,意大利作曲家。很早就开始其作曲生涯。曾在米兰音乐学院师从A.篷基耶利,是普契尼的室友,但后来被开除。后任切里尼奥拉市音乐学校校长。还当过乐队指挥,并获得声誉。1890年以其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创立现实主义的新歌剧风格,这部剧自首演以来就颇受欢迎,使它流传最长久的作品。还作有《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马拉特》(1921)。另有电影、教堂和室内交响音乐等方面的作品。
3. 意大利地址翻译~
agenzia viaggi 是 旅行社的意思,Capitanata 才是公司名称。
地址是:
意大利 褔贾省 切里尼奥拉镇,
阿尔多莫罗街 门牌13 号
邮编:71042
【阿尔多莫罗街 其实是一条很短的封闭式小巷】
4. cerignola 是哪个国家的
切里尼奥拉是意大利的
5. 欧洲历史上第一场使用火枪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役:切里尼奥拉战役
1503年4月21日,南义大利巴里的切里尼奥拉战役,被以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场火枪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战役。切里尼奥拉战役的主角是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他是一位杰出的统帅和军事改革家。他在卡斯提尔军队服役多年,参加了格拉纳达战争,不过他最着名的经历还是在义大利战场中与法国人的交战。
他的第一次义大利之行并不顺利。格拉纳达战争结束仅2年,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发动了对义大利的全面入侵,持续近百年的义大利战争爆发。1495年,贡萨洛受命,率兵5000在南义大利登陆,援助被法国占领的那不勒斯王国。但他指挥的这支军队与法军比起来不仅数量上处于劣势(加上那不勒斯军队也是如此),而且战术上也问题多多。
在格拉纳达战争中,伊比利亚军队的标准配置是以小圆盾剑士(Sword and Buckler Man)为主力,与十字弓手、火绳枪手、轻骑兵等部队相配合。而法国人已率先完成了职业军队的改革,步兵以瑞士雇佣军为主力,骑兵以常备军改革后的重骑兵队(Gendarmes)为主力。西班牙这支轻装军队在荒原中与摩尔人交手十分好使,但却完全无法抵挡以重灌部队为主的法军的冲锋。贡萨洛自个也清楚这一点,但在斐迪南二世国王的坚持和催促下,不得不勉强与法军交战,结果在1495年的塞米纳拉(Seminara)战役中,西班牙和那不勒斯联军遭到惨败。无奈之下,贡萨洛只好改变战法,避免再与法军主力交战,而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利用义大利南部多山的地形作为掩护,不断袭击法军的补给线。由于法军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十分困难,同时义大利北部战线进展不顺,不得不于1496年全部撤出义大利。
尽管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贡萨洛晓得不可以永远靠这种手段赢得战争。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塞米纳拉的败仗非常快就让贡萨洛总结了一套对付法国和瑞士人的新阵型,并且在战争间歇得到了费迪南的采纳。贡萨洛效仿瑞士人,裁减剑盾步兵的比率,改用长枪兵为主力,并且将散阵改成密集阵。淘汰落后的十字弓手,增加火绳枪手的比率。这个新战术的哲学并非是像瑞士人那样使用长枪兵冲破对方的防线,而是用坚固的长枪方阵保护当时还非常脆弱的火枪兵种,使得火枪兵种能在较近距离充分发挥火力,大量杀伤对方并最终取得胜利。这就是着名的"长枪加火枪"阵型。非常快,第二次义大利战争又爆发了,阿拉贡于1501年再次加入战争,贡萨洛的新军再次前往那不勒斯,迎来了复仇的机会。
过程
有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贡萨洛更加谨慎。在1502岁末到1503年初的相当长时间里,贡萨洛以为自个手头兵力并不足,任凭法军怎样叫骂,都在巴雷塔地区坚守不出,当他获得增援、兵力达到8000人(其中1000名火绳枪手)后,才下决心与法军一战。由于法军的兵力(32000人)仍然是西班牙人的4倍,假如经受不住法军的任何一次冲击后果都不堪设想。因此贡萨洛精心挑选了战场,他抢先占领了切里尼奥拉的高地地区,并且迅速构筑了大量的临时墙壁、木桩甚至战壕,以增加自个在防御上的优势。由此,贡萨洛被一些现代军事家以为是"坑壕战之父"。
尽管法军有40门炮,是西班牙人的两倍,但由于当时炮火技术所限和西班牙人的地形、工事优势,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西班牙人的20门炮却被冈萨洛精心部署到了极有利的位置。开战之后,法国人仍然用自个惯用的手段发动冲击,试图以两波骑兵冲击压倒西班牙军队。第一波冲击直冲西班牙军中军,结果遭到两翼的炮火夹击,非常快就被打了回去。法国人非常快重整旗鼓,又猛攻西班牙人的右翼,却遭西班牙人再次顽强阻击,这时西班牙人的火绳枪一齐开火了,如同风暴一般席卷了法军。结果法军统帅内穆尔公爵 路易·达马热(Louis d'Armagnac c de Nemours)中弹,当场阵亡,成为或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在野战中被火枪击毙的统帅。损失惨重的法军不甘心失败,瑞士指挥官Chandieu率领瑞士步兵,在法国骑兵的协同下又发动了一次冲击,结果再次在火绳枪的密集射击下被击溃,Chandieu也因此丢掉了性命。西班牙步兵趁机发动了反击,使得敌人全线崩溃。战斗结束时,战场上留下了4000具法国和瑞士士兵的尸体,而西班牙人的伤亡只有100人,可谓极其轻微。
结局
切里尼奥拉战役迅速扭转了整个义大利战局,西班牙军开始转入反攻,贡萨洛得到了那不勒斯的阿尔维亚诺的巴托洛缪(Bartolomeo d'Alviano)率部增援,总兵力已达15000人;法军仍有23000大军。双方起初隔着Grigliano河对峙,但法军自身又出了问题,他们在Traetto的大营出现了大批病员,增援开始不济。法军指挥官以为无法守住沿河防线,下令撤退,西班牙人立即发动追击,给撤退的法军造成大量杀伤,法军统帅萨卢佐的卢多维科二世(Ludovico II of Saluzzo)几经努力,才避免了被合围的危险。但法军仍有4000人被杀,4000人被俘或失踪,而西班牙军仅损失900人。在加埃塔城失陷后,西班牙终于彻底控制了那不勒斯王国。这两战加起来西班牙军伤亡只有1000人,却造成了法军至少12000人的损失,新的西班牙军队立刻威震欧洲!
贡萨洛随之名声大噪,成为伊比利亚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功高震主,遭到睿智狡诈的阿拉贡国王费迪南的嫉妒。一向最信任他的卡斯提尔女王伊莎贝尔一世于1504年去世,贡萨洛失去了他最强有力的靠山。终于,1507年费迪南解除了他那不勒斯总督的职务,将其召回西班牙,尽管封赏了一堆头衔,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全部兵权,将他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让他参加后面的战争。1515年12月2日,贡萨洛在自个的封地科尔多瓦去世。他的改革已让西班牙军队开始成熟,并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所发明的阵型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方阵(Tercios)。1883年和1923年,马德里和科尔多瓦市都竖立了他的雕像。
6. 马斯卡尼的马斯卡尼一生
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2.7意大利 里窝那-1945.8.2罗马)波特罗·马斯卡尼,意大利作曲家。很早就开始其作曲生涯。曾在米兰音乐学院师从A.篷基耶利(1834~1886),是普契尼的室友,但后来被开除。后任切里尼奥拉市音乐学校校长。还当过乐队指挥,并获得声誉。1890年以其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创立真实主义的新歌剧风格,这部剧自首演以来就颇受欢迎,使它流传最长久的作品。还作有《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马拉特》(1921)。另有电影、教堂和室内交响音乐等方面的作品。 马斯卡尼强调旋律的叙事性以求更贴近生活,因此他喜欢咏叙调风格,擅长戏剧性的效果,使幽静与躁动、炽烈与抒情有强烈的对比。他常让管弦乐队独立与歌声并列,使它不仅仅只是从属的伴奏。他一生写了15部歌剧,主要有《友人弗里兹》(1891)、《伊利丝》(1898)、《假面具》 (1891)、《伊萨博》(1911)、《小马拉特》(1921)等,艺术水平均比《乡村骑士》逊色。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杰出的作曲家是法西斯主义的信徒,他于1935年为逢迎墨索里尼创作了歌剧《尼禄》。这使他名誉扫地,包括托斯卡尼尼在内的许多正直的音乐家立即与其绝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个月后,马斯卡尼在孤寂中死去。
无数次,谈起电影或者电影音乐,只要有人以询问的语气提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段……”我都会立刻接上去:“那段音乐是马斯卡尼的《乡间骑士》间奏曲。”
不只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而已。《愤怒的公牛》里,罗伯特·德尼罗挺着他那张让人伤心和难过的脸,独自挥拳的时候,那段音乐,是《乡间骑士》间奏曲;《教父Ⅲ》里,在巴勒莫的歌剧院里,安东尼演出的也是《乡间骑士》,而教父唐·迈克尔·科利奥孤独地死在椅子上的时候,那段音乐,还是《乡间骑士》间奏曲。 还有,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夏雨孤独地行走在苍茫的屋顶上时,那段不由分说来临的,还是这段音乐。蓝绿色的苍穹和棕灰的屋宇之间,完全不知道将来会怎样的少年,沉迷在自己纷乱的心绪里,但将来的新世界,却已恢弘大气地显露初象,那一段情景,就有那么一种勃发的青春气息,又混沌不安,又满是凝重的欢乐。
自然会去追索马斯卡尼的生平,只是,得到的结果,和肖复兴在《可怜的马斯卡尼》里写的一样:“推门本想走进披戴新婚白纱的教堂,却一下跌入浓烟滚滚的火葬场”。 本是面包师的儿子,18岁时凭借四部弥撒和一部清唱剧得到资助,进入米兰的音乐学院学习,26岁时候,将意大利作家委尔加的短篇小说《乡间骑士》写成了独幕歌剧,并因此得到音乐出版家松佐诺举办的独幕歌剧作品比赛的第一名。虽然他再没能写下超越《乡间骑士》之作,但此后多少年里,作品数量和声誉始终保持着一个水平线,于是在欧美指挥演出,担任着名的音乐学校的校长,并写下《伊莎博》。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么?他可不想。年近60岁时候,他所认为的辉煌的机遇来了,他加入了法西斯,趁着托斯卡尼尼愤然离开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赶紧去谋职,68岁时候,又为墨索里尼写下了歌剧《尼禄》。都没用。他最后一次春风得意,还是由《乡间骑士》带来,那是1940年的纪念《乡间骑士》上演50周年活动。又5年,二战结束,他又穷又病,死在罗马的小旅馆里。
再追溯下去,赫然发现,当年在音乐学院,普契尼同他是一间宿舍。马斯卡尼不耐烦那些枯燥的课程和没完没了的基本功训练,只两年便辍学去走穴。普契尼却一直学下去,他比马斯卡尼大5岁,多点耐心,甚至对自己没红起来也始终有耐心,直到1893年,那部《曼侬·莱斯戈》令他名扬天下,普契尼还是有耐心,他慢慢写,细细改,所以,他的作品,不是天才之作,甚至常被人嘲笑为肤浅平庸,却部部扎实结实。至今还能在舞台上演出的,马斯卡尼只一部,普契尼却有无数。
一个浮躁地渴望着传奇,甚至不管那是什么样的传奇,一个踏实地经营着现世,只会在自己的作品里放置些离奇的情节。两个住过同一间屋的少年,都曾经设想过走在全世界的屋顶,头上是蓝绿色的苍穹,最终却有两样人生。而《乡间骑士》里所歌唱的春天———“草原上芬芳的橘子花开放,树林中的云雀欢唱,多美丽迷人的春光!”———还会反复上演,还会有无数少年,走在屋顶,在蓝天下渴望着他们的未来。
7. 乡间骑士间奏有唱词吗
《乡间骑士》间奏曲简介
《乡间骑士》间奏曲简介《乡间骑士》间奏曲乡村骑士是独幕歌剧,由塔尔焦尼-托泽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纳希(Guido Menasci),根据韦尔加(G.Verga)原着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P.Mascagni)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参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奥主办的创作比赛,荣获一等奖。《乡村骑士》以意大利西西里岛普通农民的现实生活为素材,叙述了农民图里杜婚后仍与从前的女友罗拉来往,令他妻子桑图扎非常愤怒。桑图扎将此事告诉罗拉的丈夫,两个男人决斗,图里杜被杀。编辑本段剧中人村女——桑图扎(Santuzza)——女高音青年军人——图里杜(Turid)——男高音图里杜之母——露琪娅(Lucia)——女中音马车夫——阿尔菲奥(Alfio)——男中音阿尔菲奥之妻——洛拉(Lola)——次女高音农夫、村民男女等作者波特罗?马斯卡尼,意大利作曲家。很早就开始其作曲生涯。曾在米兰音乐学院师从A.篷基耶利,是普契尼的波特罗?马斯卡尼室友,但后来被开除。后任切里尼奥拉市音乐学校校长。还当过乐队指挥,并获得声誉。1890年以其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创立现实主义的新歌剧风格,这部剧自首演以来就颇受欢迎,使它流传最长久的作品。还作有《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马拉特》(1921)。另有电影、教堂和室内交响音乐等方面的作品。编辑本段评价作品以19世纪后期意大利西西里的一个乡村中两对男女的感情瓜葛,最后男主人公图里杜决斗身亡的故事,反映普通青年农民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剧中的乡村教堂象征人们的虔诚信仰和高尚的灵魂,而与此形成极大反差的却是狂热的三角恋爱和不可遏止的复仇意识。豪放乐观的马车夫阿尔菲奥得知其妻罗拉与服役回乡的图里杜旧情复发热烈相恋之后,怒不可遏,最终杀死了图里杜,而图里杜的忠实爱人桑图扎却成为乡村中最可悲的女人。歌剧音乐富于西西里岛民间风格,幕启之前传来的图里杜的歌声:“啊,罗拉,你如同春日之花”,为全剧音乐提供了基本格调,桑图扎悲伤的咏叹调《你知道吗?好妈妈》更是一首凄婉动人的歌,第八场与第九场之间管弦乐演奏的间奏曲成为歌剧间奏曲的范例。
布景故事发生于19世纪。意大利西西里乡村中的通衢,右边是一天主教堂,左首即露琪娅的客寓、住宅,时间乡村骑士即复活节。本剧开始所奏音乐极其富丽,音调异常奢靡,幕未开即听见图里杜的歌声,所唱的乃是西西里岛土歌(亦为着名的歌调),这首歌是一个小引,也是全剧音乐的基本音调,歌词纯系恋爱的词句。图里杜恋歌中有几句是说:洛拉啊,美如欣欣之花,媚眼含情,朗朗似明星;销魂处,樱桃口唇,谁个是檀郎,艳福天定!这一天正是复活节,照西西里岛风俗,复活节是最最重要的节日,正如英美等国的圣诞节一般。复活节时,百花放香,好鸟鸣春,正是艳阳天气,开场的一段音乐小歌,将这一情景完全表现出来。《橘花初放》(Gli oranci olezzano)便是开头的主要小歌。这天早晨露琪娅正忙着收拾的时候,一队队的男男女女,都唱着这首歌,来到教堂内。桑图扎走到客寓门口,碰见了图里杜的母亲,老母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桑图扎没有回答,只问老母道:“图里杜哪里去了?”老母亦不回答她所问的话,只说道:“请不要再问这句话,我实在不知道,我很害怕如此烦恼”。桑图扎一再追问,她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同平常,好像知道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但老母露琪娅始终没有回答。桑图扎见老母不肯答应,再三哀求她开恩说出来,求着说:“露琪娅老母啊,请回答我”(Dite,Mamma Lucia)。露琪娅被桑图扎纠缠不过,才说出图里杜卖酒去了。桑图扎说道:“这话不对,我听人说,有人昨晚见他在村中”,露琪娅便起了疑心,便连连问道:“我的儿子到底怎样了”?这时候忽然听到鞭声铃响,乃是驾邮车的阿尔菲奥驾车来到。阿尔菲奥乃是一个乐天知命的人,此外他还有一位美丽的妻子洛拉。这天因复活节,阿尔菲奥尤其高兴,因他可暂停职务,早早回家,与他爱妻团聚。但阿尔菲奥决没想到,这一天的事变,是出人意料的。阿尔菲奥去后,露琪娅又同桑图扎谈起来,桑图扎于是将她自己的故事,一一说给露琪娅听。原来,从前图里杜本与洛拉相爱,后来图里杜从军去,俩人即分离。及至图里杜从军回家乡来,洛拉早已嫁给阿尔菲奥,图里杜心里觉得委实忧伤愤恨,于是将一股热烈的爱情,都寄托在桑图扎身上。但近来图里杜又渐渐与洛拉接近,思欲再获女心,洛拉也十分热诚的欢迎他。这一来桑图扎便受了双重侮辱,满怀心事悲哀地唱出:“啊!您知道吗,妈妈?”(Voi la sapete)。
露琪娅听了这段实情,惊讶又忧愁,然而还尽力地安慰桑图扎,也觉得对她儿子的前途大大不利。桑图扎正预备到教堂去,图里杜忽然来到,于是俩人口角起来,愈说愈激烈。桑图扎并指破图里杜并非去卖酒,乃是去会旧情人洛拉,并告诉他说,洛拉的丈夫也看见他们在一起。可是图里杜不理睬她的话,反说是嫉妒惹是非。他们正口角时,忽然听到远处一女人歌唱走来,这唱歌的乃是洛拉。词意中还是爱恋着图里杜:“蔷薇之王啊,满面春风的天使,翱翔天空,谁似你,玉树临风,我蔷薇之王”!她一边唱着,一边走近,看到桑图扎同图里杜的神情,心里早已明白。两女子便互相讽刺,洛拉要表示她的魔力,要邀图里杜同路去教堂。桑图扎便宣布说图里杜是她的丈夫,也要求图里杜不要随洛拉去。可是图里杜不但不顾念桑图扎的难过,反而发怒地将她摔在地上,便进教堂去。正在这时候,阿尔菲奥也赶到。桑图扎顾不了利害,将洛拉与图里杜的艳事全说出来。阿尔菲奥起先不信,桑图扎再三证明,阿尔菲奥不由不信了。于是对桑图扎说:“假如你说谎话,我一定要将你的心挖出来”!可瞧见桑图扎如此伤心,便又安慰她,俩人都高声宣誓,此仇必报。此段音乐,极为动人。不到一会儿,教堂的人都出来了,老母露琪娅忙着卖酒,桑图扎也走开了,图里杜与洛拉也杂在人丛中饮酒欢笑,阿尔菲奥忽然闯了进来,图里杜便注上一杯酒请阿尔菲奥喝,哪知遭了拒绝,并受了斥责,图里杜微笑着将酒倒在地上,表示轻视。乡人们知道将要出乱子了,便一哄而散,阿尔菲奥与图里杜争持了一会,便决定到一间花园里去决斗。这事发生之后,图里杜便辞别老母,说要远游。老母露琪娅察言观色,知道他不是实话,心里非常忧虑,不觉老泪满面。图里杜也很伤心,洒了几滴眼泪,便向外狂奔去了,临走只关照了一声,叫他母亲好生看顾桑图扎。不到一刻,桑图扎便跑前来,搂住老母露琪娅痛哭不止,一会儿忽然听见一妇人跑着喊道:“邻居们听啊,图里杜被杀死了”!接着许多妇女赶了进来,报告同样的事。老母露琪娅一听,几乎晕过去,桑图扎早已倒地,不省人事了。
附注:《乡村骑士》独幕剧,是马斯卡尼一举成名的杰作,在当时,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悬赏征求独幕歌剧,马斯卡尼得知这消息,在短短8天之内便完成这出歌剧。而果然得到锦标,大受观众的热烈欢迎,连意大利的皇帝也赏了荣誉冠冕,是歌剧作家中少有的荣耀。
¥
5.9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乡间骑士》间奏曲简介
《乡间骑士》间奏曲简介
《乡间骑士》间奏曲
乡村骑士是独幕歌剧,由塔尔焦尼-托泽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纳希(Guido Menasci),根据韦尔加(G.Verga)原着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P.Mascagni)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参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奥主办的创作比赛,荣获一等奖。
《乡村骑士》以意大利西西里岛普通农民的现实生活为素材,叙述了农民图里杜婚后仍与从前的女友罗拉来往,令他妻子桑图扎非常愤怒。桑图扎将此事告诉罗拉的丈夫,两个男人决斗,图里杜被杀。
8. 意大利战争的过程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亲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出现在伦巴第。他的部队规模庞大,包括近卫队200骑,精骑兵团1600骑,以及12000名步兵(其中有6000瑞士雇佣兵与3000加斯科涅步兵)和当时最先进的各类火炮136门,共3.5万人。法军行动迅速,9月9日已抵达皮埃蒙特的阿斯蒂。与此同时,由奥尔良公爵指挥的分遣队在法国海军的配合下即将在热那亚沿岸登陆。
阿方索二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防御计划。他的兄弟费代里戈将率领那不勒斯舰队封锁热那亚,陆军主力在罗马涅固守,这样,再由皮耶罗·德·美第奇在托斯卡纳配合作战,即可阻止法军翻越亚平宁山脉。实际上无论哪一个环节都遭到惨败。由于动员被延误,阿拉贡舰队开到热那亚之前,奥尔良公爵就已经入城。拉巴洛本来是由得到阿拉贡支持的热那亚流亡分子所占据,但当法国舰队出现在拉巴洛海岸的时候,费代里戈宁可撤退也不愿和法国海军交火,让拉巴洛去听天由命。在佛罗伦萨,皮耶罗支持那不勒斯的策略极不得人心,法国对佛罗伦萨的禁运使很多工人失业。当查理八世通过米兰进抵皮亚琴察的时候,欢迎他的是美第奇家族旁系的代表,他们向查理八世保证佛罗伦萨完全支持法国。当他到达托斯卡纳边境时,皮耶罗·德·美第奇冲动的直接来到法国军营,请求查理八世予以保护。萨尔察纳、皮埃特拉桑塔、里窝那、比萨等地的要塞都拱手相送。这就意味着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大权宣告结束。查理八世于1494年11月17日入城。牧师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也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法国人离开前和市议会签订了一项条约,规定该城承认查理八世是佛罗伦萨的保护人,并对法军提供财政捐助。从此以后,直到1512年法军被逐出意大利,佛罗伦萨除名义外,完全沦为法国藩属。与此同时,法军沿艾米利亚大道长驱直入,由那不勒斯王储费兰蒂诺指挥的在罗马涅的军队望风而逃。12月31 日,查理八世进入罗马也同进入佛罗伦萨一样未遇反抗,他同教廷达成协议,取得通过教廷领土进军的权利。阿方索二世见弃于盟国,只得在1495年2月让位给他的儿子费兰蒂诺,然而费兰蒂诺也无法抵挡法军的进攻,2月22日,法军攻进那不勒斯。不久,费兰蒂诺逃往伊斯基亚岛,整个王国陷落。查理八世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那不勒斯。法国炮兵在堡垒围攻战中显示出卓越的价值,而攻占堡垒后法国人洗劫抢掠之凶,意大利人也前所未见,他们纷纷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法国人在那不勒斯的所作所为又把他们如来时一样神速的赶出了意大利:土地和官职都归了法国人,支持他们的当地安茹派并没有获得比阿拉贡派更好的处境,因此愤愤不平;供应久缺,行政腐败,占领军的残暴肮脏恶名远扬。查理八世于1495年5月20日率法军主力离开那不勒斯,留下吉尔伯·德·蒙庞西埃担任总督。此时,各地已发生起义,不久费兰蒂诺和费代里戈便成为他们的首领。他们偷渡入境,以西西里岛作为重新收复意大利半岛本土的根据地。阿拉贡的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决心阻止法国在那不勒斯建立统治。他的军队由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指挥,在西西里集结待命。他又通过外交手段将对法国迅速坐大感到震惊的各派势力结合成第一次反法神圣同盟(因签订《威尼斯条约》又称“威尼斯同盟”)。该同盟于1495年3月31日订立,缔约各方有罗马教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威尼斯和米兰。表面条款上看,这个同盟与过去意大利各国间维护和平的各种协定并无二至,但这个包括了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同盟实质上已经说明,意大利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命运。
查理八世离开那不勒斯之后,带着不足9000人的残部于1495年7月5日抵达福尔诺沃。第二天他们即在塔罗河谷遭到曼图亚侯爵弗朗切斯科·贡扎加率领的35000威尼斯同盟军的追击,是谓“福尔诺沃战役”。计划中,原本同盟军的总指挥将由皇帝马克西米连担任,但此时他正因帝国议会久拖不决而滞留在沃尔姆斯而无法亲临。实际上福尔诺沃战役以敷衍了事收场,皇帝为同盟制定的战略构想远未实现。交战双方都声称自己获胜;不过意大利的损失远为沉重,而居于劣势的法军则安然退回伦巴第。虽然意大利人作战英勇,贡扎加的包围战术也基本成功,但同盟军纪律松弛,指挥混乱,各方力量无法通力合作;查理八世的瑞士雇佣兵、火炮和精骑兵团的效率依然无与伦比,这些因素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法军主力安全退回阿尔卑斯山北部。作为对法国入侵的回答,哈布斯堡王室和特拉斯塔马拉王室于10月21日缔结双重联姻:马克西米连的女儿玛格丽特嫁给西班牙王位继承人唐·胡安,他的儿子菲利普大公(美男子)则迎娶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的次女胡安娜(疯女),这个事件在不久的将来将使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面貌焕然一新。
由于米兰背弃法国,参加了威尼斯同盟,奥尔良公爵路易便得到一个要求拥有米兰公国的机会,因为他是瓦伦蒂娜·维斯孔蒂的孙子。入侵以来,他一直呆在他祖母的陪嫁地,伦巴第城镇阿斯蒂。6月10日他经不住诱惑,从那里攻占并进入了诺瓦拉,但没有多久便被30000米兰军队紧紧包围。已抵达阿斯蒂的查理八世急于回国,无意帮助路易的事业,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同样希望能让他快走。终于在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维切利和约,规定把诺瓦拉还给米兰,卢多维科保证在法国再次远征时给予支援。奥尔良公爵只好带着他的5500余部(大半为瑞士雇佣兵)跟随查理八世回国。这时,那不勒斯的总督蒙庞西埃正在半岛上节节败退。到1496年春,在贡萨洛的西班牙军队帮助下,费兰蒂诺已完全收复了他的都城。蒙庞西埃本人和部下许多人都死于法国人称为那不勒斯热的瘟疫。以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雇佣兵为主的法国驻军求援无望,因长期欠饷士气低落,纷纷哗变倒戈。剩下来的少数法国人无心恋战,皆设法尽快回国。1497年时,法军已完全退出意大利。虽然如此,查理八世仍然不曾放弃,他还在继续计划新的远征,直到1498年4月7日逝世,才结束了他的征服梦。 路易十二即位后,表现得并不比其兄长更有远见。虽然他的英俊气质很吸引人,施政公正仁慈,爱好和平、注意节俭,但他对自己的权利总是紧紧抓住不放。他坚信自己对米兰的要求是正当的,上次战争中未能将它征服是个必须洗雪的耻辱。他进攻意大利的计划得到政府首席顾问,鲁昂大主教乔治·德·昂布瓦兹的热烈支持,此人野心勃勃,其志在罗马教皇,所以当路易刚刚即位,他就着手准备。
经历了一次入侵的意大利各国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人心更加涣散:他们心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路易的干涉来更好的为自己谋利益。亚历山大六世认为法国的新国王是一个可贵的同盟,可以助他实现扩大教廷世俗权力和使他的家族发迹的计划。他的儿子切萨雷·博尔贾正在物色妻子和寻求取得采邑,路易答应为他办这两件事,只要亚历山大六世提供方便,让他和法兰西的让娜离婚。1498年,切萨雷已脱离神职,不再是巴伦西亚红衣主教,而成为瓦伦蒂诺公爵,他前往法国受封时,随身携带了路易十二的第二次结婚特许证,并给昂布瓦兹带去一顶红衣主教的法帽。切萨雷的求婚对象是继费兰蒂诺之后的那不勒斯国王费代里戈的女儿卡洛塔,她自小在法国宫廷长大,但她坚决不肯嫁给这位前红衣主教,费代里戈支持他的女儿,这保持了他的荣誉,也导致了他的灭亡。切萨雷另娶了纳瓦尔国王之妹查洛特·德·阿尔布雷后,指高气昂的使用法国名字回到意大利,率领一队法国骑兵和若干瑞士步兵,对罗马涅进行第一次征服战役。佛罗伦萨共和国为摆脱孤立,最先欢迎法国人的到来;而威尼斯由于痛恨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瞒着它在维切利签订和约,由于路易许诺在胜利后把威尼斯的西部边界扩展到包括克雷莫纳和吉亚拉达达,于是也改变传统的中立政策,转而积极支持侵略者。站在米兰一边的,如今只有那不勒斯的费代里戈和罗马涅的几个小统治者,前者是因为路易要求得到他的王位,后者则是因为害怕切萨雷·博尔贾。
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处境极为不利,他那足智多谋的妻子贝娅特里切·德·埃斯特已于1497年去世,不能再为他排忧解难。虽然吉安·加莱亚佐早已在1494年身故(究竟是死于他叔父的毒药还是他自己的荒淫无度,这不得而知),但他的遗孀女公爵阿拉贡的伊莎贝拉身边仍不乏支持者,比如雇佣兵领袖吉安·贾科莫·特里武尔奇奥。此人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指挥官,却被得到卢多维科的赏识的并非将才的比武勇夫加莱亚佐·圣塞韦里诺取代了军队中的位置。特里武尔奇奥在替女公爵到那不勒斯去向她父亲告状的时候,加入了法军,此时正带领法国侵略军返回米兰。曾在福尔诺沃战役中指挥米兰军队的卡亚佐伯爵,也因心怀不满投靠法国。圣塞韦里诺未能守住米兰防御线上的重镇亚历山大里亚,接着各城镇接二连三向法军投降,抵抗已属徒劳。卢多维科于1499年9月逃到蒂罗尔,在那里,他和两个小儿子受到马克西米连的热情接待。但1499年全年,马克西米连几乎都在忙着指挥施瓦本同盟和瑞士联邦作战,无暇他顾。公爵回国的希望寄托在米兰城堡上,这座城中要塞固若金汤,贮有足供一年的粮草,并由一个深受公爵信赖的城堡主驻守。但在公爵离国后12天,这个“新犹大”就把米兰城堡拱手让给法国。
然而卢多维科的前途也并非全然黯淡无光,瑞士几个州不满法国的态度,同意向他提供1万人,他带着这支队伍在第二年开春前往米兰。此时特里武尔奇奥的独裁已在米兰遭到激烈反对,割让克雷莫纳给威尼斯一事引起了公愤。米兰人听到卢多维科将到来的消息,便起而占领了各个城门。在“摩尔人”的欢呼声中,特里武尔奇奥弃城而走,卢多维科在人们的拥戴之中进城。然而,他的好运气也就此完结。法军顽强的坚守着米兰城堡和公国中的其他据点,卢多维科的人力物力都已枯竭。1500年4月8日,他在诺瓦拉不战而溃,从此决定了斯福尔扎家族的命运。瑞士雇佣兵放下武器,拒绝和法军中的同胞作战,卢多维科逃跑未遂,被法军俘获。曾经叱咤风云的米兰公爵将作为阶下囚在法国度过余生。神圣罗马帝国的采邑米兰公国被法国占领,这样的耻辱终于使帝国议会于4月10日,也就是卢多维科最后被法军俘虏的那一天,在奥格斯堡重新召开。皇帝一再提醒他的诸侯,米兰的陷落是法国威胁的明证,但贵族们的热情并没有被激起,君主立宪派除了架空马克西米连的权力不做他想,坐视米兰自生自灭。
路易十二既得米兰,下一个目标就指向那不勒斯。费代里戈提出将那不勒斯王国作为法国采邑,自己成为路易的附庸(此前在理论上说,教皇对那不勒斯享有宗主权);路易十二本应明智的接受这个建议,但是他却宁愿采取1500年格拉纳达条约所议定的冒险方针,即与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联手征服并瓜分这个王国。费代里戈直到入侵开始前还不知道这桩买卖,对他的求援,费迪南德和贡萨洛始终置之不理。他只得仓促于土耳其结盟。这正是费迪南德等待着的借口。法西两国同时进兵,费代里戈知道大势已去,在法军占领并洗劫卡普亚后,便向路易投降,宁可相信公开的敌人,也不相信出卖他的亲戚了。他受到宽大对待,被送往法国并授予安茹公国,以补偿他失去的王国。这样,路易拥有那不勒斯的北半部,费迪南德则占据了阿普里亚和卡拉布里亚。然而两个盟国很快起了争执,问题出在格拉纳达条约未提及的某些地区,特别是法国的阿布鲁齐和西班牙的阿普里亚之间的卡皮塔纳塔,它土地肥沃,是牛群往来冬、夏牧场的必经之地,享有税收之利,双方均认为它属于自己。法军起初凭借兵力优势取得了一些成功。贡萨洛退到巴列塔,在1502年底到1503年初的那个冬季一直被围困于此,依靠从西班牙和西西里岛来的海上供应来支持。次年春,援兵源源而至,贡萨洛开始反击,在切里尼奥拉获胜。法军退至加埃塔,意图积蓄力量后南进;但由于种种原因耽误了时间,到隆冬时分两军才在加里利亚诺河两岸对阵。12月29日,贡萨洛用舟桥偷渡过河,对法军进行突然袭击。经过激战,法军向加埃塔溃退。1504年1月1日,加埃塔这个法军在那不勒斯领土上的最后据点,落到了西班牙人手里。整个王国重新统一,受阿拉贡国王的统治。
在路易十二的这次入侵之中获益最大的除了费迪南德,莫过于罗马教廷。在法国人统治米兰期间,罗马教廷几乎把所有教会国家都纳入到它的直接控制之下。这一过程的第一阶段是由切萨雷·博尔贾完成的。经过三次毫无喘息的战役,他成为罗马涅的主人,把当地的贵族逐出他们割据的城市,在这一区域内建立了秩序和统一。由于路易十二与佛罗伦萨联盟,使他在托斯卡纳扩充势力的计划受挫,当他正打算离弃法国倒向西班牙的时候,亚历山大六世去世(1503年8月,死因据说是他与切萨雷都误饮了家传的毒药),路易十二随后剥夺了他的公爵头衔和领地,于是切萨雷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宣告结束。 ·意大利战争期间,经过改进的火器(火枪和轮式炮架青铜火炮)首次得到了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野战和堡垒、设防城镇的攻防战斗。对要塞经常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野战军队用于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攻击要塞时,首先构筑围攻线,而围攻线必须设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尔后构筑土木工事组成的阻援线。只有在这之后,才逐步展开攻击。意大利战争证明,雇佣军是不可靠的,其战斗力多半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雇佣军的民族特点和是否及时发放薪饷。意大利的历次战争还证明,政治形势决定战略局势,而军事行动却不能对战争结局发生质的影响。